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19600000040

第40章 三十年旧书梦

很荣幸,朱正先生在《编书三十年》中提到我。参加一九八一年版《鲁迅全集》注释时,我还刚到而立之年,刚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门。记得就是在借调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工作的一九七八年秋,我在灯市口中国书店门市部见到一大批回忆和研究鲁迅的旧书,包括台静农编《关于鲁迅及其著作》、李长之著《鲁迅批判》、含沙(王志之)著《鲁迅印象记》、孙伏园著《鲁迅先生二三事》、许寿裳著《鲁迅的思想与生活》等等,都是书品完好的初版本或再版本,于我的研究工作不可或缺,价又低廉,就毫不犹豫全部买下。我的淘旧书生涯就这样开始了。

“春江水暖鸭先知”,经历了多年的严寒之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文学出版开始解冻。最初,由于教学和研究的需要,新文学名家的代表作,像郭沫若的《女神》,茅盾的《子夜》,曹禺的《雷雨》、《日出》,等等,重印一本我买一本。但我很快就发现自己犯了一个不该犯的错误。因为除了鲁迅“不悔少作”,这些名著大都是根据作者的修改本(有的还是多次修改,特别是一九四九年以后为适应新形势而作的真心或违心的修改)重印的,一般的阅读欣赏当然可以,但要做专门的文学史研究,还是非读未作删改的初版本不可。而要研读初版本,除了求助于图书馆和友好的藏家外,唯有自己苦心搜集、比较鉴别这一途了,这也进一步坚定了我淘旧书、寻觅新文学原版书的决心。

当时京沪各地都有国营的旧书店,但仍门禁森严,我虽已在大学执教,但还是普通的讲师,“级别”远远不够,更没有来头大的过硬的“单位介绍信”,经常无法登堂入室,任意浏览选购旧书,往往只能望书兴叹。虽然《读书》杂志已在大力提倡“读书无禁区”,但对所谓的“封资修毒草”的开放,还是有一个可以称得上漫长的曲折的过程的,要有足够的耐心。到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随着上海书店几次大规模旧书展销会的顺利举行,随着文庙旧书集市的建立,随着大大小小个体旧书铺的出现,旧书业的种种禁忌终于逐渐被打破了,在旧书面前也逐渐人人平等了。我所收藏和使用的大部分新文学旧书,包括胡适、周作人、陈衡哲、巴金、老舍、傅雷等名家珍贵的初版签名本,都是在那个时期陆续觅得的,现在回想起来,真是有意思。

一九八七年夏,我首次出国到当时的西德参加学术会议。会后去汉堡大学,承关愚谦教授介绍,到汉堡唯一的中文书店——天地书店访书,见到梁实秋著《谈徐志摩》和《槐园梦忆》等许多台湾出版的文学书初版本,欣喜若狂,后来我编《梁实秋文学回忆录》等书时都依据了这些可靠的本子。这又是我海外访书之始。二十年后,我在香港市立图书馆演讲,会后一位中年人来找我,乍见之下竟不敢认,原来他就是天地书店的主人梁兄,阔别二十年后首次见面,“君子之交淡如水”啊,而结缘的就是旧书!

从此,在香港、澳门、台北、新加坡、东京、大阪、伦敦、剑桥、波士顿、纽约和洛杉矶,我到处访书,尤其是搜罗中文旧书。我在香港的新亚、三益,上海印书馆等二楼旧书店逗留过,找到了张爱玲五六十年代在香港出版的不少著译和潘柳黛未经著录的长篇《一个女人的自传》,并最早向内地读者介绍现已大名鼎鼎的执香港旧书业牛耳的神州图书公司;我在台北的光华商场和百城堂流连忘返,搜得苏雪林、谢冰莹、黎烈文、徐<讠于>等一大批渡海现代作家在台湾出版的著译;我在新加坡百胜楼的旧书店买了不少周作人、曹聚仁等的早期版本,店主慷慨地送我一套林海音主编的《纯文学》杂志;我在东京神保町淘到了林语堂《大荒集》线装本、章克标《文坛登龙术》线装本,甚至还“讨价还价”,购下鲁迅一九三六年三月二十日致内山完造函手迹捐赠上海鲁迅纪念馆……今年八月初,我重访日本,东京的内山书店已今非昔比,民国版的中文旧书已不见踪影,但我还是淘得章士钊《柳文指要》函装本、郭沫若《李白与杜甫》精装本等,满载而归,这些三十多年前出版的旧书,现在也已可遇而不可求了。

