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73500000058

第58章 选贤任能(2)

在讨论“自古理政得失”期间,李世民为了完成自己既定的讨论,仅派尉迟敬德率精兵二十万去迎战突厥颉利。他也知道,颉利不是这二十万大军就能击退的,可是他当时只派得出这么多部队。大唐王朝的国库,确实差不多已经空了。闻听双方在泾阳大战,尉迟敬德虽勇挫颉利,却未伤其主力后,李世民已经感到情况不妙。果然没过几个时辰,颉利可汗再继续南进长安,还派使臣来朝讹诈。李世民见了颉利的使臣,不待其把话说完,就令手下将其扣押。好不容易待廷议有了结果,忙匆匆地赶到渭河来。看到颉利已到渭河北岸,李世民心里清楚,情况比他想象的还要糟糕,颉利只要冲过渭河,长安差不多就在他的手中了。

这个颉利,长得牛高马大,凶悍勇猛,曾单掌就能击毙一狮,在突厥中威望甚高。突厥作为中国北方边境的一个古老民族,逐渐强大于北齐、北周间。到隋初时,已有控弦数十万军队的突厥,由于内部发生茅盾而分裂为东西两个部分,势力曾一度削弱。当时,统一了华夏的隋文帝,趁机对突厥大举进攻,大败东突厥,使之称臣。西突厥在隋文帝的打击下也一度非常衰落,被迫退回漠北。炀帝主政后,滥用民力,又三征高句丽,致使军事力量大减,反让突厥渐渐养足元气。到了炀帝后期,天下大乱,东西突厥趁势崛起,多次南掠隋朝北疆。这时候,隋朝举兵、起义的首领,为了自保和消灭各自眼前的仇敌,不少人反而一度投靠突厥,使突厥得以趁乱迅速地发展壮大。李渊起兵太原时,因为自己的力量严重不足,又怕突厥袭击,就曾派刘文静出使突厥,在许以财帛金银的同时,不惜低头向突厥称臣,以得到自己后方的无忧和突厥的支持。正因为对突厥的这种依赖,突厥一直不断欺凌唐朝。李渊当了皇帝之后,虽然给了突厥非常多的赏赐,但仍然填不满突厥的欲海。突厥自持其功,每次派使者来长安要财物,都非常横蛮无礼。李渊则因国家初建,四海未平,一直忍着,不敢与突厥翻脸为敌。

武德二年二月,突厥始毕可汗去世,李渊还为之举哀,废朝三日,诏百官就馆吊其使者。第二年六月,继始毕可汗之后的处罗可汗还率军帮助当时的秦王李世民进攻刘武周。就在这年秋天,处罗可汗死于暴病,李渊还再一次“罢朝”致哀,“诏百官就馆吊其使。”

这以后,继处罗可汗而立的颉利可汗,承父兄之业,兵强马壮,益轻唐朝。李渊鉴于国力还没有复苏,百姓尚不能安乐,还是不敢与突厥大动干戈,只用大量财物,稳住突厥。奈何颉利却言辞悖傲,求请无厌,每每流露出他想君临中原的野心。李渊忍无可忍,终于在雁门与突厥兵刃相见。因为是谋定而战,李渊此次大败突厥,斩敌万余,颉利狼狈败北,以至几年以来,再不敢露面。

没想到,如今李世民初登大宝,他竟然又出现了。而且来势汹汹,带了二十万铁骑,大有一举踏平长安,报几年前雁门之仇的意思。

李世民与尉迟敬德勒紧僵绳,沿了河岸,一前一后缓缓而行,一个惊险的计划,正在李世民脑海中形成。这时,对面河岸,颉利听了属下的报告,也带了几十个勇士,冲到河边,沿着河岸,与李世民并马而行。

15

清澈的河水,汩汩流淌,蓝天白云,辉映其间。李世民看着东流的渭河,很久,才扭过头来,看一眼对河一直在对他窥视的、趾高气扬的一群突厥,突然大声喊道:

“颉利可汗听着,武德三年,尔叔侄并亲从我,愿还五原之地与张长逊部众归唐,然后又背信弃义,一再背约入扰?后来得到便宜了吗?”

