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92600000018

第18章 蜡炬成灰——情系热土献终身(2)

也许在岗位上还有更多的希冀和心愿,这盘镗刀的无情切割却让他的生命戛然而止,燃起的炙热的理想之光竟彻底熄灭了……那个年月还有个叫郎国梁的青年,他与王玉珍一样也是过早逝去。郎国梁参加工作后又当过兵、扛过枪。由于他性情开朗而且眉清目秀,在当兵之前也入选工厂文艺宣传队,参加演出过慷慨激昂的革命样板戏,跳过欢快的朝鲜族舞和汉族舞。按照当年哪来哪去的安置政策,他参军几年退役后又回到了东汽,被分配在一主机车间开大镗床。然而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却有一个令人震惊的惨痛消息使他为大家深切地关注。那晚他在进行夜班生产时不幸出了重大的工伤事故,一盘高速旋转的镗刀顶住了他的胸口,并活生生地在他胸部掏了个血淋淋的大洞。他被急送厂医院抢救,但不幸死在了手术台上。

同事们闻讯赶到医院时,他的遗体被转放到冰冷的停尸间里,其新婚不久的妻子在那里哭得死去活来。听说他出事的机台旁当时还放着一本厚厚的金属切削教程,他几天前才报读了工人夜校,本想多学知识,从此可以有所作为。因为在那个动荡艰辛的年月,年轻人大多失去了读书学习的黄金年华,能够在工作岗位钻研业务、学本领是众多青年为改变命运、挽回损失的共同想法。除了有些人能够抓住上学读书的机会之外,大多数人也许只有在岗位上实现自己的希冀和夙愿,这盘镗刀的无情切割却让他的生命戛然而止……燃起的炙热的理想之光竟彻底熄灭了。

在挥泪告别江国良的追悼会之后,同事们将他埋在了可以俯视十里东汽的山坡上,那面高坡从此被东汽人称为“英雄坡”。1971年,工厂需要架设一条从绵竹五三六变电站到厂区的高压电线,这条线路虽然不算太长,但作业现场地貌却异常复杂,沿途都是沟壑山梁,有的杆距长达2000余米,从公路到工地要爬100余米的高坡。当时,东汽动力科只有30多名职工,按常理是根本无法完成这种远超自己实力的任务,可是生产制造没有电就只能是一句空话。怎么办?自己干,力量不够,业务不懂;等专业队伍,又一时来不了。动力科职工凭着安装水管、风管、蒸气管、乙炔管、天然气管等的施工经验,决定冒风险自己干。他们硬是背着五六十公斤重的铁件瓷瓶向上运送,喊着号子用肩膀将一根根重达一吨的水泥电杆,一步一步地从山下抬到山上。由于工具简陋、条件太差,当时有好几根18米电杆刚立起就倒下,职工们只好重新再来并经多次努力才把杆子竖起来。

这支队伍里有一个新进厂的学徒工叫江国良,他来自大上海,当时只有21岁,在工厂几次救火中都出现过他的身影。在这次施工中,他奋勇当先、不知辛苦,哪里艰苦就在哪里。有一天,他像往常那样一到工地就爬到水泥电杆上操作,工友们正在电杆周边的地面上做施工准备。这时,固定电杆的一根风绳出现了松动,电杆立刻倾斜朝一侧倒下,如果倒下去就会砸到底下的人。“闪开,危险!”就在电杆倾倒的瞬间,江国良只来得及发出他生命中最后的呼喊,电杆就重重地砸在地上……旁边的人得救了,江国良却倒在了血泊中,他的腿被倒下的电杆砸断了。由于工地离医院太远,又因为失血过多,这位可敬的青工不幸离开了人世,离开了他的伙伴和心爱的岗位,离开了“三线”企业和挂牵他的家乡亲人。在挥泪参加江国良的追悼会之后,同事们将他埋在了可以俯视十里东汽的山坡上,那面高坡从此被东汽人称为“英雄坡”。

