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73500000067

第67章 解救新罗(2)

“不是没人替姐姐熬粥,只是,姐姐年事已高,弟弟也老了,能亲自替姐姐做些事,弟弟感到很快乐。”李绩说着,对姐姐一笑,去了厨房。他正认真地揽和着瓦缸里的粥,李世民突然进来。

“何以亲自熬粥,下人不够?”李世民问道。

李绩摇摇头说:“臣替姐熬的。”

“何以要亲自动手?”

“臣从小得姐姐照顾,恩同父母,如今自己能为她做些事,心中高兴。”

李世民听了,望着李绩,说:“朕曾闻爱卿葬李密一事,深感卿的忠义,没想到今日朕又见卿为姐熬粥,真大孝之人也。”

李绩原是李密部下,与李密一道降唐以后,正作战在外,听说李密叛唐被诛,即上表李渊,请求容许他收葬故主。李渊念其忠义,准其请求。李绩即回服重孝,隆重地将李密安葬于黎山之南。其坟高七仞,以君礼葬之。李渊知道之后,曾对当时的秦王李世民说:“此大忠大义也!”

李世民赞过李绩,又询问了李绩有关战事的准备,满意地离开。从李绩的宰相府出来,心中还在想着李绩为姐熬粥一事,李世民心想:如此大孝之人,必忠臣也!

来李绩家看看,李世民也是一时兴起。早些年,李世民刚登基时,也经常去看他的臣子。当初开国元勋的家,他似乎都去过一回两回。近年来,这事倒有些疏淡。这次见了李绩为姐熬粥,心中感慨不已,原想看看李绩就回,现在又想去看看另一位宰相岑文本。这次出征高句丽,战事靠的是李绩,后勤事宜:诸如粮草转运,物资钱财,铠甲、武器、装备等一切事务,都委岑文本来办理。李世民知道,这可是个不亚于直接领兵作战的大事情。主持之人,既要有非常之能力,又得有非常之吃苦精神。

来到岑文本府中,李世民非常地吃惊。这宰相府不仅低矮简陋,室内连褥垫、帐幔之类的装饰也没有。“宰相为何这般简陋,连些须产业也没有?”李世民问道,想起了魏征等一干廉洁之臣。

“臣原不过是南方一平民,徒步入关,其愿望有一秘书郎或县令足亦。如今无汗马功劳,因皇上厚爱,徙以文墨升任中书令。地位这么高,俸禄这么优厚,臣想着都有些怕,哪里还有心去置产业?”

岑文本颇有文才,早在追随李世民之前,就有文集六十卷流行于世。一次李世民宴请百官,文本献上《三元颂》。李世民见了,爱不释手,加上李靖极力推荐,不久便任命他为中书侍郎,专门掌管朝中的机密文件,后来又升中书令。其间的原委,自然是岑文本过人的才学和能力,更有文本高尚的德行。岑文本拜为中书令后,归家面无喜反忧,姐姐感到吃惊,问他为何至此?岑文本说:“我无功于国家,得此殊荣,责重位高,所以忧惧。”有亲友来庆贺,岑文本说:“我愿受吊,不原受贺。”

这次随李世民征高句丽,岑文本负责后勤工作,深感责任重大,领命后就一直忙于辎重筹划诸事,没有片刻休息。李世民见他神情疲惫,言辞异于平常,知道他是劳累过度,便不愿打扰太久,简单问了些情况,放心地离去。回到宫里,李世民对徐妃说:“文本做事太过认真,凡事亲历亲为,此次远征,后勤之事太过繁重,朕担心,文本与朕同去,恐不能与朕同归长安城。”

徐妃听了,动情地望着李世民,说:“陛下之所以能有这么多鞠躬尽瘁的臣子,还不是因为有一位知人善任、体恤臣子的伟大明君。”

“贤妃说的,八九不离十,随朕打天下,建盛唐的功勋,臣自问都想让他们活得好好的。比起秦、汉的皇帝,朕应该算得上是一位仁君。”