颉利可汗听了,知道后面一问指的是他雁门大败,一时非常气恼,大声回答:

“本汗此来,就是要报雁门之仇,马踏长安,让你这个大唐皇帝也尝尝失败的滋味?”

“你难道就不珍惜我们以前的情义?”

“情义,你们唐人,雁门关前杀我胡人上万,有何情义可言?”

“颉利,你知道为什么会有雁门之战么?”

“……”

“你不言语,朕来替你回答,是因为你颉利是个小人,欲海难填,大唐答应你的都给了,你还再要,这才有了雁门之战。是不是,颉利?”

见颉利还是无言以对,李世民继续说:“颉利,你可知道,雁门之战,你何以会大败?”

“那时本可汗仅有八万铁骑,你们却来了二十万。”颉利说到这儿,哈哈大笑:“现如今,情况变了,本可汗这次带来多少铁骑,你知道?二十万,整整二十万铁骑!”说罢,颉利得意地哈哈大笑。

“你知道如今朕有多少铁骑吗?”待颉利笑过,李世民冷峻地诘问。

颉利听了,一时萧然。他已经听人说过,如今唐帝国的军队,已有八十万。但他也知道,这八十万军队要镇守若大一个国家的各个地方,很难集中起来对付他这支北来的突厥骑兵。因此,颉利稍稍冷静了一下,回答说:

“你的铁骑再多,也赢不了本可汗带来的二十万精锐。到明天,本可汗一定要马踏长安城,让你跪在本汗面前。”

李世民听了,一阵狂笑,声音冲天拨云、震波憾山。笑毕,李世民勒马跃向河边,大声吼道:

“颉利小人,朕不想以强凌弱,尔只管放马过来,朕现在就与你单独决战。你若害怕,要倾兵而来,朕也仅以百骑战之。快!快!快!颉利小人,快过河来,不要等到明天!”

突厥颉利,在虎狼中求生,多历艰险,遇事胆大勇敢,却也谨慎多疑。本来,他已经与他的侄儿突利商量妥当,到了渭水,稍事休息,立即冲过河去。如今,却见李世民一人,单枪匹马,竟如此凛然,不由疑从心生。这时,颉利身边的侄儿看着李世民,问他:

“这个人,就是活捉窦建德,逼降王世充的李世民。”

“正是此人,唐朝的天下,有一大半是他打下来的,隋朝后的诸王,都是他一一剿平的。这个人不但能征善战,还心狠手毒,他杀兄弑弟,逼父让位,什么事都敢做。”颉利瞪大眼睛说:“没想到,他做了皇帝,现在这种情况,还敢与我单挑,真是匪夷所思。”

“依侄儿之见,做了皇帝的汉人个个都贪生怕死,李世民胆敢如此,一定设有埋伏。”突利说。

“侄儿的看法,正合本汗之意。传令下去,部队安营扎寨,派出几队勇士,深入敌后,摸清敌情,然后再作决定。”

叔侄二人说着,引领随骑退回营地,再不理会李世民的吼叫。李世民见颉利叔侄议论一番,火速退去,忙回马营中,对尉迟敬德说:

“速派多支劲旅,日夜巡视河岸,绝不能使胡骑能过河来。”

尉迟敬德听了,心领神会,立即精心安排了巡视一事。

以后接连三天,颉利派出的侦探不是被捉住就是被追回,对于唐军的具体情况,一直还弄不清。就在这时候,程知节的十万铁骑,如涛水一般,汹涌而来。第二天,秦叔宝带领的十多万步兵,也随之赶到。这回,颉利的侦探都看见了。颉利知道程知节率铁骑到来之后,更加骇然,不但不敢贸然过河,还退回离渭河岸三十里处安营扎寨。此时的颉利,深以为三日前是李世民设伏诱他,由不得又气又怕。气怕过之后,想到雁门的大败,态度缓和下来,派出使者,与李世民和谈。

