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714200000003

第3章 投奔袁门

1.

“伯文,你府上的花园里怎么会埋着这祭祀陶罐的碎片呢?”水镜先生把玩着手中的陶片,眼中露出一丝疑惑。

“这、这、这我也是第一次见到。”郭益装作疑惑的样子,心里却早已乱作一团,开始盘算该怎么蒙混过关。

“我来的时候听说,伯文府上好像有怪异之事发生,看来这传闻所言不虚啊!”说话间,水镜先生看了看郭益,郭益依旧面貌从容,但额角的汗水还是暴露了他内心的紧张不已。

“这、这都是乡里的谣言,先生岂可当真?许是哪个下人不慎打碎了陶罐,怕我怪罪,藏在这里了吧。”郭益最不愿看到的事情发生了,水镜先生竟然轻易地点到了他心里的隐疾。可郭益仍不死心,想要将这件事糊弄过去,毕竟还要藏好那把桃木剑。

“是吗?”面对水镜先生半信半疑的态度,郭益心中更加惶恐。他心里清楚,郭家自先祖郭躬以来,一直以治家严谨,法度分明著称,可如今这祭祀用品被打碎乱埋,就算将罪责推到下人头上,也是他治家疏忽,有辱家风啊!可现在有什么办法,郭益没有一点头绪。此刻的他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焦急地不知所措。

而站在一边的哑奴,一样如坐针毡。她心里清楚,眼下这陶片没人知道是她埋的,只要她装傻就不会有问题。可要是郭益瞒不住闹鬼的事儿,在水镜先生面前失了面子,郭益一定会大怒进行调查,再加上昨天晚上那个算命的小子已经知道了自己埋陶片的事,自己的处境可就很危险了。可现在这个局面哑奴也想不出其他办法,只能祈祷郭益可以蒙混过关。

就在郭益、哑奴二人焦急之时,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二人循声而望,可来者却让他们更加紧张。

“叔父,原来你在这里啊。”话音未落,一身道童装扮的郭嘉向众人走来。

“贤、贤侄若是没有什么急事,先退下吧,我正在待客,一回来找我也不迟。”郭益用微笑掩饰着自己的尴尬,同时给郭嘉使了个眼色,示意他赶快退下。郭嘉心领神会,却反使了一个眼色,向郭益示意自己是为了拿走桃木剑而来。

“伯文,这是你的侄儿?你可从未对我说过。”水镜先生细细打量着眼前的道童,脸上露出一丝疑惑。

“没,没错,这是我的侄儿福孝,是个远亲。”郭益一边敷衍着水镜先生,一边又将话锋转向郭嘉:“贤侄,你没事就先去玩吧,叔父这里还要待客,慢待了客人可有失礼数啊。”话音未落,郭益又使了个眼色,示意郭嘉不用管桃木剑,自己能应付的来。郭嘉心领神会,意识到桃木剑没有被眼前这位手握碎陶片的客人发现。而与此同时,水镜先生却被郭嘉眉宇间的英气所吸引,将注意力转向了郭嘉。

“伯文,我见你这侄儿相貌不凡,眉宇间一股英气隐现,为何一身道士打扮?”

“这、这个吧。”水镜先生的问题难住了郭益,郭嘉的到来本身就在郭益的意料之外,郭益哪有精力注意郭嘉的着装,只得临时思考敷衍之词。就在郭益犯难之时,郭嘉却主动开了口:“您就是大名鼎鼎的水镜先生吧,久仰久仰!在下郭嘉,道号福孝,自小随师父四处云游修行,这次也是因为行脚至此,得知叔父家中祭祖才回来,先生未曾见过我也是自然。而这道袍是师傅所赠,我已入道门,自然应该这般打扮。”说话间,郭嘉用眼神示意郭益自己将会离开。郭益微微点头,松了口气。

“福孝莽撞,搅了先生游园的雅兴,请先生见谅。如果没别的事,福孝就先告退了。”说罢,郭嘉向水镜先生行了个礼,便打算离开园子。毕竟桃木剑暂时没有被发现,现在再带走桃木剑无异于不打自招,所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基于这样的考虑,郭嘉才做出离开的决定。而哑奴见郭嘉离开,心里的石头也暂时落了地。

“福孝,留步!”水镜先生突然发话,留住了郭嘉。而郭益与哑奴也一道紧张了起来。

“先生还有何指教?”郭嘉停下了脚步,一脸疑惑地看着水镜先生。

“先生,我这侄儿刚回来不久,这云游的困乏未消,就让他先下去休息,你我一同游园何如?”郭益示意郭嘉退下,并临时编了个理由敷衍水镜先生。眼下,他只想郭嘉早点离开这里。

“原来如此!那倒是我欠考虑了。”说话间,水镜先生向郭嘉行了个礼:“福孝贤侄,是我考虑不周,劳烦了你,望请见谅啊!”

