登陆注册
942800000046

第46章 “狼来了”——少年出国留学的忧思(2)

有一个曾在三所“大学”沐浴过的学生这样描述他的经历:他第一次上的那所大学是在一个工厂的旧仓库里度过了一年零四个月的“大学”生涯,那座原来生产半导体的工厂自80年代以来没有市场就一直闲置着,工厂的工人大部分下岗回家了。厂里有一位原来搞外销的“爷”,有一次在咖啡馆里跟一位在教育部门工作的同学聊起厂里的情况,那老同学说我现在正愁没地方,能不能把你们工厂的大仓库租给我用?我给你们厂子租金呀!半导体厂搞外销的“爷”说:你有钱,我们还有办不成的?说吧,你租我们的大仓库干吗用?老同学告诉他办大学用呀!“爷”一听乐了:你别逗了,办大学能到我们那个破厂子?老同学拍拍“爷”的肩膀:这你就不懂了吧?现在什么都改革开放了,就不能把大学办到你厂子里去?“爷”觉得自己真是少见多怪,便问:那你办的是不是职工大学呀?老同学告诉他,现在广大工人老大哥都下岗了,还有谁去办职工大学?那不等于白花钱培养有知识的“下岗老九”?我是办大学,就是专收中学毕业而没有考上大学的高中生的那种大学!“爷”一听很惊讶,说这样的大学你怎么好自己办呀?老同学一阵窃笑:你这个“爷”呀,现在除了自己不能印钞票外,啥事不能干?我个人当然不好办大学了,可现在政策允许社会和民间的力量办大学,这叫民办大学。我在教育部门工作当然不好直接出面,但我知道政策呀,我可以给你找个什么“协会”、“学会”和研究机构不就成了,你们厂如果能提供地盘,两家一合作,再到有关部门一审批登记,大学不就成了!“爷”真像听了一出“天方夜谭”,回厂后跟回家休息的厂长一汇报,厂长乐得屁颠屁颠的,说只要给钱,让我叫他爹都成,别说办大学了!事情就这么简单,因为有教育局工作的这位老同学当后台老板,“爷”的这所大学就很快批了下来,昔日关张多时的半导体旧仓库经过一番粉刷,再在大门外换上一块“××大学”的牌子,只有初中毕业资格的“爷”摇身一变成了主持日常工作的常务副校长,而他招聘来的那几十位有教授、副教授职称的退休教师则成了受他指挥棒管理的教职员工,有的甚至还当了彻头彻尾的跑腿。

