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877700000003

第3章 被魔鬼诅咒的婴孩

地铁里的冷气很足,加上人不多,所以很惬意。现在已经临近中午,能在这样一个时间去上班,是当记者的一大好处。否则早上八点和傍晚六点,上海的地铁就像是一长坨的沙丁鱼罐头,冷气开到爆对可怜的沙丁鱼会有用吗?才怪。

斜对面坐的一对小男女正卿卿我我,坐在他们旁边的大叔脱了鞋,盘了一只脚丫在膝盖上,用手摸摸抠抠,自得其乐。连我都感受到了那股子冲击波,小男女居然毫无反应,虽说做什么事都要投入,但也不用做到这种地步吧。

说起来我为什么还没有逃开,是因为考虑到这样做会伤到对方的自尊。身为记者的我是相当有良知的媒体人,哦哈哈哈。

当然另一个小状况是,对面那条长椅上的确很空,除了小男女和抠脚大叔外就没别人,我这条椅子上却已经满了。或许下一节车厢还有座位……但那样动静也太大了,不是吗?

所以我还是把目光从大叔灵活的手指和相呼应的脚趾上收回来,专心看书吧。

我正在看的这本书叫做《时间简史》,许多年前很红,现在看很过时。看过时的书并且还看不太懂,有点逊。只是任何时候看这本书的人里,看懂的只有少部分。我这样安慰自己。

当记者这么些年,一连串的古怪事情经历到现在,我已经认命了。有些人天生就是八卦命,到哪里都会碰到八卦,这样的人会是个好狗仔;有些人天生就是桃花命,到哪里都招蜂引蝶,这样的人会是个受万众唾弃和垂涎的大淫贼;像我这样诡异状况不断的,会是个冒险家,另一种可能是短命鬼。冒险不能养家糊口,所以暂时还是当记者好了。

我现在确定,这个世界不是看起来这样简单的。怎样把我所遇见的事情用科学解释出来,成了个问题。科学就是用来解释世界的,在这方面它向来做得不怎么完美,但这并不妨碍我对科学越来越好奇。

霍金把物理学写得尽可能的简单和有趣,我刚看完关于牛顿力学的部分,到了狭义相对论还是有点晕。爱因斯坦的能量质量公式是著名的简洁又完美,奈何只要是公式我就犯晕,中学时落下的毛病十多年了还没好。

我往后翻了翻,似乎广义相对论用几何式的空间概念代替了牛顿的引力说,我能看懂吗?深表怀疑。

从地铁站到报社的这段路上我一直在思考深奥的物理问题,后来我发现,应该放到晚上再思考,这样有助于睡眠。

《晨星报》的新闻大厅里至少仍有一半人没到,我刚在自己的座位上坐下,还没开电脑,刘唐就扔了封信过来。

“嘿,你的信。”鬼子唐的语调有点阴阳怪气。

拿到手里的时候我愣了一下,信已经被拆开了。我看了看信封,上面并没写收信人,只写着“《晨星报》机动部”。

随后在右下角看见了寄信人的签名,我不由苦笑着把信纸抽出来。

的确是写给我的,我大约每个月都会收到这样的一封信,有时候写信人会忘记把我的名字写到信封上,就像这次。

记者收到读者来信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有时破口大骂,有时大加赞赏,还有提供新闻素材,或是纯粹的崇拜者来诉衷肠的。基本上一个老记者,这些都会经历,偶有状况外的也不奇怪,比如隔壁部门跑公检法这条线的杨华,时常收到一个抢劫惯犯的来信,通报最近的抢劫成绩,已经在警方那里挂上号很久,还没逮到这个家伙。

至于我则是另一种情况,写信的是个精神病患者,每封信的格局基本分为三个部分:点评天下大事,对我的新闻报道工作加以肯定,最后再扯些她自己的生活。她写信的态度相当认真,但效果很娱乐化,所以每次都会在部门内外传阅很久。

趁着电脑开机启动的工夫我把信浏览了一遍,刚开头一句话就让我莞尔。她很郑重地对我关心她的病情表示感谢,让我不要再担心了,她的病已经大好,能像一个正常人那样生活了。

我……对她的病情很关心?