“不敢不敢。”郭嘉见水镜先生行礼,慌忙鞠躬还礼。郭益见状,渐渐放心下来。但水镜先生话锋一转,却又掀起了郭益内心的波澜。

“伯文啊,我原想福孝既是道门之人,正好可解你我眼前之惑。奈何福孝还要休息,不便叨扰。不过,这本用来祭祀的陶罐碎片被随意掩埋至此,不论是否是下人所为,都会触怒先祖吧。”说话间,水镜先生竟俯身蹲下,开始小心翼翼地清理土中的碎片。

“先生这是做甚?”郭益见状,急忙扶起水镜先生。与此同时对着身边的侍从呵斥道:“还不清理?”侍从们见郭益发怒,立刻蹲下身子小心翼翼地清理碎片。哑奴随着其他侍从一起清理,但眼睛的余光却不停偷瞄着郭益与郭嘉。

“先、先生境界高远,实是当世高人啊!”此时的郭益陷入到了一种尴尬的境地,除了赞美之词,他不知道还能说什么。水镜先生的话虽然没有直接点破这碎片与闹鬼传闻的关系,却也表明水镜先生相信自己府上闹鬼的传闻。现在,除非有人能解释明白这些碎片为什么在这里,不然不论郭益怎么说,这怪事横行,治家不严的话柄注定是要坐实了。想到这里,郭益的心里更加焦急。

相较于眼下郭益的尴尬,郭嘉却渐渐理清了当下的情况。之前他一直以为桃木剑不被发现就会没事,可水镜先生的话让他明白过来,解释好眼前的碎陶片的来由,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不过这碎陶片可有些眼熟,对了!这不就是昨晚哑奴埋的碎陶片吗?想到这里,郭嘉下意识看了看哑奴,又看了看地上的碎陶片,心中顿生一条妙计。

“先生莫不是想让我看看这碎陶片的事吧?”郭嘉的突然开口,打破了尴尬的沉默,将水镜先生与郭益的注意力吸引了过去。哑奴听见郭嘉的话,也急忙抬起头,生怕郭嘉供出自己,右手紧紧捏住碎陶片,对准了郭嘉的喉咙。

“没错,福孝贤侄果然聪颖过人,如蒙不吝赐教,那就太好了。”听了郭嘉的话,水镜先生顿时来了兴致。

“侄儿困乏未消,还是先去休息吧。”郭益面对郭嘉突然的开口,有些摸不清情况,但依旧用眼神示意郭嘉离开。他觉得眼下的情况已经很危急,郭嘉还是应该尽早离开,不要添乱。但郭嘉却并未如他所愿,而是用坚定自信的眼神回应着他,这让郭益的心里更加忐忑。但眼下这种情况下,郭益可以说是无计可施,郭嘉眼神中的自信让他有了赌一把的念头,毕竟已经没有什么退路了。于是郭益也微微点头,示意郭嘉按他所想的说。

“这几日在叔父家休息甚好,只是这等小事不费什么辛苦。”

“如此可就有劳贤侄了。”言罢,水镜先生行了个礼,郭嘉也即刻还礼。

2.

“其实这碎陶片是我有意埋的。”

郭嘉话音未落,水镜先生与郭益一脸吃惊地看着他。而最吃惊的莫过于哑奴,哑奴紧握碎陶片的手慢慢放下,她做梦也没有想到郭嘉会替她顶罪。

“是,是你?”郭益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但心里却更加担心郭嘉接下来的解释。

“提前没有告知叔父,实在是道门天机不可外泄,望叔父见谅。”说话间,郭嘉向郭益行礼赔罪。郭益回了一句无妨,郭嘉这才抬起了头。

“原来这是贤侄所为啊!但贤侄为何要将这些碎陶片埋在这里?”水镜先生一脸疑惑地问道。

“先生说这样做会触怒祖先,实则不然。”

“哦?此话怎讲?”此刻,水镜先生旺盛的求知欲已经被郭嘉尽数点燃。

“先生请看。”说话间,郭嘉将地上由侍从清理过的碎陶片拼接了起来,陶片上原本零碎的图案竟组成了一幅鸾鸟飞升图。

“这、这是鸾鸟?”水镜先生吃惊地看着眼前的图案,一眼认出了陶片上的鸾鸟。

“没错,这就是鸾鸟。先生可知鸾鸟所喻何义?”郭嘉反问道。

“所谓鸾鸟飞升,天下安宁。在祭祖的陶罐上绘制鸾鸟,也是希望宗族上下安宁和谐吧。”

“先生所言极是。福孝取的也是鸾鸟安宁和谐之意,这才将这些碎陶片埋进花园。”

“既是企求宗族上下安宁和谐,只将陶罐供在祠堂便可,将陶罐打碎,埋在花园又是何道理呢?”水镜先生不解地问道。

“先生有所不知,这便是我道门独有的秘术。”说话间,郭嘉拾起了一片碎陶片。

“独有秘术?”

“没错,所谓安宁和谐,从道门来说,无非是天地人三才相合,福孝所用的秘术也正由此而来。从祠堂中将鸾鸟纹样的陶罐拿出,然后打碎,放出陶罐中所蕴藏的祖先灵蕴,以保人和;之后以八卦图算出花园的乾位,将这些陶片埋藏于此,以遂天时;最后借花园花草沃土,成就地利。至此可保宗族上下安宁和谐。”说罢,郭嘉微微一笑:“先生,这样一来不是比祠堂供奉更好吗?”

“原来如此!这样看来,乡里盛传伯文府上有怪事发生的言论便是谣传了。”听了郭嘉的话,水镜先生不住点头。

“如今这世道纷乱,黄巾四起,乡里人心惶惶,有些风吹草动便大作文章,这也是人之常情。先生不为谣言所动,实在让福孝佩服。”言罢,郭嘉向水镜先生鞠躬行礼。

“贤侄抬举我了!”说话间,水镜先生上前扶起郭嘉,愈发觉得郭嘉英气不凡:“贤侄小小年纪,道行竟如此精深,且一片孝心,实在是难得的贤才啊!伯文啊,你早该让我认识你这个好侄儿!”

