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898600000003

第3章 千难万难,找对方法就不难

本章提要

孩子的成长过程,就是考验妈妈智慧的过程。

当一个好妈妈并不容易,不是简单地付出辛苦就可以,还需要有智慧,否则,就很容易陷入吃力不讨好的困境。而找方法——找出方法、找对方法,是帮助妈妈从困境中解脱出来的唯一途径。

当我们懂得了如何找方法,教育就不再是难题。

一、别纠结,找对方法就成功

二、不命令不压制,让孩子乖乖“听话”的绝招

三、不急不躁,让好效果水到渠成的绝招

四、不复杂不烦琐,绝对管用的绝招

一 别纠结,找对方法就成功

妈妈和妈妈之间的差距,固然在于给孩子多少爱,更在于有没有方法。如果我们感到教育孩子力不从心,那么一定是我们的方法出了问题。

这时候我们要做的,首先是要有勇气突破过去的经验和做法,去尝试、摸索更好的方法。

1.不偷懒:你不去找方法,方法不会主动来找你

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好妈妈,就需要在不断学习和思考中找到合适而有效的方法。

这并不是一个很轻松的过程,这要求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不断克服懈怠和偷懒的念头。如果我们不积极主动地去找方法,方法不可能主动来找我们。

只要我们改变偷懒的思维,认真对待孩子出现的每一个问题,就一定能够找到好的方法。

比如孩子懒的问题,令很多父母纠结、犯愁。但有一个妈妈,却将一个“懒”女儿打造成了世界冠军。她的做法,也许可以给许多妈妈以启示:

骆晓娟是中国女子击剑运动员,曾获得女子重剑世界杯意大利罗马站女子重剑个人冠军、二〇一二年亚洲击剑锦标赛冠军和伦敦奥运会女子重剑团体冠军。

培养出这个世界冠军,骆晓娟的母亲可没少动脑筋,花心思。

骆晓娟出生于江苏大丰市的一个农民家庭,父亲开拖拉机,母亲仇美云在建筑工地上干活。夫妻俩努力赚钱,就是希望让女儿生活得好一些,因此对女儿的要求几乎是百依百顺。这也让骆晓娟从小就养成了娇生惯养、吃不了一点苦的毛病。

但慢慢地,仇美云意识到了女儿身上的问题。一次,仇美云在建筑工地劳累了一天,回到家就躺到了床上。这时,七岁的晓娟却吵着要喝水,仇美云让她自己去倒,但她就是不肯。无奈之下,仇美云就让晓娟去门后面把她的拖鞋拿来,她再起床去倒水。但晓娟却小嘴一噘,说让妈妈自己去拿。

女儿的态度,让仇美云很伤心。那天晚上,仇美云想起白天发生的事情,久久无法入睡。女儿已经不小了,可平时只知道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什么都不愿意干,连穿衣服都要父母帮忙。她意识到再这样对女儿娇纵下去,将来会出大问题,这不是爱女儿,而是在害女儿。

于是,她下定决心要改变以往的教育方法。

所有的方法,都源于问题。认识到问题的存在和问题的严重性,就是我们寻找方法的开始。

有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问题麻木、视而不见,并任由其发展下去。如果我们能正视问题,并下定决心一定要解决它,那么我们就会克服以往的惰性,踏上主动找方法的旅程。

2.不拖延:现在就是找方法的最佳时机

有句话讲得好:“现在不做,等于永远不做”。拖延,不过是给自己的懒惰找借口,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让问题越拖越严重。

当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并下定决心要解决,接下来就要立即去做、去行动。

我们接着看仇美云是怎么做的。

在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后,仇美云立即开始认真思考解决的方法,很快就找到了应对之道。

第二天一早,仇美云照常叫醒了晓娟,但没有像往常一样帮她穿衣服。晓娟催了几遍,但仇美云只是告诉女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然后就做早饭去了,不再理她。

晓娟开始以为妈妈是在跟她开玩笑,赖在床上不肯起来。但眼看着上学的时间就快到了,妈妈还是没有一点要帮她穿衣服的意思,她才知道,妈妈这次是认真的。于是,晓娟只好自己爬起来穿衣服。

看到女儿的表现,仇美云知道自己的方法奏效了。从那以后,不仅是穿衣服,连收拾房间和整理床铺这些事情,仇美云也不再帮晓娟做了。

晓娟开始并不愿意,但慢慢就习惯了。她不仅能够做好自己的事情,还学会了主动分担家务,比以前更能吃苦了。

上小学后,晓娟因为身体瘦弱,经常生病请假。为了让女儿的身体尽快强壮起来,仇美云先是借口自己“腿痛”不能骑自行车,每天陪女儿走路上学,后来看到路程太短,只有十分钟,走路效果不明显,于是就将女儿转到了离家有半小时路程的学校。