看下去就明白了,她嘱咐我,别总是在新闻报道里拐弯抹角地关心她,让别人看出来影响不好……

每次她来信都会欣慰地告诉我精神疾病好多了,可是每一个看完信的正常人都不会认同她的看法。在这封信的剩下部分,她和我探讨了是否可以在《晨星报》上登一个寻人的新闻,因为她的女儿不见了。

我记得她上一封信里就提到女儿不见了。可是在一位精神病人的信中看到这件事,让我很怀疑其真实性,可能她女儿只是在屋外多玩了一会儿而已。这回再次提到,到底是她的女儿从上次不见到现在,还是再一次不见了?

放下信,不知怎的,我心里微微有些不安。

不用太当真吧,况且就算真的走失女儿,也该由警察负责。

她只是个精神病患者,从这封信的颠三倒四、逻辑混乱看,她的病离好还远着呢。

……

“嘿,信看完啦,太搞笑了,她怎么总给你寄信呀。”

“啊。”我被惊了一下,冲刘唐笑笑。

刚才的几秒钟我有些恍惚了,把信展在桌上,呆呆盯了好一会儿。我还记得她的女儿,一双大眼睛,瞳孔又黑又深,让人一望就陷了进去。那会儿她孤零零站在角落里,安静得仿佛不存在。那时她几岁……四岁?这样算来的话,今年该七岁了,上学的年纪了。

她叫什么名字?一下子记不起来了。

“怎么了,你不会真把她信里说的当真了吧。”刘唐见我的神色有异,多问了一句。

我摇摇头,把思绪按下,那些并不是愉快的回忆。

“没什么。”我耸耸肩,把信塞入信封,扔到一边的报纸堆上。

“要不要来看看我买的七夕礼物,超有创意的。”鬼子唐甩了甩他的暗红头发,扬扬得意地说。

赤发鬼刘唐,自从被我们起了绰号之后,他就和红头发干上了,再也没染回黑色,只是在深浅亮暗间变来变去。

“七夕礼物?”我记起再过几天就是农历七夕,“现在情人节又本土化了?”

“赚钱呗,不过也给我多点机会约会美女,各取所需,多和谐呀。”

“就你还能玩出什么创意?”

“充气玩偶,没见过吧?”

“充气玩偶?”我眼珠子立刻弹了三下,“你准备把充气玩偶当七夕礼物送女人?”

“喂,你这是什么表情,不是你想的那种!”刘唐怒斥我,“本性淫贱,瞧你脑袋里都想些什么。”

“不是你自己说的充气玩偶嘛。”我讪讪地说。

刘唐扔了个东西过来,我一把抓住。

“轻点轻点,别捏爆了。”鬼子唐大呼小叫地说。

果然是充了气的玩偶,比手掌大一半,流氓兔造型,比气球更牢固的材质,又不是普通的软塑料,握在手里捏玩的感觉不错。

“有点意思,小女生大概会喜欢。”我说。

“可不是只有这一个。”刘唐招手把我叫过去,说,“我这儿可是整整一盒,单看一个只是有点意思,这一整盒只要送对人,可是必杀技啊。”

刘唐的桌上摆着个做工精良的木匣子,抽开盖子,里面叠了整整齐齐几十张未充气的玩偶皮。

刘唐一张张揭起来给我看:“这是加菲猫,这是史努比,这是咸蛋超人……”

这样一沓制作精美的充气玩偶,可算得上是收藏级的,相信对很多小女生有着致命的吸引力。刘唐卖弄地献着宝,却不防我已经变了脸色。

这一张张卡通玩偶唤醒了我的某个回忆,刚才我还能把这回忆强压下去,但此刻它在脑海深处汹涌翻滚起来,一幅幅画面在眼前闪现。

有些事情,虽然已经过去了很久,但记起来的时候,就如在当前。

这是三年前的一个下午,我给黄织递上名片的时候,她还没有任何精神问题。我也不会想到,此后她就会照着这张名片上的地址,一直给我寄信。

我相信她的精神病,就是因为三年前这个下午所发生的一切,才落下的病根。

大约在下午三点,我因为一个线报而匆匆赶到了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医院,俗称的一妇婴,上海最有名的妇婴医院之一。

给我消息的是我在医院办公室的一个通讯员。他并不善于鉴别什么样的消息是好的新闻素材,而什么只够充当市井闲聊的话题,但他一直很起劲地给我各种线索,因为如果他的消息被我采用而上了报,就能拿到一小笔钱。

