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76200000024

第24章 小曲一唱解心宽(1)

小曲一唱解心宽

方天化

清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冬至。山西,大同。

彤云密布。古朴宁静的街市,在黄昏中,静候着狂风的来临。

酒肆前的酒旗不停地在风中打转,蒙晋绸缎庄早已关门,善化寺的暮鼓“嗵嗵”地响过一阵,昭示着一日的终结,昭示着岁末的来临。

路面上,已看不见什么人,但在影影绰绰的酒馆里,时起时落的喧嚷声中,还有人不甘寂寞地在聚会,似乎并不甘心早早地就寝。

这座晋蒙冀三省的交通要津,长久浸没在历史的烟尘里,北国的风烟与历史征战的刀光剑影,成就了它的苍茫萧然。

它曾是北魏的首都,又称云中、平城、“凤凰城”,在公元398年到494年间,大同作为北魏王朝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近百年之久。尔后,又成为“辽金西京”,明清两朝作为军事重镇,担负着北控蒙古,西扼陕甘,东护幽燕,南镇晋豫的重要使命。

正是在跌宕坎坷的命运奋争中,这座古城演绎着引领时代大潮的幕幕活剧。

“再来一壶汾酒!”“雁门关”酒肆中人影晃动,在这阴云四合、风雪将至的夜晚,此起彼伏的酒客们的吵嚷声,将夜晚的街道衬托得愈发冷清与寂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壁角里有一位潦倒的老书生,正对着端坐在一旁的小孩儿吟着诗。

这位老书生,可是一位宿儒,姓黄,名裳,字禳之,太原府人氏,时事丕变,几经周折,迁居于此,已历三年。白日里在私塾里教几个小小孩童“四书五经”,晚上常到这“雁门关”酒肆里饮酒,总是一盘花生米、一份豆腐干,再叫上一壶酒,就消停至深夜,有时饥了便叫上一碗“擦尖”或“猫耳朵”填肚。

这“擦尖”、“猫耳朵”均是山西的面食,山西许多地方土地贫瘠,满地玉米棒子,常年出产的是小麦。面食在山西便被创制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因为山西的面食很精细,不含碱,吃了不胀气,便成为当地人喜爱的主食。

“擦尖”是刀削面的一种,店小二手里扣着锐器,一刮一削之后,细长的面条便浮在锅里,不一会儿雪白的面筋便捞了上来,成为爽口的美食。

“猫耳朵”听起来像是肉食,其实还是面食,只是用手指将小面块按得一朵一朵的,短短的,像簇开的花儿,象形会意,俗称“猫耳朵”。

端坐在黄裳身边的那个眉清目秀的男孩,是他的孙儿,叫黄飞云。黄裳一家三世单传,黄裳唯一的儿子黄甫仁却又不知所终,只剩下祖孙二人相依为命。

飞云一碗“擦尖”下肚,本来希望爷爷再讲一讲“岳飞抗金”的故事,却看见爷爷几杯酒仰脖子喝下,已是醉眼蒙胧,于是一心盼着爷爷早点回家歇息。

这黄裳酒瘾不小,酒量却不大,总是缠绵在酒里,时而惺忪,时而亢奋。喝了酒,就是话多,絮絮叨叨,没完没了。

下雪了,屋外缥缥缈缈的落雪声,驱赶走了熬夜的工匠和行路人。在油灯摇曳的影子里,剪影出些许故国的愁思。

黄裳忽然高兴了,张开那张阔嘴,竟然唱起了山西民歌《走西口》:“哥哥你走西口啊!妹妹我实在难留……”

在人去影单的酒肆里,这歌声愈发显得苍老而凌乱。年幼的飞云更是觉得十分尴尬,用手牵着爷爷的衣角,小声地叫着:“爷爷,别唱了,咱们回家吧!你明天还要教书呢!”

“手拉着哥哥的手,送哥送到大路口。”黄裳醉眼蒙胧中,手舞足蹈起来,全然不顾疲惫的店小二嘲讽、鄙夷的眼光。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有话儿留……”黄裳愈发大声起来,酒糟鼻头显得血红。他知道白天他被知书达理的人们尊敬着,夜晚在引车卖浆者眼中却是一个活脱脱的“酒疯子”。他已经习惯于人们的白眼与歧视,在酒的包围中,索性潇洒走一回。要不是一场大雪将那些酒客驱散,他早已听到一片倒彩声,他已习以为常了。

“走路要走大路口,人马多来解忧愁……”余音未尽,便听到从窗边的座前传来一声浑厚、响亮的喝彩:“唱得好!”店小二吃惊地睁大眼睛循喝彩声望去,看见一位浓眉大眼、英姿勃发的壮年人正在击节称叹——他的眼中早已泪光莹然。

“喝彩者,请前来。”黄裳抖擞精神,一下子恢复了清醒与尊严。

那位壮年人迟疑了一下,便站起来,同时极迅速地擦去了眼角的泪花,走到黄裳桌前。

黄裳便像戏台上的老生一样,问道:“来者何人?请问贵乡贵土?”

