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744600000002

第2章 清教徒

要说美国的起源,就绕不过“五月花号”移民船。其实“五月花号”是一艘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货船。在跟北美搭上关系之前,它经常往来于英国和欧洲其他国家之间,运送货物。1620年9月16日,它载着102名乘客和25~30名船员,离开英国的普利茅斯港,驶向大西洋彼岸的美洲大陆。“五月花号”孤独地在海上漂流了66天,终于在11月21日到达北美。船上的乘客们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建立起一个新的殖民地,把它命名为“普利茅斯”。这就是今天美国马萨诸塞州普利茅斯镇所在地。

“五月花号”不是第一艘来到北美的移民船,普利茅斯也不是英国人在北美建立的第一个殖民地。那么,这艘船为何如此不同凡响呢?这就要从它的乘客说起了。

在“五月花号”的102名乘客中,大约有一半被后人称为“清教徒”,另一半是受雇的工匠、仆人和到新大陆寻找机会的殖民者。英文单词“Pilgrims”被简单地翻译成“清教徒”并不准确,约定俗成罢了。这个词出现在威廉·布拉德福德的回忆录《普利茅斯定居地》里。布拉德福德是“五月花号”的乘客兼清教徒领袖,后来担任普利茅斯殖民地总督达31年之久。“Pilgrims”原意是指长途跋涉的“朝圣者”。布拉德福德用这个词来定义自己的团体,认为他们此行是“舍弃了舒适的城市”,去“山顶上”创造“天堂的国家和精神的平安”。如今,“清教徒”已经成了这群人的特称。但当时,这些清教徒却有一个虽非贬义却也不十分光彩的名字:“分裂主义者”或“分裂派”。他们的出现要追溯到1517年。

1517年10月31日,德国维滕贝格大学教授马丁·路德,把他对天主教会表示不满的大作《九十五条论纲》钉在万圣教堂(也叫“城堡教堂”)的大门上。路德此举一点儿都不惊天动地,他的原意只是提出对神学的不同见解,供大家讨论——往这个教堂大门上贴“小字报”在维滕贝格大学是常见的事儿。

不常见的是,这篇用拉丁语写成的文章一眨眼的工夫就被译成德文,两个星期后,传遍德意志,两个月后,风靡欧洲。路德做梦也没想到会闹出这么大动静。他不仅低估了自己的影响,也低估了印刷术的巨大威力。轰轰烈烈的“新教改革”就这样开始了。从字面上看,应该译为“抗议者的改革”,因为它是由对天主教会的不满和抗议引起的。所谓“新教”也就是今天广义上的基督教。

路德反对得最激烈的是天主教会出售“赎罪券”的行为。当时天主教会垄断着对《圣经》的解释权,当时的欧洲人都是被教会吓大的。为了避免死后下“炼狱”,人们只好花钱购买教会发行的“赎罪券”。教会告诉人们:“随着钱币落下的‘叮当’声,你的灵魂就升天啦!”

路德认为上帝是宽容和仁慈的,人们只要相信耶稣基督,就可以得救,并且这种来自上帝的救赎是“免费”的。“赎罪券”的出售完全违背了《圣经》的宗旨。在路德看来,人们可以根据自己对《圣经》的理解来崇拜上帝,并不需要依赖天主教会。

“大逆不道”的路德把欧洲大陆搅了个底朝天,可“改革”之风却迟迟吹不过英吉利海峡。虽然英国与罗马教廷之间总是磕磕碰碰,但它基本上是个守规矩的天主教国家。直到有一天,当英王亨利八世的婚姻出了问题,他与罗马教皇的“和谐”关系也就走到了尽头。

亨利八世本是个虔诚的天主教徒,他曾亲自写书反驳路德。大约在1525年,他想跟妻子凯瑟琳离婚,原因有二:其一,他疯狂地爱上了凯瑟琳的侍女安妮·博林,并要与其结婚;其二,凯瑟琳只给他生了个女儿玛丽,他担心自己百年之后若没有男性继承人,天就会塌下来。于是亨利八世向罗马教皇提出离婚请求。教皇的回答很简单:没门儿!

像所有有个性的国王一样,亨利八世的反应也很简单:爷不跟你们玩儿了!从1529年起,他敦促英国议会讨论“新教改革”的问题。1533年,议会通过立法,使亨利八世成为英国教会的领袖,并于第二年脱离了罗马教廷。亨利八世如愿以偿,抱得美人归。安妮为他生了女儿伊丽莎白。然而,这段改变英国历史也影响了美国历史的婚姻只维持了三年,安妮就被亨利八世送上了断头台。

英国虽然表面上成了新教国家,但除了教会领袖从罗马教皇变成英王以外,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改变。亨利八世对改革根本不感兴趣,他骨子里仍是个天主教徒。1547年,亨利八世去世,他与第三任妻子简·西摩的儿子继承了王位,即爱德华六世。当时爱德华六世只有9岁,却是一位真正的新教徒。他在新教人物的辅佐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如果爱德华六世多活几年,英国就会变成一个真正的新教国家。但他在位只有6年,不满16岁就去世了。

