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71400000011

第11章 中秋宫宴

是夜,一梢残月挂于黑幕之上,半点星子衬于光晕之外。思良堂静卧天地之中,四周偶然传来几声蝉鸣,因着近了碧云湖,堤坝处隐约有蛙叫之声。

“王妃,快子时了。”乐瞳连打着几个哈欠,好意提醒道。

锦绡自笔墨画卷里抬起头来,问道,“娘娘可是乏了?”

静妃撑着眼皮,眼里困意快溢出来了,仍旧摇了摇手,“尚无,只是不知妹妹竟如此认真。本宫以为随意挑选一二便可。”

锦绡拿起画卷的手无力的搭了下来,自嘲一笑,她何时学着离华那一套了,任凭自己一己之力也想与权势抗争。

锦绡将画卷收好,道,“这三十六幅书画之中,有两幅可谓佳品,其余之人明日臣妾作结了再报与娘娘。”

“那就有劳妹妹了,嗯…那吴尚书的姑娘也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静妃温柔一笑,眼中的倦意少了半分,不着头脑的留下一句话,领着思菁等一众丫鬟出了思良堂。

“王妃,静妃娘娘说这话是何意?”乐瞳望着静妃离开的方向,十分费解。

锦绡低下头在三十六幅作品中找了一番,只有一个提名吴字。吏部尚书吴大人之女,吴珊。

这画画的中规中矩,配色平平随意一个小儿也能达到的水平。锦绡盯着画不免笑了,唤来春兰,“春兰,你可知这吴珊是何人。”

春兰低头福身,回答道,“吴珊是吏部吴尚书家的二小姐。”

“二小姐?”锦绡皱眉。

“吴大小姐自幼心智不全,是吴尚书与原配所生,吴二小姐的母亲是王相的表妹,说起来,也算是静妃娘娘的表亲了。”春兰回道。

“原是这般,时候也不早了,回铃鸾殿吧。”锦绡起身,乐瞳与春兰将锦绡作的记号规整完毕,跟着锦绡出了门。

随后几天,锦绡与静妃在此七十二名秀女中筛选出五十个才艺出众之人。其间又组织一次对诗大会,会中又挑选出三十人。

随着八月十五中秋宴的时间越发推进,选秀之事也快落下帷幕,这最后一关便是皇上的面选,三十名秀女日日筹备着,静妃与锦绡也就难得落了个清闲。

这日锦绡正翻着从王府里带来的话本,原是丹娘怕她在选秀之事上插不了手,特意备来给她解闷,没想到到如今才有了时间看。

这些话本多是些情爱之事,看时得小心着,让乐瞳在外候着才敢打开。

正看到精彩之处,乐瞳急忙跑进来,“王妃,皇后娘娘到了。”

她那无事不登三宝殿的皇后姐姐竟然亲自来了,锦绡嘴角弯起一个笑容,起身整理妆容,也端着王妃的姿态出了卧室。

“参见皇后娘娘。”锦绡先锦鸢一步,在殿内候着了。

“平身。”锦鸢直径走向殿内正中的红木椅上,冬梅眼疾手快的上好了茶,锦鸢抬头打量冬梅一番,道,“妹妹身边何时多了个丫鬟?”

“原是静妃娘娘怕臣妾人手不足,便差了两个丫鬟过来。”锦绡在一旁坐下。

锦鸢皱眉,瞬间又归为平静,细指执起杯盏,抿了一口茶道,“是本宫疏忽了。妹妹这几日可还行?过两日本宫亲自去向静妃道谢。”

“多谢娘娘关心,臣妾这些时日多有娘娘和静妃娘娘照顾,并无大事。”锦绡道,见锦鸢一直顾左右而言他,她便遣了丫鬟们下去。

锦鸢虽带了不少家眷到顾国来,但正真有用的,还是她这个早来的妹妹。

“秀女之中,可有妹妹看得上的?”锦鸢道。

锦绡眼珠左右一转,不紧不慢的端起她的茶盏,“不知娘娘所言何意?”

“锦绡,奉劝你最好别和本宫卖关子。”锦鸢怒道。

锦绡低头看着茶杯,杯里若干茶叶摇摇晃晃的漂动,茶水泛着清香,“皇后娘娘,觉得这虚叶茶如何?”

锦鸢将茶杯重重的放下,温热的茶水从杯子里荡出来,锦绡的眸子里似乎都快喷出火来,“锦绡!”