壮年人一抱拳,低头答道:“鄙人姓常,单名威。是榆次车辋村人。”

“请问先生到此有何贵干?作何营生?”

常威一皱眉头,茫然之间随即释然:“回老先生话,我是走东口的啊。”随即又拉了拉褡裢,“至于营生嘛……便是卖卦。”这“东口”就是张家口,“西口”就是杀虎口。走西口和走东口是山西人出门营生的主要去处。

黄裳一听便明白他是到张家口闯天下的汉子,随即手一指,请常威坐下。常威一抚褡裢,恭敬地侧身坐下。

这常威穿得可是朴素,黝黑的脸上眼睛晶亮地一闪一闪,透出十足的精明。

黄裳问:“你从榆次到这里,怎么过来的?”

“回先生话,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常威答。

黄裳又问:“你是卖卦的。你给我卜一卦。”

常威随即问:“先生有疑?有什么疑?”

黄裳答:“无疑。”

常威略感奇怪地说:“有疑问卦,无疑不问卦。”

黄裳说:“无疑即有疑。你看今儿的气数怎么样?”

常威心里吓了一跳,不知黄裳问的“气数”是指天气,还是当朝的政治气数。常威这一路出来,餐风饮露,千难万阻,只是为了经商致富寻门路,打定主意不谈国事。看来这老先生是个专门关心国家大事的主儿,不由心里叫苦,下意识地又去摸装满纸卦的褡裢。

风雪声“沙沙”得更响了,扣得门窗“哐当”、“哐当”地直叫,常威灵机一动,想起今日正是“冬至”,于是答道:“看来是个‘复’卦,冬至一阳生,一阳来‘复’嘛。”

常威这一答,虽然肤浅,但颇为稳妥。一来正合了当今盛世的光景,所谓“否极泰来”,暗示了问卦者命运的柳暗花明;二来又暗含了“复卦”的综卦“剥”卦,所谓山穷水尽,旁敲侧击地应合了问卦者内心深处可能对现今朝政的不满。机带双敲,言简意赅,含而不露。想来,对方也就会满意地适可而止,不再穷究猛索下去。

可是,黄裳却毫不留情地摆摆手:“此言差矣!应当是‘震’卦。”

常威知道出门在外靠朋友,凡事都让着人。不过,现在双方争论的恰是常威赖以吃饭的家伙——易理,他不禁疑窦丛生,本能地要去争辩个明白。

“今日是冬至,阴极阳生。断无‘震’卦道理。就像冬天里不会有夏天的雷暴一样。”常威这是“问难”,既是阻难对方,又是请教对方。

“哈哈!是吗?!那么,我骂了弘历几十年,为什么还没有被他弄死呢?”

黄裳笑起来,又是一副狂态。常威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不知这越来越张狂的老酒客说的是啥意思,又不禁沉吟道:“弘历?弘历是谁?”电光石火一般,他的灵感一闪:“弘历不就是今上的大名吗?乾隆皇帝不是就叫爱新觉罗?弘历吗?”常威吓得哆嗦了一下,紧张地四下望去,不知如何应对了。

这时,背后传来一阵尖细的叫骂声:“老酒鬼,你到底要喝到什么时候!你还让不让人休息?你在这翻皇历,我们今儿个要给你算总账。”

常威呆呆地看过去,原来是忍无可忍的店小二跳将起来,赶黄裳出门。不过,他把“弘历”听成了“皇历 ”,要清算黄裳拖欠的酒账。

这黄裳开始在“雁门关”酒肆里喝酒时,是极讲信用的,每顿必清酒钱。然而,这一年来,生计日见窘迫,逐渐赊起账来。因为是老客户,又是教书先生,老板娘阿卿嫂对黄裳宽厚相待,不多计较。但日积月累,黄裳已是欠账不少。店小二看在眼里,气在心里,担心着自己年终的红利,早已对黄裳不满之极。

