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54200000012

第12章 咸卦《象传》

《象》曰: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虚受人。

“山上有泽,咸”,这是讲卦象。像长白山的天池、天山上的天池,都是远离人烟,我们要爬到很高的山上,才能看得到那一汪清水,这就是咸卦的自然界的象。如果不爬到山上,就看不到泽,看不到水平如镜反映周遭的云彩、山峰,享受不到那种宁静的氛围;人心如果像天池那么宁静,水波不兴,外面的那些影像统统都可以摄受,如实反映出来。“山上有泽”就是绝对安静的象,所以人打坐冥想、正心诚意到一定程度,就会万籁俱寂,没有任何干扰,此时正是感应最敏锐的时候,能听到自己的呼吸声。

“山上有泽”这个取象跟恒卦正好相反,恒卦是“雷风”,处于最吵扰的环境中,而能够如如不动,风吹雷打都影响不了,这就是闹中取静,在最动荡的时候的心静的定力。咸卦则是一种最安静的环境中,然后整个感应像触角一样伸出来吸取外界的信息,这是至静之中产生的一种效应,可以捕捉至动的象,就像“山泽通气”,人一定要有感应、感通能力。咸卦的静中动与恒卦的动中静,很明显是相综一体的两面。

“君子以虚受人”,就像湖泊、天池能够反映天光云影。因为虚心,没有成见,人一旦虚心,就能够接受外面的信息。少男少女互相有所感,就会放开他们的心,诚心接纳对方,容受对方,这就是“君子以虚受人”。我们知道,作为养生的卦,颐卦中间四个阴爻是虚的,如果塞得满满的,有主观见解,被塞住,那就会自以为是了,有“我执”、有“法执”。颐卦之所以能够养得那么好,就是因为中间是虚的;咸卦就是要放空自己、虚心,以虚求实,实的东西才得以进来。

“君子以虚受人”,说明气就要通。气要往哪里通?一定找空的地方,找虚的地方去。如果胀得满满的,气都进不去,还会被压缩出来。所以一定要“虚”,这也是老子提到的“致虚极,守静笃”,“吾以观复”,虚静到极点就可以观察复卦的象了。以前我们讲复卦的时候也说过,虚很重要,气一定是要到虚的地方,你才能够捕捉到它,没有虚就不会有气。“虚室生白”也是庄子的名言,空的房子才能够生出白的亮光。这都是虚的观点。朱熹有诗云:“半亩方塘一镜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就是一种虚的状态,全心全意专注,集中心念放空自己,不要有任何成见。不然那个“受”就有问题,会打折扣而被扭曲,只有心如明镜台,才不会染尘埃。

“虚受人”也是一种“取”象,《系辞传》云:“爱恶相攻而吉凶生;远近相取而悔吝生;情伪相感而利害生。”人生、人情就是这样,人际互动复杂难理,烦恼重重、是非多多就是这样。人生的输赢、成败、吉凶从哪里来?就从人情来,你喜欢他,你讨厌他,有时候不见得要有道理,就是看他不顺眼,于是互相攻击、互相迫害,相攻就有输赢、有成败、有是非。“吉凶生”就是因为相攻,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这就麻烦了,这不就是咸吗?爱的就护短护到死,恶的就是说想办法也要把他抹黑,往死里打。人生的矛盾、人生的种种冲突不就这么来的吗?下面那一句就是“取”,“远近相取而悔吝生,情伪相感而利害生”,真情跟假意会相感的,真的也会感,假的也会感,真情感人生,假意会骗人生。

每一个卦里、每一个爻里都有乾坤,每一个卦、每一个爻里面都有咸、恒,感通的力量无所不在,所以《序卦传》中咸、恒二卦相比较起来,又卖一个关子,“咸”看不到,让你去感、让你去参,“恒”则具体可见。我们读佛经,像“受持”,“受”是信受奉行,是咸卦的概念,“持”是恒卦的概念,持之以恒。我们在一种感动的情况下接受了,不代表一定能持之以恒,变成日常行为。咸卦是“君子以虚受人”,可是受还是不究竟,后面要行,要持之以恒地行,那才叫难。任何东西要天长地久都很难,一定要有工夫受持。就像“信受”是咸卦的境界,“奉行”则是恒卦的境界,在日常行为所思所感中都得奉行,那就难了。

同类推荐
  • 中华茶道(第二册)

    中华茶道(第二册)

    茶文化是中国文化中别有情韵的一部分。通过茶道可以修身养性、品味人生、参禅悟道,最终使精神得到升华,人格得到陶冶。所以,只有通过茶道人才能体味茶的妙处,才能体会到以茶为载体的思想和美学境界。《中国茶文化》集趣味性与实用性于一体,让读者领略茶文化的精神内涵。
  • 老胡同

    老胡同

    《民国趣读 老胡同》是追忆当年在老北京四九城之胡同里所发生的有纪念意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方面的文字集纳,作者皆为民国之大家,如冯友兰、章士钊、周作人、何思源、高兴亚、张申府、张岱年、张恨水、姚雪垠……这些文字从不同侧面叙述了民国时期老北京城的胡同里所发生的一些历史事件、名人轶事、文人故居等,通过这些文章即可让我们看到当年老北京的各个小胡同都发生了什么、住了些什么样的文人政客。这些作者同时也是亲历者,在他们笔下,有家事的细琐,有国事的波澜,如今去读,情景犹如历历,这些情景连缀成锦,让那段时光变得华丽有光彩。
  • 岁时节俗

