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8900000031

第31章 归去来兮(3)

梁启超在北京小住12天,既有“极人生之至快”的荣耀感,也有“极人生之至苦”的受罪感。食不甘味,卧不安枕,“每日不得饱食”,因为所有请客吃饭都以为梁启超久居海外,已习惯于刀叉牛排了,“日日望得一京菜,而不可得也”。至于会客,“每夜非两点钟,客不散,每晨七点钟客已云集,在被窝中强拉起来,循傻应酬,转瞬又不能记其姓名,不知得罪几许人矣”。

梁启超归国抵京后热烈、隆重的欢迎场面,实在出于诸多原因,也是社会众生相的一次大演示。首先是梁启超自戊戌以后的威望及学术、文化成就,一个在国外艰难流亡十多年的人,没有颓废没有沉沦,而且几度成为“中国言论界之骄子”,归国时可说名满天下,著作等身,由此而言,这一切梁启超当之无愧。

其次,当总统府专为梁启超举行欢迎会之后,各部门、各团体轮番请客,则不仅是只为梁启超一个人了,也捎带着趋奉大总统袁世凯的意思在。而由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的旧友,也“日日来邀”,并为他举行欢迎会,希望他加入国民党,这里却有宋教仁与梁启超私交不错的因素,也有共组统一战线的味道。梁启超在北京时,正值北大学生闹学潮,罢课的学生一听梁启超来了,便连忙提出请愿,要求梁启超到北大当校长。

在京的商会、团体,包括佛教协会、八旗生计会都来上门请客,这且不说,就连“向不请人”抠门传代的山西钱庄也把梁启超请去着实吃了一顿,一时北京人“咸以为奇闻”--为梁启超,山西人居然也花票子了!

梁启超所受到的礼遇,从他被安排在贤良寺下榻即可想而知了。贤良寺,岂是等闲之地,那是当年曾国藩、李鸿章做封疆大吏入京时住的地方,据说为此项安排,北洋政要还颇费思量,最后请袁世凯定夺,袁世凯捻动胡子说:“任公够格,住贤良寺!”

汤觉顿便把这句话传给了梁启超,并问:“贤良寺小住感慨如何?”

梁启超一笑:“房间典雅舒适,惜乎钥匙在别人手里。”

演讲自然是少不了的。梁启超擅长于写而不太善于说,尤其是一口广东话,曾经让光绪皇帝听得莫名其妙。后来跟夫人学国语,流亡十多年也没有少登台一呼,北京的旧友都说:“卓如出洋归来,嘴上功夫有大长进。”

其实,归国之后的每一次公开讲话,每一篇发表的文章,对梁启超来说都并不轻松,他必须有所解释和交待,他不能不面对如何评价辛亥革命及共和政体的问题,他也无法回避改良与革命这两种不同主张的存在。他不能像康有为一样死硬,也不能一变之下就完全成了袁世凯的北洋门下或国民党的新党员。于是当检索历史从故纸堆里重新聆听梁启超的声音时,便能感觉到这是一个既识时务不甘人后,同时又巧妙地左右周旋,并适时埋下伏笔,随时准备东山再起的人物。

梁启超慷慨陈词,拥护辛亥革命..并且对自己过去的君主立宪主张巧妙地一笔带过了:不是“不慊于共和”,只是考虑到君主专制的难以改变,不得已而图权宜,‘岂有对神圣高尚的共和国体而反挟异议者?”“故在今日,拥护共和国体,实行立宪政体,此自理论上必然之结果。”

梁启超还指出要推翻一个政权,离不开“报馆鼓吹之功”,这固然是意在提醒人们对言论界从而也是对他自己的不可小视,却也道出了不少真谛,舆论之作用实芷非同小可。“去秋武汉起义,下数月而国体不变。成功之速,殆为中外古今所未有。南方尚稍烦战事,若北方更不劳一兵不折一矢矣。问其何以能如是?则报馆鼓次之功最高。”

他对革命派与改良派在辛亥革命前后十余年间的功过评价,显然打上了自己这一派的烙印,但也不能说毫无见地,“所用手段虽有不同,然何尝不相辅相成。去事起义至今,无事不资两派人士之协力,此其明证也。……平心论之,现在之国势改局,为十余年来激烈温和两派人士之心力所协同构成。以云有功,则两俱有功,以云有罪,则两俱有罪。”

