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72600000005

第5章 诗歌 (5)

全诗四节结构整饬,每节首末两行押韵,除第二节外,其余每节中间两行押韵,韵致齐整。这是一首睹物思人的情诗。天上有半轮月,诗人却想往明月多处走。有她相伴,圆缺便都是一样的清光。玉兰只余残花,只要有她就是一样的芬芳。过时的夜莺已失嘹亮的歌喉,奄奄一息,她却痴情不悔。诗人以“半轮、开剩、过时”刻画出并不圆满的景致。又幻想着有她的相伴,一切都能化悲为喜。前三节以虚实结合的描写,表现出“我”对“她”的爱恋。写实景,也道出了前三节中因她的存在而圆满、芬芳、不悔痴情的温情慰藉终是梦幻泡影。此诗的独到之处在于,诗人并没有造一个良辰美景虚设,无人共赏的情境,而是刻画了客中所见的处处残景,进而推想若有“她”相伴,残缺凋零都是风情。但事实上“我”却只能对影独自沉吟。这样层层铺陈,又曲折回环,将深深的思恋想念与恋人不在的怅然若失表达得既独特,又自然动人。

私语

阅读指导

这首诗创作于1922年7月21日,发表于1923年4月30日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之后并未收入徐志摩生前所出版的诗集。此诗创作于徐志摩在剑桥大学求学时期,是其较早的诗歌创作。

秋雨在一流清冷的秋水边,

一棵憔悴的秋柳里,

一条怯懦的秋枝上,

一片将黄未黄的秋叶上,

听他亲亲切切喁喁唼唼,

私语三秋的情思情事,情语情节,

临了轻轻将他拂落在秋水秋波的私晕里,

一涡半转,

跟着秋流去。

这秋雨的私语,三秋的情思情事,

情诗情节,

也掉落在秋水秋波的秋晕里,一涡半转,

跟着秋流去。

美文解读

全诗除了第五行之外,句句有“秋”字。“秋”在传统文学中就是一个恒远独特的意象。秋的寂寥,秋的情思,秋的深沉,都是古典诗词中书写不尽的情致。在众多感时悲秋的诗作中,这首《私语》可谓是另辟蹊径,匠心独运。徐志摩这样灵心善感的诗人,似乎听得懂大自然幽微的意旨。秋雨弥散在秋水、秋柳、秋叶各处秋色中,“亲亲切切喁喁唼唼”,这几个词既拟声又摹情,“雨”与“语”同音,秋雨仿佛私密的低语。“情思情事,情诗情节”——秋雨的私语,处处总关情,私语即情语。而这含情之语(雨),留恋盘旋,却也只能付与清冷秋水而去。秋雨的私语是难以言明又无疾而终的深情。

云 游

阅读指导

此诗作于1931年7月,刊载于这一年10月5日《诗刊》第3期。这首诗最初收入诗信集《猛虎集》,曾以《献词》为题,并分为了四个诗节,后收入诗集《云游》时,分为两个诗节。这首诗在形式上明显带有欧洲格律严谨的抒情诗体——十四行诗的特色。徐志摩深受英国浪漫主义诗派的影响,从此诗的抒情方式中也能看出雪莱、济慈等人诗作的痕迹。

那天你翩翩的在空际云游,

自在,轻盈,你本不想停留

在天的那方或地的那角,

你的愉快是无拦阻的逍遥。

你更不经意在卑微的地面

有一流涧水,虽则你的明艳

在过路时点染了他的空灵,

使他惊醒,将你的倩影抱紧。

他抱紧的是绵密的忧愁,

因为美不能在风光中静止;

他要,你已飞度万重的山头,

去更阔大的湖海投射影子!

他在为你消瘦,那一流涧水,

在无能的盼望,盼望你飞回!