这黄裳也挺自觉,点的菜都是极便宜的。在这朔风凛冽的冬至里,本来应该喝上一碗滚烫的“赵城羊汤”御寒,他因为囊中羞涩,也就罢了。

“有辱斯文!”黄裳暴喝一声,拍案而起。那一巴掌拍在桌上,震得杯跳碗摇,“嗡嗡”直响。

黄裳今晚遇到真诚的喝彩,他的那颗长期因压抑和歧视而变得自卑和麻木的心,刚刚恢复了尊严与快乐,当然绝不肯让大字不识的店小二又打压下去。

眼看着双方马上要将争执升级,常威迅即挡在两人之间,说:“都别闹。老先生今晚的酒钱记在我的账上。”

“记在你的账上有什么用?到底要白吃白喝到什么时候?”店小二心里想,“你怎么不将他所有的欠账都顶下来呢?”

“好了,今天就到这儿吧,都别吵了。”一位五十多岁的大娘出来说话了,这就是“雁门关”酒肆的老板娘阿卿嫂。阿卿嫂的丈夫张水卿几个月前到蒙古跑单帮去了,家里的事全由阿卿嫂做主。

阿卿嫂这句话,既制止了店小二的撒泼,又向黄裳下了逐客令,只是语气和缓,息事宁人。

常威心里想:“这样最好。幸好店小二还没有听出黄裳刚才直呼的‘弘历’。那可是掉脑袋的事。”于是,起身去扶黄裳,表面是“扶”,其实是“拉”黄裳走人。

“好!谢谢老弟了!”黄裳一甩手,并不要常威“扶”,手牵着瞪大了眼睛的黄飞云向店外走去。边往外走边还摇头晃脑念念有词:“天下雷行,物与无妄。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吾与汝偕亡。”

声与影都渐行渐远,消失在茫茫的夜色里。

打烊了,“雁门关”关上了门板,整个街坊陷入沉睡中。

常威在酒肆的地铺上,辗转反侧,总是睡不着。

原来,常威从家乡榆次出来时,没有带盘缠,只带了几块“石头饼”,一路靠卖卦糊口。

晋中南地区,盛行一种叫“石头饼”的食物,它是烙的干饼子,上面一块块的小窝窝,是用小石子挤压出来的。这种饼经久耐磨,便于携带,放上几个月甚至几年都不会坏,最受“走西口”、“走东口”的晋商欢迎。今天,这种“石头饼”在平遥一带还可见到。

常威身上值钱的东西只有一样——肚中的《易经》。走到大同时,遇上一位阔主,卦算得高兴,给了常威十两银子。

常威一到“雁门关”,便觉得必须在此盘桓数月,因此一进门便将二两银子付给阿卿嫂,说好当上两个月的住宿费。所谓住宿,指的是常威白天在酒肆里算卦,晚上宿在酒肆里。睡的是用麦草铺就的地铺,比店小二睡的还差,店小二睡的可是木板小床。

常威却毫无怨言。他一门心思想的是寻求商机,找到致富的门路。

然而,出路没有找到,银子却快没了——今晚替黄裳付了酒钱,其实囊中的银子已告“负增长”。

常威躺在地铺上,灶膛里的炭火一闪一闪的,照着他漆黑的眉毛。他想起黄裳先前唱的《走西口》,想起在家乡村边与他依依惜别的表妹小芳,泪水又一次浸满眼眶,这一回不用怕人看见——店小二早已鼾声渐起——泪水扑簌簌、畅快地沿着这位憨厚的汉子的脸颊往下流。

“人生于天地间,为什么这样难呢?不是说‘天有好生之德’,‘天无绝人之路’吗?”常威想:“我哪一天不是在死亡线上挣扎呢?”

徽商有句谚语:“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十四,往外一丢。”可见生存之艰难。常威老家晋州的情况也与徽州相似。

常威又琢磨黄裳的来历,看黄裳愤世嫉俗的样子,一定是被雍正、乾隆整肃过的。满清的“文字狱”和“瓜蔓抄”已“登峰造极”,令人惊怖。常威想:“既然他老先生那么爱谈时政,恐怕以后要敬而远之。”

然而,黄裳谈的《易经》可是古怪之极!常威知道黄裳出门时念的前几句是《易经》中的“无妄”卦里的卦辞。而“无妄”卦次“复”卦,即排在“复”卦后面。有明朝人来知德注《易经》:“序卦‘复’卦则不妄,故受之以‘无妄’,所以次‘复’。”

常威想:“看来老先生还是被我说服了,赞成‘复’卦。那么,他最后一句‘吾与汝偕亡’又是什么意思呢?”

