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73800000011

第11章 陈美莲的爱情

我经常听到陈美莲这个名字。

甚至,我都记不得我母亲的母亲(也就是我的外婆)的名字。说到底,是因为母亲经常提起陈美莲,而很少说到自己的母亲。她的母亲实在是太弱了,在那个大家庭里,她实在是不显山露水了。本来她就是一个性格很软弱,没有主见的人。即使是别人把矛盾对准她,她却是回避的,或者任由人挤兑。由于受到了自己男人的冷落,别人就更不把她当回事。如果不是因为她生下了一大帮儿女,她恐怕连外戚都不如的。

母亲说,后来她想起她母亲,就觉得她的一生其实过得非常的不幸。我想,也许那个时代的女人都差不多。但是,母亲却反对我这样的说法。她认为,并不是每个家庭都像她母亲那样窝囊的。就算是陈美莲,活得也比她的母亲光彩。至少,是热烈。

她们完全是两类不同的女人。

但是,从她父亲来说,他更宠爱陈美莲。因为她爱表达,她敢爱敢恨。在李玉楼面前,她完全把自己解放开了,张扬自己的个性。相比较而言,母亲说她的母亲不但在大家庭里只会是低眉顺眼地服从,处处小心谨慎,不显山露水的。连在自己的男人面前,一样是唯唯诺诺的,不敢越雷池半步的。做为一个女人,不能太顺从,这是母亲从年轻时候起,就得到了的体会。她后来自己是这样做的,也是这样教育我的姐姐的。效果怎样,当然各人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母亲和我的姐姐,又是不同类型的人。

我想,人的分类只能是大略的,粗犷的,笼统的。事实上,也许每个女人都是各不相同的。人与人相同的,其实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而更多的,却是不同。人们一般都是容易发现相同的(他们喜欢去主动寻找相同,加以类归),而很少发觉不同。因为相同的是浮在表面的。不同的,人们却喜欢隐藏在自己的内心里。

母亲说,对她们家影响最大的人物其实不是别人,正是后来进门的陈美莲。

陈美莲第二次来到李家庄,实际上比较平静。她的祖母那时候已经不行了,差不多整天都是躺在黑屋子里。她躺在那里,经常一动不动,一般人不知道她是活着,还是已经离去了。陈美莲回到李家庄,她没有任何表示。很多人以为她并不知道。事实上,后来证明她是完全清楚的。陈美莲倒是想去看她的,但被李玉楼拦住了。那一年的时间里,母亲说她的祖母几乎没出过自己的屋子,不见任何人。她也很少吃东西,几乎是不吃的,正常只是喝一些水或者米汤。只要她不激烈反应,家里的其他人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反应。而母亲的祖父在这个问题上,也不想再说什么了。既然早已经是事实了,多说也无益。

他们都还是尊重李玉楼的。

母亲说,她的母亲对陈美莲也不错,甚至一度和陈美莲很亲热。至少,表面上是这样。母亲说,她的母亲实际上不光是尊重自己的丈夫,才对陈美莲友好。更主要的,也是感激陈美莲过去的那段时间,对李家文和李家武的照顾。尽管事实上谈不到照顾,至少他们之间相处得还不错,平安无事。再说,她也的确是关心过他们兄弟俩的。后来,也关照过她的姑娘。母亲说,她的母亲是个性格温和的女人,容易记着别人的好。再说,既然事实的事情,她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到了后来,她甚至是同情陈美莲的。她自己也是女人啊,知道一个女人,要是怀不上孕,是件多痛苦的事情。无论是从哪方面讲,她都比陈美莲高贵。她也就不计较她了。

重新回到了李家庄的陈美莲,和过去当然还是不同的。母亲说,她的父亲还是比较宠爱她的。他所以宠爱她,除了她的年轻貌美之外,也是因为她的不幸。几次流产,让他对她产生了许多的怜爱。他也觉得她应该有个孩子。通过几年的相处,他们算是比较了解透彻了。母亲说,男人都是粗心的。尤其是一个有地位的男人,未免就会自以为是。其实,她的父亲怎么会完全了解陈美莲呢?她相信她的父亲到死,也没能理解她。--这都是后话。

