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1600000028

第28章 余论:古代唱技理论的历史地位与当代意义(7)

1.[战国]公孙尼子《礼记·乐记·师乙篇》,《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卷三十九,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本。

2.[战国]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右上第三十四,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729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3.[汉]刘安《淮南子·缪称训》,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848册。

4.[南朝]刘勰《文心雕龙·声律》,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1478册。

5.[隋]虞世南《北堂书钞·乐部·歌篇》,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889册。

6.[唐]段安节《乐府杂录·歌》,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7.[唐]武则天敕撰《乐书要录》,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中国古代乐论选辑》,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

8.[唐] 崔令钦《教坊记·四女善歌》,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9.[唐]沈亚子《歌者杂记》,古今图书局编《古今笔记精华·优伶》,上海书店1992年版。

10.[唐]欧阳询主编《艺文类聚·乐部·歌》,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研究所编《中国古代音乐史料辑要》(第一辑),中华书局1962年版。

11.[唐]徐坚《初学记·乐部·歌》,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研究所编《中国古代音乐史料辑要》(第一辑)。

12.[北宋]张载《张子全书·礼乐》,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中国古代乐论选辑》。

13.[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乐律一》,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862册。

14.[北宋] 陈旸《乐书》,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211册。

15.[北宋]李昉《太平御览·乐部·歌》,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研究所编《中国古代音乐史料辑要》(第一辑)。

16.[北宋]吴淑《事类赋·乐部·歌赋》,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研究所编《中国古代音乐史料辑要》(第一辑)。

17.[南宋] 王灼《碧鸡漫志》,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1494册。

18.[南宋]张炎《词源·讴曲旨要》,《续修四库全书》编撰委员会编《续修四库全书》第173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19.[南宋] 陈元靓《事林广记》,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研究所编《中国古代音乐史料辑要》(第一辑)。

20.[南宋]沈义父《乐府指迷》,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1494册。

21.[南宋] 史崧音释《灵枢经·忧恚无言第六十九》,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73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22.[元]燕南芝庵《唱论》,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傅惜华《古典戏曲声乐论著从编》。

23.[元]周德清《中原音韵》,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1496册;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

24.[元] 胡祗遹《紫山大全集·黄氏诗卷序》,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1196册。

25.[明]朱权《太和正音谱·词林须知》,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傅惜华《古典戏曲声乐论著丛编》。

26.[明]魏良辅《曲律》,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五);傅惜华《古典戏曲声乐论著丛编》。

27.[明]魏良辅《南词引正》,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中国古代乐论选辑》,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

28.[明]王骥德《方诸馆曲律》,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傅惜华《古典戏曲声乐论著丛编》。

29.[明]沈宠绥《弦索辩讹》,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五);傅惜华《古典戏曲声乐论著丛编》。

30.[明]沈宠绥《度曲须知》,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五);傅惜华《古典戏曲声乐论著丛编》。

31.[明] 王阳明《王文成公全书·教约》,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中国古代乐论选辑》。

32.[明]唐顺之《董中峰侍郎文集序》,邬国平编著《中国历代文论选新编·明清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33.[明]应谦《宝彝室集刊·古乐书序》,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中国古代乐论选辑》。

34.[明]程明善《啸余谱·啸旨》,《续修四库全书》编撰委员会编《续修四库全书》集部1736册。

35.[明]潘之恒《鸾啸小品》,汪效倚辑注《潘之恒曲话》,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

36.[明]沈德符《顾曲杂言·北曲》,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

37.[清]毛先舒《南曲入声客问》,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傅惜华《古典戏曲声乐论著丛编》。

38.[清]李渔《闲情偶寄》,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39.[清]方成培《词麈》,中华书局编辑部编《丛书集成初编》第672册, 中华书局1985年版。

40.[清]陈第《毛诗古音考》,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239册。

41.[清]方苞《诂律书一则》,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中国古代乐论选辑》。

42.[清] 余怀《寄畅园闻歌记》,古今图书局编《古今笔记精华·优伶》。

43.[清]徐大椿《乐府传声》,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傅惜华《古典戏曲声乐论著丛编》,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版。

44.[清]吴永嘉《明心鉴》,吴新雷《中国戏曲史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45.[清]黄图珌《看山阁集闲笔·文学部·曲调宜高》,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

