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7100000002

第2章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

党的发起组成立后就面向全国,面向世界上有华人的地区。根据俞秀松自传所述:"陈独秀被委派负责在四个大城市(上海除外)成立我们的组织。"据俞秀松自传披露,当时只有陈独秀、俞秀松、李汉俊这3位发起组成员留在上海,尽管人数极少,但实行着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没有人可以凌驾于他人之上。陈独秀是书记,但事情必须集体讨论然后决定,由发起组决定执行。所以称陈独秀是"被委派负责四个大城市"。

要建立一个个地区的党组织、发展党员,必须对确定为地区主要负责人的同志有相对的了解,这就必须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实践中获得信息和取得联系,了解这些人物的思想、在群众心目中的威信。陈独秀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人物,毫无疑问具备了这个条件。他知人善任,逐个落实,并亲自到广州重建了广东早期党组织。

在北京,陈独秀对北大的人士,无论是教授还是学生都很了解。陈独秀和***是深交。但不能认为南陈北李相约建党就是各自分别建党,更不能因为***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而不必联系、甚至认为可以抛开陈独秀来谈建党,北京恰恰是陈独秀负责的重点。在中共发起组成立以后,8月底,张国焘(7月中旬到沪,住陈独秀处)由沪返京。陈独秀要他将上海的建党意见转告***,即"上海小组将担负苏、皖、浙等省的组织和发展",希望***"从速在北方发动,先组织北京小组,再向山东、山西、河南等省和天津、唐山等城市发展"。***对于这些意见"略经考虑,即无保留的表示赞成","认为上海所拟议的要点都是切实可行的,在北京可以依照着发动起来"。1920年10月北京共产党支部成立。

在长沙,陈独秀致函毛泽东,要求组织湖南长沙的共产党组织。陈独秀是怎么确定让毛泽东来开展这项工作的?五四运动期间湖南省学联的刊物《湘江评论》创刊,主编是毛泽东。毛泽东当时极其推崇陈独秀,在《陈独秀之被捕及营救》一文中称陈独秀为"思想界的明星"。《湘江评论》第二、三、四号上连载毛泽东的《民众的大联合》,在北京由陈独秀任职书记及编辑之责的《每周评论》,评论毛泽东此文"眼光很远大,议论也很痛快,确是现今的重要文字"。1920年春季陈独秀开始定居上海。是年6月,毛泽东率驱张(指驱逐湖南军阀张敬尧)请愿团到上海造访陈独秀,与陈讨论了组织湖南改造促成会的计划,并向陈介绍自己读过的马克思主义书籍。陈独秀在对毛泽东了解的基础上,于1920年8月间致函,说明组织共产党的原委,请毛泽东在湖南发动组织党的事项。1920年11月间,毛泽东、何叔衡、彭璜、贺民范作为长沙创建党的发起人。成立后,毛泽东先推动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发展,他强调"宜注重找真同志,只宜从缓,不可急进"。他们在清水塘租赁了房屋作为中共秘密机关,慎重地在学生、工人的先进分子中发展党员。

在山东,陈独秀曾约王乐平在济南组织共产党早期组织。当时,王乐平是山东省议会议员,他把陈独秀的来函交给了正在研究马克思学说的王尽美等人,推荐王尽美、邓恩铭与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联系,筹建济南共产党组织,他本人没有参加。1920年4月,俄共远东局派出由维经斯基、马马耶夫及杨明斋等组成的俄共党员小组来华了解中国情况。该小组自北京去上海途经济南时,根据***的介绍,与邓恩铭、王尽美、王翔千等会面,商谈了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建立共产党组织的问题,为济南共产党组织的建立,起了直接的促进作用。1920年10月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后,其成员罗章龙与邓恩铭、王尽美取得联系,***还派陈为人去济南介绍北京的建党情况,指导济南的工作。《曙光》杂志社也透过人员、信件往来对济南社会主义学说的宣传、马克思主义传播施加影响。经过组织与思想理论方面扎实细致的努力,1921年春天,济南共产党早期组织秘密成立了,成员有邓恩铭、王尽美、王翔千等人。从此,在山东开始了有领导有组织的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活动。

