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55300000001

第1章 教师夫妻(1)

来源:《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12年第01期

栏目:中篇小说排行榜

天气好的时候,拾得就骑自行车来到阳光小区。

几年前阳光小区还不叫阳光小区,叫永宁村,位于古城东门外一里多地。拾得姓宁,与永宁村同一个字。小时候,在村里跑着玩的拾得抬头便可见东门和城墙。后来,东门外盖起座座高楼,长成大人的拾得走在村子里看不到城门城墙了。永宁村作为本市最早被改造的城中村,经过几年的宣传教育说服谈判,村民们无论如何不可能再坚守祖上传下来的永宁村,只好妥协。千禧年这个词在报章频频出现,永宁村变成阳光小区。四幢带拐弯的七层楼房围成一个不大不小的院子,村民每户除了拿到些补贴外,按原来面积折成单元房,最多的分到了五六套。拾得家分到三小套。最小的三套,建筑面积48.5平方米。哥儿俩一人一套,爸妈一套。这是爸当时的主意。爸事事英明,算计很到位。这一点,拾得随他爸。他们家按原来面积总共能给补偿150平方米。可他们没有要大房。爸说,我和你妈才六十多岁,眼下还死不了,单另过最好,咱们分成三家,一人一套房,谁也不多谁也不少。拾得和弟弟都觉得合理。

可拾得有更英明的决定,他先不公布,等房到手再说。

是那种最基本的住房,类似于廉租房、安居工程之类的。不用装修也能入住,水泥地面抹得光又亮,墙壁粉刷得雪白,厨房卫生间由地面往上贴了半人多高的瓷片。不得不承认,上世纪末的开发商还没有那么穷凶极恶,变本加厉。

看,多好的房子。南北通透,干干净净,搬进来就能住。他给来看房的小夫妻说。他自己也跟着他们一起在房子里到处转转,欣赏自己的家。站在卧室外的阳台上,能看到西边的城墙垛口。雾蒙蒙之中,灰色的城墙,坚守在那里,保持她永恒的沉默。

小夫妻看样子对房子也满意。这么新的房子,你自己怎么不住呢?男主人是大学老师,女主人是中学老师,可看样子在家里中学老师权力更大。中学老师像问学生样问他,微微歪着头循循善诱,想从他的回答中分析真假,评判其真实可靠性。四个人,站在空荡荡的客厅里,浸润在清新的石灰气味中。小夫妻站对面,这一面站着拾得和介绍人何满。何满在那个中学看大门,算是女教师的同事。

唉,我有我的实际情况。拾得本是个讲究人,现在面对两名教师,更是拿腔作调,咬文嚼字。一来是我这两年因这里拆迁住在那个村上,娃也在那儿附近上学,生活也习惯了;再者我的房每月租三百六,而我那里房租六十,这样我每月落三百。

三百六是你的要价,我们还没还价呢。大学老师背着手,抬头四处瞅瞅,想挑毛病。六楼,有点高了;卧室西晒,想都能想来;那么小的房间,九平方,啊,夏天晒一下午,跟蒸笼一样。

三百六一点都没多要,都是这行情,我都打听过了,这院子里这个面积的全三百六以上,不信你可去问。拾得说的是实话,这个价是他问了院子里几个同村人,结合楼层、方位、朝向得出的。灰灰家一套同面积的,在三层,朝南的,租了三百八。他的比人家差点,要三百六是合理的。

我们诚心租的,又是本市人,绝对守法公民,不会给你带来一点麻烦,三百二吧。中学老师继续循循善诱。何满站一边,看看这个,瞅瞅那个,冲拾得挤眼睛,高声说,哎你再加点,他再让点,差不多定下来得了,人家这是规矩人。你看人嘛,大学老师、中学老师,又不可能欠房租。你要是把房租给外地人、小生意人,你跟着他操不完的心。今天这弄坏了,明天欠了钱跑了。再不就是在里面给你胡来,违法乱纪,派出所再找上门,叫你吃不了兜着走。何满又对他的女同事说,是这,你看他自己新房不舍得住,心里恐怕也不是滋味。这院子里确实没有低于三百六的,给你个特例,三百五得了,只为给我们永宁村引进个知识分子。

