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40400000011

第11章 昆鸟和“公斯芬克斯”

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精神形象,而每一篇文学作品,都是从那个精神形象中分割出来的一份复本。在昆鸟的诗集《公斯芬克斯》中,那个形象十分鲜明。整本书的从头到尾都存在着尖锐的心理状态,第一辑中收录的短诗《复仇》是这样的:“我要重复地走向日落∕让皮包着的骨头嘎嘎作响∕让高窗里的人们∕都听到我骨头的叫声∕像一根忧伤的红刺∕闯进人类郊区的暮色”。在昆鸟的每一首诗中,那根“忧伤的红刺”都恒常地存在着,它可能生长在诗人的嗓子眼里,使诗人获得写作冲动。到了诗集的第三辑,《再没有少年》中又出现了类似的场景:“再也没有少年,再也没有少年们∕面向薄暮时分的郊区呐喊了∕他们为生命找到了理由,咳嗽着∕他们推开屋门,日历上已经长出了蘑菇”。我们想到,昆鸟曾是一个如芒在背的少年。

我想向众人描述昆鸟的形象,但也许一开口就有错误。在他诗集的新书分享会上,昆鸟对读者和朋友们说,他的诗歌文本没有任何自传性。也就是说,虽然“少年”的形象在书上多次出现,但也许那只是作者创造出来的文学场景?但作为他的友人,我知道郊区和暮色实实在在地存在于他的生活中。我刚刚认识他的时候,他住在北京最西边的一座小山边上,在那些时候他比别人更靠近落日。他的住处一度是几位青年诗人聚会的据点,我们在那儿做过大量的交谈。

昆鸟的第一批诗作写于2006年,现在主要收录在第一辑。两年前,诗人秦失在一篇文章中这样说:“昆鸟写出的第一批诗歌,一上手就都很成熟,风格鲜明,这在诗人里是少见的。这说明诗人在开始写诗之前就已经修炼有成。大体上,这个过程就是感知、反思、领悟,最终形诸笔墨的过程。”秦失的判断十分准确,正是那个“感知、反思、领悟”的过程非常重要,它使得昆鸟的初试啼音之作绝非一般意义上的“早期写作”文本。

在2006年底,昆鸟的修辞已然十分紧张而微妙。《突然的理智》这首诗中有精彩的段落:“我猜他是白昼的平庸剪影∕是我在睡眠中孤独奋斗着的对手∕热情的灰家伙∕日历上流出的无名日子∕轻薄而活跃∕‘再见’,他说∕‘再见,丑角’∕我嚅嗫着∕同时学会了背光行走”。前五行的一连串比喻,让人仿佛听到北岛和多多的嗓音,而在后四行的简单对白中,寥寥数笔就呈现出复杂的心理状态,这让人觉得,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昆鸟一定是互相懂得的。

昆鸟是从八十年代的乡村成长起来的少年,我们想到三十年前,一个聪慧的心灵进入广阔、粗粝的成长历程,只有这样独一无二的生活,才会锤炼出来敏感而又硬朗的诗人。当然,在这本诗集面前,谈论生活经验也许几无必要。昆鸟有广泛驳杂的阅读经验,在一群青年诗人朋友中间,大家交往、相知,在阅读上有相似之处,但各自的写作通往不同的方向。他的阅读经验并不构成他的写作资源,只是参与、渗入了他的精神重量。这一点使得他的诗句有时虽然短促,但从不单薄,它们足够沉重。

从2009年开始,昆鸟达到了自己的成熟时期,在一批精湛的短诗作品中,他完成了对自己风格的确认和强化,这些作品遍布在书中。例如在《天要黑了》这首诗的结尾,他“终于把世界赶到针尖上了”。中国诗歌的抒情传统,在昆鸟这里自然地绽放,正如在海子那里曾经绽放过一样。可能在很久以后,人们会知道,把他们俩相提并论是恰当的。“大地的深处走着一个孩子∕大地将这个孩子当做灯笼”,“我常浑身冰凉地醒来∕嘴里塞满了泥土”,这几行诗来自昆鸟的《无题》,正如海子在《村庄》里吟唱的:“夜里风大,听风吹在村庄∕村庄静坐,像黑漆漆的财宝”。