此时李世民虽有铁骑十七万,步兵十三万,兵力似乎大过颉利,但真要与颉利打下去,恐怕也很难取胜。何况国库已空,加之旱灾蝗灾困绕,此时与突厥来个两败俱伤,确实很不划算。为此,李世民早已是坐不安席,食不甘味,现见突厥使者来谈,李世民即亲自安抚。几经谈判,李世民与颉利终于意见一致,双方在渭桥上“刑白马设盟”,保证以后兄弟相处,再不开战。

太原起兵之时,李渊曾以臣事突厥,而如今,李世民与突厥兄弟相称,想着这十多年来发生的事情,李世民感慨万千。

突厥回兵开拔之日,李世民立在渭桥上,目送着突厥渐渐远去,心中暗暗发誓:“朕一定要奋发努力,历精图治,使国力强盛,再过三年,朕当自强雪耻,再不受突厥之威胁!”

160、

从渭水河边剑拔弩张的战争中回到宫里,李世民一点也不感到轻松。他心里明白,要治理好国家,首先是要有一批好的,和自己一条心的官吏。经过再三权衡,他决心大刀阔斧地来做这件事。

首先是要让老臣退下去,李世民很快找到了一个机会:因为一件很小的事情,老臣陈叔达与萧瑀在朝廷上发生了争执。严格地说,这样的争执在朝廷上当然是不可以的,但是作为很有资历的两位老臣,争一争又有何妨?

李世民不管别人怎么想,他紧紧地揪住这件小事不放,小题大做地以“喧闹朝廷”为由,让萧瑀与陈叔达两位老臣同时回家反省。陈叔达感到事情不妙,不愿再说什么,默默地呆在家里,自享天伦之乐。后来,李世民要起用他,他用年迈多病推辞,不愿再回朝廷。他怀念从前,偶尔去看看,从太极殿搬到大安宫里的太上皇李渊。而性情骨鲠萧瑀,却深感不快,上书时辞旨寥落,殊有怏怏之意。李世民阅过他上的书,苦涩地一笑,只好让他更长久地呆在家里。直到后来,有一次李世民去大安宫里替李渊拜寿,经李渊挽言说情,李世民才再复萧瑀官爵,让他重返朝廷。不料,萧瑀刚来上朝的第三天,又与大臣在李世民面前厉声愤争。李世民忍无可忍,哭笑不得,终以“不敬罪”再次免去萧瑀官职。从此以后,萧瑀再无缘入朝议政。贞观二十一年,萧瑀病死,年七十四。宫廷太常上谥曰“肃”,李世民认为萧瑀性多猜贰,刚忌太过,最后谥曰“贞褊公”,册赠司空,陪葬昭陵,这是后话。

同类推荐
  • 她们灵魂里有香气

    她们灵魂里有香气

    百年前灵魂里有香气的女子,至今还令世人念念不忘,我们怀念的是什么?是她们穿着旗袍,从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弄堂里,轻摇慢步地走进西方文明的舞池里翩跹,那样的绝代风华,那样的绰约美好……本书以一个独特的角度描写了民国时期有代表性的16位女性,从她们的成长背景来展现她们一生的历程,她们或孤傲、或世俗、或强势、或柔弱、或欢喜、或悲悯,作者着力展现她们在其各自人生的关键转折点所做出的不同选择,希望能对当下女性读者有所启发。
  • 卑鄙的圣人:曹操3

    卑鄙的圣人:曹操3

    历史上的大奸大忠都差不多,只有曹操大不同!曹操的计谋,奸诈程度往往将对手整得头昏脑涨、找不着北,卑鄙程度也屡屡突破道德底线,但他却是一个心怀天下、体恤众生的圣人;而且他还是一个柔情万丈、天才横溢的诗人;最后他还是一个敏感、自卑、内心孤独的普通男人。
  • 走过荒原