“是、是。”郭益点了点头,但他的目光却集中在了郭嘉身上。他不敢相信眼前这个十几岁的少年竟然轻易化解了他的尴尬。得益于他的解释,既保住了家风清正,又不必担心落下治家不严的名声,这孩子不简单啊!思索间,郭益的嘴角渐渐露出微笑。与此同时,哑奴也长舒了一口气,尽管她仍旧对郭嘉的包庇感到疑惑,但至少不必担心这碎陶片的事了。

“你们还不快把碎片重新埋好?”郭益话音刚落,侍从们又将清理好的碎陶片重新埋进了土里。

“水镜先生、叔父,如果没有别的事,我就先去休息了。”说罢,郭嘉向二位鞠了一躬。

“侄儿,你去休息吧,有劳你了。”郭益微笑着挥挥手,示意郭嘉下去,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

“这孩子,活像是太公望转世啊!”望着郭嘉离去的背影,水镜先生不禁感叹。他没有想到,自己的本意竟然会被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轻易看透。他本想用碎陶片的事试探郭益府上是否如传闻所言,有怪事发生,可这个孩子的回答却完美破解了他的试探,真是后生可畏啊!思索至此,水镜先生的嘴角微微扬起。

哑奴见郭嘉离开,以尿急为理由离开花园。心中的疑惑促使她想要追上郭嘉,问个明白。

3.

郭嘉离开了花园,在衣服上抹了抹手心的冷汗,长长呼出了一口气:那个水镜先生真是难缠!刚刚要是答错一句,可就不妙了。幸好保住了郭府的声誉,可以拿报酬了。就在郭嘉准备去找郭老伯的时候,一个矫健的身影突然出现在郭嘉眼前,用胳膊抵住郭嘉的脖子,将郭嘉顶到了花园的围墙上。郭嘉定睛一看,竟是哑奴。铜手镯泛出的寒光唤醒了昨夜与今时的恐惧,郭嘉如同虎爪下的野兔,无法动弹。

“你、你要干什么?救……”郭嘉刚要大声喊救命,哑奴的胳膊只轻轻用力,郭嘉便连呼吸也困难起来,更别提喊救命了。与此同时,哑奴用左手指了指郭嘉的嘴,然后摇了摇头,郭嘉明白哑奴不让自己出声,在威胁之下,点了点头。见郭嘉点头,哑奴稍微松了松胳膊,郭嘉这才舒服了些,大口喘了喘气。

“你、你要干什么?”

哑奴自知自己不能说话,便用左手抓住郭嘉的脖子,老鹰一般将郭嘉拽到了围墙旁边的角落。郭嘉迫于这股子蛮劲,与哑奴一起蹲下,但见哑奴捡起旁边的木棍在地上写起字来。

“你还会写字啊!”郭嘉见状,心中觉得稀奇,却见哑奴在地上写下了几个歪歪扭扭的字:为什么替我顶罪?

“我替你顶什么罪啊?”郭嘉被哑奴这一问,一时有些反应不及。而哑奴则从身上掏出了一片碎陶片给郭嘉看,郭嘉这才反应过来,这陶罐原是被哑奴打碎的,自己在水镜先生面前承认陶罐是被自己打碎的,无意间替哑奴顶了罪。

“那又怎么样啊?”郭嘉一脸无所谓的样子,让哑奴感受到了一种被施舍的屈辱,这又一次激怒了哑奴。哑奴紧抓郭嘉脖颈的手渐渐用力,郭嘉急忙用手死死抓住哑奴的手腕,企图将哑奴的手扯开,无奈自己的力气实在不够,竟不能动哑奴丝毫。眼见自己就要被掐死,郭嘉情急之下,用手去抓哑奴的胸脯。这一招果然奏效,哑奴羞红了脸,下意识地双手交叉护住胸脯,郭嘉借机起身,准备逃跑。可没来得及逃跑,哑奴早已一个前空翻跑到郭嘉的面前,将郭嘉按到在地,用膝盖顶住了郭嘉的背,左手反拧着郭嘉的胳膊,擒住了他。

“别、别!要死了!要死了!啊!”哑奴不停地拧着郭嘉的胳膊,一种撕裂的疼痛渐渐扩散到了郭嘉的全身。痛觉让郭嘉明白了过来,自己刚刚好像说了不该说的话。像哑奴这样的苦孩子,一定特别反感不明不白的施舍。眼见自己就要被疼死,郭嘉大声喊道:“我这么做是为了郭家!”

话音刚落,哑奴的左手不再使劲,郭嘉感觉胳膊的痛感减轻了许多,心中暗自叹了一声:得救了。于是接着说道:“刚刚水镜先生的话,实则是一个试探。如果我说这陶罐是你打碎的,郭大人就难推治家不严,有失法度的责任;要是我不说话,水镜先生一定明白,打碎祭祀器皿随意掩埋,定会触怒先祖,那么外面的谣言存在也就合情合理,同样会有辱郭家的名誉,这样我就拿不到报酬了。所以实在是情况紧急,我才会把这个事揽到自己头上。”

