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814600000002

第2章 动物王国

条纹毛衣

多年前我听过一个说法,斑马身上的黑色条纹会因吸收热量而升温,白色条纹则相对不会。黑白条纹之间因此产生了一定的温度差,形成空气对流,使得斑马在炎热的气候中也能保持凉爽。关于这些家伙的“条纹毛衣”,还有人了解得更多吗?

——来自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塔姆沃思南的雷切尔·奥·布赖恩

这些黑白条纹的作用可能远不止一个。依据最新的科学假说,它们最主要的功能是驱赶蚊虫。

瑞典隆德大学的苏珊·奥克松与其同事认为,马蝇会被线性偏振光吸引。体色均一的动物反射线性偏振光,这使得它们很容易成为马蝇的目标。而斑马的黑白条纹会扰乱反射光的极化特性,从而降低斑马被马蝇骚扰的概率。雌性马蝇靠吸食动物血液来维持虫卵的发育,不少致命疾病通过这种叮咬得到传播。所以,对斑马来说,能够规避虫蝇的叮咬无疑是它的一个优势。

为了验证这个假说,研究人员制作了不同颜色及条纹的马、斑马和驴子的模型,并在模型上涂抹了昆虫胶,将它们放置在野外。一段时间后,通过计算粘在不同模型上的昆虫数量,他们发现斑马纹模型吸引的蚊虫数量是最少的。

其他研究人员也支持这个观点。其中一个理论是,一片区域的蝇虫数量越多,那里的斑马越容易有条纹。这暗示了,在蝇虫栖息地生活的动物进化出了条纹。

还有一种假说认为(除了之前假设的黑白纹冷却效应),斑马的条纹就像一种独特的条形码。凭借这些条纹,斑马可以辨认出彼此。

艾尔弗雷德·拉塞尔·华莱士等生物学家认为,黑白纹可以起到伪装的作用。斑马在喝水时最容易遭受攻击,但如果是在暮色降临时,黑白条纹会显示为不太显眼的灰色,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伪装术的另一种应用——狮子是半色盲,不能像人类一样察觉斑马和大草原之间的色彩对比。尤其在斑马聚集成群时,这种伪装术对狮子的迷惑效果更加明显。

——来自英国西米德兰兹郡萨顿科尔德菲尔德的迈克·福洛斯

水下的光影世界

不戴泳镜,人在水下就看不清东西,那么水生动物是怎么解决这一问题的?

——来自英国伦敦的埃玛·杰克逊

物体反射的光必须聚焦到眼睛后部对光敏感的视网膜上,我们才能看清物体,不然就只能看到模糊不清的影像。因此,射入眼睛前部的发散光,必须弯曲(折射)到一定程度才能在视网膜上成像。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对陆生脊椎动物来说,光的折射主要发生在角膜的弯曲面上,其折射率远大于空气的折射率。人眼晶状体的折射率和眼周的折射率相近,它掌握着人眼近三分之一的屈光力,主要负责调节物像的细焦距。

由于角膜和水的折射率非常接近,在水下时,角膜的有效折射率会降低。光聚焦到视网膜后方较远处,我们变成了远视眼,水下的世界于是变得非常模糊。我们可以戴上游泳面罩或泳镜(在角膜前保留一些空气)来矫正水下视力。

显然,对于水生动物来说,情况就不是这样了,否则它们的眼睛就成了摆设。和人眼的晶状体不同,头足类动物和水生动物拥有更强大的球形晶状体,以此来抵消在水下时角膜折射率的损失。下次你吃鱼的时候,可以取出它的晶状体,你会看到其形状和玻璃球一样。真正的问题是,有些动物,例如潜鸟,是如何既能看清空气中的物体也能看清水中的物体的。

——来自英国埃塞克斯郡萨夫伦沃尔登小镇的罗恩·道格拉斯

美酒巡视员

有天晚上,我和朋友们在外面喝东西。有人喝伏特加,有人喝波旁威士忌。我们注意到威士忌酒杯边上围着一些缓缓飞舞的小苍蝇,而伏特加酒杯边上却一只都没有。有人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来自美国得克萨斯州奥斯汀的扎克·弗里德曼

这些苍蝇很可能是常见的果蝇,它们会被成熟或腐烂的水果和植物吸引。招来果蝇的是成熟的果子散发的由酯、醇和羧酸等物质组成的复合香味。其中,酯类化合物是一种会散发独特甜美果香的有机化合物。

在波旁酒于木桶内酿熟的过程中,酯类化合物浓度增加,尤其是乙酯,于是波旁威士忌醇洌的酒香中夹杂着花果香。果蝇正是被波旁酒的果香味吸引。也有人喜欢伏特加,不过对果蝇和威士忌爱好者而言,伏特加缺少波旁威士忌的香韵。

——来自英国爱丁堡波托贝洛高中科学部的戴维·缪尔

那些慢条斯理的小家伙无疑是我们常见的果蝇。有一年夏天,我在厨房窗台上发现了一群果蝇。起初,我试着一个一个碾死它们。后来的某天早上,我在装有剩红酒的玻璃杯里发现了几只果蝇。于是,我找了一个瓶子,在里面装上几毫升红酒,成功将它们俘获,最后摇摇瓶子将它们送回了老家。

吸引果蝇的不是酒香,是花果香,这种气味与成熟的水果散发出来的气味非常相似。这就是果蝇更喜欢芳香的波旁威士忌的原因。

——来自德国基尔大学的克彭

远走高飞?

为什么有些小动物不怕人?像蜜蜂、瓢虫或螳螂落到我手上,似乎都不愿意离开。但我还从来没有遇到过赶不走的蝴蝶、小爬虫或者小鸟。

——来自南非约翰内斯堡的珍妮特·勒佩吉

别说怕人了,很多动物,主要是昆虫,还会吸食我们的血液。蚊子、跳蚤、蜱和水蛭就属于这一类,而我们常常不以为意。有些人甚至很不幸地成了马蝇幼虫的宿主。有时,蝴蝶也会落在我们身上,吸食我们的汗水,为的是其中的钠离子。

通常,动物都会与它的潜在捕食者保持逃出距离——逃亡所需的最短距离。这意味着动作更敏捷的动物往往离我们更近。当苍蝇落在人身上时,它可能还是一副扬扬得意、悠然自得的样子。当我们试图去拍它时,我们手掌的动作在苍蝇眼里就像慢镜头一般,它可以轻而易举地躲开。