母亲说,因为有了她父亲的罩护,所以陈美莲的地位在家里越来越牢固了。她和她母亲之间的关系,在亲密了一段时间后,又有了不少的摩擦。但是,母亲说她的母亲一直宽容忍让的,一直到陈美莲闹出很大的事情来。

陈美莲自己并不想闹事。

但是,爱情这东西闹她。爱情就像一个调皮的孩子,不停地向她怀里撞着,像是撒娇。她有点烦它,却又是舍不下它。她就像一个非常疼爱孩子,却又毫无经验的母亲(或者说,那身份更像一个小姨妈),被它弄得没了主张。最后,她索性和孩子打成一片了。

陈美莲也说不清,她怎么会看上赵连长的。

赵连长住在李家庄。

母亲说,一切还是要从她的父亲说起。她的父亲喜欢赵连长。她说她现在还能记得赵连长的样子,个子高高的,身板看上去很结实,长了一张圆圆的脸,却又生了一脸的络腮胡子。看上去,很亲切。事实上他待人也特别和气。当然,在战场上他又是另一种样子。他有个外号,叫“赵大炮”。这绰号证明他是一员虎将,那意思说他像大炮一样咆哮,怒吼,掷地有声。

赵连长是个北方人,性格豪爽。本来他的部队一直驻扎在外面,是李玉楼提出让赵连长住进自己的大院子里来。本来有一个旅,旅长姓安,叫安东期。原来安旅长就住在大院子里。安旅长走后,李玉楼就请了赵连长进来。

这里面有一些现实考虑,但也有很多是感情因素。

这就要谈到安旅长了。

安旅长安东期是个读书人,据说去过日本,又过去苏联。这样的一个人,当然是见多识广。李玉楼喜欢这个人。甚至可以说是他崇拜他。李玉楼过去和共产党打的交道不多(事实上根本就没有直接交道,更多的,只是听来的一些概念),只是觉得他们出身都很低,大多是农民,大老粗,或者是一些闲杂人员,却没有想到也有像安东期这样知书达礼的人。安东期告诉他,像他这样的,在共产党的队伍里面,实在是太普通了。他说,共产党里面有很多的能人,有许多留洋的知识分子,甚至有些是大知识分子。

母亲说,父亲很佩服安东期这个人,觉得他既能带兵打仗,又能吟诗作赋。安东期待人彬彬有礼,非常客气,是位儒将。他的记忆力惊人。在李玉楼的眼里,这个人根本不是凡人,简直就是个神。照旧时书上的说法,这种人是天上的星宿。他们来到人间,是承担某种使命的。而就是这样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他和李玉楼是称兄道弟的。他们还互相赠送过礼物,李玉送给安旅长一只银质的怀表,安旅长给李玉楼一支德国造的手枪和自己穿过的一件皮袄。对于安旅长来说,也许只是一种客套,--礼尚往来。可是,李玉楼却是很认真的。是这个人,彻底地改变了他对共产党的看法。他改变的,是对整个共产党的看法。他不再对内战感到担忧了。他觉得如果共产党能得天下,也许会把这个国家收拾得好起来。

这样一想,母亲说,她的父亲李玉楼对他的大儿子李家文,甚至有了一种期盼。期盼他加入共产党。加入共产党,现在看来是个光明的选择。他甚至期盼李家文未来能在共产党里谋个一官半职(他想到的,还是当官的旧思想)。他的期盼,也带动和影响了全家人。母亲说,像她祖父那样的人,居然也对安东期安旅长敬佩得不行。而且,在村里逢人就夸赞共产党。夸共产党的人好,共产党的队伍好。

母亲说,他们是真心实意的。

安旅长驻扎到这里,是有任务的,那就是由他负责保护一个银行。他们在解放区有自己的货币。原来是在海上,后来因为日本鬼子飞机的轰炸,只能转移到岸上来。一部分物资,就放在了李家庄的一个大仓库里。当然,这是暂时性质的。过一段时间,他还会转移走。

战场的形势是瞬息万变的。安旅长在李家庄一共停留了有一个多月的时间,然后他带着大部队先转移了,却没有带走那些军需物资。他要北上,去和另一支部队集合。这样,他就让赵连长带了一部分兵力留守在这里。赵连长本身并不乐意,但是安旅长的命令,却又不得不服从。