转校后,晓娟每天不得不更早起床,这让常常感到睡眠不足的晓娟忍不住有些抱怨。于是仇美云就给女儿提建议,每天跑步上学,这样就能多睡十分钟。

刚开始几天,晓娟还能坚持,但慢慢地她就不想跑了。为了让女儿坚持下去,仇美云就每天陪着女儿一起跑。之后,再让女儿自己跑。

晓娟的体质因此有了明显改善,等到四年级的时候,她不仅个头儿比其他同学高出很多,体育成绩也非常拔尖,并因此被选入了大丰市体校田径项目组。

只要发现问题,就要立即想办法去解决,绝不拖延,因为找方法的最佳时间,就是现在,并非以后和将来,并且问题在苗头状态下,往往也最容易解决。

这是仇美云培养女儿给予我们的第二点重要启示。

3.不懈怠:方法就会越用越有,越用越多

“从0到1的距离,超过从1到1000的距离。”

这是本书作者之一吴甘霖,在参与一次电视节目时,与著名企业家——时任联想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的柳传志交流时说的一个观点。

这观点看起来荒谬,实际上不无道理:因为从0到1是质变,从1到1000是量变。

善于用方法的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在没有养成找方法的习惯之前,要找到方法往往并不容易,但一旦找到突破口,并坚持不懈地在找方法的道路上思考,就会发现方法越用越有,越用越多。

还是以骆晓娟的故事为例。

进入体校后,艰苦的训练很快让晓娟感到吃不消,她有了放弃的念头。一天,在没有向教练请假的情况下,她偷偷跑回了家,向妈妈哭诉只要不去体校,让她做什么都可以。

仇美云很心疼女儿,但她也知道,作为妈妈,她有责任让女儿明白,做任何事情,如果想要做好,就非得吃苦不可。

她没有给女儿讲大道理,而是提出让女儿留下来,帮家里插几天秧。想到可以不去体校“受苦”了,晓娟立刻答应下来。但真正下了地,她才发现做农活并不容易。

由于没掌握好技巧,晓娟深一脚浅一脚地踩在泥水里弯腰干了几个小时,才插了不到一分地的秧。插完一看,秧苗不仅歪歪扭扭,而且因为插得不够深,秧苗全都浮了上来。几个小时的辛苦全都白费了。

看着女儿又累又气又沮丧的样子,仇美云趁机对她说,做什么事情都不容易,如果爸爸不吃种田的苦,全家就得挨饿。同样,如果她不吃训练的苦,将来也无法成才。

晓娟听了,什么话都没有说,第二天一早就拎着行李回了体校。从那以后,她再没有因为训练叫过苦,成绩也迅速提高,很快她就被招进了盐城体校。

看到女儿的进步,仇美云非常高兴。但仇美云知道,要成为一名出色的运动员,光有好的体格、只会用蛮劲儿可不行,还得善于思考,学会用巧劲儿。为此,她又想办法给女儿上了一课。

一次,晓娟从体校回家休假,仇美云让她帮忙把鸡赶进鸡圈。结果晓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忙出了一身汗,也没有成功把鸡赶进鸡圈,好不容易这只进去了,那只又出来了。

仇美云看着手忙脚乱的女儿,说:“像你这种做法,到明天也没法把鸡赶进去。你先停下来观察观察,然后再想办法。”

晓娟一听有道理,通过观察,她很快找到了方法。鸡群中有一只“鸡王”,它走到哪儿,其他的鸡就会跟到哪儿。那么,只要能将“鸡王”赶进鸡圈,其他的鸡就会乖乖地跟进去。

果然,用这个方法,晓娟成功地将所有的鸡都赶进了鸡圈。

这时,仇美云对女儿说:“做什么都不能用蛮力,得动脑筋、想办法。在训练中也一样,得学会用巧劲儿,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妈妈的话给了晓娟很大启发,从那以后,她在训练中也时刻琢磨、不断思考怎么样才能更好地提升自己,成绩也突飞猛进,很快获得了第十四届青少年击剑比赛女子重剑项目的冠军。

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仇美云以自己的实践告诉我们:

只要我们愿意并且用心,每个妈妈都可以找到好的方法。越去找方法,就会越有方法。

这就是找方法最核心的规律。

二 不命令不压制,让孩子乖乖“听话”的绝招

苦口婆心,但孩子就是听不进去,而命令、压制又会令孩子更加抵触。这时候该怎么办?