小夫妻对视一下。男的只说哎呀,摇摇头,清高地笑笑,没有下文,背着手到厨房里去了。可能是希望在那里发现什么破绽。

拾得已经动心了,他已经喜欢上这对夫妻,想留住他们。二人好看,文雅,职业又好,带一个两三岁小孩,属于那种最理想的房客。

啥也不说了,三百五,我是这院子租得最低的。再说,你们也不在乎这每月十块钱不是。倒是我,确实有自己的实际情况,我两个男娃,一个上小学、一个幼儿园,我们两口子都没工作,四处打零工。你想嘛,不到万不得已,谁会把新新的房子自己不住,住到郊区去。他说得情真意切,小夫妻也暂时说不出反驳的话。中学老师像丈夫那样,不置可否地笑笑,离开两步,头又伸到卧室里看,分明是脸上带着喜色,嘴上却说,卧室有点小了,摆个大床,放个写字台,再挤个衣柜,就只有走路的道了。大学老师背着手从厨房出来,问,房租怎么付,半年付?还是一个季度付?

你们来定,半年也行,一季度也行,只要提前付就行。

这样吧,我一年付,每年三千八,咋样?

拾得张开嘴一时不知说啥了,还从来没有房客主动提出一年付的。再一想,他们才是聪明,掏钱是早晚的事,却想用一年付来便宜好几百。

这样多好,反正我们是住好几年呢,省得总麻烦你跑来收房钱。中学老师协助丈夫说。

我们签个合同,我最少住五年,每年房租三千八,一次付清一年,五年间不能涨价。

拾得眨眨眼睛,一只好眼和一只坏眼步调一致骨碌碌转动,看着何满。拾得生来本不难看,只因为受伤的左眼破坏了面部整体风貌。拾得小时候淘气,村子里跑着玩,跑得太猛跌倒脸磕在一棵树墩上,挤伤了一只眼。眼珠子突出了,歪斜了,带得两边脸庞也不对称。不影响视力,却影响了一系列事情,参军、找工作、搞对象、社交活动。人们常常看一眼他,就有点怕,赶快移开视线,之后只记得他有只眼睛不好。要是有人问拾得到底哪只眼不好,大部分人说不上来,或者他们认为那不是重要问题。重要问题是,他面相破坏了。比如说现在,小夫妻俩就觉得他不是实在人,甚至,他可能不是好人,这房子会有什么猫腻。要不是何满在中间担保,他们可能不会轻易租他的房子。

拾得想象着这两个美好的人儿,加上他们可爱的孩子在他的家里相亲相爱,过着美满小日子。他们一年给他付一次钱。他们爱惜他的家,把他的家保持得干干净净。他们遵纪守法,生活规律。二楼那个总电表里,他们家的运行数字总是正常的、规律的,那些红色跳动的数字,总是在该闪的时候闪,不该闪的时候它们绝不会闪。

三千八少了,凑个整数,一年四千。拾得说,看着何满,希望何满给他帮个腔,却不想何满看向别处。

行了啥也不说了,各让一步,一年三千九,我们明天就来付钱。大学老师说。

何满及时回过头来说,好了就这样吧,大家都是实在人,交个朋友最好。何满冲拾得挤挤眼。之前,何满对拾得说,认识他们这样的人,对咱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你孩子将来上学啥的,说不定人家能给帮上忙。拾得心里也有所准备,房子租给他们,总比让那些不知根底的外地人住强。

第二天,他和夫妻俩在房子里见面,签合同,交钱。何满不再出现,他完成了他的职责。何满家本也是永宁村的,在村最北边住,改造的时候不知怎么恰恰把他家划到了外边。现在何满家在阳光小区的北围墙外住着,隔一条小马路,紧贴路边。谁也不知被划在外面,到底是福是祸,是喜是悲。只是急忙给自己家房顶又摞一层,以备下次拆迁时算面积,他们家算是二层小楼呢。现在他们一家三口住上面两间,把下面两间当成小门面租出去,分别是理发的和压面条的。出于房东和房客的情谊,何满全家人理发和吃面条不花钱。两年来,何满的头式总是很漂亮,是理发店老板齐丽娜给他精心打理的。何满妻子身体很好,从来不知道什么是累,长这么大从没进过医院,给阳光小区里三户人家做钟点工,给附近一个小公司做饭,每天跑来跑去挺忙的,一个月有千元多收入。何满在中学做传达也有五百元,日子过得要比拾得家好得多。关键是我就一个女子,不像你,非得生俩儿子,给自己找罪受。啥年代了,还有那些旧思想。我告诉你,儿多不是福。何满不知是嫉妒还是真不屑,常拿他的两个儿子嘲笑他。拾得也不在意。拾得跟何满从小一起耍大的。何满大他几岁,总护着他。他一直记着小时候他摔伤眼睛那次何满背起他往家里跑,一只鞋跑掉了也顾不上拾,光着一只脚把他背回家。