这一规律也同样适用于体形更大的动物。例如,海豹的逃出距离就取决于它们是身处水底还是海滩。在海里,它们悠然自得地摆动着鱼鳍,深知自己可以轻松地游过我们。而在陆地上,一旦感受到危机,它们会第一时间冲向海里。

在加拉帕戈斯群岛和其他地方生活着这样一些动物,它们允许人类接近,因为它们对人类很陌生,不会把人类视为威胁。可悲的是,正是这种行为导致了渡渡鸟灭绝。

——来自英国西米德兰兹郡萨顿科尔德菲尔德的迈克·福洛斯

我觉得把昆虫人格化是错误的。它们不太可能对恐惧有概念。它们的行为都是进化的结果,也是特定属性的延续。对于昆虫而言,人类的手掌本身并不具有吸引力,真正吸引它们的是手上的汗液或香味。

我不经常与蜜蜂打交道,但我碰到过的那几只似乎并不特别黏人。我敢肯定它们没有躲避挥打的经历。有一回,我经过一片薰衣草花丛,不经意间摆手,碰到一只蜜蜂。它没有蜇我,大概是因为它并不觉得我危险。瓢虫无法快速起飞,它们依靠身体的警告色、恶心的味道和气味来抵御捕食者。所以,它们不会匆忙飞走。

更何况,飞行消耗的能量可比步行要多得多。我曾经遇到过因饿极了而咬我手的瓢虫,但它们通常会四处打转,搜寻食物。当一无所获时,它们便爬到最高点飞走。螳螂比瓢虫更不情愿飞走。它们依靠奇特的移动方式,事实上是不移动,来躲避捕食者。要是被抓住了,它们会明显地表现出不适,并努力慢慢挣脱。不同的昆虫反应不一。

——来自法国布拉尼亚克的特伦斯·霍林沃思

发出嗡嗡声

如果人类不再取走蜂箱里的蜂蜜,蜜蜂王国将受到什么样的影响?

——来自英国亨廷登的拉里·屈勒

作为一个蜂农,我觉得蜜蜂几乎不会受到什么影响。蜜蜂天生就会采食花蜜,只要蜜源植物的流蜜期还在继续,它们就会不停地填充蜂巢的每一处剩余空间来存贮蜂蜜。大的蜂蜜储存量足以帮助蜂群度过一两个荒年。

野生蜜蜂会在大树洞里或是阁楼上筑巢,那里有足够的空间来存贮大量的蜂蜜——重到足以压塌天花板。

——来自英国肯特郡切尔斯菲尔德的彼得·甘多尔菲

蜜蜂储藏蜂蜜有两个原因:第一,为无花的时节储备食物,如北方的冬季或热带地区的旱季;第二,分群,这是蜂群唯一的繁殖方式。

如果工蜂认为这是分群的好时机,它们会筑一个蜂王台,以便现任蜂王产卵。幼虫会被喂食特殊的食物,以保证其发育成能产卵的蜂王。接着,老蜂王会率领一半的工蜂和雄蜂迁移。在离巢前,它们会取走约一半储量的蜂蜜。蜂农知道分群会转移走多少蜂蜜——这太不可思议了,它们居然可以带着那么多蜂蜜飞行。为了防止蜜蜂分群,蜂农每星期都得检查每个蜂箱,摧毁蜂王台。否则,分群的情况就会发生。

如果人类不再收集蜂蜜,那么人工养殖的蜜蜂最终会消失,只剩下野生蜂群。这会大大降低那些通过蜜蜂来授粉的庄稼的产量。

——来自加拿大魁北克省比肯斯菲尔德的安德鲁·卡拉瑟斯

冒牌昆虫?

一个聪明的孩子告诉我,蝴蝶不属于昆虫科,因为当它还是一只毛虫时,它的腿超过了六条。我知道他这种看法是错的,但我不知道原因。我该怎么跟他说呢?

——来自美国俄勒冈州奥尔巴尼的林恩·泰尔扎克

如果你的这位小朋友把毛虫翻过来,他会看到,它前端长着六条有关节的腿,恰好就在它头后面,这些腿会发育成蝴蝶或飞蛾的腿。其余的“腿”没有关节,只是从皮肤里长出来的腹足,毛虫有多达四对腹足,在尾端还有一对尾足。

尺蠖的毛虫没有腹足,只有真正的腿和尾足。尺蠖在爬行时总是拱成半个环,带动尾足接近前面的腿,然后身体前伸,看上去就像在地上测量自己的身长。这就是它们名字的由来——它们用这种缓慢的步态“测量地球”:英国人叫它们“环形使者”,美国人则叫它们“英寸虫”。观察尺蠖爬行,你会发现毛虫的腹足多么有用。

——来自英国米德尔塞克斯郡哈罗的黑兹尔·鲁斯曼

臭山羊胆子大?

我家住在托斯卡纳,附近的森林里有一群野山羊。对于这些山羊,我可以不见其“羊”,先闻其“味”。为什么山羊这么臭?如果嗅觉相对弱的我都能从那么远的地方闻到它们身上的味道,那么像狼、山猫或其他捕食者岂不是在几公里外就能闻到?

——来自意大利特拉诺瓦的亚历山德罗·萨拉戈萨

散发臭味的是雄山羊,它们借此向雌性山羊显示自己强壮的体魄以及优良的基因。恶臭来源于山羊的尿液和羊角附近的气味腺。这种浓烈的气味会让雌山羊发情,产生交配的欲望。日本科学家给雄山羊戴上帽子,获取并分析发臭的挥发物,成功地分离出了其中最活跃的成分——4-乙基辛酸。雌山羊闻到这种信息素,会引发排卵行为。

对于雄山羊而言,繁衍后代比躲避捕食者更重要。事实上,臭山羊有办法躲避捕食者。它们会成群地在陡峭的岩石边觅食。同时有许多双眼睛在警惕地张望,山羊视觉敏锐,因为它们的瞳孔是水平的狭长切口,增强了其外围视觉。一旦有山羊发现危险,整个山羊群会迅速爬到更崎岖却更安全的斜坡上。

考古学和DNA证据表明,家山羊是由一万年前新石器时代的中东农民从羱羊(野山羊)驯化而来的。如果圈养的山羊逃跑了,它们很快就会恢复野性,展现出祖先的行为和本能。

——来自英国爱丁堡波托贝洛高中科学部的戴维·缪尔

海豹大餐

由于气候变暖,全球冰层融化,北极熊将会面临饥荒的威胁。因为对它们来说,冒险到薄薄的海冰上找它们爱吃的食物海豹太困难了。但是假设海豹仍然会在某个地方繁殖,那会是在什么地方,北极熊去得了吗?

