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39800000004

第4章 志清先生最后的日子

三年前一个春深的日子,在百老汇大街上遇到夏志清太太王洞女士,她告诉我夏先生病了,而且病得比较厉害,住院了。

其时夏先生已接近九十岁,身体一直不错。据夏太太讲,那次病刚开始有点儿咳嗽气喘,起先没太在意,因为夏先生年高且他家离医院只一街之隔,发现略微严重后就送进了医院。没料到恰巧夏先生自己的医生休假,遇到了个年轻医生接诊,因为此人不太熟悉夏先生病历,处理粗疏,旋即将他送了急救室且又插了管子等等。年纪大的人最怕折腾,结果就此病得愈发深沉,酿成了大病。那次住院半年,曾经出现过病危。志清先生能够活过来,的确赖他平素身体不错,也靠他心理素质过硬。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不怕死”。

志清先生是个生性要强的人,即使在老年,他也最怕说病。偶或染恙,连伤风感冒这样的小病他也不愿意说,更怕让人知道。但那次的病却真正伤了他的元气,造成了以后致命的祸根。从那以后,夏先生基本上不能散步了,出入依赖上了轮椅。时光荏苒,夏先生顺利度过了九十大寿后又活得倍儿有劲,红光满面不像是“九〇后”的人。特别是去年,时时参加活动、接受采访、上电视、出书,又给大家以活力无限的感觉。

没想到就在这时候出事了。

以往,每年圣诞节志清先生都会寄我圣诞卡。这两年他年纪大、身体欠安,怕他记挂此事,我就提前打电话问候,并请他今年不必写卡寄卡了。没想到刚刚接通电话,却是夏太太有些忧郁的声音说是先生又住院了。并说他这次住院有些不同,因为主治医生也就是志清先生多年的医生说他脏器衰竭,并认真说起了他的生命不会太久。这个消息对周围的亲友是个打击。

我不久前尚见过夏先生,觉得他的情况没有那么糟。因为我家干医生这一行的多,知道医生为了让患者家人配合往往把病情说严重些。没想到这次竟是一语成讖。此是后话。

因为正好圣诞节期间在美国到处都是假期,包括医院,所以对夏先生照顾令人担忧。夏太太跟我商量这些天看护夏先生的事宜。其实,夏先生此刻已经不需要医院治疗,他即将被转入老年疗养医护中心;所幸这个中心离家很近条件也不错。但是夏先生是个敏感的人,虽在病中,他仍然不喜欢这老年养护所,觉得这样的地方暮气比较重而且氛围压抑。可是,依夏先生情况看,能够去这样的机构却是最好的选择。

为了不让夏先生孤独,特别是不让他生疑,夏太太精心设计了那几日的时间表和看望、陪护先生的人选。圣诞假日前,安排离美回亚洲的重要友人先去看望夏先生。节日期间,在纽约的友人看望他。但是,夏先生生性敏感,怕朋友一时间都集中去看他会让他多想,有跟他告别的嫌疑,最后夏太太定下来圣诞节后的几天由我来陪他。因为平素我跟夏先生很好又兼我们住得非常近;此外,其时夏先生女儿来家过节夏太太很忙,所以我陪他除了让他高兴,且又能让他最少生疑、感伤及产生联想。

我们周密计划,因为虽然志清先生是在病中而且年高,但他却“不好对付”。他火眼金睛,如果任何一个细节穿帮或者说法有误,都会给他带来不必要的疑虑和忧思。我们甚至做了沙盘推演见到志清先生如何说法,甚至我看望他时买什么样的甜点和水果等细节都设计齐全。

圣诞节次日,近中午一点钟我来到了疗养医护中心。这是一个声誉很佳的机构。但是因为主顾都是年老病人,虽然设施完备,环境却很压抑。电梯里都是轮椅病人,人们目光呆滞或者木然落寞,让人见之难忘。刚到了住院区护士站,一个老年妇人叫声凄厉:“上帝呵,求你救救我!”一声连着一声。护士们看上去已经习惯了她的叫唤,咫尺之遥竟没一个人愿意转过脸去看她一眼。这个声音一直在走廊回环,听来很凄凉,至今忆起还是萦绕在耳。

到了夏先生房间,发现他不在。我心里一惊。去护士站问询,被告知夏先生在洗澡。等了一刻,一个胖大的黑人女性护工送来了志清先生。见到了我,夏先生惊叫起来、好生高兴。看到刚刚洗过澡脸膛红扑扑的老人,而且他反应这样敏捷,我一点儿没觉得他是垂危的病人。他的兴奋也点燃了我的心情。夏先生一下子恢复了他往日健谈的习性,高兴地跟那个护工介绍我,说了我如何如何等很多溢美之词让我略显尴尬。我用中文告诉先生不必介绍,反正他未必读文学书也不必知道我们是学者或者作者之类。但是夏先生兴致不减,坚持用英文说,“不!我们都是伟大的学者!”我有点脸红。因为虽然在先生,“伟大”是口头禅,可这两个字并不是人人都有份的。但越纠正他他会越说话,怕他累,就微笑作罢。