    岁时节俗

    民俗文化是产生并且传承于民间的、世代相袭的文化事项,具有集体性、地域性、变异性、传承性、规范性等基本特征。民俗文化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贯穿于每一个人从生前到身后的全过程,包括物质生产民俗、物质生活民俗、人生礼仪、民间信仰、岁时节日民俗、社会组织民俗、民间文学艺术等等。这种最日常生活化的图景,体现出绵延不绝的世代传承,唱响起生命热力的动人弦歌。
  • 别具一格的蹴鞠与马球

    别具一格的蹴鞠与马球

    《别具一格的蹴鞠与马球》中讲述的马球,古称击鞠,即骑马打球,是一项古老的体育活动。在我国唐朝时期,马球运动非常流行,从宫廷到民间 都有广泛的开展。唐以后,马球运动不断发展演变,走向衰落,却同时向周边地区不断传播,甚至传向海外,成为今天的马球运动。
  • 法国精神

    法国精神

    自中国被西方战舰轰开大门,西方大国就介入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变迁。其中法国对于中国的影响不可小觑。如果说在19世纪下半叶,对中国改革运动起着重要影响的还主要是来自当时第一号强国大英帝国的社会政治思想(比如严复的著名翻译都采自英国思想家),那么在19、20世纪交替期间,由于大部分海外的中国留学生都来自于日本、美国和法国,因而这三个国家变成了外国影响中国最主要的国家。
热门推荐
  • 果实三国

    果实三国

    恶魔果实出现在华夏大地,三国英豪皆为果实能力之人......
  • 迷你世界之西部

    迷你世界之西部

    野人侵入,地球世界毁灭。去西部是希望,快去吧。
  • 死之枝

    死之枝

    《死之枝》是推理文坛无法逾越的一代宗师松本清张的经典短篇集!东野圭吾、宫部美雪、岛田庄司、京极夏彦都是他的忠实读者!松本清张开创社会派推理之先河,写尽人性的弱点和罪恶的根源。松本清张的作品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不下500次,对整个日本文艺界影响深远!真相藏在时间背后,不会沉睡太久。十一种动机,十一宗命案,背后的杀意皆来自普通人的恶与欲。交通意外、精神分裂、悬崖失足……这些看似偶然的事故,找不到任何线索和证据,有些甚至成为了尘封数十年的悬案。然而,任何滴水不漏的犯罪,也有被忽略的缺陷和破绽。这些所谓的完美犯罪正被一点一点挖出真相……
  • 改尽江山旧

    改尽江山旧

    人气作家青垚古言巨制,与《凤囚凰》齐名的经典之作,惊险刺激媲美《特工皇妃楚乔传》!他是所向披靡的战神,在庙堂之上指引江山;她是身陷牢笼的傀儡,于苦海之中泣血挣扎。虽早有约定,却注定隔山隔海。那时,她从未思索过爱情,以为生活便是这样延续下去的。他对她而言没有任何意义,仅是她天平上的筹码。杀他,不杀他,哪一个对她有利,她就选哪一个。当她的执着对上他的纯粹,她依然想不到爱情,却只是想到了他。被阴谋牵引着的她,要如何面对赤子之心的他?他们又如何对抗幕后操控者,冲破这弥天大网?
  • 纸孔雀

    纸孔雀

    吴文君,女,浙江海宁人,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上海首届作家研究生班学员,鲁迅文学院第十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作品发表在《北京文学》、《大家》、《收获》、《上海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山花》等多家文学期刊。
  • 总裁大人,请保持距离!

    总裁大人,请保持距离!

    一场车祸,一纸协议,一个为拿回资产,一个为查出真凶他是最好的老师,她不是最好的学生
  • 女人一生的美丽计划(大全集)

    女人一生的美丽计划(大全集)

    本书从心灵、言行、仪态、肌肤、秀发、装扮等几方面,结合最新女性时尚个人形象设计潮流,由内至外地诠释女人锻造优雅所涉及的各个层面。引领自我完善的女性朋友一步一步开启美丽的人生。
  • 一人疫医

    一人疫医

    邪神降临、拉莱耶升起,吹响末日号角。异常收容突破、幻梦境中微观泡沫重叠。闯荡九世界、突破三重帷幕,神降之战。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蒋勋说红楼梦(第八辑)

    蒋勋说红楼梦(第八辑)

    这是蒋勋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数十次阅读《红楼梦》后的心血之作。无关红学,不涉及考证,作者从青春与美的角度出发,带领读者逐字逐句细读小说本身,梳理《红楼梦》中的人物与情感,探寻书中表达的繁华的幻灭、逝去的哀伤,讲述青春的孤独、寂寞与彷徨。这是一个生命对其余生命的叩问与聆听。跟蒋勋读《红楼梦》,仿佛是在阅读自己的一生。蒋勋说:我是把《红楼梦》当“佛经”来读的,因为处处都是慈悲,也处处都是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