不过,像上文那样比较他们俩的诗歌意象,也许是没有意义的;更值得比较的是,昆鸟和海子一样,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语法。这语法植根于自己的审美经验,从诗人的生命意志中生成。他将修辞和情绪统一起来,有时候修辞就是情绪,有时候情绪就是修辞。显见的是,昆鸟捕捉瞬间的能力非常强,仿佛能够原地起跳、一跃而起,如同某种运动天赋。他对待警句的态度不卑不亢,它们被看似随意地放置在诗歌结构的某一个部位。他的诗歌语序里没有简易的逻辑,每一首诗的写作肯定都是困难的。甚至,每一首诗都是一个奇迹,可能他自己都难以在另一个时刻写出类似的思索。西蒙娜·薇依曾说,体力劳动就是每天死一次,对于昆鸟这样的写作者来说,写诗当然是体力劳动。在他最好的几首诗中,真理浑然天成。要谈论他的语法,还需要大量地摘引他的文本,在这里我无法详述,只能提到这几首诗的名字:《我将再一次看到清晨》《小姨》《无题》《子夜》《傻爱情》《月亮》《佛陀之子》和《冬天与骨头》。

我所提到的真理,并非向上指的、玄幻的真理,而是关乎实际生活的真理。那是具体的、可被罗列的,同时绝对高尚的经验。昆鸟和他的朋友们,已经结束了某种蓝色时期,进入了艾略特所说的二十五岁之后的岁月;更何况,昆鸟本人就是在二十五岁的年龄开始写作。昆鸟对当代诗歌的四十年流变明烛于心,他有自己清晰、老道的判断。例如,他屡次在聊天时说到,年轻一代的写作者应该重估朦胧诗的价值,而不是将它弃若敝履。而十几年前的“盘峰论争”对他的影响是,他的诗歌文本是口语化的,但他本人却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所以昆鸟的写作自然而然地总结了他的先驱者们。

在他最近撰写的一篇诗歌批评中,昆鸟谈论当代诗歌与同时代人。他指出我们的境遇三种:其一是“对大话语的全盘拒绝”,其二是“这一代的写作者往往很难辨清自己的亲缘关系”,其三是“趣味、审美主义统治了当今的文学”。通过文章和发言,昆鸟直截了当地抵达当代问题的核心。他明白自己是谁,也知道自己四围的地形,作为当代诗人他有着明确的诗学抱负。这抱负是他所认识到的历史强加给他的,而他的身躯必须承受它。这样的一个人,不可能不紧张,不可能不焦躁不安,以至于连续几个夜晚无法入睡。想到这一点我再重新看他的作品,它们终究显得是自传性的,虽然经过了诗歌技巧的变形。而行文至此,我有必要把昆鸟一分为二了:短诗的昆鸟和长诗的昆鸟。清楚他的历史性视野,是恰当的准备,之后我们可以阅读他的《肉联厂的云》。

《肉联厂的云》收录在第四辑中,它是诗集中的唯一一首长诗。事实上,在当代诗歌中,长诗与短诗并没有十分清晰的界限,我之所以确认这是一首长诗,是因为它的致密和沉重,昆鸟的长诗虽然只有一首,但却能够从他身上取走一半的重量。在《肉联厂的云》中,修辞的问题已经退隐了,也因为它在短诗中已经纯熟,足够他来锻造更庞大的物件,呈现自己对当代生活的认识,用诗歌语言来排列码放历史哲学。全诗共分七节,第一节开篇写到当代生活的背景和“我们”的身世,“谁讲述田园,谁就该扇自己耳光”,在这里“土地已经避孕,种子却照例被埋下”。第二节描述我们的现状,它就是“伪秩序,伪道德,伪文化”,“它历史性地嘲弄了我们的愤怒∕又把我们的失败摊派给辩证法”。第三节用抒情诗体进行反讽,我们“从许多层梦境里醒来”,进入了信仰和价值观的崩塌时期,“黑着脸的天空突然来到面前,怎么办”,但没有人引领我们,只能狂欢式地胡乱呼喊“全国人民大撒把万岁”。在第四节,“把先贤祠改造成宠物商店之后,我们获得了终生有效的道德免疫力”,我们又再度适应了这样的生存环境,“先是习惯了,接着就变得熟练了”。最后三节篇幅均稍短一些,也因为全诗的逻辑在第四节走到了尽头:第五节提到我们处在“第五时代”,这是塑料的时代,“我们已能塑造一切”已经成为世纪病;第六节哀叹我们丢掉了枷锁,如同丧失了坐标;第七节中的“我”已经接受了这样的现状,而“我们的孩子还将在大地上迷路”。全诗以悲剧结尾。