无独有偶,某民办大学现在已经在北方某大都市办得红红火火,据说在校的学生超过了一所省级中等大学的在校人数。我原先从来没有听说过在这样的城市里还有这么一所“名牌”大学,是一位正准备筹办大学的朋友说起办大学的兴趣时谈到的,那眼神里充满了对这所“名牌”大学的敬羡之情。下面是他的话:老实对你这位朋友交个底,我本来以为办大学搞教育是只有国家才愿意干的苦差使,哪想到时下成了好多聪明人抢先占领制高点并获得“短平快”、致大富的绝顶好路子呀!你知道某某大学的老板现在手下多少学生了?几千人哪!几千人是什么概念?给你算算账:一个学生一年的学费加生活杂费就算一个整数一万元吧,1000人就是1000万元!一般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都在三至四年吧?这就是三四千万元!你问投入?哈,投入个球!他学校校址是租的,教师大部分是聘用离退休的,一年用于教学上的所有支出能达到1/3就是多的了。问题是这所学校现在越办名声越大,仅今年新招生就超过上千人,老生新生加起来已经三四千人了!我在他们开学时偷偷去“侦察”过几次,你要是看到他们十几个人一起组成的“收银娘子军连”的盛况,你准会眼睛发光!光银行派来收钱的警车就有三辆,全副武装的警卫人员就有上百人!“收银娘子军连”的小姐女士们收来的学费一转眼就是一麻袋一麻袋的,你们知道他们那老板赚了多少?说出来都是天文数字呀!民办大学不赚钱的是傻瓜,但像人家这么会赚大钱的人也并不多。他的奥秘就在于他会玩,玩得那些一心想把自己儿女培养成大学生的家长们打破头主动给他送钱去!其实他玩的招数不算高,招生时他说他的学校可以是双学籍,即美国、英国也承认其学历,这下把中国很多想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国外留学又一下送不成的家长们的心给勾走了。一般中国家庭又没有海外关系,把孩子送到国外留学想办也难办成,再说到国外留学最便宜的一年少说也是四五万、八九万元人民币,而现在不用出国,仅花不足几分之一的钱就能念上“外国”文凭,这样的好事谁不动心?于是成百上千的家长带着子女疯了一般地来到这所学校报名上学。你问那学校的“双学历”是不是骗人?不是,人家可是真的,都什么年代了,再玩那种睁眼儿瞎套白狼的事只有老土才干此勾当。能办学校尤其是能把学校办得轰轰烈烈的人可都是高智商的人精哩!高智商的会玩与骗子是两个概念。办这个学校的人会玩在于他们确实满足了一部分中国人追求大学追求门第追求“洋文凭”的虚荣或者说是某种需要吧。你想弄清楚他们的双学历是不是真的?绝对是真的。问题是人家把这事办成了,办得学生和家长们明知将大把大把的钱白送给了人家还要谢谢狗日的办校人的荒唐事竟在我们中国层出不穷。起初我跟你和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不明白,在西方许多国家里,办学包括办大学在内的事就跟开公司一样,你只要有一点钱就可以去申请,而且西方的学校民办和私立的要比公立的还多。我们现在见到的那些在中国百姓面前玩所谓“双学历”的高智商者大多在国外留过学,或者在国外有熟人朋友,他们甚至不用出国便可以到某某国家注册一个让中国人听来很有历史的洋名,如“圣得堡”、“艾伦斯基”的洋学校,这个学校本来就是他的,再出点钱让官方出个咨询证明,就可以堂而皇之地合法地在中国招生、发学历文凭证书了。到这一步还不够,高智商者明白有些中国家长的智商也不算差,会提出既然“双学历”就应该在相关国家享有留学上课的权利。于是高智商者早已想到和做好了这样的工作:他们利用国内招生收来的大笔钱财,再跑到国外与那些我们中国人熟悉或者不怎么熟悉的名牌大学进行合作办学的“洽谈”--注意,这样的“洽谈”总是以双方皆大欢喜而告终,因为国外的大学无论是名牌的还是非名牌的,他们的显著的特点是:你只要有“美金”,什么事都能办成。更何况,许多国外大学的生源本来就是一个头痛的问题。中国人居然把滚滚而来的生源送上门去,那些黄头发蓝眼睛的校长们高兴还来不及呢。OK,OK!于是,中国的高智商者就这样轻轻松松、安安全全、合合法法地在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土上办起了又有中国文凭又有洋国文凭的“双学历”大学。

这等披着“洋皮”的“大学”,是目前中国民办大学中最火的一类。

我认识一位孩子正在“洋皮”大学里读书的家长,他告诉我,他是私企的老板,把去年高考没有考上的千金送到这所学校后,挺满意。“首先是我女儿的大学梦圆了。孩子从小学到中学,念书念得太苦了,眼镜近视到一千度。照中国现在的高考分数线和录取要求,她这辈子怕是没有机会上大学了。可孩子不上大学以后让她怎么在社会上立足?我们做家长的,辛辛苦苦图个啥?还不是为了后代!可说实话,送一个女孩子到国外上学咱又不怎么放心,钱是一个方面,最主要的还是牵挂。听说这儿有不出国就能学到两种语言,拿到两国文凭的学校,就是让我拿出双倍的钱我也愿意呀!我觉得值得嘛。再说,我的孩子现在可比以前活跃多了,外语好不用说,社交能力也增强了,最重要的是她的心境开朗愉快了,不像以前一提到读书像让她上刑场似的。看到孩子如此健康成长,我觉得比什么都强。不瞒你说,就是因为我看到孩子上了这样的大学出现了我意想不到的结果,你再让我拉她出来上北大清华,我也未必同意。这是真话。信不信由你。”