——来自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汤斯维尔的克莱夫·威尔金森

海豹仍然会在某个地方繁殖,这更像是一个空想。北极熊主要以生活在厚海冰上的海豹为食。环斑海豹可能是这些海豹中最主要的一种,只在海冰洞里繁殖。我没听说过环斑海豹在其他地方繁殖。所以,如果海洋冰层融化,这对它们来说可能是个严峻的问题——相应地,对北极熊也是个威胁。

北极熊的食谱不限于海豹,它们也吃别的食物,从螃蟹到海象都被纳入其中。然而,它们的饮食结构依赖于特定的时节。春季,它们主要以生活在海冰上的海洋生物为食,这些动物体内含有丰富的脂肪。其他时候,它们只能随机选择一些不太可口的食物,比如鱼或驯鹿,有时甚至是腐肉或垃圾,来挨过季节性饥荒。少量的这些食物可以提高它们的生存机会,但光吃这些食物难以维生。如果北极熊可以捕到不依赖海冰生活的海豹,或待在海滩上的海狮,毫无疑问,它们可以生存下来,但这种机会毕竟罕见,无法为北极熊提供充足的食物。

——来自南非西萨默塞特的约恩·里奇菲尔德

北极熊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抓住它们的猎物。在水中,北极熊根本无法猎取海豹,尽管它们在陆地上行动敏捷。海豹在水边活动,这样北极熊的优势就无用武之地了。于是,北极熊采取了特定的狩猎战略。海豹在冰下游泳、捕鱼,但必须时不时游到水面上来换气。北极熊则固守在冰洞旁,在海豹浮出水面时迅速把它抓住。如果没有足够结实的冰层来承受北极熊的体重,即使海豹数量巨大,北极熊也无法猎食。

——来自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圣奥尔本斯的盖伊·考克斯

抵御黄蜂

獾在攻击蜂巢时如何抵御黄蜂的叮咬?

——来自英国西萨塞克斯郡海沃兹希思的一位园丁

獾拥有强壮锋利的爪子,是挖掘能手。它们动作敏捷,且是夜行动物。黄蜂不愿在夜间离开蜂巢,我听说有人利用这一点成功地挖走蜂巢,并且全身而退。

显然,我们可以把整个蜂巢取走,而不惊动里面的黄蜂。对于亚洲黄蜂来说,确实如此。我们可以在夜间靠近蜂巢,以避免遭到黄蜂反击。但我必须强调,对欧洲黄蜂来说,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来自法国布拉尼亚克的特伦斯·霍林沃思

1955年,我参加学校组织的生物之旅,在英国雷克瑟姆附近,我曾目睹一只獾挖走黄蜂巢的整个过程。獾的袭击速度很快——一脚踢走蜂巢顶上的土壤,舔食蜂房里的蜂蜜,随后便离开了。数以百计被惊扰的黄蜂袭击了獾,但獾的皮很厚实,显然不怕蜇。不过,我猜獾暴露在外的鼻子肯定被蜇得不轻。然而蜂蜜的营养价值很高,即使遭受被蜇的痛苦也非常值得。

——来自澳大利亚堪培拉的菲利普·斯普拉德贝里

独行侠

许多哺乳动物会协作狩猎,比如狼和狮子。许多鱼类和鲸类也会协作捕食,它们把鱼群赶到一处,形成鱼群风暴,然后把它们吃掉。可为什么没有协作捕猎的鸟类呢?

——来自英国威尔特郡福克斯汉姆的阿德里安·鲍耶

实际上,群体协作狩猎现象在哺乳动物中非常罕见,它似乎只出现在社群关系复杂的智慧生物中,这些动物群体成员之间的亲缘关系会持续到成年期。因此,母亲和未成年幼崽一起狩猎的现象更为常见。狼、狮子和虎鲸是我们最熟悉的群体协作狩猎型动物。只有当群体征战的成果比单个个体行动的成果更具诱惑时,这种狩猎方式的优势才能凸显出来。

鸟类不像陆地动物那么健壮,它们通常不会捕食比自己体形更大的动物,所以为分享猎物付出的代价往往大于群体狩猎带来的好处。我们可以想象这样的场景——合作捕食在某种鸟类中间行得通。然而演化不是想象,也无法预先计划。

——来自英国北约克郡欣德韦尔的克里斯蒂娜·沃曼

在浅水区,美洲白鹈鹕会成群结对地捕鱼。而在深水区,它们通常会独自狩猎。

——来自美国纽约鲍尔斯顿湖的戴维·鲁宾

根据我多年来对农场的观察,猛禽会合作捕食,分享猎物。在开放的围场里,成对的楔尾鹰会尾随在雏鸭身后。即使雏鸭有父母的照看和保护,它们也完全不是鹰的对手。

我们经常会看到成群的乌鸦一起捕食,尤其是在放羊时。成群的乌鸦会与带着小羊羔的母羊保持一定距离,耐心地等待小羊羔离开母羊或是母羊独自走开去喝水或进食的时机。一旦有机会,它们会迅速行动,攻击羊羔。在空旷的围场里,我看到过几十只乌鸦追捕母羊与羊羔,它们会试图把羊群分开,然后攻击落单的羔羊。这就是乌鸦群被称为“夺命乌鸦”的原因吗?

——来自澳大利亚西澳大利亚州布鲁克顿的安娜·布彻

几年前,我曾去英国珀斯附近的猎鹰基地参观,在那里我认识了奥斯卡,它是一只哈里斯鹰,非常擅长与新手猎鹰训练员合作。一位猎鹰训练员告诉我,这些哈里斯鹰非比寻常,它们成群狩猎,而这可能是它们在与人类的合作中展现出的灵活性以及社交智慧的根源所在。记得有一回我去爬山,惊讶地发现奥斯卡一直陪在我身边。有人告诉我,它大概只是想要搭“电梯”到山顶,于是我让它站在我的手套上。当我爬到了山顶,它又飞走了。显然,它和我一样疲惫。

——来自英国萨里郡东克罗伊登的罗伯特·威廉斯

题主误认为鸟类不会协作狩猎。哈里斯鹰以家庭成员结伴捕猎出名,有时多达十四只,但通常只有五六只。这种捕猎方式和陆地哺乳动物大致相似,适合于在沙漠和干旱的灌木地带狩猎的鸟类,而这些地方正是鹰类的典型栖息地。