“这是幽竺进贡的上等茶叶,怕是不合娘娘胃口吧。您看,这上等的茶叶也配不上上等的人。”锦绡低笑。

锦鸢终是从锦绡的话中听懂一星半点,“你别忘了你母妃还在本宫手上,你要是再卖关子,别怪本宫不客气。”

锦绡冷了脸色,声音镇定自若,“娘娘也别忘了,如今你我都在异国,能帮娘娘的也只有我。”

“所以你最好能乖乖听话,你我姐妹一场,本宫也不会亏待了你。”

“我可以告诉娘娘有哪些高官之女入了最后的面选。”锦绡道。

锦鸢站起身来,一步一摇的走到锦绡面前,“不必,这些东西本宫随便找个宫女一问便知,本宫想要的,是她们背后,谁能够像你一样,被本宫掌控。”

锦绡捏着茶杯的手稍稍使了些力,合上眼调整好呼吸,随后睁眼看锦鸢,锦鸢又道,“既然皇上不让本宫挑选秀女,本宫也就不便插手打听,可是妹妹不一样,关心秀女也是妹妹该做的本分。所以,有哪些姑娘需要特殊照顾的,还请妹妹告知一二,姐姐这个做皇后的也要多关心关心她们。”

锦绡心中盘算着,眉头时皱时舒,压抑着心中对锦鸢的不屑,“杨太傅的女儿杨婉清琴技绝佳,若是从琴入手,定也能收为一棋。白穆娜徐宝妹都只是小官家的女子,说话做事不免带了些世俗之气,不过讨人欢心也是有过之无不及。兵部尚书赵大人的女儿赵菲菲,姿色尚足,兵部大人恰巧又刚从境外收了几个美人。”锦绡一五一十的说道,抬头看了眼锦鸢,“能不能收住她们,还得看娘娘的本事了。再者后日面选能否选上,也是全凭造化。只是,”

“只是如何?”锦鸢忙问。

“只是有一人,面选之日一定能过。”锦绡答道。

“谁?”锦鸢眯起眼睛,周身放出警惕的信号。

“那人名唤秋夕,是礼部尚书邓大人的干女儿。”锦绡顿了顿,锦鸢等着她继续说道,“此次选秀,皇上特意将她从宫外带来。”

“你怎么会知道这些?”锦鸢有些疑惑。

“娘娘就只想要个结果,至于锦绡如何得知的,娘娘就别多问了,锦绡已经说了不少,能不能抓住皇上的心,还得靠娘娘自己了。”锦绡端起茶杯,阵阵清香扑鼻而来。

锦鸢坐了回去,一手扶袖一手摸着下巴,若有所思了一阵,“秋夕…”她喃喃道,抬眼看着锦绡,掩嘴而笑,眼里闪着异样的光彩,“前些日子妹妹可有被太后召见?”

锦绡品茶的手一顿,“未曾。”

锦鸢皱眉,眼神略显锋利,“本宫听闻妹妹与华将军的女儿有些冲突,太后大怒,竟未曾怪罪于你?”

“难道娘娘十分相见锦绡受罚?”锦绡微怒,甚至觉得她这个姐姐有些癫狂。

锦鸢也自觉有些失态,面对锦绡仍旧那副高傲,“自然是没有的,只是那日陵安王见了太后,本宫以为…”锦绡瞪大了眼睛,许久未见如此惊讶的锦绡,锦鸢故意停住了。

“以为什么?”锦绡问。

“以为王爷是去替妹妹受罚了,看来是如此了。本来后宫之人不该过问前朝之事,不过,妹妹的事姐姐还是得上上心。那日华将军参了王爷一本,怕是太后更生气了。”

锦绡默默低下头,太后本就不喜欢她,又因她与华府结下梁子,如今更讨厌她了吧。离华那日原是替她去见了太后,这才如此生气的,在他心中,她是否也有一席之地的?