可能是没想到我此时会来,他乡遇故知的好心情让他欲罢不能。夏太太嘱咐让他吃点儿香蕉最好,我剥了新鲜香蕉,他听话地吃了。边吃还不迭声地跟我问这问那,兴奋之情难掩。

过了一会儿,又来了让夏先生开心的节目。那是夏太太告诉过我的美女医生来了,她点亮了夏先生的热情。这个医生是每天在吃饭时会来观察病人咬合吞咽状况的专职口腔医生。不久午饭来了。午饭很丰盛,夏先生先吃了一小碗桃罐头,喝了一杯鲜橙汁;接着又喝了一小钵较浓的薏米胡萝卜肉汤,吃了一碟豌豆、还有蒸的鸡茸。一托盘午饭除了没有吃烤土豆外都吃了。这样健谈、有着这样好胃口的夏先生会不久于人世?我不能相信。

吃饭的时候,美女医生做记录,观察夏先生咬嚼动作并相应做指示。夏先生乖极了,像个小学生、特乐意,还不时狡黠地跟我递眼色。吃完了午饭,美女医生监督夏先生做舌头操,各种伸展运动、扭缩和旋转。虽然夏先生动作不完全符合要求,有时候不得不逼得这个女医生示范,但是夏先生终于顺利完成舌头操。我知道夏先生素喜照相想给他们合个影,这个美女闻之欣然靠上去,没想到这张照片竟成了夏先生人生最后几张照片中的一帧。

病房里多是风烛残年的老人,同屋一位英国口音的老人也在自己试着吃饭,他艰难地拿着汤勺往嘴里送饭,抖抖霍霍几分钟送不进去一口,看着让人揪心。想帮帮他我却不敢,在这里素知律法严谨不敢贸然帮人。看着英国老人累了好久吃不进去饭,我以为他睡着了,没想到他却猛地睁开眼艰难地对我笑了一笑;这笑让我很惊心,比哭难过。

而夏先生就幸福多了。他穿着浆洗笔挺的衬衣,薄毛衣,干净体面,眼光炯炯有神。晚饭夏先生胃口仍然不错。他极喜欢甜食。先吃了奶酪蛋糕,然后吃了冰淇淋,喝了苹果汁,吃了一点肉糜和蔬菜、米做的布丁;只是没有吃法国吐司三明治。其实这已经吃得不少了。夏太太嘱咐饭后希望他吃一些专门替他邮购的俄勒冈出产的蜜梨。

一拿出梨来,夏先生马上高兴了。他说这是他六十年前在耶鲁读书时就喜欢的梨,“我发现的!这东西是上品,最好吃。”这梨熟软多汁,削了皮用汤匙就可以挖着吃。夏先生胃口不错,吃了一大半。一边吃一边还硬要让我分食。他是个大方且极愿分享的老人,直到告诉他我也有一箱他才作罢。看着他安详入睡,夜已深,我悄然离去。

次日中午我去病房,又没了夏先生。去护士站再打听。说是在午餐间。原来没家人探望的老人都被集中在餐厅里以便于看管。我到了餐厅,这里的景象很压抑。众多老人围着一个长桌。饭还没来,每人一个轮椅,大部分都在昏睡;醒着的表情非常漠然,视人如同无物,神情像是一座座木雕。我一眼看到夏先生在轮椅上瞌睡,看到我他反应却有些懵懂。经我与护士站商量,可以由护士先陪我送先生回房间。这时夏先生鼻上戴着移动吸氧机,护士很敬业,熟练地推轮椅,我协助移动吸氧机回到病房。

到房间后夏先生的情绪显然好转。他吃了香蕉,不一会儿午饭送到。志清先生吃了蘑菇、胡萝卜和鸡汤咸粥,还吃了少量的鸡茸;吃了甜点,喝了苹果汁;又吃了一点儿蛋糕。夏先生不愿意吃米饭了,夏太太交待过不必催他多吃,一切以他舒服为主。他吃得尚可。饭前后他还喝了近两杯水。按照这样的饭量,九十三岁的老人,谁能想到,再过一天,就是他大行的日子?

