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8200000076

第76章 慧眼之士

李严作为掌管军需粮秣的重臣,多年来在内政上一直独当一面,他的去职,必然导致了蜀国内政各方面的改革,蜀军也借机获得了暂时的休整。

陡峻难行的蜀道,对于任何负责粮秣运输的官员来说,都是难以克服的自然险阻。而蜀廷朝臣之中,唯有孔明足智多谋,干练果断,一旦他率军长期远征异地,国内必然会出现各种纷争内耗,这两方面的难题耗费了孔明大量的精力。

偏偏后主刘禅并非聪颖英明之君,处事优柔寡断,且极易轻信谗言。但孔明对这位先帝遗孤尽心辅佐,与当年忠贞侍奉刘玄德时并无二致,甚至更为殚心竭力,刘禅因此也对他异常尊崇倚重。然而一旦孔明离开成都,总会有人搬弄是非,蛊惑后主,以致经常令远方的孔明受到牵制。有鉴于此,孔明借李严去职之机下定决心:“三年之内必须大力整顿内政。”

他拟定花费三年时间,让军队养精蓄锐,储积兵器粮草,然后再卷土重来,一统汉室天下,以报先帝知遇之恩。

尽管政务繁重,日理万机,孔明仍时刻不忘进军中原的宏图,梦寐之间亦不曾忘记。一统汉室天下,是他一生最大的愿望,他仿佛正是为了实现这一宏图,才生活在世上。

三年之间,孔明体恤民生,奖励农耕,被百姓誉为慈父;他注重振兴教育与文化,使儿童知书达理;孔明认为教育的根本在于传承,极为重视为师者的道德涵养;他深谙内政治理的关键系于官吏,因而严厉整肃官风,官吏若渎职枉法,便加倍惩罚,并将其罪责公示。

他不厌其烦地谆谆告诫:“倡导良好风气,切不可一味呵斥指责民众,而应以身表率,使民众效之。为师者与为官者领风气之先,只要克己垂范,展示良好风范,诸种恶习自会改观。”

短短三年之间,蜀国的国力迅速恢复充实,朝野风气为之一新。

这一天,孔明向后主启奏道:“三年养精蓄锐,大展宏图之日终于来临。如今粮草丰足,军器完备,人马雄壮,正可以六度挥师中原伐魏。臣已是知天命之年,此番征战,前途未可臆测。愿陛下效法先帝,凡事多听辅臣良言,慈爱百姓,养护社稷,以完成先帝遗命。臣虽远在前方战场,但心会时刻随侍在陛下左右,孔明虽不在成都,也是在为护卫成都而战。”

后主听完孔明如此告别,一言不发,只是掩面而泣。

就在孔明要六度出师伐魏之际,成都城里传开了一些不吉利的流言,说宫门前的柏树每夜发出哭泣之声,又说有数千羽南方飞来的候鸟忽然投入汉水而死。散布这些流言的人显然是想要阻止孔明出师,但孔明胸怀壮志,主意已决,丝毫未被这些荒谬的流言动摇。

这一天,他命有司设太牢祭于成都郊外的先帝陵庙,自己亲往祭拜。只见他涕泣不止,口中祈念许久。他在刘玄德灵前立下何种誓言不须赘述,看官自然明白。

数日之后,远征大军从成都出发,蜀帝亲率文武百官,一直送到成都城外。

蜀道险,蜀水急,孔明又一次率领大军,从其间蜿蜒跋涉而过,不几天后,便到达了汉中。

然而,天有不测之风云,孔明尚未挺进中原,便收到了一个噩耗——关兴病殁了。

前次张苞伤重不治而亡,今番又接关兴病殁噩耗,孔明受到的打击绝非一般。此时正值六度出师中原进行远征,这无疑使此次出征更增添了悲壮的色彩。

蜀军在汉中集结之后,三十四万兵马分五路向祁山挺进。

却说魏国因前一年传说有青龙自摩坡井内而出,故改元为青龙元年(公元233年),孔明出师之时,正值魏国改元后的第二年——即青龙二年的春二月。

司马懿平素经常观察天文,近年来他看到北方星气云象强劲旺盛,显见魏国正逢吉运;而反观蜀天,却是晦涩暗淡,奎星犯太白,因而他预言道:“当今天下的鸿运必将集于我大魏皇帝一身。”