“不是算得上,而确实是。”徐妃说。

“唉,人总是爱自以为是,爱听好听的话。朕生为皇帝,也是如此。朕听爱妃之言,心里真高兴。”李世民真诚地说。

18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春天在露头,宫中的空气,十分的新鲜。李世民在徐妃那里,又是宴宴迟起,来到御书房时,已近午时。明日就要出征,诸多该做的事都已经有条不紊地在进行。李世民细细地考虑着,还有哪一件,他没有办理。

自从立了李治为太子之后,他将李治安排到他居室的侧面,以便能与这位未来的皇子朝夕相见,频加教诲。除此之外,李世民为李治选了一批元老重臣,组成一个强大的僚臣班子,承担“辅佐”太子的重任。这个班子中,除了太子太师长孙无忌,太子太傅房玄龄,还有太子太保萧瑀,太子詹事兼太子左卫卒李绩,太子右卫卒李大亮,以及太子左右庶子于志宁、马周和苏勖、高季辅。针对李治仁弱柔断的不足,李世民还令刘洎、岑文本、褚遂良、马周等每日轮流与太子交谈,以提高其言语、决断的能力。总之,为了太子能继承好大位,李世民已是煞费苦心,如今出征在即,李世民又想到了太子。

“去,唤太子来。”李世民对侍臣说。

太子到来之后,李世民让众人退下,打量着太子:“朕此次远征,来回要有几月,皇儿在朝中主事,一定要事事小心。”李世民谆谆教诲说:

“要多听少言,多问多思。太师长孙无忌,既是朕的勋臣,也是朕与皇儿的亲戚,忠心耿耿,可以依靠;太傅房玄龄,是朕的勋臣,其子房遗爱与皇儿的妹妹高阳公主成婚,也是亲戚,忠心耿耿,可以依靠;还有褚遂良,虽不是亲戚,同样忠心,是皇儿可依靠之人。朕远征之后,皇儿对这些人一定要恭敬礼让,即便有与他们不同的想法,也不要马上就说出来,而是要反复思考,考虑清楚他们的动机比弄清他们的道理更重要。若是想不明白,就暂时按他们的话去做,然后再看结果。久而久之,反复之后,你就会懂得权衡利弊,怎么来决断事情。”

“儿臣谨遵父命。”

看着真诚的李治,李世民微微地笑了,心想:“这儿子,定能将朕的江山昌盛下去。”

李世民的眼力其实不错,正是这个遇事优柔寡断的太子,最后平稳地做了三十五年皇帝,为唐王朝二十多位皇帝当中除唐玄宗以外在位时间最长的。其间,他不仅使百姓安享太平,还完成了父辈不能解决的高句丽问题,这是后话。

太子李治一直毕恭毕敬地站着聆听父皇的教诲。因他此时年纪尚小,又生性柔弱,见了父皇,总有些紧张,这回父皇要远征,让他在朝主政,心中更是没了底。现在听了父皇一番教诲,心里有了些底,又生出了对父皇的担心,开口说道:“儿臣有一事要求父皇。”

“说来听听。”

“父皇此行路途遥远,儿臣最担心父皇的疽疮复发,恳请父皇多带上几个御医。”

李世民听了,心中一动,说:“朕听太子的。”完了久久地瞅着李治,忽然问道:“皇儿最近读什么书?”

“重新又看了一遍《孝经》。”

“记得你还很小时,父皇就让你读《孝经》,如今再读,可知书中的要义?”

“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君子之事上,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李治回答说。

“不错!能够做到这一点,足以事父兄,为臣子矣!”李世民夸奖说,又问:“近来可习字?”

“遵父皇之命,儿臣日书三十字。”

“拿来朕看看。”

李世民的书法,很有些水平。为政,李世民是以尧、舜为效法的对象,以秦、汉的兴亡作为教训;书法,李世民则主要学习王羲之,注重技法的研究,曾写《笔法论》、《指法论》和《笔意论》,对书法的初学到深入进行了论述。李世民最擅长的,是飞白书法。

太子拿来今日刚习练的三十字,李世民仔细端详了一番,说:

“临古人之书,不在学其形势,唯求其骨力,以然于心后,形势自然生成。”

太子从四岁习字,此时已颇有些功力,对书法的理解,也早以入门,听了李世民的话,频频地点头说:

