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04000000004

第4章 因为爱:几回魂梦与君同

分别时总是期待着偶遇,但当真的成为现实时,往事历历,不知如何开口。

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纳兰容若《蝶恋花》

深秋的雨丝清冷,却比不过他内心的伤悲;深秋的落叶孤寂,却比不上他孤独一人的悲情。爱,可以让一个人快乐,爱亦可以将一个人伤的很深,尤其是你的爱人在你面前永远地离开,你的心底是否会滴血?窗外秋雨淅沥,他布满血丝的眼睛望向漆黑的夜空,一轮明月皎洁,只是在他的心底却涌起哀思无尽。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夕夕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蝶恋花》

纳兰性德是一个诗意又传奇的存在,他是满洲正黄旗人,清朝著名的词人、学者,年仅三十一岁就去世。他是康熙重臣明珠的长子,却一生淡泊名利。

纳兰性德性格无羁、潇洒,才华超逸出众,但他却出身豪门,钟鸣鼎食,这让他形成常人难以体察的矛盾心理。爱妻的早亡,对职业的厌倦,对富贵的轻看,对仕途的不屑,使他对身外之物完全无兴趣,只追求能长久的爱情,追求心与境的合一。

这不是纳兰性德最好的词作,却是动情最深,用情最伤的作品。

夜已深,一轮明月升上了天空,清冷的月光洒落,更显得这个深秋的夜晚孤寂、落寞。他孤零零地站在半开的窗前,任凭凄冷的寒风吹动他的衣衫。依旧是那袭白衣,只是身边少了如花的伴侣。凝神望月,眼中却早已满含泪水。

曾几何时,花前月下,是他们最美妙的日子,看着她的笑颜如花,他心里满满的都是幸福。见他总是痴痴地望着自己,她羞涩地低头,却被他一把捉住,一个轻吻,留下的是浓情。

如今,明月依旧,月亮又圆了,十五又到了,然而那个鲜活的生命却已经离开他十日。早已经习惯了她的相知相伴,十日的孤寂,身憔悴,心已碎。

十五的月亮,是如此明亮,这本该是个团圆的日子啊,朦胧美好的月亮,总是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也总是让人情意绵绵。

古人多有对明月的吟咏之作,其中更不乏佳作名篇,如唐九龄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苏轼的《宿望湖楼再和》:“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欧阳修的《生查子》:“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月有阴晴月缺,弯弯新月,圆圆满月,一个月中夜夜变化,牵动着心中最柔软的地方,那里装满的是浓浓的情谊。

望着今夜圆圆的满月,想着明天它又该缺少一块,只有这一夜的圆满,其余夜夜却都是缺少的,他心中的那份惆怅与伤感,又有谁能明了呢?遥望这月色,他不禁发出感叹“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夕夕都成玦。”他在可怜这月儿,其实这令人怜惜的月儿,不就是她吗?与她团圆的日子再也没有可能了。

“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这轮明月此时已经化作了他日日夜夜思念的那个她,用它柔柔的清清的光芒环绕着自己。如果真的是她,他宁愿如荀奉倩那般,在大雪中将自己的身体冰冷后为心爱的她除去身上的火热,然而一切只是痴想,阴阳两隔的她与他,再也不可能有肌肤的相亲,再也不可能有面对面的话语。身边的伊人早已香消玉殒,她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仿佛还在眼前,只是现在再想到她,他的心被揪的生疼,她在那边过的可好?地下的黑暗与湿冷她可能承受?伤心人想伤心事,只能让人更加心痛与绝望。

“哇!”一声婴儿的啼哭将这夜的沉寂打破,就像是敲击他魂灵的木槌。他赶忙收回自己的思绪,慌乱地跑出房间,不一会儿就站到了隔壁传出哭声的房前。

忠心的奶妈正抱着襁褓中小小的婴孩儿,来回地踱步,耐心地哄着,只是孩子的哭声依然不止,泪水从面颊无声地滑落。孩儿,你可是在思念你的娘亲,那个为了你的降临而失去了生命的娘亲,那个你永远都无法站在她面前亲口叫一声的娘亲。

他抬腿,想走进屋子接过那个看起来是如此弱小的生命,可是,他不敢。他怕看到孩子似她的眉眼,紧紧咬唇,最终转身离去,那令人心碎的哭声渐去渐远。

脚下移步,不知不觉来到了花园的池边,月亮洒在水中,衬着阵阵的涟漪让人遐想。看看天上的明月,再瞅瞅水中的倒影,无尽的凄凉涌上心头。

她真的好狠心,仅仅和他做了三年的夫妻便抛下孩儿离他而去。十日前的情形历历在目,抱着她已经冰冷的尸身,他哭,哭的撕心裂肺、肝肠寸断,一度昏倒在床前。

是她,让他忘却了与表妹那段苦涩的初恋;

是她,让他明白了琴瑟和谐中的那份快乐;

是她,让他知道了彼此相爱中的一抹幸福;

是她……

一切都是她给他的,可是幸福是如此短暂,如过眼云烟一般,顷刻便消失的无影无踪。如今,这圆圆的月亮在他的眼中早已变成了一抹讽刺,讽刺命运的不公。“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只是这样的离别,却是生死分离,阴阳两隔,让人怎能承受?

猛然间,泛着涟漪的池水中映出了她的容颜,依旧是那样的温文而婉,依旧是那样的清丽可人。他情不自禁地伸手,她轻笑,亦伸出手,缓缓向他走来,步履一如当日。

近了,近了,更近了,他欣喜若狂,两个人的手几乎要握到一起了。然而,一阵强风刮过,她婀娜的身影不见了,依旧只有那一池碧清的池水。他不禁跌坐在池边,泪水顺着脸颊滚落,无声地抗议命运的不公。

冬去春来,然而却已物是人非,房檐下又响起了燕子的呢喃,这应该是去年那对燕子夫妻吧,它们依偎在一起,情意绵绵。轻轻展翅,落在帘钩之上,也只有它们轻盈的身影才能够“软踏”,小小的眼睛望向屋内,啾啾有声,是在诉说着去年屋中那一对有情之人吗?是在诉说着他们往日的恩爱吗?还是在感叹今年屋中只剩下形单影只的他?

看着飞归的燕儿,又想起了与她在一起的日子,“露下庭柯蝉响歇。纱碧如烟,烟里玲珑月。并著香肩无可说,樱桃暗吐丁香结。笑卷轻衫鱼子缬,试扑流荧,惊起双栖蝶。”往日的点点滴滴涌上心头,猛一抬头,只不过是回忆,眼前只有那一对小巧的身影,留在记忆深处的,如今也不过是一份苦涩的幸福。“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去年帘钩上双宿双飞的燕儿,与房中相依相偎的人儿都是如此幸福,彼此凝望,心底的幸福应该是相同的吧?可是今天,只剩双燕,伊人却已不见。

“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如今,泪水早已流干,倒不如索性如梁山伯与祝英台那般化作翩翩起舞的双蝶,在灿烂的花丛中双宿双飞,或许,人们也会认出他们吧?