恰在此时,传来了孔明蛰伏三年之后六度出兵祁山的消息。

司马懿得报,不觉大喜过望,“来得正好!天命已定,我大魏运势隆盛,此番征战,蜀军必败无疑。”

他拜领了魏帝诏命,随即进行了空前规模的出战准备。

临出发前,司马懿又对魏帝曹睿奏道:“当年夏侯渊在汉中战死后,遗下四个儿子,他们为报蜀国杀父之仇,无时不在切齿扼腕,希望陛下能恩准此四人随军出征。”

曹睿当即照准。

夏侯渊的四个儿子资质出众,与前番大败于孔明的夏侯楙驸马大不相同。长子夏侯霸弓马娴熟,武艺超群;三子夏侯惠熟读兵书,谙知韬略;另两个儿子名唤夏侯威与夏侯和,也是知名的青年才俊。

司马懿将魏国诸州的精锐集中于长安,总共有四十四万之众,随后如前次一样,在渭水前布下了战阵。

祁山的蜀军与魏军至今对垒多次,双方均愈益重视战术研究,各自的装备与兵力也不断增强,与最初两次交手时相比,虽然并未经过多少年月,但双方的实力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魏军此番使用的战术与前几次不同,司马懿首先命令五万工兵砍伐竹木,在渭水上游架设了九座浮桥,让夏侯霸、夏侯威两支人马渡过渭水,在渭水对岸构筑阵地。如此积极的进攻态势,魏军以往从未采取过。

在中军背后东部的旷野上,司马懿还颇有用意地建起一座城池,以此作为永久性基地。

此次蜀军的备战,也更为体现了孔明进行持久战的坚定决心。他在祁山建造的五处阵营,与以往相比,规模并无甚不同,但在斜谷至剑阁途中,他又修建了十四处营寨,每处均派强兵驻守,构成了与蜀中呼应、确保运输联络的系统。这一举措不啻是在无言地宣示孔明的决心:不灭魏国,誓不收兵。

这一天,一处阵营送来敌军异动的情报:“魏军大将郭淮、孙礼统领陇西兵马进抵北原,目的不明。”

孔明得此消息,即召诸将说道:“司马懿派兵于北原安营,是怕我像前次那样断其陇西之路,才急忙早做准备。我们不如就此摆出进攻北原的态势,司马懿怕失陇西,必派主力精锐前去救援,那时我军便可攻其不备,乘虚直捣渭水侧畔的魏军大本营。”

北原在渭水上游。孔明的计策是将百余只木筏堆满干柴,挑选五千熟习水性的士兵随木筏去袭击北原,待魏军主力出动前去增援后,立即点燃木筏上的干柴,使其顺流而下,一举烧毁敌人的浮桥,乘势消灭已渡过渭水的夏侯霸、夏侯威两支人马,并立即派大军登上渭水南岸,夺取魏军大本营。

孔明的妙计若想引得魏军上钩,却须骗得过司马懿才行。

司马懿最终还是看破了孔明的计策。

“孔明现将许多木筏漂浮在上游,摆出一副要攻北原的架势,实则肯定是打算寻隙放木筏顺流而下,点燃满载其上的干柴与油脂,将我们的几座浮桥烧毁。”

他对夏侯霸、夏侯威授予应对机宜,又对郭淮、孙礼、乐□、张虎诸将分别下达了密令。

过不多时,蜀军开始进攻北原,拉开了两军交战的序幕。吴懿、吴班则按照既定计划,率领熟习水性的五千蜀兵,将柴草堆满百余只木筏,在渭水上待命。

夜幕降临了。北原的魏军守将孙礼出阵迎战,未经几个回合,便败下阵去。领兵来攻的魏延、马岱见其败得蹊跷,心中生疑,不敢贸然追击。正犹豫间,四下鼓鸣喊声大震,魏国军旗也忽然从隐蔽处闪现出来。

“司马懿恭候已久!”

