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083100000032

第32章 阅读·慢读·重读·细读

周实

阅读

关于阅读,正好昨天,有人通过电话采访,向我提了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你做过出版又当过《书屋》杂志的主编,想必你的藏书不少,能为我们介绍一下你的一些藏书吗?我说没有,没有藏书,我真没有什么藏书。

第二个问题是:如今是资讯发达的时代了,买书早就不是难事。不过,是否有什么书是你曾经特别想要而又始终寻不着的?我说没有,真的没有,如果真有这样的书,那我也就不看了,我是个知道放弃的人,不放弃又能怎样?

第三个问题是:能向我们介绍一下你心仪的书店吧,可以是长沙的也可以是旅途中偶遇的,国内国外的都可以。我说我真无法介绍,我已很久不去书店,如果要买书,也是在网上。

那么,关于阅读呢,能够谈点什么吗?我说如果实在要谈,那我想说的——就是现在的——好多书已不是书了。

这是什么意思呢?我的意思也就是:以前的书大都为不大不小的三十二开,大也只是大三十二,而现在的好多书竟然变成杂志一样,很多都是十六开了,甚至不知多少开了,反正是已大得无法放进书架了,大得只能死尸一般摊在冰冷的书桌上,或者码在地板上,你如果想读,哪怕是一页,密密麻麻地读下来,不但看得眼睛痛,而且扭得脖子酸。

我说现在的好多书,不但大,而且厚,而且重,厚重得就像那砌城墙的大砖头,你如果想读,一只手不行,必须两只手用劲地捧着端着或抱着,不须一会儿,手腕就痛了,虎口也酸了,想看必须戴上护腕,有的甚至要戴护指,才有可能把书读完,待到读完了,手也累伤了。

我还说现在的好多书非但不是书,更像月饼盒,不但包装得过了度,设计得也过了度,一本书做出来似乎不是让人读,而是让人作礼品,好多的都硬邦邦,就像披了副盔甲,穿甲弹都打不进。

再就是胶订,不怕你有劲,若无五指山镇住,一松就会弹回去,就像两扇弹簧门,若是遇上这样的书,我又非看不可的话,只好将它拆开来,看完再将它合拢,复原那是不可能了,只好任它伤痕累累。

我害怕看这样的书。

我现在正看的只是两本小小的书,一本是钟叔河送我的《记得青山那一边》,一本是朱正送我的《序和跋》,出版者是海豚出版社。

两本书,虽然小,但却好,小得好。

慢读

关于慢读,七八年前,我曾写过一篇短文,短文的题目叫《速度》,文如下:

据报载,现在时兴电子书,看的人也越来越多。

我不行,还是喜欢捧着书,一行,一行,慢慢读。

读累了,闭上眼睛想一想。眼睛舒服了,又再接着读。

人们对于速度的追求使手工业近乎灭亡。而手工业所代表的却是耐心,独特,精致。

写作也是手工业的,即使你已使用电脑,如果你是用心写作,你会竭力躲避那些已经泛滥成灾的词汇,就算因此放慢速度,你也依旧心安理得。

阅读也是手工业的,至少在我看来真是。可惜,现在,人的阅读,较之先前更匆忙了。先前还是一目十行,现在怕已一目百行,有的还是跳页阅读,只看某个观点的结论,追寻某个故事的结尾。

人们喜欢故事、结论,喜欢msn交谈,已经甚于文本了。

而写作的独特价值,不在别的,就在文本。

我们只能依据文本,依据文本的独特程度,记住一个个的作家,否则,恐怕就难分清这一个与那一个了。

我这样说,是否在说:电子书就不好了?声明一下:当然不是。

我这样说,只是想说:写作应该讲究文本,阅读最好放慢速度。

细嚼慢咽,才能品味。细品其味,才有会心。

且慢!且慢!你看!你听!那些被你忽略的文字,正为你的速度痛心。

如今,七八年过去了,人们的眼睛所盯住的所一瞥的已经不是msn而是QQ微信了,速度更快了,快得你想慢下来,好像都不可能了。你刚开始看某题,或某文,或某段,手机就丁零响起来,电脑也马上告诉你,新的文字又来了。于是,你放下正看的,去看那刚刚发来的,又是一些什么新闻,或者一些什么趣事。你真很难安静下来,我是说你的心。你若想摆脱这种状态,除非你不看你的手机,除非你关闭你的电脑,除非你能陶渊明:“结庐在人境”,“心远地自偏”。

重读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是托尔斯泰的名言。

记得先前读它时,似乎有点不以为然,因为若是反过来说:不幸的家庭都是相似的,幸福的家庭各有各的幸福。好像也没什么不妥。

现在想起来,当时那个我,真的可说无见无识。

为什么?只需闭上眼睛想想,在你平日的生活之中听几个人说过幸福?

