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600000002

第2章 中统前身之党务调查科2

3.中山舰事件

“三二”中山舰事件可以说是一件严重动摇“国共合作”的事儿,后来影响了国民革命进程。蒋介石制造中山舰事件表面上是将矛头指向共产党,其实实则也是对准自己的政治死敌汪精卫。蒋介石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他和汪精卫的关系到底如何?事情还要从孙中山革命时期说起。

蒋介石、汪精卫、胡汉民、廖仲恺等人都曾追随孙中山先生一起革命。他们都曾为革命上过刀山、下过火海。从表面上看,起初两个人的私交还可以。称之为三杰的“胡汉民、汪精卫、廖仲恺”在党内的地位比蒋介石高一些,蒋介石只能算个小辈了(虽然年龄小,但野心最大,早早瞄准了孙中山的总理宝座)。所以孙中山去世后,党政大权落到了汪精卫的手里,而地位矮一截的蒋介石有些不服气。这种政治格局并未持续多久,由于懂得“枪杆子里出政权”,蒋介石早早掌控了兵权,在党内的地位飙升。但是一个党,不可能有两个领袖,于是两个人开始为了“王位”明争暗夺起来,慢慢就结下了梁子!

1926年初,蒋介石与苏联顾问季山嘉因在北伐及军费分配方面发生了分歧,而汪精卫则趁机拉拢苏联顾问季山嘉,落井下石。气得蒋介石牙齿直哆嗦,一度血压蹿高。两个人针锋相对干了起来。

先是汪精卫伙同季山嘉拉拢蒋介石的属下王懋功,后来被蒋介石发现,下令开除了王懋功。后来汪精卫又以贩卖私盐等罪名撤了蒋介石把兄弟陈肇英的虎门要塞司令职务。

汪精卫毕竟是一个政治高手,稍微年轻一点的蒋介石还不是他的对手。交战几轮,蒋介石不但没能占着便宜,而且连失两员大将,差点被迫下台。这一天,陈立夫本来心情不错,但看到蒋介石一脸愁容,便安慰蒋介石:“校长,不要生气……生气解决不了问题!”

蒋介石面色凝重:“能不生气吗?大战将临,军饷还没有着落,靠什么打?我们不是义和团,没有刀枪不进之躯!尤其那个汪精卫,大战之前撤我的帅(虎门要塞司令陈肇英),这事不能就这么算了!”

“可是你也要注意自己的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陈立夫安慰道。

“立夫,校长一直器重你,希望你以后能够替校长掌舵!如果把你放在这个位置上,你会怎么做?”

陈立夫想了想,没有什么好主意,只能无奈地摇摇头:“校长,你知道我不懂政治,换作我,可能只能躲避一下了!”

当时,广州已经谣言四起,风口浪尖上的蒋介石听到“躲避”一词,竟然眼前一亮,陈立夫不愧是蒋介石的福将啊。于是蒋介石拍了拍脑袋门子感慨了一番:“是啊,为什么不躲躲呢?古人都说,攻可进,退可守。以退为进不是没有道理啊!”于是蒋介石决定去苏联躲一躲,借此让汪精卫等人难堪。

1926年的2月9日,蒋介石辞去军事委员和广州卫戍司令等职,要求去苏联“休养”。但是汪精卫却看出蒋介石心机,于是例行公事去黄埔军校劝蒋介石:“老弟,革命尚未成功,你的这个做法是不是有些仓促?”

蒋介石回答:“有汪主席在,革命早晚会成功!”

汪精卫看出蒋介石的心意,就没有强行挽留,故意把球踢给蒋介石,做顺水人情:“如果出去,要注意身体。”

蒋介石此计不成,反被汪精卫将了一军。于是蒋介石的日记中如此形容自己的心情:顷聆季新言,有讽余离粤语,其受谗已深,无法自解,可奈何……蒋介石思考再三,还是决定让陈立夫买了船票。

1926年3月19日,车开到码头,蒋介石又改变了想法。这个改变蒋介石想法的人,又是这个“不懂政治、直言快语”的陈立夫。

当时陪同蒋介石的陈立夫看到蒋介石左右为难,便起了同情之心。据说,陈立夫也是一个性情中人,一个性情中人肯定会受到周围环境影响的。

到了码头,蒋介石临江眺望远处,老泪差点窜出来。这一幕又打动了性情中人陈立夫。陈立夫觉得“车到山前必有路”,即使到了码头,也不定无路可走。此时他又联想到蒋介石说过的国际形势,此时选择政治避难无疑等同自杀。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陈立夫的内心起了变化。

陈立夫道:“校长,手握重兵,岂有躲避的道理?在我看来,应该躲的是他们,不是我们!”

蒋介石琢磨了一下:“是啊,为什么要躲?为什么不直接跟他干?”

