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864600000005

第5章

1928年,黛安娜·韦伯的母亲在南加州的一场选美比赛中夺冠。这场比赛是由格雷厄姆·佩奇汽车的制造商赞助的。比赛奖品之一是在塞西尔·B.德米尔导演的默片中出演一个小角色,黛安娜的母亲演的是个羞涩漂亮的少女,就像现实生活中的她自己。

她从蒙大拿州来到加利福尼亚和父亲住在一起。父亲在痛苦地离婚后,辞去了在比林斯电气公司的工作,来到位于洛杉矶的华纳兄弟工作室当电气工。她和父亲远比和母亲亲近,何况她也早就想逃离西北部乡村的粗粝鄙俗:父母隔三岔五地吵架,祖母结了五次婚,曾祖母在河里游泳时,被印第安人的箭射中后背,死掉了。她到了南加州,坚信这里总比视野局限的“大天空”[6]乡下强,能带来更多的满足和成就。

大致来说,这里确实不错,尽管她在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初期出演的几部电影中从来没能成为明星。她的满足主要是来自洛杉矶风和日丽的感觉,艳阳使她远离了蒙大拿阴郁的少女时代。在洛杉矶,她可以自由自在、心血来潮地做事,重燃早先对于宗教的兴趣,不穿胸罩在街上走,最终嫁给一个大她将近30岁的男人,七年后又嫁了一个小她五岁的丈夫。南加州典型的对传统价值的漠视、社会根基浅、流动性高、持续性低——这些特点对她蒙大拿的家人来说都是沉重的包袱,她在洛杉矶却轻松接受了,很大程度上这是因为成千上万的同龄人也接受了这种新的价值观,这些年轻漂亮的女孩儿为了追寻某种模糊的目标离开乏味的家乡,移民到加州。很少有人能成为成功的演员、模特、舞者,更可能的是,她们最好的年华是在做鸡尾酒侍者、前台接待、售货员,或者圣费尔南多谷里郁郁寡欢的家庭主妇。尽管如此,几乎所有这些女孩儿都留在了加州,有了孩子。大萧条时期,这些孩子就在加州的太阳下长大,40年代整年玩着户外运动,“二战”开始、加州大繁荣时期到来之时,他们也长大成人(当时美国的防卫投资将数以百万的资金注入西海岸的飞机制造厂和科技产业);50年代,加州出现了新一代人,他们以靓丽的外表、休闲的穿着、轻松的生活态度,以及对健康的重视等著称,他们的形象在麦迪逊大道、整个国家,甚至在海外都非常鲜明,被认为特别有“美国范儿”——就是所谓加州风格。而黛安娜·韦伯在50年代就拥有这种风格,不过她母亲并没有觉察到。

黛安娜的父母离婚时,她与母亲的矛盾就产生了。黛安娜的父亲比母亲大27岁,是从犹他州奥格登来的作家,叫作盖伊·恩皮。他矮小结实、专横且富有冒险精神。1911年,他加入了美国装甲部队,而且因为美国很晚才加入“一战”,还跑去加入了英国军队。他上过欧洲的前线,脸上留下了让他后半生引以为傲的伤疤。1917年他把自己的经历写成了一本畅销书《冲出战壕》,卖出了一百多万册。后来他又把这本书拍成了一部电影,自导自演。

盖伊·恩皮之后十年又写了几本书,但都不及第一本出名,到了30年代他只能去为杂志写低俗小说,常常是用笔名出版。大约就是在这个时候,他在好莱坞的一次聚会上遇到这个来自蒙大拿的娇小、活泼、芳龄20的女演员。她的一头黑色短发、一双棕色大眼睛,以及极富感染力的笑容都让他想起了默片明星克拉拉·鲍。他很快就用一束束鲜花向她求爱,开自己的凯迪拉克敞篷车载她兜风,不久就向她求婚了——而她也答应了,尽管他46岁,和她的父亲一样大。

不明智的是,他把新娘带回自己家去住了,家里还有他深爱的母亲和姐姐,《冲出战壕》就是题献给她们的。两人都是从纽约来的饱读诗书、精明强干的女人。他母亲的舅舅理查德·亨利·达纳是《航海两年》的作者;他守寡的姐姐——之前嫁给了W. & J.斯隆家具地毯公司的高级主管,每周都要读《纽约客》,她在洛杉矶的家里布置了很多精致的家具,还有一个了不得的图书馆,书都是从美国另一头带过来的。这两个女人,尤其是盖伊·恩皮固执己见的母亲,对这个蒙大拿来的小演员并不怎么满意。而盖伊·恩皮无力解决,或者不愿意去解决,他们之间不断升级的婚姻冲突,只在1932年独生女黛安娜——名字取自当时的流行歌曲——出生时才稍稍停歇。