我不敢不信。但我不敢全信。因为我了解了另外一所类似的披着“洋皮”的大学的情况。

这所大学也与我同一个城市,但一般人不易找到,因为它在很偏远的市郊,校名的牌子不像一般院校把牌子挂在围墙外的大门口最醒目处,这个学校的牌子倒像我们常见的那些“商社”一类,挂在了一座写字楼的某一层的一间房门上。这样的大学与其说是“大学”,倒不如说是招收学生的公司更准确。有一位在这所英文名字很好听但翻译成中文怎么读都别扭的D国学校上过两年学,后来不得不再度转学异国的学生,无奈地告诉我很多有关这类学校的“秘密”:这样的学校,一般都是由在某一国工作或者从事商务的华人与当地的商人或教育机构联手经营,说穿了应该叫作“联手骗钱”。事情就这么发生过:某家长把自己没有考上大学的孩子送进这样的“洋大学”,一交“学费”就是十几万元。孩子进“学校”一看,奇怪,怎么既没有操场,也没有围墙,只有一个大仓库式的大教室。教的课程不中不洋,不古不今,总之老师们说这是未来世界潮流的“前卫课程”。可怜的学生反正不知道什么是洋国家的前卫,什么是古中国的保守,跟着听跟着学,最后拿一个别让父母瞪眼臭骂的文凭就是了。但“洋大学”因为不是真正的“洋大学”,所以早晚要露馅,学了不到两年,家长被告知,必须再拿十几万元,然后转学“某某国”去接受正式的洋大学教育。家长不能不信,也不能全信,因为“洋大学”要把自己的孩子“叼”出去可不是闹着玩的,便把孩子叫回家详问到底两年学了什么?到底“学校”内情如何--在这之前,该校打着“封闭教育”的幌子不让家长和外界参观他们的内部管理,声称这种“先进的教育方法不能给中国的学校学去”,故而让家长们谅解。为了孩子好,家长们还都能理解并满足校方的要求。但详问孩子后,家长一听就急了,这哪像是学校,整个是在糊弄人!气一来,就找到地方教育局。教育局说我们这儿从来没有这个“洋大学”来备过案嘛!家长不信,说人家在招生时有我们中国方面发的“照”。什么“照”?教育局官员起了疑心,一追查,原来这个“洋大学”还真有“照”,不过是他们作为某跨国公司在中国经营的许可经营执照,至于作为跨国公司在D国注册的某某教育机构则没有在中国有任何注册。所以这个外面只挂公司牌子的“洋大学”,其实在中国的招生收人和教育管理都属非法。可是因为有当地的中国人在某些方面运作周到,它竟然可以理直气壮地搬出一套在中国境内合法办校的证据。他们说他们与某某民办大学是“合作关系”,不信可以看看“签署的文本”。没错,是那么回事。“气死我也!”家长们有气只好往肚子里咽。事到如今,还能怎么着?人家说了,你愿意跟我们一起走,就把孩子送到D国完成两年学业,拿个D国文凭回来,中途休学则不能怪我们。狗日的,民办大学为什么这么乱呀?家长骂了半天仍没辙,只好如此。

三来五往,民办大学到底怎么回事,在中国简直有点像谜一样,外人谁都不清楚。我采访过几位民办大学的优秀学生,当我请他们谈谈自己对当一名民办大学学生的真实心境时,他们的真言坦露叫人听后很吃惊。有位后来还拿到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的民办大学学生对我说:“不瞒你说,我在民办大学的三年里,心里始终没有停止过流泪,记得我在高考未被录取后无可奈何地走进一所民办大学时,我流了第一次泪,这泪是我自己感到从此自己比别人低一等的开端;后来在开学典礼上,当学校校长在台上气昂昂地向我们台下的一百多位大部分是高考落榜生大声宣布从现在开始你们就是大学生时,我的心就像被人用刀捅了一下似的,眼泪忍不住再次流下,我发现在场的所有同学没有一个人听到校长说这话时抬得起头的。第三次流泪是在三年的民办大学毕业典礼上,当老师向我们颁发毕业证书时我又一次掉了泪。这一次流泪是我看到手中的毕业证书怎么看怎么别扭时流的泪,因为我知道这样的毕业证书虽然老师和校长一再强调也是‘国家承认’的。可国家是个空泛的概念呀,我知道拿这样的学历文凭就是到一个小工厂、小企业,人家也会看一眼就朝你摇头的。这样的学历文凭证书只能带着我的那种‘次大学生’的屈辱烙印。所以我发誓争取重新拿回一份真正的大学毕业证书。当然,我后来拿到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证书,也有前面那张国家承认的文凭的功劳,不然就不可能直接获得硕士研究生的考试资格和学习机会。一句话,民办大学,对那些无路进入正规大学的学子来说,它是一座通向理想彼岸的‘竹梯桥’--因为那些高考成功者走过的虽然是‘独木桥’,但终究独木桥是木头做的,走在上面是踏实和坚定的,然而‘竹梯桥’不一样,即使你踩在上面也有几分恐慌与不安……”