母亲说,安旅长走后,她的父亲却一直念叨着他。他认为他失去了一个很好的朋友以。这个好朋友虽然和他相处的时间不长,但他却认为是他一生当中认识的最重要的朋友。他总是记着他们一起下围棋的情形。安东期的棋艺很高。但是,他却并不咄咄逼人。他走棋时是绵里藏针。李玉楼常常输得心服口服。母亲说,父亲在与安旅长博弈时,真的获得了空前的快乐。两人有时下得忘我,连饭都顾不上吃。而安旅长走了,李玉楼就再也找不到合适的人下棋了。后来就算他有时回城里,有人找他下,他也不肯了。他看不上人家。

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很感情用事。

感情用事,是会坏事的,我很清楚这一点。

除了下围棋,他们还一起骑马,打过猎。他们去几十里地外的海边滩涂上,打野鸡、大雁、獐、狍子、野兔……安旅长的枪法很准,战果累累。李玉楼的枪法差(其实根本谈枪法了,他只是会瞄准,会扣扳机罢了),只能用猎枪,一枪轰下去,有许多的霰弹,总能打到一些大雁。大雁是群居的,往往一落一大片。它们潜伏在一人高的茅草丛或是芦苇荡里。打猎的人,要悄悄地逼近,然后对准一个大概的方向,轰下霰弹。安旅长不喜欢这样的方法,他笑李玉楼说,这是很笨的方法,没有快感的。他教李玉楼打枪。一段时间下来,李玉楼的枪法还真的大有长进。

安旅长虽然走了,但赵连长还在。和安旅长不同的事,赵连长是个大老粗,穷人出身。到了部队上,才慢慢学了一些文化,好歹认识了自己的名字。他说他之所以出来,是因着家里欠了地主家的钱,地主家的账房前去三番五次讨债,而他家又实在拿不出来,双方发生了争执,一怒之下,他年轻气盛,居然把前去讨债的人打伤了。受伤自然是伤得不轻,他以为是出了人命(事后县里的官府也的确要缉拿他)。情急之下,他只有选择逃跑。逃跑途中,他遇见了一支部队,就加入进去了。很自然的,他这样的性格,到了部队上,就显示了他的英雄本色。安旅长欣赏他。每次打仗需要“啃硬骨头”,就是派他带领着队伍上。而这次所以把他留下,是因为他受了伤。

赵连长的身上,已经有七处枪伤。有一次打在他的左胸上,差点就要了他的命。但用他自己的话说,他的命硬。好几次,他都从鬼门关上又回来了。他的战斗经历,颇有传奇性。

尽管赵连长是和地主家发生冲突才出来的,但他并不反感像李玉楼这样的地主。他住的地方,就在前排的院子里,是和雇工们一排的。闲来无事,他也和雇工们闲谈。通过那些雇工的谈话,觉得李玉楼为人是相当不错的。到底是因为他在城里有生意,所以他对雇农佃户并不刻薄。甚至,有人给李玉楼起了一个绰号,叫“李大善人”。当然,这事实上只是一种夸张的讨好说法。母亲说,也许她的父亲和她的祖父比较起来,真的好很多。他对雇农佃户比较宽厚。时不时地,对一些特别困难的,受了人祸天灾的,还会有所接济。其实这也不足怪,谁让他是这一带的头面人物呢。要成为一个头面人物,必须有人拥戴你。要受人拥戴,当然就要宽厚待人。母亲说,但她的父亲做的这一切,并不是有意要成为这一带的头面人物。他和他的父亲是不一样的性格。他的眼界要更宽一些。

母亲说,她的父亲李玉楼虽然不能像和安旅长那样下围棋,但是,也并不影响他们的交往。李玉楼倒也是喜欢赵连长的。赵连长有赵连长的好。李玉楼对家里人说,《三国》里的张飞也是不识字的,还有《水浒》里的李逵。但是,他们都是英雄豪杰。在他看来,赵连长也是。一员猛将,不是英雄豪杰是什么呢?草莽英雄,也是英雄。何况,赵连长待人和气,就像后来书上说的,“对待同志,像春天一样的温暖”,是有着一种侠骨柔情的。

