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881900000002

第2章 且以温柔待此生

隐居江南

我想隐居江南,有山有水,还有一树一树的梅。

我想隐居江南,种满院的花,煮一壶新茶,闻它的香,不喝。

我想隐居江南,和一个年华正好的人相爱。然后,再一起将光阴虚度。

我想晨起和你漫步,盛几碗荷露,在小舟上品茗。茶只记得我们相聚,忘记别离。

我想和你听午后长廊的风,徐徐缓缓,像三千年前诗经里盛夏的莲开。

我想和你看月亮,苍茫寥廓的银河,漫天的星子,一个是你,一个是我。

我想隐居江南,和赏心悦目的你,于桌案书写。看铜炉的烟,吹去窗外,和庭前的云,相约白头。

我在江南,和你等一场烟雨,油纸伞下,有我们爱过也辜负过的时光。

我在江南,只为等你。

我的前世是一株梅,开在驿外断桥、冷落河山,又或者庭院篱畔、寒窗雪夜。不对景伤离别,更不惧岁序更迭,虽冷傲无心,却仍爱人世红尘,愿结三生情缘。

后来,我真的成了一株梅,开在江南古老的园林,风雅而飘逸,冷艳亦清绝。你踏着絮雪,走在早春的路上,曼妙多姿,对我莞尔一笑,倾城绝代。

多少人采折一枝,只为了寄去遥远的天涯。今日我在你的窗纱下,明日又不知落入谁家。而我只想,在属于自己的院落里,安静生长,荣枯随缘。

烟雨中的黛瓦白墙,最有江南情态,仿佛锁住江南的灵,美得惊心亦伤神。我便是从那烟雨长巷走出来的女子,带着江南的风景,江南的温丽,江南的柔美。

半庭风月,一帘心事,就这样住进梦的山庄。满园的梅,是我的魂,微风拂过,似雪纷落。小院深锁,世间纷扰皆关在门外,洒扫庭除,煮一壶香茗,相坐对饮。一盏茶的光阴,抵却碌碌凡尘一生一世。

旧时居住在江南古老村落,聚散有序的马头墙,似画中景致。悠长的巷陌,光洁而湿润,雨雾中,看不见人世悠悠风景。当年,我撑着油纸伞走出小巷,找寻尘世最美的归宿,竟不知,被迫接受命运的迁徙。

如今魂牵梦萦的,是那回不去的故地,看不到的,是那些无法捡拾的故景,还有遗忘在悠悠山径的故人。有些人把一生的故事留在那个炊烟袅袅的村庄,有些人携一身烟雨走失在陌上红尘。

此刻,我端坐在江南小楼,守着一片小小风景,煮茶赏雨。盘一个简约发髻,斜插一支白玉簪。素净的旗袍,与丹唇遥相呼应。回眸,转身。疑似华丽的人生,只是错误的开始。

我所想的,所要的,亦不过如此。草木相伴,清茶一壶,和喜爱的人,朝暮相对。素日里无须太多柔情蜜意,有时候,只一个温暖的眼神、一个洁净的微笑,便足矣。

倘若此生像外婆那般,居住在乡村小院,是否亦会和邻村的某个年轻男子缔结良缘,用一世的光阴,守着老旧的庭院,相夫教子,看着年华慢慢老去,岁月不惊?不见世间三千繁华,亦不解铭心刻骨的爱恋,又是否会生出几许遗憾?

那时的我,不过是一株乡间老梅,简衣素食,朴素修行。日子如水,无须为谁华丽装点,亦不必为谁更改波澜。天地苍茫,往来匆匆者,皆是过客。唯有深深庭院里的那一剪月光,始终不曾更改,花落时它仿佛缺了,花开时它又圆了。

梦里的江南,还是那般模样,迷蒙美丽,湿润多情。何其有幸!今生得以守着这片温软山水,闲情度日。尽管丢失了村庄里一些古朴的细节,却寻得一缕静谧的茶雾;也许失去了一些平凡简单的幸福,却拥有了人世最美丽的遇见。

和喜爱的人隐居江南,不求地老天荒,只争一朝一夕。在烟雨旧窗下,煮一壶茶,安静对饮,忘记岁月的悲伤。无论彼此容颜如何老去,内心永远澄净安宁,清雅如梅。不管下一世在人间会不会相遇,亦要珍爱这一段虚度了亦辜负过的时光。

人生原该无悔,可一路行来,竟有太多的悔意、太多的不舍。爱过的人、发生过的事,不能假装不存在。不敢轻易怀想往事,是害怕还有未了的承诺不曾兑现。害怕愧对故人,背叛不复重来的青春。

早过了情感泛滥的年纪,亦知此生得遇一有情人,当惜之爱之。愿将一生情爱、几世缘分皆付与一盏清茗,从此素简无扰,红尘相安。纵有一日造化弄人,相爱终不能相守,亦要天涯珍重,温柔度岁。

匆匆人世,不过百年,我们亦只是时光缝隙里遗落的细碎美丽,转瞬成尘。不求在最美的年华遇见最好的人,只愿在有生之年得以相逢,择一城终老。在植满草木的庭院,漫煮闲茶,相看一生。

时值清秋,淡淡凉风一如似水年华,似曾远去,又仿若还在昨天。轻烟小巷,流水白墙,古朴的旧物,如同简约的世事,清白洁净。唯有江南给得起这样柔软的风景、美好的情怀,亦只有江南可以让人这样甘愿忘记繁华,静守平淡。

不该相遇,不能生情,说的都是赌气的话。若此生不遇那个深入灵魂的人,无法与之交集,该有多少填不满的缺憾。过往的人事,被匆匆扫落尘埃,再无往来。守着一个人、一颗心,如此多好。

有一种爱,到了境界便再也不必盟誓,亦无须约定,自是安然携手,白首不离。生生世世的情缘,只托付给一人,此后不再纠缠于情爱。纵有万般劫数,亦彼此依偎相伴,终不惧流光消磨。

愿今生可以将自己妥善安排,不再尘海飘零;愿河山静美,永不分离;愿执子之手,梦老江南。

落梅山庄

落叶空山,年华向晚。梅庄静坐,焚香品茗,日子看似是一种简单的重复,可窗外之景分明随着光阴变幻,深浓有序。流光寂寂,当真是无茶不欢,无茶不静。如今只觉,女子的大志,当是做个简静之人,安于厅堂廊下,不奔走于世,朴素静好。

我自是有慧根的女子,内心通透明净,却又不知是清醒得太早,还是了悟得太迟。佛说,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断欲无求,当得宿命。到底入世不深,又少与人相交,不问外界风云,只愿在万紫千红的人间往来,依旧梅花之身。

也算是十年漂泊,浪迹萍踪,走过繁城高楼闹市,行经小镇石桥长巷,多番心生倦意。时刻想放下行囊,做个寻常的街坊小户人家女子,无有不好。人生本无所依从,无所寄托,我亦不要怀古,不要思今,就这般清淡自持。看晓风晨露,炊烟暮霭,福祸悲欣,荣华清苦,皆不着于身。

总有人问起,落梅山庄究竟隐于何处?深藏哪里?是太湖畔,烟波浩渺之境,还是梅园边,清雅幽绝之所?是空谷山林,简约的竹篱茅舍,还是大观园里,花柳繁华地?是安静古镇,那一扇木窗下的等待,还是喧嚣闹市,那一处绿芜深处的相逢?

