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8200000063

第63章 后出师表

蜀吴之间的联盟,这段时间并未发生变化。

孔明早在魏国曹丕建造龙舟企图侵犯吴国之前,便遣邓芝去吴国要求重修旧好,孙权也派张温作为答礼使回访蜀国,两国自此重结唇齿之谊。这种联盟关系当年确保孔明胜利完成征讨南蛮,此后亦未横生枝节,并一直维系至今。

由此便不难理解,为何魏国在取得街亭大胜、击退蜀军之后,立刻将矛头指向吴国,曹休误中周鲂诱敌之计对朝廷的建言,并非魏国攻吴的主要原因。

其根本在于蜀吴两国的盟约内容:“当魏国侵犯吴国时,蜀国应立即从背后进击魏国;若魏国与蜀国发生战事,吴国有义务从侧面对魏国进行打击。”

正是根据此条款,祁山、街亭之战爆发之后,吴国必须向魏国侧翼采取军事行动。

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蜀吴结盟的目的,魏国自然洞若观火,对吴国的动向,魏国也始终怀有高度戒心。在如此剑拔弩张的气氛中,当周鲂施出诈降诱敌之计,自然立刻引发了魏吴两国的战火。

曹休兵败溃退之后,吴军并未乘胜追击,而是随即班师回朝,这是因为他们已经履行了盟约中规定的对蜀义务。吴王孙权更将战况写成书简,派使节前往成都送呈蜀帝,在炫耀辉煌战果的同时,也未忘夸耀自己信守诺言之举:“吴国重视两国盟约,石亭之战便是明证。贵国尽可放心遣孔明前去攻魏,吴国定会恪守盟约,扰乱魏境,使其首尾两端不得相救,疲于奔命而已。无论魏国如何强劲,只要两国同心协力,必可将其击溃。”

再看此后魏国的动静。曹休石亭大败之后,惶恐羞愧交加,气忧成病,逃回洛阳不久,便痛疽发背而死。

曹休乃魏国元老,又是皇族,故魏帝曹睿敕令厚葬。司马懿此时正被派往南部边境应对吴国,听说曹休病故,立刻以参加葬礼之名,十万火急赶回都城。诸将对他此举大惑不解:“都督何故如此匆匆赶回都城来?”

司马懿答道:“我军虽在街亭对蜀奏凯,却在石亭败于吴国。我料孔明休整之后,必会再次迅速起兵,乘虚来取长安。倘若陇西告急,我司马懿不去,何人可去抵挡孔明?因此只得慌忙赶回。”

诸将听罢,全都哂笑而退,私下议论道:“没想到司马懿如此惧怯。他定是感到吴强蜀弱,前次街亭占了便宜,现在打不过吴国,才打算再去对蜀国打个胜仗。”

司马懿向来不在意别人的毁誉褒贬,现在更是充满自信,我行我素,悠然待在洛阳,有时也去上朝。

却说孔明自街亭战败以后,一直在汉中整军练兵,装备与军粮也已按计划筹措齐全,正在静观局势,寻找进攻魏军的机会。

听到传来吴军大捷的消息,蜀帝赐酒三军。孔明于某晚摆开筵席,晓谕天子恩赐,并借此嘉勉将士隐忍奋发的斗志。

举杯欢饮之时,忽然一阵狂风刮来,将亭前松树吹折。孔明见此异状,眉间聚起一团阴云,但随即面不改色地继续与众人共饮,不想扫了在座将士的兴致。但不多时,一名侍卫前来禀报:“赵云之子赵统、赵广前来求见,可否召其进帐?”

孔明一听,顿时惊得脸色苍白,手中酒杯掷地,惨然嗟叹道:“不妙!老松刚被狂风吹折,赵云之子即来见我……”

孔明的不幸预感果真立刻应验。赵云的两个儿子一被侍从带进帐来,便禀报了父亲赵云病殁的消息:“家父已于昨夜亡故。”

孔明仔细听其说完经过,潸然泪下,不禁叹息道:“赵云乃是自先帝以来的两朝功臣,堪称蜀国之栋梁。国家失此忠贞大将,我也如同被断了一条臂膀。”

噩耗立刻被报往成都,后主刘禅闻讯放声痛哭道:“往昔在当阳乱军之中,若非赵云将朕抱在怀里,刘禅岂能活到今日?而今赵云离朕而去,怎不叫人悲伤!”

