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08800000485

第485章 傲娇的老母亲

毛瑾心里哼了一声:我都这么大岁数了,还顾得上谁喜欢不喜欢呢?喜欢您多瞧上两眼,我也少不了一块肉,不喜欢您啐一口,也淹不死我!

“这些都是我跟德兰,还有咱妈这些年攒下的!每年鑫远生日……”王德英刚开了腔准备好好地说上一番,就被毛瑾打断了。

“大姐,我们家孩子从不过生日!”毛瑾道。

毛线跟着她嫁过来的时候,已经开始记事了,对她的生父是有印象的,故而一到生日就闹情绪,弄得大家都不痛快。不仅如此,她还教唆弟弟王鑫远“生日就要跟自己的亲生父母一起过,那才算庆祝”,故而,一到这俩孩子生日,家里就鬼哭狼嚎,鸡飞狗跳的,折腾了几次,毛瑾就跟老王商量,不是都要找自己的亲爹亲妈么,那就找去吧,谁都甭过了!

老王也同意,生日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个值得庆祝的日子,可是对毛线和王鑫远这种缺爹少妈的孩子来说,不纪念也罢。

夫妻俩统一了口径:生日只有大人才过,小孩不能过,不然长不了大个!但是,大人生日,小孩可以要礼物,以表庆祝!

之后,毛线和王鑫远姐俩就没再过过生日,大伙儿保持了高度默契,一片和谐。

王德英愣了一下,道:“过不过的,你也把他拉扯大了,原本这些是我们娘几个攒下来给他成家用的……”

说着,她把那些东西重新装入绣包里,塞给毛瑾:“该做的,你都替我们做了,这些东西,你就收下吧,全当我们的一点心意了。”

打那蓝娥一走,娘仨就存了私心,怕将来再娶一个,待王鑫远不好,用她老娘的话说,那是“铁打的孙子,流水的儿媳”,故而,这么些年,她们娘几个一直偷摸着给王鑫远攒钱,怕纸币存不住,就都换成了金条,从最小的开始,以小换大,就这么一点点囤起来的。原本,她老娘的嘱咐,是让在王鑫远成家的时候给的,可谁知道那时候德胜又出事了,她跟妹妹德兰商量了下,还是等等再说。

这回见着毛瑾,她突然就想通了,他兄弟的家底远不是这点金条能比的,大的都捏在人手里了,她们藏着这点小的有什么用呢!不如,都给了人家。那蓝娥不是个东西,她那妹妹离得远也指望不上,她现在这日子过得也是有一天没一天的,说来说去,孩子有个什么事,还得是人家毛瑾拿主意!这远水解不了近渴呀!

从前她妈在的时候,老说毛瑾对孩子好是装的。闺女这次出事让她明白了一个事:这打心里头要不想对一个人好,装起来也挺难的!她那女婿,按说也长得人模狗样儿的,好歹也是个国家干部,那不连装都不装了!但凡能勉强装下去,以她家慧儿那要强的性子,也不会闹到这一步。

“管她真好还是装好!就算装也装了这么些年了,就这样吧!”王德英想着赶紧卸下心里的这块石头,好专心管她家辛慧的事儿。

“大姐,谁的娃娃谁养,鑫远喊我妈,我就该操这份心!”毛瑾将那绣包放下,道:“你们辛辛苦苦攒的钱留着自己用吧。慧儿要是离了婚,一人带孩子可不容易,你少不了要贴补着点!我是过来人了,有经验!”

王德英眸色一紧,脸上更难看了。

毛线跟着毛瑾嫁过来的时候,就跟她大孙子这么大……毛线不过是个女孩子,她们娘几个都容不下,更何况她家慧儿带着个男孩!这往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呀!

历史总是惊人的形似,王德英不知道是不是她们娘几个当初没有善待毛线,把这报应落到闺女头上来了……

毛瑾看她这脸色骤变,也知道自己失言了,感觉劝道:“大姐,过去的事,咱就不提了,这人挪活,树挪死,你看我现在有儿有女不也过得挺好的嘛!人得往前看哪!”

“这倒也是!”王德英低头搓着双手,道:“这些东西,你还是拿着吧,多少是我们的一点心意!”

