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083100000027

第27章 夺志

陈传席

我一向对马一浮不太佩服,据说他在杭州把《四库全书》全部读完了。这话我既不信以为真,也不信以为假。但他几次和鲁迅、周作人一起考试,名次皆在鲁迅、周作人之前,这倒是真的。但他的文章还是不如鲁迅锐利,不过,他讲过一句话,我很感兴趣(否则我也不会提到他)。他说:朱子有言,“仕宦夺人志者,甚也”。以今世观之,夺人志者何独仕宦。大学夺人志者不弱于仕宦。

这段话有一定道理,也多次引起我的思考。“夺人志者”有两种,一种是硬夺,一种是软夺。硬夺,凡有风骨的人皆不畏惧,也夺不了。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比如陈独秀,你叫他放弃自己的“民主”“科学”的主张,他宁肯坐大牢,甚至杀头,也不会放弃自己的主张。梁漱溟在政协会上提出农民问题,被批判;后来又叫他批孔,他就说出了“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他不会放弃自己的主张,也宁死不批孔。这就叫风骨,真正的知识分子,必有风骨,志是夺不了的。

软夺,比如你想考大学美术专业学习中国画,大学规定必须考素描、色彩、人体写生,那么你就必须花精力学习素描、色彩等,你知道发展中国画的基础是诗文传统文化、书法和临摹传统笔墨,但你也不能学,因为精力、时间有限,你必须抓紧把一生最宝贵的时间用于学校规定的项目上,你必须放弃自己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大学夺人志者,甚矣。”

科举仕宦、大学夺人志者是软夺。青蛙在滚热的油锅里,反映极快,可以猛地跳出;但在温水里,它游得自在,水再热了,它就跳不出了,和水融为一体了。旧时读书人大多要通过科举考试而服务于国家,这个,士人们(读书人)都习惯了。读书、科举、做官,科举是关键,科举要考诗赋,你就必须习诗赋。要制义(又叫制艺,即八股文),你就得习制义。宋以后,科举都必须明于经术。宋王安石对闭门学作诗赋即可中举考进士做官特为不满,他说:“今以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正理(指学习儒家仁义之道,掌握治国之术),乃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科法败坏,人才致不如古。”于是王安石便不以诗赋取士,以儒家的经典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他自己还作了《三经新义》,解释《诗》《书》《周礼》。于是应试的读书人又“专诵王氏章句而不解义”,王安石很后悔,说:“本欲变学究为秀才,不谓变秀才为学究。”

为了科举、仕宦,必须如此。这就是“仕宦夺人志者,甚也”。不是硬夺,而是软夺,硬夺是逼你就范;软夺,是让你自己自觉地就范。

明清的八股取士,很多人认为必须以儒家的几部经典和固定的形式考试会禁锢人的思想、摧残人才。于是便多次有人主张废除八股文。康熙二年曾宣布“停止八股文,改用策、论、表、判”。但这样不能“使阐发圣贤之微旨,以观其心术”,“且不用经书为文,则人将置圣贤之学于不讲”,无法统一士人思想(即夺志),于是又恢复八股文。清朝执政大臣鄂尔泰就说过:“非不知八股为无用,而牢笼志士,驱策英才,其术莫善于此。”可见科举尤其是八股取士,是把政治放在第一位的,孔孟、《大学》《中庸》都是提倡忠义、仁义,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因此,科举、仕宦之夺人志者,是讲圣贤之道,以圣贤之道改造人心。所以,封建社会经科举而仕宦者,大多能廉洁奉公,官员想到的是国家和民众。比如黄山谷《题画菜图》云:“不可使士大夫不知此味,不可使天下之民有此色。”他还手抄了《戒石铭》:“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都是他们在读圣贤书准备科举时就固定在头脑中了。所以,仕宦之夺人之志者,有的是正确的、必须的。国家取士,必须有一个准则,要使无数士人统一到一个准则中。但关键是这个准则要正确,反之会坏事。

八股取士“实于政事无涉”,于是又设“博学宏词”,录取能文辞之才士,但清朝也只招了两次,便停止了。虽然文辞佳,但道德品质如何呢?是否能统一到圣贤之道中呢?其政治目的不明确也。

而今大学之夺人志者,也是个大问题。考大学、读大学必须有一个程式、有一个标准。你要上大学必须依据这个程式和标准。关键就在于制定标准的人的水平,标准定得好,国家就兴旺发达,人才辈出,人心忠厚;定得不好,国家就衰乱,人才不出,人心惟危。党内出现那么多腐败分子,就是缺少传统教育的结果。他们也许学一点外语和专业,但又不能用,于是钻营权术,以拍马逢迎至高位,以腐败至高位,必行腐败之事。