这次他的线报只是简短的一条手机短信“妇产科出现奇怪病例,你要不要来采访”。恰好我当时离医院不远,所以收到短信后不到二十分钟,我就出现在了他办公室的门口。

线人帮我打好招呼,领我到了地方。

“我不多说了,你自己去采访吧。”他说完就离开了,脸上的表情颇不自然。或许是错觉,我觉得他有些恐惧。

这是病房外的走道,情形有些异常。平时这该是很安静的场所,但现在有人在大声地争执。确切地说,是病人在大声指责医护人员,而被指责者则是小声地解释着。

病人应该是刚刚生产完,躺在推车上被护士推回病房的途中,却一把抓住了病房的门框,死都不肯进去。

“我要看我的孩子,不给我看,我就不进去!”她大声地喊着。

有些病人在围观,几个护士正努力让这些围观者散开,回自己的病房去。

我走上去,心里有些奇怪。病人和医院发生了争执,怎么不见病人的家属?这种时候,至少丈夫该陪在身边的,怎么只有推车上的女人在那边声嘶力竭?

只有个很小的小女孩儿站在不远处,她紧紧靠着墙,盯着前面。并没有护士或别的人来拉开这个小孩子,似乎她和病人有什么关系。

后来我知道,她是病人黄织的第一个孩子,叫……对了,叫周纤纤。

我走近的时候,周纤纤忽然转头看我。她的表情有些冷漠,只是抿着嘴。触到她眼神时我心里莫名震动了一下,那双大眼睛深得能让人恍惚。孩子和成人活在两个世界,这双眼睛更让人如此觉得。

“为什么不能看我的孩子,我自己生下来的,我现在就要看。”黄织的声音尖尖地刺进我的耳朵。

我的目光落在已经显得有点歇斯底里的病人身上。

第一印象就是纤弱。尽管她正处在这种状态的争吵中,细长的脖子泛起青筋,产后苍白的瓜子脸上也因为情绪的激动而有病态的红晕,可还是让我觉得,这个女人有种病弱之美。

我没有立刻表明身份,因为病人的情绪这么激动,恐怕得等她平静下来。现在的情形容不得我再上去添乱,看着就行。

“对不起,你的孩子夭折了。”医生嘴里迸出这么一句。

“不可能,不可能,你们干了什么,怎么可能死了?”黄织尖锐的声音一下子嘶哑了。

“并不是我们医院接生的问题,他生下来就是个死婴,并且已经失去生命很久了。”

“你胡说,你骗我,宝宝在我的肚子里活泼得很,我每天都能感觉到他。一定是你们,这是医疗事故!”

“你每天都能感觉到?”医生的脸色变得很奇怪,“那肯定是你的错觉。婴儿在母体里没能健康地发育,死了很久了。”

“不管怎么说,我要先看看我的宝宝,哪怕他已经死了,那也是我生下来的,是我的骨肉!”黄织努力直起上半身,死死盯着面前的医生,目光中有无尽的怨恨,好像那就是她的生死仇敌。

医生侧过了脸,不愿和她目光相对。他微微摇了摇头,对旁边的护士说:“那个……还在产房吗?”

护士点头。

“好吧。”医生说,“那就带你去看。不过你要做好心理准备,最好先平静下来,做几个深呼吸。那是个……畸形儿。”

“不管我的宝宝是什么样子,他都是我的宝宝。”黄织毫不犹豫地说。

她终于重新躺下,护士推着车,往产房去。

我看了一眼门框,上面有几道清晰的指印,那是黄织的手汗。

推车在走道里远去,我紧走几步,打算跟上去。

黄织忽然又直起身,转过头来。

我见到黄织冲我露出一个有些勉强的笑容,愣了一下,不知该作何反应。然后才意识到,她并不是看着我。

“纤纤,你在病房里等着,妈一会儿就回来。”黄织说话的时候眼神有些恍惚。她想必已经累得很了,刚刚生产完,又和医生护士伤神地大吵了一架。

那个小女孩儿一直站在门边,没有跟上来。这时听了母亲的话,也没吭声,闪进了病房,步伐轻灵。

黄织重新躺了回去,她看见了我,眼神中有些奇怪,但此时她没有力气搞清楚我这个跟在后面的男人是什么身份。她满心只想着看一看自己刚生下来的孩儿吧。

只是这一停顿的工夫,医生护士也都注意到了我。一个护士皱了眉刚要开口,医生已经先走过来,低声说:“你是老白……”

我点了点头,老白就是给我发短信的线人。

“啊,不过现在不方便啊。”他看了一眼推车上的黄织。此时她脸上的红晕已经退去,变得惨白惨白。

“我知道,一会儿方便再说吧,我先跟着看看。”我说。

做记者并不总是要喋喋不休地发问,有时候用心看事情是怎么发生的更重要。

不多久,黄织被重新推进了产房。我有心想要跟进去,却觉得这可能不太方便,稍一犹豫间,门已经在我面前关上了。

“我能进去看看吗?”我问留在门外的护士。

“你?”