这位学生所说的,正是中国民办大学目前所处的地位--想爱你但很难激起情绪与热情。如果碰上那些本来就专门想坑你、害你、赚你一把的学校,那民办大学的招牌就大打折扣了。

在京郊一个颇显蛮荒的地方,有所民办大学的分校,我去采访的前些天,学校有两位女同学没请假就擅自溜出了校门,至于干什么去了,谁也不知道。急得校长、班主任满城找,最后不得不求助于派出所。民警一听两个女大学生“失踪”快20多小时才来报案,就问校方:“你们是怎么回事?现在社会治安这么乱,你们想拿孩子的命当儿戏?”好在这两个女孩子后来自己回到了学校,一场虚惊就此解除。但事隔一个多月后,派出所民警找上门来,说这两个女孩生活不检点,与一帮卖淫的团伙有染。这事再也瞒不住了,可学校却坚决站在女孩子一边说话,与执法部门进行了长达数月的争执,并且拿出各种可以证明这两位女生“一向是优秀学生”的人证物证,最后竟然使这两位有卖淫嫌疑的女生换来“一身清白”。据说校长后来亲自出面跑了外省的几个民办大学又花了一笔不小的钱,悄悄把这两位女生转出了自己学校。

同类推荐
  • 三十六陂烟水

    三十六陂烟水

    《三十六陂烟水》为美籍华人作家刘荒田散文精选集,书名出自王安石《题西太一宫壁》。共分三辑,第一辑“落日楼头”,抒写海外人生;第二辑“白头想见江南”,描摹故国所忆所见所感;第三辑“坐看云起时”,包括读书笔记和议论性文章。作者刘荒田生长于“侨乡”台山,又在海外生活多年,思想沧桑、目光敏锐、笔触犀利。从唐人街的人生百态、新旧移民的悲欢歌哭到已老还乡的无限感慨,他的笔刻画出了中西两种文化的碰撞和交融。许多篇章既富情趣,又发人深省,饱含着浓浓的家国情怀。
  • 梨园传奇:戏曲脸谱故事

    梨园传奇:戏曲脸谱故事

    浙江文艺出版社编著的《梨园传奇——戏曲脸谱故事》为山海经故事丛书中的一册,为我社早期山海经丛书的再版本。内容均以从民间搜集整理的传说故事为主,且各册都有一个核心的人物或主题,内容丰富,风格活泼,保留了很多的民间智慧,体现了民俗风情与历史面貌。《梨园传奇——戏曲脸谱故事》内容围绕海宁潮主题,将从民间搜集整理的传说故事进行整合。
  • 国家荣誉

    国家荣誉

    本书是我国第一部揭开东突恐怖主义组织神秘面纱,再现新疆公安民警反恐斗争的长篇小说。
  • 诗骚百句(国文课)

    诗骚百句(国文课)

    一派天真,宛转自然,重回诗歌的黄金时代。在《诗骚百句》中,复旦大学中文系邵毅平教授精选《诗经》《楚辞》辞句,将其文学地位、美学风格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娓娓道来。
  • 66个你所不知道的《聊斋志异》之谜:玩·聊斋

    66个你所不知道的《聊斋志异》之谜:玩·聊斋

    本书分为纵横聊斋、文本探微、神鬼天地、旁论杂说,从作者、版本、寓意、考证、索引、典故、杂艺、比较研究等各个方面,带你细细赏《聊斋志异》的异想世界。换个阅读角度,本书替经典文学抽丝剥茧。换个阅读方式,揭开作者、人物、故事之迷。换个阅读视野,享受更完整的文学之旅。蒲松龄也有过婚外情吗?卡夫瞳的创作是受到《聊斋志异》的启发吗?趣谈蒲松龄的养生术。66个谜底,带你重新认识《聊斋志异》。
热门推荐
  • 重生游戏筑梦师