落梅山庄,的确真实地存在,它是江南一处安逸之所,有溪桥杨柳,翠竹梅花,带着江南的温丽,江南的婉约。它简洁优雅,古朴天然,不受世事侵扰,不与凡尘相争。它是我清淡人生的栖居之地,是我在烟火红尘的修行道场。我非隐士高人,亦非佛前芥子,不过是喜好简约的生活,向往宁和的日子。

我曾说,我居之所,皆是梅庄;我爱之物,皆为静美。梅庄小院,一石一景,皆是天然;一草一木,皆有性灵。绿藤爬满了墙院,闲云游走于窗台,茶香弥漫于雅室,琴音流淌在庄园。这里的门常年落锁,无有生人打扰,这里的主人不是避世,她不爱纷繁爱清寂,不慕华丽好简约。

梅庄的主人静若莲花,安然于世,从容不惊。我亦只是闲淡之人,寻常之姿,素日临案写字,隔帘听雨,打理花草,品茶赏玉。梅庄之物,朴素有情,与梅相关,借梅寄怀。我亦非爱梅成痴,只是恰好结下了一段缘分,做了今生花草知己。

我生性好洁,喜淡色,尤爱白。白落梅只是年少时无意所取的笔名,不承想,竟伴我流年经世,山长水远,又将从此与我执手相依,地老天荒。世事安排,皆有前因。我虽不算是长情之人,但幼时心意,不改不减,故有了这“落梅风骨,秋水文章”。

平日里,一袭白衣胜雪,清丽素颜,无大喜大悲之念,亦无大彻大悟之心。或于茶房,或于书斋,或立于花前,或坐于蒲团,烹茶温酒,煮字疗饥,和草木对话,听佛祖说禅。自古多少才子佳人,隐于世外林泉,寄情于山水之间,徜徉于时光之外。那些昔日风流,过往佳话,我都不在意,亦和我不相关。

陌上花开,众生往来,春风桃柳各有情愫,白雪红梅自有主张。我从不询问它们的来处,亦不打听它们的消息,只守着安稳现世,洁身自好,达观贞静。真正有修为之人,不避纷繁世态,不惧光阴消磨,无意岁月短长,只愿在最美的年华里,遇见最合适的人,做最幸福的事。

我岂会不知人间何处不红尘?岂不知桃源仙境亦为世俗人家?而浮世也有清流幽涧,也可坐禅修行。佛云,心净则国土净,心安则众生安,心平则天下平。世情如镜,照影照心,有时觉得自己是个雅客,有时又甘愿做个凡人,纵入俗流,终不落无常之感。

我闲居梅庄,清简度日,翻书品茶,烛花剪梦。我亦不过是千万人之中的一人,万物无私,众生平等,我无过人之处,应携淡泊之心。文者寂寞,我又是幸运之人,清淡文辞,兰草心事,被万人所爱,又被万人所弃。若懂得是一种慈悲,我自当感恩,若猜嫌是一种冷漠,我亦作洒然。

也许因幼时居住在清末老宅,梦里梦外念念不忘那黛瓦白墙、庭院月光,以及小巷悠悠的风景。如若可以,我便归去,重修断壁残垣,收拾故园荒草,看燕子筑巢于檐下,看炊烟袅袅于庭前。仍旧是梅庄,处红尘宛若山林世外,不惊动百姓人家。

晋代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有写“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我非倦鸟,但因内心的情结,想来此生无论被放逐于何处,都是归宿,都觉安定。我喜爱的人间风光,是蜿蜒山路,长亭短亭,是漫漫行人,花间晚照。

又或者寻得一托付终身之人,与之隐于深山,竹屋茅舍,朝夕相伴。移栽先秦的兰草、晋时的霜菊、南北朝的莲荷、唐代的牡丹、宋朝的梅花,取明代的小壶,盛接清朝的春雨,煮民国的普洱,就这样一生一世一双人,半梦半醒半浮生。

人世迢迢,浮烟弥漫,唯梅庄风日闲静,落花无言。世上多少荣华,万千故事,在这里都可舍弃,都是多余。张爱玲曾说:“现代的东西纵有千般不是,它到底是我们的,与我们亲。”也是,悠悠红尘,好山好水,相守相乐,自当欢喜。一旦缘尽,亦可从容转身,不生惆怅哀怨。

我与万物可亲也可疏,可聚也可散。倘若命运安排,我终落尘网,亦无所惧,自有闲茶为良友,梅花是故知。若是远避世外,离群索居,我亦不会落魄彷徨,当淡定心弦,逍遥山水。南齐苏小小曾说:“生于西泠,死于西泠,埋骨于西泠,庶不负我苏小小山水之癖。”

她自是得偿所愿,葬于西湖的山水之间,不负她一段痴心。而我他年埋骨于梅花树下,又有何难?漫漫山河,何地都可寄身,何处皆可埋骨。自古良相贤臣,无论埋骨于何地,与寻常百姓亦同是一个朝代,同是一片黄土,无有贵贱之分。

“幽僻处可有人行,点苍苔白露泠泠。”心思简净,连庭院的落叶都静美无言。世间之物,但凡好的,皆有一种禅境。我于梅庄修行坐禅,陶然忘机。不问江山谁做主,任凭光阴来往如梭,守着几树行将开放的梅花,一世情长。

且以温柔待此生

晨起,阳光洒在窗前,没有树荫的遮蔽,亦不觉有分量,却又这样轻柔温和。冬阳静美,让人心思也随之简洁,多少繁忙的故事,被虚掩在门外,唯留当下一片澄澈。炉火中沸腾的茶水发出动人的声响,仓促的时光竟也慢了下来。

人世安定,年华虽渐去渐远渐无声,但也不生愁念,日子一如往昔,用陶瓮养花,碗盏吃茶。戴我喜欢的珠玉,我用时光和真心待之,它们则还我以温润和剔透。后来,它们亦感染了我的气息、我的灵性,甚至有着我的味道,以及留藏着我数载修行的果报。

我当真是喜爱南方的风物,比如某个旧宅的一角飞檐,某座院墙外的一树青藤,悠悠长巷的一地烟雨,或是庭院深处的一扇雕花古窗,以及那些沉淀了文化底蕴的秀水明山,微风中那低头的一抹温柔,石桥柳下的匆匆擦肩,乌篷船上的刹那相逢。这一切物象都让人心动不已,让人为之魂牵梦萦。

我是生于南方的女子,被江南柔软的山水浸染得温润有情。自小虽长在山野村落,母亲却一直教我端然,言行间不敢有太多的张扬,嬉戏之处,也只是戏台旧院,廊前小巷。除了采莲捞萍,打柴拔笋,也无更多的趣事。