“儿臣一定努力去求其骨力。”

“好!在书法上,虞世南、褚遂良诸人,各出其奇,各诣其极,太子有闲之时,可常去请教。父皇象你这么大时,只喜欢弓箭、骏马,是为当时形势所至。如今天下太平,太子当潜心读书,研习书法。博学多才,是一个明君必须具备的。”

18

春雷惊醒了蛰服已久的苍龙,新雨滋润了茫茫已久的慌原,昔日的枯黄中,柔绿在风起猛长。在这新春的柔绿中,一条清新的弛道,从长安直通洛阳。往日里,这道上来去匆匆的多是一些商人和临近的住户;今日里,却浩荡着李世民远征高句丽的军队。

参加这次远征的诸多将帅,在得到通知后,都带了他们的军队,纷至沓来地赶往洛阳。李世民要在洛阳集结三十万大军,尔后兵分三路,从洛阳北进,率兵攻打高丽,解新罗之围。

这是个多雨的日子,道旁正有排排桃树。春雨沥沥之后,那花瓣上颗颗雨滴,犹如满挂的泪珠,朗然地印入路人的眼目。李世民掀帘见了,心中暗想:桃花也为高句丽流泪?看样子,他们可是要大难临头了。再看树下,花瓣片片,四处零落。帘外雨潺潺,落花树下,眼见得春意阑珊。李世民这么一路想着,不觉到了洛阳。李绩、唐俭、李道宗等一班武将在城外候着,独不见岑文本。李世民想到了他,却也知道,他正忙啊。如此多的军队,这样那样的供给,可不是简单的事。

第二天在洛阳城里的大校场,李世民捡阅了他的远征大军。在刑部尚书张亮面前,李世民停止了脚步,就在几天前,他们曾经讨论了刑法问题,俩人都就死刑不可马虎判决的看法达成了一致。“凯旋回到长安后,再议死刑一事。”李世民对张亮说。

“届时再听陛下教诲。”张亮谦恭地回答。

此次战役,李世民与李绩等反复商定以后,决定兵分北、中、南,三路向东北进军。中路由李绩率领,从锦州稍然逼近高句丽的辽东城;北路由李世民亲自带领,直捣大黑山中的卑沙城,解新罗之围后,东南而下,从北攻击辽东城;南路由张亮率领,在兴城乘500艘战舰经辽东湾攻占盖牟城,然后东北而上,从南攻击辽东城。张亮因熟悉水军,基于战术上的需要,李世民这次亲自点名让他统军随征高句丽。

听了张亮的回答,李世民点点头,又说:“战舰、军需,岑文本都替你安排得妥妥贴贴,到时就看你的啦。”

“陛下放心,张亮一定准时拿下盖牟城,迅速北击高句丽的辽东城。

“好,李绩居中进攻,朕与将军北、南夹击,辽东城焉能不破?”李世民说着高兴地笑起来,又走到营州都督张剑跟前。看到他背上的弓特别大,李世民很感兴趣,上前解了下来,在手中掂了掂,说:“差不多跟朕当年的弓一样重了。”

李世民武功不错,箭法尤其了得,他用的弓箭比常人大出一倍,射出去总是箭无虚发,连善使弓箭的突厥人,都对他的箭法佩服得五体投地。因喜爱弓箭,李世民曾作《咏弓》一诗,这回看到了张剑的大弓,不禁想起了自己的那首诗。转头问一直伴随在身边的大元帅李绩:“元帅可知朕的《咏弓》诗?”

