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92600000016

第16章 春蚕吐丝——报效祖国献青春(4)

我为工厂修铁路,愿把青春献东汽。第二代东汽人虽然没有参加企业的挂牌开业和破土奠基,但也亲身经历并清楚记得当年艰苦奋斗献青春的往事和故事。建厂初期东汽有一支名叫“劳动连”的青年队伍,劳动连的组成人员都是尚未正式进厂工作的职工子女。尽管时值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高峰时期,按照当时的政策,凡是“三线”建设工矿企业与地质勘探、冶金采矿包括“煤、油、气田”等艰苦行业的职工子女,每家均可安排一人在本企业就业。东汽也按政策规定将部分职工子女包括已经插队下乡或到军垦农场支边务农的知青抽回企业,并在还没有计划招工指标的情况下先组织起来参加临时劳动,于是就以时兴的军事化管理模式成立了“劳动连”这样一个特殊的劳动组织。

劳动连是部队式的连队建制,设立了连、排、班,并有相应的连长、排长和班长,以实行正规化的严格管理。这个组织虽然叫“劳动连”,但人数众多,有3个排、9个班的成员共200余人。由于企业对青年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非常重视,连长先由老红军郑佩德担任,后由军队转业干部朱奎生接任。同时为了体现对青年人自我教育与管理的锻炼和信任,下设一、二、三排的排长则由被举荐身为职工子女的张生华、刘志前、蔡爱芳分别担任。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团队原本是为等待招工指标、组织临时就业而设置,而且它只存在了两年左右的短暂时间,却在东汽创业史上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留下了难以磨灭的闪光足迹。

按照“散、山、洞”布局并要尽量不占或少占良田的原则,东汽的厂房基本上是依山而建全部分散在半山腰相对平坦的地方,有的厂房修建甚至得挖平一个山坡或一道山梁才行,十里东汽建厂布局的缘由也正起因于此。这就导致车间厂房的生产协作和工作联系极不方便,转运成百上千吨的汽轮机产品的沉重部件就更成问题。按照企业安排和建厂需要,劳动连于1970年刚成立就承担了修建厂区铁路的艰巨任务,这可是连接十里东汽交通运输命脉的庞大工程项目。由于企业的主要装备都用在了修建厂房和安装设备上,劳动连当时唯一的设备就是一台手摇吊车,剩下的就只有扁担、土筐、铁铲、钢钎、镐头等简易工具了。然而开山辟路、铺轨架桥包括平整路基、挑土打夯、抬枕木、铺石碴、架铁轨,大多靠人用手搬肩扛的原始作业方式来完成。如同他们的父辈那样“为了加快‘三线’建设,让毛主席他老人家能够睡好觉”,这群年轻人几乎是在赤手空拳的情况下工作,每天付出的都是过量的汗水和超强度的劳动。

在此期间,他们经常是一天就挖出一条深沟,几天就搬走一座小山,遇到铺设桥梁涵洞,百立方米的混凝土需要一次浇灌完而不能中间停顿,他们就昼夜不停地一直坚守在现场。尽管许多女孩子被挑土的扁担压得抬不起头、直不起腰,许多男孩子的手脚也在抡镐刨土中不知磨出了多少个血疱,10几岁的孩子却不叫一声苦,照样是起早贪黑、天天出工、风雨无阻,从不拈轻怕重和叫苦叫累,即使在父母面前也不吭一声。回想起来,他们当年咬着牙关、喘着粗气、流着大汗,用几根纤细的钢钎一次次撬走巨石、撼动山体的火热场面,用两个瘦弱的肩膀一趟趟抬着枕木、扛着钢轨的艰辛劳作,用一双瘦弱的手臂捧起箩筐、一遍遍搬运泥土的动人情景……至今仍然感人肺腑、难以忘怀。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为了在大山坡上修筑这条重要的铁路运输通道,劳动连的年轻人在搬运石头、挖掘泥土、铺设钢轨和水泥枕木的过程中,用手挖掘的土石是一座高山,用脚踏出的道路是一条“万里长城”,用肩扛运的钢材水泥就是成百上千辆汽车也拉不完……而且在那艰苦的年代,他们的薪水报酬与社会众多的劳动者一样少,每人每月所得的收入仅是17元的生活补贴,每天所吃的口粮仅为缺少油水的8两米饭,每日所有的劳保用品与工作待遇只有手套垫肩以及架起扁担席地而坐的工间休息。甚至当时在随时流动的施工现场都没有存放物品的库房,为了保管好自己的劳动工具以免丢失而影响工程建设,劳动连的青年人每天上下班几乎都是扛着扁担、铁铲、钢钎和镐头往返于工地与宿舍……