其实,想让孩子乖乖“听话”,也有方法。

1.最好的教育,其实是让孩子自我教育

很多妈妈面对“不争气”的孩子,往往恨铁不成钢,于是批评、讲大道理、树榜样……能想到的方法都用上了,但效果却并不明显,甚至会引起孩子的抵触情绪。

其实,有时候我们教育孩子,说得再多,道理讲得再好,都不如让孩子自我教育。

对于这一点,本书作者之一吴甘霖就深有体会。

弟弟高考落榜后,有段时间很颓废,一直待在家里,什么事情都不想做。父亲觉得这样不行,于是有一天,父亲对弟弟说:

“这么多年来,一直由我当家,现在我年纪大了,想歇一歇了,希望你能接过我肩上的担子,从下个月开始,由你来当家。”

弟弟一听,父亲居然就这样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自己,自豪感油然而生,于是高高兴兴地答应了。接过父亲交给自己的一个月的花销时,弟弟还自信满满,觉得只要有钱,当家还不简单。

刚开始几天,因为手里有钱,日子还好过,但越到后面就越难:花出去的钱多,挣回来的钱却很少。

最后,弟弟实在扛不住了,只好羞愧地对父亲说:

“这个家还是您来当吧,我现在才知道您太不容易了。当家难,赚钱更难。”

父亲这才语重心长地对弟弟说:

“现在你知道了,家里的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你已经长大了,是不是该懂得为自己努力、为家里操心了呢?”

父亲的话深深触动了弟弟的心,从那以后,他好像变了一个人,开始奋发努力,考上了中国传媒大学的函授班,之后先是自己做生意,后来又当上了村委会主任,为老百姓做了不少实事。

春节回家,弟弟与大家交流时感慨地说:

“我从当时要父母为我处处操心,到后来我不要父母操心,再到现在我要为村里的几千人操心,爸爸当初那一招太厉害了——他不是高高在上地教育我,而是让我自己教育自己啊!”

是的,最好的教育,其实是自我教育。如果能够让孩子自己有所触动和感悟,进而激发起自我改进的欲望,那么效果往往要比我们去灌输、去说教要好得多。

2.多一点“契约式”,少一点“命令式”

英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曾这样说过:“要少下命令,命令只有在其他方式不适用或不管用时才用。要像一个善良的立法者一样,不会因为压迫人而高兴,而因为用不着压迫而高兴。”

要让孩子能够听得进去,我们不妨将“命令式”改为“契约式”。关于什么是“命令式”,什么是“契约式”,我们不妨先来看一个例子。

五岁的儿子每次玩完玩具后,都扔得满地都是。尽管父亲每次都大声命令他“赶紧把玩具收好”,但他却根本听不进去。

很显然,这样“命令式”的语言并没有起到作用。面对这种情况,如果改成“契约式”,又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

妈妈告诉儿子:

“玩完玩具后,你应该把玩具放回到玩具筐里。只有每次你都把玩具收拾好,下次你才可以继续玩这些玩具。否则对于那些没有放回到玩具筐的玩具,我们会认为是你不要的,我们会收集起来,送给其他需要这些玩具的孩子。”

儿子可能刚开始并不在意,但当妈妈真的把那些没有放回玩具筐的玩具送人之后,儿子就会意识到妈妈是认真的,如果想保住自己心爱的玩具,就必须遵守约定,将玩完的玩具送回玩具筐。

这就是典型的“契约式”。所谓“契约”,也就是约法三章。

要想让这一方法达到最好的效果,关键是把握好以下三点:

第一,约定要简单、具体,便于孩子操作。

如“每周搞一次卫生,保持房间的整洁”这样的约定就比较含糊,随意性较大。

便于操作的约定应该是这样的:

“每周六下午两点至四点为固定大扫除的时间”,并且要列出几条标准:

“地板拖干净,桌面上不能有灰尘,脏衣服放进洗衣机里,书要整齐地摆在书架上……”

这样一来,孩子该做什么,什么时间去做,就一目了然。

第二,约定要配合相应的奖惩措施。

孩子仅靠自觉往往很难遵守已有的约定,这就需要相应的奖惩措施。

到底是奖励还是惩罚,大致可以参考这样一个原则:培养孩子好习惯的时候,可以多用奖励;而要改掉孩子坏毛病的时候,可以适当多用惩罚。

当然,奖惩有时候也可以并用。这些都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而定,而且无论奖励还是惩罚,都要是孩子最在乎的东西。

十岁的小美有赖床的习惯,为此妈妈跟她约定:如果她连续一周都能按时起床,就能得到一本她最喜欢的漫画书,额外加十元零用钱。但每赖一次床,就扣掉两天的零用钱,并且周末不能看动画片。

因为小美是个“小财迷”,又特别喜欢看漫画书和动画片,所以自从约定之后,小美几乎再没有赖过床。

第三,双向约定有时效果更好。

约定不能只针对孩子,有时候也可以是妈妈和孩子之间的双向约定。

妈妈可以这样说:

“孩子,你身上有些地方是我希望你改进的,我想妈妈肯定也有些地方是你希望我改进的。不如这样,我们互相给对方提出三条规定,大家都保证遵守,你看怎么样?”