正在吃饭,夏先生妹妹夏玉瑛来看望哥哥。志清先生最宠这个妹妹,从年轻时就照顾她,后来把她全家接来美国并助她儿子在哥大读完博士。妹妹的来访显然让夏先生喜出望外,可是他内心肯定是累了。现在想来,他是没有力气说话,但又不愿意沉默或者错失跟妹妹说话的机会,就让妹妹说话——跟我说话。而且宣称如果我们不说话他就不吃饭。就这样,我们在志清先生面前拉起了家常。玉瑛拿出了她画的他们父母的油画像以及给志清先生女儿画的油画像照片,说起当年上海的往事以及他们小时候的故事。我看到夏先生漾起了温存的笑。他一直在催我们继续说、继续说,怕我们停下来。一直到慢慢地,他要睡了。

玉瑛走了,跟哥哥悄悄道别。我陪着老人,外边结冰了,夕阳从街对面窗子折射到夏先生床上。一缕阳光返照在屋隙。这时,有种幻象,有种很透明很亮的感觉。夏先生睡着,眼睛微睁。不时努力睁眼看看我,很眷恋的样子。我告诉他放心睡,我不走。就这样,这个下午,时光缓缓地流着。志清先生已经几次跟死神擦肩而过,我那时觉得,他能等到春天。

没想到,他就这样走入了永恒。隔天晚上,收到夏太太电话告诉我夏先生在后一日下午已经逝去的时候,我竟然一下子失语。难以置信,头一天他还那么生动,眼光清澈。他,却没有等到开春。

一生喜欢美食、美女,注重仪容的他,其实对生充满了无尽的眷恋。

他生命最后的两天总是习惯地说:“不容易呵……”这种慨叹成了广陵绝响。到底是什么“不容易”,一生功成名就,被人爱慕、宠爱甚或纵惯的志清先生没来及给我们答案。

犹记得他的事业继承人和好友王德威在寒假离美到医院跟他告别时,问他的情形怎么样,看到医生回答得有些踟蹰,夏先生却仍然勇气十足地抢答道:“别怕告诉我事实,我知道我已经不朽了。”

照料志清先生几十年的主治医生科恩在追思会上动情地发言,“志清,我几次把你从死神身边拉回来,但你这次真的累了。安心地睡吧。”这位名医业务精良,但业余却是英国诗人济慈研究会的主席、标准的文学发烧友。他跟夏先生见面时谈英国古典诗多于谈病。或许,他应该知道济慈的墓志铭是“这是一个把名字写在水上的人”。水最柔软却无坚不克,水流无尽,思念也是永远的。

对陡然辞世的结局,睿智如他,志清先生可以说是有准备又无准备的。他的一生可曾有过遗憾?记得多年前他跟我评说过胡适晚年本应该出更多的东西,可惜都因世事蹉跎阴差阳错耽搁了。其实他这话也是在说他自己。十多年前他告诉我写完中国现代小说史和古典小说史后,他已经准备了写中国近现代国内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文学的战时小说史以及晚清小说史。如果这样,他就完成了他的中国小说通史的全部计划。可是命运弄人,他的事业在他的鼎盛时期煞了车。他一生热爱电影,晚年也曾经想写一部关于电影的书,可惜都因为生活突然的变故扭转了他的人生曲线。

人生不到顶点,美大都是残缺的。不论是维纳斯的断臂还是《红楼梦》未尽的残本,都给我们留下了无涯的遗憾。志清先生走得宁静安谧,比起他的成就和他所能做的,这些遗憾都是过眼烟云。在天国,也许他此刻一样谈笑风生、一样笔走龙蛇缚鲲鹏。我辈的祝福和怀念,他皆微哂笑纳,一如他旧时模样。

同类推荐
  • 培根人生论、蒙田随笔集、帕斯卡思想录(超值金版)

    培根人生论、蒙田随笔集、帕斯卡思想录(超值金版)

    文思流畅,清明如水,与《蒙田随笔集》《培根人生论》一起,被人们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经典。《墙根人生论》一部与《论语》相媲美的欧洲近代哲理散文经典,自问世以来,历四百年而不衰,处处体现了培根对人生世态的通透理解。全书语言优美凝练,充满哲学的思辨,堪称世界散文和思想史上的传世瑰宝。《蒙田随笔集》蒙田是文艺复兴后期法国人文主义最重要的代表,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样受到现代人的尊敬和接受。《蒙田随笔集》于1580-1588年分三卷在法国先后出版,它开创了近代法国随笔式散文之先河。全书语言平易通畅,妙趣横生,充满了作者对人类感情的冷静观察。《帕斯卡思想录)》是帕斯卡生前尚未完成的手稿,
  • 见字如面:中国名家经典收藏版

    见字如面:中国名家经典收藏版

    家书,不仅是维持父子间亲情的一件信物,同时,也承载着一个家族生生不息的血液文化。家书,在一张纸上,记载的既是真实的时代发展,也闪耀着父母给孩子传递的自身感悟与智慧。本书选取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王守仁、曾国藩、梁启超、林则徐的家书,希望读者能够从这四位人物给自己子女的家书中,读到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对人生的感悟、对子女的期许。
  • 老舍散文集