外婆的日常行事,更教会我贞静善良。她的世界狭小却明亮,无非是厅堂厨下,前庭后院,就连村头的池畔、后山的竹林,她都很少涉足。直到今时,我依旧羡慕她的一生,虽历几度江山动荡,却无须背井离乡,纵是逃荒避灾,也不落魄悲凉。

身为富家小姐,她自是丰衣足食,于深宅大院里,安然静处。后做寻常妇人,也把柴米油盐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她的人生一如她种养的花草、织补的衣衫、打理的橱柜,简净深远,不争不扰。虽平淡朴素,却深情无憾,悠长的一世,就那样被她漫不经心地走过,是欢喜,也庄严。

外婆曾说过一句让我感动的话。她说或许是喜欢一个人,连她的衣服都觉得珍贵。我年少时穿过一件红衫,一直被外婆留存着,每逢天凉,她便取出来,披盖于身,感受我的气息和温度。她以此种方式,想念远方的我,而我也从没忘记,她所给予我的关爱和温柔。

外婆和母亲都不知道,那个少不更事的乡野女孩,是如何走出这座深山村落,寻找自由和梦想的;更不知这些年我跋涉了多少山水,经历了几多世事,又遭遇了多少苦难。然我视种种过程为烟云,一切过往皆忽略不计,虽历风雨沧桑,内心始终柔软澄澈。

当年,我独自背着行囊来到梦里江南,便再也没有离开。我在这座有梅花的城市,一住就是十载,十年前我默默无闻,十年后我依旧躲在深巷人不识。我天生喜静不喜闹,就这般理所当然地成了隐世才女,居江南,与梅花做了知己,和文字相守相依。

岁月可以更改的只是容颜,让我缓慢地老去,而心却愈发地明澈干净,不染纤尘。我便是这样的女子,宛若外婆庭院里的那株茉莉,无论经历多少世情,还是那颗初心。十年如一日,仿佛一切都没有改变,我今时所得到的一切,也不过是昨日种下的前因。

十年风尘,十年踪迹,十年故事,于我是一朝一夕的日子,于别人不过是几场花开,几度叶落。我所途经的风景,遇见的故事,都成了诗料,落于文中,与尘世的你们相看相望。看似忧伤,实则明净温婉,一草一木都有灵,一词一句都有情。

偶然看见读者说的话,心存暖意,只觉人世美好温柔。她说:“世间有一位女子,见字如面,她便是白落梅。”其实我也只是芸芸众生里平凡渺小的一个女子,孤单地行走,幸而有你们,方能与这个世界如此相亲。虽说闲隐梅庄,离群索居,可一直用文字寄寓情怀,诉说心语。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在这凉薄的世间,万物众生实则有情,只是难以在恰好的时候,遇见恰好的人。故会生出许多莫名的烦扰,留下不可弥补的遗憾,多少人不曾相爱,就已擦肩。后来,那些远去的情事,像一场时过境迁的旧梦,连回忆都是感伤的,却又让人沉落其间,不愿醒转。

人生恰如那场姹紫嫣红的花开,相逢执手,转身离开,以后荣枯生死,再无相关。如此也好,静守低调的岁月,不再为情所困,又或者将爱深藏于心间,足以慰藉余生寥落。我知道,此生无论我去往何处,隐于何方,始终会有一个人,那么一个人,将我牵挂,并且温柔地怀想一生一世。

我为落梅,虽离枝无依,但终有一个角落,将我收藏,免我四海流离。本以为到了这年岁,再无愁惧,与清淡的光阴缓慢同行,可内心深处还有不可释怀解意之事,尚有不能割舍离弃之人。既知生命仓促得如一场幻觉,多少日子已被虚度,却仍旧无法妥善安排明天。

我知道,终有一天,我还是会离开这繁芜又深情的闹市,隔绝此间烟火。找一处清幽之所,和喜爱的人一起,每日喝茶养花,再无别事。那时,连灵魂都是清澈美好的,不问余生几何,不理江山变迁。无名利交织,无哀怨离愁,无成败得失,不过日夜交替,春秋往来,只是寻常的两个人,寻常的日子。

世间万物,都在以不同方式修行,为的亦只是做真实快乐的自己。不迷于世情,不受制于物欲,无碍无牵,无取无舍,心静则安。行文者,当淡泊名利,有宽厚襟怀,容纳百态世相。亦当有一颗悲悯的心,对众生温柔相待,不负流年,不欺草木,更不忘初衷。

有人说:“如今天下,只有一个梅庄主。林和靖之后,唯江南白落梅,最与梅花相得,余者皆不及也。”我亦只是将人间芳菲看尽,居于小小梅庄,过着日闲风静的生活,怎及得和靖先生,隐于西湖,结庐孤山,植梅养鹤那般高洁出尘,闲淡清远!

空山人去远,回首落梅花。我与梅花,是这样亲和,毫无虚意。一树花雨,静静洒落,不惊动人世,不牵惹哀愁。人生聚散,贫富自有天意,我亦无须多思,过简单称心的日子。雪夜梅开,雨后新阳,物物皆好,都有情义。

愿我,从此只生欢喜不生愁。当知无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温柔待此生。

山河岁月

午后的阳光透过旧色窗扉,落于桌案,闲逸清远,只一个瞬间,光阴好似流淌了悠悠千年。案几上,新采的桂子安于瓶内,花枝微微倾斜,道不尽的妩媚风流。茶雾氤氲,伴随着婉转低回的琴曲,让人心生安静。江南的秋,总是这般清淡无言,一草一叶,一静一动,皆带着禅意。

我该是修炼多少年,今世方能得女身。做个端庄女子,不施粉黛,落落娴雅,亦明净出尘。山河动荡,人生种种变故,我亦不敢气恼,平和相待。落梅如雪,好似天女散花,世间万般物象,连同忧患苦难,皆不着于身。

我不参佛,喜爱山水草木,却又极少远行。一个人守着小窗风景,屋内安放的静物,搁置得恰到好处。流光美到江山都惊,而我只想荒芜在江南,在无涯的时间里,虚度一生。把所有的情怀倾付于一盏闲茶,又或者交付于一个爱人。

人世风景万千,于我虽无多少诱惑,我却存敬畏之心。一株草木,一粒粉尘,乃至一只蝼蛄,亦觉有千钧之重。与它们相对,内心柔软平和,犹如参佛,亦如读一部经卷。自古江山美人为人间秀丽风光,而我则是那静雅女子,在安稳现世修身养性,顾盼飞扬。

细想人生匆匆三十余载,多风多雨,多愁多思。看似安于一座城,内心世界实则飘零无依,晓行暮宿,长亭古道,亦算是千帆过尽。到如今,我是那落花人物,秋水清颜,虽韶华远去,却不减旧时风姿。