“太好了。我最希望你做到:第一,不要总针对同一件事唠叨;第二,不要我说什么,您都急着否定;第三,不要当着别人的面说我的不是。”

“行,我可以做到。那我也希望你做到三点:第一,只有在周末的时候,才能玩两个小时的电脑游戏;第二,每天必须先做完作业才能出去玩;第三,讨论问题的时候要心平气和,有不同的看法就说出来,不能动不动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生闷气。”

约定之后,妈妈要带头遵守,用行动让孩子明白约定是平等的,这样孩子就会更愿意、更主动去执行。

3.让孩子守规矩的秘诀:笑的嘴唇,铁的牙齿

很多时候,孩子之所以不听话,是因为我们对待孩子的方式方法有问题:要么对待孩子过于宽容,没有父母该有的权威,让孩子觉得不听话也无所谓;要么对待孩子太过严厉,让孩子产生了逆反心理。

那么,还有没有更好的方式?

有,那就是“笑的嘴唇,铁的牙齿”——表情很和善,不会疾言厉色,但态度很坚决,不会放弃原则。

斯特娜夫人是美国著名的早期教育专家。一天,女儿提出要去同学家玩,斯特娜夫人同意了,但前提是必须在中午十二点半之前回来,女儿答应了。但回来的时候,女儿比约定的时间晚了二十分钟。斯特娜夫人什么都没有说,只是指了指墙上的挂钟,女儿知道自己回来晚了,马上向妈妈道了歉。

吃完午饭,按照以往的惯例,女儿这天都会去看电影。但这时,斯特娜夫人又指了指墙上的钟,对女儿说,时间来不及,今天不能去了。

尽管女儿难过得哭起来,但斯特娜夫人并没有让步,她只是说了三个字:

“真遗憾!”

自始至终,斯特娜夫人没有对女儿说一句严厉的话,但却让孩子明白了一个道理:既然定好了规矩,那么除了遵守,别无选择。

从斯特娜夫人的案例中,我们可以学到如何以“笑的嘴唇,铁的牙齿”这一方式,让孩子学会守规矩。

首先,事先跟孩子约定好应该遵守哪些规矩,并让孩子清楚地知道具体内容和要求。

其次,规矩一旦制定,不管出现什么情况,我们都应该坚决遵守。

最后,如果孩子违反了约定,我们不一定疾言厉色地指责,也不一定要反复强调和解释,只要像斯特娜夫人一样,用最简单的方式提醒孩子遵守就可以,这样,反而能够让孩子印象更加深刻。

三 不急不躁,让好结果水到渠成的绝招

孩子一旦出现问题,很多妈妈的第一反应是着急、生气和焦虑。这样的反应尽管可以理解,但不少时候却解决不了问题,还有可能会让事情变得更糟糕。

这时候,我们不妨先问问自己:

“孩子的问题真的有那么严重吗?”

“除了生气,我还有没有更好的处理方式?”

往往当我们平静下来,就会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好效果也就会水到渠成。

1.不急于生气,心平气和反而更能解决问题

孩子不会无缘无故出现问题。作为妈妈,我们不要只看表面现象,更不要如柴火般一点就着。与其盲目地生气,指责孩子,妈妈们不妨先平静下来,了解孩子出现问题的真正原因。

湖南省长沙市南雅中学十七岁的高三学生熊文涛曾以美国高考满分的成绩考取了全美最好的文理学院之一——威廉姆斯学院,并获得近二十万美元的全额奖学金,从威廉姆斯学院毕业后,熊文涛又攻读了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位美国高考状元,曾经也是让父母头痛的“网瘾少年”。

刚上初中时,熊文涛学习很努力,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从初三下学期开始,学校周围出现了很多网吧,很多同学都迷上了玩游戏,熊文涛也没能抵挡住诱惑,跟着同学频繁地出入网吧,很快就迷上了游戏,甚至旷课去玩,学习成绩因此一落千丈。

直到班主任找上门,熊文涛的父母才知道儿子出现了这样的状况。班主任说,照这样发展下去,别说考省重点高中,熊文涛可能连普通高中都考不上。

熊文涛的父亲一听,气不打一处来,立即将儿子从网吧揪回来,不由分说一顿暴打。这反而激起了熊文涛的逆反心理,他开始更加频繁地出入网吧,父子俩的关系也一度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

熊文涛的母亲王丽华见丈夫的方法行不通,反而让事情变得更糟糕了,于是她开始琢磨儿子的心理,想找到儿子沉迷于游戏的原因。

为此她特意找了一个时间,心平气和地跟儿子谈了一次心。她这才知道,儿子看到班上一些成绩不如他的同学,玩起网络游戏来却比他厉害,这激发了他从小就不服输的好胜心,因此下决心要在玩网络游戏上也超过那些同学。

儿子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原因找到了,但王丽华并没有责怪他,而是对他说,不管做什么,哪怕玩游戏也要玩得认真、玩出水平,这样的态度并没有错,但马上就要中考了,如果因为玩游戏而导致中考失利,那可比游戏玩不过同学更丢面子,是真正的得不偿失。