不愧是大学老师,合同写得很圆满,强调双方职责,包括在他们居住期间,房东宁拾得不得擅涨房价。

签了合同,交了钱,拾得将钥匙交给大学老师,说,你们可以再换一把锁,我这把锁放好,将来你们搬走的时候,我再换上就行。他又环视了一眼他的新房,吸吸鼻子,深深地闻了闻石灰味塑料味,转身走了。中学老师把他送到门口,好像是看透了他内心,在他身后安慰般柔声说,宁师你放心吧,我们会把你房子维持得好好的,啥都不破坏。拾得没有回头,也没有说话,手中紧紧握着被一张A4纸合同卷着的三千九百块钱。

拾得常常来了后——在他心里,这里还是永宁村,他的永宁村。阳光小区里的老住户也都把这儿叫永宁村,只有不知底细的后来者,把这里叫阳光小区——先不进院子,而是在院子外、马路边,抬头看自家窗户。六楼,凸出来那个是厨房,凹进去那个是客厅,厨房窗户排气扇下,已经滴了一些油。有一天中午,他仰头看时,那排气扇竟然是转着的,好像在跟他打招呼。他好似听到呼呼声,好似看到急速被抛出窗外的油烟。心,没来由地有点激动,有点温暖。有一天天快黑了,他该走了,可却在楼下马路边,磨蹭着不走。他想等,等天黑下来,想看到那两个窗子亮起灯光。果然,两个窗户灯都亮了,厨房里安的灯泡,是淡黄色光,客厅里洁白灯光亮起的同时,窗帘被拉上了。他好似听到哗啦一声响,那窗口变成了暗黄色,暖暖的样子。是谁拉的窗帘呢?是大学老师?还是中学老师?看那窗帘急速拉上的样子,应该是大学老师。中学老师在厨房忙碌,排气扇呼呼转着呢,他们的孩子在客厅沙发上看电视,电视里演的动画片。想着灯光里一家三口美满的样子,骑着自行车的拾得心里暖暖的又酸酸的。

拾得几天不来阳光小区,心里就不舒坦。这里是他的家,是他出生的地方,他在这里生活了快四十年,却以这样的方式离开了。心有不甘,可也无奈。过几天来看看,跟从前的村里人谝一谝,打会儿牌,或者啥也不干,坐在熟人故交身边,让阳光小区的阳光照射到他身上,想象着从前村子里的样子。二号楼二单元那里,是他家的院子。院子不大,在村上算小的。他爸说,从前他们家地盘可大了,在他爷爷手里,他们家是大户。在城内东大街上有门面,在村里院子最大,房盖得最好。现在自行车棚的地方,都曾是他们家的。新中国成立后,叫政府收了去,分配给他们一个小小的院子,是从前村上穷汉的家,一家三代住到上世纪末。不想世道轮流转,公家又要改造这里,现在却不平均分配了,只是按原有面积给。拾得睁开眼睛,阳光小区里进进出出的人,有一多半都不认识。从前贴着地面住的村里人,现在都摞起来了,就为公家腾出了地方。阳光小区马路对面的区政府一个家属院,从前也是永宁村的地盘。区政府的房子盖得又大又好。拾得没有进去过,只看那楼房外观,就气派非凡,宽阔的院子,一模一样四幢楼房,不叫一号楼二号楼三号楼四号楼,而是ABCD;也不是用颜料随便喷涂上的而是金属牌烫字,几十厘米方方正正,镶嵌在二层的楼角。下午阳光照射上去,反光投射过来,刺人眼睛。楼距开阔,中间种的花草也很名贵,绝非阳光小区里平凡低贱的植物能比。门口是不锈钢金属自动伸缩门,该开的时候,那门就谦卑地把自己折叠起来,就像胖子见了领导连忙吸了肚皮给让路。车辆出入后,它又闪着红色灯光,威严地伸展出来,伸得只留下能走人的一道缝。那门卫有非凡的能力,能一眼辨出人的高低贵贱。在他某种衡量标准以下的人进入,他立即出来问,干什么的,找谁,登记。而不像阳光小区,铁栅栏门从早到晚大敞着,好人坏人,无赖小偷,随意出入。据说对面这四幢七层楼房,统一一梯两户,每套120个平方。他们自己没有那么多人,住不了,所有的顶层都出售,24万一套,不打广告,不办按揭,亲戚熟人介绍,钱悄悄拿来办理。怎么弄来弄去,把我家的家产弄没了呢?现如今,只有这套48.5的房子是我的。根据房子档次,折合房地产行情,值五六万吧。想想他活在世上所有的一切,也就是这五六万,拾得再次闭上了眼。他靠墙圪蹴着,像农村人一样,眯眼晒太阳。生是农民,可从没种过地。他们没有土地,从前村里的人做各种小生意,出租房屋,青年人靠参军、求学、招占地工为出路,可这些,拾得都沾不上边。他那形象,连当工人都没人要。