武汉是李汉俊负责的地区。但由于李汉俊离党,陈独秀作为负全责的领导者,也派刘伯垂去帮助建党。据董必武在谈武汉建立党组织情形时说:"一九二○年,李汉俊这个从日本归国的学生、我的马克思主义老师,计划在上海帮助建立中国共产党,并到武汉来同我商量。我决定参加,并负责筹组党的湖北支部的基础。这个组织于一九二○年九月组成。"

此外,陈独秀为加快建党的步伐,他还函约张申府在法国组织、施存统在日本组织早期地方共产党组织。党的一大召开前,旅法党的早期组织有3个成员,即张申府、刘清扬、周恩来;旅日党的早期组织只有两个成员,即施存统、周佛海。

1920年底,粤军总司令陈炯明领军赶走统治广东的桂系军阀莫荣新,收复广州,主政广东。12月5日,他致电邀请陈独秀南来广州执掌教育工作。陈独秀去函征询***和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意见。***表示赞同。

于是,陈独秀就有了广州之行,担任广东省教育委员会委员长。当时,维经斯基和别斯林、米诺尔在广州建立的社会主义者同盟直接转为共产党,实际全部是无政府主义者。陈独秀到达广州后就立刻要重组广州共产党,摆脱无政府主义者。广州共产党在1921年的报告称:"陈独秀同志一月来到广州,与他同时来的还有В同志。他们进行过非常热烈的讨论,认为必须摆脱无政府主义者,也就在这时,无政府主义者退出了党。"

"这样,上海的组织事实上成为一个总部,而各地的组织是支部了"。

11月,中共上海发起组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宣言》,规定了共产主义者的理想是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消灭阶级。为了实现这一伟大的目标,工农必须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镇压资产阶级,建设共产主义,并"以此为收纳党员之标准"。

1921年初,除担负临时中央任务的上海发起组外,有北京(1920年10月)、武汉(1920年秋)、长沙(1920年11月)、广州(1921年初)和济南(1921年初)等5个支部相继成立。与此同时,旅日、旅法党的早期组织也相继成立。这表明,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条件日臻成熟,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被提到议事日程。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

维经斯基之后,苏俄、共产国际正式派到中国的代表是荷兰人马林。而正是马林,在来华之初即促成了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7月成立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件。马林,本名亨克·亨德里克斯·斯内夫利特,1902年参加荷兰社会民主党,长期在荷兰殖民地爪哇从事革命活动,1920年以"马林"之名出席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当选国际执行委员,1921年根据列宁推荐,作为共产国际代表来华。但奇怪的是,马林从来没有提到他帮助中国建立中国共产党的具体细节。相反,他对这件功在千秋的大事似乎都没有作出任何积极意义的评价。他的看法是:"1921年7月,各地方小组代表齐集上海,并决定建立共产党,即共产国际的支部,虽然建立一个宣传性的小组会更好一些。"显然,马林来华时并未负有帮助建立中国共产党的任务,对于在中国建立统一的共产党组织也没有任何心理准备,他到上海之初即帮助建立中国共产党并不是事先有准备、自觉的行动。

既然马林认为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组织的条件并不成熟,也并未负有这方面的任务,那么他为什么要参加中共一大的筹备工作呢?我们分析,这同另一位参加党的一大的俄国人尼克尔斯基有关。

尼克尔斯基生于1898年,原名涅伊曼斯基·符拉季米尔·阿勃拉莫维奇。1919年到1920年在远东共和国人民革命军服役,1921年加入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并参加共产党国际机关行政工作。随后不久,受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委派来中国,此外他还受托履行赤色职工国际代表的职责。根据现有资料,尼克尔斯基来华前和维经斯基有过接触,而且正是受维经斯基的派遣来华工作,他的任务之一,就是帮助中国共产党的统一组织。因此,马林和尼克尔斯基接头以后,就立即开始筹备召开中国共产党一大事宜。

