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5900000049

第49章 唯识学的实践理论(10)

菩萨修十波罗蜜多胜行,断十重障而证十真如。菩萨于十地满心金刚无间道,断二障种子,证二空,至解脱道,舍余有漏(有漏善三无记法全异熟生少分)及劣漏种(即十地中所生现行及此种类中下品种)证四智菩提四涅槃妙果。此菩提涅槃二果,正为转舍烦恼、所知二障所得,即转烦恼障得涅槃,转所知障得菩提,名二转依。此二转依即究竟无漏界,即是唯识五位之究竟佛位,是佛果,也就是妙觉。《唯识三十颂》云:“此即无漏界,不思议善常,安乐解脱身,大牟尼名法。”此颂之意:

一者“无漏”,至究竟位,诸漏永尽,非漏随增,其性清净圆明,故名无漏。

“界”,界即藏义。大菩提能含摄有为诸功德,真涅槃能包藏无为大功德故。又界者,因义,此大果或为所缘或为增上,出生五乘利乐事业故。

二者不思议、善、常、安乐,究竟无漏界二转依果体所具有之殊胜德性。不思议者,此转依果,甚深微妙,超过寻思言议道,绝比无方,故曰不思议。

三者善,善有四义:一、清净法界真涅槃,离生灭,极安稳。二、四智心品大菩提。妙用无方,极巧方便。三、无为有为,二皆顺盖。四、与不善法相逢,故说为善。

四者常,常者真涅槃无生无灭,性无变易,故说为常。大菩提所依真如常如,又所化有情无尽期故,无断无尽,亦说为常。

五者安乐,安乐者清净法界,众相寂静,故名安乐。四智心品,永离恼害,故名安乐。此二自性皆无逼恼亦能令一切有情安乐,故二转依果俱名安乐。

解脱身者,解脱生死及缚法所得果身。二乘唯永远离烦恼障缚,无十力等殊胜功德法,故但名解脱身,不名法身。

大牟尼者,牟尼梵语,此言寂默,即一切法性相离言不二法门。大觉世尊,成就此不二法门无上寂静法故,名大牟尼。此牟尼尊所得二果,永离二障,无量无边力无畏等大功德法所庄严故,不惟名解脱身,亦名法身。如《解深密经》云,由解脱身故,说一切声闻独觉与诸如来平等(藏本意谓相似而平等)。由法身故,说有差别。

法身者,诸功德法体依聚义。法身有总相别相二种,此所言法身,兼如如如如智,二法,即总相法身,三身之总称也。

菩提,梵语boadhi,意译为觉、智、知、道。广义而言,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之智慧。即佛、声闻、缘觉各于其果所得之智慧。此三种智慧中,以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之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梵语anuttarasamyaksam·bodhi,意译为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等觉、无上正真道、无上正遍知,含有平等、圆满之意。大乘菩萨行之全部内容,即在成就此种觉悟。然而所觉悟之境有事理二法。理者,涅槃也,断烦恼、证涅槃之一切智,通三乘之菩提。事者即一切有为诸法。断所知障,知诸法之一切种智,为佛菩提。佛菩提通此二,故云大菩提。其体为无漏八识。菩提断所知障故,第八识离有漏,变现无漏清净之色心,住生死涅槃无差别,利乐有情名曰菩提。

菩提有四无漏智与之相应。

1.大圆镜智相应,此转有漏第八识所得。此智离我、我所执及一切能取、所取分别,能缘的行相及所缘的内境,皆微细难知。而与一切境相不愚不忘,性相清净,离诸杂染,涓一切纯净圆满色心现行功德所依,又任持一切种子功德,能现生佛果依正二报,及余三智之影像,无间断,尽未来际如大圆镜,能影现众多色相。

2.平等性智相应,此转有漏第七识所得。此智无我无执,观一切法及自他有情愿皆平等,大慈大悲恒共相应,随十地诸菩萨所乐,示现他受用身及国土等种种影像。

3.妙观察智相应,此转有漏第六识所得,此智善观一切诸法不出二相,无碍自在而转,又摄藏无量陀罗尼门、三摩地门及所发生六度、十力等无量功德无量珍宝,于大众会中,起无边神通,自在转大法轮,断一切疑,令诸有情皆获利乐。