听了郭嘉的话,哑奴陷入了沉思中。确实,在那样的情况下,郭嘉只有那么说,才能保全郭府的名誉。

“喂,我说,可以放我起来了吧,胳膊都快断了!”郭嘉的抱怨打断了哑奴的思绪,哑奴对郭嘉合情合理的解释无话可说,但心中仍旧有着一丝警惕。不过看着郭嘉瘦弱的身躯,却也渐渐放心。于是,哑奴将郭嘉扶了起来。郭嘉伸了伸胳膊,疼痛带来的酸麻渐渐消散。哑奴看着眼前比自己略高一点的郭嘉,回想着刚刚他与水镜先生的博弈,心中竟有了一丝敬佩。

“你。你看着我干嘛?”郭嘉与哑奴偶然对视,两次险些丧命于她手的经历,令郭嘉对眼前的姑娘有了一丝恐惧。这份恐惧,令郭嘉不自觉地后退了两步。而哑奴见状竟是上前一步,这令郭嘉更加恐惧,他担心自己又会被她拿住。但接下来哑奴的举动却是让郭嘉吃了一惊,只见哑奴对着郭嘉深鞠一躬,这令郭嘉有些猝不及防。郭嘉急忙上前扶起哑奴,哑奴忙后撤一步,抬起头,留下一个微笑,便匆匆离去。

看着她离去的背影,郭嘉的嘴角渐渐扬起笑意,不知何时,这匆匆的一笑,激起了他内心的涟漪。

4.

做法事毕,郭老伯与郭嘉拜别郭益。郭益见郭嘉灵活机智,认郭嘉为侄儿,并特许郭嘉可以来自家私学读书。此外,水镜先生也不时来与郭嘉品学论道。得益于此,郭嘉过了几年清净日子。然而好景不长,公元190年,各地群雄并起讨伐董卓。天下大乱,郭益为躲避战乱举家迁走,郭嘉本可以借郭益的关系被推举孝廉,也因此不了了之。与此同时郭老伯病重,几服药下去也不见好。弱冠之年的郭嘉,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

“大父,你怎么起来了?”这一日,郭嘉如往常一样去给郭老伯拿药,回来却发现久卧病榻的郭老伯竟然在擦拭弓箭。

“哦,奉孝你回来啦。”郭老伯回头看了看郭嘉,然后继续擦拭弓箭。

“大父你怎么起床了?这点事儿您嘱咐我就可以了,何必亲自动手啊?”说罢,郭嘉上前刚拿走郭老伯手中的弓箭,郭老伯却没有松手,反而笑着对他说:“孙儿,陪我去山上走走。”

“开什么玩笑,大父,你的病还没好呢。”

“我好多了!”说罢,郭老伯站起身,当着郭嘉的面做了个拉了一下弓。郭嘉一脸诧异地看着眼前的郭老伯,却见郭老伯的脸色相较于前几天是红润了些,心想难道是药起效了?正思索间,郭老伯直接将郭嘉拉出门外,向着山里走去。

“诶诶诶!大父!大父!”郭嘉见郭老伯去意已决,而且恢复了力气,心中虽有犹豫却也不再阻拦,随着郭老伯一起进山。

时值秋时,凉风渐起,山中的小路散落着金黄的树叶。郭老伯在山路上缓步前行,郭嘉则紧紧跟在后面,时刻看着郭老伯,他仍旧担心郭老伯的病。

“先在这里休息一下吧。”行至半山腰间,郭老伯停了下来,坐在路边的一块石头上,张望着四周的风景,嘴角扬起满足的弧线。郭嘉则坐在了郭老伯的旁边,看着周围一派肃杀之象,实在不明白郭老伯为什么会笑。

“大父,现在这时候来山里干嘛?”

“也没什么,只是想来看看。”郭老伯话音未落,忽然一群林鸟停在了不远处的树上栖息,这引起了郭老伯的注意:“孙儿,你看!”说着,郭老伯用手指向那群林鸟。

郭嘉顺着郭老伯的手看去,望着那群林鸟出神。想着如今天下纷乱,自己孝廉不成,心中一股愤懑使他不禁感叹道:“林鸟于落,不知其终。何择良木?不问西东。”反复吟诵之间,郭嘉露出一脸苦涩的笑。

“大父,你说它们要飞去哪里啊?”

“它们要去哪儿?我可管不着。”说话间,郭老伯解下背上的弓,从箭袋中抽出了一支羽箭:“但现在,它们别想跑。”说罢,郭老伯用目光测了测他与鸟群的距离,然后拉弓引箭地比量了好一阵,最后将弓箭交到了郭嘉的手里。

“大、大父,你、你这是要干什么?”郭嘉接过弓箭,一脸懵逼地看着郭老伯。

“看见没,最下面树枝上那只鸟就是我们今晚的晚餐,我刚刚病了一场,力气不够,就看你了!”郭老伯指着林鸟的方向,然后拍了拍郭嘉的肩膀。

“大、大父!你、你别闹,我根本就没用过弓箭,这绝对射不中啊!”说话间,郭嘉将手中的弓箭递到了郭老伯面前。但郭老伯再次将弓箭交到了郭嘉手上,坚定的目光中带着一丝凌厉:“我相信你!”

郭嘉第一次见到如此坚决的郭老伯,只好硬着头皮拉弓引箭,可尴尬的是,由于力气不够,郭嘉憋红了脸,却连弓都没有拉开。一连几次都是如此。郭老伯见状,只得一脸无语地接过郭嘉手中的弓箭。而此时,树上的鸟儿全部振翅而起,向着夕阳远去。

“大、大父,我、我就说我办不到啊!”气喘吁吁的郭嘉不停调整着呼吸,擦了擦额角的汗水:“什么都做不好,真没用啊!”说罢,郭嘉深深叹了口气。

“哈哈哈,人生啊!看来我孙儿不是山野村夫的命啊!”