蜀帝随即下诏,追赠赵云为大将军,谥封顺平侯,选成都郊外锦屏山之东为其墓地,敕令举行国葬。又封赵云长子赵统为虎贲中郎,次子赵广为牙门将,令其为父守坟。

就在此时,一名近臣奏道:“孔明从汉中派遣杨仪前来谒见天子,现正在殿外等候。”

杨仪被召进宫中,伏拜于地,恭恭敬敬地呈上孔明的一封书简,这便是毅然表达再次北伐决心的《后出师表》。

蜀帝将其展开在御案之上,仔细阅读。只见表中写道:“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孔明在奏表开头便开门见山地主张出师,针对成都某些文官的消极论点,阐明了自己的远大抱负与主战理由。

随之指出北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必须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难,方能最终灭掉魏国。

孔明又以谨慎忧患的笔调,坦承魏国势力的强大与北伐面临的地缘劣势,解释自己不解征衣、久留汉中整顿军务的六条理由,吐诉了为完成先帝遗托,不屈不挠一心为国的赤胆忠心。他在奏表最后写道:“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今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二十倍于吾之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谨呈表以仰圣断。建兴六年冬十一月。”

此奏表读来令人感到悲壮至极。

却说此前不久,魏国派遣大军至吴境,作战失利,而后曹休病殁。从此以后,魏军斗志大不如前,西部防守也随之日显松懈。孔明视此为再次北伐的大好时机,故而写表上奏,其期望出征的心情溢于言表。

蜀帝刘禅自然恩准了他的出师请求。

杨仪带着蜀帝圣旨,星夜飞马赶回汉中。孔明拜受圣旨后,立即下令:“拔营出发!”

经过半年多整编训练,三十万装备整齐、纪律严明的大军,又向着陈仓道踏上了征程,是年孔明四十八岁。

蜀军冒着严寒挺进,闻名天下的陈仓道(沔县东北二十里)险恶难行,皑皑白雪覆盖着群山,彻骨的寒风使马缰绳与将士的眉毛都结上了冰。

发现汉中的军事异动后,魏国的边境守卫大为震动,“孔明再度率兵前来犯境,蜀国大军足有数十万人,火速准备应战!”

军情报至魏都之后,洛阳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魏军尚未从败给吴国的打击中恢复过来,现在若倾全力去抵抗蜀军,吴国难免会乘虚而入;若再度去攻吴国,蜀军的行动更不容小觑。两面受敌的巨大压力与曹休不久前的大败,使魏军大大丧失了作战信心。

魏帝曹睿召集群臣问道:“孔明果然又来犯境,该派哪位大将去守长安,确保西部边境?”

此时曹真亦在廷上,他满面羞愧地说道:“臣前次被派往陇西,在祁山与孔明对阵,功微罪大,不胜惶恐。未能为国尽力,心中惭愧,深以为耻。臣近日得到一员大将,他使一柄六十余斤大刀,骑千里征□马,开两石铁胎硬弓,暗藏两个流星锤,百发百中,无人能防,有万夫不当之勇,今乞命任此人为臣之先锋。”

此刻正是魏帝渴求智士勇将之时,他当即令人将此人召进殿来。

过不多久,一个身高九尺的巨人走上殿来,只见他面黑睛黄,熊腰虎背,盛装环带,一副眼中无人的傲岸之气。

“好!果然英武无比。”魏帝曹睿高兴地看着此人,问曹真道,“他是何方人氏?”

曹真自感脸上增光,吩咐那人道:“王双,你自己禀报天子!”

那巨人伏拜于地,奉答道:“小人生于陇西狄道,名叫王双,字子全。”

“朕得此猛将,必是全军之吉兆,何虑蜀军前来犯境!”

魏帝大喜,当即任其为前部大先锋,封为虎威将军,又赐其锦袍金甲,“这些看来很配你的熊腰虎背。”

魏帝遂将总帅印绶交与曹真,对他嘱咐道:“知耻而不可怯。朕再次封你为大都督,你率军出战,须记取前次教训,定要将孔明击败!”