二十岁,本该是人生最美好的年华,而就在这如花的年纪,他与她的那份郎情妻意才刚刚开始,她却舍他而去,留他一人在这世间。他伤心欲绝,一度生活在情感的绝望之中,他的思念便化作一首首让人唏嘘不已的佳作,一遍一遍荡涤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看到了他对这份感情的真挚与怀念。

一首《沁园春·代悼亡》,写出了他的回忆和伤悲:“梦冷蘅芜,却望珊珊,是耶非耶。怅兰膏渍粉,尚留犀合;金泥蹙绣,空掩蝉纱。影弱难持,缘深暂隔,只当离愁滞海涯。归来也,趁星前月底,魂在梨花。鸾胶纵续琵琶,问可及、当年萼绿华。但无端摧折,恶经风浪;不如零落,判委尘沙。最忆相看,娇讹道字,手剪银灯自泼茶。今已矣,便帐中重见,那似伊家。”房中的一什一物,都留着妻子的影子,都留着妻子的味道,还有她与自己一起读书时的情景,她撒娇的模样依然历历在木,然而一切却早已是徒然。

妻子去世后,作为宰相明珠的儿子,他自然会遵从父母之命再娶,不久便相继娶了继室官氏,还有妾颜氏,以及那个没有名分的才女沈宛。

有人说,容若滥情,在妻子去世后不久便续弦,怎能对得起他词中对她的悼念?然而,我却不这么认为,因为我知道,那个在如花般年纪便香消玉殒的卢氏,已经深深刻在了他的灵魂深处,无论如何,也是不能忘却的了。“青衫湿遍,凭伊慰我,忍便相忘。半月前头扶病,剪刀声、犹在银釭。忆生来、小胆怯空房。到而今,独伴梨花影,冷冥冥、尽意凄凉。愿指魂兮识路,教寻梦也回廊。咫尺玉钩斜路,一般消受,蔓草残阳。拼把长眠滴醒,和清泪、搅入椒浆。怕幽泉、还为我神伤。道书生簿命宜将息,再休耽、怨粉愁香。料得重圆密誓,难禁寸裂柔肠。”

还有这首《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钗钿约,竟抛弃。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我自中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待结个、他生知己。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清泪尽,纸灰起。”

笃笃深情,让我们怎忍卒读?

三十一岁,容若便也去了极乐世界,天妒英才,令人唏嘘。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评“纳兰性德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他离去了,对他而言,或许是最好的解脱,他与她便可以继续他们的爱情,继续他们永远都说不完的情话。只是,想着他那一袭随风飘动的白衣,我们却不禁泪洒前襟。

容若去了,在这样一个风华正茂的年纪去了,我深信,他是追随着她而去的,因为他的幸福、他的忧伤、他的哀婉,只有她知道。而她的美丽、她的感伤、她的关爱,也都已经去了那个世界。

如今,他们或许正相依相偎,诉说着别离后的衷肠吧?我们期待……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每年的七月初七,我们都会遥望银河,看着飘飘渺渺的那个所在,听着喜鹊叽叽喳喳的叫声,心中暗自企盼,近了,又近了,他们终于能见面了。想象着他们会面时的欢愉,我们也会替他们开心,虽然一年仅有一次,但这一次足矣。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鹊桥仙》

秦观为北宋后期词人,因受到苏轼的赏识与栽培,与黄庭坚、张耒和晁补之并称为“苏门四学士”。苏轼曾赞许他有“屈宋之才”,诗词造诣极为深厚。

秦观一生坎坷,几历浮沉,三次科举才中进士,尔后走上仕途却因党派之争而遭遇贬谪,最后卒于蛮荒之地。一介文人书生命运凄惨,诗人不幸诗家幸,历经无数悲戚造就了他粲然可观的文学成就。

秦观的这首《鹊桥仙》源自中国一个古老的传说——牛郎与织女的故事。其中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被后世无数有情人奉为爱情典章。

相传,天上的牛郎星和织女星情投意合、相互爱慕,但是天庭是不允许这种感情存在的,于是牛郎星便被贬到了人间,投身在一个农民的家庭,取名牛郎,父母死后,他受尽哥嫂的欺负,孤苦无依,陪伴他的只有分家时得到的一头已经老的不行了的黄牛。织女呢,则被王母责罚,不停地织云锦。

牛郎终日上山砍柴为生,日子虽然清苦,但是每天与老牛作伴,却也快乐。这样过了一段时日,突然有一天,老牛开口说话了,他告诉牛郎,碧莲池将有仙女下凡洗澡,只要他将一件红色仙衣藏起来,那个仙女就会做他的妻子。原来这头会说话的老牛就是金牛星。

听了老牛的话,牛郎悄悄地来到了碧莲池边,果真有仙女在洗澡,果真有一件红色仙衣。牛郎悄悄地将哪件仙衣揣到了怀里,躲到了一棵大树的后面。

其他的仙女洗完澡穿上衣裳腾起祥云离开了,只有那名红衣仙女在水中因为找不到自己的衣服而焦急万分,又不敢上岸,眼泪就快急出来了。这时,牛郎从树后闪出,将那件红色的仙衣还给了仙女,仙女含羞接过,答应牛郎做他的妻子,原来,这个仙女就是织女。

从此以后,牛郎和织女男耕女织,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对于他们在人间的这段姻缘,在我国也有很多艺术形式来表现,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黄梅戏《天仙配》:“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你耕田来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就唱出了他们虽然清贫但却温馨的家庭生活。

天上一日,地上一年,三年的时光一晃而过,王母还是知道了织女私下凡尘的事情,她派下天兵,来到人间将织女抓回,牛郎赶忙挑着一双儿女追赶。眼看就要追上了,谁知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往空中一划,一条银河出现了,挡住了牛郎的去路。牛郎和织女终日遥河相望,苦不堪言。南朝梁萧统编《文选》收录的《古诗十九首》中就有一首描写牛郎织女的,“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后来,王母娘娘被他们的痴情所感动,便允许他们在七月初七这一日可以相见。在这一日,成千上万只喜鹊从四面八方飞来为他们搭桥,他们便踏着这鹊桥相会了,想必定是那种“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感人画面吧?

古代的文人墨客也写下了许多吟咏“七夕”的诗词,如卢纶的七夕诗:“凉风吹玉露,河汉有幽期。星彩光仍隐,云容掩复离。良宵惊曙早,闰岁怨秋迟。何事金闺子,空传得网丝。”李清照的《行香子(七夕)》:“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然而在众多的词作之中,秦观的这首词却超越了世俗的审美趣味,寓乐观于哀婉,歌咏了爱情的美好,这首词不知道感动了多少真情相爱的男女,成为脍炙人口的佳作名篇。

词一开篇,就描绘了一幅七夕美景,“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初秋七月,云淡风轻,只见那丝丝缕缕的云朵,在碧绿澄澈的空中漂浮,浩淼无边的天河,横贯天际,这样的景致,让词人浮想联翩,作者句句写景,却处处从牛郎织女的故事着眼,紧扣七夕这个主题。

七夕节也叫乞巧节,在过去,是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姑娘们要开展乞巧的活动。在我国民间,乞巧的方法主要有四种:一是穿针乞巧,在月光下比赛穿针,妇女们结彩线,穿七孔针,谁传的越快,乞到的巧就越多;第二是投针验巧,取井水和雨水各一半,盛在碗中,在露天下存放一夜,第二天再置于太阳底下暴晒半天,在中午时分,将绣花针放在水面,然后观看针在水中的影子,根据影子的形状,来判断是否乞巧乞得巧慧;第三是“喜蛛应巧”,在七夕的晚上,将捉来的喜蛛放在盒子里,第二天清晨,根据蜘蛛结网的情况,来判断是否乞的巧慧;第四是投巧菜,巧菜就是豆芽,把巧菜轻轻地放在水盆里,让“巧菜”漂浮在上面,一边投菜一边唱歌。

七夕节向来被称作我们中国的情人节,也叫女儿节,在这天,除了上面所说的乞巧之外,姑娘们还可以穿上五彩斑斓的衣服,外出走亲访友,或者去庙中祈求神灵的庇佑,或者将精心制作的莲花灯放在池中,祈求一段美好姻缘的到来。《帝京午目》中记载:“七夕女儿节,角黍展榴裙。”

她能织出五彩锦,他对她满腹真情,男耕女织的田间生活,虽然不算富足,但是却温馨而惬意,这应该是一段多么美好的姻缘啊!看着有情人终成眷属,我们的心中也会泛起幸福的涟漪,不为自己,只为他们。

可是,美好的东西总是会有人来破坏,美好的东西总是不长久。王母娘娘的从中作梗,让两个真心相爱的人从此天各一方,只能遥望银海,泣涕涟涟。

飘渺幽暗的银河,成了他们永远都不能逾越的一道鸿沟,彼此留下的泪水恐怕会让这银河之水更深吧?我们在他们心痛的同时,也会对那个王母深恶痛绝。

每每想到牛郎织女这段凄美的爱情,尤其是凝望着天际的牛郎星与织女星,我都会不禁感叹,作为仙人,尚会遭此不幸,一年只能在七月初七这一天相聚一次,还不如作为凡夫俗子的我们,能和相爱的人长相厮守,共度一生。

回头,看着身边酣然入睡的爱人,看到他脸上挂着的甜甜笑意,自己感受到了相依相偎的那份幸福。

回想起,与他每天促膝相谈,与他共进晚餐,与他耳鬓厮磨……这些,就是我们常人所期盼的,相知相守一生的爱情。

然而秦观却不这么认为,在他看来,一对分别了许久的情侣,能在这秋日的夜晚,飘渺的银河之畔,相亲相聚,那可是抵得上人间千万次的相会,“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可是这样的相聚注定还是要分别,词的下阕便是写牛郎与织女的依依惜别,“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他们之间的柔情就像这绵延流长的天河水,无穷无尽,永不会枯竭。然而一朝分别在即,相会的时光总是如此短暂,这相会的佳期真的如梦幻一般,让人怎能忍心去看那成千上万只喜鹊搭成的归路呢?