由此看来,陈立夫的一举一动影响了蒋介石,而陈立夫在政治沼泽里也是越陷越深。所谓“近墨者黑、近朱者赤”就是这个道理。蒋介石回去之后,一方面防备着汪精卫,另一方面则继续泼共产党的脏水,企图破坏国共合作,把共产党排挤出去。于是蒋介石在陈立夫的帮助下,一手策划了历史上著名的“中山舰事件”!

“中山舰事件”算是陈立夫进入政治圈后的一次中考,且成绩不错,可以给个优秀。但是陈立夫心思缜密、忠心耿耿、毫无二心地为自己的主子卖命,则说明蒋介石是个聪明人,且有自己的识人、用人之道。陈立夫在“中山舰事件”里到底扮演了一个怎样的角色呢?

1926年3月19日,车还在回去的路上,陈立夫就劝蒋介石:“校长,既然做,为什么不搞出点声响来?”

蒋介石将信将疑:“你有什么办法?”

陈立夫此时也拿不出具体的想法,但是他说:“我觉得汪精卫是占着茅厕不拉屎,而中共也想借机窃取政权……我们要想个办法,让汪精卫和中共都难受!”

蒋介石:“好吧!”

蒋介石回到学校后,便让陈立夫通知陈肇英、欧阳格等人来黄埔开会,商量对策。这段时间,陈立夫不仅发挥其组织才能,而且在许多问题上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期间蒋介石总会问:“立夫,你有什么想法?”

陈立夫:“校长,我们不但要制造点声音,而且还要散布言论:说共产党借机叛变……如此一来,也能给汪精卫一个下马威!”

此时蒋介石命令欧阳格传一道命令,让海军局的代理局长李之龙(共产党)速派得力兵舰两艘。李之龙接到命令,并没多想,便通知了中山舰和宝璧舰开往黄埔。

在一场政治阴谋下,中山舰就这么乖乖地来了……

等两舰到位后,此时陈立夫带领欧阳格等人开始四处散布谣言,说中山舰无故移动,显露共党阴谋……而共产党授意李之龙,准备强行劫持蒋介石、陈立夫两位同志至苏联海参崴,图谋不轨……此时谣言四起,街道上乱成一片。

1926年3月20日的凌晨3点,钟声一响,蒋介石离开家赶到造币厂,下令全城戒严。此时的广州城已经弥散着一股恐怖的味道。

随着蒋介石一声令下,抓捕行动开始了。首先虎门司令陈肇英和第一军第一师师长王柏龄在广州文德楼的家中逮捕了海军局长李之龙;刘峙接替王斌功二师师长的职位扣押了二师所有的共产党代表,而蒋鼎文则带领二师五团占领了海军局,解除了海军局的武装;而陈策、欧阳格等人则借机控制了中山舰。与此同时,还逮捕了四十多名国民党左派代表,并派人监视邓演达的一举一动。蒋介石还一纸电文撤销了远在潮汕的第一军,完全夺得了粤海第一军权。

中山舰事件就这样发生了,而国府主席汪精卫也终于坐不住了,他咬牙切齿地说:“我是国府主席,又是军委主席,蒋介石这个举动不是成心让我难堪吗?我看他,早就吃了豹子胆,想造反啊?”

在陈立夫等人的献策下,广州沦陷,完全成了蒋介石的天下。就连汪精卫都害怕了。于是他向蒋介石妥协了,偷偷坐车离开了广州。蒋介石的做法其实是“一箭双雕”,既攻击了共产党,又赶走了政治死敌汪精卫。

在陈立夫的帮助下,蒋介石的血压降下来了,自然也就高兴了。机要秘书陈立夫一下子成了蒋介石手上的一张王牌,后来蒋介石提拔他为机要科科长。

4.迁都之争

北伐战争终于开始了!1926年的5月,叶挺将军带着他的独立团和国民革命军第七军一部作为尖刀,首先向吴佩孚的腹地插进。一直到1926年的7月1日,国民政府终于坐不住了,于是颁布北伐动员令。7月4日,为完成中山先生遗愿,国民党在广州召开会议,通过了《国民革命军北伐宣言》,蒋介石也迎来人生当中的转折点。他成了这支北伐军的总司令,李济深为总参谋长,邓演达担任政治部主任。

7月9日晚上,蒋介石掷地有声地宣读北伐誓词:嗟我将士,而肃尔听。国民痛苦,火热水深。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日星。吊民伐罪,歼厥凶酋。保我平等,还我自由。实行主义,牺牲个人。有进无退,革命精神……

北伐战争开始后,身为机要科科长的陈立夫也没有闲着,虽然他没有亲自带兵讨伐(他从来也没带过兵),但却跟着自己的哥哥陈果夫在党内帮助蒋介石搞起了“迁都”这门子事。所谓“迁都”,就是从一个地方迁到另外一个地方。通俗点说,“迁都”就是搬家。但是这个“迁都”不同于历史上任何一次迁都,这一次迁都完完全全、彻头彻尾是一次政治阴谋。