哈里斯鹰通过伏击候鸟群来猎食。在追逐过程中,当领头鹰疲劳或掉队的时候,任何一只鹰都可以顶上去。就猎杀次数与发动攻击次数的比例而言,哈里斯鹰是地球上最成功的捕食者,它们会与同伴分享食物。由于它们的群居特性,哈里斯鹰已经被广泛驯养成猎鹰——它们相对容易圈养,加以训练后可以攻击各种目标。有时,猎鹰训练员会放飞两三只鸟,诱发猎鹰捕猎的本能。

——来自英国格洛斯特郡德赖布鲁克的戴维·里德帕思

梅林的魔法

我家四岁的小灵犬梅林,有时好像会吃一些长在矮树篱中的鹅草(拉拉藤),它会小心翼翼地把草茎拔出来,对周围其他植物却视而不见。它这是在自我治疗吗?如果真是这样,它怎么知道该吃哪种植物呢?

——来自英国威尔特郡索尔兹伯里的安迪·马斯伦

对这种明显的动物自疗行为的研究被称为动物生药学,你家的狗吃鹅草,很可能是为了催吐,以缓解胃不适。我家的猫也经常会吃某种特定的草。不管是原来住在英国,还是现在住在香港,它都会这样做,所以草种的选择似乎和个体偏好没什么关系。鹅草之所以叫鹅草,是因为鹅很喜欢吃这种草。据说这是因为它有助于将蠕虫从消化道排出体外——民间的说法是,叶缘上的钩毛能钩住蠕虫,将它们从体内带出。

——来自中国香港的彼得·西姆斯

我也养了一只四岁的小灵犬,可它对鹅草不感兴趣。我很好奇,究竟是什么激发了梅林对鹅草的这种偏好。鹅草含有许多具有生物效应的化学物质,如车叶草苷、咖啡因和酚类化合物等。草药商把鹅草当作一种茶品,据说它还可以做利尿剂和“淋巴液”使用。

在线“猎犬培训论坛”上提到了鹅草对狗的吸引力,很多人说他们的狗会主动去找鹅草。鹅草到底有什么作用,这显然是一个开放性问题。有个未经验证的说法,它可以降低狗的血压而不伤害心脏,也不会产生副作用。但我对此表示怀疑,狗会意识到自己的血压,或是主动想办法降低血压吗?鹅草和咖啡属同一个科,狗吃鹅草会不会就像它的主人上午喝咖啡提神?

至于你的狗是如何找到鹅草的,我们都知道,狗的嗅觉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敏锐。酚类具有很强烈的气味,人都可以闻到,所以,即使只有少量酚类,狗也能很容易找到。不过,正如“猎犬培训论坛”所指出的,要想确定是否该鼓励狗吃这种草,只有找兽医检查过才能知道。吃某个东西没有明显的害处并不意味着它对你就有好处。一位兽医告诉我,巧克力现在被广泛认为对狗有害,可是你见过拒绝吃巧克力的狗吗?

——来自英国安格尔西岛的吉利恩·科茨

玫粉色犬鼻

我家的金毛猎犬有个“达德利鼻”,它的鼻子是粉色的,而不是黑色。这种犬鼻首次在英国伍斯特郡的达德利斗牛犬身上被发现,也因此而得名。如果这是基因突变,那它怎么能遗传到其他纯种狗身上呢?

——来自澳大利亚南澳大利亚州乔斯林的艾伦·莫斯克瓦

达德利鼻由TYRP1基因突变引起,这种突变会影响黑色素的合成。虽然这种犬鼻首先在斗牛犬身上被发现,但它也会在其他品种的狗身上出现。

达德利鼻只会出现在拥有隐性纯合子基因的狗身上。这就意味着,一对公狗和母狗都长着黑色鼻子,同时也是这种突变基因的携带者,它们生出的小狗就可能有个达德利鼻。

养狗者不被鼓励养育长达德利鼻的狗,除非进行DNA测试,否则无法阻止变异基因在繁殖中发挥作用。这就是达德利犬鼻传播给纯种狗后代的方式。

——来自英国汉普郡沃尔瑟姆蔡斯的尼基·鲁德林

猫眼

猫的瞳孔是卵形的,而像狮、豹这些大型猫科动物的瞳孔却和人类一样,是圆形的。为什么会这样?这种差异具有什么优势?

——来自英国多塞特郡韦茅斯的约翰·奈默尔

为了高效聚光,夜行脊椎动物(如猫)具有相对于眼睛的焦距而言较大的瞳孔。这导致了一个狭窄的景深。此外,晶状体对不同的颜色聚焦程度不一,这会导致色差和视物模糊。劣质光学设备生成的图像边缘的彩色条纹也是由这个问题引起的。

为了克服这些困难,一些动物进化出了由焦距不同的同心环组成的多焦点晶状体。每个圆环聚焦光谱的不同部分,从而形成更清晰的图像。狭缝瞳孔是为了适应后来的环境进化出来的,当卵形虹膜在明亮的光线下收缩时,仍然可以使用整个晶状体。收缩的卵形虹膜将覆盖晶状体的外缘。

为什么像狮子这种白天活跃的动物,拥有和我们人类一样的单焦点晶状体和圆形瞳孔?人眼具有的小瞳孔导致了大景深,更长焦距的晶状体则可以将色差的影响最小化。一个合理的解释是,多焦点晶状体对昼行脊椎动物几乎没有任何好处,所以这些动物没有进化出这种结构。

——来自英国爱丁堡波托贝洛高中科学部的戴维·缪尔

几乎所有脊柱动物的瞳孔在昏暗的光线下都是又大又圆的,当光线变强时,瞳孔便会缩小。大部分动物的瞳孔缩小后呈圆形,但是有些动物的瞳孔可缩小成水平或垂直的狭长切口,壁虎的瞳孔甚至由很多小孔组成。也许乌贼具有最奇异的瞳孔形状:在强光下,它的瞳孔会变成W形。

要想在弱光环境下看见物体,眼睛要收集尽可能多的光线,这就需要较大的瞳孔。然而,这样的结构有一个缺点——成像质量会降低。这主要是因为,当瞳孔睁到最大时,位于瞳孔后面的整个晶状体都会用来成像。

