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500000020

第20章 风雨黄昏9

李宗仁和胡友松又回到西总布胡同。回到了那个有庭院和小花园的李公馆。房屋依旧,摆设依旧,连秘书、警卫、厨子和服务人员也一如既往。他们是在301医院住了一个多月,无聊得实在待不下去了,多次提出要求,才得允回来的。清闲、寂寞、不能与外界接触,使人生失去了许多乐趣,特别是李宗仁这样好客好友的人,虽然有年轻的妻子陪着,但心境总不那么畅快。

尽管毛主席已经注意到了治乱的问题,文化大革命运动依旧如火如荼;全国性的大串联方兴未艾。满北京的人,满北京的学生,吃住都成了问题,甚至连先农坛体育场的看台上和天安门前的观礼台下,也满是困乏至极而随地露宿的青年学生。运动犹若一股红色风暴,冲击着神州大地的方方面面。北京作为风暴的策源地和风暴中心,几乎每一个角落都不得安宁。红卫兵是革命先锋,他们比谁都革命:“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千条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造反有理!”党中央、国务院,以及中央的各机关,除了毛主席、周总理和林彪副主席及其家属而外,几乎所有的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只有这西总布胡同5号李公馆还没有进来红卫兵。

这本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风暴中心居然有这种例外,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李宗仁当然知道这是周总理在暗中关照着、保护着。可他近来隐隐约约听到些小道消息,说是有人居然要把矛头指向周总理,这不得不使他心中惴惴不安。

前些日子,李宗仁收到一封从法国巴黎寄来的信。信封内没有信纸,只有一份中文剪报。内容大意是:李宗仁回国后,郭德洁女士去世,中共派了一名年轻的女公安人员昼夜监视着他的一举一动;李宗仁口内有四颗假牙装有特制的微型电台,可以随时发报。

李宗仁看了这封信后,气得脸色青紫,即刻打电话给中央统战部,请统战部来人谈谈。统战部来了两名革委会成员,他们看完信后说:“我们看到的材料比这份材料上说的还要多,还要出奇,都是无稽之谈,请李先生不要在意。”李宗仁气愤之余,拿着那份材料对胡友松说:“你看,我们俩都成了特务,你为共产党办事,我为国民党办事,真是天方夜谭,小人作怪!”

俗话说:“谣言止于智者。”李宗仁和胡友松为巴黎来信的事气愤、难过了一阵之后,渐渐也就没把它当回事了。那年头,满街的大字报,造谣诬蔑的居多,明眼人自然也不把大字报当真。但大字报确实有它的特异功能,它是整人、打倒人的前奏曲,是政治风云、人物命运的“天气预报表”。

政治气候也和自然气候一样,凡生活在这种气候之下的人,不可能完全彻底地超脱,更何况李宗仁其人,本身就是一个政治人物呢!他总想听听外面的事,时而收到外面一些大概是关心他而又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寄来的油印小报,诸如《首都兵团报》、《红卫兵之歌》之类。李宗仁看了,心中越发不得安宁。胡友松也想了解外面的世界,她当然比李宗仁方便多了,谁认得你这个年轻护士呢?不过是个平头百姓。所以她常常骑上自行车,到大街上去看大字报,偶尔还带个笔记本,抄上几段要害的话,回来告诉李宗仁。夫妇俩常常议论和分析某些大字报到深夜。

那时的大字报,越写越悬乎,越写越向高层人物进攻,居然触及到***主席这样的大人物了。颇有些排山倒海之势,令人惶恐得如同面临着一场无可避免的大地震。

这天早上,李宗仁和胡友松用过早餐,也无心到院子里去散散步,便上了楼。

“若梅,你还是画画吧,我看你画画很有进步,临摹水平不错。”李宗仁觉得无聊时,就想看妻子画画。胡友松确也迷上了画画,一有空便画画自娱,画作挂满了画室,简直可以摆一个展览。李宗仁当着老友故旧的面,也常夸胡友松。那天程思远来,他还当着胡友松的面对程思远说:“谢谢你帮我介绍了个聪明的妻子!”

胡友松顺着李宗仁的意,走进画室,铺开宣纸。“画什么呢,德公?”

