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42700000098

第98章 军事变革

所谓的作内政而寄军令便是将军事组织和政治组织结合起来,这样既可以加强国家对安队的掌控,也便于对人民进行管理。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便是把军队的组织形式普及到国人中来,使他们在平时就能够对这种组织习以为常,在战时编组便不会有什么麻烦。

像这样的制度最常听到的便是什伍之制,在军中编什伍,在民户里也编什伍,什伍的长官直接称长,简单易行,还不容易混淆。像管仲编的里轨制也可以,但官长的名号就显得太乱了,小白便觉得用上军中的叫法就挺不错,但具体如何还要再商议。

此时齐国的军队是以国人为主,以车战为主要战争形式,所以编成军队的方式便是以五进制为主。齐国的军队便是五人为伍,五十人为一小戎,两百人为一卒,两千人为一旅,一万人为一军。齐国的三军还是在干时之战时编组而成的,在战时的表现也很不错,所以便成为齐国战时编制。

管仲为了适应这种军事制度,便把齐国的国都分为三个部份,每部份分为五个乡,分别由小白和国子高子帅领,以配合军队的三军。这样以伍为基本单位的士卒们由于来自同一个地方,在入伍之前就互相熟悉,在配合作战时也更为容易。

当管仲说出作内政而寄军令的用意时,所有的大夫们并没有太过惊讶。春秋时代的贵族最重要的任务便是打仗,几乎所有的人都上过战场,所有的贵族都对战争感到不陌生。那么这种制度的优点他们便也能明白过来,既然不会损伤到他们的的利益,他们当然不会反对。

春秋前期的战争是为了征服而非灭国,只有贵族和国人们才有资格参军打仗,结争的烈度比较低,礼仪制度还能存在。那些不知礼的野人们只配缴纳军赋和作为随军民夫。

但随着大国开始吞并其它小国,领土的扩张和人口增长所带来的利益要远胜过去维护一个霸主的地位所得到的收益。所以战争的形式开始转变,以吞并他国为目的的战争越来越多,这也成为后世战国里形成的七个强国的基础。

纵观史书,楚、晋和秦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有足够的空间去向四面八方开疆拓土,就意味着拥有了更大的潜力。像晋国在战国时一分为三,分裂成的三个国家还能称得上强国。而田齐一家继承了姜姓的齐国,国土始终难以得到扩张。

齐国的先天地理位置就在这里了,连个齐鲁半岛都始终没能够统一起来,虽能强横一时,却始终缩在东部一隅,难有较大发展。所以小白若是想要真正的雄霸天下,问鼎中原,就必须进行扩张。而想要扩张就必须先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而且应当是一支掌握在小白手里的军队。

小白自干时之战后头一直希望能够组建一支常备军,而非现在这种民兵性质的征召兵。也不是说这种公民兵性质的军队不够好,事实上国人沮成的军队比较有荣誉感,士气也较高。但他们很难像后世的军人那样整年整年地外出作战和戍守,也就难以发动更大规模,更长时间的战事。

而要建立起一只常备军并非易事,首要的一点你必须有足够的钱粮。小白现在手里虽然握有足够六万人食用一年的粟,但这些粮食首先要作为官员和官办作坊的俸禄。如果都将它们拿来供养军队,那所有的贵族和国人只怕都会选择造反,即便有了军队也没用。

所以小白只是实验性地组建了一支三千多人的军队,或者说是国君的卫队。都是选择了一些庶出的贵族子弟和国人,他们也不用小白给俸禄,只要管吃住就行。这也是小白为将来组建的军队培养的军官。

至于此时流行的战车部队,即使是支小规模的战车部队,小白也不敢组建。实在是因为战马战车耗费太大,齐国家底太薄,支撑不起这种昂贵的大军来。

但这种财政匮乏的情况也不会持续太久了,有了管仲这个理财能手,加之齐国发达的工商业,不出意外明年齐国的收入就将大幅增长。而在农业生产上,只要今年春天的农耕用上新式农具,小白有信心让齐国野无闲田。

至于在农事上推广以粪肥田之事,如果乡人不愿意用在私田里,那可以全部施在公田中,肥水流入公田里,小白还求之不得呢!只要今岁春耕组织好,秋天再度获得一次丰收,小白有信心让齐国粮仓里的粮食翻一倍。