话毕,锦鸢领着薇儿欲要离开铃鸾殿,锦绡瞧着锦鸢的背影,思索一阵,“娘娘,还是别想着一口吃掉天的好。”

锦鸢不解,回头瞪了一眼锦绡,扬着步子昂着头回去了。

铃鸾殿外,零星的小野菊在风中摇曳,京润一路小跑,几日未见到乐瞳与王妃,心里边便更加着急。

“京润你怎么来了?”乐瞳在屋外见着喘着粗气的京润,眼神惊喜。

“自然是想你,”京润打趣道,见乐瞳快飞来的拳头,忙改口说,“你和王妃。”

乐瞳白了头他一眼,“我去传一声,你在外面等着。”

“好嘞!”京润一脸高兴。

须臾,乐瞳迈着小步子走了出来,“王妃让你进去。”

京润瞧乐瞳一眼,“宫里住久了,竟步子也与她们一般大小了。”

乐瞳煞白了小脸,欲言又止,只好在京润胳膊上掐了一手,京润假装喊疼,正巧锦绡从内屋出来,两人迅速整理好自己,毕恭毕敬的站着。

“参见王妃。”京润行礼。

“起来吧。”锦绡道,“今日来有何事?”

“过几日便是十五中秋了,太后让王府着手宫宴之事,王爷让王妃您安排宫宴上的节目。”

锦绡思索一阵,这些事本应提早通晓,却是如今才告诉她,她苦笑,又问道,“往年可是王府准备的?”

“宫宴只是皇亲国戚参加,所以一直是王府准备。”京润答道。

“历年来的节目都是谁筹备的?”锦绡又问。

“王妃未过门时都是王爷挑选的,王爷说,秀女的面选可与宫宴一同。”京润提醒道。

“一同?此事皇上知晓了吗?”

“王爷已经请示过皇上与太后了。”

“如此。”锦绡点点头,又看着京润道,“这事也劳烦你跑一趟,时候也不早了,吃了饭再回去。”

京润使劲点头,一口答应,这几日离华也看出他挺想往宫里去,才特意让他来传达。

锦绡派了冬梅去朝华殿通报,又遣了春兰去秀女院传了消息。时间便到了夜里。单单只靠秀女们那点才艺是单调了些,乐瞳便提议到出个戏剧,恰巧宫里正有一台御用戏班子常驻在渡玉园。

眼看着时日也快到中秋,锦绡只好连夜去了渡玉园。

园子里的戏班子头头脚底下像踩着风一般十分迅速的到了前厅。毕恭毕敬地像锦绡行了个礼,“不知王妃驾到,有失远迎,沈大在这给您赔罪了。”

沈大是个四十出头的男人,一身干练的衣物,脸上还抹着白粉,像是正在排练。

“沈师傅多礼了,本妃前来是有事相求。”锦绡坐在前厅后方,身子骨在偌大的红木椅上显得十分娇小,神色却不怒自威。

“王妃有事您说,小的们一定配合。”沈大一脸笑意,憨厚老实的模样让锦绡也变得平和起来。

“这中秋宫宴快到时候了,本应提前准备的,只是这几日忙了选秀之事,未曾前来通知。还望沈师傅莫要怪罪的好。”锦绡低头已致歉意。

沈大连忙摇头摆手,吓得脸上的赘肉也跟着晃动,“不敢不敢。以前的宫宴也出过戏曲,所幸班子也提早备了。只是这几年班子里没出什么新戏,怕宫里娘娘看腻了。”

“新戏,”锦绡心里思索一阵,想起之前的话本,“不知班子里备了什么戏?”

“《石猴拜师》”沈大回道。

锦绡莞尔一笑,抬手招呼道,“我这有几个点子,沈师傅看看能否加到戏里去,若是可以的话便也能讨讨各宫欢心。”

“多谢娘娘费心,沈某愿闻其详。”沈大身子一弯,又行一礼,朝前近了锦绡一步。

随着月光下移,四周的星子也愈发明亮,锦绡将话本里的剧情捡了些说与沈大听。沈大又唤了沈家班出本子的人来,三人商量了一会子,屋外传来了更声,这几日锦绡睡得都有些迟。今日不免来了困意。也就先行告退了。

锦绡的点子确实新奇,沈大正一边心里夸赞着锦绡,一边着急的去了后屋告知了班子里的兄弟们时,恰巧渡玉园又来了另一个人。

距中秋这几日,锦绡也是忙得不可开交。时常去秀女院瞧瞧秀女们,还得往渡玉园里跑看看戏排练的如何,她这个王妃一时间竟比皇后还操劳。

终是带着疲倦熬到了中秋那一日,午时皇上在前庭大宴群臣,到了夜里,满月爬上了山巅,清泉缓缓流过石板,一汪泉水又生出了另一个月亮。

各宫女眷早已到了御花园内,着蓝衣的燕妃,着粉衣的云妃,着白衣的陈妃,三人就着月色闲聊起家常,嘘寒问暖的模样好似从未有过争锋相对。

按照往年的常例,各大臣府上的适龄姑娘也会送来参加宫宴,今年因着选秀,也就免却了那一步,秀女们挨个坐在席上,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也有几个默不作声的,看起来害羞极了,一直低着头吃着桌上的水果,华娇娇也藏在其中。