时至今日,凡人不受过正规的大学教育者,就会有很多麻烦,就业都困难。一般说来,都要考个大学。你考大学,就必须按考试的规定办。我前面文章说过,你学国画,必须懂诗文、精书法、会临摹。但大学国画专业不考这些,而是考素描、色彩,你就必须学素描、学色彩。这就叫夺人志。你明知学素描、色彩不是发展国画的基础,但你必须学,否则你考不上大学。你作为中国人,想学一些中国传统文化,但不行,考学、晋升、做官儿不需要传统文化,需要外语,那你必须学外语。

我们的传统文化为什么缺失,国家也一再提倡,但大学、仕宦又无此项,所以无人学习。

马一浮是反对大学、仕宦夺人志者,我则赞成大学、仕宦适当地夺人志。夺人志如果夺得好,其实就是培养人志,把夺人志和培养人才结合起来。这个“夺人志”即适当地规定,不能放任自由。但关键是怎样“夺人志”。“夺”之后,对人有利,对国有利才行。比如一个体弱致病者,你强迫他锻炼,结果他身体好了,而且他以锻炼身体为美事,甚至离不开锻炼,这样“夺”就对了。反之,如果一个人喜爱锻炼,你不准他锻炼,以致他身体变弱了,这样就“夺”错了。还有一种“夺”,比如他有体育天赋,你硬叫他学美术;他有文学天赋,而缺少音乐天赋,你却硬叫他学音乐,这也是“夺”错了。

中国和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各有自己的文化精华,有人学习了德国的交响乐,便大叫,德国太了不起,德国只有一个贝多芬就足以有理由统一全世界。有人读了几篇莎士比亚,便惊呼,英国太了不起,一个莎士比亚足以打倒全世界。我说:“托尔斯泰就看不起莎士比亚,认为他只是三流作家。”他马上反驳:“托尔斯泰太无知,根本不懂文学。”我说:“你读过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吗?”回答是:“我根本不会读那种下流的书。”我问:“你读过《红楼梦》吗?”他回答:“有了莎士比亚,还读什么《红楼梦》,中国的书不值得读。”我说:“你知道,世界各国都有研究《红楼梦》的红学会吗?世界小说家公认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为世界小说第一吗?”他的回答:“那些人都是走火入魔,他们无知,不理解莎士比亚。”这位朋友不读《红楼梦》,不读托尔斯泰,所以,他不知道其伟大,但他读了莎翁,便崇拜莎翁,也崇拜英国。

“五四”前后,国粹派和西化派交锋,国粹派强调自己祖国的传统文化最优秀,坚决反对和拒绝外来文化。因为他们深谙自己文化之优秀,但他们不了解西方文化也有优秀的。西化派对自己的文化并不深知,我看他们当时连道家学说和道教都分不清,更晚一点的朱德群、赵无极、吴冠中都说自己当时学画迷恋西洋画的色彩,对中国画不屑一顾,可知,他们一辈子也不懂中国画的奥妙,更看不出中国画的伟大。当然这几个人在中国文化中是不值得一提的,我只是举一个例子而已。“五四”时期跑到国外去的一群人,会讲几句洋话,其实外语只是一个工具,并不代表你有知识,但他们就要废除汉学,更要废除汉语,目的是要全盘废除中国文化,要废除读经,打倒孔家店等等。其中有些人晚年又开始重视读经、重视孔孟的儒家学说,对自己年轻时的反孔大为后悔。这一批人当时如果深谙孔孟之道的伟大,深谙传统文化的伟大,他们便不会那样反对中国文化。大体说来,研究什么文化便会热爱什么文化,所以,作为中国人,在受教育初期,一定要他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而中国文化也确实是全世界最优秀的文化,至少是优秀文化之一。让中国人自幼就知道自己的文化之优秀,他就不会妄自菲薄,更不会自卑。即使他以后研究外国文化,作为比较,一方面会丰富他的研究,另一方面他会知道,中外文化各有长处。反之,他不了解中国文化的优秀,他就会自卑;他知道一点儿外国文化,他就会盲目地崇洋媚外,他就会看不起自己的祖国。有一位博士生了解一点印度文化,而且是别人介绍的印度文化,就大讲,印度文化太了不起,中国根本不行,差得太远。我问他读过《公孙龙子》《庄子》吗?他说,根本不能读,太差了。他没有读就说太差。其实他谈的那一点印度文化,在《公孙龙子》《庄子》里讲得比他更透彻、更深刻,因为他未读过,所以他不知道。