李玉楼对赵连长只是一种欣赏,他并不知道,真正对赵连长产生了强烈的好感的,是自己的二房,陈美莲。陈美莲自己也说清,她为什么要那样强烈地被他所吸引。与李玉楼不同的是,她对那个安旅长也有强烈的好感,但是,那个人只能是仰视的。赵连长不同。赵连长是可以平视的。她敢直盯他的眼睛,然后看着他忽然红了脸,窘得不像样子。那种红,一直连他络腮胡子下的皮肤都红透了,就像喝了很多烈性白酒辣出来的红。

赵连长年龄和陈美莲相仿,比她只大四个月。可是,他却还是个单身。换句话说,他还是一个童子身。共产党部队的军官们和国民党部队的军官们不好相比。共产党部队的军官都是穷人,把脑袋提在手里打仗的。谁也不知道哪一天会倒下。子弹是不长眼睛的。他们没有条件娶媳妇安家。他们只能期盼着,等有一天战争结束。

看到了赵连长,陈美莲忽然就悟出自己的过去是幼稚的。过去姓赵的小伙子,以及那帮土匪,包括后来的李家武,怎么能和赵连长相比呢。赵连长才是真正的男人。她喜欢他的那种害羞。他的那种害羞,让她很欣喜。他越是害羞,她就越是要有意地撩他。有时候,她还把她经历的可笑事情,说给别的人听。她们也都笑。她们想不到这样一个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大男人,会在女人面前表现得那样害羞。事实上,她们也都和赵连长打过交道,他看见她们可从不脸红。母亲说,她后来才明白,男女之间有时候是很微妙的。我知道,用现在的话说,那叫来电。有的男女乍一见面,有时连姓名都还没问清呢,没有理由的,就会来电。有些男女天天在一起,也没有感觉。陈美莲和赵连长,就属于那见面就来电的那种。这里面更多的因素,当然是来自陈美莲。

陈美莲自己明白,她对赵连长,是用了一点小心思。她在李家武身上还没有用完的“母爱”,这回悉数倾倒在赵连长的身上。原来在土匪窝里,她害怕被男人注意到。现在,她渴望被男人注意。李家武对她的冷遇,让她心里有种挫折感。但她是一个内心不认输的人。她知道自己的魅力。过去在县里,她走到街上,就明白那些盯着她腰身看的男人,心里想的是什么。其实,她也知道,她不可能作得太出格。但是,她需要在生活里制造一点小波澜。

她要显出在这个家里,她的与众不同。

她也不屑与李家别的女人一样。

对赵连长而言,他是愿意远离她的。毕竟,这是寄居的主人家的女主人。他知道这种事情不会有结果的。如果有结果,一定是不好的结果。他知道李玉楼和别人不一样。他对李玉楼是敬重的。至少,在他的眼里,李玉楼是个正派人,是一个比较富裕的生意人。他觉得他不应该背上某种不名誉的东西。

可是,这种事情是不知不觉的。等你意识到的时候,已经迟了。

陈美莲接触赵连长,开始只是帮他煎过一次中药。然后帮他拆洗过一次棉衣。他的衣服上生了许多虱子。她帮他在伙房里烧了一大锅开水,把所有的衣服都烫了一遍。赵连长当然很感激。她把他所有破了的地方,都缝好了。男人是干不来这针线活的。他第一次和一个头上散发着桂花油香味的年轻女人,如此近距离地接触。

他想她,又怕她。

怕她离自己太近。而到了晚上,他开始想她。

他知道他想得不对。

陈美莲看出来了,他喜欢上了她。

她喜欢有这样的一个男人喜欢她。

她喜欢他身上表现出来的那种粗犷,甚至是温柔的野蛮。她相信他的体内有一种强大的爆发力。这种爆发力,被他深深地隐藏了。她忽然渴望自己被野蛮地征服。这是一种非常奇怪,又非常大胆的念头。她喜欢他的粗野,喜欢他的模样。甚至,他的外地口音,对她都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吸引力。

