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35500000006

第6章 《白丝带》:制造天堂

《白丝带》(The White Ribbon)在德语国家放映时有一个副标题:一个德国孩子的故事(Eine deutsche Kindergeschichte)。对德语国家的观众来说,这个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故事,是别有深意的。影片中的这群小主人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成年,并成为那次战争的主角。他们在战争中的行为直接受到儿时教育的影响。因此《白丝带》描述的不仅是这些德国孩子的童年,也是对德国历史中一段隐痛的反思。

不过,不太了解德国和“二战”的观众会觉得《白丝带》非常怪异,影片从一开始就笼罩在一种莫名其妙的压抑气氛里,显得毫无逻辑。因为影片描述的情节过于荒诞,很容易被看作是发生在虚拟世界里的一个带有寓言色彩的故事。对德国人之外的观众来说,很难想象,这些奇怪的事情居然源于真实,连其中最不可思议的细节都来自于文献记载。当我们发现影片和现实的关联,《白丝带》带给观众的就不仅是不安,而是震惊。

因为影片的主人公是一大群年龄相近的孩子,一开始观众很难弄清他们分属哪些不同家庭。使他们看上去更为相似的是,家中的父亲都极为专横。在没有避孕措施的时代,普通家庭里常常挤满一堆小脑袋。承担养育责任的父亲不像一家之长,更像是管理军团的长官。他拥有不可置疑的权威,可以采取任何方法对待未成年的子女。除了打骂之外,有的家长更是充分运用想象力,发明出千奇百怪的手段。《白丝带》中的丝带就是源于一个真实的事例。在影片中,牧师家的孩子因为晚上没有准时回家,不仅不能吃晚饭,还被要求戴上一条白丝带。它并不像牧师解释的那样,是纯洁的象征,而更像是一个耻辱的标志。就像小说《红字》中的红字或犹太人被迫佩戴的大卫星,白丝带提示着周围人,这个佩戴者是不纯洁的,应当受到惩罚。

在几个不同家庭中,孩子遭到惩罚的理由虽然不同,但通常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晚出不归、手淫、大声叫喊、抢夺别人的玩具等。在今天看来,这些不过是孩子的天性使然。但是在那个时代,这些人之常情被认为是“大逆不道”。在片中的新教家庭里,父亲以纠正孩子的错误为天职。他们真诚地希望能从幼年时开始改造孩子,让每一个人都成为符合规范的典范。这种制造人间天堂的美好愿望如此强烈,以致惩罚时,孩子和家长自己的痛苦就像是崇高的献祭。

可惜这个美好的愿望从来没有实现过——人间从来没有天堂——相反,每当人们狂热于制造天堂时,往往把现实变成了地狱。对人性的苛责和对伟大理想的灌输,制造出的往往是怪物。追求纯洁的愿望似乎是美好的,但是一旦变成强迫,就成了迫害。当迫害有了足够的理由,迫害者自诩为正义的化身,人性中潜在的暴力情结便会发展为肆无忌惮的残忍和血腥。

在《白丝带》中,助产士的残疾孩子卡里(Karli)遭到绑架和虐待,几乎失明。这种残忍的行为已经很令人震惊,更为可怕是写有《圣经》经文的卡片被放置在卡里身上:“因为我,天主,你的上帝,是忌邪的上帝,因此要处罚那些犯了罪的父亲们,并对他们的刑罚转嫁于他们后代的身上,在第三代和第四代身上。”恶劣的罪行是出自虔诚的信仰,残酷对待无辜同类的理由是匡扶正义。最令人恐惧的是两者之间的鲜明对比,却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

影片中的孩子们总是给人一种僵硬的感觉。他们从来不笑,像他们的家长一样身体笔直,表情严峻。但是在模仿成年人的外壳之下,依然隐藏着天真。只不过,天性的流露也是以极为怪诞的方式显现的。新教牧师的长子马丁(Martin)正处于青春萌动的前期,他那些孩子气的行为和身体的自然反应在刻板的父亲看来都是不可原谅的。为了验证父亲对他的教训和恐吓,马丁铤而走险,站到木桥的栏杆上。他想知道上帝是不是真的认为自己是不可饶恕的。如果他真的罪孽深重,就应当受到惩罚,就应该从栏杆上掉下去摔死。但是他没有掉下去,反而把目睹他反常行为的小学老师吓坏了。在成人和孩子之间、在人的天性和理想化的教条之间,存在着一道人为的鸿沟,它的不可逾越不仅导致了孩子们性格的扭曲,也为他们的一生的悲剧埋下了伏笔。和白丝带一样,这个向上帝求证的故事也是真实的。哈内克在研究教育文献时读到它,并应用到电影里。[9]