接着,王丽华又跟儿子商量,先放下游戏,一心一意准备中考。考完后,给儿子两百元钱让他在暑假里尽情玩游戏,这样学习和游戏都不耽误。说完,王丽华特意拿出两百元,让熊文涛先存起来。

熊文涛接受了妈妈的建议,开始专心准备中考。但由于成绩落后了一段时间,在参加湖南省重点中学——长沙雅礼中学的初次招生考试时,熊文涛意外落榜,这让他彻底醒悟过来,不仅将两百元退还给了妈妈,还为自己曾经沉迷于网络游戏、浪费了学习的大好时光而后悔不已。

熊文涛从此将全部精力转移到学习上来,再没有因为学习的事情让父母操过心,并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美国著名大学。

表面上看,沉迷于网络游戏而导致成绩大幅度下降,的确是很严重的问题,但追究更深层次的原因,却是由于孩子的好胜心而引起的。如果不找到症结所在,只是简单粗暴地对待孩子,那么就会出现“越骂越抵触,越打越反抗”的局面。

因此,当孩子出现问题时,我们的第一反应不应该是生气,而是应该静下心来探究“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孩子这么做有没有合理性”“如何在肯定孩子合理性的基础上,引导孩子回到正确的轨道上去”,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2.不急于教育,让孩子自己觉悟更好

有时候,即使发现了孩子的问题,也不一定要急于教育,尤其是当孩子已经意识到自己做错了的时候,不妨给孩子一个“台阶”,让孩子自己去觉悟。

台湾著名作家三毛在一篇《胆小鬼》的文章里,写了自己童年“偷钱”的一次经历——当然不是在外面,而是在家里。

当时三毛已经上小学三年级了,但从来没有自己的零花钱。那时小学生流行收集橡皮筋和《红楼梦》的人物卡片,还有包彩色糖果用的玻璃纸。这些商店里都有,但因为没有钱,三毛只能用写完的练习本去换,每个练习本可以换一粒糖果。

一个星期天,三毛偶然走进母亲的睡房,发现柜子上放着五元钱。五元钱,意味着许多彩色的橡皮筋和《红楼梦》的人物卡片,以及可以贴满一个大玻璃窗的糖纸,也意味着不用那么辛苦写完练习本了。这个诱惑实在太大了,于是,三毛忍不住将手伸向了那五元钱。

然而钱虽然放到了口袋里,滋味却不好受。三毛不敢回房,不敢去买东西,也不敢跟任何人说话。当吃饭时听到母亲说起五元钱不见了,三毛的脸立刻就红了。

钱没有别的地方可藏,只能放在长裤的口袋里。午睡的时候,母亲让她脱掉长裤,她却死活不肯,只是涨红着脸说头痛。母亲以为她真的发烧了,于是拿来了温度计。

整个下午,三毛都在惴惴不安中度过。到了晚上,母亲带着三毛去看医生,母亲描述的病况是:一天都脸红、烦躁,不肯讲话,吃不下东西,魂不守舍,可能是感冒了。但医生说看不出有什么病,只交代让三毛早些睡觉,好好休息。

好不容易等到晚上其他兄弟姐妹都上床了,三毛趁着母亲在浴室、父亲在客厅的机会,飞快地跑进母亲的睡房,将卷成一团的五元钱迅速丢进柜子和墙壁的夹缝里,这才长长地松了口气,安心地上了床。

第二天早上去上学前,三毛忍不住走进母亲的睡房,然后假装不经意地告诉母亲,钱掉到夹缝里去了。母亲听了,走过去捡起了钱,然后淡淡地说了句:“大概是风吹的吧!找到了就好。”这时,父亲的眼光轻轻掠了她一眼,尽管什么都没说,但三毛的脸立刻又红了。

这是三毛小时候唯一一次“偷钱”的经历。而从那以后,三毛的父母开始管理他们的零用钱,每月给每个小孩一元钱,用完了可以商量预支下个月的钱,但不能超过两个月。

就在这件事情发生后的几天,父亲突然送给了三毛一盒外国进口的糖果。三毛马上将糖果剥出来放在一边,将糖纸泡在水里洗干净,然后一张张贴到玻璃窗上。那个下午,三毛就在数糖纸的幸福中度过。

三毛的父母都很有智慧,他们其实知道是三毛拿了那五元钱,但谁都没有说破。因为从三毛的表现中,他们知道就算不教育女儿,女儿也已经认识到了错误。既然如此,还不如装着什么都不知道,给女儿一个“台阶”,不伤害她的自尊心。

不仅如此,针对这件事,三毛的父母还进行了反思,对自己做得不够的地方进行了改正,包括开始每个月给孩子一定的零花钱、特意给三毛送糖果等。

这样的做法,是不是值得我们一些容易着急、生气的妈妈借鉴呢?