1926年11月,在北伐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后,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决定,将国民政府迁到武汉。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迁都武汉是必然的。但此时蒋介石又打起自己的算盘。他认为迁都武汉之后,不利于自己的政治前景。恐怕自己费尽心思打出来的局面,都将付之东流。于是他内心起了矛盾,成了迁都武汉的坚决反对者。

同类推荐
  • 公诉成克杰幕后新闻

    公诉成克杰幕后新闻

    前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克杰案件是迄今为止中国社会最具影响的职务犯罪案件。就公诉工作而言,也是一起经典案例……循着检察官的叙述,透过厚厚的尚未尘封的卷宗,我们仿佛走进了专案组,也仿佛走近了成克杰。2000年4月11日上午九点,北京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办公室。这是一次紧急会议。与会者中,有北京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许海峰、副检察长刘漳南、北京市检第一分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叶上诗、副检察长方工、国家最高检察院公诉厅厅长姜伟等京城检界重量级人物。
  • 中国经典文学书系(套装共66册)

    中国经典文学书系(套装共66册)

    本书包括《死水微澜(上下)》、《庐隐选集》、《火焰》、《大波》、《闲书·寂寞的春朝》、《茑萝行》、《屐痕处处·感伤的行旅》、《花开旅程·游记平生》、《孤独人生·零余者》、《风雨故人·送仿吾的行》、《春风沉醉的晚上》、《沉沦》、《碧浪湖的秋夜》、《最后的幸福》等,共66册。《死水微澜》是一部具有浓郁巴蜀文化地方特色的小说。小说将时代风云与人物命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把时代的特征及变化渗透到整个故事情节中,因而具有史诗性的特点。小说还借助对主人公的描写,具体展现了当时闭塞的四川地区一潭死水的社会中潜藏的深刻危机。小说最大的成功是借人物命运的变迁来展现时代政治、经济生活领域里的变化,真实地塑造出了"典型环境里的典型人物"。小说还结合人物塑造和情节推进,细腻地写出了人物活动环境的民情风俗、起居服饰、地方特产等,从而增强了历史的真实性。《大波》是作者以巴蜀地方特色语言叙与的一部小说。内容为为反对清政府出卖川汉铁路筑路权,夏之时、林绍泉等人组织了保路同志会,却遭到血腥镇压,在百姓中引起轩然大波,由此,保路运动由请愿发展为武装反抗的革命运动。本书在上层官僚与历史人物之间着力,再现了19世纪初在四川发生的保路运动,向我们生动地描写了清末政府统治下的众生相。
  • 好故事 好家风

    好故事 好家风

    阅读,是一项百年树人的基础工程。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4月23日确定为“世界读书日”,提出“让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的每一个人都能读到书”;2006年,新闻出版总署提出“全民阅读”,并会同11个部门联合发出《关于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倡议书》;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历史性地写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今年,时值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十周年之际,迎来了辽宁省第五届全民读书节,阅读对我们来说显得更加富有意义。
  • 阳关三叠

    阳关三叠

    在这本随笔中,作者给我们提供了当下许多人早已淡忘的记忆。他没有滥用笔墨倾倒往事,而是认真梳理自己走过的路和留在路上的深浅不一的足迹,而我们,却可以藉此聆听一个时代的风声雨声。平静的叙述,丰富的情感,诗化的语言,缜密的思考,使作品别具一种魅力。
  • 徒步进藏:凡凡的三百三十万步

    徒步进藏:凡凡的三百三十万步

    本书是一本介乎于游记、纪实文学、回忆录的青春、励志、正能量、饱含成长轨迹的真实故事。文笔自由朴实,情感真挚,轻松自在之余又引人共鸣和思考。全书以徒步川藏线2160公里,90天行走3304800步的故事为主线,写作600天中对人生的思考贯穿其中。一路所遇的狂风暴雨,独行无人区,生死离别,病痛折磨,爱情、友情、亲情,每一步都走的异常艰辛,却有着比艰辛多一点的坚持和努力。所有的答案都将在经历中一一揭晓。
热门推荐
  • outman有点燃

    outman有点燃

    她很是感叹的对他勉强的说道:“就你了!”他觉得这丫有病吧什么就你了?是看上我这个人还是选牲口啊?“就你?”他带着嬉皮笑脸对她玩笑的道:“丫,我好像有那么一点点喜欢上你了?”她只当他一时搞笑:“滚边上待着去!”他很认真严肃的对她说道:“我的丫,我一不小心爱上你了,肿么办啊?”她忍不住笑出来,喷了他一脸的奶“能让我好好吃顿早餐吗,小跟班?”他用着最最真诚的态度恳求她道:丫,让我爱你一生一世永不分离她不肯相信的看着他,很无奈的能不能好好说话?我真的好累啊“就你?”他不可置否的坚定的对她发起誓“就你了!”系统女遭遇穿越男,将擦出怎样的情爱火花?
  • A Christmas Carol(I) 圣诞故事集:圣诞颂歌/小气财神(英文版)