一个人独处,时而觉得光阴静美,洒落的尘埃亦宁静安逸;时而觉得人生凄凉如梦,许多事还未来得及好好去做就已经老了。说不惧风雨消磨,都是诓人的话,再风华绝代的女子,也抵不过岁月相催。只是容颜老去之时,是否还会有那么一个人,伴你冷暖,爱你如昔。

这世间有一种人,时光亦对其敬重。外婆在我心中便是这样的人,其人如金似玉,其心端然良善。她此一生,虽饱受沧桑劫数,却永远那样平静欢喜。外婆与外公皆是经历过乱世风云的人,却以高寿安居于村庄,平淡到老。

苔藓斑驳的小院,旧色老宅,煤油灯下,外公坐于八仙桌前饮酒。他贤惠的妻早已备好几碟下酒小菜,有时亦斟一盏酒相陪,说一些家常话,外公亦讲一些典故,他们虽上了岁数,却依旧如少年夫妻那般恩爱。这就是中国民间寻常的夫妻,让人敬重亦喜爱。

外婆就这样陪了外公一辈子,在一个叫竹源的小乡村,粗茶淡饭,酒香做伴。那时的村庄山水明秀,一栋栋古朴的徽式老宅,尚有明清遗韵。外面世界的纷纭动荡、离合故事仿佛与这里无关。尽管他们同样经历着生老病死,却到底有一份人世的静谧与亲和。

那些个宁静的夜晚,外公坐于案前点烛读书,外婆则坐于一侧穿针引线。偶然抬眉对视,彼此微笑,檐角的风即是言语。茶雾月色,他们安详如画中之人物,不曾有悲,亦不曾有喜。短短一炷香的光阴,恍若过了一生一世。

她是那春日华枝的如花美眷,他是那厅堂长廊的一缕清风。世事山河,总是跌宕起伏,让人心生不安。云中岁月,迤逦人家,盛世里亦会有败落子弟,乱世里亦是紫气红尘。他们守着寒舍小院,安享人世的吉祥稳妥。

我一生爱风花雪月,诗酒琴茶,样样离不得。世间荣华名利,我亦爱,只是不藏于心,亦不动于情。无论有过怎样的遭遇,纵是时光荒芜,亦不能动摇我对人世的信念。世间忧患与劫数,只当作身外之物,心若不动,如何能伤?

人间风光那般现成,四季冷暖,花开花落,看似尘俗之事,却有旷远之思。如今忆起旧时村庄,只觉景好,人好,物亦好。岁序无声,匆匆数十载,多少往事恍若前生,却又历历在目。删减不去的记忆,割舍不断的情感,留不住的,是转瞬即逝的年华。

若每个女子都是花神,我当是三生石畔的那株梅花,冷月霜雪,那年不知谁曾浇灌,今世又该用眼泪还谁。自古梅花多傲骨,而我又谦逊有礼,凡事不敢放纵,亦不敢做尽。明知世间一切终必成空,却到底不能从容自在。

漫漫红尘,看似遥遥无际,实则只是几度月圆月缺。多少深刻的事,以为用一生的光阴参不透,到最后,竟是那般简洁明了。岁月原本没有太多的波澜,是心的涟漪拨弄了命运的琴弦,牵惹出无端的悲伤。

打点行装,回归故里,窗外下起了秋雨,不尽的缠绵悱恻。数十载的飘零辗转,本该无有沧桑浮沉,亦无离合悲欢,却总不能处之淡然。岁月的阴晴聚散,草木的遇合荣枯,让我对茫然人世无端生出太多的牵挂与不舍。

听一场清冽的秋雨,煮一壶经年的老茶,将一段寂寞的心事,寄去苍茫的天涯。长长的一辈子,为什么赏心悦目的是时光小径的落花,刹那惊鸿的是擦肩而过的年华?

其实我要的并不多,雨后青石路上的一地苔藓,冬日阳光下的一院花墙,月色旧窗下的几缕竹风。而这简约的心事,清淡的念想,于俗世却要过尽万水千山方能寻得。我愿用此生所有的修行,换取一杯茶的闲逸,一株草的慈悲,一个人的真心。

人的一生,何其短暂,纵然外婆以九十多岁的高龄于红尘经世,亦不过是山河画卷里微不足道的一笔淡墨。近几年,时常听到母亲感叹美人迟暮,那眼目流露的悲凉,令人心痛难当。

倘若此生只安于小小村庄,看不到繁华世态,是否可以免去一些聚离悲喜。到底要历经多少劫数,才可以修得一颗入世不惊的心,来往于摩肩接踵的人流中,不沾粉尘?

美景良辰,春花秋月,每一寸光阴皆是自己经历。岁月并不曾偷走过什么,倘若有任何遗失的片断,皆是自己弄丢的。粉墙黛瓦,净水空山,一切如初时那般美好,一切都没有改变。你还是你,我亦还是我。

花落不沾衣

庭院冬意深浓,溪水声喧,阳光透过素净窗棂,轻描淡写地落在案几上,闪烁迷离。于我眼中,一草一木,一水一尘,一茶一杯,都成了风景,都可做诗料。

《菜根谭》有云:“千载奇逢,无如好书良友;一生清福,只在碗茗炉烟。”如今,我是日子清闲,有花有茶。本为庸常之姿,却因这份闲淡而端正秀丽,安静婉约。过往多少不尽如人意之事,皆已忘记,内心平和安定,人世亦不再飘忽。

室内的秋菊含蓄静美,又恣意风情,像一首首江南小令,婉兮清扬,自然端雅。以往只觉宋词小情小调,不够旷达清醒,像是瓶花,寄人幽思,却只适宜静养。可我偏爱这些简单的风物,细腻多情,一朵花开的瞬间,一粒粉尘的飘浮,都会轻轻触动内心柔软的地方。

世间唯花草不负一片情深,纵是残山剩水,枯草衰杨,亦有风致,亦知情意。我看似与花草相知相惜,却不肯花落沾衣,不愿轻易闯入它们的世界,和它们生死与共。只做那散淡的看花人,陶然忘机,花开花谢由心,聚散来去随缘。

都道黛玉孤高傲世,目无下尘,素日里不喜与人来往,于潇湘馆、闲苔院落,安静自处。人说她天性喜散不喜聚,她言,人有聚就有散,聚时欢喜,到散时岂不冷清?冷清则伤感,倒是不聚的好。比如花开时令人爱慕,花谢时则增惆怅,所以倒是不开的好。

也是,花开时群芳争艳,不尽欢欣,花谢时万种悲伤,又该如何消散?黛玉看似清冷无心,可她分明是大观园最多情的才女,一生与诗文做伴,亦和草木知交。她多痴,担着花锄,挂着花囊,拿着花帚,只为收拾那一地花魂艳骨,怕它们随水漂流,到了浊物之地,误了此生。

她吟咏葬花词: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她愿一生清洁,不落泥淖,空掩重门,远离世事。她幽居馆内,冷月清灯,又到底不够冷淡。丫鬟佳蕙送茶叶给黛玉时,正巧老太太那边送钱来,黛玉给丫头们分钱,便抓了两把给佳蕙。宝钗雨夜差蘅芜院的一个婆子给黛玉送燕窝,黛玉命人给她几百钱,只道打些酒吃,避避雨气。