想着想着,疲惫之极的常威也进入了梦乡。

“轰”的一声炸响,在天空中爆开。闪电与隆隆雷声交织划过苍穹,一阵一阵向地面袭来。大雨在雷声中倾盆而下。

常威从睡梦中惊醒过来。发了一会儿呆。忽然,他浑身禁不住一阵激灵。原来他以为不可能的事发生了:冬天里打雷,打的是夏天般的响雷。这怎么可能?不是违背了物理规律吗?而打雷,不正是“震”卦吗?

常威这时才发现《易经》的奥妙无穷,打心眼里佩服“糟老头”黄裳。

风、雷、雪、雨,纷至沓来,令人应接不暇。整个世界都被风雨雷电所包围,仿佛宇宙即将坍塌。

同类推荐
  • 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之旅

    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之旅

    俄境的公路上路了,这回我们的大客车行驶在俄罗斯的大路上,疾驰,顺畅。穿过辽阔无垠的大平原,有些像在祖国的玉泉、牡丹江一带的高速公路上,感觉还是在国内似的,只不过公路继续延伸罢了。只是国内的平原很少荒废掉,基本上都种着各种庄稼,而这里的平原却随意滋长着萋萋野草,现已变得古铜色、黄色、绿色相杂,偶尔在平原上会出现一棵姿态优雅的高树,只是一棵。这里的景色确实像列维坦的画,每换一个角度就似他的一幅画,我们就穿行在他的画中。俄罗斯真的国土很辽阔,辽阔到他们可以随便荒废掉,闲置着,没有人烟,因而世界上也就幸存一些几乎原始的生态环境。
  • 喜爱新鲜空气的人:旅行笔记

    喜爱新鲜空气的人:旅行笔记

    读梭罗克斯的书即是开始一次内容丰富的旅行,有让人喜出望外的,有喜剧的,有盘根错节、纠缠不清的,有壮观惊人的。所有愉快的旅行都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 心仪天地

    心仪天地

    出了旅游局再来写游记,更觉得游记难写了。难在若是写不出新意,还不如不写。干脆换个招数,将人生感慨融进去,将历史沧桑揉进去,写了《相思太行山》,再写《东临碣石观沧桑》,积累起来竟够一本书了,起个名《心仪天地》。不管内文如何,对这个名字我是不无满意。常人是四十而不惑,我是六十而多惑,才觉得天地之道不是过去自己学习、贩卖的那道,是道可道,非常道。因而才心仪天地,师法自然,恭恭敬敬从头学起。权且用《心仪天地》表达我迟到的醒悟吧!
  • 一个人与他的铁道旅行人生

    一个人与他的铁道旅行人生

    “每逢开启新的旅程,手握通往远方的车票,自我与位置世界的羁绊,是驱使我不断前进的动力。”
  • 徐霞客游记(中华国学经典)

    徐霞客游记(中华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热门推荐
  • 傲娇学霸之腹黑校草请指教