不好说没人说,但说的真很少。

为什么?幸福只能藏在心里,幸福大多藏在心里,好像一旦说了出来,幸福就会飞了似的。

要不,你也试一试,你也说说自己的幸福?

你不说,事还好,那幸福也很好。你一说,那幸福就会显得可笑了,你也好像成了一个十分浅薄的跳梁小丑。

幸福真是不好说的,说了它就不幸福了。

哪怕就是错过的幸福,甚至包括失去的幸福,也是经不住谈论的。人们如果谈论它,谈的也是错过的遗憾以及失去它的痛苦。人们嘴上能说的,能谈的,只是那些经历的痛苦,也就是那各自的不幸。

当然,这只是我的感受,别人的感受也许不同。

今天我是这样感受,明天还可能那样感受。

读时的心境环境不同,味道感受也不同。

好书让人爱不释手,好的文章也是一样,好的段落也是一样,好的句子也是一样,回头率都是很高的。她总让你情不自禁,身不由己,回过头去,再次看她,再次读她,再次在她的字里行间,停留,反复,细细品味,获得好多新的感受。

细读

若是你非要问我,在我的阅读经历中,难道就没一本书让你一读再读吗?那我只能说《论语》了。

人是需要自信的,但又不能太自信,过于自信了,就自以为是了。

比如“吾日三省吾身”,一般说来,习惯都说这句话是孔子说的,已经约定俗成了,不少大人物或者小人物,都是这样说。我也习惯这样说。前不久的文章里,我还曾经这样说。但你若去查《论语》,就会发现不是的,这话原是曾子说的。曾子何人也?曾参也,孔子弟子也,小于孔子四十六岁,其父是曾皙,也曾事孔子。事实就是这样的,《论语》也曾看过的,为何还是依习惯说是孔子说的呢?这就可见自以为是容易导致轻率了。

再说“吾日三省吾身”。一般来说都理解为每天反省自己三次。这个意思也没有错。但你若去翻《论语》,内容就不相同了。《论语》原文是这样:“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翻成白话是这样:“我每天必定用三件事反省自己:替人谋事有没有不尽心尽力的地方?与朋友交往是不是有不诚信之处?师长的传授有没有复习?”这才是曾子所说的“三省”。这“三省”说了两个方面。一是修己,一是对人。对人要诚信,诚信是人格光明的表现,不欺人也不欺己。替人谋事要尽心,尽心才能不苟且,不敷衍,这是为人的基本德行。修己不能一时一事,修己要贯穿整个人生,要时时温习旧经验,求取新知识,不能停下来,一停下来,就会僵化。

为人如此,当然很累。所以,孔子眼里看来,曾子是较鲁钝的,气象也是狭隘不大。他能获孔子多少真传,我们真的难以断定。他的意见也未必能完全代表孔子的意见。但他勤勉,兢兢业业,既不从政,又不经商,一心一意,全力治学,孔子之孙也从他受教,孟子也归于他的旗下,他的影响反倒极大。由此亦见,人的天资并不能限定人的成就。困知勉行,虽愚必明,虽柔也能致强也。

孔子呢,不同了。依照一般看法来说,孔子当然是个天才。谋事必忠,交友必信,舒放开阔,博大自然,爱好知识“发愤忘食”,追求真理“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曾参是个知之者,孔子是个乐之者,两者境界不同也。

两者境界若析之,可借禅宗两句诗:“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此为曾参境界也;“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才是孔子境界也。

人间天才毕竟太少。刚毅木讷也能近仁。

(原载《新京报》2015年4月25日)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诗学十五讲

    中国古代诗学十五讲

    《中国古代诗学十五讲》力求使读者对我们民族的文学思想传统有个初步印象,认识到那里面有许多生动活泼、含蓄隽永的言论,可以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同时作者希望通过对古代诗学的研究,能够使读者感受到本土文论的无穷兴味,体味到古代很多文论著述有助于我们对一切文学的欣赏,有益于心理的纯净和精神升华。
  • 把爱留在最好的时光里

