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92600000014

第14章 春蚕吐丝——报效祖国献青春(2)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东汽批量投产的一批机组频繁出现故障,主要是振动方面存在一定技术和质量问题,由此造成的最严重事故就是动叶片的断裂。事故还引起国家有关部委的高度重视,要求东汽立即派人到北京汇报情况。宗福新受工厂委托只身一人来到北京,挨个儿到各相关部门汇报情况,并得小心翼翼地进行解释和认错。到了国家计委受到几个处长的轮番批评,所讲的话语可以理解但也非常严厉:“要你们做20万,可你们偏不听,非要做30万,看看出了问题吧。如果造些废铜烂铁出来,只会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宗福新对此不敢多言。回到厂里以后,他立即认认真真地撰写了总结上报材料,分析了原因并查找了问题所在,详尽表达了工厂所采取的强化提高的整改措施,誓言打好质量翻身仗,并诚恳地请求上级再给东汽机会。国务院有关部委领导和专家被东汽这种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的决心和真诚所感动,在东汽机组讨论会上认真提出了许多宝贵中肯的改进意见,同时又把一些机组交给东汽研制,以显示对东汽的信任,从而使东汽开发30万机组的技术更加精益求精,形成了批量生产的综合实力。

出于结构调整和宏观调控,国家在1998年曾宣布火电3年不开工,国内火电市场暂时进入“冷冻”时期。但是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员工要工作、要吃饭,还得依靠市场才行。“条条道路通罗马”,既然市场需求不允许新机组开工,东汽人就拿老机组做文章。他们除了有能顶住压力向前进的韧劲,还有一种未雨绸缪、高瞻远瞩的进取意识。20世纪90年代中期,宗福新等人到美国GE公司参观考察,他们发现尽管随着能源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汽轮机行业在总体产量上已经出现了下滑趋势,而GE公司却一改传统模式和加强应对措施,及时将汽轮机出口和服务业务作为抢占市场的主要手段,而售后服务主要就是对电厂老机组进行升级改造以满足客户新的需求。宗福新回国后立即向工厂汇报了这一情况并提出建议,还与国家电力部门一位司长谈了他的打算,结果两人不谋而合,从而得到上级的支持。在工厂的关心支持下,宗福新马上又找来设计处刘万琨等人进行技术论证,并从人力、物力和财力上为老机组改造进行了充分准备。由于反应迅速、行动及时,东汽在国内首开先河、抢占先机,率先进入了老机组改造市场,从对自己生产的老机组进行改造开始,从7.5万到30万千瓦几乎涵盖了所有的机型,既为电厂节约了成本、创造了效益,又为自身拓宽了市场和生路,增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可谓是“一箭双雕”、合作共赢。东汽后来以此为契机乘势而上,又对其他企业生产的老机组进行了改造升级,在多变的市场竞争中牢牢站稳了脚跟。在90年代末的3年时间里,老机组改造业务所创造的经济效益占据企业销售收入的一半以上,使得东汽能够顺利渡过困难时期并赢得发展机遇,创造了装备制造企业一直保持不亏损的奇迹。几十年来,东汽人从单件生产做小机到批量开发造大机,进而又到“多电并举”上规模、拓产业而将企业不断地做大做强,走的就是这条不等不靠、开拓进取的奋进之路。回想这些,现已退休的宗福新深感欣慰并有着切身感受:“我把一切献给了汽轮机事业,在东汽干一辈子一点儿都不后悔!”

好人好马上“三线”,老大不会徒伤悲。在那艰苦创业的难忘岁月,人们扎根山区都是从青丝到白发,像张绳铨那样始终对耕耘东汽这片热土一往情深。在这当中,还有许多值得回忆的人和事。辛起华既是担任过党委副书记和工会主席的东汽老领导,也是最早来汉旺建厂创业的老职工,他也对当初投身“三线”的情况记忆犹新。他在哈汽工作时,于1966年6月突然接到上级的一纸通知:“‘三线’建设在四川要建个厂,组织上决定调你去那里。”听说要去“三线”,辛起华感到格外激动和兴奋,因为支援新厂建设选的都是“好人好马”,自己能被组织上选中确实荣幸和自豪。于是在当月中旬,他与爱人带着刚满3岁的儿子,从北方的大都市哈尔滨来到西南穷乡僻壤的小山镇。