“我还想看你画一幅猫。”

“我以前临摹过,那是徐悲鸿先生送给你的《寂寞猫》。”

“画过了也还可以再画嘛,画画的事,就是要有铁棒磨成针的精神。”

“好吧!”胡友松从柜子里取出她摹熟悉了的《寂寞猫》画轴,慢慢展开。徐悲鸿先生的这幅猫图画得非常好。特别是那猫的神态,一副寂寞、孤独、痛苦、忧伤的表情。加上旁边的题款:“寂寞与谁言,昏昏又一年。”真乃文图相映,神形酷似。

李宗仁帮胡友松打开画台上的那只端砚,缓缓地研起墨来。

胡友松从笔筒里拿出毛笔,看看徐悲鸿的画,又看看桌上的宣纸,醮了墨的笔,左比右试,无从下手。

“大胆些。”李宗仁见她犹豫,鼓励道。

胡友松的手今天似乎有些不听使唤,她一笔下去想描出个猫头,可笔锋圆转不过来,起笔就不理想。

“德公,不知怎的,我今天不太想画画,倒想出去看大字报。现在的大字报,越写越猛,越贴越多,中央的、北京的,什么人物的都有。”

李宗仁知道妻子的性格,她不想做的事,逼她做也做不好。再说,他自己也关心着国家命运、人物兴衰的事,于是便同意了:“你去吧,只不要再骑单车去。街上的人多,又不守交通规则,上次你摔得好厉害啊!”

不久前,胡友松骑自行车上街买东西,被一个骑车的小伙子撞倒在地,腿被撞出一大块血印。回家之后,李宗仁赶紧用云南白药帮她治,又有热水敷,夜里还起来看几次。兴许是受了惊,胡友松直说梦话,醒来告诉李宗仁,说是她梦见被汽车撞倒。从那以后,李宗仁无论如何不让妻子骑自行车上街,每次她要出门之前,他都不厌其烦地提醒她。

“嗯,您放心好了!”胡友松点点头。她知道丈夫的一片深情。这样的时候,相互关照,自我保重,比什么都实在。

胡友松换了一身普通的蓝制服,出门后径朝王府井大街走去。王府井大街乱糟糟的,到处都是人群,到处都是大字报。有人在抄录,有人在议论,有人在人群中窜来窜去,只是瞄一眼大字报的题目,看看是写谁的,谁写的。人们最关注那些要人名人的事,似乎被揭露的人物越“大”,所揭露的“罪行”越重,揭出的私情越“隐”,这大字报则越有价值。谁也不去思索和考证大字报所揭露的东西是否真实。当然,在那样的时候,在那样的环境里,真和假。正确与错误,已经被搅成一锅粥,无法分辨了。

王府井的百货大楼前,有一块小小的坪地,平日,作购物者休息或停车之用,如今这坪地,成了贴大字报的中心场所和人潮的漩涡。“爆炸性新闻”常常出在此处。

胡友松挤入人群,见大家在议论什么“梅花党”的事。

“梅花党”这名称,她可从没听见过,什么意思?“地下特务组织”,有人在传说。她好不容易挤到前面去,一张,不,一份长达5张标语纸的大字报,赫然出现在她眼前:《一个美帝国主义潜伏在中国的特务组织——梅花党》。文章以证据确凿的口吻,耸人听闻的“事实”,揭露了国家科委某单位一个叫张本的人,是如何披着革命外衣的地下特务组织的领导。这个名叫张本的人,文化大革命初期还是颇有些知名度的造反派,单位里文革筹委会的负责人,经常出席重大政治活动,大有新当权派的趋势。可过了不久,她的对立面一派想方设法找她的茬子,把她称为“太后老佛爷”,渐渐地挖掘她的老根老底,竟然从她常别有梅花胸针的特点,“挖”出她是“梅花党”的地下领导人。既然“梅花党”是里通外国的特务组织,那外合者是谁呢?是李宗仁已故的夫人郭德洁。大字报说,郭德洁跟李宗仁回国,负有美国中央情报局的特殊使命,就是回国来联络张本,发展梅花党组织,建立和扩展基地,准备颠覆无产阶级专政。

胡友松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看到大字报上有李宗仁、郭德洁的名字,她心情就开始激动起来;再往下看,居然有这么险恶的事,她更是抑制不住自己心情的紧张。那副白里透红的脸蛋,随着大字报情节的起伏而变得一阵青一阵紫。她衣兜里带了小本本和笔,可她没动笔抄录。她记忆力不错,对这样惊心动魂的情节,可谓过目不忘。