离华穿着一身紫色直裰锦服,腰间扎条同色金丝蛛纹带,黑发束起以镶碧鎏金冠固定着,修长的身体挺的笔直,整个人丰神俊朗中又透着与生俱来的高贵。他提早到了御花园,俊逸的脸庞引来不少女子羞红了脸。

接着皇上太后皇后静妃四人一齐进了御花园,太后与锦鸢分别坐在离晋左右侧,静妃直径走向三妃旁边,落了座。与离华面貌及其相似的离晋,竟引得众秀女们轻声谈论,望着自己日后的夫婿,免不得多了些念想。不过锦鸢凤眼一斜,众秀女便安静了许多。

参加宴席的人员大致已经到齐,锦绡因着皇上太后以及皇后静妃的各宫的宫人堵在了御花园的门口。人流实在过大,锦绡身旁的一个小公公瞧了一眼,忙喊道,“陵安王妃到!”众人才散开一条路来。

锦绡一袭月华鎏金织绣衣,发间戴着鎏金穿花戏珠步摇,双耳一对金镶东珠耳坠,一条孔雀绿翡翠珠链在白皙的肌肤上异常光彩,她双眼好似星眸,只那一眼便有万年。

离华已有好几日没见锦绡,也怔忡了许久,她好像是从月宫里走来的。

锦绡朝着前方行礼到,“妾身参见皇上,太后,皇后娘娘。妾身来迟,甘愿受罚。”

“朕知王妃日前于选秀之事过于操劳,将功补过不罚你了,入座吧。”离晋开口,威严的声音里透露出一丝欣喜,今日的锦绡也让他眼前一亮。

锦绡走近离华身旁,离华往外挪了挪,给她让出地方。离华端起酒杯放到唇边,侧身靠近锦绡,却不看她,小声道,“王妃今日可比这些秀女还要美。”

锦绡闻见他话里的醋意,不禁莞尔,离华余光一瞟,那笑里好似藏了星星,呆忡了一瞬,立马又恢复了冷峻的模样。

“选秀之事静妃与王妃忙了如此之久,想必挑选出的姑娘们也都是人中龙凤,可别让哀家失望了啊。”太后头戴金錾花双喜扁方,双手交与腿上,威坐于高椅之上缓声说道,母仪天下的气场逼得人不敢直视。

“既然母后如此说了,那就赶快开始吧。”锦鸢一脸掐媚的搭腔道。

离晋点点头,静妃附耳与身旁的公公交谈几句,表演便正式开始了。

三十名秀女共备了四个节目,杨婉清的琴,秋夕的笛,再附上两个舞蹈。

起先是共舞,窈窕的身姿伴着乐师的节奏蹁跹,一幅幅姣好的容颜在离晋面前闪过,他执起酒杯一口饮尽,目光淡淡的扫过,脸上挂着无奈的笑容。

左侧的锦鸢倒是气得不行,但为了她皇后的形象,也只能憋住心里的醋意。自小她要的,就只能属于她,可谁让她嫁的是皇帝,是注定不可能只爱她一人的皇帝。

一舞毕,离晋率先鼓掌,“好,不错。”他笑得十分灿烂,眼睛往下瞧着,最后方有着一个空位,袁公公走近他,附身轻声道,“陆姑娘说她身体抱恙,还请皇上海涵。”

离晋又是一杯,身体抱恙?托词而已,无奈地摇摇头,仍旧道,“让太医去看看。”

一段插曲过后,园中又是歌舞升平的模样。

杨婉清的最后一个尾音落下,连太后都不免连连点头称赞,“可是杨太傅的女儿?”