无论风吹雨打、无论春夏秋冬,不管晴天一身汗还是雨天一身泥,他们那时不知克服了多少困难,用汗水浇铸着每一寸铁轨,用青春修筑着每一条道路。尽管是那样地清苦劳累,他们的生活依然洋溢着欢声笑语和青春活力,他们的憧憬仍然充满了理想浪漫和乐观向上。东汽也正是有这样一代代特别能吃苦耐劳的可亲可爱的年轻人,才能在大山脚下的荒僻之地上建设起来并且不断地成长壮大,从而能够经受住“5?12”特大震灾血与火的洗礼和考验。

编织美好青春梦,笑对人生懂追求。东汽早期曾有个“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宣传队队部就在汉旺天池煤矿俱乐部门前的河对面。队部只有一座小平房的破旧院落,其办公、排练和起居的条件极其简陋,队员们平时上厕所和洗洗涮涮都要出门走好远一段路。尽管那是一个十分不起眼的院落,然而,由于里面经常会传出悠扬的琴声、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歌声以及在那个年月因难得的青年男女相聚,并打开藩篱、摆脱禁锢、毫无顾忌地自由往来、轻松交流而发出的欢声笑语,使得过路的行人都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在门口流连窥望。其浓郁的文化色彩、艺术氛围和生活气息,使之成了厂里大姑娘、小伙子众多年轻人格外向往的地方。

有幸被选入其中的小青年们自然会受到大家的宠爱,观众们当年在台下观看表演时投来的专注目光和羡慕表情,人们至今都能清晰感受并像春池里的涟漪荡漾在心头。当时的排练和演出条件非常艰苦,经常是在露天坝场和大街小巷进行宣传表演,年轻的身体时时在风霜雨雪里瑟瑟发抖。唯一能够称得上正规演出的场所就是天池煤矿俱乐部,那里既有舞台又有看台,既能演出又能化妆,而且风雨无阻,既能按时开演又能准时谢幕,依当时的条件来讲可谓是一应俱全、应有尽有。

参加工厂文艺宣传队的青年人换了一茬又一茬、接了一代又一代,现在活跃在东汽文艺舞台上的已多是80后们了。最早的那些人虽然早已逝去了青春年华,早已成家立业,养儿育女,但是他们依然非常热爱自己工作生活的这片故土,绝大多数一直在辛勤建设着这个可爱家园,把人生的美好追求传给了自己的儿女子孙。迄今为止,许多人还能清楚地叫出当年同台编排演出的队友,包括宣传指导李国才、文艺队长谢振章、乐队指挥刘青琳、舞蹈编导冯晓天以及担任创作伴奏的宋秋明、于传斗、罗贯家、杨太平、周元亮、阎可亮和舞台演员高佩国、薛官一、劭桂起、孔力、邓瑛、陈家惠、刘德秀、包晓红、马庆凤、孙桂英、乔品华、李瑛、顾益新、肖华凤、刘中华、刘志前、王晓强、栾玉学、关绍升、奚文虎等同龄人熟悉的名字,清晰地记得当时演出样板戏《沙家浜》《白毛女》以及反映革命战争题材《大刀舞》的激动心情和热烈场面,同时对用藏族歌曲《北京的金山上》、蒙古族旋律《祝福毛主席万寿无疆》、朝鲜族舞曲《延边人民热爱毛主席》、汉族秧歌《丰收舞》等优美旋律伴奏演出的动人舞姿有着深切感受和难忘记忆。