美文解读

此诗第一节共8行,句句押韵,每两行一换韵。第二节共6行,前4行中奇数行和偶数行各自押韵,最末两行押韵,形成efefdd这样与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韵脚相同的形式。这首《云游》带有徐志摩后期创作的典型特征:娴熟的技巧,圆融的形式,淡淡的内容。

徐氏的情诗,或浓艳凛烈,或清婉绵长。这首明显属于后者。凡对徐氏情史稍有了解的人,或许都免不了将徐志摩与林徽因的情感纠葛带入此诗中对号入座了。这首披着恋爱外衣的诗歌也同样带有普遍而永恒的象征意义。诗人以优美的想象,空灵的意境传达出对人生的感悟。

“你”是云游的逍遥曼妙,“他”是卑微空灵的涧水,被你不经意地开启混沌,启发性灵。自在、轻盈、愉快、逍遥——“你”寄托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多少念想。而“你”纵然美好,却只是“影”。诗人用“空际”与“地面”之间的空间差异,开始就暗示了“你”与“他”之间遥远的距离。一次不经意的点染看似弥合了天地的阻隔,却更埋下悲剧的种子。“惊醒”与“抱紧”表现出“他”对拥有“你”的深切渴望。而“影”却是无法抱紧的,留下的只是忧愁。忧愁无形,诗人用“绵密”一词细腻地写出了“他”无尽无形的愁绪。没有“你”不经意投影,“他”仍是毫无知觉。“你”自然而然地转投“他”无法企及的广阔,“他”只能在憔悴中绝望。“你”是蜻蜓点水似的旋点旋飞,“他”却是春蚕作茧似的越缚越紧。领略过至美的梦幻泡影,而又瞬间失去,落入再也求不得的绝望:世间最深的苦楚大抵如此。

黄 鹂

阅读指导

这首诗写作时间不详,初载1930年2月10日《新月》月刊第2卷第12号,后被收入《猛虎集》。此诗以独特的意趣和绮丽的想象描绘了黄鹂的逼人的艳异,书写了一种突如其来又突然消失的夺目光彩。在胡适的《追悼徐志摩》一文中就提到了这首诗,说重读《黄鹂》后感觉此诗像是徐志摩“在那里描写他自己的死,和我们对他死的悲哀”。

一掠颜色飞上了树。

“看,一只黄鹂!”有人说。

翘着尾尖,它不做声,

艳异照亮了浓密——

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热情。

等候它唱,我们静着望,

怕惊了它,但它一展翅,

冲破浓密,化一朵彩云;

它飞了,不见了,没了——

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热情。

美文解读

黄鹂以“一掠颜色”出场,照亮了浓密,冲破浓密化为彩云。诗中对黄鹂形象的种种描绘略带有一些奇幻的色彩。黄鹂以婉转动听的歌声闻名,但这只黄鹂起初“不做声”,“我们”静候“佳音”的愿望最终落空,却领略到了比歌喉更惊艳的光彩。然而未闻其声,其色也是忽而就“飞了,不见了,没了”,诗人连用了这三个词来写黄鹂的消失不见,其中蕴含了多少复杂的情感——是讶异,是惊奇,是惋惜。“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热情”是黄鹂给人最初的映像,同时也是最后的映像。黄鹂是想得而得不到的美,是想留却留不住的艳。转瞬即逝却又光艳异常的黄鹂,是诗人自己的写照,也是世间许多极美之物的隐喻。

花牛歌

阅读指导

这首诗大约写于1923年以前,原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诗人王统照先生收藏。徐志摩遇难后,由王统照先生代为发表在1937年1月1日《文学》的第8卷第1号,之前并未收入徐志摩的诗集中。

花牛在草地里坐,

压扁了一穗剪秋箩。

花牛在草地里眠,

白云霸占了半个天。

花牛在草地里走,

小尾巴甩得滴溜溜。

花牛在草地里做梦,

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美文解读

四节诗都以“花牛在草地里”起头,回环往复。第一节写动,花牛坐扁了剪秋箩。第二节写静,花牛在漫天的白云下睡着了。第三节再次写动,花牛在草地里溜达,自得地甩着小尾巴。第四节再次写静,花牛在夕阳西下中入梦了。四小节结构整饬,动静相宜。全诗充满了悠然、惬意、天真烂漫的味道,是一首如童谣般可爱的小诗。无忧无虑的花牛在自然中诗意地栖居,寄托着诗人对纯真、自然的眷恋与追求。读起来朗朗上口,颇有童趣。