曹真谢恩出朝,从洛阳领着十五万精兵,前往长安去与郭淮、张郃会合。他将兵力分布于前线各处要隘,做好了迎战孔明的准备。

蜀军从汉中出发,行至陈仓道途中,遇到了一座城堡要塞。那城堡背靠三面陡壁,拦在路中,大有万夫莫开之势。原来魏国预见到孔明还会由此北征,早已在此构筑了陈仓城,守城将领名唤郝昭,是个赤胆忠心之人。

诸将劝孔明道:“大雪中行此险路,又有魏将郝昭扼守要隘,实难从此而过。不如弃了此城,从太白岭鸟道出祁山。”

哪知孔明并不同意,“若连这等小城都攻不破,出祁山后,如何能战胜魏国大军?陈仓道以北便是街亭,我军须攻陷此城,将其作为前进基地。”

他对魏延下了攻击命令,但魏延连攻数天,始终无法将其攻下。

这时,帐下有一人来向孔明献计,此人名叫靳祥,声称乃是陈仓城守将郝昭的同乡好友。

“小人与郝昭原为至交,自从我迁到西川以后,一直未与其通过音讯。请丞相准我去城中晓以利害,劝其开城归降。”

靳祥所言正合孔明心意,他立刻准许靳祥独自进城去见郝昭。

靳祥来到陈仓城下,大声喊道:“我乃是郝昭挚友靳祥,分别多年,特来拜会。”

郝昭从箭楼上见是故友前来,遂令打开城门,亲热地将其迎进城来。

“久违!久违!”

“足下还是如此精神!”

“你此时缘何来到此地?”

“我想引足下去见一人。”

“噢?不知是何人?”

“正是蜀军的诸葛孔明。”

郝昭一听此言,勃然变色。

“你马上回去!走!”

“足下为何发怒?”

“诸葛亮乃我国仇敌!我是魏将,你为蜀官,你既为此事而来,我岂能以友相待!”

“不,正因为我们是朋友,我才为了足下来此。足下以为凭这几千兵卒,便可固守城池?难道未见蜀军数十万大军兵临城下,胜败早已分明?足下如此英勇,以卵击石,岂不可惜?”

“住口!”

郝昭愤然站起身来,手指城门的方向喝道:“请你回去!马上回去!”

“不急,岂能就此回去?我还未与足下谈完诸葛丞相嘱托的话呢。”

“那好吧,来人!”

郝昭唤来几名手下,指着靳祥命令道:“将客人绑在马背上!”

“遵命!”

郝昭手下将马牵来,强行将靳祥推上马背,郝昭又令打开城门,亲自用枪杆对着马臀狠狠抽去。

马被打得向城外飞奔,靳祥回到蜀军营中,将经过一一向孔明禀明,满口怨气地叹道:“此人固执的性格丝毫未改。”

孔明听了,却对郝昭颇感怜惜,命令靳祥再进城去,定要对郝昭晓以利害。靳祥于是换上甲衣马装,又来到城壕边,向着城头喊道:“郝昭!且请你再听听我的忠告。”

过不多时,郝昭从箭楼上探出身来问道:“你这小子,又来此何干?”

靳祥再次劝说道:“你凭此一座孤城,如何抵挡得住蜀国大军?蜀国丞相怜惜你是个英才,才遣我再度来此好言相劝。望你不要坐失良机,还是尽早开城降蜀,我也好与你再续老友之情。”

“休要再言!你与我确曾是故友,但今日战场相见,便绝无友情可叙。我既然领了魏国印绶,哪怕手下只剩一百士兵,也必以信义当先,绝不愧对赐我印绶之君。你这匹夫,若非念及旧日友情,我早已赏你一箭了。你且速速离开,休得在此胡言!”

郝昭说完再未露面。过不多时,城上又响起了箭弩的呼啸声,靳祥无奈只得返回营中,对孔明失望地说道:“小人实在无能为力。”

孔明当即决定:“好吧,事到如今,只有我亲自指挥,踏平陈仓城了!”