    老舍散文集

    本卷收录了老舍各个时期的主要散文代表作《想北平》《猫》《趵突泉的欣赏》等。老舍的散文无论写人、写景、写情、写事,感情真挚,爱憎分明;简而明,短而精,通俗易懂,深入浅出,且幽默诙谐,耐人寻味。
  • 心光:尚之年古诗词楹联集

    心光:尚之年古诗词楹联集

    之年先生耗时数年,游历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对祖国山川之美和人杰地灵的巴蜀大地,寄予了无限的深情,并以诗词这种特殊的形式,表达了对祖国山川的热爱和期盼祖国繁荣强盛的心愿。同时,之年先生对亲情、友情和爱情也作了独特的细致的描绘。
  • 穿越时光的优雅

    穿越时光的优雅

    《穿越时光的优雅》是写给姑娘们最靠谱的修心书。她们最终的成功和美丽,只不过因为她们比普通人更努力。站在百年岁月的这头,望着那些璀璨如星辉的名字,忍不住泪湿双眼。她们是我们的梦想,她们是得到过一切的传奇。从一个开始到另一个开始,从一个过程到另一个过程,命运宠爱时,她们精彩把控人生,每一次选择都是深思熟虑后的笃定。面对人生冷遇时,在属于她们的人生战场上,一直扬眉浅笑坚持下去。从青春到而立之年,再到韶华不在,忍了许多,也懂了许多。真正的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不能做什么就不做什么。能够掌控自己前进方向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热门推荐
  • 家兔饲养与疾病防治技术一点通

    家兔饲养与疾病防治技术一点通

    主要介绍了国内常见家兔品种、家兔的日粮配合、兔的饲养管理、兔的繁殖、常见兔病防治及兔产品的加工等。《家兔饲养与疾病防治技术一点通》内容简...
  • 嫡女归来

    嫡女归来

    杀我皇儿,弑我亲母,夺我后位,抢我荣华富贵,还将我活生生烧死。你可想过,我还能回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豪门追爱:缠绵不休

    豪门追爱:缠绵不休

    高调且骚包的顾三少,是娱乐杂刊的常驻人物。花边新闻不断,被顾老爷子赶往美国,三年后,回国第一天他遇到了一个淡漠的女子,千方百计想要征服她,最后,她征服了他。从此,顾三少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直到很久,他才发现她是多年前已经烙印在自己脑海里的那个穿着白色连衣裙认真谈钢琴的小女孩。
  • 九尾狐和她的英伦男友

    九尾狐和她的英伦男友

    一只沉睡500年的中国九尾狐和英伦男友恋爱、打妖怪的奇幻爱情故事。
  • 柒暖

    柒暖

    初七的暖秋,你暖暖的笑颜我七年都未曾忘却。作品讲诉了七篇围绕在叶念七的故事,当她用笔细细写下来之后,她渐渐发觉,七这个奇妙的数字,便是围绕自己最温暖的人生。
  • 花旦时小红

    花旦时小红

    张一秋和章羽茗见面的那个下午,天有些阴阴的,好像很快就要下雨的样子。他们见面的地点是本县——当然也可以说是本市,因为两个月前这儿也享受到了“撤县建市”的阳光普照,不过当地人士还是习惯了称谓“本县”怎么怎么的,那么姑且就按这么个定向思维说下去——本县最有名的“红楼饭庄”。张一秋和章羽茗走进红楼饭庄时的脸色都不太好看。
  • 菩提

    菩提

    我跟你说的,是个故事。故事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过去的事情——故,就是过去;事,就是事情、事件,合起来就是过去的事情——也就是说,它是真的,千真万确,真正发生过的,就像在此时此刻此地,我跟你讲这个故事一样,也像庙门口那尊石佛,只不过隔了几堵墙,几道门,你肉眼看不见而已;另一层意思,就是它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假的,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无人能辨,人们口耳相传,就成了故事。大和尚对小和尚说。那它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小和尚刨根问底。真的怎样,假的又如何?大和尚反问。
  • 榕城考古略

    榕城考古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临巅峰

    我临巅峰

    “你是个什么东西?”【小姐姐你好!我临巅峰系统了解一下?】“那是干什么的?”【世间冤魂千千万,让她们重新走上巅峰就是我们的任务啦!】“怎么才算巅峰?”【当然是——成家立业,娶夙夙啦!】
  • 公共政策绩效评估:理论与实践(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公共政策绩效评估:理论与实践(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公共政策绩效评估是公共政策绩效管理的核心环节。作为一种把关工具,公共政策绩效评估可以监督政策的具体实施。通过对政策效果的监控,公共政策绩效评估可以决定政策的保留、修改或者终结,是政府进行公共政策调整、改进或终结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