再谈谈人的道德品质教育或政治教育。我经常讲,学生学习道德品质和政治课的比例要增加到90%以上,增加的前提是取消政治课和道德品质课的形式,减少或取消的是形式,增加的是内容。语文课、历史课、地理课、体育课、美术课,每一课都必须同时是道德品质和政治的内容。这就要看课文选编者的水平素质如何了。

封建社会的科举考试,绝对要“阐发圣贤之微旨”,“观其心术”,“牢笼志士,驱策英才”,每一课都绝对是人品的教育、政治的教育,同时也学到知识。私塾的第一课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第二课是“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然后便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还有“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都是文化课,同时又都是教育人心和为人为国之道。从小就受到这样的教育,终身受用。但他们绝对不设政治课和道德品质课的形式。而实际上每一课又都是道德品质和政治。我们的课本选编者根本想不到这一点,他们头脑简单,智力低下,甚至连封建社会私塾先生的智力万分之一也不如。私塾教育,入学开始就以经学章句教育小孩,长大了,自然知道“亲民”“修身”的道理。我们的新式教育,第一课是“人、手”,第二课是“中、刀”。然后是“牛、羊”“水、火”。我读小学时,是“开学了,我们上学去”,试问这对人心、世事有何补益,又能学到什么知识?

“大学夺人志者不弱于仕宦”,这话还可以讨论,但他看出大学的作用还是对的,不仅大学,小学、中学更重要。“科教兴国”,“科”字是多余,发达国家都是“教育兴国”,我们教育搞好了,培养出十万个百万个邓稼先、钱学森、束星北、华罗庚等等,科学自然就发达了。你讲科学重要,但教育不出科学家,或教育出来了,跑到国外去,研究新的武器反过来打中国,又奈其何?

你要发展美术,你重视美术,你教育不出美术人才,又怎么发展?你的教育正确,培养出十万个齐白石,十万个黄宾虹,十万个毕加索,那美术自然发展了。(不必说十万,每四年培养出一个齐白石也就不得了)

国家要强大,人的素质要提高,很简单,教科书编好、教师选好,一切问题都解决了。有人说,北洋军阀时期、民国时期,培养出那么多大师和大科学家,而现在一个也培养不出来。很简单,那时候教师是什么水平,现在教师又是什么水平!那时候大师级的人才基本上都在大学任教,社会上只要出现一个人才,马上就被吸收到大学里来。我看了很多资料,很多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毕业,甚至又到国外留了学,回来也只在小学、中学任教,等他出了可观的成果,足以显示他的才力,才被大学选去。现在本来就没有什么人才,矮子里选将军,或许有一点稍好的人才,而上上下下为了破坏教育,成立无数研究院、科研所、画院等,把大学里一流人才差不多全部调走。教育可知也,国家之兴可知也。悲夫。

(原载《中国书画报》2016年7月9日)

同类推荐
  • 今昔岁月

    今昔岁月

    本书是作者的回忆录,包括“少年时期”、“投笔从戎到部队转业”、“在阿城的二十年”、“改革开放来到四川”、“在东方电气集团”等部分。
  • 她们知道我来过:中国首部高危老人深度关怀笔记

    她们知道我来过:中国首部高危老人深度关怀笔记

    本书作者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关怀近百位八十岁以上的老奶奶,他发现:高龄奶奶的精神世界异常丰富;她们的烦恼与痛苦非常复杂;她们身上的人性温情与生命力量让人震撼。本书将大量实用关怀技巧融入到生动的故事中,把“高龄老人关怀”这一涉及每个家庭的艰难事情变成了“人人皆可做好”的事情,是每个家庭必备的教科书般的关怀宝典。
  • 十年一瞬

    十年一瞬

    普及教育是一种长期效应,是一种利在当代功于千秋的伟业。五年、十年后,人们将看到它们所产生的巨大效益和深远影响;两代,三代以后,普及教育的丰硕成果将变得俯拾皆是;亳州今天的普及教育,不仅对亳州,而是对我们这个民族的伟大贡献之一;因此,我们怎样估量亳州完成“两基”这件事的价值都不过分;因此,较之于实现“两基”对亳州当今和后代的贡献,任何文字都显行苍白。感谢你,亳州教育。你的伟绩将功照日月,名垂千秋!祝福你,亳州大地。你的腾飞,我们将拭目以待!
  • 两宋诗词简史

    两宋诗词简史

    两宋是诗词发展的黄金时代,宋诗突破了唐诗的藩篱,开辟出奇崛苍劲的新境界;宋词从小令发展至慢词,跃而成为一代文学的标杆。本书作者戴建业,从流传至今的数十万首两宋诗歌作品中千里挑一,收录苏轼、李清照、陆游等50多位名家,精选272首诗歌讲述两宋诗词发展轨迹。阅读本书,不仅能重温伟大的诗词作品,更能一窥300年两宋诗词发展全貌。
  • 九月荒原