    把爱留在最好的时光里

    人,存于天地间,就是为了既美又好地活着。我们努力做美好的事情,留给这个美丽的世界一个美丽的背影。世间美好的事情太多,一个人所能展现其最为美好的地方,我以为永远是在爱情里。关于爱情,想起的总是太多太多,多到让我这样一个以写作为职业的人无法用一两个词汇形容。爱情里的悸动、热烈、暧昧、痴缠、忧伤……每一种滋味在回忆里不免有无可奈何的惘然,正是这一点惘然构成了爱情里一个永恒的词汇:美好。在美好的时光里,遇见一个美好的人,谈一场美好的恋爱,然后用岁月的酒浆将记忆灌醉,留待老了的时候,每开封就微醺,还没品尝已经沉醉其中。
  • 清明

    清明

    话剧《清明》,是我省著名剧作家姚宝瑄、卫中先生继《立秋》之后的又一力作。话剧《立秋》着力演绎历史大变革中晋商诚信形象。剧情波澜壮阔,扣人心弦,以引人入胜的故事和生动的语言成功地塑造了晋商三代人的艺术形象。自2004年4月27日首演至今,9年内共演出660场,是山西省“十一五”期间文化建设的重要收获之一。本刊2005年第5期推出《立秋》未演出本,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本期刊发的《清明》仍为话剧未演出本。
  • 惠新集:红学文稿选编

    惠新集:红学文稿选编

    本书收录了作者55篇研究《红楼梦》的文章,附录5篇,收录有媒体不同时期对作者的采访。作者在自序中说:“三十多年来,我一直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工作,曾担任过红楼梦研究所所长、《红楼梦学刊》杂志社主编,2004年当选为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这些工作经历使得我与新时期红学发展的许多事情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我的一些文章、讲话以及接受的采访等,对了解新时期红学的发展,或许还是有一些价值的。”
  • 海燕

    海燕

    本书是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的精选散文集。收录了《海燕》《人》《春天的旋律》《鹰之歌》《书》《时钟》《不合时宜的思想》等数十篇经典散文代表作,充分彰显了高尔基的革命热情和乐观主义精神,对于当代中国社会弘扬爱国主义教育、继承红色基因和革命精神,具有积极的文化价值。
热门推荐
  • 地球被我卖了

    地球被我卖了

    原本只想打打丧尸玩,结果写偏了跑到宇宙中打外星人去了……
  • 墨庄漫录

    墨庄漫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容你双世情刻骨

    容你双世情刻骨

    朱砂,小时候是个地里刨食的小脏崽子,大了是个到处逢迎的小狐媚子,没根骨没天赋,除了嘴甜一无是处。云知月就不一样,云知月除了嘴巴刻薄可以说是完美无缺。朱砂从云知月不要的衣服,一直捡到云知月不要的男人,珍而重之。可就是这样一个女人,却将整个世界搅得天翻地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寓言中的人生智慧

    寓言中的人生智慧

    世界上有这样两种教育励志思想:一种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产生,也随着这个时代的结束而宣告过时;另一种也是随着是代的变迁而产生,但却对人类有着恒久的价值,就像钻石一样,经过岁月的磨砺,反而变得更加光彩夺目,《寓言中的人生智慧》一书所涵盖的励志思想,无疑属于后一种。
  • 我能改变时间轴

    我能改变时间轴

    有了时间轴,战斗就好轻松!所谓快进一时爽,一直快进就一直爽!
  • 世界上最神奇的成功秘密

    世界上最神奇的成功秘密

    改变千万人命运的潜能培训首选读本。开启财富、健康、成功的金钥匙!比《秘密》更火爆的励志魔法书!大多数人只开发10%的潜能资源,这正是他们平庸而至失败的主要原因。在本书中,潜能激励大师安东尼·罗宾斯为你揭示最震撼人心的命运真相,开启成功、幸福、财富的钥匙。
  • 国民初恋:傲娇少亨说爱我

    国民初恋:傲娇少亨说爱我

    她本是舒家大小姐,一次濒临死亡从鬼门关走一遭回来之后发现自己变成了黑户,有人拿着自己的身份替自己活下去。为探寻背后的真相她以另一个身份在这个世界生存下去,并以保姆身份住进游戏公司总裁家中,从此展开一段甜蜜温馨的同居生活以及惊心动魄的探寻阴谋之旅……
  • 报恩论

    报恩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儿童情绪管理全书

    儿童情绪管理全书

    《儿童情绪管理全书》帮助广大家长解决0—12岁孩子的情绪问题,书中内容包括让孩子了解自己的情绪变化,以及父母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哭闹问题。比如:孩子生气时,父母要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孩子感到害怕时,父母要营造安全情境;孩子输不起时,父母要引导孩子坦然接受失败;孩子任性时,父母要学会按下“暂停键”。此外,书中还以情景还原的方式指导父母在生活和学习中妥当处理孩子的各种棘手问题,从而培养出受人欢迎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