4.成所作智相应,此转有漏前五识所得,此智为欲利乐地前菩萨及二乘、凡夫等,遍于一切世界,亦现种种无量数不可思议变化三业,成就本愿力所应作事。

如果转有漏诸法,得四无漏智,即前所述之“转识成智”或“转识得智”。于佛果地,诸心心法分位,所现诸功德中,智最胜,以智为名,具足四智,得大菩提是究竟佛果位,而得涅槃。涅槃,梵语nirvāna,意译作灭、寂灭、灭度、寂、无生等。与择灭、离系、解脱等词同义。或作般涅槃(般,为梵语pari之音译,安全之义,意译作圆寂)、大涅槃(大,即殊胜之义,又作大圆寂)。原来指吹灭,或表吹灭之状态;其后转指燃烧烦恼之火灭尽,完成悟智(即菩提)之境地。此乃超越生死(迷界)之悟界,亦为佛教终极之实践目的。唯识学立四种涅槃:

1.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又称自性清净涅槃、本来清净涅槃、性净涅槃。谓一切法之实性即为真如之理。一切诸法虽为客尘烦恼所覆障,然本来自性清净,具有无量微妙功德,无生无灭,湛然如虚空,一切有情平等共有,与一切法不一不异,又离一切相而无有分别,且言语、思虑皆泯绝,唯圣者始能自内证之。

2.有余依涅槃,略称有余涅槃。谓断烦恼障所显现之真如之理。烦恼障虽灭,然尚有五阴之身而为所依,故称有余依涅槃。

3.无余依涅槃,略称无余涅槃。谓出离生死苦所显现之真理,即烦恼障尽,所余五阴之身亦灭,失去一切有为法之所依,自然归于灭尽,众苦永寂。

4.无住处涅槃,谓断所知障所显现之真理。即断智之障,则得生死、涅槃无差别之深智,于二者无有欣厌,不住生死,亦不住涅槃,唯常与大智大悲相辅,穷未来际,利乐有情,然虽起悲智二用而体性恒寂。

以上四种涅槃之真如体理虽然有别,但其真正显得者,则为后三种涅槃。因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则为灭尽烦恼、依身、所知障后,方显得者。若论凡圣一切对于此四种涅槃之具与不具,则一切有情皆具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二乘之“无学”既已断尽烦恼,故具有余依、无余依二种涅槃;佛悉断尽烦恼、所知二障,故具四种涅槃。

佛果妙觉位所得二转依果,为无量无边大功德法所庄严,甚深微妙,故称法身。此法身相有三:

1.自性身,指自性本有之身,非依后天人为而得者。依唯识学所说,此身即诸如来之真净法界,为受用、变化、平等之所依,离相寂然,绝诸戏论,具足无边无际之真常功德,而与法身同体。然法身仅意味功德法所依,为凸显自性得之义,故立自性身之名。

2.受用身,指圆满一切功德,住纯净之土,恒定用法乐之身。唯识学谓受用身即为佛身,其自身能受用广大之法乐,并能令其他众生受用法乐。受用身可分为二:(1)自受用身,为佛自受用法乐之身。即实智身,系与大圆镜智相应之无漏的第八识所变现;乃历三无数劫,积集无量佛智,修自利之行,生起无边真实功德,及极妙圆净之常遍色身,而自受用微妙之喜乐。此身有酬因所感之义,故亦称报身。(2)他受用身,系佛之平等性智所示现之化他的微妙净功德身。佛以大慈悲而应十地菩萨之根性,示现十种相海,居于纯净佛土,令诸菩萨受大乘之法乐。佛为初地菩萨所示现之形相为百叶台上之身。为二地菩萨示现为千叶台上之身;乃至为十地菩萨所现者,为不可说不可说台上之身。其一叶即三千大千世界。十地大菩萨历三无数劫,修利他之行,满足所证之色等化身;为众生现种种形,说种种法,而受大法乐,称为他受用身。此身有应身示现之义,故亦称应身。