潇湘妃子冰雪聪明,她知人情凉薄,加之素日体弱多病,连她喜爱的诗会都尚且有缺席之时,又何来心神与众人牵缠?她唯有守着潇湘馆的翠竹,如仙人般与世无争,方可避乱。但最后,一颗素心终抵不过风刀霜剑的相逼,落得香消玉殒、花败人亡的境地。

寿怡红群芳开夜宴,宝钗占花名,抽的是一支牡丹花签,写的一句诗:任是无情也动人。于大观园,她不关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她世事洞明,却始终沉着冷静。她无须假装优雅清高,她本富家千金,艳冠群芳,才华气度皆不落于人,为人处世更是谨言慎行。

平日里,她不与丫鬟玩笑打闹,举止端庄大气。她服冷香丸,素净天然,不喜花儿粉儿。她家财万贯,却居雪洞一样的屋子,不爱玩器摆设,拒绝一切装饰。她的蘅芜院亦是清静无尘,胜似修行道场。

宝钗就是这样一个清淡冷漠的女子,暂居大观园,来去随风,片花不沾身。可她并非无情之人,宝钗听湘云要做东邀社,知她在家不得做主,月钱不够支配,便替她备好了几篓螃蟹,几坛好酒,备上四五桌果碟,请贾母等一席人吃蟹赏桂。

湘云曾说:“我天天在家里想着,这些姐姐们再没一个比宝姐姐好的。可惜我们不是一个娘养的,我但凡有这么个亲姐姐,就是没了父母,也是没妨碍的。”湘云本性情豪爽之人,但她内心的柔弱,唯有宝钗懂得。宝钗的沉稳端正,让湘云觉得亲和踏实,就连一直对她心有芥蒂的黛玉,亦对其生了敬佩之心。

后来,便有了黛玉对宝钗的一番肺腑之言:“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从前日你说看杂书不好,又劝我那些好话,竟大感激你。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

那是一个秋窗风雨夜,宝钗遣人送来的一大包上等燕窝,给素日清冷的潇湘馆添了一抹温情。是的,东西是小,难得她多情如此。这位无情的冷美人,实则情多动人。她知世态炎凉,不愿与人交换更多的真心,她活得清醒通透,亦坦然干脆。

她说,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当她的青云之梦破碎时,亦不悲戚,依旧安于当下。她比人更早闻得大观园萧瑟的风声,在一切尚未败落之时提早退场,避开了大厦轰然倒塌的灾乱。她是艳冠群芳的牡丹,万花萎谢之后,亦不染其身,不动其心,更不伤其情。

民国时期有那样一位女子,被称为民国世界的临水照花人,她叫张爱玲。她不经世事,可那个时代的一切自会来与她交涉。胡兰成说她是自私薄冷的,她从来不悲天悯人,不同情谁,慈悲布施她全无,她的世界里没有一个夸张的,亦没有一个委屈的。

她喜好的东西,亦不沾身,她笔下的人物,明明喜怒哀乐过尽,可她自己却清洁得好像不染红尘。这个女子只为一人萎落尘埃,开出花朵,又为他暗自凋谢。她经民国乱世,仍如莲花身,端正无忧,连悲伤都是清澈的。不幸爱情的背离,让她从此解脱了离合沧桑。一个人,流转天涯,离群索居,生死无惧。

我自是做不得她们那般旷世女子,也不想做。我亦只是不经意路过这一世人间,与梅花做了知己,不想过多地干涉凡尘俗事,唯愿自身清净,花落无痕。以往遭遇风雨扰乱,心生惶恐不安,怕卷入是非,落于泥淖,不得安宁。如今,纵然天塌地陷,我亦波澜不惊。

我虽不喜怨艾自怜,内心到底良善多情,但终不肯与世人万物相缠。多少人,多少事,于我就这般成了转瞬即忘的风景,不惊心,不烦恼,亦不再相关。做个无情之人,好过情深时许下那些无法兑现的空盟虚誓,负人伤己。

过往多少不尽意之事,亦不再后悔,不可惜,不遗憾。若再遇相悦之人,也不再动心,更不生情,只作世间最美的相遇,经过便好。花开有期,花落有时,我自是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衣。

寂寞如雪

小窗烟雨,冷桥幽巷。在江南,无论在哪个季节,这都不过是最寻常的风景。焚一炉香,煮一壶茶,看似重复一种简单的姿态,实则内心早已过尽沧海。烟雨年年依旧,身边的人,身边的事,与往年却不复相同。

人不能动情,动情者必伤。我愿安静清澈地活着,愿此生只爱一个人,只有一个故事,只留一种结局。有时我在想,倘若此生无茶,无花,我又该拿什么来打发这寂寞如雪的光阴。今日这壶茶,浓郁微涩,一如我浓得化不开的婉转愁思。

喜欢江南,喜欢烟雨,甚至有时爱上了寂寞。江南的风景,并非永远是一幅潮湿的画卷,也有温丽清亮之时。江南的人物,风流多情,亦并非对每段情缘都犹豫不定。我的心,柔软良善,像是雨后的烟柳,又骄傲高冷,似那雪中的寒梅。

多少人厌倦江湖,只想寻一寂静雅致之所,归隐修行。于是,便有了一些人远离喧闹尘世,借山而居,结庐栖身。人生有舍有得,既是选择了放逐,就要放弃一切繁华,洗去一切浮尘,过清淡简约的日子。

有时,我想着,哪儿也不去,隐于这城市绿芜深处,守着溪桥小院,等春暖梅开,看静水回风。又或者做凡城闹市里某个闾巷人家的寻常女子,虽烟火缠身,却少与世人往来。但日子久了,终究还是会厌烦,毕竟是红尘深处,毕竟有世味人情。

江南的雨,总是有着某种执念,每次下落便不肯停歇。可我又固执地爱上了江南的烟雨,因为可以理所当然地闲坐,喝茶听曲,或是看一出戏,直到落幕散场。我又何尝不是这烟雨?放不下执念,解不开心结,断不了情缘,甚至不能彻底抛下浮名虚利。

否则,又何必束缚于此,为小情小爱所缠绕,不能隐逸山林,做个闲者高士。人世水远山长,可流年到底催人,一个低眉,一次转身,就把光阴蹉跎。红尘一梦已数年,我幻想过许多场景,有一院的花,满室的茶,有书香墨韵,更有一个陪我甘苦与共,风雨不弃的人。

这一切好似都有了,又仿佛一无所有。有些人已是渐行渐远,被遗忘在过往的角落,无声无息。诺言如风,莫说地久天长,就连能坐下来陪你喝盏茶的人都寻不到。与我朝夕相处的,还是这壶茶,以及廊下安静的草木、窗外清冷的细雨。

生命是一场沉默又庄重的远行,每个人看似温柔洒逸,然而又是那么高冷谨慎。且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吧。不必与谁商讨,无须为谁思量,更不必为谁修改山河。所有的恩爱情深,灾劫悲苦,终会如同这些走过的风景,销声匿迹。那些未可知的将来,又有何所思,何所惧?