如今由于“5?12”特大震灾的无情摧毁,天池煤矿俱乐部与旁边彻底坍塌的矿部大楼一样,早已被夷为平地。然而,那如歌的往事和美好的回忆是永远无法带走的。正如东汽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朱贤滨所说的那样:因为企业的文化建设已有后来人接班和传承,而且不断地将心灵深处的情感积淀和理性思考转化为言行举止的形象展示。特别在遭受“5?12”特大震灾的浴火洗礼之后,东汽人更将人生的舞台移师到旌湖两岸和巴蜀大地,遍布在祖国各地和四面八方,如同东汽的重建新生一样永远会绽放出奇葩异彩。

为有牺牲多壮志,甘洒热血写春秋。难忘而闪光的记忆还有很多,据当年在工具车间做钳工的刘志前回忆:“记得刚参加工作时的条件非常艰苦,人们收入很低,更没有什么奖金可言,但是大家都有一股子热忱和激情。大家虽然物质很贫乏,精神却很富有,想得更多的还是追求和奉献。无论是白天夜晚还是刮风下雨,只要单位安排和工作需要,青年人参加义务加班不但不讲条件、不计报酬,而且都是兴高采烈、争先恐后。由于是基建时期和生产准备阶段,他们当时进厂所干的活是又多又杂,包括用焊枪给车间的各机台班组做工具箱,用刮刀为各加工件检测用的大平板进行刮研,用绳索手套等简易工具在高大的厂房爬上爬下安装所有的玻璃窗……这些重活不仅又脏又累甚至因缺少劳动保护还有许多危险……

由于从早到晚、日复一日连续不断长时间、高强度地艰苦劳作,当刘志前和师妹李伟等青工跟着曹慧康、周泽德等师傅刮完车间的所有大平板时,每个人小腹的皮肉在刮刀手柄的撞击顶压下不知磨破了多少回;当刘志前与师兄张正刚、何明全、康长明、张启富、史殿元等人冒着高温焊完车间的所有工具箱时,他们肩膀、胸膛等多处皮肤在弧光的强烈烧灼下不知脱去了多少层;当他与丁理敏顶着凛冽寒风装完车间厂房的所有玻璃窗时,他们手上、脸上和周身在尖利的钢筋头、水泥块与玻璃刺的割碰摩擦下划破的伤口一道又一道……即便如此,没有见谁说过苦和累,也没有谁考虑身体消耗、透支甚至付出代价的后果,更没有谁因此打退堂鼓而中途离去。大家知道即使这样艰苦,也得咬紧牙关完成任务、忍着饥渴渡过难关。在当年的车间领导王仙瀛、熊瑞武、赵善德、丁善汤等老同志的带领下,这种执著精神在一茬茬的工具车间职工当中一直发扬光大。现在的工具分厂,机床在轰鸣运转着,明亮的厂房里人们紧张有序地工作着,经历过艰苦创业的人们看到这来之不易的一切,无不深感欣慰和骄傲自豪。

这样的艰苦劳作在十里东汽的各个角落都司空见惯。一轻车间职工当时安装设备没有工具,他们在车间主任黄华池等人的带领下,硬是靠一根根麻绳和一条条滚杠将一台台机床搬进了厂房;三主机车间当初缺少机组总装台位,总装工人在车间主任范富荣等人的带领下,主要靠手刨脚铲挖地十尺为20万千瓦机组的装配建立了高空平台;精铸车间当时要开工而一时没有厂房炉具,浇注工人在车间主任刘文福等人的带领下,坚持用“干打垒”打起炉子、盖起简陋砖房进行生产;当年的工具、动力、一主机、铸钢、四主机、叶片、二轻、冷作等车间在遭遇山洪袭击,导致厂房进水、设备被淹的时候,职工们在其单位负责人王仙瀛、宋世泰、高青鹤、常相如、黄伯超、王希才、李海昌、陶耀章等人的带领下,用盆舀、手捧、肩挑等原始方式一点点排除了积水淤泥,以“蚂蚁啃骨头”的精神为企业生产的正常进行打开了一条条通道……