同类推荐
  • 荒原狼(黑塞作品01)

    荒原狼(黑塞作品01)

    《荒原狼》是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尔曼·黑塞的名作,作者以摄人心弦的笔法,深刻地描述一个人如何冒着生命全面崩溃的危险,经历种种生命过程中的外在折磨,开始他内在心灵的追寻,而去掌握住那种难以捉摸的人类存在意义的故事。小说幻想色彩浓郁,象征意味深远,被认为有“超现实主义”风格;托马斯·曼称它为“德国的尤利西斯”。书中主人翁哈拉反抗这个使人越陷越深、逐渐戕害人类精神与灵魂的世界,他企图揭发这个时代的缺憾与病态。
  • 十日谈

    十日谈

    《十日谈》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巨著,作品开头有个序曲,叙述了在佛罗伦萨瘟疫流行的背景下,十名青年男女在乡村一所别墅里避难时所发生的事情。十个青年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十天共讲了一百个故事,故名《十日谈》。每篇故事长短不一,内容包罗万象,而人文主义思想是贯穿全书的一条主线。据薄伽丘讲,《十日谈》中的故事都是有理有据的。作品中描写和歌颂了现世生活,赞美爱情是才智的高尚的源泉,歌颂自由爱情的可贵,肯定人们的聪明才智等。作品也揭露封建帝王的残暴,基督教会的罪恶,教士修女的虚伪等等。
  • 死亡训练

    死亡训练

    既然是第一次在推理类杂志发文,那就让大家推理一下吧。讲个冷笑话先:从前有一只可爱的兔子,它跑到了一个密室里,然后它死了。以此大家可以分析出来作者的特性了吧:好偷懒,没脑子,无耻卖萌……唔,第一次发文,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多多指教。城市里好像永远没有危机感的地方,就只有菜市场了。临近傍晚,天光切割着天空,右半边街道就像被夕阳敷了层金色的薄膜,有鸡蛋糕蓬松的香气。阳光下的鲫鱼在塑料盆里打了个挺,刚想游开,却还是被一双手掐住肚皮,从水里捞了起来。
  • 镜子里的陌生人(谢尔顿作品)

    镜子里的陌生人(谢尔顿作品)

    “你休想从镜子里认出自己,因为那儿只有个陌生人的影子。”“世界上最会讲故事的人” 西德尼·谢尔顿,在动笔写小说之前曾经是获得过奥斯卡奖的好莱坞金牌编剧,多年浸淫于影视圈的他,把自己对好莱坞的深刻体察、对人性的洞见和高超的叙事技巧融为一炉,为读者奉上这惊心动魄、令人唏嘘的故事。横渡大西洋的豪华游轮起航之前,发生了很多匪夷所思的事情。放映室大门敞开,里面血迹斑斑;百万富翁大卫·肯尼文弃船而去;大明星托比·坦波尔的遗孀痛不欲生。在好莱坞底层挣扎的女演员的辛酸经历,喜剧大明星的悲剧人生……西德尼·谢尔顿以他在好莱坞闯荡多年的经历,写下这部精彩至极又发人深省的作品。
  • 鹿鼎记(第五卷)(纯文字新修版)

    鹿鼎记(第五卷)(纯文字新修版)

    这是金庸先生最后一部武侠小说,也是登峰造极之作!小说讲的是一个从小在扬州妓院长大的小孩韦小宝,他以不会任何武功之姿态闯江湖各大帮会、周旋皇帝朝臣之间并奉旨远征云南、俄罗斯之故事,书中充满精彩绝倒的对白及逆思考的事件!金庸先生将韦小宝的个人经历与历史密密切合,大玩历史哈哈镜的手法,令人赞叹,几乎信以为真,而小宝的做人方法及毫不留情的揭出人生各阶层黑暗面这种做法,使得这部书成了不是武侠小说的武侠小说,到了无剑胜有剑的境地。韦小宝是个最最普通的人,好像也就是在你我身边的那些人一样。
热门推荐
  • 古龙经典小李飞刀(共9册)

    古龙经典小李飞刀(共9册)