“大姐,我是鑫远他妈,这事,我可以作主。不要!”毛瑾起身要往外走。

王德英犹豫了下,试探着问:“你该不是还在记恨我们吧?”

毛瑾身子一僵,这么多年了,说一点儿埋怨没有,那是假的;可真要说怨谁,那又有点不讲道理了。所有的路,都是她自己选的,没人逼着她改嫁,也没有人拿刀架在她脖子上叫她给人当后妈……怨得着谁呢!

别人待她好,是人家的情份,她应该感激,待她不好,她也埋怨不着,毕竟,这世上,本就没有谁生来就应该待谁好这一说。父母,夫妻,子女,朋友,皆是如此,人这一辈子啊,得自己个成全自己,不能将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靠山山倒,靠人人跑……算来算去,还是靠自己个最靠谱!

“怎么痛快怎么想吧!”毛瑾没有回头,扔下一句直接走了。

王德英又是一怔,不轻不重地骂了一句:“真是个没教养的,连句客气话都不会说!”

转念又一想,她真要是说了,那她还真不敢信了。她好像从今天开始才算是真正认识了这个弟妹,或者说是接收……哎,不管了!

王德英再次撅着屁股将那大红绣包塞到了床底的暗柜里,仍旧是一条腿搭在床上,一条腿抹在地上,连走带爬——人啊,总是容易接受那些自己愿意的接受的事情,哪怕,曲折;哪怕,看上去不是那么舒服;哪怕,真的还有更好的选择。

王鑫远不知道楼上啥情况,急得在下面直转圈,瞧着他妈出来了,赶紧跑过去,绕着上下打量了一番,跟个小狗崽似的。

“怎么了?”毛瑾不解。

“没打架?”王鑫远抻着脖子问。

“你是来看热闹的呀!”毛瑾伸手在她儿子脑门上戳了下。

她声音里透着愉悦,不像是谈崩了的样子。这下,王鑫远就更费解了。

“妈,你俩真没动手?”王鑫远死皮赖脸地挽上他妈的手臂,继续八卦!

“不好意思,让你失望了。”毛瑾突然踮脚,对着他的耳朵,大喊了一声:“没有!”

“我的妈呀!”王鑫远捂着耳朵跳着跑开了。没一会儿又凑过来:“妈,你俩到底说啥了?咋就……”

“我俩本来就没什么。”毛瑾目视前方,一脸地傲娇地道:“你妈我呀,是从来不好跟人计较那些有的没的,我们是干大事的人,岂能被这些杂碎所左右!”

马上,她又意识到“杂碎”这个词听起来不是很友好,立马改了口:“琐碎!”

“优秀!”王鑫远对着他妈比了个大拇指,他这心里也没由来的轻松了很多。

车上,毛瑾简单说了辛慧的事,还有金条的事。

当然,这不是重点,重点是,王鑫远再一次受到了他老娘的威胁:“我跟你说啊,小子!你要敢干那种不是人的事,我就把你这两条腿打折,让你这辈子都站不起来!”

王鑫远想象了一下缺了两条腿的自己,跟个行走的树桩似的在屋里来回漂移,后背上汗毛都竖起来了:“我的亲妈哎,能不能别把啥不好的事,都往我身上扣啊!您对我没自信,对您自己个还没信心么?”

毛瑾想了想,也对,她这儿子怂得狠,没那个胆,也不缺那个德!这心里顿时就畅快了好多。

“我儿子是没啥本事!但我儿子心地善良,品行端正,随我!”毛瑾想着她一村妇能教育出这么优秀的儿子来,也可以了,自个的段位在那儿摆着呢!

“好了。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毛瑾淡淡地丢下一句,又合眼打盹了,天知道,她那眼睛里都要笑出花来了!

车子刚驶入主道,毛瑾又来了一句:“去监狱!别走错道了!”

王鑫远下意识地看了后视镜里老娘,嘟囔了一句:“不是闭着眼呢么。”

“我是闭着,不是瞎,可控!”毛瑾撩了他一眼,又合上了眼皮。

王鑫远无奈叹气,抱怨道:“妈,你就让她好好在里面接受改造呗!越是去瞧她,这心思越是活泛!指不定又整出什么幺蛾子来呢!”

