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600000031

第31章 中统头子徐恩曾之二2

一、CC系高级特务。徐恩曾犯的第一个致命错误就是拉拢二陈的人,他时常打着为“领袖”办事的幌子,邀请CC系内的高级特务们开茶话会,并且在此灌输他个人的意识。其中这些高级特务有齐世英、田昆山、骆美奂、骆美仑、谢作民、祝平等。这些人最初认为徐恩曾是“爱国”,后来得到二陈的提醒,逐渐开始疏远徐恩曾。当然为了不得罪徐恩曾,他们大多以“演戏”的方式敷衍徐恩曾。

二、拉拢金融财政方面的人。电气专业出身的徐恩曾虽然在开办中统局的过程中成立了一些实业,赚过一些小钱,但是就专业角度而言,他还是个门外汉。为了晋升经济部部长,他身后必须有这方面的智囊团。于是徐恩曾拉拢四川川盐银行总经理刘行琛,交通银行总经理赵棣华,邮政储金汇业局长许继庄等,让这几个人担任他的“经济靠山”。

三、拉拢立法院、行政院方面的人。立法院、行政院是国民党的重要部门,如果得到其中一个部门的支持,徐恩曾就算找到了一个政治靠山。徐恩曾经营中统局多年,但是政治人脉一直被二陈所控制,想要摆脱二陈,实属不易。所以徐恩曾拉拢立法院的时候,行事还是非常低调的。后来徐恩曾联络到孙中山先生的长子行政院院长孙科的前后二任秘书长梁寒操、吴尚鹰以及该院经济委员会委员长娄桐荪、财政委员会委员长陈长蘅等。当然仅仅拉拢这些人是不够的,这些人在党内的分量还不够重,只不过是充数而已。

四、拉拢国民党元老。中国人总是“以老为尊”,所以那些元老们,不仅辈分高,而且手里的牌也足够好用。徐恩曾看到的就是这一点,于是他找到了张继和吴稚晖。张继和吴稚晖年龄都比蒋介石大,况且在革命初期,地位比蒋介石还要高。但是此二人没有政治野心,能够得到蒋介石的尊重。徐恩曾想:如果能够得到二老的帮助,自己的“官梦”希望甚大。于是他时常提着礼品探望二老,与二老的关系也越来越好。其中张继的大儿子性格叛逆,时常不听他的话,于是张继把自己的大儿子交给徐恩曾看管。至于吴稚晖,徐恩曾见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也时常抄一份情报让吴稚晖过目。吴稚晖觉得徐恩曾是个可造之材,时常当面夸奖他。

五、拉拢桂系白崇禧。白崇禧作为桂系掌门人,手掌百万兵权,其党内势力甚高。如果能把这样一个重要人物拉拢过来,做官之梦就会加速实现了。为了拉拢白崇禧,得知白崇禧在重庆郊区有块菜地,于是他也在其附近购买了一块菜地。

仅仅拉拢关系是不够的!想要当官,不仅要走动,而且还要学会为主子分忧解难。为了讨好蒋介石,徐恩曾除了继续积极反共外,还打算为蒋介石提供一些经济方面的建议。当他得知蒋介石对市场经济和飞涨的物价头疼,竟然破天荒地搞出两个经济方案:一个方案是“稳定经济紧急措施”,第二个方案是“加强管制物价方案”。(其实这两个方案并不是徐恩曾一个人的杰作,而是众多人参与的。在写这两个方案之前,徐恩曾搞了一个“小餐桌”计划,每一次“小餐桌”,徐恩曾都会邀请一些经济方面的专家参与研究讨论。)蒋介石看到徐恩曾写的方案,沉默不语。后来他致电徐恩曾面谈此事,徐恩曾既紧张又兴奋,不知如何是好。

徐恩曾来到总裁办公室,蒋介石见他来了便吩咐他坐下。蒋介石先是向他了解共产党的情况:“可均啊,最近延安方面有什么新消息吗?”