通过晶状体边缘部分进入的光线比通过晶状体中央部分进入的光线更容易聚焦,这个效应被称为球面像差。光线不会全部聚焦于一点,从而导致图像模糊。然而,在昏暗的光线下,这份代价是值得的。在强光下,瞳孔收缩,只使用部分晶状体,眼睛便能获得更高品质的物像。

在人类和其他具有圆形瞳孔的动物中,虹膜顶端的括约肌收缩形成瞳孔。圆形括约肌的缺点,是瞳孔超过一定大小就无法闭合。在具有狭缝瞳孔的动物中,相应的肌肉可沿狭缝的任意一侧延伸。因此,人类的瞳孔收缩和扩张之后的面积相差可达到约16倍,而猫的瞳孔变化面积相差至少是135倍,在强光下它的瞳孔面积接近于零。狭缝瞳孔广泛存在于夜行动物中,它们的视网膜适用于弱光环境,在强光下可能会受损。

——来自英国埃塞克斯郡萨夫伦沃尔登的罗恩·道格拉斯

挖掘真相

最近,在经过牛津郡泰晤士路旁的田野和树林时,我们看到了很多鼹鼠丘。它们大多分布在小路边上,而不是在野地里。为什么会这样?

——来自英国伦敦的凯瑟琳·肯内利

我曾经在野外发现一只鼹鼠,鉴于它们的生活习性,这不足为奇。在林地和茂密的植被中,它们可以隐蔽其中,搜寻叶子下面的食物,而无须浪费力气挖掘隧道。然而,在开阔的野外,试图在地面上进食会使它们暴露在外,更何况地面上也没有什么可吃的。尤其是像小路这类区域,是它们地下活动最好的屏障。挖掘一个隧道网络——鼹鼠丘的成因——它们便可以在地下自由活动,因为它们可以因此收获大量误入陷阱的蠕虫或昆虫。

——来自法国布拉尼亚克的特伦斯·霍林沃思

鼹鼠活跃在泰晤士河边,因为善于躲避洪水,喜欢沿着这条小路的高地和斜坡活动。人类选择走这些小路部分原因是为了不弄湿自己的脚。《新科学家》杂志上说,受到洪水威胁时,鼹鼠会挖隧道钻到地面上,它们会游泳,尽管视力很差,但总能找到邻近的干燥地方。

——来自英国爱丁堡的约翰·福里斯特

粪便成瘾者

我们一天清理两次马场。在夏末和秋季,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三两只深蓝色、发光的甲虫待在马粪下面的洞穴中。它们是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到达那里的(可能最多也就十二小时)?这些甲虫是穿过土壤(夏天时常又干又硬)还是从地上爬过去的?

——来自德国卡佩伦多夫的伊尔卡·弗莱格尔

几年前,在新南威尔士州南部的农场里,我放生了五只屎壳郎。这种甲虫起源于南非,经过多年测试后与其他物种一起被引进澳大利亚。屎壳郎之所以能如此迅速地到达马粪那里是因为它们是飞行能手,有些飞起来还会发出响亮的嗡嗡声。它们在马粪上产卵,孵化幼虫大约需要三天,挖掘隧道会导致粪便掉落。这会杀死粪便上的所有苍蝇幼虫,这些虫卵需要五天时间来孵化。一只苍蝇可以在一团粪便上产下约3000颗卵,使用这种方法后,我的农场里苍蝇数量急剧减少,改善惊人。

——来自澳大利亚悉尼的戴维·汉密尔顿

在马粪中挖洞的甲虫肯定是被气味吸引而飞过去的。它们很可能是金龟科的屎壳郎。屎壳郎大概分为推屎工、挖掘工和居民。推屎工会将粪便滚成一个粪球,然后掩埋起来当作食物或在粪球上产卵。挖掘工会潜入粪便,在里面进食和繁殖。居民则栖息在粪便顶部。

你看到的甲虫似乎是挖掘工。多数屎壳郎具有非常敏锐的嗅觉,也是飞行能手。为了避免同类竞争,同时减少粪便硬化后难以开采的风险,屎壳郎会迅速赶到。我在赞比亚工作了二十年,经常去灌木丛解手。有一次,我独自开车经过一条偏僻的道路上,途中靠边停车解手。我一蹲下,便听到一阵响亮的嗡嗡声,当我起身时,一只屎壳郎已经赶到了,并不辞辛劳地精心制作起了粪球。随后,它便滚着粪球火速离开了。当我被这一幕迷住时,越来越多的屎壳郎飞来了。我当时太震惊了,都忘了数究竟有多少只。但在三十分钟后,我的粪便已消失得无影无踪。还有更多的屎壳郎陆续飞来,它们大概是被残留的气味吸引,正四处搜寻。这真是一次令人难忘的野外体验。

——来自瑞士格朗的阿利斯泰尔·斯科特

掉色

我在花园里发现了一只乌鸫,它全身是浅灰色的,并非黑色,但它的眼睛不是粉色的,所以我猜这不是白化病引起的。它在阳光下舒展翅膀,过了一会儿便飞走了。我从未见过这种颜色的乌鸫。还有人了解得更多吗?

——来自英国诺丁汉郡绍斯韦尔的埃里克·比格内尔

我是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鸟类展厅的负责人,鸟类色差遗传是我过去十五年主要的研究领域。在此期间,我了解到鸟类颜色畸变的识别和命名仍然是一个难题。

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相似畸变,根据原始毛色的不同,会在不同鸟类之间呈现出很大的差异。它也会随性别和年龄的不同而不同。再加上我们离鸟太远或是鸟飞得太快,区分色差往往很困难。

各种名称被随意用来区分突变。白化病和部分白化病这样的术语是最常用的,但经常被误用。题主根据这只鸟没有粉色的眼睛推断出它未患白化病,这是正确的。然而,即便没有看到它眼睛的颜色,你也可以确定这只鸟没有患白化病,因为它是灰色的,因此它身上仍有一部分黑色素。

患上因基因突变导致的白化病的动物不会生成任何黑色素,因为它的色素细胞中不存在酪氨酸酶。所以,实际上根本不存在部分白化病患者。这只乌鸫的灰色羽毛是所谓的稀释的结果。该词从拉丁文“稀释剂”演变过来,意为更淡或更弱,可以被定义为黑色素减少。颜色颗粒的数量减少,但颜色本身不改变。较低浓度的颗粒形成较弱或稀释的颜色。这就好比报纸上刊登的黑白照片:密集的黑色墨水点聚在一起形成黑色,而在差不多大小的区域中较少的黑点则显现为灰色。