但是远水不解近渴,齐国的常备军计划可以等,但加强齐国的军事组织和动员能力等不得。纵观中国历史,虽然越向后的朝代人口越多,但在军事动员上仿佛像是开起了倒车。

在战国时代,一旦有了大战便会举国动员,组织几十万的大军对几大强国来说不算什么。而在清朝鸦片战争时期,一个省向另一地调兵一次不过几千人,再多的人马便难以负担了。

这固然是因为战国时各国国土都不大,战争几乎都发生在家门口,所以能做到全民皆兵。而后世里进行的内战不算,对外战争几乎都处于农业区之外,是国家补给能力之外的地方,所以供养不起规模更为庞大的军事力量了。

另一方面,和战争的专业化程度加深,士兵成为了一种职业,与普通人之间的关系不再密切也有很大关系。人在和自己关系不大的情况下,是不会去关心别人的状况的,由于参军打仗成为了与己无关之事,这就造成了军民之间无形的隔阂,军队也变成了人们心目中的只知索取的,面目全非的怪物。

春秋时代的军队就是个这种怪物,贵族们打仗可以得官爵,国人们打仗是义务,也可以视为一种权力。而对野人来说呢?每次打仗都要纳军赋,作战都要跟着服劳役,打了胜仗没好处,打了败仗搞不好连命都要搭上。

所以小白就一直希望能和战国时那样不分国野,全民皆兵,这势必要求政府要有更深入的组织能力。但在这春秋之时,车战盛行,步兵的地位很是低下,要想转变这时以车战为主的军事思想还要靠战争的检验。

但这并不妨碍小白开始为组建更大规模的军队做准备。或者说是为了提高国中能够动员的兵力,而大规模使用步兵作准备。

管仲三分其国而五其鄙,作内政而寄军令,本质上还是寓兵于农,只是加强了军事上的组织力和平时的动员能力。但对军事思想和军队的作战方式并没有做什么变革,这也是小白希望在日后改进的地方。

但这些改变可以在小白所掌控的军队里率先实行,然今在日后慢慢进行改革。没必要在朝堂上争论,还是自己在暗中进行就好。以免引起不必要的争论,破坏如今这大好局面。

同类推荐
  • 战国野心家

    战国野心家

    穿越到战国初年,身份卑微到连姓都没有,却敢有野心。为了支撑野心,拜墨子为师,混入墨家隐忍数年以篡巨子之位。墨子述而不作,他编纂墨经将墨经改的面目全非。诸侯争霸、大争之世,他却偏偏相信宁有种乎。总之,这是个野心家的故事。
  • 汉乡

    汉乡

    我们接受了祖先的遗产,这让中华辉煌了数千年,我们是如此的心安理得,从未想过要回归那个在刀耕火种中苦苦寻找出路的时代。反哺我们苦难的祖先,并从中找到故乡的真正意义,将是本书要讲的故事。张佳宁、王天辰主演的《唐砖》网剧2018年10月29日起爱奇艺全网独播,更多消息请关注公众号孑与不2......
  • 霓裳为谁舞

    霓裳为谁舞

    绝代风华的杨玉环究竟只是红颜祸水还是另有的身份,繁盛的大唐帝国背后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底牌,而你所活着的世界就真的像你想象的那样吗?可能你所看了一生的繁华有人暗箱操控也未可知,来吧,霓裳为谁舞,世界因你而改。
  • 极简中国史

    极简中国史

    本书以中华文明的历史发展时间为线索,以生动客观的语言为载体,收录了从三皇五帝起,历代王朝的重大历史事件及优秀人物的事迹,全方位介绍了历朝历代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科技文化的突出成就,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科技等各个领域。本书以浅显易懂的文字,让读者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真切而直观的感受,非常适合青少年阅读和学习。此外,本书严格尊重史实,公正评述历史人物与事件,注重故事的文学性、趣味性,使历史人物栩栩如生,读者阅读历史事件时如亲临其境,感同身受,既能从中学到历史知识受到教育,又能得到文学陶冶。
  • 逍遥小闲人

    逍遥小闲人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赘婿当自强。二十一世纪青年魂穿前知县公子,没有三千美娇娘,更没有十万雪花银。唯有杨柳岸,晓风残月,一曲离骚,道不尽的风流……...
热门推荐
  • 华丽回归

    华丽回归

    “以后找一个跟我一样姓凌的不就好了。”从小我就知道奶奶想要一个孙子,可惜妈妈在生了姐姐跟我之后就没再怀孕,她就一直说以后没有姓凌的了。好多时候,无意脱口而出的话竟成了真。
  • 缥缈剑侠