一朝相会,又要别离,真心相爱的人谁不想长相厮守、不离不弃?就像白居易的《长恨歌》中写道,“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真心相爱的两个人如果能够如影相随,长详陪伴,那是我们每个人的企盼。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往往造化弄人,很多时候,爱人之间却难免要经历这样或长或短的分别,秦观认为真正的情感不是朝朝暮暮的厮守,而是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所以,他在词的最后发出了“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感叹。

是啊,只要两个人的感情深厚,又岂在乎这一朝一夕的欢愉?只要彼此心中深念着对方,即便是银河相隔,也是充满幸福的。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又是一年的七夕,银河依旧飘渺,凝视着那轮弯月,看着天际边明亮的牵牛星与织女星,屏住呼吸,我们静心聆听,你是否听到了牛郎与织女那低喃的情话?是否感受到了“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真谛?

人生无常,我们常常感叹物是人非,其实,有时候,分离未尝不是一种幸福,长相厮守与分离后的一朝相见,怕是各有幸福在里头吧?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晏几道《鹧鸪天》

与她相识相知,她仰慕他的才华;与她朝夕相伴,他痴迷她的柔情。在一起的日子总是那么幸福,幸福的仿佛天边的彩霞,绚烂而夺目。真的好想就一直这样下去,直至天荒地老。然而,分别的那一边终究还是到来了,“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鹧鸪天》

晏几道为北宋著名词人,是北宋词坛初期大家晏殊的第七子,人称其父晏殊为“大晏”,称他为“小晏”。后人对其词作评价极高,认为他精工言情,出晏殊之右,独步一时。

晏几道性情孤傲,晚年虽家道中落,却仍不改本性。他清高自负,傲视权贵,就连苏轼这种名满天下的文学大家,他亦不放在眼里。晏几道词风清壮顿挫,将小令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此词为晏几道的代表作之一,描写词人与一名女子的久别重逢。虚实相生,色彩浓郁绮丽,实为佳作。

他与她的相遇,便是在一个繁华喧嚣的宴会上,歌舞升平,把酒言欢,她的舞姿与容颜让他沉醉,微微泛红的面庞上挂着幸福的笑意,这笑意只为她绽放。

望着他的目光,她娇羞但是多情,彩色的舞衣随风飘动,一双纤纤玉手捧着一只翠绿的玉杯,缓缓递到他的面前。

嗅一嗅扑鼻的酒香,沁入心脾的还有她浑身散发的那醉人的芬芳,接杯在手,一饮而尽,四目相对,脉脉含情。她的面上也隐了一丝红晕,他不由看的更痴了,递出杯子的手停在半空中,仿佛施了魔咒一般一动不动。

明眸皓目的她眼中流转着那抹让人心动的晶莹,见他的样子,不禁哑然失笑,轻轻碰一碰他的手臂,呆痴的他才从恍惚间回转过来。看着她盈盈的笑意,脸上的红晕更浓了,他慌忙低了头,像极了一个害羞的小娘子。

仿佛看透了他的心思,她轻盈地转身,将一个玉壶拿在手中,悦耳的叮咚声响起,壶中的美酒汩汩流出,落在玉杯之中,晶莹而清透。路过的风儿舞动,吹起她绚烂的霓裳,真真是“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多想,多想时间就这样定格,定格在这幸福的时刻;

多想,多想所有的景物不动,能让他与她执手相望;

多想,多想室中之人成浮云,只剩他与她脉脉含情;

多想,多想她能与他长相伴,徜徉在情海永不分离;

多想……

醉眼朦胧,一切在他的眼中逐渐模糊起来,只有她的影像是清晰的,只不过这影像不只在眼底,更是在心中。一杯接一杯喝着她斟满递过来的美酒,酒香四溢,情意浓浓,身儿醉了,心儿更醉了。有几次,他的手轻触到了她如雪的肌肤,她的身体微颤,他的心头亦泛起阵阵涟漪。

羞涩再次爬上她的面颊,脸上的那抹红晕更加诱人,好想,就这样紧紧握着她柔软的小手,拥她入怀,用自己一生的爱恋陪她走完这一世。

乐声又起,音乐于她,就像是魂灵的召唤。留下一个迷人的笑颜,转身,缓缓滑入舞池,羽衣霓裳,轻歌曼舞,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聚集到她的身上。他不语,只是这样望着她。

婀娜的身影如飘动的杨柳,轻盈的身姿如摇曳的小舟,上下翻飞,如在花丛中舞动的粉蝶,又如徜徉于翠柳间的燕儿,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这一刻,她就是舞场的精灵,这一刻,她就是宴会的焦点,他的目光始终追随着她飘动的无袖,追随着她轻盈的舞步。

小山这首《鹧鸪天》上片就是在写他与她的相逢,“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他沉迷在她的“舞低杨柳”的绝妙舞姿中,沉迷在她“歌尽桃花”的嘤嘤歌喉中,沉醉在她端来的沁人心脾的美酒中。或许,她就是上天派来与他相知的那个伊人吧?或许,这就是一见钟情、砰然心动的那种感觉吧?

舞罢一曲,他趁她再来斟酒的空当儿,醉眼朦胧,询问她的芳名,她灿然一笑,轻启樱唇,吐气如兰,缓缓道出两个字,“小苹”,声音如流淌的音乐,如此悦耳动听。

说吧,羞涩的扭头,又滑向了热闹的舞池正中,舞动的彩袖遮住了她俊俏的面容,可是遮不住的却是她那动情的目光。美目盼兮,盼望他与她的那一份痴情。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苹。”望着她的背影,他喃喃有声,小苹,小苹,这名字,含着的便是那一抹深深的相思啊!这抹相思折磨的小山欲死,也折磨的小苹难生。或许,这便是前世的一段冤孽吧?

小山有两位好友,一位名曰沈廉叔,一位名曰陈君,在这两位好友家中,便有白莲、惊鸿、小苹、彩云四个歌女。眉目如画,肤如凝脂,琴棋书画,无所不通。每次来到好友家中宴饮,小山便总能看到她们曼妙的舞姿和动人的容颜。他喜欢他们,他对她们的感情是真挚的,是发自内心的珍爱;而她们对他亦是真情,仰慕他的才华,钦佩他的为人,抛却了所有世俗的东西,一心只为他的人。

然而,相聚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两位好友抛却人间的一切,撒手人寰,原本热闹的所在归于冷寂,几个歌女不得已飘落他方。她们的离去,让小山一度失魂落魄,深深地思念着他曾经的红颜,一、二、三、四,四个如画的红颜,其中他最思恋的又会是谁呢?

是“香莲烛下匀丹雪”的小莲,是“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的惊鸿,是“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的小苹,还是“飘渺曼舞如青云”的彩云?