3.不急于“结果”,“慢养”也是一种智慧

“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只是一年四季开放的时间不同。当人家的花在春天开放时,你不要急,也许你家的花是在夏天开;如果到了秋天还没有开,你也不要着急跺他两脚,说不定你家的这棵是蜡梅,开得会更动人。”

这是台湾成功学家黑幼龙先生“慢养”孩子的家教心得。

所谓“慢养”,并不是时间上的慢,而是指教育孩子不要太着急、太担忧,也不要追求一时的速度和效率,不以孩子一时的表现去评判孩子,而是尊重每个孩子的差异。

黑幼龙先生的二儿子黑立国从小就特别叛逆,学习上考过零分,还曾经因为好奇而在超市偷过一副手套,被当场抓住。

但即使这样,黑幼龙先生也从不认为儿子是个坏孩子。在他看来,儿子学习差,是因为暂时没有找到学习的动力和兴趣;而偷手套的行为,也并不是有意为之,只是出于好奇和满足叛逆的心理(当然,经过黑幼龙先生的引导,类似的事情再没有发生过)。

高二那年,黑立国加入了学校的摔跤队,由于他的成绩比其他队员的成绩好,因此得到了教练的赏识。这让黑立国突然意识到,原来成绩好还能够赢得尊重。于是他开始发奋读书,成绩也飞速提升,不仅考上了大学,毕业后在事业上也颇有成就:三十岁那年,黑立国就当上了华盛顿大学医院的副院长。

一个原本看起来没有任何希望的孩子,最终却成了业界精英。假如当初黑幼龙先生因为儿子成绩差就放弃他,或者因为他偷手套就给他贴上“坏孩子”的标签,那么黑立国就不可能发生后来的变化。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天赋,我们不能期望所有的孩子都按照一个模式成长。孩子不同,开花结果的速度也会有所不同,有的快,有的慢,因此我们不能急于求成,而要让孩子按照适合自己的方式去成长,让孩子实现更好的自我。

四 不复杂不烦琐,但绝对管用的绝招

一旦我们掌握了找方法的技巧和规律,就会发现,真正的好方法往往既简单又管用,既不复杂也不烦琐。

1.方法可以很生动,别那么死板

方法的奇妙之处在于,可以千变万化,也可以活泼生动、充满乐趣。

著名演员闫妮因为忙于拍戏,在女儿小的时候,有时候实在抽不出时间陪孩子,她就会想各种办法让女儿知道,尽管妈妈不在身边,但却无时无刻不在挂念着她。

有一次,女儿快过生日了,女儿很希望生日那天妈妈能陪她去动物园。但闫妮当天有拍摄任务,没有时间带女儿去动物园。女儿有些不高兴,忍不住抱怨说,妈妈就像小蜜蜂,整天在外面转,也不喜欢回家。

女儿的话让闫妮忍不住笑了,她对女儿说,小蜜蜂整天在外面,不是为了玩,而是要给蜂宝宝采蜜。

在女儿生日的前两天,在外地拍戏的闫妮特意买了张漂亮的贺卡,写上:

“蜂宝宝,妈妈在外面采蜜不能回家,希望蜂宝宝没有妈妈的陪伴,也一样能够开心快乐。”

没想到女儿非常喜欢这张贺卡,等闫妮一个多月后拍完戏回到家,发现抽屉里多了一张女儿亲手制作的贺卡,上面用稚嫩的笔迹写着:

“蜂妈妈,不用担心,小蜜蜂在家不怕孤单!”

这让闫妮既高兴又感动,她也因此找到了一种和女儿沟通的更好方式:寄贺卡。从那以后,闫妮每次到外地拍戏,都会给女儿寄贺卡,并用心写上几句最想对女儿说的话。而女儿收到贺卡后,也会将自己制作的回赠贺卡放在妈妈梳妆台的抽屉里。

一张小小的贺卡,也可以成为母女间交流感情的重要纽带。的确,方法并没有一定之规,可以很随意,很生动,而且,只有孩子喜欢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

2.方法可以“就近”想到,没有那么麻烦

找方法其实并不麻烦,而是可以随时随地、“就近”想到,因为问题在当下,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在当下。

撒贝宁是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小的时候,一次,父亲带他去看少年合唱团的演出。看着台上和自己年纪差不多的小演员们胸前都戴着大红花,撒贝宁非常羡慕,心里觉得痒痒的。

父亲看出了他的心思,于是问他愿不愿意去学习唱歌。撒贝宁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但最初的新鲜劲儿过去之后,撒贝宁很快就厌倦了,不愿意再去上课。

父亲什么都没说,而是找了个机会,把撒贝宁带到了自己拍戏的现场。

当时有一个镜头,拍的是一个女八路骑马追汉奸。那天天气炎热,将近四十摄氏度。这个镜头一共拍了八遍。尽管当时有人又累又热,当场晕了过去,被架出去抢救,但拍摄却始终没有停下来。