——来自英国赫特福德郡特灵的海恩·范格鲁

接着楼上的回答进一步阐述,掉色的乌鸫似乎在“喂蚂蚁”。有些鸟故意躺在蚂蚁巢顶上,展开翅膀,蚂蚁释放的甲酸可以杀死鸟羽毛上的寄生虫。这种现象很不寻常,许多读者可能从来没有见过,即使见过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鸟类经常会保持这种姿势待一会儿,人们于是有机会观察和拍摄。

——来自加拿大魁北克的安德鲁·卡拉瑟斯

楼上那位加拿大的朋友对掉色乌鸫的这种行为的解释似乎有些问题。在英格兰南部的花园里,鸟类经常表现出这种行为,包括乌鸫、知更鸟、麻雀和鸽子,都会这么干:展开翅膀,翘起尾巴,背对着太阳。它们会分布在花园的各个角落,而且似乎只在阳光灿烂的日子才这样做。

我没有见过任何证据显示蚂蚁可以杀死鸟类羽毛上的寄生虫。鸟类的这种行为在春季很常见,在花园的各个角落里可以看到不止一只鸟。它们会不会只是单纯地在享受温暖的阳光?展翅、闭上双眼以及它们的朝向都肯定了这一点。我没有亲眼见过像他说的加拿大蚂蚁的行为,但也许它们只是暂时利用乌鸫的翅膀来乘凉而已。

——来自英国萨里郡沃金的迈克·加勒特

接着上面的讨论,我认为这只鸟正在晒日光浴,而不是“喂蚂蚁”。阳光中的紫外线B促进了维生素D合成过程中的关键一步。对人类来说,这一过程直接在皮肤上发生,而鸟类的皮肤被羽毛覆盖。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鸟类尾巴根部附近的尾脂腺会分泌一种油脂。这种油脂含有前体类固醇,在阳光照射下会转化为维生素D。这只鸟用喙将这种油脂分散在羽毛上,然后如前所述,晒会儿日光浴,或是边飞边晒太阳,光合产物会在它下一次整理羽毛时被消耗掉。春季,日光浴时间会有所延长,因为经历了黑暗的冬季之后,鸟类会患上维生素D缺乏症。

——来自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拜伦贝的查尔斯·索耶

咯咯叫

为什么母鸡下完蛋要大声叫唤?

——来自英国布里斯托尔的詹姆斯·特顿

在英国布里斯托尔,我散养家禽近六十年,包括矮脚鸡和怀恩多特鸡。我发现:母鸡会在下蛋前十分钟到二十分钟走进鸡窝卧下。它站着产下软壳的蛋,蛋壳在与空气接触的瞬间硬化。然后,它会会静静地卧几分钟,啄羽毛、咕咕叫和休息。接下来,母鸡从鸡窝里跳起来,发出一阵响亮的咯咯声,如果地方足够宽敞,它会冲出一段不短的距离。占主导地位的公鸡听到咯咯声,煽动着翅膀跑向母鸡,立即与之交配。然后,它会上演“踩蛋”的戏码,最终公鸡和母鸡都满意而去。

所以,这叫声似乎是为了在产蛋后吸引公鸡来交配。如果有竞争对手,公鸡会像任何准爸爸一样在窝外巡逻,然后在母鸡下完蛋后与其交配。在这种情况下,母鸡的叫声可能很小或几乎没有。公鸡在其他时间与母鸡进行交配时,会先上演“踩蛋”的戏码,母鸡不会咯咯大叫。

——来自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马尔姆斯伯里的尼娜·杜格尔

完美的栖息

鸟类站着休息,蝙蝠则是倒挂着休息。有没有鸟或蝙蝠是例外呢?为什么它们的休息方式不同?

——戴维·汉布林,通过电子邮件

有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为了使飞行效率更高,蝙蝠的小腿骨骼和肌肉已经退化,因而无法站着起飞。然而,蝙蝠拍打尾膜就可以向上起飞。要是蝙蝠在地上筑巢,以这种笨拙的方式起飞,它们会很容易被捕食,所以,从高处向下坠落起飞是一个更好的策略。

然而,栖息方式的差异并不仅仅是为了躲避被捕食的风险。蝙蝠也具有优秀的飞行能力。这种动物可以在飞行中倒悬并进入几乎静止的状态,这使它们能够从下面抓住合适的栖息点。这意味着蝙蝠可以垄断洞穴顶部和其他难以到达的栖息地点。它们更灵活,因为与鸟类相比,它们的翅膀比躯干大得多。此外,尽管这两种动物的翅膀都是从手臂演变而来,但鸟类的骨骼仅存在于鸟翼的前缘,而蝙蝠的指骨则延伸至羽翼的后缘,因而能更好地控制翅膀。

相反,鸟类缺乏灵活性,这可能会将它们的栖息地限制在更易接近的地方。也许这有助于解释为什么鸟不睡觉,正如我们所知道的——它们轮流休息大脑一侧,以便对捕食者保持警惕,也有可能是为了避免从鸟巢掉落。

然而,有一些鸟,比如短尾鹦鹉,春季时会倒挂在树上。蝙蝠和鸟脚上的肌腱在它们放松时依旧会闭合,紧紧锁住栖息点,保证消耗最少的能量。即使在睡眠中死掉,蝙蝠也不会落到地上,必须有人把它从栖木上敲下来。

——来自英国西米德兰兹郡萨顿科尔德菲尔德的迈克·福洛斯

站着睡觉

为什么有一些动物,比如人类,要躺下来睡觉,而像大象和长颈鹿这些动物,却可以站着睡觉?

——来自南非比勒陀利亚的马尔蒂耶·范德沃尔特

影响动物睡眠风格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它站起和躺下的容易程度,躺着睡觉的舒适程度,以及它在环境中面临何种威胁。一般来说,体形越大的陆地动物,越不喜欢站起或躺下,像大象这样笨重的动物不会经常躺下。对于躺着的大象来说,呼吸或突然站起来太困难了。它们的腿已经适应了垂直支撑自身重量,健康的大象可以一直站立,也会靠着某个物体浅睡。它们只有在感觉够安全时才会躺下睡觉。

长颈鹿睡得更少,因为它们面对掠食者更弱势。猫、猪或山羊可以迅速从睡眠状态中起身,所以它们可以自由地蜷缩着身体睡觉。牛和马处于分界点附近。它们一直站着,但如果非常疲惫,也会躺下睡觉。然而,在野外,它们对捕食者感到紧张时,几乎不躺下。

——来自南非西萨默塞特的约恩·里奇菲尔德

作为一名对大象的野外生活具有丰富经验的向导,我可以向读者保证,它们躺着睡觉,与人们的认知恰恰相反。

——来自南非豪滕省派恩高里的罗德·墨菲

蜘蛛女

我的妻子经常被蜘蛛咬伤。谁能解释她对蜘蛛的这种吸引力,并且能给些建议——如何避免被蜘蛛叮咬?