自从分别之后,便只有深深的思念,回忆着当当初与她们在一起的欢乐时光,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再次重逢,只是这样的重逢却只不过是在梦中罢了。“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小山发出了由衷的感叹,《鹧鸪天》中的这句经典之作,将他对伊人的那份思念,对相逢的那份企盼,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让人不忍卒闻,感同身受。

紧接着,小山笔锋一转,那份重逢的企盼如今竟然实现了,“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从最初我见犹怜的相遇,到相知相爱后的分离,如今却是久别重逢后的狂喜,在小山的这首词中,一波三折,初遇——分离——喜悦,人生的大喜大悲,都让他遇到了。

有人曾经说过,小山的这首词是写给四个歌女中其中一个的,是谁并没有言明,但是我知道,这首词一定是写给小苹的,君是否记得他那首《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这首词将他与小苹之间的郎情妾意刻画的极为入神,还记得初见小苹时的样子,还记得他们之间说的那些相思之语。他对小苹是爱意极深的,我们在感叹没有一见钟情的美妙时募然发现,小山遇到了,她与他便是那心心相印的一对。

如今,伊人重新出现在眼前,久别重逢,小山欣喜若狂,心跳的咚咚作响。当他在那一瞥之后,发现眼前之人似乎就是他朝思暮想的那个她,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直至四目相对,眼中流转出那让他牵挂了许久的情思,他才确定,果真是她。

“小苹”,喉间哽咽,疾步如飞,将她紧紧搂在怀中,“小苹,小苹,终于又见到你了。”话未说完,已经泪流满面。怀中的伊人肩头瑟瑟,也早已泣不成声。这一刻,彼此的心心相印、无限怀念,都化作了汩汩柔情,在全身流淌,一直流入内心深处。

爱,让人幸福,爱亦让人伤悲,痛并快乐着,这怕是对爱的真实写照吧?在这纷扰的红尘之中,又有多少人踯躅在这情感的漩涡之中。“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很多时候,很多感情就如同被凄风寒雨垂落的暮春之花,匆匆而过。

此刻,小山与她或许会有很多的悄悄话要说,或是紧紧相偎在一起望月怀远,亦或是小苹轻歌曼舞一曲,轻轻拨动那隐含着无限情思的琵琶弦,一起追忆逝去的如水年华……无论如何,我们还是不要打扰他们吧,我们悄悄关上时空的大门,将相处的空间留给他们……

冯熙在《宋六十家词选例言》曾曰,“淮海、小山,古之伤心人也。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他的评价中肯、准确,在小山的词中,确实可以窥见一斑。

有学者评说,“晏几道是一个沉溺在睡梦中的词人”,因为在他的《小山词》里,“梦”字便出现了六十次之多。或许是因为梦中才能随心所欲,或许是因为梦中才能不受羁绊,他喜欢入梦。在梦里,他可以去到任何地方,与知心爱人抚琴吟诗,与红颜知己把酒言欢,如今,与小苹的相见竟也是如同梦中一般。

小山和他真挚的情感伴随着他的诗词永远留在了我们的心中,如果可能,我们便祝愿他和小苹能够有情人终成眷属吧!虽是奢望,但却诚挚。

琵琶弦上说相思——晏几道《临江仙》

才子佳人的爱情让我们向往,每一个年轻男子心中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女神,每一个年轻姑娘的心中也有着自己梦中的白马王子。然而,在这尘世之上,能够情投意合、志趣相投结合的伴侣却是少之又少,我们不禁感叹,到底什么才是爱情?

他是绝世才子,诗词歌赋彰显才名;她是绝代佳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她痴迷于他的才情,他迷恋于她的芬芳。在那个“月上柳梢头”的夜晚,他们“人约黄昏后”。然而,他与她终究也不能逃脱世俗的禁锢,空怀着一腔爱恋,却咫尺天涯。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临江仙》

晏几道是北宋著名词人,词风哀婉缠绵,工于言情,却很少尽情直抒,多用婉曲之笔来表情达意,较之晏殊的词更为清郁顿挫。

晏几道时常将女子连带名字一并写入词中,在词作流传后世的同时,也令词中女子也流芳千年。本首词中他便提到了所思念的对象“小苹”,写别后故地重游,所见之景未变,却物是人已非,引起词人对恋人的无限怀念。

寂寥的午夜,沉醉之后的他慢慢醒转过来,抬头望望天上朦胧的新月,一丝哀愁再次涌上心头。已是深秋,秋风瑟瑟,吹动满枝泛黄的树叶,发出簌簌的悲泣之声。

长叹一声,披衣踱步,沿着园中的小径缓缓前行,要去哪里?心中并无答案。不知不觉走出了家门,夜深人静的街巷,仿佛从未有过人声。跟随着自己的感觉,终于,来到了不远处那个最最熟悉的所在。停步矗立,思绪万千。

秋风吹动他的衣衫,带来阵阵刺骨的秋寒,紧一紧衣衫,眉头微蹙,身体的寒冷可以抵御,但是心底的寒冷又有什么可以抚慰?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抬头凝望,原本雕梁画柱的楼台依旧华美,仿佛还在诉说着当日的繁华,在诉说着当日的莺歌燕舞,在诉说着她与他的那份痴情。然而,今日,原本熟悉的一切都已成为过眼云烟,楼阁早被粗重的铜锁锁住,一重重的帘幕垂到地上。

故人已经离去,两个好朋友的离世让他悲伤,在那一刻,离他而去的还有那能洞悉他心灵的红颜。楼阁依旧,故人难留,心中的凄楚怎能用一个“愁”了却。

泪水已经模糊了视线,想要迈步,却动不了分毫,瑟瑟的风儿吹动他的衣衫和一头散乱的长发,纷扰的发丝将他的半边脸遮蔽,遮蔽的还有他那原本快乐的心灵。

在这里有他的欢乐,在这里有他的知音,在这里亦有他的真爱。可是如今,往日的一切都已经成了过眼云烟,那把铜锁无情的将他隔离在这高墙之外。

艰难踱步,移至墙边,颤抖着手指,轻轻抚摸着墙上的梅兰竹菊,摩挲着留下的字迹墨痕。不远处,便是他提笔给她写下的那首词吧?她就站在自己的身后,红袖翩翩,浓情阵阵,默默凝视着他手中舞动的笔墨。

静立墙边,默默吟诵,往日的欢歌笑语重新回荡在眼前,她如画的面容,如花的笑颜,如柳的舞姿,如珠的晶莹……墨迹的旁边,是她画下的自己的画像,依旧是那样亭亭玉立、娇羞可人。她曾经对他说,郎如笔,妾如墨,生生世世不分离。可如今,笔墨天各一方,又怎么能够再描画出心中那五彩的画卷,又怎能再书写这相拥相偎之时的浓情。

暮然回想起去年的暮春时节,当一时的繁华落尽,寂寞孤独的他,独自一人伫立在落英缤纷的花树下,纷飞的花雨落满他的全身,静立凝神,他的眼前什么都没有了,只有那在细雨中双飞的一对燕儿。“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花雨中的他一定在羡慕那一对双宿双飞的雨燕吧?羡慕它们同时婉转流连于花丛、树林之间,心中涌起的是与她离别的恨意。

微风浮动,斜斜的雨丝打落在他的身上,或许他还在痴望,那个眉目如画的她会手持一把油纸伞,默默地站立在他的身后,替他遮蔽这恼人的雨丝。

可是在雨中站立了许久,头顶的油纸伞始终没有出现,园中只有他一人落寞而孤寂的身影。失望,伤心,绝望,百般滋味一起涌上心头,泪水再次滑落,不可抑制。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那个佳人或许永远都不会再出现在他的面前了,如今,一切只能成为追忆。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还记得第一次见她,是在那个热闹纷繁的宴会上,她为他频频斟酒,皓腕如雪,吐气如兰,轻盈的舞姿让他痴迷。至今他还清楚地记得,那日她穿了一袭罗衣,上面绣着心字,“两重心字”,便是他与她的心心相印吧?恍惚间,他仿佛又听到了她弹奏的那首琵琶语,如泣如诉、如歌如诗,荡涤着他孤寂清冷的心灵。

她弹奏的是那首《春江花月夜吧》?潋滟的浩波之上,江边繁花似锦,水中倒映明月,只是如此的美景,在她的琴声中却流露出一股浓浓的相思之情,是“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感伤,还是“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的慨叹?