46.[清]黄幡绰《梨园原》,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九)。

47.[清]王德晖、徐沅澂《顾误录》,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九);傅惜华《古典戏曲声乐论著丛编》。

48.[清]茅恒《曲曲》,慕莲氏抄录《霓裳新咏》(十五),清光绪二十九年抄本。

###参考文献

一、基本文献类

文渊阁《四库全书》编撰委员会编,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续修四库全书》编撰委员会编,《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研究所编,《中国古代音乐史料辑要》(第一辑), 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

《十三经注疏》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中国古代乐论选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

中国舞蹈艺术研究会舞蹈史研究组编,《全唐诗中的乐舞资料》,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

[清]孙诒让编著,《十三经注疏校记》,济南:齐鲁书社,1983年版。

傅惜华编,《古典戏曲声乐论著丛编》,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版。

进步书局辑,《笔记小说大观》,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 ,1983年版。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音乐词典编辑部》编,《中国音乐词典》,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年版。

中国舞蹈艺术研究会舞蹈史研究组编,《全宋词中的乐舞资料》,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年版。

古今图书局编,《古今笔记精华》,上海:上海书店,1992年版。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音乐词典编辑部》编,《中国音乐词典续编》,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年版。

周光培编,《历代笔记小说集成》,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资料室编,《中国音乐书谱志》(增订本),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年版。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修海林编,《中国古代音乐史料集》,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0年版。

胡道静校注,《新校正梦溪笔谈》,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版。

范文澜著,《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

刘文典编著,《淮南鸿烈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

[唐]崔令钦著,罗济平校点《教坊记》,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北宋]王灼著,罗济平校点,《碧鸡漫志》,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北宋]陈旸撰,《乐书》,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版。

[南宋]陈元靓撰,《事林广记》,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版。

[南宋]张炎撰,夏承焘校注,《词源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

[元]杨朝英选、隋树森校订,《新校九卷本阳春白雪》,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版。

[元]夏庭芝《青楼集》,《续修四库全书》编撰委员会编,《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明]潘之恒撰,《亘史钞》,《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刻本。

[明]沈德符著,《万历野获编》,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版。

[明]魏良辅撰,《曲律》,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2年版。

[清]丁善长绘,《历代画像传》,上海:学苑出版社,2002年版。

[清]阮元辑编,《宛委别藏》,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年影印本。

[清]黄图珌撰,《看山阁集》,《四库未收书辑刊》影印本,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年版。

[清]张潮辑,《南曲入声客问》,康熙间原刻《昭代丛书》所收本。

[清]吴永嘉撰,《明心鉴》,吴新雷《中国戏曲史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年版。

[清]吴长元撰,《燕兰小谱》,张次溪编《清代燕都梨园演出史料》所收本,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重排本。

[清]李斗撰,《扬州画舫录》,张次溪编《清代燕都梨园演出史料》所收本,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重排本。

[清]慕莲氏抄录,《霓裳新咏谱》,光绪二十九年(1903)抄本,南京图书馆藏。

[清]侯方域撰,《壮悔堂文集》,《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清顺治间刻增修本。

陈彦衡《说谭·总论》,铅印线装本,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藏,1918年。

天虚我生著,《学曲例言》,上海:著易堂书局,1920 年版。

吴曾祺著,《读曲例言》,《天韵社曲谱》,无锡:天韵社1921年油印本。

近人伪托元赵孟著,《歌曲百法》,上海:上海锦文堂,1921年版。

张德福著,《学戏百法》,上海:上海东西书局,1924年版。

张德福著,《唱戏指南》,上海:上海东西书局,1924年版。

王季烈、刘富梁编,《集成曲谱》,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年石印本。

王季烈著,《螾庐曲谈》,上海:商务印书馆,1928年版。

刘富梁著,《歌曲指程》,吉林:永衡印书局,1930年版。

金吉云著,《唱戏门径》,上海:上海中央书局,1935年版。

天虚我生编著,《文苑导游录》,上海:时还书局,1936 年版。

王季烈著,《与众曲谱》,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

欧阳予倩著,《欧阳予倩全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吴梅著,《顾曲麈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吴梅著,冯统一点校,《中国戏曲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周贻白编著,《戏曲演唱论著辑释》,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2年版。