——来自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怀特罗克的史蒂夫·约克

我很同情你的妻子,但如果她经常抱怨自己被蜘蛛叮咬,那可能是个误诊。蜘蛛几乎不会主动咬人,除非它感觉到人类的威胁。不幸的是,人们通常对此不接受,不管他们身上的症状有多真实,其实都与蜘蛛无关。加上医务人员缺乏对蜘蛛的了解或跟病人解释的耐心,问题就更加复杂了。有时反倒纵容了杜撰,加强了人们将病因不明的局部皮肤状况归因于蜘蛛叮咬的惯性。

人们误认为是由蜘蛛咬伤引发的感染和伤害范围令人吃惊:链球菌脓疱、复发性抗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分枝杆菌脓肿、病毒性水疱、化学灼伤、过敏性皮疹,当然还包括其他动物——蚊子、黑蝇、臭虫、跳蚤、虱子、蜱或吸血螨——叮咬造成的后果。

最近,我的邻居抱怨他总是被蜘蛛叮咬。等他准确地描述了叮咬,很明显可以确定,他是被我们当地的吸血蠓咬伤的。

人们对叮咬的反应差异很大,而吸血蠓很可能是叮咬你妻子的嫌犯。如果真的是叮咬引发的症状,她可能压根不会有反应。

——来自南非西萨默塞特的约恩·里奇菲尔德

全新世公园

大约6500万年前,恐龙走向灭绝,哺乳动物占领了地球。如果恐龙没有灭绝,哪些恐龙可能会进化成为统治地球的最聪明的生物?

——来自英国马尔岛托伯莫里的杰克·哈里森

鸟类由侏罗纪时期的兽脚类恐龙进化而来,从6500万年前的生物大灭绝事件中幸存的物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动物的祖先。巧的是,最近我看到鱼塘里的一群鹅,突然想到,它们可能会被误认为是一群迅猛龙。

如果没有发生灭绝事件,那么“可怕的蜥蜴”可能仍然统治着地球。如果环境没有发生变化,几乎没有选择的压力来推动新物种的进化。

与白垩纪末期有关的气候变化开启了种族进化的新纪元,一些物种经历了巨大的适应性变化以填补新出现的生态位。

这就像洗牌一样。我们无法预测什么样的物种可能会统治地球,也无法预测新物种会是什么样。因为我们不知道什么样的特性结合在一起会更有利于生存。而且,能成为第一个占领某个生态位的物种已经足够了。

——来自英国西米德兰兹郡萨顿科尔德菲尔德的迈克·福洛斯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古生物学家戴尔·罗素认为,伤齿龙是最有可能进化出智力的恐龙。据说,这种恐龙是一种双腿中等大小的食肉动物,被认为与鸟类是近亲。当时,我在《奥秘》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关于伤齿龙是如何进化的文章。从那以后,我们学到了很多关于恐龙及其演化的知识,而罗素原先认为存在直立行走、和人类长相差不多的“类恐龙人”的观点也因此变得荒谬了。

从类人动物到几乎是科幻小说主角的生化迅龙,古生物学家达伦·奈什给我们提供了很多选择,他将故事更新在scienceblogs.com(bit.ly/CleverDinos)上。我们已经知道有关恐龙进化的另一个事实——鸟类确实是从恐龙进化而来的,正如托马斯·亨利·赫胥黎在看到始祖鸟之后所怀疑的那样。

对所有动物按照其进化关系进行分类的现代体系叫作支序分类学,因此鸟类和恐龙被视为同类。所以,严格说来,恐龙并没有灭绝,而是以鸟类恐龙的形式幸存下来,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认识的鸟类。乌鸦和渡鸦也进化出了一定程度的智慧。

——来自美国马萨诸塞州奥本代尔的杰夫·赫克特

恐龙DNA

最近,我看了电影《侏罗纪公园》及其续集。在电影中,琥珀中蚊子腹部的DNA可以用来复活恐龙。这在现实生活中能实现吗?

4.8亿年前,昆虫和植物一同出现在地球上,但吸血昆虫出现的最早记录要近得多。人们在蒙大拿州的岩石中发现了一只生活在4600万年前的蚊子,在中国发现了另一只早于这只蚊子3000万年的吸血昆虫。这在时间范畴上属于距今1.42亿年至6400万年的白垩纪的早期,也就是暴龙雷克斯和其他大多数我们熟知的恐龙生活的时期,这使得它们与吸血昆虫共存的可能性更大了。

这些昆虫靠吸食其他动物的血液为生,这一结论是通过对其腹部提取物进行分析得出的。这些被识别出的含铁血红素是血液的主要成分,它携带氧气,并使红细胞呈现红色。血浆主要成分是红细胞,此外还有一些白细胞。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没有含DNA的细胞核。而其他所有脊椎动物都具有含核红细胞,每个细胞核都携带全部基因组。因此,恐龙血浆中的DNA含量要高于哺乳动物。

然而,高水平的分解意味着无法识别在化石中获取的全血细胞。血液的消化吸收和昆虫化石化几乎肯定会破坏任何DNA。此外,DNA的半衰期约为500年,150万年后它将无法保留任何信息。因此,要想在恐龙化石或吸食恐龙血液的昆虫中发现完整的基因组几乎不可能。

不过,让我们想象一下,一只刚刚吸完恐龙血的昆虫不知怎的就被嵌入琥珀中,并且在超级理想的条件下被保存下来。只有对提取的DNA进行测序,并将其与参考基因组匹配,才能确定该DNA的所有者。然而,我们没有恐龙的参考基因组,所以别无选择,只能尝试一下,看看结果是什么。

为此,我们需要一个完整的、未经损坏的细胞核,将其移植到已去核的未受精的蛙卵中。蛙卵将提供其发育所需的一切物质,移植的细胞核将为新的生物体提供基因指导。

那接下来会怎么样呢?青蛙是两栖动物,无法产下硬壳的蛋,所以移植的恐龙细胞核会发育吗?谁知道呢?电影《侏罗纪公园》也许为我们复活了曾经生活在地球上的最惊人的动物,但我不建议大家在家里模仿。