现在史学界一致公认,马林对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起到了重要作用。包惠僧回忆说:"马林才气横溢,对马列主义的修养有相当高的水平......他对中共建党和建党初期的工作,是起了促进作用的,如果不是他来,我们党的'一大'会议可能要推迟一两年,或更多一点酝酿时间。"

1921年6月,在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等人帮助下,上海共产党组织代理书记李达和李汉俊分别致函各地早期组织,通知他们派代表到上海博文女校集中,准备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

这确是中国历史上一件大事。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国内外7个共产主义小组派出的12位代表。他们是:李达(上海)、张国焘、刘仁静(北京)、毛泽东、何叔衡(长沙)、董必武、陈潭秋(武汉)、王尽美、邓恩铭(济南)、陈公博(广州)、周佛海(日本)等。会议原定由陈独秀主持,但他因广州公务繁忙不能抽身,特指派包惠僧与会。与会的还有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尼科尔斯基。

这是一次年轻人的会议。最年长的何叔衡不过45岁,最年轻的刘仁静只有19岁。15位与会者的平均年龄28岁,正巧是毛泽东的年龄。以后改变整个中国面貌的中国共产党,最初就是由这样一些年轻人成立起来的。他们或西装革履,或身着长袍,是一色的知识分子。

代表们以"北大暑期旅行团"的名义住在上海法租界的博文女校,会址设在不远处李汉俊的哥哥、同盟会元老李书城家里,门牌是贝勒路树德里三号。7月23日正式开会。大家推举张国焘主持会议,毛泽东和周佛海做记录。会议正式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并通过了党纲,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关于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会议确定要组织工会,领导工人运动。

一天,会场发现有可疑的来访者。马林斗争经验老到,意识到法租界侦探已在侦查这次会议,提议代表们立即疏散。李达后来回忆说:"假如没有马林的机警,我们就会被一网打尽。"

代表们决定转移会场,在李达夫人王会悟的提议下,会议在嘉兴南湖的一只租来的游船上继续举行。中国共产党一大在完成各项议程后圆满结束。

那天晚上毛泽东很迟才回到旅店。他对同住的好友萧子升预见道:"假如我们努力奋斗,再过三五十年,共产党就有可能统治中国。"这种预言在当时简直是空口说白话,萧子升当时也没有多深印象。可仅仅是28年之后,预言变成了现实。

同类推荐
  • 两岸经济关系与政治关系的互动路径

    两岸经济关系与政治关系的互动路径

    本书系全国台湾研究会2013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共收录47位知名台湾研究专家的49篇文章,内容涉及两岸政治关系和平发展的理论创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阶段之谈判模式创新、两岸经济关系与政治关系的互动路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的民族认同、两岸法制的构建、两岸共同维护中国海洋权益等多方面热点问题,为当年度台湾研究重要成果的荟萃之举。
  • 每个人的政治

    每个人的政治

    政治哲学在今天变得如此重要,几乎成为哲学中最突出同时也是最活跃的部分,以至于成为当下哲学体系中的“第一哲学”,这一变化可以称为哲学的政治学转向。
  • 旧制度与大革命(政务版)

    旧制度与大革命(政务版)

    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的开篇即写道:“关于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已经有前人绘声绘色地书写过,我不愿意再写。我现在所创作的这部书绝不是为了讲述这一段大历史,而是志在思考、研究、透视这一场大革命。”这部作品从宏观角度揭示了大革命的本质、使命与功绩,从中观角度解析了引发大革命的各种制度性诱因,从微观角度解析了引发大革命的各种社会性诱因。这部作品,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法国大革命,并从中获得历史的启示。
  • 党旗飘扬 航道辉煌(全国航道系统党建工作论文集)

    党旗飘扬 航道辉煌(全国航道系统党建工作论文集)

    本书将全国航道系统党建方面的工作论文集结成册,为四大部分组织:一是党的思想建设,二是党的组织建设,三是党的文化建设,四是党的廉政建设。尤其是对新的形势下,党的文化建设和党的廉政建设部分。论述较多,意在让全国航道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增强党建工作的紧迫感和积极性,也提出了新时期党建的思政和对策。
  • 古巴模式的“更新”与拉美左派的崛起