他凝神静听,募然,他懂了她,她的相思是为他而发吗?这便是一见钟情的两情相悦、心灵相通吧?泪水湿润了眼角,她便是他这一生的知己红颜。

古人多借琵琶来诉说离别相思之情,比如刘敞的《琵琶亭》:“江头明月琵琶亭,一曲悲歌万古情。欲识当时断肠处,只应江水是遗声”,琵琶声中的悲情让人断肠;宋无的《琵琶》:“一片相思木,声含古塞秋。琵琶是谁制,长拨别离愁”,知道这琵琶是谁制作出来的,拨弄的时候总是让人感觉都那深深的离愁;刘铭传的《闻曲》:“琵琶音最好,解说别离难。多山伤情事,曲中和泪弹”,琵琶曲中的离愁别恨都是和着有情人的眼泪而弹的。

他仿佛看到了,小苹此刻正静坐于椅上,玉手轻拨,幽咽的琴声响起,仿佛在诉说着离别之情,让人感伤。那是他们的初遇,倾听着这呜咽的相思之语,他深深地忧伤,泪水从眼中滴落。只是他不知道,初见时小苹弹奏的这相思之曲,最终会成为现实。

椅上的小苹低头颔首,偶尔飘过的目光中也已经含了一抹晶莹,一瞥之下,让他心动,亦让他心痛。好想将她拥入怀中,用自己的真情抚平她心中的疼痛。

小山这首《临江仙》中的“琵琶弦上说相思”之所以能够成为千古流传的名句,便是他紧紧抓住了琵琶这一演绎相思深情的乐器,来描写痴情男女之间无尽的爱恋。

记得那次的离别,便是在一片皎洁的月光之中,她宛如一朵光彩照人的彩云,又宛如一朵纷飞飘落的花瓣,衣袖翻飞,随风飘去,眨眼便不见了影踪。那一刻,小山的心也随她而去。只是,小山不知道,那一次竟是他们的诀别!或许这一生再也不会相遇。

每夜,枕着相思入眠;清晨,怀着相思醒来。

细雨之夜,淅沥的雨丝增添相思的情愁;月圆之夜,皎洁的月光洒下相思的光晕。

一切,只因相思。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不知道已经别离了多少时日,只知道春花谢了秋红太匆匆,只有天上这轮宛如当日的明月,依旧挂在漆黑的夜空,无声地诉说着曾经的一切。

小山是花间词的代表,受到父亲晏殊的影响,他的词总是让人感觉意犹未尽,带着那种自然之美,而且虚幻飘无,让人仿佛置身于梦幻之境。

我们再来看这首《点绛唇》:“妆席相逢,旋将红泪歌金缕。意中曾许,欲共吹花去。长爱荷香,柳声殷勤路。留人住,淡烟微雨,好个双栖处。”是不是也能感受到朴实的自然之美?

当然,这首《临江仙》更是他婉约词中的巅峰之作,读罢这首词,我们不禁会发出“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感伤。谭献在《谭评词辨》中评说:“落花”两句,名句千古,不能有二。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说:既闲婉,又沉着,当时更无敌手。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评说:论风韵如微风过箫,论词采如红蕖照水。

小山的一生可谓坎坷不断,十八岁时父亲晏殊离世,自此家道中落。小山坚强的外表下其实是一颗容易受伤的心,富有才情的他桀骜不羁,但是世俗的枷锁却牢牢将他束缚,他只能借助自己的笔端,将心中的愤懑化作一缕缕情意绵绵的相思。

相思中的小山无疑是美的,浓浓的情谊写满眉头,相思中的那个她也同样是美的不可方物吧?相爱的人是最美的,相思的情是最浓的。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

他是一个柔情似水的男子,富有诗情,诗词歌赋,篇篇佳作,他有自己的理想抱负,也想建功立业,光耀门楣。然而,最终,他却流连于繁花丛中,石榴裙下,终日与那些浑身馨香的女子为伴,他为她们填词演唱,情真意切,不知感动了多少痴男怨女。只是,他心底的痛你能读懂吗?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蝶恋花》

柳永似一束盛开于喧嚣闹市中的百合,仕途受阻,被迫沉于北宋燕市金楼的最低层,身受污浊却保持着内心最无瑕的深情。

他官场失意,于是寄情风月,醉卧花丛,怜香惜玉,与群芳众女亲近,坦诚相待。深受红裙妓女的爱戴。

本词是柳永的代表作之一,将他词风中的婉丽缠绵体现得淋漓尽致,表达出倦游思归的游子形象,及怀念所爱之人的内心活动。

对于柳永,最早知道的便是那个著名的“奉旨填词”。年轻时的柳永也是踌躇满志,参加科考是出人头地、施展宏图的必经之路,他自然也不能免俗。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第一次,他没有考上,发榜之后,他微微一笑,作词曰“富贵岂由人,时会高志须酬。”五年之后,第二次科考,令人惋惜的是这次他依然没有考上,落寞之意徒然而生,他写下了这首《鹤冲天》:“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志。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晌。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这首词加上音律被广为传唱,竟然传到了皇上的耳中,皇帝非常生气。又过了三年,柳永最终靠着他的绝世才华通过了科考,但是皇上在看到他的名字时,不由得想起了他的那首《鹤冲天》,于是,批道:“且去浅斟低吟,何要浮名?”他的名字就这样被勾去了。

于是,柳永只好自我解嘲说:“我是奉旨填词。”对仕途不再报任何奢望,柳永带着“奉旨填词”的所谓“光环”开始流连在风月之地,市井之中,他与这些生活在最底层的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世人说,“哪里有井水,哪里便又柳永词。”

只是我知道,三变的心里其实是痛苦的,他与佳人的感伤别离,又何尝不是他对自己仕途生活的反应,只不过,三变将这份痛苦深深地压在了心底。痛苦过后,与那些真情相对的人们的接触,或许已经让他忘记了心底的痛苦,这样的三变或许已经开始快乐,但同时带给他的还有离别的伤悲。

三变与很多风月中的女子相交甚深,他把她们当成真正的女人,为她们填词。因为他写的一首好词,为谁作词一首,此人便会身价倍增,因此在众多风月女子的眼中,三变便是她们心目中的大众情人。她们说:“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终日徜徉在花丛之中,灵感如汩汩的泉水喷涌而出,柳永写下了许多传世名篇。

这首《蝶恋花》是他写给谁的?陈师师?赵香香?亦或是徐冬冬?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我们知道,那必是一个容颜娇丽的佳人,他与她必定是心有灵犀的,他与她必定是感情笃深的,他与她必定是是情意绵绵的。

一个春日盎然的黄昏,踏着木质的楼梯,走上那座高楼。咚咚的脚步声响起,传出很远很远。斜倚在栏杆上,久久地伫立,极目远眺,微风拂面,已没有了冬日的凄冷,但这春风却依然恼人,因为它带来的是浓浓的春愁。

自古,很多文人墨客也有写春愁的诗作,如梁元帝的《春日》诗:“春愁春自结,春结讵能申。”李白的《愁阳春赋》:“春心荡兮如波,春愁乱兮如云。”张祜的《折杨柳枝》诗之一:“伤心日暮烟霞起,无限春愁生翠眉。”陆游的《行武担西南村落有感》诗:“骑马悠然欲断魂,春愁满眼与谁论?”

而柳永的春愁却是“望极”,是无论如何也望不尽的了。这无情无尽的春愁竟像是遥远的天际黯黯升起的,让人防不胜防,离愁的氤氲顷刻间便将人团团包裹,连呼出的气息也沾染了春愁的味道。

站直身子,轻轻叹一口气,遥遥地看去,远处夕阳照耀下那满满铺陈的带着袅袅烟色的一地绿草让他的惆怅更深。一片绿色,本应让人心情舒畅,只是黄昏中的草色却泛着淡淡的黄晕,如同他此时的心情。唉,自己踏上高楼的这番心思又有谁能理解呢?