1553年,亨利八世的长女玛丽成为英王,即玛丽一世。她在法国长大,是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她继位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宣布英国是天主教国家,并开始全面颠覆爱德华六世的改革成果,把近300名新教徒烧死在火刑柱上,给自己挣了个“血腥玛丽”的称号。如果她多活几年,英国就会是个彻底的天主教国家。可是,上帝只给了她5年的政治生命。1558年,玛丽一世去世,王位传到了亨利八世的次女伊丽莎白一世的手上。伊丽莎白一世在位45年(1558—1603),被认为是英国历史上最聪明睿智的君主。

伊丽莎白一世信奉新教,但在女王心中,国家的稳定和统一是第一位的。经过爱德华六世和玛丽一世的一通折腾,英国已经走到了分裂的边缘。伊丽莎白一世用高超的政治手腕协调各方利益,奉行对各种观点的包容政策,反对走极端。她废除了玛丽一世的天主教立法,也没有完全实施爱德华六世的新教主张。她把新教的基本信念融入教会的实践中,同时尽可能地保留一些天主教的特点。英国新教在她的领导下,比欧洲大陆更温和、更保守。正是这个走“中间路线”的新教催生了以“清洁、净化教会”为目标的“清教派”,也就是后来人们惯称的“清教主义者”或“清教徒”。女王的宽容使清教势力迅速壮大起来。

清教派认为,当时的英国新教与天主教仍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没有完全奉行《圣经》的宗旨。他们主张在教会内进行改革,使它更加“纯洁、干净”,更严格地按照《圣经》的教义行事,最终彻底切断与天主教的关系,成为真正的新教。

在1570—1605年这段时间,清教渐渐分成两支。主流的这一支还是坚持在英国教会内部进行循序渐进的改革。另一支却认为改革必须马上进行,不应拖延。持这一主张的人认识到,多年来在现有教会中进行的改革收效甚微,他们与英国教会之间的分歧变得越来越不可调和。于是他们提出要从英国教会中分离出去,追求自己的宗教信仰,这就是“分裂主义者”或“分裂派”。他们中的很多人后来乘坐“五月花号”来到北美,成了我们现在所知的“清教徒”。准确地说,他们应该是“分裂派清教徒”。

清教派和分裂派都属于基督教,源出一宗,都希望自己的国家得到上帝的保佑,也都忠于英王。清教派倾向于以理智和逻辑的方式看待宗教,他们特别强调“团体”的重要性,追求整个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分裂派则不愿与现实妥协,强调“个人”的重要性,不惜以分裂为代价来追求个人的信仰。清教派是更温和的“分裂派”,分裂派是更激进的“清教派”,两者只是“度”的差别。但这个“度”越扯越大,到最后两派竟然分道扬镳。

1603年,伊丽莎白一世去世。她终生未婚,都铎王朝因此绝嗣。她的侄子,苏格兰国王詹姆士·斯图亚特成为英格兰国王,从此把英格兰和苏格兰连在一起。他就是詹姆士一世,斯图亚特王朝的第一位君主。

詹姆士一世没有伊丽莎白一世的睿智,更没女王的宽容。他禁止分裂派建立自己的教会和按自己的方式崇拜上帝,还囚禁了一些分裂派的教士与信徒。因为英王同时也是教会领袖,所以对英国教会的不忠就是对国王的不忠,这是绝对不允许的。分裂派不仅受到来自国王的打击,他们的主张也得不到比较开明的宗教领袖(包括清教领袖)的支持。

受到迫害的分裂派不得不考虑逃离英国。从1607年起,分裂派领袖约翰·史密斯、约翰·罗宾逊、威廉·布鲁斯特和前文提过的威廉·布拉德福德,率领他们的教众开始了艰苦的迁徙。

分裂派教徒们将踏上怎样的迁徙之路?他们最终又为什么选择了北美?请看下一个故事:《五月花》。

同类推荐
  • 元史学:19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人文与社会译丛)

    元史学:19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人文与社会译丛)

    《元史学:19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人文与社会译丛)》指出任何史学作品都包含了一种深层结构、一种未经批评而被接受的范式,它是诗学的,也是语言学的。书中以十九世纪八位有代表性的史学思想家为例,展示其历史著述所采用的主导性比喻方式,从而确证历史作品普遍存在的诗学本质。
  • 莽三国

    莽三国

    莽就完事了。。。。。。。。。。。。。。。
  • 回忆五四运动

    回忆五四运动

    本书是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拟订的“文史资料百部经典”之一种。爆发于1919年的五四运动,作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揭开中国历史新的一页。本书记述了五四运动从酝酿、爆发到各地风起云涌的经过详情,书中所收文章的作者梁实秋、许德珩、罗家伦、屈武、朱蕴山等均为五四运动的亲历者。
  • 花凋茶馆