“命?”郭嘉一脸不解地看着郭老伯。

“没错,每个人都是带着宿命来到世上的,像你大父我,这辈子也不过是个打猎种田的命;而像你郭益叔父,便带着三老的宿命,执掌一方。”

“那我呢?我的宿命是什么呢?”

“那要问你自己。”看着郭嘉一脸好奇的样子,郭老伯仿佛看到深渊中,突然燃起了一团火焰,嘴角渐渐扬起微笑:“不过至少,不是山野村夫的命。哈哈哈!”说罢,郭老伯接过郭嘉手中的弓箭。

“是吗?”话音未落,郭嘉一把夺过郭老伯手中的弓箭,将弓架在了一棵主干分叉的树上。然后将箭放在弓上,轻捏箭羽,双手用力,缓缓拉开了弓弦。郭老伯微微吃惊,眼见郭嘉利用眼前弹弓似的树,拉开了弓,心中一阵惊喜。

“去!”郭嘉大喝一声,双手松开弓弦的同时,一屁股坐在了地上。但离弦的箭却是径直飞向前方,深深插进了树干中。

“大父!看到了吧,我做到了!哈哈哈!”坐在地上的郭嘉看见笔直插进树干中的箭,全然不顾屁股的疼痛,放声大笑起来。

“哈哈哈,活像是个山野村夫的样子。”看着郭嘉狼狈的样子,郭老伯也放声大笑起来,但他可以清楚地看到,那团火,那团深藏在郭嘉心中的火,即使四下漆黑一片,即使注定会熄灭,却也一直在全力燃烧,绝不低头。

“这孩子,究竟背负着怎样的宿命?不,不对,他会超越怎样的宿命呢?人生啊!可以的话,真想一直看下去。”看着眼前开怀大笑的郭嘉,郭老伯的内心燃起了前所未有的期待。尽管他心里清楚这不可能,但激动的心情依然让他的眼角渐渐湿润起来。

“咕噜咕噜。”突然的声音打断了郭老伯的思绪,郭嘉的肚子不争气地叫了起来。郭老伯见状,大笑起来:“哈哈哈!村夫啊!看来你的肚子对你很不满啊!”郭嘉听了郭老伯的话,一脸不屑地说:“那又怎样?折腾了这么久,当然肚子饿啊。”

“给你。”说话间,郭老伯从怀中掏出了一个胡饼,将胡饼掰成两半,微笑着递给郭嘉。

“大父。”郭嘉看着胡饼,觉得眼前的一幕似曾相识。

“这算我借给你的,你没还我之前,我会一直跟着你的。”

“抠门儿。”郭嘉接过胡饼,看着郭老伯略显苍白的微笑,只埋头大口咬着胡饼,不自觉间,两行清泪划过面庞。

5.

“大父!大父!”黑暗中,郭嘉一直追赶着郭老伯的背影,但无论他怎样追赶,却并未缩短他与郭老伯之间的距离。就在他要加快脚步之际,一不留神掉进了脚下的深渊中。

“啊——”郭嘉大叫一声起身,却发现自己坐在自家的书案前,书简散落了一地,才知自己是做了场梦。人生啊,又睡着了。顾不得嗔怪自己,郭嘉站起身使劲伸了个懒腰,这才缓缓离开书案,去捡地上的书简。自郭老伯去世以后,郭嘉便一直独自隐居。他心里清楚自己这种无名小卒注定无缘举孝廉。可若是投奔各路势力,不了解情况又太冒险。所以郭嘉便四处结交豪杰,希望通过他们了解各个势力的情况,伺机而动。

“奉孝贤弟!”这时,门外一声清亮的叫喊引起了郭嘉的注意。

“谁啊?”郭嘉随手将书简扔到了书案上,起身开门。一个年龄大概二十七八的年轻人伴着春日的阳光,向郭嘉缓缓走来。只见那青年头戴缣巾,身着青衫,见郭嘉立于门前,即拱手而立,举手投足间,雅士风流尽显。郭嘉见状,顾不得穿鞋,光脚上前相迎,脸上的困倦瞬间被惊喜所替代。

“文若兄,好久不见!快请快请!”话音未落,郭嘉不由青年言说,便将青年拉入了屋内。文若见郭嘉披散长发,赤足相迎,笑着回应:“许久不见,贤弟仍然是风流潇洒啊!”

“说那么多干嘛?今日你我定当痛饮一场。”说罢,郭嘉将文若拉进屋,又去集市上买了些酒菜,二人便以书案作酒桌,举杯对饮。

“文若兄不是应该在朝为官吗?怎么有空来和我喝酒啊?”

“我辞官了。”话音刚落,文若一口喝干了杯中的酒,叹了口气。

“辞官?”郭嘉见文若一脸愤懑,猜测道:“莫不是文若兄得罪了天子?”