在辛起华的记忆里,当时的汉旺只有一条古老而破旧的街道,但当地的乡亲们却显得淳朴与和蔼可亲。四○一厂来了,汉旺要兴旺了。听说汉旺要建一个有保密代号而非常重要的中央大厂,老乡们的心里都特别高兴。遇到当地逢场赶集的日子,附近的农民都来汉旺赶场聚集,他们带来的都是当地的土产,新鲜而又价格低廉。当时一个烧饼只卖5分钱,用5角钱就能买10个鸡蛋,但当时生活水平总体来说很低。因为当初的建厂方针是“先生产、后生活”,辛起华他们刚到汉旺时,职工有的住在中寺、下寺等古庙,有的则在民房甚至工棚里安家。这里背靠大山、面对平原,虽然四处都是乱石嶙峋、坡陡山高,但山川秀丽、景色宜人,有一种恬静安宁的清新感觉。

据辛起华回忆,东汽厂是1966年7月正式破土动工的,当时的建工部六公司二处、机械部机械化施工公司一大队分别承担房屋土建与设备安装工程,数千名职工全线展开日夜不停地大搞“三通一平”等基本建设,挖掘机、推土机、翻斗车、坦克吊等大型机械日夜轰鸣,当时的工地一片繁忙、热闹非凡,颇为壮观。在哈汽工作的时候,辛起华就担任宣传部副部长,调至东汽后仍然负责宣传工作。刚开始在山坡上一间草棚里,他们搞了一个简陋的广播室,当年有个来自黑龙江省的“张广播”给人的印象特别深。他播音不仅嗓音洪亮、口齿清晰、语言流畅,对待工作也是起早贪黑,有股激情,非常敬业。当年的东汽人至今都还清楚记得,在那艰苦而又动荡的建厂初期,无论人们感到多么艰辛、困难和惆怅,每天只要听到广播里传出的熟悉声音,人们都会感觉格外亲切、踏实而又快乐。因为大家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支内”青年,为了建设“三线”这个共同目标走到了一起,在远走他乡和艰难困苦的时候,听到这种广播不仅能够及时了解国家大事,而且能够感受艰苦奋斗的浓郁氛围,同时找到一种休戚相关、命运与共、和衷共济的特殊感觉。

东汽老干部宋世泰原在哈汽动力车间工作,1967年12月怀着建设大“三线”的雄心告别了美丽的松花江,举家登上南下的列车来到了汉旺山镇。那时的整个汉旺从哈汽陆续到达东汽的职工已有好几百人,已是一个大工地,但很长时间里却只建好工具和机修两处厂房,其余陆续安营扎寨的各路人马的筹备和施工都在临时工棚。当时正逢“文化大革命”时期,新厂筹建工作十分困难而又缓慢。东汽带队的先行者曲子万、陈彪、律振江、陈宽金、徐均平等人尽管都被随意“罢官”,他们与当年的许多干部一样经常遭受造反派的批斗,而且是一边接受“批判”一边还得坚持工作。想起这一切,宋世泰感慨良多。

东汽人这种负重前行的秉性也体现在许多普通员工包括宋世泰等人带领的动力职工的身上。当年在研制第一台汽轮机的时候,厂里仅有的一条临时输电线路负荷太小,远远不能满足7.5万千瓦汽轮机的生产需要,必须要翻山越岭在缺少专业设备的情况下,自己动手从绵竹五三六变电所重新拉一条几公里长的高负荷线路。由于沿途全是百米高的山梁、陡坡和沟壑而使作业现场十分险峻,可年轻人的动力全凭火热的心胸和高昂的士气,硬是用一副副肩膀将一根根重达一吨的水泥电杆一步一挪地从山下抬到山上。在这当中,大家都是自己挖坑、自己拉线、自己爬杆、自己架设……每人每天都是清早出工深夜回家,出门上山不是抬杆子就是背重物,无论刮风下雨还是烈日当空,他们从未停过工、歇过脚,渴了想喝水就用绳子吊上去,饿了就在杆子上吃午饭,即使如此也常是饥渴交加、汗如雨下,最后终于把这条线路架了出来,首台7.5万千瓦汽轮机在厂内的试车也顺利运行。按照当年“边基建、边生产”的原则要求,东汽的动力职工土法上马、自力更生,先后用输送水电气风的无数根管道铺设了工厂建设的条条通道,保证了工厂发展所需的动力传递和能源供应。他们在绵远河畔、曙光山麓洒下了不知多少青春的汗水。