艰苦创业的年月里,东汽甘冒风险、敬业奉献的人比比皆是,不少人也将生命献给了这片土地。建厂伊始,东汽厂内和汉旺镇区的环境山高坡陡、狭窄简陋,出入道路缺少必要的安全装置和足够的照明设备,许多人因此而不幸丢掉性命:一位在职工食堂工作的厨师下晚班骑车回家时,因为看不清道路和速度失控、刹闸不灵一头栽进路边的深水沟;一位在金工车间工作的年轻技术员骑车赶时间上班时,由于急转弯处没有警示标志而难以作出及时判断,结果躲避不及而遭遇一辆迎面疾驰的大货车的致命碰撞;一个刚进厂在工厂质计处工作的女孩子还没有认识完单位同事,也在一个清早骑车上班的途中横遭厄运,被一辆从高坡上冲下来的大卡车猛地撞倒在血泊中;一位姓刘的年轻司机在一次指挥倒车时,被刹车失灵的大卡车活活挤死在房墙上……他们都时逢青春岁月和花季年华,却过早地将鲜血和生命献给了自己工作生活的这片土地。

虽然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后来的东汽在各方面的条件都有所改善,厂里架设了横跨铁路的天桥、拓宽了厂区生活区的道路、增添了各种劳动保护和安全措施……职工上班与家庭生活的环境变得安全方便多了,已由“跋山涉水”的艰辛变为“天堑变通途”的畅快。随之而来的,还有用鲜血和生命代价换来的“珍惜生命”的防护意识,逐渐从建厂初期创业者身上萌生的幼芽,演变提升为安全文化理念这棵参天大树,并在人们心中深深地扎下根来。在那艰苦创业的漫长岁月中,还有些过早离去的东汽人,他们虽受着各种可怕病魔的折磨摧残却依然为东汽奉献着自己的全部身心,直至英年早逝,长眠于自己辛勤耕耘的这片土地上。他们当中包括原总工程师王树槐、原工会副主席易南斌、原总设计师徐荣达、原厂长助理郑权、原科协副主席夏忠魁、原纪委办主任何应奎、原副总经济师刘继鹏以及生产工人曹惠康、刘文科、刘树森、赵文达、蒋青,技术和医务人员王开明、许建明、顾晓敏,党群机关干部刘革、刘善禄等许多正在工作岗位上生龙活虎、施展身手,却因癌症、心脏病等病魔的无情折磨而出师未捷身先死、壮志未酬目难瞑的东汽人。

哈汽将仅有的“四大一级技术员”调到汉旺搞基建,4人中如今只有刘仁均、刘振基两人在厂里安度晚年,而文子玉、赵良荣则已先后在汉旺离开了人世。当年无论是来自上汽的乔林余、周长松、奚朝金、钱寿福、王金荣、董永华、周隋潮、杨福根、陈升旦……还是来自哈汽的廖生全、王雨亭、刘显时、李建宽、程鹏飞、张作栋、杨策、须逸龙……无论是来自上海汽锅所的姚福生、韩志远、孙俭诚……还是来自全国各地的萧克、陶耀章、潘友保、魏国钧、邱仲本、雷振江、杜登文……一生辛勤耕耘而最终长眠于这片热土的东汽人还有很多。他们之后,“5?12”特大地震灾难中罹难的东汽人也将自己的鲜血和生命献给了这里的青山绿水。所有这些,莽莽龙门山与滚滚绵远河都看得分明真切,许多人虽然为自己钟爱的十里东汽耗尽了生命的最后气息,永远安葬在曙光山麓、紫岩山下以及“5?12”罹难者纪念公墓,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赤诚忠心鞠躬尽瘁,一生安于清贫、勤于奉献、乐观进取、笑对人生,却对自己及儿女、子孙所选择的理想追求一往情深、无怨无悔……

同类推荐
  • 枕草子

    枕草子

    《枕草子》大约成书于1001年,开日本随笔文学之先河。全书共有305段,分为类聚、日记、随想三大内容。类聚是受唐朝李义山《杂篡》的影响,罗列生活中不同性质与类别的事物,如“山”、“海”、“扫兴的事”、“高雅的东西”,涉及地理风貌、草木花鸟、内心情感、生活情趣等等,非常丰富地体现出作者清少纳言细腻的观察和审美趣味。日记记录了作者在宫中的生活,其中有反映她与皇后藤原定子感情深笃的经历,以及她在宫中生活的片断,这部分内容深映古典风貌,可从中了解日本平安时代皇室贵族的生活状态和品味素养。随想则是对自然与人生的随感,尤其可见作者明快、自由的生活态度。
  • 从伤感到月亮的距离