撒贝宁被眼前的一幕深深地震撼了,他没想到表面上看起来风光无限的演员,实际上却要付出那么多的艰辛。看来不管做什么事情,不吃苦、不认真还真不行。

在回去的路上,撒贝宁主动向父亲提出,自己明天就到合唱团去,并表示这次一定会坚持下去。

当撒贝宁打退堂鼓、不想再去合唱团的时候,父亲并没有跟他讲大道理,也没有逼迫他一定要去,而是想办法利用各种条件,创造机会,让撒贝宁自己去感受认真和坚持的意义。

其实,只要多想,多思考,这样的方法我们也能想到,这样的机会我们也能够创造。

3.方法可以创造,管用就是好招

问题不同、对象不同、具体情况不同,方法就要有所不同。

方法不一定非得从书本上学,也不一定非要向别人请教,更不能生搬硬套,因为在别人那里适用的方法,到了你这里并不一定也适用。我们总结那么多找方法的途径和规律,目的也只是给妈妈们以启迪,为妈妈们提供一种找方法的思路。

最好的方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自己去创造,不拘泥于形式,管用就是好招。

老卡尔·威特是十九世纪德国著名的早期教育专家,在他的悉心培养下,他的儿子小卡尔·威特八岁时就掌握了六国语言,九岁时考入莱比锡大学,十岁时考入哥廷根大学,十三岁时出版了《三角术》一书,十四岁时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十六岁时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不仅如此,小卡尔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二十三岁时出版了《但丁的误解》一书,轰动但丁研究学界,成为该领域的权威专家。

一方面小卡尔的父亲在开发儿子的早期智力上,起到了关键作用,另一方面小卡尔的母亲在培养小卡尔人格全面发展方面,采用的方法也非常不错。

比如,母亲经常会跟小卡尔玩角色互换的游戏:让小卡尔当妈妈,自己当孩子。小卡尔会给她下各种命令,而她则会故意错误百出,如果小卡尔没有看出错误并及时指出,就会失去当“妈妈”的资格。

但小卡尔几乎每次都能看出妈妈做得不对的地方,并给她提建议。有时她会故意不买账,那么小卡尔就会想办法来说服和“教育”她。

有时候,在角色互换中,小卡尔会成为老师,妈妈则会成为学生。“学生”常常会故意刁难“老师”,而“老师”也总会找到解决的办法。

这些角色互换游戏,不仅锻炼了小卡尔的责任感,也让小卡尔体会到别人的不容易,更懂得如何在人际交往中学会换位思考,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同时也让母子关系变得更加融洽。

方法的最大魅力之一,在于人人都可以创造,随时随地都可以创造,每个妈妈都可以运用它,将自己从吃力不讨好的困境中解放出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类推荐
  • 家长读本

    家长读本

    全国家长都在分享的孩子教育读本。父母学好它,你的家里也会有一个优等生。
  • 如何才能让男孩有条理

    如何才能让男孩有条理

    对某些男孩子来说,在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是由于他们缺乏“任务和时间管理”技巧造成的。尽管每个孩子个性不同、生活环境各异,但是作者分析了处于青少年时期的男孩子,都有五个基本的特征:同时应对多项任务时出现困难家长对孩子的过度干预现代科技带来的干扰睡眠不足害怕做出错误选择本书详细描述了这些具体的方法和技巧,这也是作者在多年从事教育顾问的过程中,亲身体验并总结出来的结果,它专门为孩子和家庭特别设计的。
  • 孕产妇优生一点通

    孕产妇优生一点通

    越来越多年轻人意识到,充足的备孕对孕妇以及胎儿具有良好的效果。本选题旨在对女性备孕过程中夫妻双方需要注意的问题、掌握的方法、活动的宜忌等进行系统介绍,并力求简单完整,一点就通,给每一对夫妇以贴心、细心的指导。本书内容全面,通俗易懂,科学性强,实用性强,是众多年轻夫妻向专家学习孕产经验的绝佳选择。
  • 哈佛家训VIII:舍与得的人生经营课

    哈佛家训VIII:舍与得的人生经营课

    人们常说:有舍有得,不舍不得。其实想要告诉我们的就是:真正的智慧人生,是要学会舍得的。舍得是一种人生哲学,也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心境、一种境界。舍与得之间蕴藏着不同的人生际遇。人在路上,经常会遇到舍与得的问题,有时候放弃、舍去并不是一种失败、吃亏,而是放下了思想上的包袱、身体上的负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明确我们的奋斗目标,加快成功的脚步,体味理想人生的真谛。《舍与得的人生经营课》是《哈佛家训》系列第8本,书中的经典故事一直备受读者的青睐,富有深刻的启迪意义,是青年学生学会独立,走向社会的枕边书,也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桥梁,不仅可以让青年学生增...
  • 破茧而出 翩跹飞舞:独立生活