    走过荒原

    徐传化是陆亚芳近作《走过荒原》的主人公,这位从沙地走出来的农民企业家,做过年,扛过活,跑过腿,十五六岁从老家逃难出来,在钱塘江边搭个草棚住下来,什么活都干,三百六十行几乎干了个遍。这个吃苦耐劳、心灵手巧的老农民,一直在寻找另一种生活方式。终于有一天,他嗅到了春的气息,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的春风,凭自己的胆识与气度,找资金,找人才,找地方,开始了由两千块钱、一只缸起家的小作坊向一个民营企业王国的进发。上点年纪的人都知道徐传化,他是沙地里长出的一棵参天大树,是沙地里盛传不衰的神话。陆亚芳用的不是笔而是自己的心写这个活生生的人物,从外表写到内心,渗透了她的智慧和热情。
  • 一代女皇:武则天

    一代女皇:武则天

    武则天(624年—705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唐高宗时代曾出现另一个民间起义的女皇帝陈硕真),也是继位年龄最大的皇帝(67岁即位),又是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唐高宗时为皇后(655—683)、唐中宗和唐睿宗时为皇太后(683—690),后自立为武周皇帝(690—705),改国号“唐”为“周”,定都洛阳,并号其为“神都”。史称“武周”或“南周”,705年退位。武氏认为自己好像日、月一样崇高,凌挂于天空之上。于称帝后上尊号“圣神皇帝”,退位后中宗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武则天也是一位女诗人和政治家。《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一代女皇:武则天》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一代女皇武则天的传奇一生。
  • 铁血宰相俾斯麦(下)

    铁血宰相俾斯麦(下)

    铁血宰相俾斯麦,是德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也是19世纪欧洲政坛的传奇人物。他不但统一了德意志,更创造了日耳曼民族的特殊性格。他的铁血政策深刻地影响了后来德国的政治走向,甚至可以说是他改写了欧洲的历史。当时对于俾斯麦的功过得失,人们褒贬不一,因而作者认为要想真正了解他很有必要对他的精神历史作一些深入细致的研究。在本书里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精彩的心理分析出色地完成了这一任务。在书里作者不仅仅描绘了一个因得胜而神采奕奕的将军形象,而且通过分析俾斯麦身上所特有的三种性格元素——骄傲、勇敢和怨恨——揭示了支配他一生如猛狮般能量不竭的缘由。
热门推荐
  • 宿主爸爸开挂了

    宿主爸爸开挂了

    大佬君筱醒了发现灵魂碎的七零八落只好去把灵魂碎片捡回来结果这捡到了一个麻烦
  • 极品闪婚

    极品闪婚

    她是一个才貌兼备的新世纪强强女性,圣嘉学院的一院之长!为人狂傲,办事雷厉风行,一向喜欢以暴制暴!他是S市的商业龙头老大,外表冷漠,性格怪异,绝对腹黑!典型的双面人!在黑暗世界里可以任意纵横,叱咤风云,威风凛凛!这两个毫不相干,未曾谋面的人,却因为各自长辈擅自主张搞的一个征婚启事,就把结婚证直接给领了!尼玛的!啥意思?历史在退步了么?都什么年代了!咋还有这种老掉牙的包办婚姻的事情出现?但是,还真别说人家闪婚滴,有啥滴好!人家还是很有爱滴!不信,你看——片段一:某天一大早。某下属,“少爷,你怎么了?怎么看起来闷闷不乐的?”某少爷顿时咬牙切齿大声的咆哮道,“那天杀的女人!昨晚竟然敢不给我进房间!”某下属,“老大,您别着急,您看!”说着从衣兜里掏出一本厚厚的书籍。“《如何让她疯狂的爱上你》!”某少爷拎着那本书,随口念道,随手翻开书页。哼哼,某少爷脸红中…“咳咳!你可以下去了,不许跟少夫人讲,听到没有!”某少爷冷冷喝道,然后便是屁颠屁颠抱着书冲进了书房。片段二:某个饭后的夜晚。某少爷正翘着二郎腿,津津有味的看着电视,嘴里还哼着不知名的小曲。“尼玛的,你还在那里朗里格朗格朗、朗、朗个P啊!厨房里的碗你洗了么!你要是不洗,下一顿你就接着用那个碗!”女人怒气冲冲的站在厨房门口,两眼冒火的看着像巅公一样在那里直抽风的男人。某少爷顿时立刻‘嗖’的一声,一阵龙卷风似的往厨房狂奔而去。片段三:某个月色清凉如水的晚上。“枫儿!我们出去晒晒月亮吧!”某少爷对女人说。女人翻了个身,翻了白眼,“你疯了吗!现在外面寒风凛凛,冷得要死,看啥鸟月亮?”“不冷!哪里冷了?”“冷!唉,你不睡就一边去,让我睡!”“你去不去!不去我就拖你去!”看到女人没反应,某少爷发火了!“不去!”于是某少爷二话不说,直接连着被子将女人抗了起来,往外面走了去…温馨那是必须滴!强势那是绝对滴!味道那是肯定滴!此文是某云闪婚系列的第二部,当然,故事跟第一部《契约闪婚》肯定是不同的,但依然还是走温馨路线,语言风格上,想挑战一下温馨中带幽默的风格,亲们要是喜欢,请支持某云!推某云的新文《盛世军婚》——一个集团军参谋长跟一位姑娘的故事~~~推某云的完结文《契约闪婚》某云华丽丽的领养榜俊美腹黑,尊贵深情的步祈夜由亲【zcr321488】领养~~
  • 不生气的艺术