当年活跃在架线工地上的严林、臧固香、秦明扬、林玉莲等人也是很早从事动力工作的老职工。他们在当时“好儿女志在四方”激情的感召下,都是大学毕业来东汽报到的当天就放下行装直奔工地,与宛子俨、周从刚、沈新元等文武双全的高手们一起手拉肩扛、摸爬滚打,很快就独当一面并且都成了“竖杆大王”,后来均成为从事蒸汽、通风、乙炔、天然气及弱电工程的管理骨干和动力专家。其中严林、臧固香等人则先后成为工厂的总动力师,他们不仅在此岗位上战斗到告老还乡,为企业的7.5万、12.5万、20万、30万、60万、100万千瓦汽轮机等系列产品的生产试车和开发研制立下了汗马功劳,并身体力行地带出了一支在动力战线驰骋疆场、能征善战的专业力量和干练队伍,而且在晚年还用自己的经验智慧为东汽的劫后重生和恢复重建发挥着余热。

日久生情恋热土,扎根山区不思乡。作为“三线”建设的第二代东汽人,年已50的沈一帆已在这里待了整整44个春秋,除了一口东北味普通话外,如今的他已完全融入了东汽生活的,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四川人。1966年,6岁的沈一帆和妹妹跟随母亲来到汉旺,因为此前一年他的父亲沈世彪就已响应国家号召,作为哈汽最早一批“支内”的“三线”建设创业者来到了东汽。刚到东汽时,由于厂里正在大搞基础建设,并没有专门的家属宿舍,厂里就安排沈一帆一家住在临时搭建的毛毡房里,房子用草席分隔成三五个房间,他们一家四口人则住其中一间,晚上睡觉时中间用一块帘子隔成临时的两间。几户人家共用一个临时搭的小灶台做饭,公用一个从山上接下来的自来水管。一逢雨天,水管里流出的全是泥水,接到盆里要用白矾过滤才能喝。

每天早餐和中餐,沈一帆和妹妹都随父母在厂里的食堂吃饭,只有晚上父母才回到家中做一顿饭菜。虽然当地老乡在街上卖的蔬菜、鸡蛋、禽肉之类的价格很便宜,但在沈一帆的印象中却很少能吃到肉,因为那时的粮油、猪肉都是凭票供应而不允许在市场自由交易,否则就要当做“资本主义的尾巴”而被割掉。全家人一个月只有60几斤的口粮,缺少油水。尽管处于如此清苦的生活环境,沈一帆与妹妹从童年到青年再到中年却都是在东汽度过,先后上的也是厂里办的幼儿园、中小学、技工学校和职工大学,直至参加工作,而且还从事对东汽后生们的教学工作。他们感觉在东汽的生活是一生中最快乐的美好时光,全家两代人也就日久生情不知不觉地爱上了这片土地,与许多东汽家庭一样从那时起就再也没有回过东北。

沈一帆说,“三线”建设初期,倡导的口号是“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国家号召这些离开家乡热土的员工能扎根边陲山区,一代一代地承担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因此,无论是当初来支援“三线”建设的动机,还是来到恶劣环境下的工作态度,奉献是所有人的觉悟和热忱。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沈一帆的父辈们都是放下背包从零开始,在汉旺山镇开始了艰苦创业。

