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9600000094

第94章 林则徐禁烟

(近代)赵尔巽 等

【导读】

本文选自《清史稿》卷三六九《林则徐传》。

乾隆末年,清朝的政治、社会危机已经隐隐显露。帝国军队衰败不堪,在镇压白莲教起事时,不仅绿营兵不堪一击,甚至入关时赖以鼎定大局的八旗军也屡遭挫败。战事绵延无期,政府财政因为浩大的军费开支面临窘境。河务、漕运、盐政、吏治等弊政积重难返,更令局势雪上加霜。道光皇帝继位后,提拔一些年轻的官员主持地方政务,期望自地方上改变局势。后来以主持禁烟闻名的林则徐,就是在这一时期被道光皇帝提拔的官员之一。

林则徐早年家贫,自幼在父亲的教导下读书,青年时考中举人。林则徐中举后,以幕宾身份供职于地方官府,有机会接受行政事务的训练。考中进士后,林则徐在京师任职近十年,多为清贵官职。自道光初年始,林则徐历任江南、中南、西北各省的按察使、布政使,转任河道总督,以颇有施政才华深受道光皇帝嘉赏。不久之后,林则徐又升任江苏巡抚、署理两江总督、湖广总督,成为道光皇帝寄以厚望的封疆大吏。

在江苏巡抚、湖广总督任上,林则徐开始注意吸食鸦片的问题。林则徐鉴于鸦片之害,在治所厉行禁烟,成效十分明显。故而在朝廷讨论禁烟问题时,林则徐坚决主张禁烟。道光皇帝支持了禁烟派的主张,并派遣对此颇有经验的林则徐赴广州查禁鸦片。

道光皇帝和林则徐都将查禁鸦片视为清朝的内政。在处理内部政务时,皇帝和他的大臣向来是习惯专断处置的,甚至持最严格道德立场的批评者也将这种专断视为义务和美德。林则徐在广州以果断举措收缴、销毁鸦片,同时针对英国商人、官员的反抗,实行强制措施。为防备英人进犯,林则徐大力搜集情报,加强军备。

林则徐禁烟和对英国人采取强制措施的消息传到英国,英国政府决心借机解决中英两国之间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议会也同意为此拨款。次年,英国使团率军来到中国沿海,准备与道光皇帝直接交涉。道光皇帝命令讨伐,但是在英军的进攻下,清军一触即溃。初战获胜的英国使团被说服留在南京,接受一份打了折扣的条约。在条约中,英国迫使清帝国承认了双方平等的条约国地位,尽管让皇帝和大臣完全理解这一点尚有待来日。但除此之外,英国人不得不再次收回双方互派使团的要求,他们发现清帝国为此可谓不惜代价。这份条约在很大程度上是五十年前英国使团要求的翻版,但清朝臣民珍视正统的王朝秩序,对这些不速之客深感不安。

林则徐因为对涉洋事务处理不善,被贬官到边疆地区服役。身为道光皇帝相中的“经世派”官员,这位失宠的官员在并不体面的新职位上依然恪尽职守。因此就选拔官员而言,道光皇帝可谓知人善任。尽管如此,知人善任的皇帝和恪尽职守的大臣在应付前所未见的事务时,都不免仓皇失措。但在以后的年代里,这些“经世派”官员以及熏陶他们的帝国政治,依然有令人难以置信的生命力,在抵抗外来打击时,表现得极其顽强。

林则徐,字少穆,福建侯官人。少警敏,有异才。年二十,举乡试。巡抚张师诚辟佐幕。嘉庆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庶吉士:又名庶常,新进士选入庶常馆内学习者。学习三年期满,由皇帝御试、分等、授官。编修:官名。翰林院职官,掌撰述编辑]。……