尘俗之事,无非男欢女爱,名利交织,撩开重重烟火,依旧是浮世深渊。若非远离,只要是置身其间的人,就都难以挣脱。也曾是别人床前的明月光,胸口的朱砂痣,后来成了过河问路的石子,成了一盘提前放弃的棋局。也罢,世间有什么可以久长,漫长的一生也不过刹那。更何况那浅薄渺茫的缘分,有什么丰厚的资本,值得你不顾一切去下注?

雨日天空,仿佛洗净一切,本是午后时光,却愈发清亮透彻。转瞬,又至黄昏,起了暗暗的灯火。行人缓缓,湿淋淋的木桥,擦去昨天的痕迹,也无须记住往来的故事。人有时总以为自己入了迷境,却不知,走过某个转角处,就是碧云高天。

一切都在静止,一切又在变幻。庭前的翠竹依旧那般模样,任你暮色苍颜,它不改当年,雨中枝头的鸟雀不知飞去何方,寄身谁家檐下。曾经爱过的人,陪伴你一起看过几场花开,后来就转身离去,在别人的故事里,扮演另一个与你无关的角色。

今生所有相遇,都是前世的安排。无论缘深缘浅,都真心相待,直到有一天,折柳道别,亦无怨尤悔恨,无相伤相欠。那样也好,世间事,放下则安。人只有在寂寞时,才可以洒脱任性,可以去留随心,可以踏遍山河,于任何地方栖息。

有人说,择一事,终一生。我此生是个散淡闲人,人生过半,除了文字,不曾经营过任何事,也不曾与任何人过多纠缠。纵是当年落魄江湖,寄居他人檐下,仍不改初衷。我是过驿站不留宿,遇茶楼不品茗,也曾变卖文字换取薄银,典当珠钗沽酒买醉,只是种种境遇,都过去了。

十年风雨,也算是修得正果,虽没有名成功就,然再不必为谋生计,辛苦仓皇。可以安然于梅庄,喝茶写字,闻琴听雨。文字是我的情结,亦是我此生的归宿。想来有一天,风景看透,人情过尽,不离不舍的,还是这片言只语,是这墨迹书韵。

也是文字让我可以择山水秀逸之地,结庐而居。不入纷芜人世,不必风雨奔波,就可清闲度日。我要的庭院,不临城,不依镇,而是在寂静山林,空谷清涧。那里草木繁盛,无有人烟,偶有迷路的白狐驻足,片刻停留,转瞬无踪。

山中一日,世间千年。梅开了,便知春来,喝了几壶新茶,荼?花开,须知春事尽。之后是盛夏绿阔千红的荷,是蝉声,是漫山遍野的红叶,是拣不尽的寒枝,是铺天盖地的飞雪。

一个人,注定是孤独的,内心的辽阔,远胜过壮丽无边的山河。人生唯知音最难求,若此生无人可解我之情怀,不懂我之心意,万千草木里,定有相知相惜的一株。又或许有那么一个人,在尘世的某个角落里,安静地将你等待。也许你千舟已过万重山,但缘来时,终会相遇。

倘若可以,我愿人生可以简单一些,再简单一些。然走过的岁月,犯下的过错,甚至有过的美好,皆不可回首。唯愿以后的时光,可以如雨后晴天,月下白雪,清澈明朗。

寂寞如雪的光阴,随着变幻的云,无声的月,也就那么缓慢地过去了。于文字长河里,于四季流转,于草木枯荣,于一席茶的光影中,过去了,过去了。

字里相逢

窗外冬阳暖和,我坐于窗下,低眉书写,人比花低,人比花静。纵是如此,却不敢与花争艳争好,万物有情有灵,当遵循各自的使命,简静自然,随遇而安。

偶然看到一句熟悉的话,却依旧触动我心——“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也是,光阴简短,飘忽若梦,看似漫长无边,实则稍纵即逝,说散就散了。若是想到什么,就当去做,不计因果,忽略得失。人生多少事,就是在犹豫中给耽误了。

其实,耽误了又如何?错过又如何?我与缘分有过约定,又频频与之擦肩。有些人,等候在你必经的路口,虽历百转千回终会相见。既知明天无可预料,莫如珍惜当下,不迷乱,不悲情,不感叹,做可做之事,留可留之人。

我与文字的情缘,算来已有二十余载,而你们和我字里相逢,亦有十年之久。这么多年的风雨相煎,于文字,有落寞,有辛苦,也有欢喜,有欣慰;于你们,有深情相随的感动,亦有转身相离的淡然。

今日颜说她昨夜看到一句话,心有感思。“得到的都是侥幸,失去的都是人生。”她年华正好,于当下风静日闲的安逸时光,总觉恍惚,将自己春秋耕耘的果报,亦认作侥幸。我不以为然,数年来与文字相依,寒窗灯影下苦乐交织,当是冷暖自知。一切果报,皆有前因,一如所有的故事,都有主角。

有时入了情境,便觉得自己是文字的主角,纵冷眼相看,亦难以做到全身而退,毫发无伤。我和文字的缘分,也许是与生俱来的,仿佛自懂事以来,清风便教我识字,明月伴我读书。《牡丹亭》里杜丽娘说,可知我常一生爱好是天然。我亦喜自然之景,得山水深恩,感草木情意,方有如此不尽灵思,落笔似流水行云,自在随心。

我生于村落寒门,非书香世家,居篱笆小院,非牡丹庭园。印象中,外公时常静坐竹椅上,捧读诗书,却从不与我言说。父亲则时而翻读几册老旧泛黄的医卷,书页上的文字,于我恍若天书。我宁可独自坐于楼阁上,看一场雁南飞,于廊角下,看一场蚂蚁搬家,也不愿沉浸于书中,读我过目不忘的课本。

青山绿水,翠竹莲荷,鸟雀虫蚁,伴我走过那不经世事的幼年,让我用一生的时光都无法忘却。无论我走得多远,去往哪座闹市凡城,置身于何条街闾巷陌,内心深处终是那小小村落的黛瓦白墙,烟火人家。

以往只觉最美的风景在远方,深邃的文字,需经岁月流转,历沧桑变幻。后来觉得,世间万象,莫过于天然,锦绣文辞,抵不过简易白话。元好问诗:“一语天然万古新,繁华落尽见真淳。”文字如人心,当洁净清白,不加修饰,铅华洗尽,唯见自然之姿。

世事飘忽难定,文心更应从容简静。写字之人,如坐蒲修禅,处乱象纷纭中,亦不受外界侵扰,历山河变迁,不改始终。那时年少,不经生死离合,却总有抹不去的浓愁哀怨,落于文字,成了挥之不去的牵绊。今时,却愿省略一切修饰,简约淡然,物我相忘。

当年写字,为寄情抒怀,亦为谋生。而今却只当修行,以文养心,行走于世间,又不为世情所缚。但到底修为不够,执念太深,怕被烦喧惊扰,愿避世绝尘。竟不知文字的世界寥廓无边,又狭小幽静,可以庇佑天下寒士,芸芸众生,又只容得下一颗心,一段情。

慢慢地,我懂得了在文字中释然,于文字中感恩。不困于情,也不乱于心,世间万物,各有其缘法,所有的挂碍及不舍,都是因为放不下。追慕名利是执,痴于情爱是执,陷于文字也是执。文字的深意,亦如人生的深意,淡然处之,经过从容。

读沈三白的《浮生六记》,偏爱《闲情记趣》和《闺房记乐》。他与陈芸伉俪情深,至死不渝,虽是始于欢乐,终于忧患,但彼此在最好的年华拥有过那么美好的光阴,当是一日抵千年。纵来年经受生离死别,放逐于滔滔世浪,又有何所惧?