    古巴模式的“更新”与拉美左派的崛起

    本书为学部委员专题文集,收入作者近年来关于古巴模式“更新”和拉美左派崛起的文章28篇,涉及古巴政治、经济、社会、外交等个方面所发生的变化,对拉美十多个国家左派政党领袖上台执政以及由此带来的变化和左翼思潮进行了专门研究。这些文章代表了作者的学术水平和研究深度,是十分难得的集中体现。
热门推荐
  • 那人那情那词

    那人那情那词

    我国古代诗词一如灿烂的珠贝,点缀着历史的海滩:又如明媚的星光,照耀人们的心灵。虽然那些诗词已是过去的辉煌,但是却依然值得我们一读再品。有这样的符号激荡在我们的心口,有这样的文字充盈在我们的脑海。每一次的品鉴都像一次远游,使我们的灵魂挣脱枷锁,在那片或美丽或凄婉的世界里徜徉,放眼望去,美不胜收。温健所著的《那人那情那词》把影响了整个宋词走向的词人一一罗列,并把他们的代表作一一解析,不是用那种冰冷的专家式的口吻,而是用一种热情洋溢的笔法,以词为主轴,人为主角,铺陈出一篇篇令人心驰神往的故事。
  • 沈岩船政文化讲稿精选

    沈岩船政文化讲稿精选

    船政是非常之举,是三千年大变革的历史产物。1866年,清廷在福州马尾设立“总理船政事务衙门”,在中国近代海军史、工业史、教育史、思想文化史上都留下深深的印迹。船政是中华民族觉醒的典范,是社会转型的先行先试者,其历史地位是不可磨灭或替代的。沈葆桢是首任船政大臣,认真研究这位历史人物的生平与事迹,是很有意义的。本书选取船政研究专家沈岩关于船政系列讲座和沈葆桢专题的部分讲稿结集出版,以飨读者。
  • 无敌妖孽神尊

    无敌妖孽神尊

    一代无敌帝尊,刺客之祖,偶得仙家功法《九转轮回天经》,轮回九世。第一世,他是刺客之祖,天杀帝尊。第二世,他是绝世剑帝,逍遥剑帝。第三世,他是灵武传奇,灵武帝师。……九世尚未成仙,第十世,他必将登临那无上仙人之境,做神话之尊!“平生多愁绪,不语诉谁人?奈何愁思苦,何处定心神?看风中落叶飘散,品清水淡茶两盏,感长路漫漫,且叹,且算,难掩肝肠断。”
  • BOSS的小年妃笑

    BOSS的小年妃笑

    年挚爱整个人一副受不了的表情,她这样“唔唔唔……”挣扎了好久,才将面前的季熠生一把推开,将嘴里的甜甜蛋糕咽了下去,一副气鼓鼓的模样望着眼前冲她肆意坏笑着的男人说:“季熠生,你干嘛??”被质问季熠生表情很自然的笑道:“亲你啊……”“我在吃饭。你亲我干嘛?”“因为我缺糖,想补一点啊。”“可以多补一点嘛。老婆大人。”年挚爱十分无语的看着一脸坏笑的季熠生,“神经病!”年挚爱这么怒骂了一句,心里吐槽着纪熠生简直神烦,打扰她吃饭的好雅兴。被这么臭骂道的季熠生一脸的堂而皇之,忽然,开口说……
  • 傻王弃妃