沈一帆的父亲在厂里从事基建动力工作,母亲是厂里的财会人员,从事出纳工作。全家人当年的日子确实过得单调清苦,工作之余压根就没有什么娱乐生活,厂里的孩子们与沈一帆一样都来自五湖四海,都用普通话这一共同的语言进行交流,伙伴们一起玩滚铁环、打纸宝等当时所能玩的游戏,最惬意的就是偶然吃口米花糖这一至今回想起来让人流口水的四川土产。他们记得最清楚的就是快过年了还不知吃肉的滋味,一听说厂里供应咸肉都兴致勃勃地去排队,从太阳下山一直排到凌晨1时。当炖咸肉的香味飘溢开来,顿时使人忘记一夜的辛苦和疲劳。

兴许是留在脑海里的记忆深刻,沈一帆不能忘记,20世纪60年代父辈那段“好人好马上‘三线’”艰难创业的岁月。现如今,经历了“5?12”震灾的重创,沈一帆也随着东汽的搬迁来到了德阳,在摆脱劫难感受都市文明和较优越条件的同时,更加体味到老一辈创业的艰辛与新时代的巨大变迁。“这是我们当时不敢想象的。”作为第二代“三线”建设者的沈一帆说,“我们既体味着老一辈创业时代的艰苦,也感受着新时代的巨大变化,我真的很幸运,因为我生在东汽。”

同类推荐
  • 巴黎的鳞爪:徐志摩游记(再读徐志摩)

    巴黎的鳞爪:徐志摩游记(再读徐志摩)

    徐志摩去过许多地方。从南方到北方,从中国到欧洲,在他留下足迹的地方,他也留下了不少韵味无穷的记游华章。其中最值得称道的,是他的欧游漫录,包括西伯利亚旅行见闻,意大利的情思,巴黎、伦敦的感怀,等等。美丽的风光,拨动着他的心弦;风土人情,让他感悟到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所遇见的不同的人,则更触动着他思想深处的种种观念。而去国怀乡的感念,思亲念友的牵挂,也融会在那行踪记录的字里行间。给读者留下了一幕幕过目难忘的精美景色。《巴黎的鳞爪:徐志摩游记(再读徐志摩)》收录了他的欧游漫录游记作品。包括《雨后虹》、《印度洋上的秋思》、《杭州记游》、《我所知道的康桥》等。徐志摩是个情感丰富的人,喜欢借自然风光以述怀。
  • 2016中国年度作品·散文

    2016中国年度作品·散文

    王剑冰、陆春祥、陈世旭、鲍尔吉原野……40余位作家的40余篇佳作,或着眼现实,或回眸历史,无论思辨文字,还是抒情篇章,在认识历史和人生、呈现观察与思考的深度和广度等方面,均有直指心灵的力量。本书由中国散文界选家从全国近百种文学刊物中精心编选,视域广阔,旨在全景呈现2016年度散文的创作实绩,力求公正客观地推选出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作品。
  • 解放海口(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解放海口(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本书以纪实手法描述了解放战争中,为解放海南,中国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纪录了他们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再现了解放战争的悲壮场面……
  • 先秦文学的文化精神

    先秦文学的文化精神

    本书把先秦文学放在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中,系统阐述了先秦文学蕴含的艺术精神、文化品格和民族精神,重新审视了先秦文学的有关问题,有意识地打通精神思想与文学表现的隔阂,提出精神思想不仅作用于文学内容,也直接影响文学表现,对文学自觉、赋诗言志、楚辞艺术等等都进行了独到的探讨,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书中对神话的民族精神、《周易》的文学精神、《诗经》的文学自觉、赋诗言志的文学意义、诸子的思想与文风、《楚辞》的辩证艺术等等,都提出了自己的新见。本书的重点在于对先秦文学的价值与意义重新思考,从而确定其在中华文化发展、中华民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 绝境

    绝境

    为了总结近年来的文学成就,见证固原的文学历史,编辑出版一套“文学固原丛书”,则是固原的文艺工作者共同铸就的全景式的心灵读本,其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显而易见。该丛书的出版,必将对丰富文化固原建设增添光彩。
热门推荐
  • 波洛侦探四大奇案(全4册)

    波洛侦探四大奇案(全4册)