    九月荒原

    真正的诗人都是天生的歌者。诗人李成河无疑就是他生活于其上的那片土地的热情歌手。这位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陕西诗人,有着深深的土地情结和对早年贫苦生活的深刻记忆,这种记忆不仅让他渴望土地,敬畏土地,更终生背负着由土地的贫瘠而起的对人生的悲悯情怀。
热门推荐
  • 我家太太又不听话了

    我家太太又不听话了

    亓家祖训三则:①媳妇说什么都是对的②媳妇做什么都是对的③如果媳妇说错了做错了,参照前两条……某日,颜孑星当街碰瓷了亓家的三爷。手下们鼓足士气,火速赶往现场。等等!眼前这女生可不就是他们小少奶奶吗?而当事人却笑得有模有样——“媳妇别闹,跟我回家……”★这是一个大灰狼成功俘获小灰狼的故事★
  • 无颜禾倾城

    无颜禾倾城

    她是现代的精英白领,独自旅游,却被神秘古树带到古代。一睁眼,就遇见龌龊男想侵犯自己,拼命逃出,被同村的魏家二少爷所救。细细观察,她不但貌若无盐,身上还背负着自家藏宝图的秘密。来到京城,她的身世更是掀起波澜。宝藏、天下,众多男子为此争抢,而她,该如何分辨真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绿茵雇佣兵

    绿茵雇佣兵

    那一年,小飞侠还没有秃顶,切赫还没有头盔,范尼刚刚加盟红魔,而中国队,第一次参加世界杯……萌新写手,坚持完本。多多体谅,感谢支持。群号:946806973,欢迎大家围观,求支持,求收藏,求推荐!真好~
  • 重生最强商女

    重生最强商女

    【新文《豪门大佬的六岁小侄女》已开坑,双洁互宠双大佬】【女强宠文1V1】“你等会儿,我有东西要取一下。”“取什么?”“娶你!”飞升挨不过天劫,安瑾本以为就此陨落,却不想一睁眼,再次回到了改变她两辈子的转折点。空间在手,修为尚存,这一世,看她如何徒手虐渣男,手撕白莲花,肆意而活。顺便,补偿上一世被她辜负了的那个男人,只是,印象中那个对任何人都冷漠,却唯独会对她绽放笑颜的男人,怎么这么难追?究竟是谁擅自给他添加了傲娇的属性?
  • 世界经典科幻故事全集:奇异幻想的故事

    世界经典科幻故事全集:奇异幻想的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科幻故事全集》包括《太空环游的故事》、《星球纵览的故事》、《海底探险的故事》、《岛上猎奇的故事》、《科学传奇的故事》、《奇异幻想的故事》、《神秘人类的故事》、《远古寻踪的故事》、《机器大战的故事》和《古堡秘影的故事》等10册内容,精选了包括法国著名科幻作家、科幻小说之父儒勒· 凡尔纳和英国著名科幻作家威尔斯等人的作品近百篇,既有一定的代表性, 又有一定的普遍性,非常适合青少年阅读和学习。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忆似水的未来

    追忆似水的未来

    《地平线未来丛书(第1辑):追忆似水的未来》围绕着国内外各个时代的科幻作品和科幻作家,谈科幻讲未来,与读者分享不同时期不同作家深刻的思想和非凡的想象力。
  • 倾城花开

    倾城花开

    《倾城花开(精华版)/读者文摘》由周霞著,本书以平凡通俗的语言,为读者讲述潜伏在每一个人心灵深处的故事,以超脱和开阔的视野,帮助身心疲惫、迷茫压抑的读者清除心灵中的杂草,看见生命的阳光,感受生命的力量。《倾城花开(精华版)/读者文摘》适合文学爱好者阅读。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论红楼梦(增订版)

    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论红楼梦(增订版)

    汉语史上有两本天书,《易经》和《红楼梦》。重新发现“红楼”,重新发现“中国”……《红楼梦》的问世,既标记着对以往历史的颠覆,又标记着一种人文精神的崛起。中国历史文化的全息性,得以在《红楼梦》里获得淋漓尽致的呈现。李劼此著问世已有二十年,仅在大陆就出过好几版,本版今扩至十六章,增订内容是近年在美国西部伯克利大学所作的一次演讲长文,即《红楼梦》与西方文艺复兴经典之间的对称性,从而补足了此前未曾充分展开的想法。从一定意义上说,既解读了《红楼梦》,又解读了中国文化及其作为参照的西方文化之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