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光真人见阵中的月小凤脸色平静了下来,心中不由火起,九柄飞剑分而有序的再次攻向月小凤,虽然月小凤心中已有了几分对策,可面对这种剑阵类型的斗法尚属首次,却是丝毫也不敢大意,因此一抬手,便是玉清蛇纹剑。
玉清蛇纹剑,乃是玉清三宝之一,也是月小凤迄今为止用得最顺手的一件极品法宝,他如今金丹已成,御剑术威力大增,强大的法力灌注在这把极品飞剑之上,只这一剑表现出来的气势,就已经算的上是当今修真界中顶尖的剑修了。
崇光真人得意之色顿减,喝道:“你竟然也是剑修!既然同道相遇,且看是你的剑术厉害还是我的剑阵厉害。”说完崇光真人一掐剑诀,九柄飞剑阵势再变,其中三把飞剑死死将玉清蛇纹剑困住,其余六把飞剑依旧向月小凤射来。
玉清蛇纹剑虽然是极品法宝,可是在崇光真人修为的压制下,本命法宝发挥出来的威力实在是不容小觑,这三把中品飞剑的威力虽然比不上玉清蛇纹剑,可是只围而不攻月小凤却一时间也拿它们没有办法。
月小凤脸色一沉,暗自惊奇,结丹之后实力的对比果真不同于筑基期,本命法宝展现出来的威力也让月小凤暗自心惊,在筑基期时他依仗极品法宝之威所到之处无往不利,而现在这种争斗手法已经不再管用了,无奈之下月小凤只得再次催动玉清莲花台,将剩余的六柄飞剑挡下。
崇光真人手掐剑诀不断变换,这九把飞剑围绕着月小凤不断的变换着阵型,月小凤还是首次遇到这种类型的剑修,一时间还真没有有效的手段来破解这一套剑阵,只得暂时避其锋芒隐而不发。
月小凤的这一举动,从外表上看去像极了他被崇光真人打的没有还手之力,虽然崇光真人此刻占尽上风,他的脸上却没有什么喜悦之色。要知道他可是结丹中期的修为,与结丹初期差距多大他心中有数,在这种修为的差距下,还是在偷袭之后将对方困在剑阵之中,竟然一时间破不掉对方的防御,而是跟对方打起消耗战来了,这种结果怎能让他满意?
就在这一攻一守间,不知不觉小半日的时间便过去了,崇光真人固然是攻不破月小凤的玉清二宝,但是月小凤也没有什么好的计策来反攻,如此消耗下去,吃亏的必然是法力较弱的一方。
月小凤看到崇光真人只用了一套本命法宝就将自己困在了其中,心中不由得一阵苦笑,这次也算是见识了本命法宝与普通法宝的区别,果然对与本命法宝的威力不可以用品级来推测。因限于功法的原因,月小凤不可能在结丹期提前炼制本命法宝,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一种削弱,好在他也不是没有手段来弥补,这时只见月小凤嘴角微微一笑,抬手一抛,一个古铜色的镜子从五色珠内飞出,直奔空中,竟然是昆仑镜。
随着昆仑镜的飞出,月小凤全力运起紫青元气剑诀,雄厚的法力源源不断的注入到昆仑镜中,镜中顿时光芒大盛,而下一刻,四十九柄由天地元气幻化出的飞剑从镜中飞出,瞬间将月小凤与崇光真人及他的九柄本命飞剑包裹住了。
“剑阵!这是剑阵!”崇光真人不愧为九宫剑派剑阵宗的高手,看到如此多的飞剑将自己困住,瞬间就将月小凤的意图识破了,等到崇光真人看清昆仑镜的品级后,失声大叫道:“极品法宝!又是一件极品法宝!你竟然有三件极品法宝!小子,你是谁?”
月小凤冷哼一声道:“我是谁?崇光老儿,第一次见面之时你不就已经猜到我是谁了吗?现在何必多此一问,难道还想着和解不成?”
早在之前,月小凤就感觉崇光真人已经猜到了他出身昆仑,而现在他已经进阶到了结丹期,就算身份被证实了也没有什么关系,反正两人已经是不死不休的结局了,昆仑弟子这个身份也不见得能压得住崇光真人,所以月小凤便不再刻意的隐瞒他的出身来历。
至于这昆仑镜,最初月小凤也只是以为这是一件专破幻术的极品法宝,是掌控昆仑的象征,其象征意义远大于实用价值,可是下山前青衣师尊给他的玉简中详细介绍了昆仑镜的来历以及使用之法,月小凤这才知道自己拥有的是一件什么样的极品宝物。
原来这昆仑镜,竟然是昆仑山护山大阵大衍剑阵的主剑太一剑。当年昆仑山的创派祖师立派之后,以九座主峰为根基,以自己一件从不离身的上品灵宝,设下护山大阵,取名为大衍剑阵。
大衍之剑五十,而创派祖师只用其四十九,唯太一剑不用,正所谓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而五居阳数之中,再按照天地法则的运算,一般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往往遵循着生……产生、长……发展、盛……兴盛、败……衰败、而后灭亡。就是说这个五,便是阳气达到最顶峰的时候,即将出现衰败的开始,物极必反便是这个道理。这个五,便是月小凤现在所用的昆仑镜,原名叫做太一剑。
舍弃了太一剑的大衍剑阵,其威力永远也达不到阵法的巅峰,但是却也永远也衰败不了。太一剑既然从大衍剑阵中独立出来,这并不是说它没有用处,太一剑身为大衍剑阵的主剑,其首要的功能便是可以以此操控昆仑的护山大阵。放眼天下,谁也想不到能掌控昆仑护山大阵的法宝就在这么一个结丹初期修士的手中,谁也不敢想,西洲修真界的圣地昆仑山会将这么重要的东西交给一个结丹修士。
最初知道昆仑镜来历的时候,月小凤诚惶诚恐,经过再三推辞确定这不是正和师伯对自己开的玩笑,月小凤这才珍而重之将之收下。此后,他考虑过为何正和师伯会执意如此,思来想去也不外乎师尊之故。可是,正和师伯与师尊同为道尊,地位相当,为何正和师伯会如此拉拢师尊?而师尊就这么想当然的接受了?这其中必然有其关键所在,只是自己还看不透,不能知晓其中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