“不,是我主动辞的,这一个小小的守宫令对我荀彧来说也算不了什么。”话音刚落,荀彧拿起酒壶,斟满了酒。

“为什么?这好歹也是条出路啊。”

“我是看不惯那董卓的做派!”说话间,荀彧喝干了杯中的酒:“贤弟有所不知,自我被推举孝廉,当了这守宫令,朝中便出了大事!那董卓仗着重兵在握,另立新帝,自命为相国把持朝政。每日上朝见陛下非但不拜,竟佩剑示威,视礼法于无物。朝野上下敢有异议之人,尽被他当场斩杀。自他执政以来,可谓是朝野蒙难,民不聊生!”话音刚落,荀彧右手握拳,使劲砸向书案。

“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我清楚啊!文若兄。”郭嘉一口饮尽杯中的酒,长叹一声。

“想我荀彧,本打算一展拳脚,报效朝廷,谁知这奸贼当道,欺压百姓。只恨我不通武艺,不然那执七星刀刺杀董卓的人,便是我荀彧了!”说罢,荀彧长叹一声。

“那文若兄今后有何打算啊?”话音刚落,郭嘉为荀彧斟满了酒。

“我打算离开颍川,去冀州。”

“冀州?”郭嘉听说荀彧打算去冀州,略微吃惊。

“没错,颍川身处中原腹地,四通八达,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如今天下间战事四起,难保颍川不受荼毒。而且冀州的韩馥派人来了好几次,想要我过去。所以我打算带着家人去冀州。一来是保家人周全,二来是借董卓溃败之际,寻良主而辅之,匡扶汉室。”说话间,荀彧的眼神闪烁着兴奋的光亮。

“文若兄高义!”说话间,郭嘉举起酒杯,二人满饮杯中好酒。

“对了,贤弟何不与我同去?”说话间,荀彧放下酒杯,兴奋地拉住了郭嘉的手:“以贤弟之才,汉室中兴,指日可待!再说,你我兄弟二人还可以一起共事,岂不美哉?”

郭嘉看着荀彧激动的样子,虽然格外心动,却依然放开了荀彧的手:“文若兄,恕郭嘉不能和你同去。”

“这是为何?”荀彧一脸疑惑地看着郭嘉,对他的想法十分不解。

“如今天下间,十八路诸侯虽明面伐董,暗地里却也各怀鬼胎,必会为自己日后号令天下拉拢豪强大族,充实自身实力。而文若兄,你出身世家大族,这世家大族的身份也是你最大的本钱,所以你去冀州,既可以保全宗族,也可以一展抱负。但我,却不一样。”

“你有何不同?”

“我如今孤身一人,且只是一介无名小卒,既非世家大族,也不是献刀刺董的主。只怕去了冀州,也不会受到重视。”说话间,郭嘉斟满酒,叹了口气。

“我可以引荐你啊。”荀彧仍旧不死心,想要郭嘉跟着自己一起走。

“如今战事未明,就算得到文若兄你的一时引荐,也不知何时有我一战成名的机会,只怕时日一长,我早就被忘了,又何以出人头地,一展抱负?可若是我留在颍川这兵家相争之地,便可以及时了解战争的走向,也便于我伺机而动啊。”

“那贤弟是要留下了?”荀彧见郭嘉不愿跟他走,心中难免有些失落。

“嗯,愿文若兄大志终成!”说话间,郭嘉举起了酒杯。

“也罢!同祝奉孝贤弟!”荀彧说罢,二人对饮。

送别了荀彧,郭嘉借着醉意躺倒在床,心里思索着他刚刚和荀彧说的话。伺机而动,可我要伺机到什么时候啊?人生啊!想到这里,郭嘉长长叹了口气,酣然睡去。

6.

“这天下大事,非袁公不能平!”辛评放下酒杯,脸上泛起饱沾醉意的红晕,但目光却格外坚定。

“没错!只有袁公才能中兴汉室!”一旁的郭图见状,也随声附和。

郭嘉没有想到,当时送别文若兄时留下的疑问,竟然在三个月后,由辛评郭图二人给出了答案。

“袁绍?”听辛评郭图二人一提,郭嘉心中一动:“是那位十八路诸侯总盟主?”

“正是!奉孝,现如今董卓溃逃,已难成气候。试问董卓若死,这天下大势该当如何变化?”辛评饮了口酒,索性起身坐到了郭嘉旁边。

“势必大乱。”郭嘉一边斟酒,一边回应着辛评。

“没错,可群雄各怀鬼胎,汉室倾颓,恐怕难以一统天下,有该当如何?”辛评接着问道。

“无非两种结果,一是汉室衰亡,诸侯各自争霸,胜者另起新朝;二是另有一股强大的势力辅佐汉室,助其中兴。”郭嘉一口喝干杯中的酒,不假思索地回应。

“奉孝果然奇才!”话音未落,辛评一把握住郭嘉的手:“袁公就是这辅佐汉室中兴的人物!”

“那你怎么知道他就不是另起新朝之人?”郭嘉一把甩开辛评的手,拿酒壶斟酒。

“袁公绝非是不忠之人!”郭嘉话音未落,郭图拍案而起:“袁氏四世为官,对汉室忠心耿耿,四世三公美名在外,可谓是朝廷肱股!而袁公更是其中代表!昔日杀宦官,今日讨董贼,哪一个不是袁公牵头?这等肱股之臣若算不上忠臣,只怕世间再无忠臣!”

辛评接着郭图的话说道:“更何况现在,袁公坐镇冀州,兵甲充足,可谓实力强劲!再加上这四世三公的名号,可谓是名副其实的中兴汉室之人。”辛评话说到这里,郭嘉心里明白,眼前这二人今日前来,绝非喝酒这么简单。但辛评口中提到关于冀州之事,却引起了郭嘉的注意。

“等等,冀州?冀州不是韩馥的吗?”