早在1940年代,沈从文等人就试图通过长篇小说的写作,来寻找自我在历史进程中的位置,而如本雅明所说,历史天使面前的残垣断壁却越堆越高,直逼天际。《肉联厂的云》并不是完美的作品,它在结构上并不均衡,最后三节诗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下变得仓促(这压力来自中国的未来)。但虽然如此,在大部分写作者沉浸于自己的个人生活、私人情绪的时候,这首长诗的严肃关怀和高亢音调,使它在我们的当代文学中闪耀着光芒。需要补充说的是,这里的严肃和高亢有别于海子式的长诗;昆鸟的诗歌建筑扎实地建立在地面上,他的现实感来源于“盘峰论争”之后中国诗歌的自我训练。

此外,《〈鹿苑〉及其阐释》也是昆鸟的一首重要作品。这首诗我曾听他公开朗诵过,当时的诗名叫《为自己建造〈鹿苑〉,并接受其中的屈辱》,昆鸟是一个反复修改、炼句的诗人,由此可见一斑,他在斟酌之后,还是将戏剧意味更浓的“建造”一词删去了。这是一首关于审美的诗,也可以看成是昆鸟虚构的一种个人简史,它的修辞和节奏中有吸引人的神秘气质。早期作品中的紧张感,到这时已经炉火纯青,像一张紧绷的弓,随时可能会被某个意外的东西触碰,它只能是昆鸟式的。在书中附录的作者访谈中,他也对这首诗做了详细的解读。

昆鸟是这一代青年诗人中特点鲜明的一位,我们的整体美学倾向,我们的哲思、超验性,都在他的作品中一览无余。出于某种反叛精神,他将诗集命名为《公斯芬克斯》,这来源于他的《灵魂目录》诗中一句无所用心的“斯芬克斯是母的”。这种即兴的、随意的态度,来源于他对正统话语采取的消解立场,但作为一个严肃的思考者,这种消解使他身上产生自我对立,这也是他紧张感的重要来源之一。他主动地将自己抛掷进入当代诗歌的四十年场域,在谈论同时代人的文章中,他还说,“诗歌不是个人精神的后花园,而是前哨,祝我的写作早日成为诗歌总进程的炮灰”。这并不是言过其实,须知在漫长的潮流中,我们的有效期往往是由我们的历史境遇决定的,我们都将融入莱奥帕尔迪式的无限。这令我想起《灵魂目录》中的另一段诗句:“我在一种奇怪的光里看见东西∕那种光在我的屋子里住下了∕我能看见一切∕但那光是黑的”。

2016年5月30日

同类推荐
  • 你也能过好日子

    你也能过好日子

    作为一个报告文学家,本书作者曾经多年深入调查过中国最重要的几个崛起的市场和广东、江浙一带最富裕的地方,以一名文学家的身份和目光,同当地的官员、百姓和那些亿万富翁们纵情地畅谈他们的创业经历和传奇的赚钱之道,并且常常被感动和惊喜。
  • 读点经典大全集(超值金版)

    读点经典大全集(超值金版)

    美国的一个影评人大卫·邓比,在48岁那年重返大学校园。起因就是当年发生在美国知识界的一场争论--如何对待西方传统“经典”?我们国内也有关于“阅读经典”的争论,几乎就是多年前发生在美国的那场论战的翻版。无论是支持或反对阅读经典,尤其是国学典籍的,都在实际上离他们所讨论的那些书--文学、哲学、历史的作品--特别远。比如四书五经,它们毫无疑问既是国学也是经典,但它们真如某些人所言是邪恶的根源,或者如另外一些人所言,是民族精神的源泉或21世纪的希望吗?得到真实答案的最好办法,就是带着今天所遇到的问题,把这些书认真地读一遍。
  • 如何读,为什么读?(名家文学讲坛)

    如何读,为什么读?(名家文学讲坛)

    《如何读,为什么读?》是布鲁姆在年近古稀时出版的一本个人化的导读著作,这位阅读大师、智慧老人、经典的经典读者为我们正本清源,梳理西方不朽作品,谈论他从童年到晚年喜爱的诗、小说、戏剧。本书可以说是《西方正典》的互补版,已读过《西方正典》的读者,可在这里再探索和再发现西方正典,以及再接受布鲁姆的批评能量;初次接触布鲁姆的读者,则可从这里开始,踏上寻访和分享西方正典的旅程。
  • 观点(译文随笔)