十八年[十八年:道光十八年(1838年)],鸿胪寺卿黄爵滋请禁鸦片烟,下中外大臣议。则徐请用重典[用重典:即用严刑峻法],言:“此祸不除,十年之后,不惟无可筹之饷,且无可用之兵。”宣宗深韪之[宣宗:即道光帝。深韪之:深以为然],命入觐,召对十九次。授钦差大臣,赴广东查办,十九年春,至。总督邓廷桢已严申禁令,捕拏烟犯,洋商查顿先避回国。则徐知水师提督关天培忠勇可用,令整兵严备。檄谕英国领事义律查缴烟土,驱逐趸船[趸船:停在岸边囤积货物的大船。此指装运鸦片的船],呈出烟土二万余箱,亲莅虎门验收,焚于海滨,四十余日始尽。请定洋商夹带鸦片罪名,依化外有犯之例,人即正法,货物入官,责具甘结。他国皆听命,独义律枝梧未从。于是阅视沿海炮台,以虎门为第一门户,横档山、武山为第二门户,大小虎山为第三门户。海道至横档分为二支,右多暗沙, 左经武山前,水深,洋船由之出入。关天培创议于此设木排铁练二重,又增筑虎门之河角炮台,英国商船后至者不敢入。义律请令赴澳门载货,冀囤烟私贩,严斥拒之,潜泊尖沙嘴外洋。

会有英人殴毙华民,抗不交犯,遂断其食物,撤买办、工人以困之。七月,义律藉索食为名,以货船载兵犯九龙山炮台,参将赖恩爵击走之。疏闻,帝喜悦,报曰:“既有此举, 不可再示柔弱。不患卿等孟浪,但戒卿等畏葸。”御史步际桐言出结徒虚文,则徐以彼国重然诺,不肯出结,愈不能不向索取,持之益坚。寻义律浼澳门洋酋转圜[浼:央求,请托],愿令载烟之船回国,货船听官查验。九月,商船已具结进口,义律遣兵船阻之,开炮来攻,关天培率游击麦廷章奋击败之。十月,又犯虎门官涌,官军分五路进攻,六战皆捷。诏停止贸易,宣示罪状,饬福建、浙江、江苏严防海口。先已授则徐两江总督,至是调补两广。府尹曾望颜请罢各国通商,禁渔船出洋。则徐疏言:“自断英国贸易,他国喜,此盈彼绌,正可以夷制夷。如概与之绝,转恐联为一气。粤民以海为生,概禁出洋,其势不可终日。”时英船寄椗外洋,以利诱奸民接济销烟。二十年春, 令关天培密装炮械,雇渔船疍户出洋设伏,候夜顺风纵火,焚毁附夷匪船,接济始断。五月,再焚夷船于磨刀洋。谍知新来敌船扬帆北向,疏请沿海各省戒严。又言夷情诡谲,若迳赴天津求通贸易,请优示怀柔,依嘉庆年间成例,将递词人由内地送粤。

六月,英船至厦门,为闽浙总督邓廷桢所拒。其犯浙者陷定海,掠宁波。则徐上疏自请治罪,密陈兵事不可中止,略曰:“英夷所憾在粤而滋扰于浙,虽变动出于意外,其穷蹙实在意中。惟其虚?性成,愈穷蹙时,愈欲显其桀骜,试其恫喝,甚且别生秘计,冀售其奸;一切不得行,仍必帖耳俯伏。第恐议者以为内地船炮非外夷之敌,与其旷日持久,不如设法羁縻。抑知夷情无厌,得步进步,威不能克,患无已时。他国纷纷效尤,不可不虑。”因请戴罪赴浙,随营自效。七月,义律至天津,投书总督琦善,言广东烧烟之衅,起自则徐及邓廷桢二人,索价不与,又遭诟逐,故越境呈诉。琦善据以上闻, 上意始动。

时英船在粤窥伺,复连败之莲花峰下及龙穴洲。捷书未上,九月,诏曰:“鸦片流毒内地,特遣林则徐会同邓廷桢查办,原期肃清内地,断绝来源,随地随时,妥为办理。乃自查办以来,内而奸民犯法不能净尽,外而兴贩来源并未断绝,沿海各省纷纷征调,糜饷劳师,皆林则徐等办理不善之所致。”下则徐等严议,饬即来京,以琦善代之。寻议革职,命仍回广东备查问差委。琦善至,义律要求赔偿烟价, 厦门、福州开埠通商,上怒,复命备战。二十一年春,予则徐四品卿衔,赴浙江镇海协防。时琦善虽以擅与香港逮治[以擅与香港逮治:琦善私自与英方签订条约,割香港给英国, 道光帝大怒,将其革职查办],和战仍无定局。五月,诏斥则徐在粤不能德威并用,褫卿衔,遣戍伊犁。会河决开封,中途奉命襄办塞决, 二十二年,工竣,仍赴戍,而浙江、江南师屡败。是年秋, 和议遂成。