被权威式家长教育大的孩子,即便在成年之后,依然会相信而且迷恋权威。而这正是德国接下来发生的事。他们再次被空洞的愿景洗脑,丧失了一个正常人的判断力,心甘情愿为实现一个“伟大”的目标充当打手、炮灰和体制里的走卒。二战中那些丧心病狂的行为和惨绝人寰的悲剧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发生的。

《白丝带》虽然是一部黑白影片,但和彩色电影诞生前的黑白片有很大不同。在《白丝带》的黑白之间,大面积的灰色有很丰富的层次,影片中的物体在光影变化中显现出的质感更为细腻。这正是哈内克追求的效果。在彩色底片发明之前,德国二十世纪初的照片都是黑白的,人们对于那个时代在视觉上的印象似乎也是黑白的。

不过哈内克决定将《白丝带》拍摄为黑白片,不是为了让观众感到自己置身于那个时代,从而产生亲近感,而是相反——他要制造的是一种疏离感:没有色彩的情景和我们周围的现实之间的反差,让观众不能完全融入影片的情景里。对哈内克来说,如果观众沉浸在影片中,盲目相信他所呈现的,就失去了他拍摄这部影片的意义。他的目的,是希望观众以审视甚至怀疑的目光看待媒介,不轻易被编导牵引,能运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片中人物的情感和立场。

由于出资方打算在电视上播放该片,所以将《白丝带》拍摄为黑白片自然会引起他们的质疑。为吸引最普通的大众,电视节目当然是越热闹越花哨越好。一般认为,播放一部黑白电影肯定会影响收视率。但哈内克很坚决。拍摄此片时,他已经是知名导演,获得了国际声誉。如果此片能在戛纳获奖,大家就会去看,而不在乎是黑白还是彩色的了。事实果然如此,本片在德国播放时,竟然打破了收视率纪录。

哈内克是非常讲求影像质量的导演,他不满足于使用一般的黑白胶片来拍摄。在反复对比之后,他和摄制组决定用彩色胶片拍摄,再转化为黑白效果。而且由于资金充足,他可以在制作后期时使用更多技术方法让影像更精致。在拍摄现场,他们同时使用了两个监视器,一个是与现场一致的彩色监视器,另一个是黑白的。两相对比,就会发现黑白影像如同被过滤了一样,失去了现实感,显得有些遥远而冷漠。

在转化为黑白影像时失去的细节,可以使用技术手段弥补,甚至按照导演的愿望进行强化。比如,在医生被送到医院后,他的儿子坐在楼梯上哭泣,大女儿安娜(Anna)试图安慰他。此时安妮脸上挂着一滴泪,但是在拍摄的素材中不太明显。借助后期技术,这滴泪水被突显出来。[10]片中还有一些细微部分经过精心处理,使这部看似简单的影片更为精致耐看。

影片是以小学教师的回忆贯穿起来的,从一起意外事故开始讲述,接着是第二起、第三起……怪事频发的小村子里气氛骤然紧张。但是人们在自己身边找不出肇事者和作案动机,直到影片结尾,医生和助产士突然离开了,小学教师才发现了线索。哈内克之所以要让他作为讲述者,是因为这个讲述者并不是全知全能的,他只能从自己的角度告诉观众村里发生的事情。更多他不在场的场景是没有讲述者的。影片的叙述角度因而跳来跳去,不断变化。这就使观众在观看时无法依赖于这个讲述者对影片中发生的事做出判断。

在我看来,这也是哈内克的一种“疏离”手段,让我们必须依靠自己的思考,而不是被编导牵着鼻子走。哈内克对媒介的自觉源自德语国家的知识分子在二战后的痛苦反思:教育、传媒、信仰和道德,这些对大众精神世界产生决定性影响的因素曾经被滥用而导致了悲剧。《白丝带》可以被看作是对此的具体阐释。

(本片获2009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同类推荐
  • 深歌与谣曲

    深歌与谣曲

    费德里戈·加西亚·洛尔卡,20世纪最伟大的西班牙诗人、“二七年一代”诗人群体的代表人物。他将诗同西班牙民间歌谣创造性地结合,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诗体:节奏形式多样,词句形象丰富,民间色彩浓郁,易于吟唱,显示出超凡的诗艺。他的诗歌作品对世界诗坛产生了巨大影响。洛尔卡的诗歌创作分为三个时期。《深歌》、《组歌》、《歌集》和《吉卜赛谣曲集》是其第一个创作时期的代表作品。本书选取诗人创作前期的代表作,包括《诗集》、《深歌》、《歌集》、《吉卜赛谣曲集》等。
  • 移民,就那么回事儿