    观点(译文随笔)

    《观点》是英国著名作家、“故事圣手”毛姆生前出版的最后一部文集,这既是一部精彩迭出的随笔集,同时也是一部知人论世、体贴入微的文学评论集,涉及的人物和主题从大诗人歌德的小说到一位印度教圣哲的精神修为和人生故事,从法国三位以日记闻名于世的作家的自我中心和尖酸刻薄到英国神学家兼大主教蒂乐生的宽厚仁慈及其平实自然的文体,特别是通过对他赞赏的爱伦坡、吉卜林,尤其是莫泊桑、契诃夫和曼斯菲尔德等几位短篇小说大师人生经历与艺术特色的解读,对于短篇小说这一他本人也是当行大师的文学样式进行了一番精彩而又深入的探讨和剖析。毛姆以其塑造小说人物的洞察力和讲故事圣手的高超技巧,活画出一组组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不同领域的文人形象,进而深入到他们的文学世界和内心灵魂,最终打通的是普遍的人性和人心——从“文心”到“人心”,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这也可以看作毛姆一生不变的终极“观点”。
  • 桑德堡诗选

    桑德堡诗选

    卡尔·桑德堡(Carl Sandburg, 1878—1967)是一位地标性的美国现代诗人、作家、编辑,一生中先后三次荣获普利策文学奖:两次颁给他的诗集,一次颁给他的林肯传记。在他的有生之年,桑德堡被公认为美国当代文学的丰碑,他的诗歌作品——包括《芝加哥诗集》、《剥玉米的人》、《烟与钢》——尤其受到好评。本诗集从桑德堡一生中创作的全部作品集中精选了206首诗歌,囊括了诗人大部分的代表作,填补了国内出版界在桑德堡作品译介上三十多年的空白。
热门推荐
  • 你似拂过韶华的春风

    你似拂过韶华的春风

    一部很想写的小说,透剧情就无聊了,随意写写,希望大家可以看下去。不知道的才是好的,才能促使大家继续读下去。是不是,各位亲们。~( ̄▽ ̄~)~
  • 出卖

    出卖

    以“铁路战争”为故事背景,描绘了一幅俄、日争夺三江地区资源的真实图画,生动而深刻地展现面对外寇,有人出卖身体、灵魂,直至民族尊严和国家财富。一个土匪头子采用绑将军女儿的票,反过来又救她的手段,获得将军的信任招为女婿。将军被俄国人暗杀后,他掌管了巡防军。这位草头王司令危机四伏,他的身边既有早年潜伏下来作为将军义女的俄国间谍雨蝶,又有日本情人美女间谍月之香,还有革命党秘密派到司令身边做副官的人……故事在这些人之间错综复杂地展开。作者笔下一群特殊人物——墙头草县知事、唯利是图的商贩、富有正义感的木帮总管等群相,既有一致同慨敌人,又有自己选择道路和独特性格。
  • 生死虐恋之曼珠沙华

    生死虐恋之曼珠沙华

    花开叶落,叶绽花萎,隔岸相望,生死恋人;命运之轮的转动:永生永世,不得相见!
  • 坑爹萌娃:总裁爸爸糊涂妈咪

    坑爹萌娃:总裁爸爸糊涂妈咪

    月黑风高夜,入错房间,睡错了人,还一不小心生错了娃,不但坑爹,还坑妈。小宝贝冷着小脸:“老妈,他是你男朋友吗?他会当我后爸吗?”妈咪心虚:“我不认识他。”某人眯起眼:“不认识?是要我和你重温六年前那一夜,好让你重新认识我?还有,小鬼,我不是你后爸,我是你亲爸。”小宝贝:“老妈,我不喜欢他。”妈咪:“我也不喜欢他。”某人黑着脸:“回家看我怎么收拾你们。”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穿越之我为岳灵珊

    穿越之我为岳灵珊

    凌珊意外穿越了,成为笑傲江湖第一炮灰女配岳灵珊。肿么办?当然是好好练功,打跑那些牛鬼蛇神,顺便把令狐冲培养成自己的小奶狗,不让任盈盈拐跑他。注——本文乃是《笑傲江湖》的同人文,大概三四十万字左右,全完免费不上架,算是给大家发福利了。
  • 南宋军神