“委座,共产党狡猾得很啊,他们实施了信息封锁,所以我们的部署还在继续深入中,不过您放心,我想很快就会打开局面了!”徐恩曾回答这话时,手心已经冒汗了。

这样的话,蒋介石听得实在太多了,他都有点“审美疲劳”了。共产党确实难对付,徐恩曾倒是没说假话,蒋介石并没怎么介意。蒋介石步入正题,说:“你的方案我看了,还是比较符合现状的!物价飞升,老百姓对法币失去信心,一方面是假钞泛滥,另一方面是大环境造成的。发行物价证券可以缓和一下局面,但是还需要进一步的论证才行……”蒋介石是一个非常慎重的人,不会轻易决策一件事情。

徐恩曾虽然有些紧张,但是听到蒋介石的这句话时,紧张状况一下子就缓解了。徐恩曾解释道:“物价证券不是黄金白银,而是棉麻桑蚕,这些东西都是百姓所需,他们需要什么,便可以凭着物价证券去相关部门兑换,同时还能防止中间环节的炒作。”

蒋介石觉得有理,于是点点头。

徐恩曾继续说:“税务征收方面,我觉得还是以实物税代替法币税好一些!现在工农不景气,百姓手里没有钱,如果继续征收法币税,无疑是釜底抽薪!这样做,也是顺应民意啊!”

蒋介石沉默了一会儿,然后拍了拍徐恩曾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你的这几点举措还是不错的!希望你继续观察,多提有效意见。至于方案嘛,我还要再研究一下!好了,你先回去吧!”

徐恩曾从总裁办公室里出来后,似乎如沐春风一般,能够得到总裁的正面夸奖,这番苦心总算没有白费啊!他轻快地拉开轿车门,高高兴兴地回徐公馆。回到徐公馆,没想到徐恩曾的家门外候着一大批人。这些人都是两个方案的参与者,他们也迫切希望得到答案。当见徐恩曾面露喜色,于是他们便纷纷向徐恩曾道贺:“恭喜恭喜啊!”

徐恩曾反而谦虚地说:“真是抱歉,让大家久等了!总裁看了方案之后,十分认可,不过还要等详细研究后再说!”

顾建中也高兴道:“总裁毕竟是总裁,做什么都这么谨慎!不过咱们的方案本就是值得肯定的!”

而其他的特务则吆喝着让徐恩曾组织派对,庆祝一下。徐恩曾响应在场特务们的要求,于是安排了一桌豪华晚宴。

徐恩曾开始了焦急而漫长的等待。他做梦了,梦到自己的方案得到了蒋介石的认可,而他也得到了蒋介石非常高的嘉奖。他还梦到自己在经济部部长的宝座上飘来飘去!只可惜随着一声鸡叫,徐恩曾的美梦结束了。徐恩曾一等就是一个月,期间那些特务们也向徐恩曾打听事情的进展,徐恩曾只能郁闷地搪塞几句:“快了,快了,再等等吧!”一个月过去了,紧接着两个月,半年……一年都没有下文,徐恩曾终于坐不住了,他决定打听一下。

经过打听,徐恩曾才知道,自己那对“孪生兄弟”胎死腹中。这个施之以“流产手术”的人不是蒋介石,而是贵州省主席吴鼎昌。吴鼎昌是何许人也?吴鼎昌,字达铨,浙江吴兴县人。1903年留学日本,入东京高等商业学校,后来加入中国同盟会。1910年回国,执教于北京法政学堂。1912年以后,历任中国银行正监督、袁世凯造币厂监督、中国银行总裁、天津金城银行董事长、盐业银行总经理、内政部次长兼天津造币厂厂长。1937年至1944年,任贵州省政府主席。1945年之后,他又先后任国民政府文官长兼国民党中央设计局秘书长、总统府秘书长等。此人不仅是经济专家,而且还是蒋介石的老朋友。

故事“闪回”到一年前,送走徐恩曾之后,蒋介石立即致电吴鼎昌,让他过来研究一下徐恩曾写的两个“方案”。吴鼎昌来到之后,细细看了一遍方案,第一感觉不是这个方案的好坏,而是认为徐恩曾“作为中统特务”根本不该掺和经济方面的事!吴鼎昌严肃说道:“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是大事,不可这样草率决定!而征实物税表面上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实际上可能会加剧经济命脉的破坏,造成更大的混乱!”

蒋介石不解,他疑问:“有这么夸张?”

吴鼎昌继续解释:“如果持有实物证券的人兑换不到实物,就会给共产党留下把柄。他们就会趁机利用实物证券做文章,宣传党国做事不讲信用!稳妥起见,还是不要找这样的麻烦。”

蒋介石一听,非常震惊:“如果不是你提醒,恐怕真让这个草案付之于实践了!”