    缥缈剑侠

    明初,江湖上流传着“天完宝藏”的其中一把钥匙流落天兵阁,一时间江湖风起云涌,天兵阁千夫所指。这“帝燮”宝剑,到底何去何从……
  • 高皇歌:畲族长篇叙事歌谣(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高皇歌:畲族长篇叙事歌谣(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高皇歌》又称《盘古歌》、《龙王歌》,它是以追述和歌颂畲族祖先业绩为主的历史长歌,是畲族重要的民间文学作品。首先叙述盘古开天辟地,创造人类生存的生产、生活条件,接着记述了龙麒平番建功、被招为驸马的故事。上古高辛帝时,番王犯境,龙麒自愿领旨,奋勇征番,斩杀番王,胜利归来。高辛帝封龙麒为王,并将三公主许配给他。公主婚后生下三男一女。高辛帝赐其长子姓盘,名自能,次子姓蓝,名光辉,三子姓雷,名巨佑;一女因许配给钟志深,即姓钟。盘、蓝、雷、钟自成为族——即现今的畲族。歌中对族内婚、传师学师习俗等,作了详细的叙述。它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 环境污染赔偿责任

    环境污染赔偿责任

    本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法律基本知识宣讲》系列丛书之一。本书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案例、问题出发,结合《环境保护法》和相关的司法解释,以提出问题的方式,解答了百姓生活中常见的法律问题。本书采取了【宣讲要点】【典型案例】【专家评析】【法条指引】的结构方式编写而成,内容循序渐进,易于理解,既让广大读者了解了法律的知识点,学习到了相关法理;又为其提供了一定的排疑解难的法律帮助。
  • 实用人生

    实用人生

    《使用人生》是胡适的一部作品集,本书收录了胡适创作的有关人生的理性散文。
  • 妖孽公子纵横都市

    妖孽公子纵横都市

    小姨子会法术,谁都挡不住。恭喜徐某人喜提小姨子,走上人生巅峰。
  • 外国民间故事

    外国民间故事

    本书系“百年儿童文学名家译作精选”丛书之一种。20世纪的百年之间,世界优秀的民间故事被广泛介绍,成为中国儿童和成人共享的精神食粮。本书从原刊中挖掘并参照诸家汇编的集子,就趣味性、知识性、史料性及收藏价值等方面作了精心的筛选,尤钟情于前半个世纪的名家译作,如郑振铎译日本民间故事《竹公主》、茅盾译北欧民间故事《十二个月》、许地山译孟加拉民间故事《红宝石》等,都是脍炙人口的篇章。这些作品情节曲折,语言生动,可以帮助孩子们认识生活,了解世界,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想象力,增添他们的智慧和力量。
  • 武岭梦残:蒋介石在大陆的最后日子

    武岭梦残:蒋介石在大陆的最后日子

    王泰栋、薛家柱、李政编著的《武岭梦残(蒋介石在大陆的最后日子)》以1949年4月25日蒋介石离开故乡登上泰康号兵舰前的情景为引子,记叙蒋介石在大陆最后的日子。全书选取1949年蒋介石第三次下野、回溪口进谱寻祖、陈仪下台、与李宗仁明争暗斗、逃到成都、最后一次舟山普陀行等一系列历史事件中富有典型性的精彩片段。在忠实于真实记录历史的基础上,通过大量心理描写和细腻刻画,记录了蒋介石在大陆最后日子的政治活动和内心活动。
  • 穿书之舌灿莲花

    穿书之舌灿莲花

    海棠穿成了齐王府的小小丫鬟一枚,更坑爹的是,不久的将来,身为全书大反派、冷血狠厉的齐王世子会因滥杀无辜树敌众多以及招惹男女主而落得个满门抄斩的下场——对的这个“门”就包括她这个齐王府的丫鬟。为了自己的小命,海棠决定全力阻止齐王世子的作死之路,而她能靠的,不过就是自己那三寸不烂之舌。【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草原王国吐谷浑(一)

    草原王国吐谷浑(一)

    最初的民族起源于姓与氏,寻根追究,姓的起源是氏族的称号,有女系易而为男系,说己见前。后来姓之外又有所谓氏。什么叫做氏?氏是所以表一姓之中的支派的。如后稷之桓公的三子,又分为孟孙、叔孙、季孙三氏是。始祖之姓,谓之正姓,氏亦谓之庶姓。正姓是永远不改的,庶姓则随时可改。依据青海史学家李文实先生所著《西陲古地与羌藏文化》记载:吐谷浑,据《金壶字考》谓其音读为“突浴魂”,“谷”读为“浴”,是从吐谷浑语原音,但今土族自称“土谷家”或“土户家”则谷、浴仍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