黛安娜2岁时父母分居;5岁时,经过短暂的调停程序后父母就离婚了,之后黛安娜就得在父亲家和母亲家之间来回奔波。工作日的时候她住在母亲家,她母亲在1939年又嫁给了一个24岁的英俊小伙儿,那人是国际通讯社的摄影师,还曾经穿着一身牛仔行头,为切斯特菲尔德香烟的大广告牌做过模特。他们结婚的时候这小伙儿在日落大道有一家小餐馆,而黛安娜29岁的母亲压抑了她所有挥之不去的电影野心,在新老公的餐馆里当服务员。

周末黛安娜会乘电车从好莱坞山到回声公园,奶奶在那里接她去父亲的住所。亨德尔的音乐轻柔地从唱片机中流淌出来,她置身于姑姑和奶奶知性的陪伴中。她们鼓励她广泛阅读,带她看趣味高雅的电影,说话用词黛安娜得查字典才能明白。当姑姑和奶奶每天午睡时,父亲在打字机前工作(不过收效甚微),黛安娜会独自静静地坐在屋中阅读,从《风流世家》读到莎士比亚戏剧,从《天方夜谭》读到《格雷氏解剖学》。渐渐地,她积累了扎实的——可能还有点古怪的——古典文学基础,以及强烈的幻想气质。

某天下午看了芭蕾舞《胡桃夹子》之后,她的幻想变得更加清晰。从此黛安娜在梦里总能看到美丽动人的自己,穿着紧身裤独自在舞台上用脚尖优雅地旋转。她开始每周放学后去上芭蕾课,不过只有当她表现好,而且把房里的很多杂事做好之后,母亲才给她这种“特权”。她的继父——和他在一起总是让人很不舒服——常常会在黛安娜在家里练芭蕾时看着她,有时她在客厅扶着壁炉架,将一条腿高高地抬向空中,他也会温柔地取笑。这场景让母亲老大不高兴,她本来就反对年轻的丈夫在走廊里挂巴尔加女郎招贴画[7],对他如此关注自己12岁、含苞待放的女儿,就更不痛快了。一天傍晚,母亲暴躁任性的脾气发作,说黛安娜的美貌绝对赶不上自己,使她极为受伤。

母亲那年晚些时候又生下一个儿子,黛安娜在家里的处境迅速恶化;两年之后,又添了一个女婴。黛安娜正进入青春期,对于男孩子和约会越来越感兴趣,却必须每天放学回家去照顾弟弟妹妹。这种情形差不多持续到她高中毕业。之后她离开家和姨母住了一段时间,在威尔希尔大道上的萨克斯百货商场做了一阵礼物包装员,赚钱来支付自己的日常开销和舞蹈课。几个月后,为了不再干扰姨母的隐私——她当时正和在贝弗利山庄酒店办公室上班的一位有妇之夫交往,黛安娜搬到了好莱坞影视俱乐部宿舍,这是给投身电影产业的女人们的住处,母亲曾经就住在这里。在那里黛安娜得到了给旧金山一家夜总会歌舞团跳舞的面试机会,尽管这种机会对于有志成为芭蕾舞演员的黛安娜来说不是那么对路,但她觉得自己的年龄可能已经太大了(那年她18岁),加上缺乏训练,虽然在幻想中她跳得是如此完美,但可能一辈子也无法精通这门精妙的身体艺术了,于是她参加并通过了面试。当她问母亲是否应该接受这个职位时,母亲说:“别问我,自己决定吧。”于是黛安娜去了旧金山,不过她拿不准母亲这样说是让她独立了呢,还是根本就对此无所谓。

黛安娜每周赚80美元,每晚跳三场,每周跳六个晚上,在歌舞团里她曾为索菲·塔克这样的巨星伴过舞。她平常的演出服挺保守,只露出腰腹部,但是当她到后台换衣服时平生第一次接触到了大家的裸体,她可以比较自己与其他人的身体。她的条件相当出色。所以当歌舞团的一个朋友建议她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一位艺术教授那儿做人体模特赚外快时(这位教授为一次简单的裸体摄影付20美金),她倒是一点儿也不惊讶。