吴鼎昌毕竟也是元老级的人物,他看问题还是比较毒辣的,他直言:“我看问题不是出在草案,而是出在人身上!”

蒋介石愣了一下……

“徐恩曾不是搞特务的吗?怎么突然间关心国家经济了?分明是有想法嘛!我看他,不是为了出风头,而是为了猎官!”

“猎官?”

“我不相信一个特务能写出经济论文来?一看就是东拼西凑的东西!委座,恕我直言,徐恩曾对经济感兴趣,恐怕是瞄准了经济部部长一职了吧?”

蒋介石狠狠地拍了一下桌子:“娘希匹!”

蒋介石没有立刻揭穿徐恩曾的“做官梦”,而是一直晾着他,让他自己“悟”……直到有一天,徐恩曾汇报完工作后,蒋介石便劈头盖脸地教训他道:“以前我嘱咐过你,让你当交通部政务次长的目的是让你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搞好情报工作,尤其要注意共产党的破坏活动!你倒好,放着本职工作不干,偏偏研究什么经济!我告诉你,你以后还是干好本职工作,经济方面的事情我已经安排好了!”

听到这些话,徐恩曾简直欲哭无泪!他心想:有谁不想当官?更何况我提的经济方案都是经过严密推敲的,绝无敷衍之事啊!徐恩曾垂着手臂回到家中,饭也没吃倒头就睡!

其实徐恩曾“争官”无可厚非,只不过他过于高估自己的本领。而国民党经济部部长翁文灏(中国第一位地质学博士,中国地质研究所创始人,深受蒋介石器重)也非等闲之辈,想要抢夺他的饭碗也要好好地掂量掂量自己,以免浪费自己的青春。徐恩曾的梦彻底破碎了,从此之后他专注于自己的“私利”,能捞一笔就捞一笔,如此一来也为他的丢官埋下了伏笔!

同类推荐
  • 宋明理学概述

    宋明理学概述

    中国思想史上,两汉以后,儒学渐微,庄、老代兴,而佛学东来,递兴日盛,至隋唐而臻全盛。然佛学盛极转衰,继之则宋学崛起,而为新儒学之复兴,另辟新局。宋初诸儒,其议论识见、精神意气,有跨汉唐而上追先秦之概。周濂溪以下,转趋精微,遂为宋明理学开山,而后有二程、张载、朱熹乃至于王阳明之学术盛世。本书成书于1953年,自宋学之兴起,下迄晚明遗老,分五十六目,将此六百年间理学发展衍变之迹,溯源穷流,作简明扼要之叙述。
  • 这么慢,那么美

    这么慢,那么美

    一个在北欧生活了10年的MM分享幸福指数NO.1的生活本质,用毕淑敏式的细腻、三毛式的浪漫讲述理想国的生活。生活断舍离,如果不能慢下来体会生活,又何必拼命活着。慢悠悠却有效率,简约而不简单,闲适又不空虚的生活究竟是怎样的?许多人将全球幸福指数第一归结于北欧制度、福利、资源等因素,但真的仅仅是这样吗?幸福是什么?物质很重要,但仅仅是“够用”就可以了。北欧人的幸福感,更多来源于简约、自然、宁静的心态,以及家庭的温暖、个人努力,而这是我们可以学会,可以身体力行的,也是我们自古传统一直倡导的。幸福是一种选择,我们不必去远方适应别人的生活,不必为了他人的价值观而将自己累得喘不过气,跟着罗敷,一个在北欧生活了10年的MM,体会那些真正能获得幸福的自信心态、简约的生活方式、生生不息的自强精神和温馨治愈的家庭观念。
  • 闲庐序跋集

    闲庐序跋集

    本书是熊召政近两三年来的序和跋作品集,收集了作者的说文、谈艺、述忆之类的随笔、杂文共88篇。情真意切,性情真挚,文采动人,值得爱好文学艺术的青年好好品读,把握文艺的方向与正气,学习老一辈文人的为文与为人精神。该书的出版为中国当代文艺复兴梦再添砖瓦。
  • 诗歌经典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系列)

    诗歌经典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系列)