“我是记者,《晨星报》记者。”

“那也不行啊,这得医生和病人都同意才行。”护士不松口。

“是办公室的老白通知我来采访的,他说出现了奇怪的病例,是指刚才那位产妇生下的畸形儿吗?”我问。

护士抿着嘴,脸色忽然紧张起来。

我看她的脸色,觉得这事有些不简单。本来我心底里还在想,就一个畸形儿怎么能上报纸呢,难道一个人还能生出条鱼来?可是看刚才的那番争吵,还有现在这位满脸惶然,仿佛有些惊魂未定的护士,看来老白这次没准真能拿到奖金呢。

“为什么没有一生下来就把孩子抱给产妇看呢?”我追问。

“那是因为她生下的是……”护士话说到一半忽然停住,好像另一半是个禁忌似的,卡在喉咙里怎么都不敢说出来。

护士深深吸了口气,我想她就要告诉我真相,可在这个时候,突然一声极凄厉的惨叫在产房里号响。

那声音就像从深渊地狱里传出来的一般,惊恐绝望到了极点,很嘶哑,又好似极尖锐,阴风一样从关得死死的产房大门内透出来。只一瞬间,外面所有人都变了脸色,原本走动的人也突然停住,死寂一片,只有那穿透了耳膜的惨叫声还在脑海中回响。

几秒钟后,我问护士:“怎么回事?”

我立刻意识到这是个蠢问题,这声恐怖的惨叫让我一下子回不过神来。

趁护士还呆着,我就想推开产房的门闯进去。

门竟然从里面锁着。我连拧了几次都不行。

“哎,你干什么?”护士把我推开,一拧门锁着,她就冲里面喊,“张医生,张医生!”

里面好像有人回了一句,我没听清楚到底说了什么,但护士立刻就不喊了。

“怎么了?刚才那声,是不是推进去的病人?”我问。

“没事没事。”护士说。

“没事?你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我本来问的是反话,我有些怒气了,这样可怕的惨叫,这护士怎么可以因为里面医生的一句话就安之若素呢?

可这话一问出口,就见护士嗫嚅着,仿佛有难言之隐。难道说她真的知道什么?

“应该……应该是病人看到了她生下的小孩吧。”说出这句话,护士解脱似的轻吁了一口气。

“她生下的小孩?”我想起了几分钟前就在走道里,黄织还毫不犹豫地说出“不管什么样子,都是我的宝宝”这样的话来。可现在竟然会被自己生下的孩子吓得惊声惨叫……

她究竟看到了什么?哦不,她究竟生下了什么?

我心里正惊疑不定,产房的门开了。黄织躺在推车上被推了出来,双目紧闭。

“病人怎么了?”护士问。

“惊吓过度,晕过去了。我给她又打了一针镇定。”医生的脸色也很不好看,额头上有层细汗。

“她被自己生下的孩子吓到了吗?我能看看吗?”我问。

医生迟疑了一下,说:“好吧,你进来看一下。但不能拍照。”

“我没带着相机。”我说着跟他进了产房。

“嚓嚓”,医生打开了无影灯。他取了一只橡胶手套戴上,弯腰从地上捡起了一样东西,就这么拎到我的眼前。

我以为自己已经见多识广,刚才那一声惨叫也让我有了相当程度的心理准备,但在这一刹那,浑身汗毛一下子竖起来,上半身情不自禁地向后一仰。

这是什么东西!

不知有多久,我既无法呼气也无法吸气,完全被吓得憋住了。我没法看见自己的模样,但肯定脸色铁青。

等我能动的时候,立刻向后退了一步。每个骨节都像生锈了,特别是我的脖子,稍稍一动就咯咯作响。

“这就是她生下来的?”问出这句话,我才发现自己的声音竟然也哑了一半。

“是的。”医生的嘴角牵动了一下,也不知是不是在笑。他肯定被吓到过,这么突然给我来一下,恐怕是想多一个人来分担他的恐惧。

这已经不能算是个婴儿了。甚至不能算是畸形儿。

在我面前的这个东西,有头有脚,四肢健全,随着医生的手而轻轻摆动。

没错,是摆动。因为这只是一张皮!