    从伤感到月亮的距离

    陈晓辉、一路开花主编的《从伤感到月亮的距离》精选了当代最为精华的篇章。用心去看,去领悟,或许有的故事会给你以智慧的启迪,有的会让你感动落泪,有的会带给你特别的感受,有的则会让你会心一笑……
  • 解放昌都(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解放昌都(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失去西藏中国四川的腹地就会暴露无疑,如果没有青藏高原的遮挡,长江三角洲等中国最富饶的地区不会是一片荒漠……
  • 为什么可可西里没有琴声

    为什么可可西里没有琴声

    《为什么可可西里没有琴声》集中的19篇作品是作者数十次亲临青藏之后的真实生活记录和对生命的深刻体验。终年抗争在高寒缺氧的雪域高原的人们,特别是那些可爱可敬的解放军官兵,他们无私无畏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年华,也奉献着智慧和才华。雪域独特壮美的自然风光以及高原大地上如藏羚羊等稀有的动物,也在作者笔下有栩栩如生的描绘。
  • 四平调

    四平调

    这是一本由五个中篇小说组成的文集。其中《四平调》叙述了自六十年代起,因海峡的分隔而离散亲人的一群中产阶级的生活状况,以及他们在精神上遭受的痛苦的创伤。本文集的后几篇,作者以自己的生活资源为素材,大量描述了插队到农村的北京知青与农民为伍后,他们的生活经历与精神感悟。使读者深切了解插队知青这一历史的特殊群体,从青少年到成人,因为插队生涯,因为了解了农民与苦难,他们经受了怎样的磨砺,成为前无先例后无来者的特殊群体。而这个群体是不应该被忘记的。
热门推荐
  • 隐婚前夫,离婚请签字

    隐婚前夫,离婚请签字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她原以为人生最幸福的事,就是携他的手慢慢变老。却不想推她上天堂的是他,拉她下地狱的,也是他。机场,男人将她堵在厕所。叶薇凉恼怒,“前夫,我们已经离婚了。你到底想怎么样?”“孩子归你。”男人把手里提着的肉团子往她怀里一塞,顺势揽住她的腰,“你归我。”某宝宝不依,“坏蛋爹地,放开你的咸猪手。妈咪归我。”
  • 斗夫谣

    斗夫谣

    【四海游龙系列三】梅若斯这辈子最讨厌的就是她的名字!梅若斯,霉若斯,倒霉成这样!倒霉之人终于拿到调酒师大奖却悲催地穿越鸟~~而且竟然变成拥有处子之身的下堂妻!什么?那个比女人还漂亮的狐狸冤家竟然是她前夫?而且有两个?那个戴眼罩的酷酷少年是谁?还有那妖孽王子!管你是谁,我就是要调我的酒开我的店!招蜂引蝶谁不会,有本事来单挑!不论你跑到哪里,我梅若斯都跟你斗到底!轻松风格,曲折情节,敬请阅读~(*^__^*)嘻嘻……
  • 21世纪光耀大法师

    21世纪光耀大法师

    年过三十,大法师。而其中自然有优劣之别,最为优质的便是荣耀大法师。可在最顶至上,实际上还有一种传说中的大法师,光耀大法师。“真的吗?我听说光耀得处男到三十岁,这年头还有那种珍惜物种?”“处男三十不难,但有法师资质,且极高再加上处男三十多,唉,真心少见!但荣耀法,已经是最高资质,光耀?开玩笑的吧!”此时,正好一个二十九岁即将三十的老处男法师路过。“哈哈,那白痴还以为自己能够成为光耀大法师?”“别管,那种没人要的家伙。”这一对神仙眷侣依旧缠绵着。老处男一脸羡慕着,可惜他终究是要成就光耀大法师。爱情?再等等吧。
  • 古镜照神,或想象“传统”的方法