    A Christmas Carol(I) 圣诞故事集:圣诞颂歌/小气财神(英文版)

    A Christmas Carol in Prose, Being a Ghost-Story of Christmas, commonly known as A Christmas Carol, is a novella by Charles Dickens, first published in London by Chapman & Hall in 1843; the first edition was illustrated by John Leech. A Christmas Carol tells the story of Ebenezer Scrooge, an old miser who is visited by the ghost of his former business partner Jacob Marley and the Ghosts of Christmas Past, Present and Yet to Come. After their visits Scrooge is transformed into a kinder, gentler pgsk.com his "Ghostly little book," Charles Dickens invents the modern concept of Christmas Spirit and offers one of the world's most adapted and imitated stories. We know Ebenezer Scrooge, Tiny Tim, and the Ghosts of Christma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not only as fictional characters, but also as icons of the true meaning of Christmas in a world still plagued with avarice and cynicism.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纯真年代

    纯真年代

    纯真为“纯洁真挚”之意,与“世故、圆滑”相对。纯真可能是儿时的一块巧克力,青春期的一次暗恋,朋友间的一次义无反顾。纯真宛如生命中的花朵,人人向往,却经常被现实摧折。岁月可以冲淡许多过往,心底的纯真与美好却如鲜花般绽放,且近,且远。伊迪丝·华顿的经典之作《纯真年代》讲述的就是纯真的爱与理想跟社会现实之间纠缠不清的故事。作者也因此书获得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奖项:普利策奖。
  • 山河不可平

    山河不可平

    阿愿在地府逗留了十余年,无法步入轮回。中元节那日……by:末月稀晨,一米七八的农村少妇,却话巫山咱们都是新手,不太正经,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夜魅千机阁

    夜魅千机阁

    世人介知浮灵岛上有一个神秘组织,名为夜魅,其中的千机阁更是不可言说。孰不知,这阁内,暗藏了多少人的心酸。破碎的幻心铃,沉睡的凤隐笛,残损的星罗盘,失音的星桐琴,断弦的幻月弓……谁失了心,谁又丢了魂,一切皆有定数!
  • 巫裔仙途

    巫裔仙途

    她是瞎了眼才被人表象所迷,被白莲花妹妹所害,肉身葬虎腹还不够,还要她灰飞湮灭,既如此,她就拼个不要轮回也要拉对方一起入地狱……因为上古神族巫神的看中,她幸运的重生在修真大陆上一个没有灵根的废物身上,尽管爹不亲,娘不在,姐弟恶毒,环境恶劣,但因为前世黑女巫的身份,她也能左手炼丹,右手制符。一步步以自保为前提的下,踏足修仙路!……………………新文《重生之农门娇女》已经开始上传。
  • 画出诸天万界

    画出诸天万界

    “次林,云横不度,鸟倦还鸣,参天巨树,万木峥嵘,遮天蔽日。吾今命之为千层林!”“此山,高百万丈,峰峦不断,高耸入云;宽十万丈,栉比鳞次,如堑如坑。吾今命之为万叠山!”“次海,东临万叠山,西接千层林,浩渺无际,波涛汹涌。吾今命之为无边海!”李源手中画笔一挥,一个浩大无边的洪荒世界呈现在画世界中。
  • 这世界太过平衡

    这世界太过平衡

    身为植物人的林晓,原以为自己与世界毫无任何关联,完全放弃了求生的意志,一心只求死。但谁知晓,在死亡之后,他的人生才要正式开始!成为破坏者的他,将背负着所有世界的命运,并亲手打破世界的所有不公,去破坏世界的平衡,对着世界意志正式开战!“修真、修仙、科技、魔法、异能,你问我要哪一个?”林晓不屑一笑,“小孩子才做选择,我全都要!”一名最弱小的破坏者,将在所有的世界里,正悄悄的崛起!
  • 圣·尼克太太:圣诞爱情喜剧之二

    圣·尼克太太:圣诞爱情喜剧之二

    霍利·贾米森是一位效率专家,圣诞老人请她去北极工作,她愉快地接受了,倒不是因为那里有成千上万的圣诞礼物,而是因为那里有一位魅力超凡、英俊无双的小伙子——尼克·克劳斯,圣诞老人的儿子。不过,她觉得那小伙子太爱搞笑,吊儿郎当,不爱干正事;结果才发现……本书是《圣诞爱情喜剧系列》第二部,让你不时脸红心跳而又忍不住偷偷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