读书、教书、编书、写书三十年,没想到竟是与淘旧书共始终。各种各类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出版的文学旧书,在我的研究工作中所起的作用,完全可以用“巨大”两字来形容。它们引领我去重新认识中国现代文学史,揭开被遮蔽的“文幕”,发掘被埋没的“文墓”。如果不是它们,我不可能编出、写出那么些受读者和研究者欢迎的文学作品集和文史考证集。旧书,从查封禁毁到开放拍卖;淘旧书,从国内淘到海外,在三十年前是根本不敢想象的,只不过是一个梦想,而今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我三十年淘旧书的经历,正从一个小小的侧面见证了读书界改革开放的进程。

(原载二〇〇八年十一月八日上海《文汇报·书缘》)

同类推荐
  •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从北大到台大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从北大到台大

    本书是为《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从北大到台大》之精装本。本书主题内容为作者整整一年时间,为北京大学中文系、历史系、哲学系、艺术学院的部分学生,开设有关中华文化史的一门课程。学生提出许多有关文化问题让作者快速回答,名曰“闪问”。后来这本书又加入了台湾大学许多学生的“闪问”,作者以平实的语言对中华文化的精髓进行了论述,独树一帜。
  • 君子之道

    君子之道

    本书从“君子之道、君子经文、君子德行、君子古典名篇、君子经文荟萃”五部分,立意创新、深入浅出地详细解读了中国文化中君子的内涵,如何做君子,君子的人格特征等。本书是世上首次将散布于《周易》《论语》《大学》《中庸》等中国古典著作对君子的论述进行了全面梳理,汇集出300余条经文,并对111条经文作了生动通俗的详解,其新颖亲民的形式对弘扬和传承国学十分有益。本书内容丰富,内涵深厚,老少皆宜,特别适合年翩翩少年和成功人士阅读。
  • 岁时节俗

    岁时节俗

    民俗文化是产生并且传承于民间的、世代相袭的文化事项,具有集体性、地域性、变异性、传承性、规范性等基本特征。民俗文化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贯穿于每一个人从生前到身后的全过程,包括物质生产民俗、物质生活民俗、人生礼仪、民间信仰、岁时节日民俗、社会组织民俗、民间文学艺术等等。这种最日常生活化的图景,体现出绵延不绝的世代传承,唱响起生命热力的动人弦歌。
  • 文艺复兴与中西文化交流

    文艺复兴与中西文化交流

    意大利是欧洲国家中纺织业率先发展且占有优势的国家,中世纪意大利曾以其毛织业的率先发展而致富,并享誉全欧,在欧洲毛织业的激烈竞争中,由于其原料和产品过于依赖海外市场的经济外向型特征,使得最初由毛织业构建起来的经济链条因缺乏国内供、产、销的联系而十分脆弱。
  • 百家讲坛:这张“魔鬼的床”

    百家讲坛:这张“魔鬼的床”

    《百家讲坛:这张魔鬼的床》作者以调侃、风趣、幽默的文笔,书写百家讲坛那些人和事,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和悬念:学者怎样上电视?如何从&quot;学术人&quot;变成&quot;电视人&quot;?学者是否应该明星化?上了&quot;魔鬼的床&quot;,主讲人被&quot;截短拉长&quot;,是否还张扬个性?易中天、于丹等人是怎样被发现,并被拉上&quot;魔鬼&quot;之床的?阎崇年、王立群、纪连海等人一讲成名,生活和心态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写了阎崇年青灯独对,坐拥书城五十载,厚积薄发,面对台下一名观众,一举成名;性情中人易中天妙语如珠,机智洒脱,哪怕是与央视名嘴对话,照样挥洒自如,机锋迭出;于丹为人谦和冲淡,洞察人世,掩不住顽皮活泼,骨子里侠气激荡;老夫子王立群命运多舛的人生经历,他用苦难来磨砺自己,一步一个脚印,成就了自己;纪连海懵懵懂懂,总是被好运眷顾,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嘎小子,成为名动一时的中学老师……《百家讲坛:这张魔鬼的床》不仅对十大主讲人做了精彩的描述,对栏目的一些运作内幕,如何在大学里&quot;选秀&quot;,如何&quot;修理&quot;大腕主讲人,都有细致生动的解读。
热门推荐
  • 八名普密陀罗尼经