“郭淮在此!”

只见左右杀出的两支人马,合成半圆形的战阵,将蜀军逼迫到河边。

魏延与马岱虽率军殊死奋战,无奈身处毫无胜算的地势,转眼之间,手下大半蜀兵或落水淹死或被诛杀,魏延与马岱九死一生,总算突出了包围。

却说吴懿、吴班此时早已忍耐不住,率领手下乘着木筏开始顺流而下。但木筏尚未飘到魏军搭建的浮桥,便被张虎、乐□在河中拉起的绳索拦住,紧接着,雨点般的箭矢便向木筏射来。

这支蜀军并未配备任何弓箭,只得设法将木筏靠岸,以图上岸去与魏军厮杀,但几次靠近岸边,均被魏军的箭雨射得退回河中。蜀将吴班身中一箭,落水而亡,火攻之计彻底失败,蜀军伤亡惨重,大败而归。

木筏火攻的失败,自然无法不累及王平、张嶷率领的两支攻坚兵马。

王平、张嶷奉孔明之命,一直在屏气凝神地观察渭水对岸的敌营动静,只等看到烧浮桥的火光,便要立即攻进司马懿的中军大本营。岂知一直等到夜深,也不曾看到上游一线火光。

“奇怪!为何还不见火光?”张嶷等得不耐其烦,跃跃欲试地说道,“对岸敌营看来并无多少人马,不如现在就冲将过去。”

王平却不赞成贸然采取行动,坚持要等上游火起,“不管敌营防备如何薄弱,也绝不能只凭此地的状况,就擅自改变原定战斗计划。”

正争论间,一名传令兵飞马疾驰而来,一见二将,急忙大声喊道:“王、张二位将军,丞相令你们火速退兵。北原方面已经战败,烧浮桥的人马也遭到强烈阻击,我军已全面撤退。”

“什么?我军全线大败?”一向沉着的王平也不禁慌了手脚,急忙欲与张嶷领兵撤回祁山。

漆黑寂静的渭水边,方才还只听得到流水潺潺与芦荻萧萧,此时忽然响起一声惊天动地的轰鸣,魏军伏兵顿时从四面八方呐喊着包围上来,“王平!你还想逃跑吗?”

“张嶷!看你能逃到哪里去!”

本想声东击西,乘机袭击敌人中军大本营,不曾想弄巧成拙,反而掉进了敌人的陷阱。突如其来的袭击打得王平与张嶷措手不及,两支人马被打得落花流水,狼狈逃窜。

一夜之间,蜀军在渭水上下游各处连遭败绩,光是损失的兵力就超过了一万人,孔明收拾各路残兵之后,立即返回祁山营地。他征战多年鲜有失败的战例,但此次铩羽而归,无疑对他以往的自信打击不小,忧虑沉闷的心情也难免流露到了脸上。

孔明终日愁容满面,这一天,长史杨仪又私下对他说道:“最近魏延屡屡出言不逊,中伤丞相,扰乱军心,不知是何缘故?”

孔明紧锁着双眉点了点头,“他的不平并非始于今日。”

杨仪诧异地问道:“丞相素来注重军纪,既然对他的所作所为洞若观火,何以如此放任他为所欲为?”

“杨仪,此事我心中自然明白,但岂是能轻易说出口来的?你只要看看我军营中还有多少良将,便知我的难言之隐了。”

杨仪听罢孔明所言,顿时无语,他仔细品味孔明话中的苦衷,不觉痛断肝肠。蜀军连年征战,将星次第陨落,如今堪用之勇将可谓屈指可数,而其中最勇猛过人者,非魏延莫属。

他心中非常清楚,倘若现在除掉魏延,蜀军的战斗力势必更显薄弱,这正是孔明对魏延一直不予处置的原因所在。

这一天,尚书费祎奉命自成都来到祁山,孔明一见到他,便直言相告:“尚书一路劳顿,理当先在此歇息数日,但我正有一件要务,除你之外,无人可以胜任。可否请你携我写的书简,立即去出使吴国?”