    移民,就那么回事儿

    《移民,就那么回事儿》为个人随笔文集。分为上下两篇,分别以“移民十一年”和“在加拿大开店的日子”为题,将最初移民的冲动、顺利签出,到打工为生、站稳脚跟良性发展等一系列的人生经历按时间顺序一一道来。除了事件的讲述,更多的是心理活动的描写和世事的剖析。喜怒哀乐间道出生存的真谛。出去还是不出去,这一横在许多人心中的症结也许因此书而解。
  • 掩埋在故纸堆的声音

    掩埋在故纸堆的声音

    甲午初冬的一天,我去了一趟金泉北边的木塔。木塔是银杏坪区政府的所在地,我去那里是为了打听两个已故人的踪迹。其实,我跟这两个人都不认识,之所以要打听他们,还得从几年前我买的几份资料说起。退休之后,逢双休日,断不了去金泉东庙那里的旧货市场转转。去那里不是买古玩,咱对那玩意儿不懂,也没有那份闲钱。我去那里只是在旧书摊上看看有没有自己感兴趣的书,遇上了花个十块二十块买上几本。2009年夏一个礼拜天的上午,又去了那里。来来回回转悠了几圈,没有一点收获。正准备打道回府,听有人喊“卖玉茭来”。这一声让我停下了脚步。不是觉得肚里饿了,而是那熟悉的乡音。
  • 意思

    意思

    这是一本写给光阴的书。轻缓而清淡的细节,清澈而质朴的情感,组成了系列关于时间流淌过乡村生活的故事。乡村生活,是中国大多数人的共同记忆。作者在这样的记忆里,叙述的不仅是故事,更是一种生活秩序、情感秩序。秩序里那种规律性的东西,随着乡村的消失,迁移到当下人的生活中重新建立了起来。以眺望远方的方式,守望已逝的乡愁。作者文笔清丽,叙述视角巧妙,故事中蕴含着清灵的哲思。
  • 中国意象:回到时间开始的地方

    中国意象:回到时间开始的地方

    本书以中国意象为主题,以时间为轴心,在分秒间不停追赶,在流逝的光阴里惋叹,烘托出中国文人对时间的一种敬畏,一种反思。
热门推荐
  • 魅姬

    魅姬

    本是明媚的豆蔻年华,却被夫君狠心送入吴国为质。为了孩儿,她忍受了吴王兄弟俩长达十二年的凌辱,世人眼中最妖娆的魅姬,一袭霓裳惊艳秦王宫。有人说她狠毒,她却为两个绝世男人念念不忘!伊人冷艳,一世艳名岂能被寂寞生生掩埋?
  • Tarzan the Terrible

    Tarzan the Terribl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期待被爱的我

    期待被爱的我

    成年人的世界,似乎是孤独的,在不知不觉中,我们都成了一颗颗星球。在属于自己的轨道上,独自运转着。即便如此,我也在某个星球上独自祈祷,盼望有一天,自己可以从所谓的秩序中脱离出来。
  • 打死我也不上天

    打死我也不上天

    前世,白决兢兢业业地求仙问道,历尽大起大落大喜大悲大是大非,终于被逼疯。洒金血,剜仙骨,散尽三千功德,魂飞魄散,镇压朔方。救苦救难一世,死无葬身之地。然而,何方“神圣”与他卷土重来之机?阴谋?阳谋?我自谋定不动,任尔天地东西三七二十三洲……白云深处有人家!【纯爱预警】#剧情向,大长篇#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异界之战至终章

    异界之战至终章

    生而荣耀,战至终章。没有人是天生的天才,也没有人是天生的废物。在这个以武为尊的世界,只有你有天赋、资源、有毅力、你就能战至终章。主角的天赋就是精通炼丹炼器。主角的资源就是改装的现代热武器。主角的毅力就是能不眠不休的修炼。
  • 文化间性:记忆与反思(曹卫东学术文集)

    文化间性:记忆与反思(曹卫东学术文集)

    中德思想文化彼此靠近的摆渡人曹卫东学术散文自选集。追溯法兰克福学派的沿革史,绘就德国现代社会批判理论的思维图景。在《文化间性:记忆与反思》中,以“现代性”为范畴,作者探讨了我国文艺学学科及文化领导权应如何重建,大学精神和大学学术评价制度应如何建构等问题,以及在朝向现代性的过程中,欧洲社会面对的群体自我认同、法律及文化教育制度设计等方面的问题;在这些话题之外,作者还整理收集了自己近几年代表性的阅读札记、时事评论及文艺评论。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逃离

    逃离

    【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代表作】【荣获2009年布克国际奖】【《纽约时报》年度最佳图书,法国《读书》杂志年度最佳外国小说,荣获加拿大文学大奖吉勒奖】【著名翻译家李文俊精心翻译】她是当代短篇小说大师。——诺贝尔奖颁奖辞逃离,或许是旧的结束。或许是新的开始。或许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瞬间,就像看戏路上放松的脚步,就像午后窗边怅然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