    重生游戏筑梦师

    一觉醒来,程序员苏文穿越回八年前的平行世界。在这里,雅达利危机刚过,游戏业百废待兴。作为硬核玩家的苏文,发现前世自己热爱的经典游戏,竟然一款都没有!“我不想说在座的各位设计出来的游戏都是垃圾,可确实没有一款能让我玩得下去的。这个世界的玩家实在太可怜了。”这是一个小小的程序员,从零开始,以一己之力推动全球游戏业发展的故事。
  • 我想去太空

    我想去太空

    万事万物,有因就有果。得到就会有失去。只要做对一件事,生活就会有意义。
  • 重生为凤:癫狂王爷哪里逃

    重生为凤:癫狂王爷哪里逃

    上一辈子,她为爱付出,最后却成为了宫廷斗争的牺牲品。也许是上天可怜,居然让她再次重生。这一辈子,她决定抛开一切,只为了自己痛痛快快活一回。--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农娇有福

    农娇有福

    【清泉的新书《农家娇女》已经上传,请亲们多多支持!】陈燕燕情场失意,败的彻底。再次睁开眼睛,她变成了古代痴女陈阿福。望着那如天神一样高高在上的英雄,陈阿福抹了把嘴角流下的憨口水。这一世不要好高骛远,这一世不要不切实际……只是,这一世她人傻颜值高,人穷运气好,福气多的用都用不完。
  • 政府记者招待会:历史、功能与问答策略

    政府记者招待会:历史、功能与问答策略

    记者招待会是政府部门、社会团体或个人邀请记者参加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公开特殊会议,是宣传与新闻结合的较好样式。记者招待会为举办方提供了在同一场合面对众多媒体发布信息、宣传自己的机会,也为记者提供了在较短时间内获取较权威、全面信息的便捷途径。政府记者招待会是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和新闻价值最大的记者招待会形式,它所传递的信息相对直接、权威和丰富,是新闻媒体重要的新闻来源。
  • 快穿之腹黑系统宠上瘾

    快穿之腹黑系统宠上瘾

    风袭玥在啃棒棒糖的时候不小心被噎死了,就在风袭玥一脸懵逼中,系统出现了……系统:“你想重生回去报复棒……棒棒糖吗?”风袭玥:“想,非常想!”系统:“……那么宿主你打算怎么报复棒棒糖?”风袭玥:“当然是吃光全世界薯片!”系统:“……”听起来好有志向哦,但是你不是吃棒棒糖噎死的吗,跟薯片有什么关系?……很久以后:风袭玥:“统砸啊,你不爱我了!”系统挑眉:“哦?我现在不是在爱你么?”风袭玥:“……放我下车,这不是去幼儿园的车!”
  • 一票之谜

    一票之谜

    崇岭村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在人们期待已久的眼神中已告揭晓,李旺以六十票的优势远远胜出秦智。应该说李旺当选为新一届村民委员会主任已是木板上钉钉子,无可更改的事了。可谁知在最后清点总票数时,却出了点小小的麻烦,发现收回的票数比发出去的竟多出一张来。这一票的突兀出现,使得大家一时都陷入了沉默之中,有些不知所措。村党支部书记张云仔细瞅了一圈大家却很不以为然地说,球,这点芝麻绿豆一样的小事,根本不值一提,张榜公布算了!可副支书王凌却站出来一口死咬住不放说,按理发出去的票只能少,不能多。这多出来的一票肯定是谁在后面做了手脚。按《选举法》的规定,这样的选举结果是无效的。
  • 凤仪天下倒追凰权

    凤仪天下倒追凰权

    (这是一部很正经的小说)她与他,没有戏剧性的安排,只是在意,只是动心,奏旨一声,她便成为他的后,“皇上,您是不是有些随意啊?”“我开心不就好了吗。”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钓皇

    钓皇

    钓皇一出,万界归心。钓到一条大鲫鱼,气血值+1;钓到一只野王八,气血值+100;钓到一条深海金丘鱼,气血值+10000;财富值+100000;钓到一条美人鱼,气血值-10000;钓到一只金丝灵宝,气血值+1000000000;财富值+100000000;钓哭龙王,钓破苍穹。徐子鱼凭借垂钓绝技,一步一步成为万界之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