毛瑾没有回应,只是将衣服往上拉了下,继续装睡。

同类推荐
  • 一树酸梨惊风雨

    一树酸梨惊风雨

    秦建成家的工程是在黎明时分动工的。报晓的公鸡已叫过两遍,但天地间仍是一片黑暗,整个村庄还在静静地沉睡。村外山林里的野鸡和什么鸟儿,就像睡梦里的孩子,不时发出一两声似醒非醒的呢喃或啼叫。正是一年间昼最长夜最短的时节,北墙上的石英钟还没指到三点,但再抽两棵烟,天就该见亮了。正房里的灯都亮着,灯光从窗口泻出来,在院子里映照出一片明亮。秦建成的兄弟赶来了,侄儿赶来了,闺女女婿也赶来了。年轻人贪觉,不住地打着哈欠。
  • 爱,为了普渡众生

    爱,为了普渡众生

    古今往来,爱所创造的奇迹连冥冥之中的神灵也会感到惊讶。比如,瘫痪的勃郎宁夫人因沐浴在爱河之中而重新站立起来,她因此而吟唱的诗句如花朵般装点着人类爱情的圣台。然而,是否有一种爱情,它超越了个体的生命,可以像春天的雨,给灰暗的大地带来绿色的新生?可以像博大的海,将五大洲拢进自己宽阔的胸怀?甚至可以如茫茫宇宙中的太阳那样,照亮另一批旋转的星球?1995年初夏,六十八岁的顾娟孑然一身,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长途飞行,来到了美国首都华盛顿。没有疲惫,却有难以言说的伤感在心头汹涌。行李好重,两只大箱子,装得满满的都是药,针剂、胶囊、熬至粘稠的膏剂……太重了!
  • 抬重

    抬重

    说实话,我还是相信这世上有“命”这个东西。虽然我生在新社会,还进过高等学校,接受过无数次无神论教育。特别是在今天,漫天飞舞的大雪执拗地下着,一层一层,像是要把整个人间完全埋没,我们这长长一队蚂蚁一样的人,行走在白茫茫的田地之中,我这种宿命感更加强烈。我真切地感觉到有一种无所不在的力量正在将我们牢牢控制,我们只能在既定的轨迹中亦步亦趋。在我的认识中,江玉水和我的表姑武小凤是一直不相信命的,他们总是在与现实对峙,与我们对立,与社会对抗。大雪下得越来越欢。风已经小了很多,吹在脸上也不让人感觉到凉,根本不像是冬天的风。
  • 鱼在金融海啸中

    鱼在金融海啸中

    初入职场之后苏小鱼因缘际会认识了金融业人士陈苏雷,陈苏雷白手起家,是典型的精英三不男。经历过一次失败的婚姻,所以在一开始的时候便向苏小鱼坦率提出只愿意尝试协议爱情,被苏小鱼当场拒绝。突如其来的一场金融风暴,让苏小鱼成为失业大军中的一员,父亲炒股失败,还欠下了大笔债务。一夜之间,她从胸怀壮志的社会新鲜人突然变成了走投无路的绝望小房奴,抱着绝不能让父母一生心血付诸东流的决心,她迫不得已,又回头找到了陈苏雷……她要走下去,可她要走到哪里去?走到他确定的终点,走到没有结果的结果里去?……
  • 苦夏

    苦夏

    丫豆儿由年迈的爷爷照料,她对爹娘的思念只能寄托于一根电话线;她被全叔性骚扰,她听人议论爹娘在城里干见不得人的勾当,这些给她幼小的心灵蒙上了阴影……
热门推荐
  • 我和邻家姐姐

    我和邻家姐姐

    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讲述正在发生的或者已经发生的婚姻感情家庭困惑和事实.
  • 慢慢来,让灵魂跟上来