    傻王弃妃

    上官冰儿,一个无才无德,嫉妒成性,口碑极差的女子。偷梁换柱,替妹妹出嫁,新婚后,璃王发现身边的人不是那个第一才女上官嫣然,而是他最厌恶的上官冰儿,愤怒之下给了休书。她拿起刀要和他同归于尽,做对鬼夫妻,却被他一刀捅进心口。再次醒来,她不再是世人所不耻的上官冰儿七小姐,,而是特工安琪。她受尽世人的唾弃和辱骂,她冷漠,不在乎,非完璧之身,弃妃,这些罪名都扣在她身上,还要忍受锥心之痛。可是却没有人知道,她还是处子之身。她遇到他,段天晟,一个面容受损的傻王。世人都不喜这个傻王,唯独她,见到他那一刻,她陷进去了,却毫不知情。他,痴痴傻傻,却是深藏不露的高手,一心要为母报仇。却无意间遇到了她,将她拉进自己疯癫的生活。喜欢她,他需要这样的女子在身边,可是却在真的学会了爱,他学会了她口口说的爱。她想要离开,他想尽办法,阻碍了她的逃跑计划,做得那么神不知鬼不觉。黑心的傻王,他的腹黑,算尽一切,却最后落入她手中,从此沉沦,从此他拼命追她,想要抓住她,困住她,一辈子。他,璃王,杀了她一刀之后,再次见到她,却发现这个人似乎变了,换了一个人,完全不同的神韵,此刻,他才发现她的美丽,在她那双眼眸里,洞悉人心的眼眸。。。他,冥王,原本是最有机会得到她的人,可是他却因为她是弃妃和不洁之身,止了步。错过了她,他后悔,开始疯狂追逐。她的守宫砂却在一次遇刺中,落在眼角,她还是处子。听闻她逃了,他策马追随,他要告诉她,不管她和傻王之间有过什么,他都不介意,他只要她。。。他,玄墨,喜欢她,爱她,只要见到她,他就能开心,每次看着那个傻王缠着她,抱着她,他恨得牙痒痒,却无可奈何,他助她逃离,逃婚,刺激。。。他们的下一个路程,遇到什么危险,遇到什么人?期待。。。
  • 现在的我那时的你

    现在的我那时的你

    80后的我们马上步入不惑的年纪了,在00后的眼睛里我们已然是中年的油腻大叔了,但是我知道即使这样我们每一个80后人的心里也依然年轻着奋斗着挣扎着,我们在《忘情水》的歌词里找寻着那个时代属于我们的孤独与高傲。想写一些关于我们的事,我们的经历。第一代独生子女,最后一代吃过粮票的人。如今的我们虽然经历太多太多,即使被生活打的头破血流也不要忘记初心。记得那句歌词吗?“曾经年少爱追梦”我们虽然长大但是并未老去,我们还在追梦,追逐着属于我们那一代人的梦。
  • 盛夏,风起,你来了

    盛夏,风起,你来了

    言小米,性别女。从小到大,她打过的架比吃的饭还多。虽然是个打架的高手,却从来不说脏话。可谓是粗鲁中的文化人。作为这一届新入的高一新生,用她的话来说就是“老娘这是用了多少人品,才能被本市排名第三的中学录取。”本市排名第三的中学:云海中学。虽然是排名第三,可名字却是直接以城市:云海市来命名,可见领导人对这个学校的重视。本来嘛,她只想“安安分分”地待着,毕竟考上这所学校也是有难度的。把高中读完,然后再考个大学,然后再谈个恋爱,结婚生子,这辈子也就差不多了。但是这一切,在遇到他之后,就完全不一样了…
  • 处世的艺术(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处世的艺术(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流芳百代的处世圣经,欧洲300年畅销不衰的伟大作品!300条格言告诉人们:智慧、友情、审慎、自制、勤奋、求知、锐意进取和自知之明。
  • 爆笑王妃萌萌哒

    爆笑王妃萌萌哒

    她本是惊才绝艳的天下才女,却被利欲熏心的父亲送进那虎狼之地的后宫之中,在那场尔虞我诈中,纵然是她谨小慎微步步小心,但依然落的个斩断双足乱棍打死的悲惨下场;而她再次醒来,?那原本如履薄冰的惊恐眼眸,忽的浮出凌厉而又很决的目光,那些曾经要将她至于死地的人会是怎样的反应?而在那一场腥风血雨中,那个为了江山对她玩弄于股掌的暴君,她又会是怎样的血债血尝?
  • 辛弃疾文集3

    辛弃疾文集3

    辛弃疾以其独特的英雄壮志和豪情,极力使气逞辞,以文为词,大为扩展了词体的题材范围,形成了沉郁豪壮的主体风格,又兼有婉约深曲和清新质朴的格调,可以说熔铸百家,自由挥洒,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