“臣记得。”李绩回答,随口背了出来:“上弦明月半,激箭流星远。落雁带书掠,啼猿映枝转。”

“好!元帅能记得朕的这首诗,说明元帅也是个善长使弓之人。‘激箭流星远’,可以先发制人,实在是减少自己的牺牲,有效杀伤敌人的良器。这次远征高句丽,定要发挥弓箭的长处。好好地教训那些自以为是的高句人。”

“臣遵命。”

“还有,你们这些元帅、将军,都要明白:高句丽虽向朕的大唐朝贡,却一直心怀不满,敌意甚浓。辽东地区,历来为华夏所有,高句丽、百济、新罗都是朕大唐王朝的附国,各自应相互尊重。如今高句丽野心勃勃,欲一统辽东,是对朕之大唐的挑衅,是决不能允许的……”

李世民拉开了这个话题,越说越起劲,越说越兴奋,直到看见信使飞奔而至,这才住了话头。信使送来的,是一个鼓励士气的好消息。

早在长安,李世民决定援救新罗时,房玄龄曾担心薛延陀会趁虚骚扰大唐边镜,李世民当时让人去告诉薛延陀:朕要去打高丽,你不怕朕就来骚扰。薛延陀听了这么威猛的话,当时就吓得倒吸了一口凉气,在心里吓没了对唐朝的所谓趁虚骚扰。待李世民出长安后,高句丽权臣盖苏文探知是皇上御驾亲征,心里害怕,于是修书一封,许以厚利,请求薛延陀夷男叛唐,出兵相助。夷南摄于大唐王朝的天威,不敢枉动,不但不出兵相助,还将此事及自己的诚意来信告之。

李世民看了夷南的来信,哈哈大笑,说:“小小的高句丽还想联络他国,共同与朕为敌,真是自不量力。”完了将夷南的信交给李绩,又说:“让众将帅们都看一看,知道高句丽是个什么东西。”

众将帅传看之后,纷纷大笑不已。高句丽权臣盖苏文做梦也没有想到,他的一封求援信,大大地提高了唐军的士气。

18

仲春的辽东半岛,满地残阳;繁花满头的老树,再不见还有枯枝;嫩绿的青草,随了暮霭变得深绿;大黑山的斜阳,探头迎接着李世民的大军。

同类推荐
  • 告诉你一个丘吉尔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丘吉尔的故事

    精选了丘吉尔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丘吉尔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烟雨孤鸿,民国才子的情与往事

    烟雨孤鸿,民国才子的情与往事

    民国才子有一股今日不复再见的气质,在那个独特的时代里,他们用各自独特的性格,演绎着人生翩翩风采。在其漫长的一生中,他们有着怎样荡气回肠的故事,他们的故事又曾被多少人误读?本书以唯美的笔触,为读者还原那一段段璀璨的传奇故事,讲述那些民国男子的款款深情,人生得失;为读者拾起那些陨落在历史尘埃中的珍贵老故事,还有那些久违的感动。
  • 吕不韦十讲

    吕不韦十讲

    王朝的建立需要血与泪的浇注,是谁无怨无悔地奉献了自己的一腔热血,又是谁默默无闻地流尽了最后一滴泪,历史的车轮不会因为他们的牺牲而驻足。君臣博弈,胜的骄傲,败的灭亡!父子博弈,胜的真能骄傲,败的真能灭亡?吕不韦的悲剧是对君臣共荣、互利的否定,更是对君臣斗争、暗算、倾轧的写照。血腥的斗争莫不以两种结尾收场一不是君亡便是臣灭。吕不韦献身于这场斗争中,失败的却是既为臣又为父的自己。甚悲哉!“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这是几千年中国历史文化的经典性总结。尖锐与现实的评判折射的是吕不韦之类的名臣们悲惨的结局。慨叹吕氏悲惨的人生之余,我们似乎应该回过头,看看他传奇般的人生。
  • 收将凤纸写相思:李商隐

    收将凤纸写相思:李商隐

    朱丹红编著的《李商隐(收将凤纸写相思)(精)》 讲述了:李商隐,是晚唐*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 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由于一 直处于“牛李党争”之中,所以一生郁郁不得志。但 他的诗歌是唐诗里的一朵奇葩,其构思新奇,风格婉 约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 优美动人,成为几千年来,人们不断咀嚼回味揣测的 名篇,连带着他的人生在后人眼中也显得神秘。《李 商隐(收将凤纸写相思)(精)》即是以小说体的形式, 来写李商隐郁郁悲苦的一生。
  • 孔祥熙全传(上)

    孔祥熙全传(上)