西伯利亚道中忆西湖秋雪庵芦色作歌

阅读指导

1925年3月,徐志摩与陆小曼的婚外热恋闹得满城风雨,于是决定到欧洲旅行,并从我国东北出境。三月中旬在西伯利亚时,他写了两首诗,《西伯利亚》和这首《西伯利亚道中忆西湖秋雪庵芦色作歌》。此诗最初刊载于1925年9月7日的《晨报副刊》,后收入《翡冷翠的一夜》。秋雪庵位于西湖附近的西溪湿地的孤岛上,此庵原名大圣庵,初建于宋淳熙初年。后因此地溪水环绕,深秋时四面芦苇花开,弥望如雪,故得名秋雪庵。

我捡起一枝肥圆的芦梗,

在这秋月下的芦田;

我试一试芦笛的新声,

在月下的秋雪庵前。

这秋月是纷飞的碎玉,

芦田是神仙的别殿;

我弄一弄芦管的幽乐——

我映影在秋雪庵前。

我先吹我心中的欢喜——

清风吹露芦雪的酥胸;

我再弄我欢喜的心机——

芦田中见万点的飞萤。

我记起了我生平的惆怅,

中怀不禁一阵的凄迷,

笛韵中也听出了新来凄凉——

近水间有断续的蛙啼。

这时候芦雪在明月下翻舞,

我暗地思量人生的奥妙,

我正想谱一折人生的新歌,

啊,那芦笛(碎了)再不成音调!

这秋月是缤纷的碎玉,

芦田是仙家的别殿;

我弄一弄芦管的幽乐——

我映影在秋雪庵前。

我捡起一枝肥圆的芦梗,

在这秋月下的芦田;

我试一试芦笛的新声,

在月下的秋雪庵前。

美文解读

自古文人雅士笔下不乏对秋雪庵的描绘,而徐志摩在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西伯利亚遥想江南的蒹葭苍苍,实在是别有一番情致。诗人自己曾在《西湖记》中谈到:“芦雪尤其代表气运的转变,一年中最显著最动人深感的转变,象征中秋与三秋间万物由荣入谢的微指:所以芦荻是个天生的诗题。”此诗以芦色为题,也算是印证了诗人先前所言。

全诗最开始两节和最末两节完全相同,回环呼应。将“秋月”比作缤纷的碎玉,将芦田比作神仙的别殿,比喻新奇优美。“我”的芦笛声又如仙乐,能让自然界的清风、飞萤等生灵都随着笛声的喜悲而动。声与景,情与景都如此圆融地应和,全诗恬淡得如同一曲悠远的田园牧歌。

山中

阅读指导

此诗作于1931年4月1日,最初刊载于当月20日《诗刊》第2期,后收入《猛虎集》。这一年,徐志摩受胡适之邀离开上海到北京大学任英文系教授,又由温宁源介绍兼任北京女子大学教授。同时,他还兼任上海中华书局、大东书局编辑。此时,陆小曼仍在上海,徐志摩多次去信希望她来北京团聚未果。徐志摩只得奔波京沪两地,拼命赚钱供陆小曼挥霍。昔日的恋人林徽因肺病恶化危急,所以停止一切活动,隔绝所有亲友到京郊的香山上静养。在山中的林徽因,音信隔绝,每日只有两小时可见客。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为林徽因所作。

庭院是一片静,

听市谣围抱;

织成一地松影——

看当头月好!

不知今夜山中,

是何等光景;

想也有月,有松,

有更深的静。

我想攀附月色,

化一阵清风,

吹醒群松春醉,

去山中浮动;

吹下一针新碧,

掉在你窗前;

轻柔如同叹息——

不惊你安眠!