    侦探小说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侦探作品集,阿加莎·克里斯蒂开创了侦探小说的“乡间别墅派”,即凶杀案发生在一个特定封闭的环境中,而凶手也是几个特定关系人之一。欧美甚至日本很多侦探作品也是使用了这一模式。她始终以动机和分析人性,为读者展现一个个特异怪诞的丰富心理世界,由此揭露人心之丰富,展现丰富多彩的人物性格,深层揭示曲折摇曳的人性迷宫。阿加莎·克里斯蒂著作数量之丰仅次于莎士比亚。因为她的推理小说,她也被称为“推理女王”。代表作品有《东方快车谋杀案》和《尼罗河谋杀案》等。
  • 傲娇皇妃很难追

    傲娇皇妃很难追

    她是现代的绝世神偷,浴火中重生,竟成为了玄月国将军府又丑又笨的废物三小姐。亲父嫌她?偷!庶母欺她?偷!偷!渣妹害她?偷!偷!偷!恶男负她?偷得他内内都不剩!他是曾经的国之宠儿,绝世天才,却因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目的装疯卖傻整整十年,直到她的出现……当那年的丑颜废材小姐,风华绝代,光芒万丈的那一瞬间,又耀了谁的眼,悔了谁的肠?当他褪去一身的伪装,绝世风华,笑看风云之际,她与他并肩而立,睥睨天下。当昔日那些嫌她、欺她、害她、负她之人厚颜无耻地来求她相助的时候。她冷冷地勾唇,眼带轻蔑,“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他莞尔一笑,眸光清冽,“她是我的女人,想求她?把头奉上先!”【雪狐狸系列第三部—雪妖篇】
  • 爱上豪门公子之紫色浪漫

    爱上豪门公子之紫色浪漫

    前缀坚强美丽的潘晨拥有着如薰衣草般的特性,她遇到爱情就会努力的去争取!她喜欢上了帅气有才的富家子花雨,潘晨处处忍让,小心翼翼的维护着她心中的那点紫色浪漫,并在现实的环境中茁壮成长,最终她能得到花雨完全的爱情吗?片段一鱼的选择......可是鸟儿等了好久,久到飞鸟都无法再飞翔了,鱼儿都没有浮出水面,于是飞鸟终于伤心的离开了美丽的湖水,从此在也没有出现在湖边了......看着看着潘晨流泪了,她和他也逃不开这样的结局吗?片段二时光流转,到底改变了什么?那个曾经的王子,今天确实如此平凡的和我肩并肩的站在一起,这是上天给我的再一次的机会吗?如果是的,我希望这一切永远不变,哪怕......!我要的也只有这样简单的风吹日落,而你在我身边!《爱上豪门公子之紫色浪漫》是晓寒的第一部小说,还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可是晓寒还是希望大家能喜欢这部文文,放入书架收藏!你们的鼓励是晓寒最好的写作动力!晓寒新作《风国佳人》绝对精彩的情节!喜欢本文及喜欢晓寒作品的可以加晓寒方便一起探讨写作方面的技巧或分析人物等!还是希望喜欢的能收藏这本文文,这对晓寒很重要哦!
  • 全球抓捕小甜心

    全球抓捕小甜心

    “你能不能别捉弄我了”“不能,更何况我这不叫捉弄,这叫对你的爱”“……”“嘿,我喜欢他诶,你就帮我一下嘛”“那你知不知道我喜欢谁”“谁”“你”“……”“我喜欢你,池妍希”“那很巧哦,我也喜欢你呀南简离”那一天里,他们终于吐露心声,并且相拥在此。时光荏苒,她还是很喜欢他。时光如梭,要是再来一遍他还是选择捉弄她。
  • 大汉好男儿

    大汉好男儿

    一个高中生,无意中穿越到了大汉,却混成了孤儿,家徒四壁。他不得不为生存而战,为自由而战,为尊严而战,为家人而战……
  • 宝贝神医:都是温柔惹得祸

    宝贝神医:都是温柔惹得祸

    师傅有事弟子服其劳,没问题她很愿意的嘛,可是为什么臭老头子一脸踩到狗屎大便的样子。师傅:因为我欠人家的是恩,不是仇啊。宝儿拍胸脯保证:报恩什么的完全小意思,看我貌美无边小神医为师傅恩仇一块报!师傅不允许?!小事一桩全部迷晕谁还能阻她!
  • 农门医香之田园致富