3.变化身,又作为化身、变易身。诸佛为欲利益安乐地前菩萨、二乘及六趣等众生,由成事智变现无量随类化身,令彼脱离恶趣,出离三界,而入于初地。

法身有三种,佛土亦有三种。

1.法性土,指法身所住真如法性之土,亦即佛身所依之土。又作法身土、法性净土、法土。《大乘义章》卷十九谓:“法性土者,土之本性,诸义同体,虚融无碍,犹如帝网,亦如虚空,无碍不动,无所有等,同体义分,《地经》所说真实义相,即其义也。……彼土实性,显成我用,名法性土。”法性土与法性身,其体本即一真如,但所取证之法体为法性土,取能之觉相为法性身,并非法性身之外另有法性土。

2.受用土,指受用身所居之土。亦称报土、报地。就佛之受用身所居土而言,系自受用法乐与他受用法乐之净土。据梁译《摄论释》卷十三、卷十五载,受用土依止受用身而成,菩萨之受用土亦可谓系自、他受用法乐之清净佛土。此净土之相具足色相圆净、形貌圆净、量圆净、处圆净、因圆净、果圆净、主圆净、助圆净、眷属圆净、持圆净、业圆净、利益圆净、无怖畏圆净、住处圆净、路圆净、乘圆净、门圆净、依业圆净等十八圆净。

《摄大乘论》等皆谓,受用土唯有一种清净佛土,然《佛地经论》则谓受用身有自、他之别,受用土随之有自受用土、他受用土之分。据《佛地经论》卷一载,自受用土为自受用身所居,其量无边,周遍法界;他受用土为他受用身所居,故随机宜示现,而有大、小、胜、劣之别,其改转不定犹如变化之土。

3.变化土,略称化土。即佛变化生所住之土。据《成唯识论》卷十载,变化土即佛以成事智之大慈悲力,由往昔所修利他无漏净秽佛土之因缘成熟,应未登地之诸菩萨、二生、异生及六趣众生之机宜,示现净、秽之各种佛土。《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七谓:“变化土,通净及秽。”

修习唯识,达究竟位成就二转依妙果,总经三大阿僧祇劫。阿僧祇,梵文asam·khya,意为无量数、无央数;劫,为极长远之时间名称,有大、中、小三劫之别。三度之阿僧祇大劫,即称三大阿僧祇劫。以三劫配于修行之位次,诸经论所说不一。据《摄大乘论本》卷下之说:

1.初阿僧祇劫配于地前菩萨之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等位。

2.二阿僧祇劫配初地至第七地之位。

3.三阿僧祇劫配第八地至第十地之位。

初劫为唯有漏,一行之中唯一行;二劫有漏无漏杂,一行中修一切行;三劫纯无漏相续,一行中修一切行。经三大阿僧祇劫圆满方证佛果。

另据梁译《摄大乘论》卷下,则举出七阿僧祇与三十三阿僧祇之说:

1.七阿僧祇劫:(1)不定阿僧祇,(2)定阿僧祇,(3)授记阿僧祇(以上三项配地前之三十位),(4)依实谛阿僧祇(配初地至第三地),(5)依舍阿僧祇(配第四地至第六地),(6)依寂静处阿僧祇(配第七、第八两地),(7)依智慧阿僧祇(配第九、第十两地)。

2.三十三阿僧祇,即地前有:(1)住行阿僧祇,(2)精进行阿僧祇,(3)趣向行阿僧祇。十地中则各地皆有三阿僧祇,盖以每地均有入位、住位、出位三种位次,第一位立一阿僧祇劫,合地前之三阿僧祇劫,则总为三十三。

所立劫数虽为七、三十三,然其劫量则与三阿僧祇劫无异。《优婆塞戒经》卷一《修三十二相业品》谓:“菩萨摩诃萨修是业已,名为满三阿僧祇劫,次第获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善男子!我于往昔宝顶佛所满足第一阿僧祇劫,燃灯佛所满足第二阿僧祇劫,迦叶佛所满足第三阿僧祇劫。”

同类推荐
  • 挺胸的意味:利他

    挺胸的意味:利他

    本书分为政治人的胸襟、处众、认知世间等三卷,探讨了社会价值观以及如何处众融和等问题,讲佛家之经意,又融合修身治国平天下之实践,通俗而易懂。星云大师,1927年农历七月二十二出生,原籍江苏江都,为临济正宗第四十八代传人。
  • 中国佛教(第一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佛教(第一卷)(方立天文集)