    破茧而出 翩跹飞舞:独立生活

    每个家长无一例外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优秀的,可优秀的孩子是怎样锻造的,是否就是天生的呢?怎样让孩子养成一种好的生活习惯呢?这个问题是很多的专家、学者做过很多的研究,一些心理学家也根据孩子的心理发展做出过很多的结论,在众多的学说理论中我们不难发现,孩子的生活能力之所以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关键是我们的家长包办的太多,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太少。
热门推荐
  • 碧血剑(全两册)(纯文字新修版)

    碧血剑(全两册)(纯文字新修版)

    《碧血剑》讲述了一代抗清名将袁崇焕因皇太极的反间计而遭崇祯皇帝冤杀。一心为父报仇的袁承志年纪轻轻被推举为武林盟主。欲报杀父之仇,又遭亡国之危,少侠毅然选择以拯救天下苍生为己任,树义旗、助闯王、力抗满清铁骑。一身绝世武功的他历尽千难万苦,却未能救黎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满腔悲愤的他不得不远赴海外。《碧血剑》一书作者以悲天悯人的笔触描写明末乱世的人间惨状,处处充满对黎民百姓的深切同情。
  • 网王之触景生情

    网王之触景生情

    初见,她是那个高冷的姑娘,却在他受伤之时给他上药。再见,她是那个温柔的小姑娘,但还不如小时候呢!她去天朝都学会撩人了吗!看这一沓沓的情书,网球社内一股暴虐的气息久久不散。“浅川铃音,你给本大爷过来!”“嗯?”女孩缓缓走过去,秋水般的眸子温柔无比,“景吾生气了吗?”“本大爷才没有生气!”本是恼怒的少年闻言,有些炸毛的冷哼一声转头,“本大爷才不会做那么不华丽的事情。”弯弯眉眼,女孩看着炸毛的少年转身离开。但俗话说的好,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迹部景吾看着被自己壁咚后脸颊绯红的女子,满意的挑眉。这是一个萌新非要装老司机互撩的故事。简介无能,起名无能。
  • 那年那蝉那把剑

    那年那蝉那把剑

    握住夏蝉未必是握住整个夏天,握住那把剑,却是握住了一个江湖。持三尺青锋。梦一回万人敬仰的剑神,做一回举世无敌的剑仙。斩断掌教真人的宝塔,挑落皇帝陛下的帝冠。大笑一声:“琴瑟琵琶八大王,魑魅魍魉四小鬼,单剑独战,合手即拿。”
  • 快穿:黑化女王虐渣记

    快穿:黑化女王虐渣记

    世人皆不知她从哪里来,只知彼岸花海里有一个可以帮人实现愿望的恶魔,只要你付得起代价。界面一,路人甲:“是不是你杀了她?”女主:“杀她?她肮脏的血会脏了我的手。”界面二,路人乙:“为什么我不能跟着你?有什么不好的我可以改!”女主鄙视道:“丑是你的特性,你改不掉了的。”界面三,路人丙:“为什么你不喜欢我?”女主微笑道:“我不是百合,而且你太丑了。”她说:没有心的人是不会有情的她说:我就是喜欢你看不惯我又必须讨我欢喜的样子。[作者简介废请看正文,本文无男主?偏暗黑?女主吊炸天?]
  • 向阳孤儿院5

    向阳孤儿院5

    长篇小说《向阳孤儿院》取材于真实的孤儿院,由一个个鲜活而真实故事加工改编而成。小说以日记的形式书,,一天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以及真实性,在情节设计上巧妙新颖,故事引人入胜。
  • 漂流记

    漂流记

    《漂流记》是一部纪实文学。作者屠岸先生是我国著名翻译家、作家、编辑。《漂流记》是作者13至15岁时创作,记录了1937年至1938年间随全家逃难的经过。他将自己的亲身经历融于文中,用精道、凝练的笔触;略带孩子气但不失感染力的语言;使人宛若身临其境的纪实手法,为我们讲述了抗战时期那段逃难的岁月;那个时代的人们的独特记忆;以及孩提时代的作者在那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感。书中附有屠岸先生与其兄长在当时所作的写生作品,是首次面世,具有重要价值。
  • 我为魔法之王

    我为魔法之王

    横扫三百六十六国,统一人类,我将成为魔法之王,角逐天与地的霸权!
  • 时空幻想波

    时空幻想波

    随便写,想到哪里写哪里,没有方向没有目的,主角性格偏向黑暗,行事风格幕后,绝对不会和别人拼命,真小人也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重生之停止心跳

    重生之停止心跳

    一年前,张易辰为了病重的母亲医药费,忍辱负重去当了上门女婿,但奈何苍天不饶人,母亲还是去世了,他因为要给母亲尽孝的事情跟妻子家里人大吵了一架,最后也离了婚,心灰意冷的他来到了悬崖边纵身一跃,没到来寻死的他却意外变成了僵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