——来自英国剑桥基因科学园维康信托基金会桑格研究所的阿莱娜·潘采

同类推荐
  • 生理:人体不是永动机(青少年科学探索营)

    生理:人体不是永动机(青少年科学探索营)

    本书介绍了不可缺少的头发、头发变白的原因、人体毛发的功能、皮肤的主要作用、人类皮肤的颜色、人体皱纹的来历、人体的骨骼系统、人体经络的功能、血液的颜色和功能、人体衰老的时间、人越长越高的原因、错觉是怎样产生的等内容。
  • 破解日食与月食(趣味科学馆丛书)

    破解日食与月食(趣味科学馆丛书)

    “趣味科学馆”丛书,是一套自然科学类读物。丛书包罗科学的多个领域,涉及“信息化”、“绿色革命”、“发明、“生态资源”、“航天”、“军事”、“日食、月食”等当下热门关键词,有引领读者关注热点、提升其认识水平的现实价值。刘芳主编的《破解日食与月食之谜》为丛书之一。《破解日食与月食之谜》内容涉及日食与月食的各个侧面,并进行合乎逻辑的排列组合。文字浅显易懂,生动活泼。
  • 到太空去旅游(探索发现漫游记)

    到太空去旅游(探索发现漫游记)

    《到太空去旅游》本书为您讲述关于太空的科普知识。本书知识全面、图文并茂、通俗易懂,能够培养读者的科学兴趣和爱好,达到普及科学知识的目的,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启发性和知识性,是广大读者了解科技、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素质、激发探索和启迪智慧的良好科普读物。
  • 给孩子挑礼物:知道这些就够了

    给孩子挑礼物:知道这些就够了

    生活中的你会不会遇到需要给小朋友挑选礼物的场合?不论是你自己的孩子,还是朋友的孩子,又或者是兄弟姐妹的孩子。每次要给小孩子挑礼物的时候,你是不是都很头疼,到底应该给孩子选些什么礼物才合适呢?如果你正想了解给孩子挑礼物的方法,那这本书正适合你。现在就下载这本书吧!以后再也不会为这样的事情烦恼了。
  • 绿色世界(地球一小时)

    绿色世界(地球一小时)

    大气污染严重,草木植被日渐被高楼和工厂覆盖,稀有物种濒临灭绝,下一个会不会就是人类?杨小川的《绿色世界》倡导人们重建美好世界,珍惜地球,珍惜我们的世界。
热门推荐
  •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教学研究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教学研究

    本书比较全面的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教学的现状,主要包括有效教学的发展历程、内涵与特征、以及课堂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教学的基本理论,影响有效教学的因素、以及基本途径;最后介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教学评估,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教学研究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做人做事枕边书(大全集)

    做人做事枕边书(大全集)

    如果你的人生事业屡遭挫折,自己又不知道障碍在哪里,你将从本书中获得答案;如果你目前正值春风得意,好运连连,那么书中的方法和技巧更会使你如虎添翼,你的人生将更上一层楼。《做事做人枕边书大全集(超值金版)》为你的奋斗之路铺出了一条平坦的大道。书中的一招一式都会在你最需要的时候发挥作用。
  • 追忆似水童年:一个95后北漂的家乡回忆(南瓜屋故事)

    追忆似水童年:一个95后北漂的家乡回忆(南瓜屋故事)

    本书讲述了一位从小生活在江南水乡的少年,在童年的成长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关于儿时一起成长的伙伴,关于那些有趣的童年游戏,关于成长的快乐与收获,作者都用细致入微的笔调,重塑了一副如诗画般美好的童年。或许在这本书中,你可以看见自己的童年,唤醒你生命中,关于童年的美好回忆。
  • 沧之物语

    沧之物语

    《沧》系列是一部大型的玄幻史诗,不管你是文艺青年,热血男儿,纯情少女;又或者是喜欢历史、喜欢神话、喜欢人生故事、喜欢小清新,喜欢看爽文,喜欢看烧脑文,喜欢看爱情,你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属于你的快乐。因为《沧》虽然是一个系列,但是每一部的作品所处时代、所处人物(主角或者配角啊)和背景也不同,你将会看到每一个人的故事,每一个人的信念与人生。(因为有个重名的所以暂时叫做《沧之物语》吧。)
  • 只有危机感强烈的人才能生存

    只有危机感强烈的人才能生存

    危机感是企业长青的基石。企业只有树立危机意识、做到平时如战时、战时如平时,才能够轻松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危机,实现由优秀迈向卓越的突破。危机感同时也是一个人进取心的源泉,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人失去了危机感,就会变得安于现状。裹足不前,等待他的只有被淘汰的命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引力主宰

    引力主宰

    林氏家族是凌光大陆的霸主,拥有着不属于元素范畴内的独特能力,引力!因霸主的位置让众多势力围攻,也因独特的能力让黑暗势力勾起贪婪,林氏家族遭到毁灭性的打击。本文讲述林氏家族族长之子林磐隐藏身份进入学院学习,而后闯荡大陆,见识各种忍心算计,也结识众多魔法能力各异的朋友,走上复仇之路,重现林氏家族往日的巅峰。
  • 李元霸异界游

    李元霸异界游

    隋唐第一猛将李元霸被雷劈死后尸骨全无,但命运使然,年仅十八岁的李元霸并未身死,反而穿越到了异界大陆,投身在一名落魄贵族少年身上。在这里他找到了亲情,找到了爱情,找到了他内心深处最渴望一切!
  • 我在异世界当守墓人

    我在异世界当守墓人

    御宅族叶沐被书架压住了,之后他被异世界——多亚大陆的天神召唤过来。在这里神告诉他:“汝已经被我们神奉命为守墓人,汝的职责便是守护神灵们在凡间的神墓,不要被那些凡人们所得到。”就这样作为守墓人而在异贝雅大陆的叶沐,开始了自己的守墓之旅……
  • 远远的记忆

    远远的记忆

    米晓君、陆远、周嘉言他们三个从小一起在福利院长大,高中时陆远被富豪奶奶接回了家,从此米晓君就踏上了求证爱情是否存在的路途。一直以为自己是个没人要的孩子,可是随着米晓君和周嘉言身世之谜的揭开,几个年轻人之间还有他们上一辈人之间的爱恨情仇变得愈加扑朔迷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