    南宋军神

    特种兵政委刘涚肉身穿越到1130年,被金兵当成细作扔进牢狱,越狱时不经意救了岳飞麾下大将高宠,本以为找到靠山,却不料高宠竟然是...面对破败的汉人江山,刘涚绝对秉承岳飞的遗志直捣黄龙,却坚决反对对南宋朝廷的愚忠。他组织起广大人民群众,用土地和粮食来号召大家:“此时此刻我们当万众一心,修建起‘心’的长城。吃了我们的吐出来,拿了我们的还回来,杀了我们的,那还说个屁,杀回去!”
  • 豪门隐婚:亿万总裁的千金妻

    豪门隐婚:亿万总裁的千金妻

    【新文《废后重生:娘子,跟朕回宫》已发,欢迎大家入坑】她是地狱归来的复仇女神,妖艳绝伦,同时却又极致优雅。他是帝王般的存在,无论是商政两界还是黑白两道都对他礼让三分。当她妩媚的站在他面前:“我来应聘欧阳氏的女主人”。某男冷冷扫视一眼:“滚”某女:“你滚一个我看看”。于是,某男开着那拉风的布加迪威龙扬长而去。三年后,某男将她拦住:“喂,女人,我要招聘!”某女轻轻一笑:“对不起,本小姐对你没兴趣了!”
  • 主母无敌:相公是只狼

    主母无敌:相公是只狼

    白月笙一直觉得,作为一个驯兽师,她可以和任何一个动物搞好关系,而且,不管动物怎么样,她都会很爱护。但是当她被一只发情的黑猩猩踢到河里之后,只想骂一句——卧槽!被踢了,被淹了,于是她穿了。人家说,穿越是一件美事,穿越到大家族,你就吃喝不愁,穿越到普通家,你可以利用现代知识发家致富。但是,谁能告诉她,穿越到新房该怎么做?一睁眼,白月笙呆着的地方,不是医院,也不是什么穿越的大小姐的闺房,而是一个新房!听说,她的相公很凶残,听说她的相公无人性,听说她的相公娶了十七次老婆,结果都死于非命,听说······片段一洞房中,白月笙一脸的郁卒,警惕的看着站在自己洞房门口的一人一狼。“这是什么?”白月笙指着那紫色华服的老夫人,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果然,下一秒只听那人道:“这是你相公,好好伺候着。”说完,命人将笼子抬了进来。只听嗷呜一声,吓得所有人全然消失。白月笙捂脸,所以这才是娶一个死一个的真相?片段二人家说,驯夫有道。白月笙相信,她一定是最好的妻子。别问她为什么。花园中,白狼笨拙扫着尾巴,黑漆漆的大眼直勾勾的盯着白月笙,两只耳朵不断的扑闪着。不远处,一个穿着白色衣服的女人正一脸嫌恶的往他们这里扔骨头,白月笙见此,笑的万分灿烂,指着女子的方向对白狼道:“相公,咬她。”余下,只听嗷呜一声后,花园中,女子的惨叫声此起彼伏···片段三相公有三好,毛暖,耳软,暖床宝。圆月之夜,白月笙搂着白狼睡得正熟,一阵刺痛后赫然清醒。就见一白发男人对着她的脖子,不断舔咬。白月笙见此,只觉得头皮发麻,讪笑道:“公子,我是二手货,采花在隔壁,我家小姑是天下第一美人。”话音一落,只听到这白发男子缓缓抬起头,头顶上的两只可疑的白耳朵闪现,扑闪着极为可爱。精致的脸上勾起一抹妖孽的笑容,声音沙哑道:“我就爱娘子你这个二手货。”*********************************************************************************于是,这就是一个驯兽师,为了生命安全驯化一只披着狼皮的妖孽,最后反被压倒的故事。咳咳,不要问我这文下限在哪里,那种东西不能吃。
  • 安若娉婷

    安若娉婷

    她,借太尉大小姐安娉婷之身意外重生。本以为从此开挂,走上人生巅峰。谁晓已被指婚当朝丞相二公子,市间相传,此人品行不端,身有残缺!再看生母早逝,父亲淡漠,兄妹排挤…她,该逆来顺受,或是奋起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