同类推荐
  • 死神让你别出声

    死神让你别出声

    死亡的气味,让人如此胆寒心惊。当人们试图揭示死亡的奥秘时,引来的却是无尽的报复和伤害……他再次出现在校园里,但眼神已经和过去那个放着光彩的少年不一样了。他竟然把一个追求多年无果的女同学趁夜绑到了学校后面的花园里,并侮辱了她。接下来的几天,他相继用一条粗绳子,把几位曾经刻薄的对待他的老师,勒死在学校的图书馆里。
  • 乡旮旯的土记者

    乡旮旯的土记者

    这是一部新儒林外史。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一组新时代的“笔杆子”群像,生动地描绘了他们复杂的心理世界,真实地反映了上世纪末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小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本书主人公郑喜成是一位农家子弟。大学毕业到乡镇和县城从事新闻写作,当了一名“土记者”,本想歌功颂德,但却一次次惹下意想不到的麻烦。曲折的生活经历,似乎让他变得聪明和老练起来。但是复杂的社会现实并没改变他那颗纯真的心。面对正义和邪恶,他依然冒着风险为村民仗义执言。县里的领导嫌弃他,以至丢了饭碗,但最后仍获得上级新闻单位的喜爱,受聘于当地一家晚报,当了一个临时性的记者。
  • 残酷的天意

    残酷的天意

    住在距离二见浦神社一百来米的鸟饲松子,一边喊叫着,一边向神社跑去。这会儿正是早上六点五分,隆冬的乌云里,漂浮着阴冷的雾气。“宫、宫司先生……宫司先生……”正在神社前院打扫庭院的年轻的山口,看到松子气喘吁吁地对他喊道。她穿着毛衣和西服裤,上身还套了一件脏了的日式夹衣。她的表情有些惊慌。“出了什么事?”“反正宫司先生你得到我家……”山口为难地向神社里面看了看,但松子上了台阶大声地喊道。
  • 水晶胆

    水晶胆

    南禅寺的观音塑像被敲了两锤子后立刻就变了模样,捏泥人的少年雨东因此而找到了身怀绝技的师傅。然而,当雨东带着师傅临终时托付纸盒他的水晶胆,千里迢迢赶到济州城时,那颗能使盲眼复明的水晶胆却不翼而飞了。是谁偷走了这颗水晶胆?用什么方法能逼使盗贼自投罗网?让雨东用泥人塑出三百六十行营生状的人物又是什么人?
  • 兽之家

    兽之家

    在昌彦面前摆满了料理盘。由于每一盘都只是动过几下筷子,所以服务生们似也没瓣法端走。但,紧接着却又是新的一盘料理上桌了。他小心避开周遭人们的眼光,向服务生使了使眼色,低声要求服务生端走全部餐盘。坐在邻座的妻子眼睛发亮,说:“是烤肉呢!”并肩坐在妻子对面的双胞胎女儿们则齐声叫着:“哇,是肉呢!”可能是新郎那边的亲戚吧!坐在隔壁圆桌的客人们皆面带微笑,望着双胞胎女儿。
热门推荐
  • 慕上莲心

    慕上莲心

    曾经有一段真挚的感情摆在你面前你不知道珍惜,幸运的是,当你回过头时你发现那份感情还在原地,不幸的是,却已够不到它……
  • 半路升仙

    半路升仙

    小女名为凉倾帘,本为凉府受尽宠爱的二小姐,忽的一天因某个男子闯入,从此踏上一条崎岖路,上天界,闯冥幽,千方百计只为得灵骨回仙身……最后,本文有男主,不修仙。
  • 陆家三少甜心小娇妻

    陆家三少甜心小娇妻

    Z市陆家有三位少爷大少爷陆以琛是外表高冷内心闷骚的霸道总裁二少爷陆以恒是外表内心都超风流的健身教练三少爷陆以末是外表温柔内心很脆弱的西点师某天,陆二少把陆二太太惹生气了陆二太太负气的带走陆大太太和陆三太太连带着婆婆一起带走去潇洒,胡吃海喝陆大少爷回到家,找不到陆大太太,恼火的瞪着陆二少。陆三少没有小娇妻的陪伴,可怜兮兮的控诉“二哥,你快去哄哄二嫂,我想吃我老婆泡的泡面了。”陆老爷坐在沙发上一脸惆怅的抽着烟,闷闷道“你们三个以后再把媳妇惹生气了能不能让她们别把我老婆带走?”真是躺着也中枪。
  • 英雄笑傲行