黄织竟然生下了一张婴儿皮!

当然,这比一层皮要稍稍厚一些,但也绝不会厚过一厘米。

双脚是纠结在一起的,扁平得像是条鱼尾巴。手和上半身重叠挤压在了一起,能分辨出的就是胸腹部间的些许痕迹。

而脸——

这一张脸,鼻子被压平了,扭曲着贴在左边;嘴是微张着的;而在大约是眼睛的位置,左眼稍具其形,而右眼变成了个微微下陷的窟窿,中央含着些或许是眼珠的组织。

想象一下,一个婴儿被万吨水压机以极缓慢的速度压平,然后把血洗掉,就和我现在看见的有些相似。但如果真的有婴儿被那样压一下,只能说是惨不忍睹,可此刻,我更多的感觉是诡异,让人心里阴冷到底的诡异。

一个人怎么会生下这么个东西?

一个想法忽然在我的脑海里冒出来:这是个被魔鬼诅咒过的婴儿!

同类推荐
  • 耙耧系列Ⅰ

    耙耧系列Ⅰ

    作者通过描绘耙耧人的生存环境、生存状态和生命意识,揭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诸多矛盾、苦闷、痛苦和挣扎,藉此寄寓自己的人生思考和忧患情绪。在这耙耧世界里,作者对于命运力量的阐释都具有双关性,它既是个人的,又是人类的;既是特殊的,又是普遍的。人物在毫无意义的挣扎、冲突后,最终仍陷入命运的网罗之中。
  • 人事总监

    人事总监

    世界500强企业斯泰尔斯公司中国区的组织架构发生了变化。新成立的大中华区(总经理特伦斯)开始四处插手,步步为营地收紧对中国区(总经理袁克敏)的管理,一场明争暗斗的大戏拉开了帷幕……人事总监罗伯特周旋于公司内部的博弈的各方,处理着此起彼伏的人才争夺、员工违纪、业务黑箱操作、劳资冲突等棘手之事。置身于跨国公司的职业经理人,如何才能透过其组织架构和人事变动来窥探人力资源管理运作的真面目?
  • 不惑之虚

    不惑之虚

    今天是立冬。却仍无法改变这个下午的性质——无聊透顶。灶膛内,火苗像飘忽不定的橘色手指抓向锅底,把锅里那些黑油挠得咕嘟咕嘟直冒泡;灶膛外,我的黑胖脸也快被烤熟了——郝月季却仍嫌我烧的火不够旺。这个女人越来越让我厌烦,她的思维跟我的想法简直一个驴唇一个马嘴。记得十几年前初次见到她时,我还曾被她的青春与美貌所迷惑,甘愿做她放牧的牛犊子,甚至趴在地上被她鞭笞也无怨无悔。我们是在放牛的时候认识的。确切地说,她放的是牛,而我放的是鹅。说到放鹅这件事,必须提到我的父亲。这种有悖于常理的事,也只有他才能促其发生。
  • 烟火

    烟火

    长阳镇中心小学的语文老师柳絮影一鼓作气登上长城时,眼睛湿了,别人登长城的那股豪壮感,在她这里荡然无存。她觉得自己过去的人生就像这长城,曲曲弯弯的望不到头,现在压在身上的几座山都卸了,她自然就该好好享受一下当下的幸福生活,比如不远万里到北京来参加大女儿的婚礼,看了故宫,也要登登长城。从今往后好日子就像老家高原上的阳光说要多少就有多少,这怎么不能使四十多岁的柳老师心花怒放呢!要离开北京了,她拉着丈夫到商店里给孩子们和年迈的母亲买礼物。
  • 热血痕

    热血痕

    这部小说写的是一个历史异常久远,但又为我们非常熟悉的故事,那就是春秋末期吴王夫差与越王勾践互相征战的坟事。此书是讲史中的优秀之作,对晚清政治颇多揭露。作者主旨是要国人记住外人之侮,雪耻自立,在国难当头之时,卧薪尝胆,共同对敌。所塑造的爱国志士,不畏困苦,复兴亡国,表达了作者的胸怀和理想。
热门推荐
  • 你不知道我为何难过