    今年是方立天先生从教五十周年,明年即将迎来八十大寿,值此欣盛之时,结集以为纪念。方立天先生为人可敬,为学可信,毕生孜孜矻矻,专注于中国哲学、佛学与文化的研究,著作颇丰,影响非凡。文集共12卷,凝聚方先生一生心血之作,堪为集大成,在中国哲学与中国佛学研究领域,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关键意义。
  • 中观学概论

    中观学概论

    《唯识学概论》内容简介:《中观学概论》和《唯识学概论》两书的作者弘学居士,本名李英武,重庆南岸人氏。外祖母、母亲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弘学是我汉藏教理院同班同学正果法师的忠实弟子。1993年他写了《佛学概论》,我专门为他写了序,并希望他能“写出中、高两级佛学院校学生阅读的佛学书籍,并作为各级佛学院校的教材或参考资料”。
  • 圣经的故事(精装插图本)

    圣经的故事(精装插图本)

    《圣经》是人类伟大的遗产。它并不是单纯的文学书、哲学书或历史书,但它却是众多文学书、哲学书和历史书的智慧之源。《圣经》原典的庄严神圣常使人望而生畏,而那些纷繁的人物、漫长的历史进程也令初学者难以理清头绪。但经过房龙通俗有趣的写作,这本《圣经的故事》不仅保留了《圣经》原典的精神,也使更多人感受到了《圣经》的无穷魅力。
  • 道家妙语话人生

    道家妙语话人生

    道家学派对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艺术等诸方面的重大影响都是不可低估的。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它作为中国人的处世修身之学,与儒家思想分庭抗礼而又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基本内核,它产生了老子、庄子两位世界级的大思想家,它的思想丰富了人类文明的精神宝库。《道家妙语话人生》在编选原文的基础上,主要选用了道家的、一些经典名著中的“妙语”,例如老子的《道德经》,庄子的《华南经》、《列子》、《淮南子》,以及道教兴盛时期的一些著名代表人物,如阮籍、嵇康、陶渊明等人的经典“妙语”,在正文中,对“妙语”进行了阐释,用浅显的语言铺陈“妙语”的精髓,让读者更加容易理解“妙语”的真正含义。
热门推荐
  • 许家印内部讲话

    许家印内部讲话

    本书深刻还原和剖析了恒大集团发展过程中关键性的时间点,以及其精神领袖许家印所扮演的角色,他如何创业,指引企业的成长,如何以一人引领创业团队,战胜种种困难,成功应对企业所面临的一次次危机。在创业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种种困难,如资金不足,人才亟缺,没有市场,等等,纵观商海风云,许家印也有自己的核心价值理念。他是如何带领恒大度过一个又一个“寒冬”,使其成为中国规模最大,销售面积最广的地产企业呢?他又是如何在前途黯淡遭人唾骂的中国足球大背景下扛起中国足球大旗的呢?相信你从这本书可以找到答案。
  • 八荒四海录

    八荒四海录

    这是一本短篇故事集,题材不定,作者随缘更新。第一篇《奈何》,文案:“世人皆说你与月老不同,果不其然,一个结人姻亲,一个尽做拆散之事!”孟婆:我在此,是为了还我孽债。月老:大概是我不懂情爱,才让我多看看这世间情事。
  • 幸运草

    幸运草

    九月已立过秋了,暑霸王完全没有撤退的意思起源于黄河流域的二十四节气在岭南一带仅仅具有时令上的参考意义,漫长的夏季仍将无边无际地延续下去花草树木都热烈地盛开着,生长着路边的巴拿马橡树垂挂着千丝万缕的胡须,像疯女人的长发,大风一吹,徐徐飘荡棕榈树、散尾葵、凤尾竹、不结果子的大王椰,一年四季,不知疲倦地绿着凤凰花快凋谢了,残红依旧惊心,台湾相思、木棉、榕树、紫荆,一起静静地怡然伫立,撒下一片可贵的浓阴花开得最艳的是簕杜鹃,一大蓬,一大蓬,绚烂夺目簕杜鹃是这个城市的市花,又名三角梅、九重葛花期长,又容易成活,剪个枝子,就可以蔓延开来。
  • 孽徒成妻,呆萌徒儿缠上身