    八名普密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为过客,你是天涯:三毛遇见张爱玲

    我为过客,你是天涯:三毛遇见张爱玲

    这是一本关于三毛与张爱玲的文学传记。本书详尽的记述了三毛和张爱玲两人看似相近实则不同的人生,文中人称互换,抒情叙事相结合,委婉的混合着作者对两个传奇女子人生经历的独到见解与感悟。文章整体叙事风格温婉流畅,语句优美动人,叙事抒情融合的自然协调,读来有畅然之感,文字之间所流出的真情实感很是感人,包含着作者对两位女性的敬仰与怜惜之情。
  • 乐尸

    乐尸

    北斗九星闪现,神人现世,那是一双多么诡异的双眸,让多少痴情怨女迷恋,捉鬼斩蛟龙,让多少娇美弱女子,渴望他温暖的胸膛,惊天生世,神秘下属,为破八阵图之谜,他穿越回三国寻找诸葛孔明,几经周折,大彻大悟,得道修身,可随之而来的却是毁灭苍生的灾难。尘封千年的使命,终于出现。
  • 张居正(全4册)

    张居正(全4册)

    中国千古第一奇相大传,全票获得第六届茅盾文学奖、首届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被誉为中国新时期长篇小说的里程碑!已被改编成电视剧《万历首辅张居正》,由唐国强、梅婷、冯远征、智一桐、巫刚等一众老戏骨主演。张居正是一位个性不凡的改革家,是彪炳史册的传奇人物。他登上首辅之位后,理政十年:整顿吏治,刷新颓风;整治教育,延揽济世之才;革新税赋,梳理财政。拯朱明王朝将倾之厦,使万历时期成为大明王朝*为富庶的时代。 在风云际会之中,张居正思想深邃,刚毅深沉,多谋善断,声势显赫,无与伦比。然而,他一朝大权在握,却又独断专行,偏信阿谀奉承,引得附势者趋之若骛。权势欲促使他步入人生高峰,也引发身后祸起萧墙。隆葬归天之际,即是遭人非议之时,结果家产尽抄,爵封皆夺,祸连八旬老母,罪及子孙。作为一名政治家,张居正是中国历史上卓有成效的人;可是作为一个人,他却是一个失败者。“生前显耀,死后悲凉”是对他一生*好的概括。他生前死后毁誉之悬殊,除个人原因之外,也可见政治险恶、世态炎凉。而且,张居正的命运也客观揭示了悲剧产生的历史背景与人物的性格缺陷,为今天的读者反思提供了形象的文学读本。
  • 国王最后的悲悯

    国王最后的悲悯

    常胜国:陕西绥德人,生于1963年。陕西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著有作品集《以生的名义》,长篇小说《三十里铺》,中篇小说《恐慌年》《藏枪记》《我的前世今生》《民歌》,短篇小说《沿着脚手架上升》《第三名》《学生马锁》《不知谁家的女子》《唢呐父子》《女人老马》等。“我感觉自己正在无可挽回地跌向深渊。”他对自己说:“但是在我彻底绝望的时候,至少你要让我知道,这是为什么?”
  • 随机惩罚一名幸运观众

    随机惩罚一名幸运观众

    系统:“请宿主尽快完成任务—活捉一条龙、”李文强:“就不!”系统:“检测到宿主态度极其不端正,判定任务失败,将随机打死一名幸运观众。”“……”千里之外,某大乘期老祖惊恐的抬起头来,看着天空中的天罚雷云,崩溃哭喊:“李文强完不成任务,关我什么事,不!”“还好有三个时辰的时间限制,我应该可以去帮他捉一条龙吧?”“……”若干年后,李文强终于飞升仙界。整个修真界所有人瘫坐在了地上:“这个扫把星终于走了。”“……”这是一个没有灵根的超级无敌废柴,在整个修真界的“帮助”下,成为牛大佬的故事。
  • 以色列的诞生:荣耀(全集)