    你不知道我为何难过

    为什么写这本书?很多人问我这个问题。说实话,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要写这本书。要说原因,也许是为了纪念友谊,也许是为了纪念爱情,又或许是为了,纪念我们在青春里面,所受过的那些伤,和所追逐过的梦想。这本书里面的女主人公刘亦雯,她是市长之女,却甘愿打工养活自己。她为了一个舞蹈梦,为了一个视频里一直教她舞蹈,却从未见过面的男生。甘愿放弃全国排名第一的京都艺术学院,而报考龙城艺术学院。一个被现实伤害到遍体鳞伤的女子,一次次的悲伤与绝望,差点让她缴械投降。可她在现实面前没有退缩,而选择是迎难而上,不管鲜血染满怀抱,亦或撞得头破血流,她还是选择了向着梦想勇敢前行。在这里,我把这本书推荐给大家。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像小说当中的刘亦雯一样,有面对挫折与苦难的勇气和面对现实与不公的信心,然后勇敢地在青春里去追逐自己的梦想。最终在历经千万种磨难后能触摸到自己梦想的光芒。
  • 没有男人的世界

    没有男人的世界

    一朝穿越,周小白来到了一个奇异的世界,这里有机甲、有魔法、有英雄的事迹、也有通天的财富,唯一没有的却是男人,却流传着男人的神话!
  • 感恩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感恩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史文化典籍中的典故也是数不胜数。本书编者在先秦到晚清的文化典籍中穿梭往来,精选出数千则典故,并对每则典故的出处、故事、含义、用法进行了详解。为了方便读者查阅,根据含义的异同对这些典故进行了分类,使读者用起来方便快捷、得心应手。一书在手,尽览中国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所谓会说话,就是会换位思考:学习做一个温暖有趣的人

    所谓会说话,就是会换位思考:学习做一个温暖有趣的人

    良好礼仪的精髓是让人感到舒服,而一次好的谈话的关键是让人觉得有趣。本书的目的就是教会大家如何做到以上两点,学习做一个温暖有趣的人。无论是正式聚会或商务宴请,还是偶然相遇或正式约会,本书都指出了交谈礼仪方面的常见错误,并提供了无数建议,让你在各种场合游刃有余,轻松解决交际难题。
  • 每天读点文化常识

    每天读点文化常识

    对我们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坏处:首先,会大大妨碍我们了解自己祖国的历史。其次,会使我们对生活中许多和传统文化有关的现象感到费,解。此外,不懂文化常识,还可能使我们在许多场合“出糗”。为了使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丰富的文化常识,扩大自己的文化视野,《每天读点文化常识(插图典藏本)》选取了读者感兴趣又实用的文化常识,内容丰富,集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涵盖了在生活中及与人交往谈话中所能涉及到的几乎所有领域,如天文历法,民族地理,王朝皇族,官制法律,礼仪宗法,军事兵器,宗教风俗,饮食器用,建筑交通,文化艺术,医药科技等。
  • 节气里的村庄(上)

    节气里的村庄(上)

    最后一枝腊梅绽成一株情韵的除夕时,大地像突然从被窝里掀了出来,万物还未来得及躲藏,大片大片地祼露着,偶有棵性急的小草从地里露出个尖儿了,羞怯怯的,杨柳梢像发了疯似的转眼间就泛出微绿,风虽然还透着寒意,但细长的柳枝扭着慵懒的腰肢尽情挑逗着,风,就忘情地满世界奔跑……
  • 师父太缺爱

    师父太缺爱

    桃花街一哥江燕七和徒弟江小菜闯荡江湖的爆笑故事。师徒二人赚了银票进京去,师徒二人打着“见世面”的名义进京却又各怀鬼胎,进京后相继结识了神秘的莫少轻,貌美的玉芊芊一干人。江燕七自打进京后性情大变,江小菜的身份也不磊落,身边的每个人都别有用心,直到江小菜随身佩戴的“玉血石”终于暴露,所有人在抢夺这块石头的过程中,纷纷暴露了自己背后的目的。而师徒关系也面临着重大的考验……
  • 封灵祭印

    封灵祭印

    占星牌上的末日预言:抓住预言本身,扼杀。如果你就是占星牌上的那个末日预言,这个世界末日便末日罢了。在魔法与机械交织的时代诉说远古玄幻和末世废土。
  • 易水清风

    易水清风

    故事讲的是一个叫易水的小女孩和一位大哥哥的故事。这位大哥哥,好像并不是看上去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