    花凋茶馆

    想听听曾经的故事么,来茶馆吧,他也许会有你想要的。
  • 温故(之五)

    温故(之五)

    人类始终生活在历史的投影里。这投影,既非上帝的恩赐,也不是什么神做的手脚,而是源自人类将自己与动物区分开来的那个重要特征——记忆。历史的投影有过远有近,远的如原始祖先迈向文明渺然足迹,所的如昨天刚刚发生的事情。时间之流,不舍昼夜,不仅把已经发生的,而且终将把正在发生的以及行将发生的一切,都裹挟而去,统统融入历史的投影。最早意识到这投影价值的,不是别人,正是我们的至圣先师孔夫子,他老人家一句“温故而知新”,虽平白如话,却如醍醐灌顶。历史既是人类活动的归宿,更是面向未来的智慧之源。谈到历史与现实的关系,英国作家奥威尔的表述则更加直截了当,他说:谁掌握了历史,谁就掌握了现在。
热门推荐
  • 男神不够甜怎么办

    男神不够甜怎么办

    业内传言,假绯闻缠身的叶摄影师陷入了爱河……叶摄影师抬头45°望天,惆怅:爱情好是好,就是有点费烟。沈烨:你没吃我做的戒烟糖??……后来,业内又传言,对方是个小白脸……沈烨:小白脸??我??叶摄影师吃着戒烟糖,含混不清:“没有没有,沈老板身强体壮怎么可能是小白脸?”沈烨:算你识相。……甜甜甜~
  • 我没想变强

    我没想变强

    银河历2020年,刚考上大学的常风忽然就开始了他与众不同的一生!真灵降世,风云变幻。不起眼的小草可以爆发出难以想象的力量。卖萌恶搞的哈士奇非要把自己当成一只狼。蜥蜴能听懂人类说的话。。。。。。。多年后,屹立于世界之巅的常风一声长叹:我只是个普通人,我没想变强!
  • 太仆寺卿

    太仆寺卿

    小兽医穿越到了大明天启年间,成了明末思想家黄宗羲的邻居和佃户,本想安安稳稳的过些小日子,奈何风风暴正在酝酿中……
  • 民主,中国如何选择

    民主,中国如何选择

    当今世界范围内,民主已出现不同程度的劣质化。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全球民主的深层危机?在此背景下,中国还要不要追求民主?为规避目前世界民主的种种“陷阱”,中国是否需要选择自己独特形式的民主?其现实的发展路径又在哪里?国际著名中国问题专家、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凭借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宽广的研究视野和独到的分析视角,超越各种主义的纷争,对以上问题给予了理性、审慎而富有洞见的解读。
  • 超兽武装之至尊修罗

    超兽武装之至尊修罗

    酷爱铠甲和超兽的少年,被银河系至尊修罗铠甲选中成为其召唤人,就在修罗铠甲打算将其带到铠甲世界的时候,时空法则出现混乱,少年携带着修罗铠甲召唤器来到了超兽武装的世界,且看在超兽世界,修罗将会走出一代至尊之路。
  • 宸宇之主

    宸宇之主

    公元2019年,灵气复苏的时代来临。而之后一款名为《符文之地》的全息虚拟游戏横空出世,火爆全球!在游戏中的人物实力可以反馈到现实,人类的全面进化就此开始。从未来重生的楚痕,携带着不一样的游戏系统,意外的在游戏发布前登陆了游戏。但他却遇到了一位位在现实中是修行者的预测玩家,借此发现了一件件隐藏在前世表面之下的秘密……千年的世家,传奇的帝皇,古老的神话……新的时代拉开序幕!而楚痕将会在这新时代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符文之地背景为英雄联盟宇宙,不知道的读者也不影响阅读,请放心入坑。)
  • 焦糖天空

    焦糖天空

    想到第一次见面:嘿,美女,借用一下!两人四目相对,双方湿润的嘴唇堵在了一起第二次见面:尴尬的对战,他是上校,而自己是研究部的学员一切的相遇都在冥冥之中,可世界的危机却永远不允许他们有任何的空间,因为,那只会让他们变的更加默契,更加密切相连
  • 摄政王追妻记

    摄政王追妻记

    凌轩国丞相赵棕之女,小时候无意之中救过当朝摄政王轩辕冰,倾城倾国之貌却为了嫡姐要处处掩饰,丞相府庶女,生母地位地下,性格怯懦,饱受嫡母与嫡姐赵嫣然百般欺凌,悲痛欲绝的赵凌月在回自己的院子途中被嫡母派来的人掳走险些侮辱,为保清白咬舌自尽,同名同姓21世纪某跨国公司副总裁赵凌月穿越过来为生母报仇,闹得丞相府鸡飞狗跳,摄政王在多次暗中出手相助,最终两个人携手破开太后一族阴谋,最终走在了一起。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