梁启超开始小心翼翼地重返中国政治舞台了。

梁启超在北京天天应酬,不仅是体面而且是荣耀之极了。袁世凯不时派人送菜来,这大约是前清遗风,皇帝一高兴就把饭桌上吃不完的菜装上盒子,赏给某个心腹大员,以示恩宠有加。

这一天傍晚,梁启超离京在即,无论如何摒退了所有的餐会,与夏穗卿、杨度约在前门外大栅栏致美斋小酌。这才是梁启超渴望的,前门外,大酒缸,当年落魄时发过狠心,如今名满天下荣归故土,能不快哉!谈政治,难免畏首畏尾,客套和应酬也更是千篇一律,只有和旧时文友把酒临风,才能稍得心安。

夏穗卿先到,还是落魄的样子更加瘦骨嶙峋,梁启超由致美斋老板陪着正在门口迎候,两个人一拱手,不觉相依在一起了,夏穗卿平时不说话,这一见面却说了一句热得火烫的话:

“国人盼君归,如梦之长,弟亦在其中。”

梁启超心头一热,眼眶里却是湿漉漉的了:

“穗卿,想你想得好苦啊!”

夏穗卿复归于沉默,梁启超:“生活如何?”

夏穗卿:“有钱沽酒足矣。”

“身体如何?”

“能饮酒便好。”

“佛经还在研究吗?”

“无聊便读书,有酒即开怀。”

“常与皙子和文友们聚聚?”

夏穗卿摇摇头:“常去菜市口,想谭嗣同的那一副眼睛,砍头而犹不瞑目,敦对复生说,‘昨日之日不可留’,便狂饮想匆匆了此残生到地下一会。”

梁启超:“复生寄望于我辈,兄当珍重。”

夏穗卿摇摇头:“世界之不可救,乃人心之不可救也,兄亡命十数年体面荣归之日,即已陷落政治之泥潭,而无分派别,从今往后弟只有一言相告,‘毋忘谭脯同’,如是则尚可保得良知清白,余皆身外之物惜它何用?”

梁启超:“弟当铭记。”

夏穗卿还正想接着说话时,杨度翩然而至,满面春风地打招呼,到雅间落座,侍者端上“一品大夫八珍香片”茶,并轻声说:“这是老板特意配制的,老板说三位先生不日就是当朝一品了!”

杨度朗声一笑。

夏穗卿把盖碗一推:“温酒来。”

梁启超知道夏穗卿的脾气,绝对只喝江南绿茶,最好是龙井、碧螺春,而且,曲是讨厌官场和政治。如今夜这样的聚会,要是没完没了地说立宪论共和,他就会只顾自个儿喝闷酒,差不多了,踉跄着扭头便走,连个招呼也不打的。于是便一边招呼侍者换茶,一边把话题引开:“皙子兄近来写什么文章?”

杨度叫苦连天,说是大总统那边时有“垂询”,国体初变,宪章典制,无不待建,累死人了,“哪还有时间写文章?”

杨度的话音刚落,夏穗卿便道:“皙子兄,今儿晚上你就不必太正规,致美斋也不是总统府,袁世凯便袁世凯,什么大总统小总统的?”

梁启超知道夏穗卿还有大不敬的话在后头,赶紧插上,说实在想吃几个家常祟,比如木须肉、锅塌豆腐之类,最好再加一碟王致和的臭豆腐。

话犹未了,老板引着大厨把菜单交给了梁启超,引见之后介绍说大厨刘九蛇是粤邦菜系的祖师爷之后,所以称为九蛇,是料理一蛇九吃炒爆烹烧羹汤外加蛇血豆腐、蛇胆泡酒、蛇皮春卷冠绝京城,从雍正爷吃起一直吃到光绪爷,没有不是吃了还想吃的。

夏穗卿看着老板问:“慈禧吃不吃?”

“不吃,老佛爷说一想蛇的样子便害怕,吃不得。”

夏穗卿开怀大笑,对梁启超说:“任公,当初你们造反,往颐和园仁寿殿弄一万条蛇就好了,想不到她也有可怕的。”

最后的菜单算是定下来了,一蛇九吃之外,加木须肉、锅塌豆腐,王致和的臭豆腐还得临时上街去买,好在致美斋对面就有杂货店。

老板并且不容分说地有言在先:

“三位贵客,请都请不到,小店请客,本人作东。”

夏穗卿长叹一声:“我带了钱的,怎么办?”

杨度:“沽酒去!”