当年的建设确实非常艰难,几代东汽人就是凭着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自强不息的劲头,靠着艰苦创业的执著和负重前行的秉性挺了过去、走了过来。如今,这些车间厂房虽在“5?12”地震中几乎全被震毁,一主机厂房的一面山墙还被滑移的巨大山体死死挤在一起。然而,在张志英、何显富等人为代表的新的党政班子的带领下,全体东汽人齐心协力、抵御灾害的精神却没有被震毁泯灭,包括后来在同样的车间厂房中带队的陈军、孙希广、喻刚、郑德明、马少林、刘志、夏召芳、张劢、龚双龙等在内的东汽后生们在抢险救援的殊死战斗中,在废墟上做出了战天斗地、不屈不挠的英勇行动和出色表现。

很久以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就是人们特别是青年人喜爱的一部励志小说。其作者对人的一生的价值有一个深刻的注解:“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人们从呱呱落地到驾鹤西去都会经过好几十年的历程,在这个漫长的人生旅途上,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想和追求。有的人一味追求名利享乐,对荣华富贵梦寐以求,崇尚今朝有酒今朝醉;有的人一生虽很清贫困苦,却用全部时间和精力孜孜不倦地为所选择的理想事业而奋斗着,而后者是许多东汽儿女的一种价值取向和人生自白……

同类推荐
  • 时间的弧度

    时间的弧度

    他用诗行圈起了一道道的生活藩篱而蒙养着自己高尚的品格,他的诗情充满一种自然的力量,渐渐地在这沉寂之中喷溅而出,格外引人注目。
  • 读抄

    读抄

    书蠹丛书之一种。作者是书虫一枚,亦是近乎“苛刻”的阅读者,对文字有敬畏之心。文稿收入他关于阅读汪曾祺、黄裳、谷林、木心、孙郁、李长声作品的随笔,有访问周有光、韩羽等老一辈文学艺术家的记录,还有针对某些文集与选本的长评,与为所搜购好书撰写的短评。因待书严谨,其文章亦与时下几乎泛滥的书话文章划清界限。某些篇章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 老人仓

    老人仓

    《老人仓》是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力作,它大胆地触及了当代农村改革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和新矛盾,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小说的主人公、退居人大主任的原西峰县委书记郑江东是一个为党和人民奋斗了一生的老干部。当年他雄心勃勃、以雷神爷的脾气和铁一般的党性原则在全地区县委书记中闻名。为了解决西峰县的旱情和一百多里外的海滨城市的供水问题,他冒着很大的风险,在西部山区修建了老人仓水库。他也做过错事、冤枉过一些好人。也受过“左”的影响,在“文革”中也吃过苦头、遭受过挫折,渐渐地,他的党性原则在不知不觉中淡漠了,尤其是从县委书记退居人大主任以后,他觉得自己老了,该以真正老人的标准重新判断世界上的一切。
  • 桃花源就在这里

    桃花源就在这里

    本书以“不直涉道德,字里行间皆道德”的讲故事形式,从古到今,从现在到未来,讲述了人们比较熟悉的、意义重大的真实故事,摒弃了老生常谈和空洞说教,强调的是“淡化教育痕迹、强化教育效果”的无痕教育理念。书中记述的虽然都是些平平凡凡的小事,但平平凡凡的小事,却折射出人性的璀璨。书稿通过将动人的情节、澎湃的激情、深刻的哲理三者的有机合成,谱写了一首首“做人交响曲”,给人以思考和启迪。
  • 海燕

    海燕

    本书是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的精选散文集。本书收录了《海燕》《春天的旋律》《鹰之歌》《书》《时钟》《人》等数十篇散文佳作,充分彰显了高尔基的革命热情和乐观主义精神,对于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教育青少年读者继承红色基因,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热门推荐
  • 虫类觉醒