美文解读

自古以来,不少文人墨客都以《山中》为题写下诗篇。无论是王维的“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还是王安石的“随月出山去,寻云相伴归”,过去以“山中”为题的诗篇大多是在山言山。但是,徐志摩的这首《山中》却是在市谣围抱、闹中取静的庭院中,置身山外而遥想山中。诗人先是俯视一地松影,既而仰视发现当头月好,俯仰间不由观想山中光景。

徐志摩在给陆小曼的信中提到林徽因的病情时就视之为“晴天霹雳”,但抵京之后“半亦因为外有浮言,格外谨慎,相见过三次,绝愉快可言”。林徽因在山中后,他也“至多等天好时与老金、奚若等去看她一次”。个中思念与牵挂可想而知。

想见又不能见,“我”只得寄情于自然,想象着能攀月色、化清风去山中浮动。山中有诗人挚爱的大自然,更有诗人心尖上思念的人。即便到了山中,“我”也不忍打扰了“你”。全诗的最后一节看似风轻云淡,却着实充盈着无微不至的温柔。那轻柔,那叹息,那不惊,包含着多少深情与挂念。诗人郁结的心绪也在自然中纾解开来。

同类推荐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当代民航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当代民航精神

    榜样是当代民航精神的示范者、维护者和引领者。通过榜样的力量来弘扬当代民航精神的强大能量,是中国民航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行业文化建设的有力举措。本书旨在通过民航先进榜样的高尚品格和先进事迹,把当代民航精神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以榜样为镜,使当代民航精神入眼、入脑、入心,指引我们在工作实践中明方向、知差距、净心灵、升境界。
  • 北大微讲堂导读1

    北大微讲堂导读1

    北大微讲堂是北京大学为学生开设的科普讲座,邀请各学科教授、名家、院士等,讲解内容权威却又通俗易懂。
  • 教育:谈何容易

    教育:谈何容易

    本书是江苏名师王开东老师的经典教育随笔集,他的教育文章体现着他对教育的深刻感悟理解与美好祈愿。从“师生关系和老师境界”到“向有个性的学生致敬”,从“有感于耶鲁大学校长对中国大学的批判”到“从梅兰芳学艺看优秀教师的发展”,再从“拒绝这一种高效教学”到“做一个反思型的老师”,他的博学与审问、他的慎思与明辨,他的笃信与践行,他的睿智与纯真,尽显其中。王老师热爱教育事业,通过他对教育现象的分析、对教育人物的评价和对教育案例的思考,我们可以看到他作为一个教育人对理想教育的不懈追求。
  • 北大微讲堂导读3

    北大微讲堂导读3

    北大微讲堂是北京大学为学生开设的科普讲座,邀请各学科教授、名家、院士等,讲解内容权威却又通俗易懂。
  • 我怎样学习当记者(增订本)(南振中文集)

    我怎样学习当记者(增订本)(南振中文集)

    本书是作者20年记者生涯的经验体会。30多年前本书第一版出版后,广受新闻学界和业界好评,并陆续被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高等院校新闻与传播学院列为必读书目或者参考书目。增订版应读者呼声,精选作者的新闻作品,以便于学习者将记者工作的方法实践成果对照阅读。
热门推荐
  • 蚀骨缠爱:前妻难上手

    蚀骨缠爱:前妻难上手

    她是肇飞宇为了照顾病母聘请的假妻子,当养母逝世后肇飞宇毅然决然提出离婚。只要怀上肇飞宇的孩子就可以进入豪门,易初嫣却暗中服下避孕药,在合约到期后离开肇家。“易初嫣,你到底是爱慕虚荣的拜金女,还是贤良淑德的好妻子?”离婚之后肇飞宇才发现了易初嫣不为他所知的另一面,原来与他同房三年的妻子,竟然还育有一对儿女!但肇飞宇却不知道,早在五年前,易初嫣就已经在一个暧昧的夜晚见过他……
  • 仙帝李墨