同类推荐
  • 人性禁岛(全集)

    人性禁岛(全集)

    追马,一位云贵山区的七岁少年,在离奇的经历中,他被训练成了冷血无情的雇佣兵杀手,几经生死辗转,最终流落到一个贫穷泥泞的小镇。为了忘却那段血泪,躲避追杀,他隐匿了自己曾被特训成杀人机器的经历,沉溺在小镇酒馆和女人的日子里。而为赚足花销,他每年都不得不出海去克罗泽群岛做毛皮干果贸易。就在这次航海途中,为救助一个绑在船舱下的日本女人,而杀死几名恶徒。寡不敌众之下,他带着偷渡上船的十六岁未婚妻,和一个苦命的小女孩,被迫跳船逃生,漂落到了一座荒岛。
  • 一辆车的公路(中国好小说)

    一辆车的公路(中国好小说)

    本文讲述的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四人从小是青梅竹马,后来阴差阳错反目成仇,其中外人的阴谋,恋人的心赎,亲人的依恋相互交织,给读者展示了一个道理:人类是需要一种温暖的,而这种温暖与物质无关,有时,我们会感觉到这种温暖很遥远,于是会去借助某种愿景往前走……
  • 塔罗女神探之幽冥街秘史

    塔罗女神探之幽冥街秘史

    占卜就是这样,把玄机藏得牢牢的,把一切归功于牌理,其实,一切均源于内心。《塔罗女神探之幽冥街秘史》是“塔罗女神探”系列之一,幽冥街东头的圣玛丽教堂中,被神父收养的孩子相继遇害,与传说中耶稣十二门徒的结局雷同;幽冥街西头的赌坊后院,与赌坊相关的男人纷纷被做成“人刺”示众、女人则牺牲于一场血腥的表演……过去牌:正位的星星。从前是一派祥和,可惜流星易逝,安宁只是表象。现状牌:逆位的愚者与正位的战车。装傻的日子已经过不下去了,若再不找出真凶,恶魔的战车恐怕就要踏破这里的宁静!未来牌:逆位的死神。以他人的命运换取自己的重生,是和魔鬼在交易,终将受到神的惩罚。
  • 1、2、3——死(长篇推理小说一)

    1、2、3——死(长篇推理小说一)

    我认识一位神秘的、具有计算机式头脑、机警非凡的名侦探。他名叫墨野陇人。认识他之后,在别人劝说下,我根据他侦破的一桩连续杀人案的内容,写了一部题名《黄金的钥匙》的小说。这一案件是围绕“小栗上野介埋藏的黄金”而展开的。我写的这本小说迄今为止也过去很长时间了。我在这里要叙述的新案件,是在“黄金的钥匙”一案之后不久发生的。
  • 月亮是妈妈的枕头(闪小说成长篇)

    月亮是妈妈的枕头(闪小说成长篇)

    本套书精选3000余篇闪小说,所有篇目均在国内公开报刊发表过。每篇都有独到的思想性,画面感强,适合改编手机短信小说。这些闪小说除了通过故事的演绎让读者了解这些闪小说的可感和领悟其中的深刻含义外,特别对广大初高中生读者的心灵是一次很好的洗涤。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战城纪之天幕之曙