愁绪越涌越多,思绪越飘越远,算了吧,还是不去想了,倒不如疯狂地醉一回,醉了或许就会忘却心中的那份愁吧?或许自己还会用筷子敲着酒碗,冲着寂寥的月色仰天长歌,这歌声或许也能让自己忘却心中的那份愁吧?然而,他失望了,因为这种强求的所谓快乐不是他想要的,即便这样做了也会索然无味。

罢罢罢,还是不要勉强自己,就任凭那无尽的春愁氤氲吧,他情愿为了思念那个远在他方的人儿而形容憔悴、身体瘦削啊!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会是一个怎样的人儿,竟让他为了她憔悴至此,衣服中的那个身体已经日渐消瘦,衣带早已宽松的不像样子了。他没说,但是我们知道,她一定是他的知己、他的红颜、他一生的爱恋。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诗经《王风·采葛》中的这几句,让我们看到了一对相爱之人一如不见的那份深深的思念,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也是我们思念爱人时常说的一句话,细细品来,它与柳永的这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倒有相通之处。只是柳永没有明写他的思念与身体的消瘦,而是用衣带渐宽反衬出自己形容的憔悴,可见他用情更深、对爱人的痴恋更重。

相信柳永的这句千古流传,不知让多少痴情怨女反复吟咏的词句一定也受到了“相去日已远,衣带日以缓”的影响吧,只是他把这句朴素无华的的诗句演绎的更加传神,那种思念的愁绪、爱恋的痴狂像充满法力的魔棒,敲击在我们的心灵上,激起阵阵涟漪,我们的心和他一样,痴了、碎了。

如果有一天,我们也遇到了这样的一个人,一个让我们为他痴、为他狂的人儿,或许才能真正明白三变的这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正所谓爱到深处不自知,愁到浓时方觉悔。

我们记住了,夕阳的残照里有一个孤寂的白衣书生,斜倚在高楼的栏杆处,思念着他那至真、至情的爱人。他的眼中没有含泪,但是我们看到了他心底那抹不去的哀伤。

这世上有一种爱叫随性,这便是柳永的真实写照吧,徜徉在烟花柳巷,有一个这样的男子,用手中的笔为这些底层的女子挥毫,给了她们尊严,她们也给了他爱情。

他一生没有娶妻,终日与她们花前月下,浓情蜜意,每每与她们分离,他的心都会莫名的感伤,“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眼中那一抹淡淡的忧伤,心头那一份浓浓的爱意,他有,她亦有。

茫茫人海中,能找到这样的知己不易,即便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他也不会后悔。

终于有一天,三变去了,丢下他的满腹才情,丢下他的痴情离恨,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他没有家人,没有朋友,当他的尸体变得冰冷,我们的心是不是也已经揪的生疼。

如他,一个才华横溢的词人,就这样撒手人寰,枕着他的软香温玉,枕着他的离愁别绪,枕着他的孤寂落寞,永远地走了。

那些莺莺燕燕的浅吟低唱变成了嘤嘤泣泣,泪水滚落她们的粉颊。

只有他,懂她们;只有他,怜惜她们;只有他,肯为她们填词……

有人说,他的死凄凉,没有亲人的相伴,孤苦无依,但我说他的死温馨而幸福,因为他的身边有她们。那些懂他、他懂的伊人,她们一起出资将他埋葬在了城外。

那个将自己比拟为他妻子的英儿,一身重孝,数不清烟花之人替他守丧。出殡之日,东京一片缟素,哀声阵阵。

离开,或许也是一种解脱,离开,或许也是一种幸运,离开,或许也是一种幸福。

我们懂你,三变!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人生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别离,痛入心脾的,便是那情人间的离愁。心爱的人儿即将远去,从今便是天各一方,怕再是没有相见的时日。

在这样一个悲戚、冷落的清秋时节,离别在即,四目相对。泪,落下,沾湿衣襟;痛,留下,划伤心扉。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雨霖铃》

《雨霖铃》此调原为唐教坊曲。相传唐代安史之乱时,唐玄宗为避安禄山之乱而入蜀,当时阴雨连日,栈道中听到摇铃之声,铃声勾起玄宗对杨贵妃的相思之意,为悼念杨贵妃,便采作此曲。

北宋时经过柳永的改编用为词调。这首词是柳永离开都城汴京时写,抒发了与情人难分难舍的感情,情感深挚,令人心生痛惜。

耳畔,响起一抹哀婉的笛声,如泣如诉,仿佛在诉说心中的苦楚。片刻,忧伤的琴声又起,飘飘渺渺,和那一抹笛音融合在一处,宛如两个紧紧相拥的情侣,感人至深。只是,这琴声与笛音中抹不去的是离别的愁绪,让清风止步,让明月落泪。

江边的长亭内,男子眉峰深蹙,长笛在手,薄唇轻吐,静静站立在抚琴女子的身旁。女子肤如凝脂,雪白的玉手在琴弦上拨弄,一唱一和,令人唏嘘。

女子低头,忽然间,头上的银簪滑落,散下一片青丝,衬着羽衣霓裳,更加动人。

琴声依旧,笛音却止,男子伸手,将地上的银簪捡起,轻轻拢起她的长发,将那个银色的精灵重新归于她的发间。

分明看到了,女子身体的颤抖和心灵的激动,琴声戈然而止,回身,紧紧拥住了身后的男子。

亭外的大树上,蝉儿的鸣叫是如此凄切,怕是因为这深秋过后它们便要离开这个本就生存了不久的世界。淅淅沥沥的秋雨刚刚停下,想必是不愿给亭中相拥之人更多的愁绪吧?

已经是傍晚了,天地之间渐渐笼上一层朦胧。他轻轻抚着她的秀发,将她柔柔地推开,将一只玉杯递到了她的手中。

抬起头,泪水早已模糊了她的眼睛,“啪”,一声清脆的响声,玉杯落地,变成了一片粉碎。痛,在眼底闪过,紧紧抓着那双不知道已经握了多少遍的玉手,朦胧的泪眼相对,她想说,他也想说,然而所有的话语都哽咽在咽喉,不得出声。只有那无尽的泪水,诉说着他们之间的爱恋,诉说着他们之间的不舍。

依依惜别,可是这一刻的相拥却不能永恒,江畔,舟人已经在催促起程。无情的舟人,你可知道,他们之间还有千言万语要说,还有千种爱恋要留,为什么时间的脚步不为他们停留,为什么不让他们诉说衷情?

“你……”

“我……”

四目深深地凝视,双手紧紧握在一起,一时间却又不知道如何开口。

他将要远行,没有了她的相伴相随,旅途可会寂寞?

留她独自一人,没有了他的相知相爱,她的心灵可会落寞?

天凉了,他可会记得添衣?

露重了,她可会记得添被?

咳嗽时,他可会记得包裹中那罐祛痰的梨膏?

受寒时,她可会拿出那个他亲手相送的暖炉?

……

无尽的话语涌上心头,然而只能让它凝噎在喉。“此时无声胜有声”,彼此的心灵想必已经听到了对方的心声,她亦或是他都会默默记着这份真情的叮嘱。

然而纵有万般不舍,他还是要远去,将要消失在那一片浩淼的千里烟波、暮霭沉沉的广阔天际之中了,她再也看不到他,而他亦如此。

这样的别离触动心弦,只是弦上已然留下了痛楚的血痕,这心弦上的伤痕怕是再也无法修复了。

这首词的上阕写出了她与他临别时那份恋恋不舍、却又无可奈何的愁绪,让人感伤,让人唏嘘。人生得一这样的知己,足以。

自古,文人墨客多有吟咏离别的佳作,一说离别,耳边便会想起东坡的那首《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东坡对于离别的感受和三变迥然不同,他认为人的悲欢离合与月的阴晴圆缺一样,自古以来便如此,大可不必过于纠结。但是三变却将他的离情放到了这样一个触手可及的空间之中。

她与他的这份别离不正像很多人的离愁别绪一般吗?他们怕是与自己有着相同的感受吧?