“丞相之命,岂敢推辞?不论何处,费祎都愿意去。”

“难得你如此爽快。那就请你将这封书简交与孙权,还要凭你的才智,尽力劝说吴国出兵。”孔明交付给费祎的任务,是劝说吴国履行蜀吴同盟条约。他在书简中详述祁山战况,告知蜀军已将魏国的兵力悉数牵制于此,如果吴国履行同盟条约,现在发兵攻击魏国侧翼,魏国就会在两面夹攻之下顷刻瓦解,中原之事指日可定,到时蜀吴同分天下,共造社稷之福。

费祎依孔明所托,即刻前往建业。

孙权看完孔明书简,厚礼盛待蜀国使臣费祎。他对费祎说道:“吴国绝非对蜀魏战局漠不关心,只是一直在积蓄充分的战力,等待出征时机。如今时机既已成熟,只待择定吉日,朕自会亲率水陆大军,高扬讨魏大旗,溯江而上。”

费祎拜谢完毕,为了打探其所说出兵之事是否虚言,接着又问道:“只要陛下出师讨伐,想那魏国不出百日便会灭亡,但不知陛下从何路进兵?”

孙权像是要夸耀自己一直在准备攻魏,只见他扳着手指,有条有理地回答费祎:“朕亲率大军,经居巢门攻取魏国的新城;再令陆逊、诸葛瑾等攻下江夏、沔口后进击襄阳;又令孙韶、张承等出兵广陵夺取淮阳等处;三处一齐进军,共三十万。”

酒宴开始,气氛变得随和轻松。这次轮到孙权问费祎了。

“现今何人在营中为孔明执掌军功簿、统筹兵粮运输等军务?”

“是长史杨仪。”

“哪位勇将经常担当先锋?”

“大多是魏延担当。”

“那就是说,孔明内靠杨仪,外依魏延?哈哈哈!”孙权意味深长地笑道,“我虽未见过杨仪、魏延,但多年来经常风闻他们的业绩、品行,感觉此二人似乎均非足以担当蜀国重任的人物。孔明如此贤明之人,为何偏要重用此等小人?”

费祎无言以对,只得支支吾吾敷衍搪塞一番。而后回到祁山复命时,将孙权所言原原本本告知孔明。孔明心中备感烦恼,口中却不得不叹服道:“孙权不愧是慧眼之士。看来人的外表无论装得何等无懈可击,也难骗过天下人的眼睛。魏延、杨仪的小人言行我自然早就知晓,却不料吴国的君主也早已将他们看透。”

同类推荐
  • 谁能让我忘记(原创经典作品)

    谁能让我忘记(原创经典作品)

    善读精品美文,拾取久违的感动;体悟百味人生,感受成长的’陕乐。阅读其间,时而在惊险悬疑的案件中悚然而惊,时雨为体察入微的真情潸然泪下,时而又涌动着想针砭时弊的激情……掩卷而思,人性的美丑,世事的善恶,人生际遇的变幻无常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 冬季花园