    不生气的艺术

    遇事不生气是一门很深的艺术,也是一种修养。生活中我们太在意得失,也有太多的牵挂,所以容易不快乐,情绪容易起伏波动。那么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调整自己的心态,让自己不生气或者少生气就是一门艺术了。本书作者修习佛法,研究佛家经典,将佛家智慧应用于现实生活的智慧之中。本书详细分析了生活中引起我们生气的原因,以及生气所带来的害处,并通过深入浅出的小故事和佛法说明怎样做到遇事不生气不动怒。请跟随本书一起参悟佛法,心态平和,从而调整自己看问题的角度,遇事也不要太较劲,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让不生气成为我们的一种习惯,给自己一个好心情吧!
  • 艺术哲学读本

    艺术哲学读本

    本书是作者历时20年所写的学术专著,是作者多年来有关艺术哲学问题研究的理论总结。它比较全面和系统地从哲学角度论述了艺术的位置、本性、特征,表现出作者的独特见解和心得,提出了新的理论观点,对艺术哲学的理论变革也提出了新的设想,富有探索精神,具有相当高的学术价值。出版该书,对于目前学术界关于艺术哲学的学术研究可以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同时,该书还可以作为理论工作者、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大学生的有价值的参考书。
  • 文殊指南图赞

    文殊指南图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传说之路:剑客小姐姐会法术

    传说之路:剑客小姐姐会法术

    渣男再也不见! 新征程,新伙伴居然天生满法魂的剑客啊…某男:“小法师!你一法师穿什么铠甲?”某女:“不行吗?制毒课不及格的!医!师!赔我衣服!” 某男:“怎么又是你?咦?你下副本带零食!补给呢?我们快死了。”…… 某男:“没带补给下什么战斗图!我要回城!”某女:“咦,我又没拦着,你自己走啊。”……路人:“啧,不会是死了吧?”“吼!”你问个我个龙干什么我又不会说话。
  • 军事探谜

    军事探谜

    本套全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中小学生各科知识的难解之谜,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中小学生在兴味盎然地领略百科知识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探索创新,并以此激发中小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激发中小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爱科学、追求科学的热情,使我们全国的中小学生都能自觉学习、主动探索,真正达到创新素质……
  • 丹帝重生

    丹帝重生

    一代丹帝,带着前世的无穷遗憾重回过去。耀眼的天才,强大的敌人,莫大的遗憾,在这一世,统统碾压。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恶魔法则0a

    恶魔法则0a

    我叫菲利斯圣洛·苏慕儿,我是魔法界的九公主。但是我十七岁生日就要去地球生活三年……“什么?地球人也要读书……不要啊。”苏慕儿在崩溃的边缘。却又遇到了一个恶魔学长,不过还好,也认识了几个闺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