    诗歌是文学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诗词盛行于唐宋,而现代诗歌则是随着白话文的兴起而开始发展的。诗歌没有散文那种细腻淡然,也没有小说的迭宕起伏,但它却以最简炼的语言囊括了最丰富的情感。诗境富有大胆的想象,诗意具有悠远的意味,还有力求避实就虚的空灵。文字优美、富有韵律,常给人以“水中之月,镜中之花”的美感。那么我们又该如何解读这亦真亦幻,似远似近的诗歌呢?现在就让我们跟随着编者,走入诗歌鉴赏的艺术大堂……
  • 老舍与都市文化

    老舍与都市文化

    本书是2011年10月中国老舍研究会、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老舍与都市文化高峰论坛”学术会议论文集。此次会议聚集了关纪新、吴小美、舒乙、舒济、杨剑龙等老舍研究界的知名学者,探讨了老舍与北京、青岛、济南、大理等各城市之间的密切关系,拓展了老舍研究的视阈,推动了老舍研究的发展。本书所选论文从不同角度对老舍与都市文化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厘清了不同城市文化在老舍作品中的呈现与特点,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拓宽了老舍研究的视野与方法,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具有一定的范例作用。
热门推荐
  • 鄙人不死

    鄙人不死

    我不会飞不会变不会隐身,也没本事预知未来,只是被下了个诅咒被迫活了许多许多年,而且还要一直活下去...
  • 万界星船

    万界星船

    在无垠的万界之中,生化危机,丧尸肆虐;环太平洋,怪兽肆意破坏着沿海;洛杉矶之战,人类的最后防线;速度与激情8,核武危机……此时,一艘星船从空中降临,带去最后的曙光……
  • Prester John

    Prester Joh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A Bundle of Ballads

    A Bundle of Ballad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秦时未了,天为祭

    秦时未了,天为祭

    我以为我怀着满腔仇恨,穿越而来,只为等天地倾覆的那一天,回去报仇雪恨!不想我来了,却回不去了!我留下,只为你以天下为聘的深情,却为何你双手染血,以天下为祭也要取我性命?
  • 万界极品魔神

    万界极品魔神

    大陆最强?地狱冥主?远古神兽?上古皇族?那些在世人眼中无敌的存在,在他面前,都不够看。因为他是魔神——周元。七年前,家族被灭,周元跌入万丈深渊,误入魔界。七年后,周元从魔界走出,带着逆天修为强势归来,抬手可翻海,跺脚可裂山。更恐怖的是,在他身后跟随的,是一个强大到足以摧毁整个大陆的魔族。(因为不便说的时期,被封了几章,暂时放不出来,大家有看的跳跃的,请谅解。)
  • 迷失地球的修真者

    迷失地球的修真者

    活,就要活个精彩。即便是在末法时代的地球,云毅也坚信,自己必然不凡。迷失地球的修真者读者交流群:704573690
  • 江湖飘摇芙蓉楼

    江湖飘摇芙蓉楼

    她,王檀,是精通诗赋的王家独女,更是杀伐决断的江湖妖女。暗藏芙蓉楼只为查询父亲中毒真相。这一查,引出一连串惊天机密,还有数不清的江湖旧事。朝夕相处间,芙蓉楼老板对她倾心,机缘巧合结识佛道双修的大师,谁料这僧人竟半生困于苦情。一汪江湖水,越查水越深,恩怨情仇,交织冗杂,看妖女王檀如何渡自己的劫。
  • 总裁老公别惹我

    总裁老公别惹我

    什么样的爱情,才会令人焚心蚀骨。我陌千寻,我一无所有,出卖自已。结婚与爱情无关,霸道的男人不仅要我的人,还要我的心,还要我所有的感情。
  • 如何让孩子喜欢读书

    如何让孩子喜欢读书

    书是全人类其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是人类知识与智慧的源泉。读书,是人们接受新知识、获得新信息、提高思维水平和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人们扩大生活视野、愉悦身心和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一个喜欢读书、博览群书的孩子,其智力水平、知识积累、品德修养都会大大高于同龄人,因此,让孩子爱读书、多读书,就成了当代父母普遍的期望和欣喜。我们所编著的这本《如何让孩子喜欢读书》,以家长为基本读者对象,遵循少年儿童成长发育的自然规律,结合当代家教的具体情况,以专家的视角和观点,就广大父母最关心的孩子读书的问题,提出了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书中所阐述的道理通俗明了,所介绍的方法易学易用,可以说,它是一部有益于孩子学习与成长的家教读物。让孩子多读好书吧。书中自有孩子们想要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