    古镜照神,或想象“传统”的方法

    秦振耀,笔名秦三澍,江苏徐州人。青年批评家,兼事诗歌创作和英、法语诗歌翻译。复旦大学中文系、“复旦大学—巴黎高师人文硕士班”比较文学硕士在读。主要从事比较诗学、中外文学关系和中国新诗研究,近期关注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歌对中西诗学资源的转化与重构问题,兼及当代汉语新诗批评。曾获柔刚诗歌奖、重唱诗歌奖等文学奖项。现兼《飞地》丛刊诗歌编辑。
  • 娘亲正芳华

    娘亲正芳华

    洛云天本想守着娘亲安安稳稳的过修真小日子,可这世间动荡,逼迫他作出抉择。神器现,风云变,圣兽号,天地裂!当他站在世界之巅,身边终究会是谁?
  • 快穿之宿主又在撩汉子

    快穿之宿主又在撩汉子

    她是即将成仙的小狐妖,却在关键时刻被一只小系统强行绑定,完成各种任务。 闷骚教授:染染,我可以把命都给你,只求你别离开我。 高冷师尊:徒儿,不管你要什么,为师都会为你寻来,只为你伴为师永生永世。 病娇丧尸王:姐姐,别离开我哦,不然,吃了你,然后,我陪你一起死。 …… 始终看着这一切的旺财扶了扶额,宿主,请你别撩汉了!
  • 剩女的梦幻庄园

    剩女的梦幻庄园

    跨过三十岁的大关,孟真童鞋成为一枚金光闪闪的剩女爱情的不顺,事业的一事无成让她对生活近乎麻木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在城市的边缘得到一栋农家小院母亲留给她的玉镯也给她打开了一个神奇的世界剩女的生活也可以丰富多彩,咱也去种地,咱也去养狗,让平淡的日子变得有滋有味……女猪比较宅,胸无大志。
  • 最美不过小时光

    最美不过小时光

    【浮光锦《学霸甜妻超暖萌》后又一力作,最强回忆杀,最纯校园风,最美不过那时小时光。】安城九中,七班新来了个转学生。众人——“卧槽,大美女!”“身材好好。”“好白哦,眼睛真漂亮。”陆川:“至于么,都没见过女生?”后来——一众人发现,川哥不但帮转学生撑腰出头,还替人打扫卫生。他因她神魂颠倒,也为她披荆斩棘。注:1、正剧风,有甜有虐1V1,校园到社会,生命不息,爱无休止。2、江沅(yuan,二声。)3、新的旅程,期待陪伴,收藏+留言,都是泥萌爱我的样子,期待支持呀,么么哒。
  • 金融可以颠覆历史

    金融可以颠覆历史

    在当今高度监管的金融体制下,金融行业离大众生活似乎越来越远。推荐《金融可以颠覆历史》一书,源于我们对金融行业的隔膜,也源于金融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密不可分。历史上,中国文化的排序中“士农工商”,“商”一直地位最低,商业史本就很少被整理,金融史料更是缺乏。民国以来就少有这方面的研究积累。新中国成立后,局囿于特定的意识形态,金融学者们往往缺乏客观立场,更缺乏有价值的史料。每一次回顾历史都可能是一次观念的清理和创新,研究和发掘新的史料,也是一次价值观的梳理;而创新源泉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面向历史的发掘。
  • 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全集)

    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全集)

    本书为畅销书《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的全新修订版。是国际阳明学大师冈田武彦先生写给大众的王阳明通俗传记。冈田先生于六十八岁高龄提笔撰写此书,九十三岁完成,花费了二十五年的心血。作者在穷尽中日两国史料和研究成果、历经六次阳明遗迹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冈田先生以心学发展的脉络为线索,史料互证,张弛有度、夹叙夹议地详述了王阳明的传奇一生及其悟道的心灵轨迹,探讨了王阳明的人生经历和师友交往对其思想形成的深刻影响。冈田先生尤其注重从王阳明的诗文中探寻其当时真实的内心,并由此补充了许多不为众人所熟知的细节,解开了有关王阳明生平和思想的诸多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