“是。”杨婉清低头答道,目光也不自觉的往上瞧去,见离晋也正看着她,蓦地染上一层红晕。

“有些年头未见了,竟是精修琴技去了,入座吧。”太后打趣道,锦绡未曾见过如此温柔的太后,一时间有些心酸。只因为她占了一个太后心中属于别人的位置,便对她冷淡,这样的太后未免小气了些。锦绡笑着摇摇头,竟不小心喝下了离华的酒。

接着便是秀女中最后一个节目,这事锦绡与秋夕私下里商量的,连静妃也不曾知晓。

秋夕一人独自上前,众人的目光都投在她身上,静妃一脸疑惑,直到锦绡站了起来,面向高椅之上,“妾身曾听过秋夕姑娘的笛声,以为妙音,特此献于皇上。”

离晋眉头一皱,看着秋夕的脸多了几分歉意,她终是知晓了。

笛声一起,《长门赋》熟悉的曲调令太后一惊,不禁多看了一眼锦绡。

不仅是太后,离华与众妃也是诧异的张了嘴。

笛声起起落落,刺破黑夜长空,月光如华,倾落人间,御花园内有人追思有人哀愁,有人雀跃有人娇羞。

心思如同苍穹的星子一般多,却被这绚烂的月光隐去了痕迹。

“你叫秋夕?”太后轻声发问,眉眼间有藏不住的欣喜。

“回太后,是的。”秋夕抬眼与太后对视,眼里全是坦荡。

太后满意的点点头,“不错不错,王妃费心了。”

锦绡被提及,不慌不忙的起身行礼,“是臣妾分内之事。”

锦鸢一眼瞪住锦绡,只那么一瞬的嫉妒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

“皇上,这些个姑娘也展示完了,可有哪些中意的?”太后温和的声线令离晋回过神来,他看着底下站着的一排排秀女。

离晋扭头小声回太后,“让皇儿再看看。”太后笑着点点头,离晋又转头道,“下一个节目。”

沈家班早已在御花园里搭好了台子,为了方便众人便设在不远处宫宴前不远处。

戏子们早早的候着了,一开场便是叮叮当当的鼓声和着竽声。一个穿着扮成石猴模样的人上台来连翻了好几个跟斗,引得众人拍手称赞。

接着是石猴被镇压在山下,观音菩萨前来救援,想要感化他让他迷途知返,却因言语之误令石猴生厌,竟不搭理菩萨,二人都生着闷气,众人瞧着也是一阵笑声。

后来了一位女子,却是道出了菩萨的心声,菩萨备了许多物什给石猴,为了令石猴更加强大。女子将菩萨的备的物什一一拿给石猴看,正巧出现一位和尚,穿着红黄袈裟,戴着毗卢冠,嘴里碎碎念叨着,一说女子是妖,二说女子是妖,总是想分开她与石猴。众人屏息,等待着下一幕。

女子化身为铁扇公主,又引得牛魔王出现,二人合力隔开和尚,不让他靠近石猴,石猴专心修炼,终结大果,女子摇身一变,原是一位仙子,可惜两人终归有缘无分,只好相隔。

众人唏嘘,绕是冷艳如锦鸢,也是泪眼汪汪,拿着手绢不停的抹着眼泪,离晋拉住她的手,“皇后也是个性情中人。”

锦鸢停住了眼泪,换了一副笑容超离晋点点头。

“快请班子领头来,朕重重有赏。”离晋道。

不一会儿沈大带着石猴的妆容跪在高椅之下,“草民沈大,参见皇上。”

“免礼,今日这戏令太后皇后各宫娘娘动容,你有功劳,可有什么想要的?”离晋问道。

沈大一脸为难,脑袋里闪过那晚的画面,跪着的身子还没起来,双手交叉恭敬道,“这戏的剧情是王妃出的,小的不敢邀功。”

太后自秋夕的出场便对锦绡改观了不少,柔声道,“都有赏。”

“太后可知王妃的剧情从何而来?”华娇娇娇滴滴的声音从秀女后方传来,她今日也穿的十分娇嫩,冷笑着从人群里走向前来。

太后脸色一变,问道,“从何而来?”

华娇娇自怀里掏出几本话本,正是锦绡藏在卧室底下的,“这是在王妃房里找到的,不知王妃要作何解释?”

锦绡站了起来,珍珠般的黑眸往前方扫视一番,锦鸢不可能在这事上害她,毕竟她还需要她。目光与静妃交汇,静妃举杯,朝她温柔一笑。

离华也从锦绡身侧站了起来,对太后拱手道,“回太后,这话本原是臣的,可能王妃离府那日下人不小心装错了。”

“哼,华儿你总是向着她!”太后不满,又道,“既是如此,为何又不送还与你,还偷偷看了?”