【延伸阅读】

马戛尔尼使团与“朝贡秩序”

“地理大发现”以后,欧洲商人渐渐取代了阿拉伯商人在东方贸易中的独占地位。晚至16世纪下半叶,欧洲航海国家中的后起之秀英国, 也开始尝试开辟远东贸易航线。在两个世纪的时间里,英国政府和商会的使团怀着同样的心愿多次航向中国,这种努力的高潮是18世纪末的马戛尔尼使团使华。

马戛尔尼是英国贵族,早年曾经周游欧洲大陆,以完成18世纪典型的贵族教育。后来,他相继出任英国驻俄国公使、加勒比总督、印度马德拉斯总督等职,是颇为熟悉远东情形的官员。马戛尔尼使华时,奉命与中国政府就如下问题举行谈判:缔结通商条约;两国互派外交使节;对居留中国的英国臣民适用英国法律;英国臣民在中国的永久居留权。马戛尔尼使团期望上述问题得到合理解决,以促进中英两国之间的自由贸易。为着上述目的,使团一行携带了大量英国工业产品、机械与武器,以期向中国朝廷展示英国的文明,并激发起中国士民对英国商品的兴趣。

英国使团有备而来,而中国朝廷对英国使团也十分好奇。皇帝以罕见的热情关注这个远道而来的使团。但是英国使团登陆后,却发现自己对皇帝的热情无所预备。皇帝将泛海而来的英国使团视为向皇帝致以忠诚和敬意的朝贡使团,是对中国统治的归服和敬慕。而马戛尔尼接受的政府命令是与中国朝廷缔结平等的通商条约,这与皇帝的热情明显相悖。朝廷的大臣们很快发现,马戛尔尼携来的建议有明显的冒犯意味。皇帝如果放弃自己的至尊地位,就意味着放弃中国自古以来对世界文明和秩序的责任,这在皇帝和他的朝廷看来是荒唐可笑的。身为负有全权使命的使节,马戛尔尼在坚持条约制度和接受朝贡秩序之间有所犹豫。他并非完全不愿意接受某种妥协的安排,但是皇帝和朝廷拒绝对传统的任何修正。经过几次失败的交涉,对朝贡秩序不敬的马戛尔尼使团被打发回国。使命失败的使团深感屈辱,他们断定,唯有武力方能让皇帝接受平等的条约秩序。使团回国后,将这种观感告知英国公众,为以后的武力交涉埋下了伏笔。

同类推荐
  • 美国人

    美国人

    本书讨论了美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含义,其中先讨论殖民的背景和含义、美国人对自由的认识,然后讨论美国的地理背景和种族多样性,最后探讨美国民主制度的优缺点、功利主义文化的特点和危害等内容。
  • 粽叶飘香:端午节

    粽叶飘香:端午节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关于端午节的起源也有众多说法,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等。然而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菖蒲,赛龙舟等却是沿袭下来的不变习俗。本文探究端午节的历史起源,记录它的习俗演变,有助于炎黄子孙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此刻鼻间仿佛已飘过一丝丝粽叶香气,耳边也响起了龙舟上的鼓声与呐喊声……
  • 神话传奇

    神话传奇

    神话由远古族群的人们集体创造并且流传下来,神话分为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发明创造神话。本书选取了中国最著名,最为重要的神话呈现给读者。
  • 论语印心

    论语印心

    《论语印心》是尹建维先生积数十年功力对《论语》的章句反复琢磨,加之职场的磨练,与现实环境相结合的体悟,因此读来不会索然无味,反而对《论语》有豁然开朗的明白乐趣。读者可作为研究《论语》参考,亦可作为寻求人生目标的生命之书展读。书中的“疏”基本是以古文的形式表达,“钞”是用白话发挥“疏”,并且强调《论语》智慧的应用。《论语印心》一书有三个特色:以经解经、孔老会通、时代应用。《论语印心》以《论语》接人,视《论语》为立身、立世、开慧之善器。
  • 听南怀瑾大师讲国学