黛安娜怯生生地来到教授的住处,不过他超然、正式的举止让她很快放松下来。她脱掉自己的衣服,赤裸着站在他面前。她看到他退后几步,听到按快门的声音。她听到照相机一次又一次地按下,不用他指导,她便像芭蕾舞者一般舞动起来,听着发自内心的音乐声和照相机的咔嚓声,她的胳膊慢慢地抬起,转过身去,用脚尖旋转,她已经意识不到教授的存在。她只能感受到自己的身体,控制这身体如同演奏精巧的乐器,借此她便能超越极限。尽管光着身子,她并不觉得赤裸。跳舞的时候,她感到自己被内化了,私密、孤独,深深地潜心于自己的情感中。这些情感可能从她的动作或表情流露出来,但她并不清楚,也不去想镜头后的教授印象如何。她只能勉强看到远处他模模糊糊的灰色身形。黛安娜摘下了眼镜,而她近视挺严重的。

完成了在夜总会跳舞的工作后,黛安娜回到了洛杉矶,她开始主动打电话约见列在分类名录里的各种时尚摄影师。她给戴维·鲍尔弗、基思·伯纳德、彼得·高兰、安德烈·德迪恩斯、威廉·格雷厄姆、埃德·兰格等都打过电话。几乎所有人都被她吸引了,看起来如此健康单纯的姑娘会这么愿意做裸体模特,这事儿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黛安娜至少领先了时代整整十年。

1954年,黛安娜22岁,她的照片开始在全国的裸体主义杂志和摄影杂志中刊载。1955年,她的一系列彩照被送往芝加哥的《花花公子》杂志社。社里年轻的出版人,休·海夫纳在办公室里看着这些照片,立马就被迷住了。

同类推荐
  • 政府记者招待会:历史、功能与问答策略

    政府记者招待会:历史、功能与问答策略

    记者招待会是政府部门、社会团体或个人邀请记者参加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公开特殊会议,是宣传与新闻结合的较好样式。记者招待会为举办方提供了在同一场合面对众多媒体发布信息、宣传自己的机会,也为记者提供了在较短时间内获取较权威、全面信息的便捷途径。政府记者招待会是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和新闻价值最大的记者招待会形式,它所传递的信息相对直接、权威和丰富,是新闻媒体重要的新闻来源。
  • 传播中的心理效应解析

    传播中的心理效应解析

    本书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看似熟悉(如对心理效应词条和具体的传播活动)但又有些陌生的内容。它是以词典的形式,把精心选择的130条心理效应和生机勃勃的传播活动(包括新闻传播、广告传播、影视传播等)联系起来,用心理效应所包含的理论和知识去诠释传播活动中的传者及受众的心理特点和规律;反之,又用丰富多彩的传播实践活动去验证心理效应的内涵。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新闻与传播心理学案例教学的教材,也可以把它视为一本传播心理效应的词典,同时它还是一本有关传播心理学方面的趣味读物。
  • 舒新城谈教育(名家谈教育)

    舒新城谈教育(名家谈教育)

    本书选取舒新城先生谈教育的文章22篇,其中有专论初、中等教育的文章,也有对社会现实与教育实际间关系之论述,见解之深刻,对于当世之教育亦有借鉴意义。或许有读者会想,民国时所谈的教育于今有什么意义。读罢本丛书这10位真正教育家的文章,你会发现,中国今天所有的教育问题在那时都已经存在,他们的思考即使放在今天依然是超前的。对于思想,有时跟你所处的时代关系不大,跟思考的人有关。
  • 贺兰师魂:北方民族大学师德师风建设征文选编

    贺兰师魂:北方民族大学师德师风建设征文选编

    本书分为教师篇和学生篇。结集的文章是北方民族大学教师教学科研活动与学生求知求学经历的生动再现,集中反映了该校新老教师高昂的工作热情和饱满精神面貌,学生旺盛的求知欲望及温馨的师生情谊等。
  • 语言的联盟:中国古代名联

    语言的联盟:中国古代名联

    毛翰生为中国人,我们常常为祖先创造的灿烂文化而骄傲。面对辉煌的古典诗歌遗产,我们又不免羞惭于自己的贫乏。文学艺术的发展不同于科学技术,科……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广告是怎样产生的

    广告是怎样产生的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策风云

    策风云

    神州大地,修仙问道,云起不周。林策,仙修大派七星阁弟子,得先天至宝而不知。随着身世和修炼江湖的阴谋到来,他被命运一步步引导,遇五行宗,战万魔殿,斗梵天门,一个一个修炼的门派接踵而至。
  • 西点军校的经典法则

    西点军校的经典法则

    两百多年来,美国西点军校一直被称为“美国将军的摇篮”,是培养顶级军官的地方。随着时代的发展,西点军校并不仅仅着眼于军官的培养,而是对于学生有着全面的发展定位,尤其着力于对学生性格、纪律、毅力等方面的塑造,因此西点培养的不仅是一名军人,而且是美国社会未来的精英。在西点军校两百多年的辉煌历程中,培养了众多的美国军事人才!是什么使西点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是什么使西点毕业生成为成功者的代名词?西点军校的荣光与辉煌印证了其教学原则的成功。作为全世界最著名的培养男子汉的殿堂,西点军校的准则和学员的成才经历,是送给当今社会小伙子们的最好礼物和企业培训青年员工的经典教材。
  • 鲛泪珠