    孽徒成妻,呆萌徒儿缠上身

    十岁生辰,她遇上他,救了他。尔后,祸事临身,他受爹娘所托带着她逃离。不过几日,她便成了他的徒,受他特有的清冷下的宠溺。她所要的一切,他都答应。“师父师父,小语要吃糖葫芦。”“喜欢便拿,不能多吃。”“师父,小语想要凭自己的能力当上你的徒弟。”“若这是你所想,那便努力吧。”“师父,小语输了,小语不能当你的徒弟了。”“小傻瓜,师父有说过赢了的人才能当师父的徒弟了吗?”他对她的好,她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师父,从今往后,上天下地,六界之中,只要师父所愿,小语无论放弃什么,都会为师父达成心愿!
  • 快穿:大人,别动手

    快穿:大人,别动手

    我们的口号是什么!全心全意收集信仰力!我们的目标是什么!尽心尽力收集信仰力!收集信仰力,我让你成为这片星辰大海中最靓的仔!意外绑定来一个宿主,0748表示:女人,你还我青春!当懵逼二愣子的软妹子睡神变为易燃易爆炸的小暴龙,0748尔康手:大人,别动手!######啊啊啊,简介略渣,凑合着看吧######爱你们,笔芯
  • 繁华一世只予你

    繁华一世只予你

    四年前,她温柔谦恭礼让隐忍,却被男友、闺蜜、至亲背叛。四年后,她强势回归,只为让那些人得到应有的惩罚。然而……程影后的复仇还没开始,就被凌先生缠的分身乏术。“凌景翌!我和你之间早就完了。”“是吗?可你欠我的还没还清。”某先生笑道。“那你想怎么样!”“我可以接受各种还债的方式,只要是你。”
  • 您的克星已上线

    您的克星已上线

    过年了,穿进游戏世界,把最美NPC抱回家。
  • 青萍之末

    青萍之末

    文学是感受心灵创伤最深的艺术门类,而作为人,恐怕女人最能以其细腻的艺术感受去表白心灵创伤的痛苦。然而这种表述在不同的女人那里则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与方式方法。综观这几年来的女性小说创作,尤其是长篇小说的创作,我们碰到的是这样一个无可回避的事实:一方面,许多有才华的女性作家以其独语方式彻底解构了作为主流话语的男性文化视阈,举起了鲜明的女权主义旗帜;另一方面,她们处处与这个世界构成一种敌对关系,尤其是对性别的敌视更是成为她们行文的唯一视角。再就是消解一切文本的价值意义,使小说走向极端个人化的写作道路。
  •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远离心理创伤的童年(第五版)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远离心理创伤的童年(第五版)

    与其说这是一部关于教育的书籍,不如说这是一部用心血凝成的关于爱育的宣言。李跃儿,这位由酷爱艺术的女画家,到有心将自己的常识传授给下一代的老师和母亲,在经历了太多传统教育的失败之后,终于大彻大悟;终于从高于孩子的“教育宝座”,回到了自己也曾拥有过的蓝天乐土;终于以平等的姿态,来看待孩子的成长;终于开始享受孩子们创造的多彩世界……
  • 迟早喜欢你

    迟早喜欢你

    【已完结】(特别标注:女主-黎早早男主-裴舟白!!!)黎早早从来没想过自己这个计算机系渣渣女和八竿子都打不着的大神裴舟白也能扯上关系。-什么?大神关注她很久了!什么?大神说...喜欢她!什么?大神竟然布了这么大一张网来追她!-为了防止广大女同胞群情激奋对她当街喊打,抱紧电脑逃!赶紧逃!*part1:某女历尽千辛保送到东湖大学“学长,为什么你也选择湖大?”大神双手插兜,眉目淡然:”守株待兔。“*part2:某女拉着行李箱四处奔逃“学...学长,你怎么在这里?”大神坐在自己的行李箱上,眯着眸子抱臂环胸:“继续跑啊?怎么不跑了?”正所谓大神追妻路漫漫,任重而道远。作者:有糖在手,天下我有。【校园甜文】【轻松向】【双学霸的恋爱之路】【女主非傻白甜】坑品有保证,欢迎入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