芸喜曰:“他年当与君卜筑于此,买绕屋菜园十亩,课仆妪,植瓜蔬,以供薪水。君画我绣,以为持酒之需。布衣菜饭,可乐终身,不必作远游计也。”

是啊,布衣菜饭,可乐终身。我们一世修行,不就为了寻一处安逸的居所,安度流年?我爱他文字里的恬淡宁静,亦爱那烟火情味。若可以隐于小户人家,谁又甘愿流离奔走,餐风饮露。守着一屋一院,一人一心,一茶一饭,远胜过看乱世红尘的万千风景。

我和文字,当是前缘未了,今世方有这深刻的相逢。与你们亦是因为文字,方有了这段际遇。我不知这段情缘还能维系多久,三年五载,或是一生一世。今生是过客,或是知交,皆不重要,缘起缘尽亦不悲不喜。

也许有一天,我会搁笔,与你们暂别,不是因为倦累,亦不是因为才尽,当是有别的使命。或纵身于最深的红尘,过尽百媚千红,在人群中修身克己;或深居于梅庄,隐姓埋名,被遗忘在林泉世外,清简度岁。

那时的我,安心做个闲人,置地购梅,遍植山林,纸窗竹榻,炊饭煮茶。若有相知之人,携手地老天荒,自是人间仙侣。若此生不遇,亦不孤寂悲戚,还有漫山的梅,满室的书,相伴相依。

我愿缓慢地老去,而文字亦随我的平静,简约清澈。字里相逢,看似虚幻缥缈,实则真实美好。你们于文字中所见的,亦是最真的我,天然不加修饰。我的文字,见花草,见心性,也见众生。

不为那擦肩而过的回眸,不为与你在下一世遇见,只为了却此生未尽的缘。文字还在,你还在,我还在,此后,淡看世间事,常生欢喜心。

日子慈悲如莲,我从容地接受大自然每一寸赠予。

数十年来晴耕雨读,不改初衷,

遇逆境从无怨尤,也不生愁惧,

处顺境亦是淡然心性,不骄纵浮华。

同类推荐
  • 挫折·走出困境的智慧

    挫折·走出困境的智慧

    “顺境不一定全都是好事,逆境也未必都是坏事!”这样的诠释用来形容挫折怕是再恰当不过了。如果非要对挫折的正面意义再来一个更为精确的阐释的话,再也没有什么比“越挫越勇”这个成语更为适合的了。挫折不一定只能带给我们困苦和疼痛,相反,它可能会给我们带来其他一些意想不到的正能量,比如认识到勇气和坚持的可贵,并学会在以后的困境中勇敢地去面对它们。
  • 给阿多诺的信

    给阿多诺的信

    瓦尔特·本雅明和西奥多·维森格朗德-阿多诺保存下来的大量书信,一部首次完整地集结于此的通信集,像其中的内容一样还不为人熟知:一九六六年阿多诺和格肖姆·肖勒姆合编了一本本雅明的书信集,阿多诺把本雅明写给他的十一封信和他写给本雅明的两封信编入其中;一九七〇年,鲁尔夫·特德曼节编了一系列阿多诺写给本雅明的信,这些信起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与本雅明这个时期的主要著作密切相关。经过修订和扩充后,这个集子收集了更多书信。瓦尔特·本雅明全集的编者鲁尔夫·特德曼和赫尔曼·斯维本华最后节选出版了阿多诺和本雅明的书信,作为该版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些文献不仅有利于说明本雅明著作的起源与发展,而且揭示了他们在通信期间发生的剧烈争论。
  • 艰难决战

    艰难决战

    这是一部纪实文学作品,以翔实的资料介绍了日本政府和警方同黑帮组织山口组家族较量的艰难过程。披着所谓“合法存在”的外衣,就可以为所欲为、呼风唤雨?“暴力与犯罪”是任何一个社会都不能容忍的,山口组也不例外,这个“亚洲神秘组织”的构成,正在悄然变化……本书生动地介绍了山口组家族的发展和在日本社会的巨大影响,重点描写了警方为了重建社会秩序,稳定社会环境,不惜一切代价同犯罪做斗争的决心和行动。
  • 巴别尔和他的小说等

    巴别尔和他的小说等

    上世纪五十年代,有个苏联作家代表团访问美国,团长是位大名鼎鼎的作家,苏美作家座谈时,有位美国作家问这位团长,何以长久不见巴别尔发表新作,也不见有关他的报道,他怎么了?团长回答说,巴别尔挺好,我此次访美前夕,还在苏联作协见到他,交谈了好一会儿,他正在埋头写一部长篇小说。美国作家见团长如此回答,便把话题转到别的事上去了,因为他风闻巴别尔早已不在人世,死于肃反运动。这位大名鼎鼎的苏联作家所编造的这个活灵活现的谎言成了笑柄,不仅在美国,更在后来的苏联。
  • 危巢坠简:许地山作品精选

    危巢坠简:许地山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热门推荐
  • 极度地域

    极度地域

    一切都要从我六岁那年讲起,矿井之下到底掩藏了什么?我亲眼所见的又是什么?矿井下一次突然而来的鼠潮,矿区一次突然而来的的大地震,彻底的改变了我们每一位幸存者的命运。一层神秘的面纱将被揭开,请随我一起,去经历一场惊心动魄的求生之路!
  • The Boy with 17 Senses

    The Boy with 17 Senses

    Every resident of the planet Yipsmix has synesthesia —they don't just hear sounds; they see and taste them, too. On this unusual planet, poor Jaq Rollop must save his family's farm. To do so, Jaq is forced to sell his beloved pet and only friend. Trusting and pgsk.com, Jaq gets swindled into trading his pet for a seemingly worthless key. But then something very strange happens. The key leads Jaq through a wormhole to a terrifying and magical land full of riches, overwhelming sensations, and giants. The name of this frightening land? Earth. This clever middle-grade fantasy will appeal to fans of the Sisters Grimm, A Tale Dark & Grimm, and the Land of Stories series.
  • 异兽之无限穿越