    鲛泪珠

    她在戈壁深处捡来一条天上掉下来的鲛人,它身上的密秘比她想象的还要多,古老神秘的血脉,奇特冰蓝的血液,它的心脏消失,他的记忆尘封,苏沫走上为他寻找根源的道路,一路飞花……
  • 入殓师的爱情

    入殓师的爱情

    年轻的入殓师遇到了美好的爱情,这爱情是短暂的,他们突然地、被迫地分开了。个中原因,读者不难想象。小说委婉缠绵,通篇弥漫着淡淡的忧伤,却亦不乏温馨。这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爱情?一个年轻的女孩总是跑到殡仪馆来,很好奇地打量馆里的一切。她像是来找人,也像是来寻找丢失在这里的什么东西。很容易从送葬的人群里看到她窈窕的背影,她与送葬的队伍是游离的,她不戴黑纱,着素色的连衣裙,裙裾在她小步的移动中,一下一下地摇曳着。她有白皙而光滑的小腿肚,光脚穿着一双磨砂网眼、粉色鞋底的凉鞋,鞋子在阳光下有时发出一点莹莹的光。
  • 天下再无魔

    天下再无魔

    纸上鸿落,一片墨色河山,几缕人情冷暖……
  • 让学生掌握沟通艺术的66个故事

    让学生掌握沟通艺术的66个故事

    成长是—道道色彩的流动,鲜艳的连衣裙,粉红的蝴蝶结,庄重的校服,这一切都记录着我们多彩的、快乐的人生。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不见了童话书上多彩的封面,多了教科书那严肃的面孔。—切浮躁归于沉静,昔日绚丽的色彩只去装点青春的梦境。
  • Songs of a Savoyard

    Songs of a Savoyar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老婆别不爱我

    老婆别不爱我

    筱萋自己做的视频,好久以前的了,大家可以去看看。&pstyle=1她八岁生日,一夜之间变成了孤儿。遇见他是人生最美好的事情,她全身心的爱与付出,却是富家子弟眼里的笑话。她只是一个不被人期待的傀儡,不该有自己的想法,更加不该对他动了情,动了心。为了爱,她变得无理取闹,看着他与别人缠绵的画面,她脆弱且无助的尖叫,尘埃落定,她决然离去,物是人非。曾经年少的他,游戏人间,伤了名义上的妻子,娶她,只是更适合做一个傀儡妻子,曾经的迷恋,他以为是爱情。然而,他错过的不仅仅是爱情,还有做父亲的权利。残忍的莫不过就是,当你深爱我时,我不爱你,当你离开我时,我已经在思念,当你不爱我时,我的爱早已侵入骨髓,融入血液。***************十年后,当她,还有她的老公和女儿出现的时候,乱了,一切都乱了,原本以为早已经没有了资格,可是老天居然给了他最后一张王牌。只是,最后才知道,他的女儿原来……原来有些人并不会一直站在原处,等待你的悔悟。错过了就是错过了,只是他付出的代价太过惨重了。****************樊希弛:我一直以为你是一个傀儡。玉紫蝶:原来你要的只是傀儡?樊希弛:我以为你是。玉紫蝶:所以你失望了?樊希弛:谈不上失望,你想要什么都提出来吧!我会满足你的要求。玉紫蝶:如果我装作不知道,有一天你会不会回头看着我?……最后他放弃的不仅仅是婚姻,还有他的灵魂。*********************崔宇熙:蝶儿,我会照顾你一辈子,除非是你先放开我的手,否则我绝对不会放弃你的。玉紫蝶:所以为了这样的誓言,连自己的幸福也不会追求了吗?********************周凡:为什么你是我最好朋友爱的女人,为什么十年前遇见你的那个人不是我?玉紫蝶:周凡,如果你真的喜欢我,就不要让我为难,爱情让我等了又等,也被伤的很深,不想再要了。*********************郑世贤:蝶儿,请你记住,不管你是不是爱着别人,我只要你知道,如果有一天,你无路可退的时候,请记得还有我。玉紫蝶:郑世贤,十年前你没有注意我,说明我们之间无缘,何必苦苦还在挣扎呢?*********************玉果尔:樊希弛,你是我妈妈的前夫吗?很好,请记住我的话,离她远远的,不要再来打扰她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