    自称是孔子的第七十五代裔孙的孔祥熙,青年时期经贸有术,在家乡山西太谷拥有一定资财。1927年4月投靠蒋介石集团,并促成蒋介石宋美龄联姻,从此官运亨通,历任工商、实业、财政等部部长和行政院副院长、院长等要职。孔主管财政达11年之久,对币制改革、支持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以及支撑抗战财政,有过一定的贡献。但孔以权谋私、贪污腐败,一再受到舆论的指摘,1944年11月即被迫去职,从此离开政坛。
热门推荐
  • 伤寒指掌

    伤寒指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没事别惹前男友

    没事别惹前男友

    一部新时代白领女性遇神砍神,见招拆招的麻辣烫爱情小说。苏言和程光亮、程盈盈和刘赫,一对分手,一对离婚,可不知道为什么,他们谁也看不得对方去相亲,却又不肯复合……苏言的好朋友聂青和左晓洁,一个是典型的温柔妻,一个是非典型狐狸精,到了婚嫁年龄,为找个人结婚,见识了各式各样的*品、变态和花里胡哨、长得奇形怪状的男人……四个女人+无数奇奇怪怪的男人,混乱、狗血、搞笑纷纷上场,为什么老实的凤凰男却是“光绪”、外表严谨财力不错的教授心脏却不怎么好、健谈的报社记者却是个吝啬鬼……
  • 禅修与静坐

    禅修与静坐

    蒲正信居士性情淳和,深具慧根。平常爱钻研佛学、医学、武术,自皈依三宝后,尤好禅学和静坐。她的近作《禅修与静坐》一稿,我阅读后,深感她能将正信、正见与修持相结合,有一定成就,值得高兴和赞扬。
  • 那就再也不见

    那就再也不见

    当我陨落了又有谁会知道呢?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我就像一艘迷雾中的帆船,毫无目的的前进,盼望着天上的星星有一天能够出现给我指点迷津,青春就像一本书,它记载了我们一生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他总能毫不意外的教会我们成长,成长是一种蜕变。蜕变总要历经磨难,必须努力学会飞行,要像雄鹰一样展翅高飞,才能飞得更远,飞得更高,去到你想去的地方达到你想达到的高度,去成为更好的自己.
  • 南非洲历险记

    南非洲历险记

    英国和俄国两国天文学家组成了一个科学委员会,为了测定米制单位的精确度,来到了南非洲地区进行测量演算。由于双方领导人各自的利益和嫉妒,导致合作终止。他们各执一摊,开始了艰险的工作历程。在荒凉的非洲内陆,他们受到了当地土著人的攻击,他们能逃脱吃人族的追捕,完成他们的使命吗?
  • 蝶魂幻舞系列(一)

    蝶魂幻舞系列(一)

    杀手问流氓:“杀人有罪吗?”天使插嘴道:“废话,杀人当然有罪。”死神站起来寒声应道:“不,好多的时候不杀人才有罪!”
  • 主持人节目策划艺术

    主持人节目策划艺术

    本书更加强化应用主持的实用性、可操作性,融知识性和实用性为一体,让广大读者在学会主持理论知识的同时,可以在主持工作的实践中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从而迅速提高自身的主持能力和素质。还精炼了一些基础性的内容;在理论的阐述方面,力求言简意赅、通俗易懂,便于理解和实践应用。
  • 父母格局有多大,孩子就能走多远

    父母格局有多大,孩子就能走多远

    许多人说这是一个“拼”父母的时代,我们不否认这句话确实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它具有片面性。现在孩子拼的并不只是父母的物质财富,还有父母的思维、远见和格局。而这些因素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孩子一生的发展。可以说,父母的远见和视野,决定孩子人生道路的广度;父母的格局,决定孩子将来所在的高度。有大格局的父母,看到的是孩子的未来和前景,不一味地宠爱孩子,而是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不仅着眼于成绩,还注重孩子涵养、品性、能力、胆量等全方面素质的培养。
  • 丘东平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丘东平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赛娥出世的时候,那将一切陈旧的经验都神圣化了的催产婆,把耳朵里的痛苦的呻吟声搁在一边,冷静地吩咐着:“尾审仔,来啦!……”
  • The Portygee

    The Portyge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