她被他吸引了,她愿意这样被他吸引。

他让她感觉到了甜蜜。

一旦这样想,爱情的种子就在心里扎了根。

而这个春天里,雨水充沛,阳光灿烂,很快,爱情就的种子就萌了芽,长得特别的迅速疯狂,开出了鲜艳的硕大的花朵。

同类推荐
  • 穿幕行动

    穿幕行动

    20世纪50年代后期,台湾国民党空军加紧了对大陆纵深的高空侦察,美国从“全球战略”出发,开始向台湾提供U-2型高空侦察机。台湾空军由此组建了“第三十五中队”,隶属国民党空军总部情报署。U-2型机最大飞行速度800公里/小时,最大航程7000公里,续航时间可高达9个小时,实用升限22870米。机上装备侦察、夜航、电子对抗、电磁波探测等先进系统。可在20000米高空拍摄照片,可供判读的横向范围达150里。国民党空军将U-2机的纵深飞行,称为“穿幕”行动。下面是40年前发生在当年祖国腹地的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故事。
  • 绿野仙踪

    绿野仙踪

    有个小姑娘叫多萝西,是个孤儿,她和亨利叔叔、爱姆婶婶生活在一起,他们住在堪萨斯大草原的中部。叔叔是个农夫。他们的房子很小,因为造房子的原木要从很远的地方用车子拉来。房子有四堵墙,下有地板,上有屋顶,里面有一个生锈的炉灶、一只碗柜、一张桌子、三四把椅子、两张床。
  • 消失的萤火虫

    消失的萤火虫

    北信浓地区是被高山围绕的小镇,东西跨度大约三十九公里,南北跨度十二公里,海拔高度从十三崖的四百二十四米到里岩菅山的两千三百四十一米不等。小镇面积的百分之九十几乎都被原始森林覆盖。此时,正值春意渐浓的时节,黑部由希专门从东京赶来游玩,住在小镇的峰泉旅馆里。峰泉旅馆的自动门还没打开,就听到了小川早曜子的声音,“哎呀,由希前辈,想不到您真来了,欢迎欢迎!”
  • 阴阳秘录

    阴阳秘录

    他本是名牌大学的建筑系高材生,却因为意外的发现了学校的布局竟然是按照大凶的墓地规格来建造的,而卷入了一个被隐藏了数十年的秘密之中。神秘的卫道者,果决的驱魔人,还有一直流传在民间的阴阳先生。都因为罗亚的卷入再次激起波澜。而罗亚这才发现,整个世界的安危,竟然都跟自己的一举一动息息相关……是生?还是死?是人?还是鬼?在阴阳之外,又是什么样的存在?
  • 风波

    风波

    我的童年是在战乱中度过的。从我记事起,就不停地“躲乱”,终日生活在东躲西藏的极度恐惧之中。即便在这种条件下,我父亲——一个大字不识的农民,仍让我五岁就开始上学。我清楚地记得,那天下着大雨,村路泥泞,我一个堂叔背我去前头台子上私塾。私塾是本房二爹开的,就几个孩子。他一早蹲在屋前台阶上,端着水烟袋“咕嘟咕嘟”抽烟,样子煞是吓人。我不记得二爹给我上过什么课,大概是之乎者也一类吧。但印象最深的是祭孔。那天下午,二爹长袍马褂,于门前场地上设立香案,极虔诚地点香焚纸,叩头祭拜,口里还念念有辞。我们几个孩子也跟在后面跪成一排,叩头作揖不止。这大概是我们最快乐的一天。
热门推荐
  • 这天不是黑白

    这天不是黑白

    侠肝义胆皆由心,恩怨情仇皆因情。坑蒙拐骗不为钱,杀人无数为红颜。是非曲直分黑白,但使朗朗照乾坤。不辩日月四季雨,愿求世间无不平。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魔武九霄

    魔武九霄

    万古魔君,执剑傲九天,战百世轮回而不灭,历千劫万险依然永生。星辰魔尾以九式逆天,决战于苍茫星空,浩瀚混沌天之上,九道源之神力,震天摄地…他,车祸少年因万魂之体,穿越异世,不经意间被关入寒冰牢狱,得其传承…他负血色魔剑,让得六界战栗,无尽混沌崩碎,斩天之法身,傲视万古之神力…他万花从中过,叶叶都沾身,后院起火早已成了家常便饭。一切尽在魔武九霄…
  • 自然奇观