我们常说,柳永的词是属于平民的词,除了他语言的质朴与流畅,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他站在了一般市井黎民的角度,想他们所想,感他们所感。

要分离了,只是不知道从今酒醒之后,人在何方?眼前的伊人怕早已不能再见,只能一个人在黎明时分的杨柳岸边,被一阵凄冷的晨风吹醒,望着空中的一盏残月哀叹了。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中称“微妙则耐思,而景中有情……‘杨柳岸晓风残月’,所以脍炙人口也。”

随着感情的波澜起伏,我们能感觉到他的感伤越来越浓,思绪渐行渐远,他不知不觉想到,如今自己就要和爱人天各一方、咫尺天涯,再美好的景致,再美好的时光,想必再也不会有心思去欣赏了,因为身边少了那个伊人的陪伴,心中却多了那份对伊人的思恋。今后自己心中的千言万语,百转柔情,又能对谁说呢?“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她是他的红颜知己,是懂他、爱他之人啊,从今分别之后便再难相见了,我心中的那些话语如何能再说与你听,我心中的那些烦愁又如何让你来解?真的心有不甘,不甘心就这样与你生生的别离,可是我又不得不为之。天色越来越晚,舟人的催促也越来越急。无奈,只得洒泪离开。

两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慢慢踱到江边,他低头踏上小舟,握着她的手却没有分开。她没有开口,他也没有开口,只是眼中全都含满了泪水。

舟人的船桨轻轻一撑,小舟缓缓前行,两只握在一起的手只剩下手指的相接,小舟再前行,两只手已经生生的分离了。她将手使劲前伸,他亦然,然而,一切只是枉然。

一叶扁舟,在碧波蔼蔼的江面缓缓滑行,只留下岸边那个满脸泪痕瑟瑟发抖的清丽身影。

背转了身,他不忍看她的伤心,可是,又忍不住回头去看,她的手在空中舞动,仿佛一只跳舞的白蝶,空灵而寂寞。

渐渐地,岸边的身影变成了一个黑点,直到再也看不见。抹了一把脸上的泪水,他就这样伫立在船头,久久凝望着那个所在,他知道,她还没有离去。

他是一个落魄的文人,无可奈何自嘲奉旨“浅吟低唱”,且把一世功名换了浅吟低唱,他心中的这份苦楚只有他知道。

然而,上苍总是公平的,当你失去的同时也是新生的开始。佛家有云,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因此,三变的仕途坎坷变成了他的文思泉涌。如果没有仕途失利,他便不会留恋曲坊烟楼,也就不会给我们留下这些千古绝唱。

宋叶梦得《避暑录话》记载:“柳永为举子时,多游狭邪,善为歌辞。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余仕丹徒,尝见一西夏归朝官云:‘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这想必便是对三变最大的褒奖吧!

千百年来,我们吟咏着这个白衣书生的曲词歌调,感叹着他的爱恨离愁,聆听着他的心声爱恋,如他爱那些市井之人,我们同样爱他。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蝶恋花》

秋日的黎明,独自一人在高楼上凝望,然而满目凄楚,什么都望不见,只有内心深处那无尽的思念,绵绵延延,随着那个不知身在何方的人儿渐行渐远。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蝶恋花》

晏殊是北宋初期的词坛大家,婉约派的代表词人。幼年就有神童之称,十四岁便因天资聪颖才思敏捷而被朝廷赐为进士,之后官衔一路上升,仕途畅达。他性格刚简,以清俭自奉。晏殊珍贤爱才,范仲淹、欧阳修等大词人皆出于他门下。

晏殊词作风格婉丽绮艳,未彻底摆脱五代遗留下来的“花间”词风,工言情,其中闲雅与情思融合完美。

婉约派词人许多伤离怀远之作中,这是一首颇负盛名的词。同时它也是晏殊的名篇代表,情致深婉,且具有一般婉约词中少见的寥阔高远。表现出词人对离人的无限眷恋之意。

深秋的清晨,曙光乍现,园中的菊花笼罩在袅袅的烟雾之中,兰叶上挂着晶莹的露珠,秋风吹过,缓缓滚动,仿佛在低声哭泣,他的心便也随着兰与菊而袭上浓浓的愁绪。

怎么知道是秋季?只因句中的那个“菊”字。古人自古伤悲秋,在诸多的古典诗词中,秋意味着萧瑟和感伤。“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一提到秋,我们想到便是一副萧索寂寥的景象。

黄叶遍地,万木萧条,即便是云淡风高的日子,也被那离情别绪所浸染。

李商隐写过“幽兰泣露新香死,画图浅缥松溪水”,晏殊自己还写过“秋露坠,滴尽楚兰红泪”,不过他这句“槛菊愁烟兰泣露”泣字将那种在浓浓的秋意中的落寞与感伤刻画的淋漓尽致,正所谓“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深秋已知,初冬的味道已经嗅到,轻轻飘落的帷帐已经抵挡不住袭上身来的阵阵寒意,只是比身上寒意还重的确实心中的凄楚啊!

是什么让他如此?让他如此感伤?让他如此动情?他刚想开头,抬头之间,却发现一对燕儿正展翅双双离去。

天已经寒了,它们恐怕要去南方过冬吧?燕子尚能双宿双飞,为什么他却不能与自己心爱的人朝夕相处?

默默看着两个黑影渐渐远去,直至消失在视野之中,长叹一声,看来,自己连小小的燕子都不如啊!燕儿尚能双飞,可自己却要独处一室,悲哉!悲哉!

那层层笼罩的愁绪原来就是如此啊!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千秋节”,为这这刻骨铭心的相思之苦,他苦苦守候。可是,凄凄夜空中的那轮明月,却不解风情,它怎能理解他的离恨情愁?依旧将白花花的光芒洒向大地,耀人眼目。

被这相思苦苦折磨,他在床榻之上辗转反侧,本就不能入眠,可是那月光却仿佛不懂事的孩童,依然在他的身前身后跳跃。

唉,又是一夜未眠,清晨的曙光已经透出,和天际月亮澄澈的光芒融为一体。既然睡不着,便索性起床吧,披衣及鞋,缓缓踱到窗边,凝望着天上那轮皎洁的明月。

明月啊,明月,你能听到我内心对她的呼唤吗?

明月啊,明月,你能感受我内心对她的思念吗?

明月啊,明夜,你能理解我内心深深的苦楚吗?

明月不语他亦不言,罢了罢了,就这样让他陪着我垂泪到天明吧!

静坐许久,心中的烦忧依然不能排解,索性登楼远眺,怕是可以让自己相思的情怀慢慢远去。

古人怀念故人往往喜欢登楼,比如温庭筠的《望江南》:“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词人除了思念的深切尚有看到千帆而过的热闹景象;柳永词《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词人登楼远眺,也看到了春愁笼罩中那绵延不绝的绿色。

可是如今他登楼看到了什么?只不过是昨天夜里被急来的西风吹落的一地碧叶罢了。繁华过后,便是这满目的萧索与凄凉,与王实甫《西厢记》中“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尽时离人泪”有异曲同工的意境。

同样是这样一个萧索的秋日,同样是这样一个相思的清晨,同样是这样一阵凄冷的西风,同样是那一份让人肝肠的离恨。

人已远去,不在身边,留在眼前的是有凋零的避暑,心中的凄楚一个苦字怎能说清?

登楼远眺,感受到的只有那凄凉的西风,看不完的只有那无尽的天涯路,还有月光下那个瘦削的孤零零的身影。

心中的人儿啊?你身在何方?可能听到我对你这深深的思念?

相爱是甜蜜的,相思是温馨的,可是这种不知道所爱之人身在何方的思念确实痛苦的,在痛苦中煎熬的心灵已经千疮百孔。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如今,相思只能付诸纸笔,为你写下这相思之情。

“彩笺”是一种制作精美的纸笺,又称之为花笺,传说是唐代才女薛涛发明而来;而尺素就是书写用的长尺许的绢帛。二者都用来代指书信。

如今,得不到所思之人的任何消息,望眼欲穿,看不到她的归来,心中的愁绪只能化作书信,寄到她的身旁。可是,转念一想,所思念的那个人并没有寄信回来,他又如何得知她的影踪。即便写了信,又该投到何处?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这是怎样的滋味,是在痛苦煎熬中的那份深深的思念。

遥望着天上的一轮明月,发出一声“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的感叹,奢望有一天“云中锦书”的从天而降。

如果能得到你的消息,我定会不辞万里,将你寻回我的身边,从此与你再不分离。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当日的海誓山盟还回荡在耳边,我思念的那个人儿啊,你究竟身在何方?