    听南怀瑾大师讲国学

    本书涵盖了南怀瑾先生有关老子、庄子、孔子、孟子以及禅佛等著作中的精华观念和讲解,甄选了南怀瑾先生国学经典著作中的原话作为每一章的标题和主旨,加入了新鲜的、贴合当下人们生活的案例加以阐述,力图将晦涩难懂的国学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话语解读出来,同时再现南怀瑾先生的经典阐释。
热门推荐
  • 第五瑶光

    第五瑶光

    一个是本国质子,一个是前朝公主。一个利益至上,一个肩负重任。双方交织前行。
  • 糖尿病饮食与防治(生活必备丛书)

    糖尿病饮食与防治(生活必备丛书)

    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性的常见的代谢内分泌疾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三大物质代谢紊乱的疾病。糖尿病是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癌症、艾滋病而位列第四的世界流行性疾病,十分普遍。据有关报道,其发病率国外约5%,国内约2%,世界上糖尿病患者近2亿,其中我国患者就达到3000万,而且还在不断增加。据预计,15年后,亚洲糖尿病患者将增加3倍,到2010年患者将达到1.5亿,特别是我国患者将增加到15%,这个可怕的病魔严重地威胁着世人的生命健康,人们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
  • 蝶引姻缘

    蝶引姻缘

    大龄剩女寻姻缘,金色蝴蝶来牵线。青梅竹马来相亲,两人情缘可重来?故事结局为如何?本书完结即可知。
  • 情计

    情计

    在情感的漩涡里,谁能全身而退且独善其身?
  • 子在川上

    子在川上

    本书收入阿袁的9个中短篇小说,《长门赋》《郑袖的梨园》《鱼肠剑》《汤梨的革命》《顾博士的婚姻经济学》《姹紫嫣红》等。作品多反映高校教师,尤其是女教师的情感与生活,女博士、大龄女、恨嫁女……揭示她们学术之外世俗生活的,为我们撬开象牙塔的一角,展示不一样的高校人生与情感。浓厚的古诗词功底,在作品中应用得恰到好处,机俏的语言,活泼中透露着古典之风,文雅之气。深得评论界与广大读者的好评与喜爱。
  • 嘉靖武安县志

    嘉靖武安县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魔尊是个老婆奴

    魔尊是个老婆奴

    “你生来就是仙,又如何能懂我们的无奈?”“你为何救我?”“我想让一人知晓,我与他终能殊途同归。”他一直觉得她身负天下大义,而他为了她的大义,付出了许多,却从不知晓,她一切所为,不过是为了护住他一人而已。神魔殊途又如何?她偏要与他殊途同归。天生有命又怎样?她偏要逆天改命,一条道路走到黑!
  • 世界军事百科之军事领袖

    世界军事百科之军事领袖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 被孩子他爹追婚的日子

    被孩子他爹追婚的日子

    一场机密任务,暴力的她意外撞上霸气的他,相爱相杀,那一天,他许盛世婚礼,她却神秘失踪……六年后,她带着儿子参加相亲,他突然带着女儿出现,“老婆,你和儿子能买一送一吗?”
  • 长生修仙录

    长生修仙录

    不求富贵,但求长生。继盘古开天,神魔争霸后,天界神道消失,仙界魔界妖界都人才凋零,各界为补充新血,增强实力。仙魔特此向人间界散播修仙修魔功法。并定下七大境界:练气期、筑基期、金丹期、元缨期,分神期、渡劫期、仙道……世间无长生药,唯有长生道。凡人唯有突破练气,进入筑基方算正式踏入修仙之道,从而延长寿命三百。长生之道求于灵根与悟性,不足者,即便天之骄子也不得长生。故事主人翁却是由一个没有灵根,对修仙一无所知之人,由一次机缘偶得天地本源,从而成就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