夏穗卿:“尔本官场人,我乃酒中仙。”

杨度倒也不见怪:“事出无奈,以后任公大约也不会有时间陪你喝酒了。”

梁启超:“那还了得,就是不回家,也得陪穗卿喝两杯,倘不人生也太无乐趣了。”

夏穗卿举杯:“我满饮三杯,一杯为任公归来,一杯为复生等六君子,一杯为皙子兄的一篇好文章。”

夏穗卿喝酒能喝出声音来,“滋溜滋溜”的,“从舌尖上淌下成一条线,可以牵动你的心”,这是他亲口对梁启超、谭嗣同说的经验之谈。梁启超估摸着这一条线差不多已淌下了,便也一饮而尽:“穗卿,谢谢你!”

杨度却茫然地问:“还有我的一杯?”

夏穗卿:“你那折子。”指的当然是《奏请赦用梁启超折》。“你写了好文章自反而忘了,什么狗屁垂询却记得清清楚楚的。”接着,夏穗卿闭目吟哦:“臣闻处葬不以恩怨,用人不以亲疏者,人君之德也。穷达不变其通,荣辱不易其心者,臣于之义也。别嫌微明,表不白之忠以告君父者,朋友之责也。”稍顿,这雅室里却睦满目悲凉之气,杨度从侍者手中接过酒壶,默默地替夏穗卿又斟满一杯。

静极了。

梁启超入京后天天热闹,唯有此刻,是真的静极,静到像一片黑色的云一团白的雾一片秋霜之后的黄叶子。

享受这静便是享受生命。

静静地呼吸,静静地回想,静静地默视旧友,如同静静地面对历史。

这静却又总得打破,声音像雨滴穿过云穿过雾让黄叶子发出秋声。

梁启超:“总是前程渺茫!”

夏穗卿:“好文章都写完了!”

杨度:“天下谁人不识君?”

夏穗卿一挥手:“那有什么用?誉满天下必定谤满天下,任公才具举世无匹敌者,一旦从政则文坛少一主帅,政坛多一政客而已。”

杨度:“何出此言?”

梁启超:“此言不谬。然政治于我,总还是诱惑较大。”

夏穗卿:“六根未净也。”

杨度:“总得有人做事吧?”

夏穗卿:“总得有人饮酒吧?”

梁启超:“穗卿兄,今晚只是叙旧,不谈这些如何?”

夏穗卿:“怕皙子兄不允。”

杨度:“倒是真的,袁世凯问起多次,任公何日离京,是否前往告别一下?”

夏穗卿:“不去!不去!有这时间还不如跟我喝酒。”

杨度:“怕有要事相商。”

夏穗卿:“无非是给派个次官,任公几曾作过次笔却只能当个次官?”

梁启超:“烦皙子兄转告一言,说我以后再去拜访。目下政事起伏,险象环生,说话亦多有不便。”

杨度:“任公如何看目下政情时局?”

梁启超:“与前清末年相比较,不惟不进步,甚至有退步之象。”

杨度:“共和其实就是一块招牌,任公先前所提之开明专制实在是符合中国匡情的。”

夏穗卿已经按捺不住:“今晚的酒喝完了,好文章已经没有了,共和、专制教均不感兴趣,就此告辞。”梁启超知道夏穗卿的独往独来,便执手送出门外,叫了一辆人力车,付好车钱,扶着夏穗卿上车坐稳当,一握手,互道保重,夏穗卿抹一把眼泪却不回头径自去了。

重新落座,杨度小声地:“大总统于你恐有重托。”

梁启超略一思索:“毕竟归国不久,北京圈内圈外的人物俱皆浮躁,容我想想再作判断。”

杨度:“倘若社会一切皆为美妙,何苦流亡何苦著书立说呢?”

梁启超:“回国后袁世凯待我不薄,若投身政治,则组党为一途,可以聚集瓦道磨砺思想,中国社会最易消磨人物,此种污浊空气今就胜昔,如不抵抗,仍是病国病民。”

同类推荐
  • 世界伟人传记丛书:唐太宗李世民

    世界伟人传记丛书:唐太宗李世民

    一千多年过去了,依然有很多人对神秘繁华的大唐盛世充满谜团,而唐太宗李世民的一生,无疑是最为隆重的一笔。他幼年熟读兵法,少年投身行伍;隋末群雄逐鹿,他与父兄推翻了隋末的残暴政权,建立李唐王朝;“玄武门之变”继而夺取得皇太子的地位,从此君临天下。他一生心系万民,勤奋工作。他的任人唯贤、从谏如流、勤俭治国的作风更堪称历代帝王的典范,从而开创了大唐盛世。让我们带着景仰去了解这位神秘的千古大帝,了解隋末唐初风云变幻。
  • 傀儡皇帝:汉献帝