    农门医香之田园致富

    大龄剩女一朝睡醒,主任医师变成身了未知时代的软包子村姑。得了极品后娘,还有同样软包子憨实的老爹,下还有聪明的妹妹以及可爱萌娃的弟弟。更惨的是还有一个等着娶亲的断腿未婚夫。家里穷的四面徒壁,就快断粮,面对恶毒的后娘,还有瘫在床上,天天板着棺材脸,活像别人欠了他百八十两的便宜丈夫。且看软包子村姑如何翻身做主,靠着一手精湛的医术,还有源源不绝的致富点子发家。打倒恶毒后娘,给弟妹当靠山,将黑面神的丈夫照顾的服服贴贴,最后成为富甲一方的女富商,以及一代人人称赞的神医。
  • 幻宗

    幻宗

    一个骄横嚣张,从少爷沦落为乞丐的少年。一只获得异能,快如闪电的左手。一把神石所铸,出鞘便寒气奔涌的奇异宝刀。一只来历不明,戴在手上便力道千均的神秘手套。一头日进斗金,速度如风的毛驴。一个蕴藏秘密,等待被层层揭开的深山岩洞。一种凌驾法术,参破造物法门的幻术。这一切如何演绎?打开《幻宗》的卷章吧……
  • 邪魅毒医御夫计

    邪魅毒医御夫计

    她是史上最年轻的中医学博士雪沁儿,她绝不承认自己是为情自杀,她只是精神一晃乎,不小心走到大卡车前面,然后不幸的穿越了,更不幸的缩水了,更更不幸的是这个缩水的身体中有“十年醉”…十年期一满,某女就迫不及待跑下山,下山的结果:废了慕容世家大小姐,乱了武林大会,打了当朝公主…回头发现,自己身边怎么这么多美男?虽说自己很开放吧!可还没开放到这个地步,怎么办?一个字:跑。跑的结果?越跑越多…当邪魅的她,遇见害羞的他,冷酷的他,邪气的他,温润的他,腹黑的他,固执的他,谪仙的他…当她意外发现自己在这个世界并不是孤身一人,前生是孤儿,从未接触过母爱的她,该如何面对,一心为自己疯狂报复的母亲…情景一:“世上只有药材好,有药的孩子像个宝,有了药材的怀抱,money享不了!”某女绝美的小脸上荡漾着沁人心脾的笑意,欢快的唱着属于她的草药歌儿!“沁儿,滚过来药浴!”正在思绪飘飞的雪沁儿突然听见一声暴喝。“师傅,您说什么,我没听清楚!”某女掏了掏耳朵,一脸邪笑的看着面前的老人!“额,那个,沁儿啊,你看晌午了,你是不是该准备药浴了,啊?”某老头看到面前一脸邪笑的小魔女,怕怕的缩了缩头。情景二:“雪儿,来小心,为夫抱!”声音一出,管家给了自己两巴掌,他绝对是在做梦,这不可能是他家王爷!“王爷,你回来了?”某小妾却无知的抢先扑上冷酷的男人。“滚,管家,送到怡红院!”某管家轻轻呼了口气,对嘛,这才是他家王爷。情景三:“时间!”某男犀利的出口,换来的是某女茫然的眼神。“嫁给我的时间!”“呃,那个……呃……”看着男人的脸色越来越暗,某女刚到口边的话又咽了回去,强勾起一抹微笑,“我说的是,你是我的男人,并没有说,我是你的女人,你,明白吗?”“好,你娶我的时间!“……”某女无语的抬起头。“那好,看来沁儿不喜欢成亲!”看到某女猛地点头,某男无良的补上一句,“沁儿喜欢的是奉子成婚!”“走!”“干嘛?”雪沁儿谨慎的看着面前的男人,丫丫的,这个家伙什么时候变坏了。“造子!”“啊!你丫的,有话好好说!”情景四:“儿子,给叔叔背背七字经!”“一二三四五六七,妈咪吃饭爹洗衣。”“二二三四五六七,妈咪起床爹更衣。”“三二三四五六七,妈咪说一爹做一。”“四二三四五六七,宝宝是家的唯一。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