    战城纪之天幕之曙

    姜子牙封神完后,天界秩序已定,六百年后,东豫神州,修仙兴起,有七大境界──灵师、灵天师、天师、神天师、神师、圣师和神尊师。修仙者终极追求就是修得神尊师,只有神尊师才能破咒千年命限,获得永生,修成神尊师却只有两人──三圣山广云子和东陵胜山东陵道人。这二人相互敌对,广云子主张“物法”修炼,东陵道人主张“术法”修炼,两人修炼理念互不相容,在天幕古城暗中较劲,广云子和东陵道人都想让自己的修炼理念得以广传东豫神州,对天幕古城影响力争夺互不相让。天幕古城城主摩啸天已修成圣师,即将面临千年命死大限,沉溺修炼神尊师,此时,螯金趁着摩啸天修炼神尊师期间,设计让摩啸天的儿子摩英入魔,成了天下第一个拓天剑魔,相传千余年前,一把拓天神剑横空出世,混乱神州,最后被四大天王联手制服,拓天神剑被一分为九,其中神骨铁甲、神火铁甲、神冰铁甲、神木铁甲、神石铁甲封印在东豫神州内,另外四块神铁甲至今下落不明,难以寻觅。摩啸天闭关修炼,摩英入魔,螯金迅速掌控了天幕古城六大州,成了天幕古城实际掌控者,此时,摩云离开三圣山,回到天幕古城,开始了重建王城之路。
  • 汉高祖刘邦(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汉高祖刘邦(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刘邦,生于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死于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沛郡丰邑人(现在江苏丰县),字季,有的说小名刘季。他在兄弟四人中排行第三。在秦末农民战争中因为被项羽立为汉王,所以在战胜项羽建国时,国号定为“汉”,定都长安,为了和后来刘秀建都洛阳的“汉”区别,历史上称为“西汉”。
  • 杀伐女盗之世子爷请绕道

    杀伐女盗之世子爷请绕道

    一只玉麒麟,相爱之人大婚之夜一杯毒酒灌入她喉,梨花树下许诺三生三世的男人,亲手灭了她满门……万丈深渊,滔滔江水,一跃入他国,化身凌国将军府三小姐,爱恨情仇纠葛不断……谁才是最爱?
  • 白发魔女传

    白发魔女传

    本书叙述的是明万历四十三年凉秋,云贵总督卓仲廉卸任归故乡陕北,途经川陕边境时被劫富济贫的绿林女大盗“玉罗刹”练霓裳劫去大部分财产。随行护送的武当弟子耿绍南,因傲慢不逊被削去左手二指,以示惩戒,练霓裳自此与武当派结怨。百姓反抗政府,下属背叛上级,奸佞出卖国家,反抗与自由的精神交织在一起,就是那个时代的精神。
  • 春水寒紫狐殇

    春水寒紫狐殇

    〝我是采姑娘的小蘑菇〞紫抬头挺胸撅屁股连带着傲娇甩头发答道,宫明殇摆摆耳朵,〝我说我是吃大灰狼的小红帽,你信啵?〞穿越?老娘才是主唱,男男?也会被我碰上!拯救苍生?玩笑开大了!真的?这个,这个,我还是先逃吧!虾米?这是命中注定?逃不掉?还有帮手?好吧!救世主小紫来了!神秘的前世今生,扑朔迷离的未来,爱的人与被爱的人,谁是真心?她想守护的人,想守护她的人,谁背叛了谁?不甘屈服,却又无力挣扎,全力以赴的结果到头来竟是一个笑话!谁的阴谋害她万劫不复。天下人负我可奈何?爱的人利用我,无奈何!翻手颠倒天地日月,我再弱小,也不允许别人随便欺辱。她,能逃脱命运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轻诋

    轻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游戏修补匠

    游戏修补匠

    别人都是做热门新游戏发大财,但是他却被系统坑的只能负债接手日薄西山的旧游戏对其进行改造。
  • 如何化解内心的焦虑

    如何化解内心的焦虑

    《如何化解内心的焦虑》系统地阐述了霍妮文化神经症理论的基本主张,详细论证了文化因素与神经症形成之间的关系,提出以文化决定论取代弗洛伊德的生物决定论。作者认为,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时刻处于各种矛盾与冲突之中,而最主要的冲突就是我们都同时具有“亲近人”“对抗人”“逃避人”的冲动。这些冲动若协调不好,就会使我们陷入各种各样的焦虑和神经症。本书是霍妮对正统精神分析的彻底批判和修正,标志着其思想的形成,也标志着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开始形成。
  • 孔子大讲堂

    孔子大讲堂

    半部《论语》治天下,在孔子的思想体系里,“仁”为其核心,“忠恕之道”是仁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实际运用。《论语》对中国社会文化发展产生无可置疑的作用,自古至今,无论在士人当中还是在老百姓中间,《论语》一书都是作为一名中国人不可不读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