“奉孝有所不知,那韩馥自知平庸,已将冀州让给了我家主公。”辛评回应了郭嘉的疑问,言语间颇有些得意。

“那这么说,荀彧兄也在了?”郭嘉急切地追问道。

“当然,袁公求贤若渴,可比周公。”话音未落,辛评再次抓住了郭嘉的手:“奉孝贤弟,如今正值乱世之际,与其坐等时机,莫不如自寻一明公辅佐,以贤弟之才,定可平步青云啊!”

“是啊!”郭图也搭腔道:“当今天下间,还有何人可及袁公?万望奉孝贤弟把握良机啊!”

“可我一介无名小卒,就算前去投奔,会引起他注意吗?”

“这你不必顾虑。”说话间。辛评从怀里掏出了一份招贤令,递给了郭嘉:“我刚刚说了,袁公求贤若渴,这招贤令上也写了袁公惟重其才,不重视家世门第,再说贤弟若要去,我二人可以做推荐,保证贤弟如愿。”话音刚落,郭图也频频点头,表示愿意引荐。

郭嘉看了看招贤令,嘴角渐渐露出笑意。之前他举孝廉未果,正是因为这家世门第的问题,单就袁绍惟才而用这一点,就让郭嘉开始对袁绍起了兴趣。而且荀彧也在那里,更是让郭嘉心里有了底。再者,郭嘉目前的生活状况也快支撑不起他的伺机而动了。

“看来二位今天可不是单纯来找我喝酒的。”说话间,郭嘉微笑地看着二人。

“那贤弟意下如何?”辛评试探着问道。

面对辛评试探性的问话,郭嘉的耳畔,再次回想起那天山林中,与郭老伯的那番对话。

“每个人都是带着宿命来到世上的,像你大父我,这辈子也不过是个打猎种田的命;而像你郭益叔父,便带着三老的宿命,执掌一方。”

“那我呢?我的宿命是什么呢?”

“那要问你自己。”

此时此刻,郭嘉的脸上露着与郭老伯一样的微笑。面对辛评的疑问,郭嘉并没有急着回答,而是从怀里掏出一块儿胡饼,将它掰成两半,分给了辛评郭图:“这胡饼可真圆,掰了怪可惜的。”

“贤弟,这是何意?”辛评见郭嘉给了自己一半胡饼,心中更加疑惑。而郭图盯着胡饼,琢磨了半天,恍然大悟,高兴地说:“奉孝贤弟,那我们明天一早出发,可以吗?”郭嘉点了点头,仰头饮尽了杯中的酒。

辛评见状,心中更加疑惑,问道:“公则,你怎么知道奉孝贤弟同意跟我们一起走的?”

郭图解释道:“奉孝贤弟刚刚不是说了吗?胡饼圆,这个圆可以看作是袁公的袁,而掰开胡饼的掰也可以看作是拜访的拜,所谓掰圆,不就是拜袁吗?”

“原来如此!”听了郭图的解释,辛评这才恍然大悟,三人相视而笑,举杯共饮。

第二日清晨,一个披散头发,背着行囊的青年站在一座坟前。

“大父,我打算离开这里去冀州看看。”说话间,青年从怀里掏出一个胡饼,掰成两半,将其中一半放到了坟前。

“这是您上次借我的,还给您。这次,您就在这里安心等我回来吧。”

“奉孝贤弟,我们要出发了!”就在这时,一个嘹亮声音从不远处传来。

“好!”青年向着远处回应了一声,在坟前磕了三个头。

那天,那座坟前多了半块儿胡饼。而前往冀州的路上,多了一个坚实的背影。

同类推荐
  • 精选集:短篇小说集

    精选集:短篇小说集

    T·M·比德尔贝克的《精选集》包含九篇优秀小说。《今夜有人拯救我》讲述的是格斯·布莱兹的故事。格斯是一名“海军陆战队员”……《公园里的星期六》讲的是贾斯蒂斯安保公司的合伙人埋伏在城市的公园里……但是到底是“谁”和“为什么”无从得知。《麦克阿瑟公园》,梅根·菲斯克·贝克受乔伊·贾斯蒂斯和马库斯·摩尔指派在她丈夫德克斯特婚后第一个生日宴会上执行最高机密任务……《敲鼓的小男孩》是一个很久以前关于贾斯蒂斯安保公司的传说……甚至有时会不断发生!《埃德蒙德·费兹杰罗号船难》讲述了一艘220英尺的埃德蒙德·费兹杰罗Ⅱ号载着一批渔民出海,途中遇到的东西……《精选集》里的故事带你进入激动人心的惊险之旅!
  • 祝文艺女青年终成眷属

    祝文艺女青年终成眷属

    人生在世,饮食男女。有人说搞定女人很容易,只需要以她喜欢的方式爱她即可。也有人说搞定男人很容易,只需要陪他吃饭和陪他睡觉。在爱情里,女人总渴望占据男人更多的空间,而男人则渴望拥有自己的更多空间。男人希望做完之后倒头睡一觉,女人则希望谈谈心。两个物种之间本身就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甚至有人说,如果不是为了解决生理需要,男人更愿意和男人在一起。那么,在矛盾遍布的前提下,如何正确的打开爱情呢?这是一本从男性角度给姑娘们的建议书,不是要求你们用男人的思维与男人谈恋爱,只是为了姑娘们更好的打开爱情。
  • 大师和玛格丽特