    虫类觉醒

    这里是虫类的世界,凡人之身融合虫类方能晋升生命层次,虫类千千万万,有堪称力量之源的螈虫,有提升自身的身虫,有直接战斗的斗虫·····
  • 神王模组

    神王模组

    “我是诸异的共敌,我是盖代的风华。”在无限的时光长河中,他曾有过许多为人称颂的名号……但是无人知晓他的真实来历。他不屑于被人歌功颂德,也不觊觎凡众言谈之中的圣名,更加不会理会愚昧的世人对他的诋毁和抹黑。他去过太多的位面。驻足,留下一段事迹,又悄然离开。就像飘零的树叶,终要归于树下的土壤。他一直在寻找梦境中恒久遗存的家乡。
  • 给大爷出殡

    给大爷出殡

    小说以朴素温暖的乡土语言,讲述了一幕围绕“我大爷”过世出不出殡,乡镇、村庄各色人等表现出的种种心态、行为的活报剧。因市委书记的父亲是“我大爷”的生死战友,在官场对攀升有图的人执意要把丧事办得轰轰烈烈,好让市委书记开心,为日后升迁搭一把梯子;也有人认为“我大爷”这样厅级离休身份的人,丧事办得越排场越会有大把大把的“票子”收进;但更多的“我大爷”的亲人们执意要为他隆重出殡是因为刻骨的亲情。唯有“我大爷”的儿子——因“我大爷”政治灾难牵连、身体严重致残的马家努,顽强顶着各方压力,坚守着父亲的遗嘱:“死后不动客、不发丧、不出殡”,守护了“我大爷”一生乃至最后的淸廉。
  • 花都之她们有系统

    花都之她们有系统

    叮!你激活了系统,成为叶枫的女仆,完成后您将会容颜永驻,百病不侵,永生不死。”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在异世是只羊

    我在异世是只羊

    一个大男人,造了什么孽,变成了一只羊,这肚子越来越大是咋回事?这谁顶得住?
  • 道蚀

    道蚀

    当迷雾被阳光消融殆尽,一切的一切都将真相大白!
  • 未眠君初恋三部曲(纪念版全集)

    未眠君初恋三部曲(纪念版全集)

    未眠君初恋三部曲2018年纪念版。喜欢你,想跟你在一起,便是愿岁月相守,盼朝夕相伴。《初恋了那么多年》:女汉纸一眼钟情倒追学神,屡败屡战的初恋指南!女汉纸熊伊凡一眼钟情倒追学神颜柯,本以为被无数次嫌弃,却不知不觉走入他的心中。软萌、甜蜜、心动。《宠你到世界尽头》:暗恋竹马是个渣,花心总裁为她转性变痴情,一本宠出天际的总裁高甜文!花心总裁翁璟城遇到被渣男渣女毒害的明西玥,万万没想到,他会为一个比男生还帅的女孩子从良转性、死缠烂打。《你喜欢的样子我都有》:身高一米九的天然傻白甜男主明孝禾重追曾经暗恋的女孩简浮苏,曾经错过,那就再精心编排一场重逢;曾经暗恋,那就向全世界宣告对你的所有权。
  • 烽火佳人

    烽火佳人

    一段关于战国争霸、一段牵扯江湖恩怨、一段不乏儿女情长的故事。
  • 玄脉异天

    玄脉异天

    他是当朝皇帝拾于百花林边的遗孤,天生体弱,投入中原第一修真大派,奈何得知自己经脉被封,终身不能修炼,江湖的纷争与情仇让他得知保护自己身边在乎之人需要多么强大的实力,在机缘之下得到一块奇特的寒玉,这让他看到自己体内不一般的力量,命运就此发生改变。心爱之人的离去与命运的折磨让他变得逆天,终要与那苍天斗上一斗。洪荒之行体内庞大的力量浮现,飞升仙界后绝世隐秘终于浮出水面,那体内被封经脉究竟是天命安排还是一场惊天预谋.......且看主角如何以一己玄脉之力纵横各界,与天地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