    慢慢来,让灵魂跟上来

    忽然有一天,我们发现自己不知不觉中变成了钢筋水泥的都市里默默奋斗的年轻人,普普通通地在社会中努力挣扎、载浮载沉的平凡人。我们为一些公认的目标:成功,拼命奋斗。开始变得压力很大,内心压抑,有很多精神上的困惑,拼命追赶的困惑,遇到挫折的困惑,自己真正想要的什么的困惑。越来越疲惫,越来越不快乐。社会不仅需要功名利禄,还是需要一些其他的东西的,而我们的舆论、标准却忽视了。越是浮躁的社会,我们越是需要培养一些品质。坚守我们真正想要追求的,找到自己内心的节奏,让心慢下来,在浮躁现实中从容的生活。
  • 后改革时代中国城市收入的不平等

    后改革时代中国城市收入的不平等

    作者谢宇在本文中阐述了其在多年的研究调查中发现的造成收入差距以及中国社会不平等的原因,他认为目前中国仍未实现完全的市场化,政府的家长化角色仍很显著。地区差异、教育回报率、性别差异、单位制度等都造成了收入的不平等。同时,他认为中国社会的不平等源于集体制度、传统的中国政治化以及政治宣传的隐患。本文结合了作者多年的调查经验,具有相当的科学性,同时兼具文学性。
  • 名门枭宠:江少的娇妻

    名门枭宠:江少的娇妻

    他,22岁在美国的华尔街名声大噪,28岁掌管了家族企业,32岁的他一手毁掉了他父亲创造的商业帝国,33岁的他亲手创立了属于自己的帝国,他逼得父亲“退位”,逼得继母“乞讨”,只因他从小看见父亲和他的的合伙人赵清源一起吞并母亲的家族企业,父亲和后母又逼死了自己的母亲,所以,他发誓,今生今世要让他们付出惨痛的代价,他就是江家集团的太子爷——江云天。她,赵清源的独生女,被视为江云天仇人的女儿,她便是一直寄人篱下的赵晚晴。他却始终不承认自己早已爱上了这个女孩,当他承认了自己已经爱上她时,晚晴毅然决然的离开了江家,江云天能否重新把晚晴追回来吗?他又要如何敞开心扉面对过去,面对她呢?"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校霸,你女朋友来了!

    校霸,你女朋友来了!

    相亲宴上,他霸道宣称:“她早已经是我的人!”慕唯唯翻白眼,直接一拳揍过去。他将她扣紧怀中,邪魅低笑:“亲爱的同桌,是时候该结婚了。”她有轻微恐人症,害怕跟他人肢体接触,所以她的婚事成了长辈们最操心的事。他霸气拍了拍胸口,“她不喜欢碰任何人,除了我。所以,非嫁我不可!”
  • 一入豪门深似海

    一入豪门深似海

    一场精心设计,她被闺蜜送给了她的哥哥!为了父亲,她只得同意结婚,却遭到新婚丈夫的羞辱,“这张卡里有五百万,拿着,算我昨天晚上的辛苦费。”N年后,某女很嚣张的拿着一张卡放在某男面前“这张卡里有五千万,拿着,算我预付你今天晚上的辛苦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雇佣乔布斯:成功公司的用人策略

    雇佣乔布斯:成功公司的用人策略

    公司希望员工忠诚,却吝啬于提供稳定的工作和职业发展空间。员工们一边表着忠心,却在更好机会到来时说走就走。里德·霍夫曼认为,一旦雇主和雇员之间没了信任,公司就将面临大量人才流失的危机。一个真正的领导者培育的不是众多经理,而是众多的领导者。 互联网时代雇佣双方的关系改变了,如何维持与人才的雇用关系成了企业要操心的事儿。
  • The Sleeping-Car

    The Sleeping-Ca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会馆史话(中国史话·文化系列)

    会馆史话(中国史话·文化系列)

    会馆是明清以来流寓客地的同籍人以乡土为纽带而自发设置的一种社会组织,是对家族组织的超越和对社会变迁的适应与创造,具有整合流动人口的功能。它既传承着优秀的民族文化,在内涵上亦不乏创新,彰显了中国传统社会管理的智慧,至今仍具借鉴意义。本书通过广泛搜求海内外现存的会馆志、征信录、笔记手札、地方志书、档案等资料,对会馆进行了全方位地描述,具有历史深度和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