    大师和玛格丽特

    撒旦假扮外国教授沃兰德走访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苏联首都莫斯科,遇见莫斯科文联主席柏辽兹和青年诗人伊凡,他们不信上帝,也不信魔鬼,沃兰德逐一反驳,并预言柏辽兹当天的死亡。伊凡目睹柏辽兹被电车辗毙的惨剧,怀疑沃兰德是外国特务,紧追不舍,却被关入精神病院,并认识了大师。大师是个不知名的作家,情人玛格丽特崇拜他的才华,称他为大师,他也就以此自居。
  • 崇祯皇帝·盲春秋

    崇祯皇帝·盲春秋

    美国汉学家宇文长安(StephenKing),从90岁的舅公、修道士西芒手中,获得一部残缺手稿。它是两百多年前,由传教士从中国带回欧洲,秘藏于葡萄牙保莱塔修道院。宇文长安邀请精通历史学的中国作家何大草,一道破译、修订、整理。经过十二年的考证,手稿内容终于得以还原:在大明帝国覆灭的废墟中,传教士救出一个双眼烧瞎的少女,她隐姓埋名四十五年后,终于说话,自称是崇祯皇帝的私生女朱朱,向青年史学家计六奇,口述了一部晚明秘史。晚明是神秘的年代,而崇祯则是最神秘、最悲情的末代皇帝。政治黑暗、恐怖,文化却璀璨夺目,而紫禁城内外波诡云谲。崇祯十七岁登基,天资卓慧,而时运不济。朱朱从女儿的视角,呈现父皇御花园擒杀魏忠贤、法华寺密晤李自成,以及宫中黑猫成灾、先帝遗物还魂……细节毕现,惊心动魄,揭示出帝国坍塌的内幕。故事引人入胜,可读性和深刻性兼有。语言尤其唯美、多姿,和时代、故事、人物浑然一体,构成一部丰饶、凄艳的挽歌。
  • 楚星箭战纪2:奇城

    楚星箭战纪2:奇城

    公元前七世纪,楚王熊溪被其兄熊珲夺位,其皇子大难不死,辗转后遇异人东关清扬收为义子,遂得姓东关。十六岁时,皇子之养父母被楚国权贵斗子玉手下所杀,立志报仇的东关旅,来到楚国的第一大城郢都,意外卷入一场无妄之灾……
热门推荐
  • 星光学院之星星的奇迹

    星光学院之星星的奇迹

    月亮离不开星星环绕。美月口中的星光少女即将回归。她会在偶像界塑造怎样的奇迹。
  • 不死强尊

    不死强尊

    前两世直接或者间接,因为某种至宝身死、机缘巧合下,从此唤醒前两世记忆…………这一世我要这天,再也遮不住我的双眼,我要这山,再也住挡不了我的脚步,我要这水,为我倒流,我要成为人上人,…………
  • 某明日方舟的烤肉店老板

    某明日方舟的烤肉店老板

    阿米娅!驴!bestmatch!areyouready?henxin!撕咬命运的奇美拉!yeah~!!你吃了烤肉,对吧?你问我为什么一个烤肉店老板是假面骑士?当然是无法对明天的世界置之不理啊!(顺便说一下,封面是自己画的,不会侵权(小声bb))
  • 归侨侨眷维权问答手册

    归侨侨眷维权问答手册

    《归侨侨眷维权问答手册》将市、区县侨联法顾委(团)、法律工作者在实践中搜集的第一手素材,以生动的案例以及对案例详细的分析来解决归侨侨眷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诸如合同纠纷、物权纠纷、继承纠纷、家庭纠纷等法律问题。《归侨侨眷维权问答手册》中的所有案例均是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借鉴性。
  • 深渊重生,国民影帝是女生

    深渊重生,国民影帝是女生

    别人都是攻略男主,男配。而我谣的目标永远只有女配?汤圆:哼哼唧唧,又一个白莲花云谣,微笑:很可爱不是吗?终于,到了第三个界面云谣:“单纯。”唐羽笙:“是吗?”汤圆:大人快走!这是个女装大佬!——剧情已崩,甚λ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别动!这个总裁是我的

    别动!这个总裁是我的

    被渣爹卖给仇敌,她妖娆一笑,“爷,来场交易。”夺家产,虐极品,打小三,她样样在行。发现被当成替代品后,潇洒转身离开。只是这小包子怎么回事?“妈咪,爹地说,他没钱买菜了,让我来投奔你。”纳尼?堂堂大总裁吃不起饭?!她一边喂孩子一边骂:“你爹就是个大猪蹄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爱在百花深处

    爱在百花深处

    男主人公老二,深爱着胡同里的一个女孩——他的同班同学吴蔷,但老二的邻居,同样也是同班同学的大玲,更是对老二一往情深。而后,由于生活的百般捉弄,老二高考落榜,心爱的女孩吴蔷被同班同学样小宁抢走,大玲却一步步摸爬滚打,蜕变成为一个成功的女人。老二过着窘迫的生活,跟一个自己不爱的女人结婚又离婚之后,才逐渐明白大玲才是他的真爱,两人最终走到一起。但随着老二要去香港继承遗产,生活又起了波澜……
  • Somebody's Luggage 谁的行礼(I)(英文版)
  • 一生诺

    一生诺

    这一生,他在哪儿,我便在哪儿,他不会永世孤独,这一生,他有我。 南逸尘:如果你只有一世,我便只活一世,我不要永生,我只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