    冬季花园

    那个小小的花园,藏着母亲所有的往事。从无人知。2000年的阿拉斯加,如母狮守护着家庭的姐姐梅瑞狄斯,因为琐事疲于奔命,面对日夜相处的丈夫,早已失去了沟通的欲望;如雄鹰满世界游荡的妹妹妮娜是一位战地记者,面对摄影师搭档的求婚,心事复杂地逃回了家乡;不苟言笑的母亲总是整天光着脚坐在冬季花园的长椅上拒绝所有人接近。父亲的去世,让她们聚集在一起,重温母亲讲了三十年都没有讲完的童话故事。1941年的列宁格勒,德军兵临城下,物资中断,已成孤岛,70万人成为饿殍。先是父亲因为写诗被抓,然后是丈夫被征调到前线,接着是妹妹在挖战壕时丧命,只留下阿妮娅和母亲、外婆以及六岁的女儿和四岁的儿子,在寒冷彻骨的列宁格勒艰难求生。故事以一个童话故事开始,跨越65年,从被战争蹂躏的列宁格勒到如今的阿拉斯加,姐妹俩猜中了开头,却猜不中结尾。这个故事把这三个女人聚集在一起。母亲埋藏多年的秘密脱口而出的一刹那,动摇了这个家庭的根基,也改变了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个作家出现,在人类内心复杂而层次分明的世界中穿行。这一次,是克莉丝汀·汉娜,为我们奉献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故事,加上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局。
  • 嘉莉妹妹

    嘉莉妹妹

    小说描写了农村姑娘嘉莉来到大城市芝加哥寻找幸福,为摆脱贫困,出卖自己的贞操,后又凭美貌与歌喉成为歌星的故事。
  • 多想你也喜欢我

    多想你也喜欢我

    在我漫长的生命里,最好的时光,是遇见你。我走你走过的路,听你听过的歌,不是为了证明我有多爱你,只是为了离你近一些。我也许无法使你摆脱寂寞,但我至少可以陪你一起寂寞。春光这么好,多想你也喜欢我。本书是「ONE · 一个」常驻作者马叛(@天涯蝴蝶浪子)的首部短篇自选集,精选十五篇最赞故事,陪你度过每一个不眠之夜。
  • 瞬间

    瞬间

    事情发生在街灯点亮的瞬间,而当时的袁庚并没有意识到。从袁庚这个角度看去,窗外的灯光透过雾霭像橙汁一样流进狭小的客厅。柔和的光线,很好地烘托了袁庚的心情。这个套间是他租下的,对于一个外来务工者来说,他并不觉得它小,相反很经济实惠。吃过晚餐,从轮窑厂回家,袁庚开始洗澡。他是个爱整洁的人,工作偏偏与灰土为伴。热水和雾气中,他狠狠地搓洗,一手下去,五根手指粘满了小转筒一样的污垢,他越搓越上瘾,几乎把自己搓掉了一层皮。近段时间,袁庚感觉生活突然对他好起来,各个要素类似一群蜜蜂,从四面八方飞来,都来为他酿蜜。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多多修仙记

    重生之多多修仙记

    【非主流版简介】神马叫做重生?就是尼玛翘辫子后又回到了悲惨世界的开始。这就是重生。时间不是距离,时空不是问题。只要肯努力,废材可以变天才。灵珠?那是神马东东!修仙?可以考虑!当兵?绝对省钱!工作?可以忽略不计!婚姻?老娘遵循的我的地盘我做主!【正剧版简介】年奔三十岁的钱心重生回到1993年的夏天4岁的她,意外获得了神秘空间,得到仙人传承,有了能够听懂任何动植物说话,控制植物生长的能力。重生后由独生子女变成了龙凤胎的小妹,名字改了,原来喜欢的女老师变成了自己的妈妈,爸爸也不瘫痪了,带着全家致富奔小康。天生的医者因为喜怒无常,人送外号“邪医”,平时修修仙,治治病,收收钱。天生的钱串子,为了省钱,高考的时候直接报了军校,却不遵守军规,让领导又爱又恨,潇洒来去,快意人生,这样像风一样的女人,不知花落谁家?个人简介:一身灵力,可以救人也可杀人。纤纤素手,一枚金针,一堆丹药,让世人折服!都说,誓不为五斗米折腰,那是你不了解行情,给五十斗米腰就折了。军少的爱慕,商业巨子的体贴,嗯?怎么还有个穿着道袍的古人也来插一脚呢?
  • 创刀传