    英雄笑傲行

    明朝期间燕王朱棣以叔夺侄朱允炆建文帝之帝位,为了踪迹追杀有可能脱逃了的朱允炆,朱棣布下了天罗地网,由此引发出一段江湖故事……
  • 这样用人最好:高效的用人之道

    这样用人最好:高效的用人之道

    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企业迫切需要具有高素质的人才,企业领导应始终把吸收优秀人才作为己任;必须有海纳百川的胸襟;应努力建立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资源制度和政策,将符合条件的人才提拔到能够发挥其才能的重要岗位上来,从而提高人才的战斗力。
  • 莫泊桑短篇小说精选

    莫泊桑短篇小说精选

    《莫泊桑短篇小说集》收入了莫泊桑的代表作品30篇,其中包括《项链》《羊脂球》《我的叔叔于勒》等经典名篇。这些小说已被翻译成各种文字,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世界各地的读者,有的还被改编成戏剧、电影、电视剧和卡通片等。
  • 红尘行四方

    红尘行四方

    三岁生生辰宴上崭露头角,五岁曲艺传遍京城,八岁武艺双全妇孺皆知,皆惊叹,千古难得,唯惜,这般武华女子,皇家定嫌啊!十岁灯会大杀四方,鹤立鸡群,星火燎原,论争不断,纷叹不如弃武从文,赴辅太明。某汐:赴辅太明?呵!那会很累的,要嫁也要嫁个闲的。十三岁,亲母西去,一曲《泪染花》悲而不泣,伤而不凄,天下爱曲人士前来求教,拒之门外,从此再无任何武侯府大小姐的消息传出。一代风华女子,因母陨落。十六岁,皇家赐婚晋王,林楚汐,二八年华,风华正茂的年纪,嫁给了一位一事无成的皇子。晋王踢轿门,横抱娇身"我云懿,护王妃后生!"可谁知进门后的他对她冷眼相看呢,近如冰山般冷漠。"最好离我远点"“哦?不呢?云夫君,难道你还能杀了你的王妃吗?”“........”“不说话就是默认了,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以后这《浔楚阁》就是我的住处了”“....伺候本王沐浴更衣”“遵云夫君命”
  • 银扣之谜

    银扣之谜

    1887年夏末,好友福尔摩斯的身体状况让我越来越揪心。他时刻处于深思状态,无休止地消耗体内的能量,身体就像绷紧的弦,几乎没有放松过,很难恢复。尽管他生就强壮的筋骨,依然是每况愈下,年初的时候,他就曾经不堪重负而病倒。要想得到恢复,最好的办法是离开贝克尔街,远离那些上门求助者,有一天,我正在阅读时下流行的波斯维尔作品——《约翰逊传记》,一段描述约翰逊博士游历苏格兰高地赫布里底群岛的游记,展现出的那种抬头一望,广阔天空的情景,还有那些原始而又荒芜的感觉让我着迷。于是我极力怂恿福尔摩斯仿效18世纪的文人骚客,醉乎于山水之间。福尔摩斯淡淡地回答,要游历的话也要去旱地。
  • 腹黑Boss,住隔壁!

    腹黑Boss,住隔壁!

    十年前,她被权倾天下的师父雪藏。十年后归来,第一次见到他,就黑进了他的信息网。墨儒渊危险地盯着时沫:“知道惹了我的女人是什么下场吗?”时沫眨了眨眼:“我不是随便的人。”墨儒渊:“没关系,日久生情。”他,运筹帷幄、富可敌国、霸气吊炸天,奈何情敌无数、还是各种实力派劲敌?他却说,只要她的身是我的,心也早晚都是我的。无敌宠文,欢迎入坑!
  • 丹道剑神

    丹道剑神

    修炼一途,聚源气,凝元丹,开天府,建星河,看破生死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