    自然奇观

    《自然奇观》讲述浩瀚无边的宇宙,诡异莫测的自然,神奇有趣的生物……千余个知识热点,千余幅精美图片,带领我们一起探索变化无穷的大千世界。
  • 全球空投

    全球空投

    新书《英雄联盟宇宙服务器》1v1对决,5v5对战,100v100团战,100000v100000国战,我们打的不仅仅是游戏!游戏从激荡的二战副本开始……热血的国战、静谧无声的星战、炫丽的魔法、飘渺的修真、狡诈的仙神佛魔,以及各路神器仙武,这里应有尽有!就看你等级够不够,运气好不好了。不过,玩归玩,可别忘了,这只是游戏,一个实景游戏,久玩会伤身的哦!
  • 神秘事件调查员真实口述

    神秘事件调查员真实口述

    神秘事件调查员亲历诡异事件!骇人秘闻,你打死也不敢相信!这个世界没有永恒的真相,请不要试图去寻找真相!因为真相很可能颠覆你所认知的世界!如果我告诉你,传说中的香巴拉圣地真的存在,你会怎么想?如果我告诉你,世界上并不是仅仅只有七个大洲,你会怎么想?如果我告诉你,这个世界不止一个世界这样的矛盾理论,你会怎么想?如果我再告诉你,现今社会的科技水平也许还不及曾经的远古时代,你又会怎么想?
  • 那一道曙光

    那一道曙光

    生活随笔,没有什么好可以介绍的。望,谅解。
  • 祝酒辞与红白喜事致辞金典

    祝酒辞与红白喜事致辞金典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祝酒辞。通过从酒的起源到祝酒辞的兴起、发展、演变,乃至最后成型,对祝酒辞进行了全方位阐述,希望读者了解祝酒辞的“前世今生”,并对酒文化有一个重新的认识。此外,还遴选出数百例题材丰富的祝酒实例。下篇为红白喜事致辞。书中对红白喜事的礼俗和红白喜事致辞的特色进行了详尽的讲解,同样选取了诸如婚礼、生日、节日、会议、商务庆典、送行、就职、升迁、升学、乔迁等多种不同场景的案例供参考。本书具有很强的阅读性和实用性。“一杯美酒,笑迎五湖四海宾客;一本奇书,恭奉千秋万代读者。”
  • 异世之嫁给废材

    异世之嫁给废材

    化神期高手薛璃穿越成被拍卖的小可怜,没有灵基不能修炼魔法,身份低微被人看不起,还被帝国二王子抛弃,这个世界灵气稀薄还不能修炼。没事,她找到了一个蕴含灵气的人。薛璃:前面那个快要死了的人等等,我要吸取你身上的灵气,进行修炼。西斯:家里有个每天都要亲亲抱抱才起得来的人,怎么办?西斯快死了。他悲凉得闭上双眼,嘴边的话语苦涩至极,“你这是在羞辱我吗?”“你喜欢兰斯,所以即使冒着失去生命的代价,也要如此折辱我吗?”薛璃皱眉,“你错了,我不会死。”“放心,我也会尽力让你活得长久点,毕竟你活得长久,我才能活得更长久。”他的声音有些沙哑,“你想要?”薛璃抬眼,撇了撇嘴,老实说:“比起魔核,我更想要你。”她掏出那张宝心符,贴在老人的胸口,那张符篆肉眼可见的发出一阵白色光芒,老人的眼睛不再没有精神的半阖着,慢慢睁开了,脸色也呈现出健康的颜色。人群里不知谁突然大喊一声,“药剂魔法师!”她可不是魔法师,她只是一个修真者。
  • 间隔年,一个女孩在游行

    间隔年,一个女孩在游行

    她,蔡璐璐,一个80后单身女孩,经历了一段奇幻又刺激的间隔年之旅:在路上,她经历了单身女孩旅行可能遇到的各种惊奇、刺激和彪悍的事:她想要的,是如何在庸常不变的朝九晚五中寻找到人生的乐趣与价值,如何不在房子、车子、信用卡三座大山重压之下日渐麻木,将年少时的所有梦想抛诸脑后。也许答案就在路上。每个人只能年轻一次,即使不能像光鲜的影视剧中那般轰轰烈烈,至少要给自己一次机会,试着推开那扇通往世界的大门,哪怕只从门缝中瞭望一眼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