    以色列的诞生:荣耀(全集)

    本套装全两册,分别为:《以色列的诞生.荣耀.1》和《以色列的诞生.荣耀.2》20世纪60年代,阿以边境冲突不断。叙利亚训练巴勒斯坦游击队对以色列实行恐怖袭击,埃及领导人纳赛尔与约旦和叙利亚结成联盟,放言以色列必须从地图上消失。1967年6月5日“六日战争”爆发,史称“第三次中东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以色列以压倒性优势赢得战争,并占领了加沙地带、约旦河西岸、耶路撒冷旧城、埃及的西奈半岛和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共计6.5万平方公里的阿拉伯土地,从而确定了以色列在战略上的优势。但是战争过后,却并未给以色列带来期盼已久的和平与稳定,战争中有数十万阿拉伯平民逃离家园沦为难民,并成为之后中东战争不断升级的根源,严重影响巴以局势,巴以人民也因此长期饱受冲突之痛。究竟在“六日战争”之后,“赎罪日战争”之前,以色列国内的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文化、人民生存现状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巴拉克、尼灿、帕斯特纳克及其子女们的职业生涯与家庭生活经历了何种变迁?这些故事与细节,都将在普利策文学奖得主——赫尔曼·沃克所著的《以色列的诞生.荣耀.1》中一一道来。《以色列的诞生.荣耀.2》如果把以色列的生存奋争当作一场戏剧,1973年的“赎罪日战争”,即第四次中东战争,可以算是这场戏剧的浓缩版:在神圣的日子里,以色列在南北两条战线上遭到突袭。当时的超级大国苏联对阿拉伯国家的进攻给予了令人生畏的支持,以色列在兵力、武器与对方相差悬殊的情况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斗,后取得了令人瞠目结舌的胜利,成功突破了阿拉伯国家的包围圈,由此走上了与埃及签署和平协议的道路。普利策文学奖得主——赫尔曼·沃克以多年艰巨调查得来的史料为依据,在《以色列的诞生.荣耀.2》中,对“赎罪日战争”前后阿以不断升级的矛盾进行了详尽的描述,重点表现了战略战术的抗衡与较量,以及各权力中心的激烈角逐与外交纠葛,真实再现了以色列当时旦夕倾覆的危险局面,同时为认识和解决当今中东地区的问题提供了思路。《以色列的诞生.荣耀2》不仅是一部浓缩的以色列生存奋争史,也是一部令人感佩的卫国战士奋争史:老一辈英雄兹夫·巴拉克、约西·尼灿、萨姆·帕斯特纳克还在不同的战场上殚精竭虑,新生代英雄诺亚·巴拉克、阿里耶·尼灿、阿莫斯·帕斯特纳克已经开始在不同的部队里奉献、战斗,他们的职业选择和感情取舍都深深地镶嵌在以色列国的命运变动的版图之中……
  • 直播向往的生活

    直播向往的生活

    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想要的生活,那么你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
  • 不抛弃,不放弃:竞争时代的简单成功法则

    不抛弃,不放弃:竞争时代的简单成功法则

    2007年,电视剧《士兵突击》热播后,使无数观众集体为之倾倒,无法自拔,剧中主人公许三多———一个不起眼的农村兵,从不被人接受,不被人认可,甚至被人嘲笑开始,依靠着自己的真诚、执著和“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激励了自己,也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人,直至获得成功并被他人认可。该剧引发了一波又一波不可抑制的讨论热潮,参与者不分地域,不分职业,不分年龄,范围之广前所未有。而其中最被大家所认可和熟知的应该就是许三多和钢七连所共同抱有的成功信念———“不抛弃,不放弃”了。
  • 乱世评腔

    乱世评腔

    娇凤和十二红一起喊,娇凤的声音又清又亮:船家——船家——后边的许大帅都清晰地听见了,他挥鞭打马,声嘶力竭,弟兄们,九姨太就在前边,快、他妈的快——船动了——小船掉过头飞快地向岸边划来。后边的喊杀声也越来越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