    读古龙长大的人,都活得很酷!在《小李飞刀》里,酷就是永远追求心中的正义。没读小李飞刀,就等于没读古龙!小李飞刀,例不虚发!小李飞刀从不轻易出手,但只要一出手,刀一定在它该在的地方。小李飞刀不只是一种武器,也不只是一个人,而是一种精神力量,人们只要看到小李飞刀的出现,就知道强权必将被消灭,正义必将伸张。每个永远追求正义的人,心中都有一把小李飞刀。《小李飞刀》系列中登场的经典人物:李寻欢、阿飞、林诗音、林仙儿、叶开、傅红雪。
  • 净土决

    净土决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锦绣田缘,农户家的小娘子

    锦绣田缘,农户家的小娘子

    二十一世纪的商业女强人丁晚因为意外而魂穿到架空朝代的一个与她同名的女子身上。婆婆不喜?不要紧,相公疼她就行;身子不好,遭人笑话?不要紧,相公疼她就行;丁晚觉得,有一个疼她、护她的相公,比什么都重要。于是,在万年好相公的庇护之下,她再次开启女强人模式:从一个小绣娘,到整个绣坊的老板;从一家分店到两家分店……她立志,要在这异世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商业王朝。而对于她的雄图大志,他只说了三个字——我陪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恋此欢颜醉余生

    恋此欢颜醉余生

    小时候,最大的努力就是记住她的样子,情起却不自知。多年后重逢,他说:“你好啊!老同学。”某人一把揪住他衣领:“谁是你老同学,赶紧给我换个称呼。”他顺势身子往前一探,气息交融。“未来媳妇怎样?”“……”“未来好像有点远……那叫媳妇吧!”“滚……”【暖宠?每日微/喂糖?很皮~~】
  • 城里的魔法师

    城里的魔法师

    住在人类城市里的魔法师,守护着祖先的火种,唱着古老的歌谣,却开着红色的野马,奔驰在限速120的公路上。法师世界里,北方学院三年级的低能法师学徒罗奇正处于学分不够,可能留级的悲惨境地。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他得到了给天才学长杜正一当当吉祥物,做做社会实践赚取学分的机会。但这个社会实践,似乎跟罗奇想的不太一样。忽然觉醒的能力,记忆中永不愈合的伤口……世界以他的生活为奇点,迅速地塌缩。天才战斗法师学长与逗比低能学弟的组合,必须想想办法,找到这一切背后的真相。
  • 一人之下之我有超级系统

    一人之下之我有超级系统

    系统:“叮,您开启了新手豪华大礼包一份,获得超级士兵血清x1,兑换点一千,八极拳x1,女装x1。”白子夜:“MMP……”
  • 傅少老婆太难追

    傅少老婆太难追

    人人都知道江城显贵傅煜城有个放在心尖上宠的女人。谁也不可以动她分毫。 这个女人长着一张美艳倾绝的脸,却嚣张又任性,到哪都能掀起一番祸事。 “傅总,夫人今天又砸了一家酒吧。” 男人宠溺一笑:“没事,随便砸,只要她开心就好。” “”傅总,请问您为什么这么宠沈小姐?” 男人叹了一口气,说得很心酸:追她不容易,再不宠着点,怎么追得到? 满座震惊,天底下还有傅总追不到的女人? 沈于归:有!滚远点,劳资不喜欢你!重生前,她用尽手段,甚至丢弃尊严也没能换他回头一顾,反而对她厌恶痛绝。重生后,她小心翼翼,拼命躲藏,他却步步紧逼,穷追不舍。看傅少如何强势追妻,抱得美人归!(男女主双重生:1V1虐渣高甜!)
  • 云淡风轻夙然于渊

    云淡风轻夙然于渊

    惊鸿一瞥,己然情深。此文是细水流长的,内容不会有太大的起伏,不喜勿入。新手,文笔会有些稚嫩,还望见谅,不好之处请点明。今后多多指教。
  • 世世代代

    世世代代

    父亲问我们:你妈和妹妹的骨灰盒,再葬在哪里?是不是运回老家西湾畈去,葬在祖父、祖母的下方?那地方风水不错的。骨灰盒放在哪里,我们五兄弟在武汉曾商量说,就放在父亲鳏居的家里。可现在,当我们看到父亲的满头白发,看到他那风烛残年的身影,又觉得这是一种不敬和残忍,所以,我们谁也不敢开口对父亲讲……
  • 归元直指集

    归元直指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