    傀儡皇帝:汉献帝

    汉献帝,名刘协,字伯和。汉灵帝第三子,汉少帝弟。少帝被废后,被董卓迎立为帝。董卓被王允和吕布刺死后,董卓部将李傕等攻入长安,再次挟持了献帝。后献帝逃出长安,落到了曹手中。献帝在位31年,终被曹丕所废,后病死,终年54岁,葬于禅陵。《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傀儡皇帝(汉献帝)》我们讲述的就是这位汉朝末代皇帝的悲哀一生。
  • 刘邦十讲

    刘邦十讲

    史学大师汤因比将汉高祖刘邦与西方的恺撒大帝相提并论,认为二者是人类文明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历史的相似之处,总是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里流转着和重复着。历史的声音可以说是人类文化中最深沉的元素。刘邦的一生是平民与贵族较量的一生,也是大用关系资本论的一生,玩弄手腕、实用至上,他虽然看不起读书人,却仍能将其为己所用。所有的一切支持着他走完了从平民到皇帝的路程,终为后世留下了一个强汉的雏形。但是,这样的成功却为瘸世诟病,究其根本乃是他的无赖本质。换个角度考量,“无赖”正是他灵活机智的反映。历史上的帝王如不能为此,似乎成就大业难矣。这就是真实的刘邦。历史的真实和刘邦的真实构成了汉朝起始之时的景象。
  • 感动中国的100位道德榜样人物

    感动中国的100位道德榜样人物

    他们是我们生命之路上的道德榜样,更是我们身边的平凡人。他们以一己之力,为这个社会带来融化在手心里的温暖,流淌在身边的感动!他们像前进路上的明灯,引领整个社会在道德之路上前行。
  • 胡适新论

    胡适新论

    本书是作者1987年至1995年间胡适研究的相关成果。内容涉及很多方面,从《新青年》的思想及“新青年”群体的分歧乃至分裂,到胡适本人的思想及其与各界的关联,如胡适的文化观与价值观,他在国语运动中的地位与作用,他在抗战前及抗战期间的思想与活动,他与蔡元培、陈独秀、梅光迪的关系及其思想、学术与政治态度的比较,等等。其中《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再认识》一文,批评某些人以所谓“全盘反传统”来否定新文化运动是不实之词,反响很大,纠正了学界对这一重大历史阶段的认识偏差。作者认为:对胡适的认识的改变和深化,在一定意义上反映出中国社会的进步,反映出开放社会条件下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热门推荐
  • 血腥的盛唐

    血腥的盛唐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本书,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民、武则天、杨贵妃、唐明皇、李白、安禄山、黄巢……帝王将相,轮番上阵,诗人草寇,粉墨登场,紧锣密鼓,不容喘息,连演数场好戏:一场比一场令人血脉贲张!一场比一场起伏跌宕!一场比一场充满血腥和阴谋!
  • 霾之二重奏

    霾之二重奏

    那件事发生在我十五岁那年的初夏。当时我还是个懵懂少年,老爸那几年在欧洲做生意,把我扔给他的好朋友海叔——也就是我干爸——照管。干爸对我很好,但也管得很严,每月只给我一万块零用钱,不准我像其他富家子弟一样在外面玩乐花销,以免我堕落了。而且我当时在国际精英学院读书,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平时想进城都不行。好不容易盼到了一个周末的下午,可以出来玩一趟。我还没有自己的车子,就打了一辆出租车从郊外别墅到了市中心广场。在宏伟的广场上,我兜了一圈又一圈,目不暇接地环顾四方,心中涌起一阵阵从未有过的兴奋。
  • 轻涛云岭

    轻涛云岭

    联产承包、个体经营、经济搞活、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市场经济,两型社会、城乡发展.......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时代要求。成长于革命老区的田家三兄弟,见证了在改革开放四十年湖湘大地的发展与变迁,歌颂那些为了国家繁荣兴旺而努力奉献的人们,以及国家在实现城乡共同发展方面的成就。
  • 校订三国遗事叙