锦绡看了一眼离华,幸好前几日她留了个心眼,让乐瞳悄悄将话本给了京润。

“回太后,锦绡未曾翻看,只是想着回府之时能亲自交给王爷,便留在铃鸾殿了。若是能在这些话本间找出一处与今日之剧相同,锦绡甘愿受罚。”离华捏住锦绡的小手,手心一阵虚汗,她还以为今日又是她一人的孤军奋战了。

“那好,华娇娇你看吧。”太后回道,如此,她华娇娇就是在藐视王权,虽说太后不喜这王妃,但终究是她离家的人。

华娇娇一时犯了难,眼神飘到静妃处,却见静妃低头吃着食物,不曾抬头看她。

“华小姐可是无话了?”锦鸢道,锦绡诧异,锦鸢竟向着她了。

“娇娇,娇娇是受奸人蛊惑,迷了心智才陷害王妃的,请太后做主啊。”华娇娇哭喊着,半点大家闺秀的样子也无。

“噢?是谁指使你的?”太后问道,脸上的威严显示的淋漓尽致。

同类推荐
  • 重生绝恋之烈火荼茶

    重生绝恋之烈火荼茶

    谢秋茶被夫家白般羞辱,淹死井中。锦国商界日异月殊,谢家形势江河日下,秋茶被逼迫至绝境,她从从身陷囹圄,任人宰割的小女子脱胎换骨到纵横商场,周流天下的一代商业女性领袖,演绎了一出扭转乾坤的女商魁首传奇……
  • 什么圣途霜华重

    什么圣途霜华重

    新书《天家有娇女》即将签________________极致的亲情,点缀的爱情,盛世的大宁,这便是一路圣途,霜华、雾正浓。……帝王并非一切,皇途只沾目的,平平淡淡,始终如一,舞一曲天下计,达一笔心中意,侯一位不归人,谱写最深的情,着笔最浓的意,层云散去,风雨初安。_____________——此间如愿,足矣。
  • 贤夫养成:娇妻驯夫记

    贤夫养成:娇妻驯夫记

    淑沅醒来,发现妯娌居然和自己丈夫眉来眼去,真当她死了不成?!一大家子,居然只有她的夫婿金承业一个男人,她却不是当家主母:太婆婆,婆婆都在,哪里能轮到她做主?以传香火之名,还要再给金承业弄女人进门,金家长辈心里眼里哪有她淑沅的存在;咦,长辈又对她百般容忍,错在她这里也成了对,长辈们倒底是宠她,还是另有隐情?深宅大院里有太多的秘密,宅门外还有各美人想要爬她夫婿的床,淑沅拍案而起:都放马过来,姐专治各种不服!几个回合后淑沅明了大宅院里的生活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斗得过小三,还要调教得了夫郎——夫贤,才能家和万事兴。
  • 笙为是凰

    笙为是凰

    我的生活就应该平平淡淡,不料生在这官爵世家,想平淡也不可能了!
  • 权宠悍妻

    权宠悍妻

    国公府的嫡女,嫁与将军为妻,助他成为一代名将,却被夫君婆婆厌弃,怀孕之时,他宠爱小妾,以克星为由剖腹夺子,更拿她顶罪屠之。杀身之仇,涅槃重生,她杀心机姐妹,诛恶毒继母,夺回母亲嫁妆,渣男和小妾都一一死在她的剑下。重活一世,她不再痴恋,可偏遇那不讲道理的霸道元帅。“我这个所谓国公府嫡女说白了只是个乡野丫头,配不起元帅,不嫁!”“嫡女也好,乡野丫头也好,本帅娶定了!”“我心肠歹毒,容不得你三妻四妾,元帅若不想后院血流成河,最好别招惹我。”
热门推荐
  • 兽王·神鹰之城

    兽王·神鹰之城

    宠兽学校的暑假到了。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全部离开了学校。在邱雷的帮助下,留在学校的兰虎有幸来到了传说中的新人类聚集之地 ——神鹰城。为了凑齐邱雷下学期的学费,两人在神鹰城开始辛苦奔波,兰虎在一个意外的情况下通过考核参加了神鹰城举办的宠兽电子大赛。然而面对来自四面八方,身怀绝技,武功强悍的宠兽战士们,兰虎也只能咬牙坚持。就在宠兽电子大赛开展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因为兰虎暴露了兽王身份,却意外地引发了另一场危机。潜伏在暗中的敌人虎视眈眈地窥视着 ……
  • 异一灵气