想到此,心中的愁绪更浓,烦忧更甚,思念的孤寂也携上高楼,洒向山川,悠悠荡荡,不知何时结束,又不知在哪里结束。

远处的天际已经泛起了一抹鱼白,耳边突然传来幽咽的琴音,侧耳细听,竟是她经常弹奏的曲子,心中惊愕中夹杂着狂喜,慌乱中脚下羁绊,几欲跌倒。再听,琴声却戈然而止,失望一下子塞满心头,索性坐在地上,将头深深埋起。暮然间,琴音又起,呼地从地上起身,琴音虽在,曲调相同,但不是她。

心中的那份怅然所失,伴着楼下那一地凋零的碧叶,伴着那早已离去的双燕,伴着那已经渐渐消失的明月,慢慢在心头氤氲,直至袭遍了他的全身。

同类推荐
  • 碧野散文选集

    碧野散文选集

    碧野,作为一位紧随时代同步前进的作家,以其充沛的热情和执著的毅力,长期勤奋耕耘于文学领域,除“文革”期间被迫搁笔之外,始终笔耕不已,迄今已逾古稀之年,仍时有新作问世。因此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其几经风雨、屡遭坎坷的文学人生道理上,已留下了三十多部计约五百多万字的累累硕果。如今从宏观角度予以回眸一览,不啻在现当代文坛上留下了其凝重的心血结晶乃至时代的一个侧面记录。诚然,碧野的文学创作是多方位的,诸如长、中、短篇小说以及报告文学等,都曾有过广泛的影响。
  • 为乐趣而读书

    为乐趣而读书

    读书之乐乐何如?林丹环编著的这本《为乐趣而读书》精选的文章,有的谈论读书方法,有的分享读书之趣,有的回忆书海琐事……不一样的文字,一样的纸墨情结。一起走进这个书海世界吧,聆听作者独步书林的内心独白,体会畅游书海的真正乐趣,感悟书籍之于人类精神世界的独特魅力。
  • 落叶集

    落叶集

    《落叶集》是由公羽写的一部诗歌集册,喜欢诗歌的朋友们可以读读作者诗歌,看社会千百态。
  • 闲情偶寄(中华经典随笔)

    闲情偶寄(中华经典随笔)

    《闲情偶寄》是清初文人李渔的一部所谓寓“庄论”于“闲情”的“闲 书”,包涵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等内容。本书编选校注点评者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主要依据雍 正八年芥子园《笠翁一家言全集》本并参照康熙十年翼圣堂本,选取了《闲情偶寄》的《词曲部》、《演习部》的几乎全部文字,《居室部》的大部分 文字,其他各部的少量文字,约十万言,占全书篇幅的二分之一。为了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对书中个别难懂的字句,尤其是典故、术语、人名和地名等等,尽量详细地作了注释。
  • 不想讨好全世界

    不想讨好全世界

    我们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人,他们看起来毫不起眼,在人群之中常被忽略,但他们存在着。你仔细听他们的故事,大起大落大离大合,这些小人物不是特别爱惜自己,不求别人的认可,但会把人性中最悲天悯人的部分发挥到极致。像忠诚、守信、重诺、尽责这些我们以为很容易就能做到,其实做起来很难的事,这些人却可以用一生坚持却从来不用谁认可。那些我们曾经推崇的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不仅仅是故事里的情节,而是这本书中真实存在的。这本书,让我们不好意思再把那些卖力的执著当成笑料和讽刺,让我们每个人不再盼望别人当好人,自己不再戴着面具做人。在这本书里和一群小人物不期而遇是幸福的。世界这么美好,根本不用讨好。
热门推荐
  • 往后余生0c

    往后余生0c

    遇见的那一天开始就有一种缘叫缘分转身的瞬间有一种爱叫做放手回头望的那一刻有一种恋叫回头那个TA一直在你身边只要你回头看看,TA就会给你拥抱
  • 捕妖将

    捕妖将

    神龙绝迹,妖魔乱世,身负神秘力量的少女能救人却不知如何救己。少女与从天而降的师父又有何种联系?四神降临会给少女的旅途带来什么样的转机?
  • 处世三篇:为人 处事 交朋友

    处世三篇:为人 处事 交朋友

    当你进入社会熔炉的时候,你就该学会为人处世,中国人的处世之道。本书内容包括为人篇:智愚、屈伸、方圆等;处事篇:态度、成败、得失等;交朋友篇:选择、分寸、融合等。
  • 重生洪荒棋圣

    重生洪荒棋圣

    【雇我吧崇祯】新书已十万字,书页直通车可直接试毒,有兴趣的朋友请前往围观。———————————我以万物为子,天地为棋。得大道传承,寻天道那一线生机。执黑为夜,执白为昼。寻机缘不争先,遇造化且封盘。坐隐,手谈,一局棋。无量量劫度苍生,星罗棋布日月清。一尺棋枰内,凡我之下皆蝼蚁!……………………………………【以围棋之道呈现洪荒全貌,尝试新类型洪荒文本】【本书誓言完本,此贴为证】
  •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

    青年律师韩丁在南方小城办案时,偶然遇到清丽脱俗、明艳绝伦的罗晶晶,并暗恋于心。一系列的突发事件,使出身富贾之家的罗晶晶在遭受丧父、破产的打击后,孤身流落到京城。韩丁又一次巧遇罗晶晶,很快坠入爱河。不久罗晶晶的初恋情人龙小羽出现了,在罗晶晶与他见面时被警察以杀人嫌疑犯带走,罗晶晶忘不了那段曾经让她刻骨铭心的爱情,便请求韩丁为龙小羽辩护。为了维系两人的感情,韩丁违心地卷入了罗晶晶初恋情人龙小羽杀人案的调查之中,在扑朔迷离的案件中……
  • 哮喘门

    哮喘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傲娇妈咪太难追

    傲娇妈咪太难追

    不能陪她同甘共苦,凭什么坐享其福。 以前,古锐轩总觉得放手之后,宁缘雅会更加的幸福。 后来他却发现拿着大道理全都是骗人的,他做不到。 在他的眼里,宁缘雅是真爱,孩子都是意外。某女人说“阿轩你为什么会做饭?”“因为有人说以后要找一个会做饭的老公。”某女人嘟了嘟嘴,不高兴了。“傻子,哪有人自己和自己吃醋的。”某女人开心了。……“阿雅,我们再生一个吧。”“都三个还不够吗?”“他们一点都不贴心。”“要生你自己生去。”某女人傲娇的走了,自己又不是母猪。新书《余生漫漫,你我安好》已发布,谢谢大家支持。
  • 永远的阿赫玛托娃

    永远的阿赫玛托娃

    本书是小说家叶兆言最新散文自选集,以人文关怀的视角,写人记事描物,体悟五味杂陈的人生。近年来,小说家叶兆言创作了大量的散文随笔,受到读者喜爱。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是小说家,散文只是玩票!”但其散文的精彩,可与小说媲美。也许是家学渊源的缘故,小说家叶兆言的散文表达了浓厚的文人情调,无论是漫谈陈年旧事、闲话文化名人,还是追怀亲朋师友,都显得学识丰富、坦诚真挚,散发出平和恬淡的儒雅气息。他的文笔简洁平实,或直抒胸臆,或旁征博引,或幽默谐趣,自有一种韵味,反映了一个作家的深厚学养及其浓厚的现实与人文情怀。
  • 怀佛心做人,持禅心做事

    怀佛心做人,持禅心做事

    我们知道,佛学思想博大精深,包罗万象,世人从佛学中得到了许多有益的启示,佛学对世人也起到了很好的教化作用。佛学中有很多经典的人生哲理与智慧,这些哲理与智慧可以使我们受用一生。
  • 冲虚观的小道士

    冲虚观的小道士

    世态炎凉、道消魔涨。一个小道士下山参加红尘试炼,从而开启了一段光怪陆离的修行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