    异兽之无限穿越

    林天骄被主神选中的众人之中的一员,一步步的走向巅峰的故事。(本书无女主,不圣母,异兽流,会化形,不喜勿喷)
  • 豪门盛宠,总裁的拒婚新娘

    豪门盛宠,总裁的拒婚新娘

    他是律界最有权威的男人,金钱帝国的王者。第一次见面,他说她居心叵测;第二次见面,他直接将她撵出会场;第三次见面,她上了他的床……她有男朋友,有婚约,没想过与他染上关系。他明着刁难、暗着纠缠,说她惹上他,没那么容易将他撇的一干二净。……当她即将与相恋多年的男友步入礼堂,结婚前夕,他扔来一纸鉴定,搅黄了她的婚礼。面对未婚夫岌岌可危的仕途和苦苦相逼的准婆婆,她选择了成全。……就在她以为这辈子不可能再有属于自己的孩子,守着他给的爱情。不料,他的初恋情人大着肚子逼宫,才惊悟他所谓的爱她不过是他一手设计的爱情。他说过“需要一个她这样的女人!”原来她不过长了一张相似的面孔,替他心爱的女人占着吴太太的位置!……当他的初恋情人再次回归,她只能狼狈而逃。……【小剧场一】吴某某在简然脖子上吻了个草莓,被五岁的小侄女看到。侄女说:婶婶,你脖子怎么了?简然不好意思的回答:被狗咬的。侄女惊讶的说:啊?那你打针没有,会得狂犬病的。吴某某淡定的答:打了,咬完就打了!……【小剧场二】吴某某一脸谄媚:我有一个朋友好惨,他跟我抱怨说他女友需求好大,累死了。老婆,我好希望你这样!简然翻翻白眼,专心点餐:我是看菜吃饭的。吴某某满脸黑线:说吧,昨晚为什么没胃口吃宵夜?……淡淡的新坑,还望各位亲大力支持!
  • 逐妃天下:有夫妖且丽

    逐妃天下:有夫妖且丽

    她,出生于二十一世纪的星氏家族,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医药世家,但是,做为第九十九代传人,下一任族长的她竟然死掉了,还穿越了...星卜最怕的是僵尸,有多害怕呢,在七岁那年误闯了她十九姑姑的实验室后,她有整整365个梦魇都是和僵尸打闹的。然而,穿越后,她掉入了一座千年古墓,并成功结识了一位于神祗和恶魔化为一身的男人。这个男人有着与生俱来的矜贵与美貌,和运筹天下的强大睿智,可偏偏抬手间,便是两岸殿浮山下垒堆的万千尸骸,从此,入两岸殿,骷骨铺路。她分不清他是恶魔一般的神祗,还是神祗一般的恶魔,只是,在她梦魇中被古墓男子追杀她吓到呓语时,这个男人会在她身边小声的说着:别害怕,卜儿,别害怕...这时候,她可怜的觉得这是一个魔鬼。
  • 最强商女

    最强商女

    一入战场三载,绣针换大刀。她以面具掩饰恐惧,以沉默咽下痛苦,以鲜血换来安宁,以生死置之度外换来名扬天下。她悔过,怨过,最后却只能抽出大刀挡住敌人的侵犯,护住她身后的五十万百姓,护住她的亲人。可当敌国求和,在她以为一切结束之时,却迷茫了。她是敌人畏惧的哑将军,还是弱质女流商家长女?神秘的杨瑾瑜几番相助是否有何用意?双生之子两不知,是别有用心还是巧合,出言求娶是何居心?谁又是她的良人?王后之弟?商人之子?靖世子?又或者,她要孤老一生,惨死战场?片段一。“你这人心中有魔,折磨自己,也折磨别人,若今个不是我心里不安来瞧瞧你……”杀了我吧。商幼薇一饮而尽,杯子随手一撇,躺回了床上,面朝里,死死盯着黑暗中的虚无,“我杀了他。”杨瑾瑜一愣,下意识问道:“谁?”商幼薇没有说话,闭上了眼睛。杨瑾瑜叹气,眼中皆是怜惜,他凑近,轻轻地吻了一下商幼薇的发丝上一吻,“今个的罪让你背,明个的罪让你背,那不得累死?那男人手没比你干净到哪去,死了倒是除了祸害。”商幼薇默默地流着眼泪,没发出一点声音,可那男人偏偏又是知晓了,搂上商幼薇,轻声的哄着,“人这一辈子,眼泪就那些,可变数何其多,你若为那人流干了眼泪,回头如何和我交代?别去拿别人的错惩罚自己。”“你且安睡,万事有我,反正我比你高,天塌下,我顶着。”片段二闫子悠慢悠悠的走上长廊,一脸的从容不迫,言语中带着调笑的意味,“若是我死了,谁还与你谈婚论嫁?”他瞧见商幼薇渐有冰山便冰川的架势,连忙道:“我现在好歹也是个举人,在加上先前的传言……”还未说完,就被商幼薇打断,“那传言你也有份?”闫子悠笑眯眯道:“不过是推波助澜而已,又不是只有我一人。”商幼薇若有所感,“说交易。”闫子悠立刻收起漫不经心的样子,正色道:“我们来做一个交易,我在考上进士之后向你家提亲,别误会,假成亲而已,之后你所做之事我全不干涉。”商幼薇眼皮子都不抬,倒是有自信,这么有自信的原因是因为自己有本事,还是有人相护。“听起来我占了很大的便宜。”“自然,我也不是全无所图,只是,现在并非说话的时间,你若有兴趣,日后详谈。”说着,闫子悠用眼神示意那边来人了。
  • 最强系统之万界主宰

    最强系统之万界主宰

    【火爆精品】Ps:本书内容极度舒适浩军:”异族不可踏上地球的土地!‘’美女至尊:“那我们就建个浮空岛好啦,好不好嘛?”浩军:“老妖婆,滚回你的老巢去!”美女至尊目瞪口呆,掩面而走!入侵万界,我为主宰!
  • BOSS来了:嘟嘟快跑

    BOSS来了:嘟嘟快跑

    胡嘟嘟有三好:纯真、可爱、易骗倒。外加贪钱、嘴馋、人缘好。什么?性格莫测的大老板也看上了她?不行啊大老板,人家喜欢的是你旁边的特助先生啊!大BOSS版本:胡嘟嘟,我堂堂Z.S杂志公司的总裁,要钱有钱、要权有权、光这张脸就上了亚洲最帅风云榜的第一,你还有什么不满?总之,这是一部腹黑总裁威胁利诱、步步紧逼、寸土不让的欢喜追妻大剧,精彩不容错过!
  • 溪山余话

    溪山余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只婚不爱:老公别过来

    只婚不爱:老公别过来

    结婚当天,发现交往两年的未婚夫竟然有不为人知的喜好。两年感情,不过是一场骗局。她一气之下,婚礼现场重新征婚。对方是个坐在轮椅上的残疾,算了没关系,反正就是契约结婚将就吧。可怎么都没想到,这人,身份竟然这么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