    异一灵气

    据《我的狐仙老婆之后》仙界一百年,所有人知道了大宇宙神刘弈回不来了,天庭决定找另一个人继承大宇宙神高中生张庆林遇到了林彤的徒弟耀曦,开始了属于自己的修仙之路
  • 僵尸与天师

    僵尸与天师

    他不需要休息,不需要睡觉,不会疲倦,不会死,没有心跳,没有脉搏,更加不会呼吸,但他需要进食,需要吸血,因为他是一只僵尸,一只与其他僵尸有所不同的僵尸,一只拥有记忆,有意识,会说话,会思考,有人的感情,有自主意识的僵尸……(一本以玄幻为背景,却不断讽刺着现实社会现象的小说)
  • 九世与轮回

    九世与轮回

    轮回大陆,轮回一族,天生异血,然而一个孩子的降临,改变了轮回一族的命运。
  • 骑砍之霸主崛起

    骑砍之霸主崛起

    骑砍MOD十六世纪北半球同人小说,骨灰级游戏玩家穿越进入游戏里面;开始自己的征途!
  • 锦书不负黎

    锦书不负黎

    某日,姜黎庆祝陈锦书乔迁之喜,一不小心在他家喝大发了,于是耳边传来某人充满磁性的声音:他问:“你喜欢他什么?”她眯眼,一脸思索,“成熟,笑起来好看,智商还高。”他挑眉,伸手弹了一下她的脑门:“难道我没有?”她吃痛,不满地嘀咕,“你这什么问题,别吵我了,明天我还要早起和他去跑步呢。”陈锦书微愣,随后眼眸含笑的抱着某人回她自己的公寓。后来有人问姜黎爱上陈锦书是什么感觉。姜黎回答:那是一种命中注定的归属感。【入坑提示:独宠甜酣、职场穿插、偶有炮灰、结局完美、尽量勤耕、保证不吭。】
  • 依然选择去爱你

    依然选择去爱你

    他又出现在了图书馆,今天是第九十九天,等待着他要守护的人。无论忘记多少次,他都会回到她身边,选择守护她。(新书《病娇王爷他又又又作妖了》,快去企鹅阅读支持我一哈o(≧v≦)o~)
  • 杜威:教育即生活

    杜威:教育即生活

    1919年,应胡适等人的邀请,杜威开始了长达两年之久的中国行,这不但在当时中国的知识界和教育界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杜威思潮”,同时在某种意义上也成为1922年的学制改革的先锋。杜威的讲演对胡适、陶行知、张伯苓等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这次访华,也对杜威自己产生了持久的影响。古老中国的“新”与“旧”、传统与现代的交锋也给他带来了丰富而深刻的启示。从1919年6月8日开始,杜威先后在教育部礼堂、清华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等地作了16次社会与政治哲学讲演,16次教育哲学讲演。此书精选收录了杜威在华期间的16次教育哲学演讲和16次社会哲学与政治哲学演讲,体现了大师的视野和风范。
  • 宇航时代

    宇航时代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科学教育,是提高青少年素质的重要因素,是现代教育的核心,这不仅能使青少年获得生活和未来所需的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能使青少年获得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及科学方法的熏陶和培养。科学教育,让广大青少年树立这样一个牢固的信念:科学总是在寻求、发现和了解世界的新现象,研究和掌握新规律,它是创造性的,它又是在不懈地追求真理,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奋斗。
  • 靠不住的历史:杂书过眼录二集

    靠不住的历史:杂书过眼录二集

    杂书过眼,出入历史,故纸堆里有新问题。作者以一贯的平实,透着温和的笔触,细读晚近中国的第一手辑佚材料,其中思想的疑点一个个浮现出来。关于陈宝箴奉行新政的一段回忆,介绍美籍北大教授的一则胡适佚文,陈师曾自谓短篇小册的《中国绘画史》,储安平较少为人注意的《给弟弟们的信》,殷海光早年的逻辑实证主义译作,“李约瑟难题”的初期解释文献,毛泽东与厦门大学关系的传言,孙越生研究官僚政治的遗作,钱锺书回避周氏兄弟的掌故,陈寅恪诗在中大教授间的传抄本,范文澜的一封辩诬信,影响费孝通后半生的几个批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