    创刀传

    无极刀叶,麒麟火鳖;叶片似刀,鳖口含珠;叶长鳖行,鳖死叶枯;江湖争雄,夺叶屠鳖;叶珠同体,天下无敌。九地之火所聚的鳖珠与天地寒阴之气形成的刀叶,这二者通灵神物不仅打动了野心勃勃、欲求称霸武林的枭雄,同时更吸引着那些以名而生的刀客。十八年前,无极刀叶和麒麟火鳖重现人世。于是,一部分武林群豪北寻无极刀叶,一部分赶往南边的赤泥潭屠鳖夺珠。未曾想,北寻刀叶的群豪尽数神秘失踪,南往群豪虽尽数返回,麒麟火鳖却隐没不出。十八年后,身负群豪失踪迷案的少年风铃游历江湖一年有余,巧遇江湖大派花错门招贤纳士,一时兴起上了船……
  • 绝色狂妃:妖孽神君狂宠妻

    绝色狂妃:妖孽神君狂宠妻

    萧月依,萧家废柴大小姐,容貌丑陋,懦弱无比,却是流风国最幸福的女人。只因这废物有一个所有女子的梦中情人为未婚夫。可有谁知,未婚夫竟和她的堂妹勾搭成奸,更为了白莲花堂妹不惜陷她与死地。再睁眼,她发誓,定要让这对狗男女付出代价!契绝世灵兽,得远古传承,获炼丹之术,她更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崛起,光芒万丈。……“神君大人,大皇子今早去了萧府,对大小姐死缠烂打。”“阉了!”“神君大人,圣女侮辱萧大小姐,称大小姐配不上神君大人。”“废了!”“神君大人,萧大小姐让你洗干净去给她暖床。”某神君站起来走向门外。“神君你去哪?”某神君一本正经:“洗澡,暖床!”神君大人,你的节操呢?
  • 我住雪乃家对门

    我住雪乃家对门

    作为一个不是死宅的男人,穿越到了二次元,霞之丘夜雨表示我一定会回到三次元的!…………真香!
  • 盲行没有重来

    盲行没有重来

    一句很令人值得深思的话:每个人所遇到的事情都是现场直播,没有人喊“卡”,没有重来的机会。生活就是如此,不是经历各种未知的体验就不会有惊醒世人的故事,但我不想惊醒世人什么,只是很多人的生活就像盲人一样,向前走着,没有人喊“卡”!
  • 三闲集:鲁迅作品精选(感悟文学大师经典)

    三闲集:鲁迅作品精选(感悟文学大师经典)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四粉的大海

    四粉的大海

    姐和四粉回来了。她们从铁轨尽头走过来,就像踩着云梯从背后的夕阳里走出来一样。天和地被点燃了。她们也被点燃了。像小火苗一样的光芒在她们身后,在身体的轮廓线上起浮跳荡,她们就像影子一样,渐远渐近地从夕阳里跳荡出来。我坐在铁路上抽烟,直到路基上两条像电线杆一样的影子一闪一闪地飘到眼前,飘到脚下。我含着一口烟,半天也没有吐出去。四粉捧着一束杂七杂八的野花。姐竟然戴了一副墨镜。我扑扑屁股站起来,哈地一声乐了,我说,姐,你变化也太大了吧?姐说,我把眼眉纹了,还纹了眼线,疼死我了。她推开我的手,说,现在没法儿看,都肿封喉了。我说,那得几天能好啊?可别感染了啊。
  • 宝髻经四法优波提舍

    宝髻经四法优波提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红杏出墙记5:祸起如眉

    红杏出墙记5:祸起如眉

    讲的是一个20世纪30年代发生在江南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峰回路转,语言流畅自如,灵动传神,体现了作家高超的技巧和天赋。
  • 若爱,请情深

    若爱,请情深

    周蜜儿是在新生开学的第一天碰到的慕梵,那个看上去颇有点禁欲系的男生,打量了自己半晌才慢慢说话。“啊~在这里碰到一个说中文的”她泪流满面地蹦哒到他面前,就差给他一个拥抱了~……后来的后来,他在梦里无数次梦见她的模样,想起她和自己说话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