    仙帝李墨

    李墨经历人生挫折,从天之骄子成为穷小子。这一世,他势必要弥补前世的遗憾,看他如何脚踏实地,通过自强不息的奋斗,最终取得成功!
  • 三国云起

    三国云起

    三国,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三国梦想!纵观三国英雄云起云落,回首再看三国风云不免有些感慨!人生如梦,且看一个梦想着回到三国的年青人真的回到三国时代的金戈铁马!
  • 海贼王之蓝色魅影

    海贼王之蓝色魅影

    史上最像鱼的人,最像人的鱼,将这两者完美结合的就是我们的主角,新一代的穿越者半鱼人莱茵哈鲁特是也!ps:无果实。ps2:这是由尾田官方打补丁的同人,目前为止,猪脚上线的外挂在后来的漫画中都出现了233 ps3:基地号:542398810
  • 七昭四海为君故

    七昭四海为君故

    六界一时战乱纷纷,神族神兽一夕之间了无音讯,消失万年的道虚圣上突然出现,并称六界之外另有其人,并指明神族神女洛清亦与尚未于五界合体的人界中人“白玄黎”一同前往六界各地寻找“七时魂”。与此同时,无遇海屡发奇事……千年前的恩怨随之携来……洛清亦与六圣“林七”的关系也引人深思……
  • AMERICAN NOTES

    AMERICAN NOT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绝世帝皇系统

    绝世帝皇系统

    一念福泽苍生,挥手万敌崩灭。脚踏人间仙界,头顶日月星辰。系统在手,万界我有。这是一段热血的传奇,这是一代不朽的帝皇,当屹立在万道的绝巅,你,是否也会如同秦铭一般,感到寂寞?
  • 恶魔的完美爱情

    恶魔的完美爱情

    安宁妈妈,只要你觉得你是幸福的,那么,我就会尽一些的力量守护你所谓的幸福。你用你的生命守护他,因为你深深的爱着他。你说即使你的身体不在了,还有你的灵魂。那么我也用我的生命守护他们,因为他们便是你的幸福。我别无选择。妈妈,感谢你给予了我生命,即使从我形成那刻起就从为被人期待过。曾经,你说,“我的小公主在将来的某一天会遇见一位爱她的王子,从此过上最最幸福的生活。”多么美好的憧憬啊。。。。。。只是,你的女儿,好象失去了爱人的能力。如果爱情,注定是不完美的,那么,我宁愿从来就不曾拥有过。妈妈,在天堂的你可一定要幸福啊。因为,我用了自己的一切来交换。。。。。。包括他——冷寒。——————————————————————冷寒女人,只不过是发泄欲望的工具而已;爱情,就是笑话;一见钟情,直接就是笑话中的笑话。可是,当这个笑话中的笑话变成现实时,那世界岂止用风云变色来形容啊。。。。。。——————————————————————美好的如王子般的男人,媚惑的轻笑着信步靠近那几乎苍白了脸色的女人。性感的薄唇微张,及富磁性的嗓音缭绕,“宝贝,这次你真的调皮过头了哦。”让自己的指腹感受着那柔软的红唇,冷寒“好脾气”的问道,“是我对你宠的太过头了吗?该罚。。。。。。”随着话音而来的是布料撕裂声。。。。。。宁儿,既然你不愿接受我的宠爱,那么就陪着我一起下地狱去吧!别怕!
  • 黑色重生

    黑色重生

    基因武器爆发后的世界曾经一起生活的兄弟怀疑分歧背叛挣扎混乱的世界里,伴随着混乱的人性他们,将作出怎样的选择?
  • 越轨

    越轨

    《越轨》一书涉及刑法学、犯罪学、青少年越轨行为、侦查学、公安学、警察学、监狱学、社会控制、犯罪预测预防、禁毒戒毒、社区矫正、社会敌意应对、群体事件处置、社会治安防控等领域的越轨社会学的科普读物。本书文笔诙谐、笔调轻松,文中穿插大量的当前流行话题作为案例,比如邓娇案、李双江之子李天一案等等,探讨当代社会的规则越轨、法律越轨、诚信越轨、性越轨等等行为。不仅对这些行为进行鞭辟入里的解析,而且对当代社会存在的种种越轨问题提出了深层次的解决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