    校订三国遗事叙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暖暖时光深知我爱你

    暖暖时光深知我爱你

    她听过来时的风,走过去时的路,却仿佛不及,在世界的那一角,一直念念不忘的他。她希望有生之年他能够回来,可以和他一直一直在一起。
  • 末世崛起之异星女将

    末世崛起之异星女将

    异星女将伊梦,在一次星际巡航中受到袭击意外来到地球,与刚死去的人类少女韩梦躯体暂时融合,本想借助地球上的资源与势力再造飞船回归星域,哪知末世来临,人类大面积丧尸化,世界秩序崩坏,环境恶劣。伊梦只好在末世中求生存并找寻自己需要的资源。带着品种未知的异兽小银一只,杀丧尸,提异能,收物资。看女主如何在末世中步步崛起,待到女主在末世中稳稳的生存下来,千辛万苦弄到飞船,伊梦苦逼了,这身后这群甩不掉的土著是怎么回事……“老大,我们一致决定跟随您,去外星也没关系。”……“女人,你是我的,你跑不掉的。”一张俊美而邪肆的脸上带着妖娆的笑容,眼睛定定的看着面前的女人。随后赶到的人也立即开口:“我要去你的世界看看,为人类的科研做贡献。”一张谪仙的脸上满是认真。“不管你是谁,我想要守护你。”刑枫看着面前的人儿,眼中没有了复杂,只有坚定。“女神,你要去哪里,带上我啊!太空多危险啊,我可以当炮灰啊!”一张英气的脸上带着贱兮兮的笑容看着伊梦。偷溜计划失败,伊梦扶额无奈,不是说审美差异么,自己都恢复原貌了,这些人看上自己什么?那都带上?随即想到什么,使不得使不得……
  • 肥婆主母

    肥婆主母

    如果,只是要我穿越到古代,体验古代人的生活,那么我能接受。可是,为什么偏偏要穿越到她的身上?!这分明就是一个肉圆子嘛!圆滚滚的,满身的肥肉,这还算是一个女人么?这分明就是一头肥猪!如果,仅仅是这样的话,我勉强也能接受。可是,为什么她不仅是一个肥婆,而且还是一个已婚妇女?!好吧,如果仅仅是要让我做一个已婚的肥婆。我也能接受。最最天雷的是,为什么还要附赠她这样一堆极品家人?!一个没有半点感情的老公,一对尖酸刻薄的公婆,两个虎视眈眈的小妾!这日子该怎么过啊?!什么?穿越不回去了?那么好吧,我只能接受了。可是,如果要让我继续这样生活下去,那么——我办不到!改造自己——哼,总有一天,我会让自己变成一个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肥婆!并且要迷倒一堆美男!改造公婆——哼,在我的屋檐下,你们都给我夹起尾巴做人,学会什么叫收敛!改造小妾——哼,你们人呢统统给我在地上跪好,没我命令不许起来!改造老公——哼,没我命令你敢上床?给我滚下去!不然直接休了你…
  • 薄媚·恋香衾

    薄媚·恋香衾

    她曾依在他的怀里嗔怪,他不是好人。他轻笑。好人能登得上九五至尊的宝座?好人能守得住权斗漩涡里他和她的幸福?天下虽大,人的心更大。再大的天下,填不满一颗人心。所幸他有她,她有他。他们信守誓诺,一切完满。可午夜梦回,蓦然惊起,伊人却手持利剑,破开千军万马,刺心而来……
  • 九针巫医

    九针巫医

    沈莫自幼体弱多病,父母双亡,幸亏爷爷沈三针悉心调养才平安长大。没想到十八岁时发生了一场意外,沈莫不仅得知亲生父母尚在人世,而且自己背后隐藏着一个巨大的秘密。沈莫为了寻找失踪的爷爷,误入苗寨,逃亡过程中结识了一生挚爱闷葫芦。大学期间,沈莫结识了历史系教授温钰,他擅于权术和谋略,为了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诱导沈莫参与到苗寨龙泽宇夺权的斗争之中。亦正亦邪的沈莫逐渐迷失本性,陷入到正与邪,善与恶的拉锯战中。一次巨大的危机中,当她选择放弃生命时,终于明白了天谴的真相!被族人救下的沈莫,运用自己的力量制定了做事的底线,并把拥有神秘力量的族人管制教导。沧海桑田之后,她也迎来了真挚的爱情亲情和友情!
  • 英雄联盟之战意重燃

    英雄联盟之战意重燃

    英雄联盟真的只是一款游戏吗?当一道道伟岸的英雄虚影在你身后浮现时,你就会明白英雄联盟是一场残酷的诸神之战!当人类能够召唤英雄时,这个世界又会变成什么样?是沉?是浮?emmm王宇也正在考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