    傲娇学霸之腹黑校草请指教

    她是天真烂漫的乖巧女孩,在闺蜜的点醒下走上了强撩校草的不归路。他是信息学院公认的男神,自恋,腹黑,总散发着迷人的魅力。用他的话说,和他走在一起的女生,是会被人扔鸡蛋的。留学的日子里,她原想着努力学习拿个学位就完事了。想不到一个不经意的玩笑,她闯入了他的生活中,命运巧妙的安排让他们走到了一起。这是一个学霸乖乖女撩上腹黑校草并幸福地在一起的甜蜜故事。她的撩汉套路虽然俗,但凭借锲而不舍的毅力,一步步俘获校草的心——即便她真的很嫌弃他的王子病。【傲娇小剧场】某天清晨,被电话吵醒的周南清不耐烦地接听了电话。“你说什么?搬宿舍,现在吗?”她挂上电话内心只觉得“完了”,刚换宿舍第二天又要搬回来,这么多东西该怎么办呢?“喂——”“宋辰羲…”“干嘛?”“你有空吗?帮个忙呗,我要换宿舍到楼上…”“我在吃早餐哎,能别烦我吗?”“可是我东西很多,一个人搬不动啊!”她可怜巴巴的语气,可对方似乎并没有心软。“我要吃早饭,挂了。”“喂!”宋辰羲你这个大坏蛋,居然见死不救?正当周南清在心里把这位腹黑校草骂了三十遍,手机再次响了起来。“开门!”刚才的傲娇劲儿去哪了?周南清面露狡黠的笑容。“就知道你不会不管我。”【甜宠小剧场】“宋辰羲,你听说过‘男友力’三个字’吗?”看着一桌子食材,周南清瞧了一眼坐在沙发上的男生。“‘男友力’说的是我吗?”对方把眼镜向上推了推,继续看着手机。“你少自恋了!你要想被夸这三个字,就过来帮我切菜。”“喂,我怎么也算是个校草级的人物,你居然让我做饭?”“不做饭,你今晚就等着饿死吧!”周南清二话没说便停下了手上的动作,走到一旁歇息了。“好好好,我做还不行吗?”“可是,你得教我啊。”宋辰羲嘟囔着,周南清“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刚才还说不做呢?”“怕你待会儿又吃泡面,笨蛋,一点都不懂爱惜自己!”他假装生气,敲了敲女孩的脑袋,她撅起小嘴表示抗议。“你怎么老欺负我啊?”“周南清,从没有第二个女生敢对我这样。”【腹黑小剧场】“周南清,有件事找你商量一下?”“说吧。”“你不是晚上在机房熬夜吗?晚上我睡你宿舍吧,白天你再回来。”“什么?宋辰羲你把我房间当酒店了?”“我睡你的房间,这可是你的荣幸,别人求之不得呢!”周南清只觉得额头冒出三根黑线,这家伙完全不把自己当外人啊。下面推荐一下我的其他文文:
  • 叩邪

    叩邪

    倚天取剑,以阳焚地。以夜为墨,画月祭邪。三千世界,唯我独尊。万道乾坤,邪影为神。剑指苍茫,断执为凡。无尽界空,魂煞苍穹。万幻邪影,千变万化。邪影圣帝,一念化邪。
  • 朱公案之铡龙秘史

    朱公案之铡龙秘史

    话说朱公在京城办完公事,便穿了便服,带着杜捕头在京城随处游览。这天二人走到一条宽阔胡同,只见临街是一处大场院,虚掩着门,正有人悄悄从里边出来。朱公忍不住斜眼一看,只见里边挤得满是人,吆五喝六,好不热闹。杜捕头看了几眼,笑道:“大人,这里原来是个宝局。”朱公问道:“何为宝局?”杜捕头低声答道:“宝局就是赌场,以前在咱们县里,我也带人抓过几家私营的。”朱公又问道:“前边那群人,围着一个方木盒子,是做什么的?”杜捕头又探头看了看,悄悄道:“那些人是押宝的,那盒子唤作宝盒。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The Devil in the Belfry 钟楼里的魔鬼/钟楼魔影(英文版)
  • 灭噬天罚

    灭噬天罚

    大学生李凡救人的时候,被吸入湖底漩涡,穿越到真武大陆,得到了武神培养系统,以李一凡的身份走上了武者之路,生死路,踏歌行,气贯苍穹,兄弟情,儿女情,武道传奇,期待去征服大家。
  • 死魂灵

    死魂灵

    小说描写一个投机钻营的骗子乞乞科夫买卖死魂灵的故事。乞乞科夫来到某市去市郊向地主们收买已经死去但尚未注销户口的农奴,准备把他们当做活的农奴抵押给监管委员会,骗取大笔押金。他走访了一个又一个地主,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买到一大批死魂灵,当他高高兴兴地凭着早已打通的关系迅速办好了法定的买卖手续后,其罪恶勾当被人揭穿,检查官竟被谣传吓死,乞乞科夫只好匆忙逃走。
  • 培养孩子成功成才的70高招

    培养孩子成功成才的70高招

    教育绝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一个创造过程,是一个人的生命历程。因此,要与孩子的心灵进行沟通和碰撞;要研究孩子内化的过程与规律;要研究如何去激活知识;要研究方法,如何去启迪孩子等等。每个家长都应将教育视为孩子共同经历的精神生活过程,自我发现和探索真理的过程,以及生命活动和自我实现的方式。
  • 开局一座浮空岛

    开局一座浮空岛

    不知何时,天空上已然漂浮起那些巨大的浮空岛,没有人知道它们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就好像春风吹来了一样,默默的就进入了人类的历史之中。
  • 修仙女配的漫漫证道之路

    修仙女配的漫漫证道之路

    杨子夕,一个喜欢看修仙小说的普通姑娘穿越到了一本看过的修真小说里,面对自己的女配身份,杨子夕深感无力,并势要好好修真,成功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