赵景深编著,《曲论初探》,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

陈多注释编著,《李笠翁曲话》,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吴同宾、李光编著,《乐府传声译注》,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版。

齐森华编著,《曲论探胜》,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85年版。

赵山林编著,《安徽明清曲论选》,合肥:黄山书社,1987年版。

陈多、叶长海选注,《中国历代剧论选注》,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汪效倚辑注,《潘之恒曲话》,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

赵山林选注,《历代咏剧诗歌选注》,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

蔡仲德编著,《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释》,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年版。

隗芾、吴毓华编著,《古典戏曲美学资料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版。

黄立新、沈习康编著,《梨园撷英——戏曲曲艺艺术文粹》,北京:东方出版中心,1999年版。

程炳达、王卫民编著,《中国历代曲论释评》,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0年版。

(英)埃里克·布洛姆主编,《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纽约:圣马丁出版公司,1955年版。

二、研究著作类

丘琼荪编著,《白石道人歌曲通考》,北京:音乐出版社,1959年版。

徐慕云、黄家衡著,《京剧字韵》,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年版。

胡度著,《川剧艺诀释义》,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

应尚能著,《以字行腔》,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编辑部选编,《声乐表演艺术文选》,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社,1981 年版。

郭建民著,《声乐文化学》,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82年版。

卢文勤著,《京剧声乐研究》,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

管林编著,《声乐艺术的民族风格》,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年版。

杨荫浏、阴法鲁著,《宋·姜白石创作歌曲研究》,北京:音乐出版社,1985年版。

戴旦著,《戏曲诀谚通俗注释》,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夏天著,《戏谚一千条》,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傅雪漪著,《戏曲传统声乐艺术》,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年版。

秋文著,《古中国的歌——京剧演唱艺术赏析》,北京:宝文堂书店,1988年版。

周亨芳著,《歌唱与训练》,《音乐世界》编辑部,1989年版。

宋承宪著,《歌唱咬字训练与十三辙》,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

武秀之、张永杰、张平编著,《民族声乐教程》,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余笃刚著,《声乐艺术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潘乃宪著,《声乐实用指导》,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4年版。

刘朗著,《声乐教育手册》,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洛地著,《词乐曲唱》,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年版。

管林著,《中国民族声乐史》,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年版。

苏移编著,《中国京剧剧谚选注》,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年版。

张幼文著,《声乐理论研究》,济南:山东省出版总社,1999年版。

黄俊兰著,《郭兰英的演唱艺术》,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版。

余笃刚著,《声乐语言艺术》,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刘大巍、夏美君著,《声乐艺术论》,北京:学苑出版社,2000年版。

俞子正著,《声乐教学论》,重庆:西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邹长海著,《声乐艺术心理学》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版。

李晓贰著,《民族声乐演唱艺术》,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杨非编著,《梨园谚诀辑要》,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年版。

许讲真著,《歌唱艺术讲座》,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版。

郭建民著,《声乐文化学》,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版。

刘明澜著,《中国古代诗词音乐》,临沂: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

张晓农著,《中国古代声乐艺术》,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

胡度著,《迁想妙得》,重庆:重庆出版社,2003年版。

程砚秋著,《程砚秋戏剧文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版。

范晓峰著,《声乐美学导论》,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

郭克俭著,《声歌求道——中国声乐艺术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版。

周映辰著,《歌唱与聆听——中西方歌唱技术的历史研究》,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年版。

金铁林、邹爱舒著,《金铁林声乐教学艺术》,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年版。

(美)莉丽·雷曼著,《如何歌唱》,纽约:麦克米伦公司,1924年版。

(美)维克多·耐克斯著,《喉部的比较解剖学与生理学》,纽约:纽约与伦敦哈夫纳出版公司,1962年版。

林俊卿著,《歌唱发音的科学基础》,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62年版。

(美)露意莎·泰特拉齐尼、恩里科·卡鲁梭著,《歌唱艺术》,纽约:达卡波出版社,1975年版。

同类推荐
  • 音乐杂谈(生命百科)

    音乐杂谈(生命百科)

    中国音乐发展音乐杂谈极其古老的艺术——音乐人类的历史,据最近的研究,已有数百万年。我国也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大约距今170万年以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已在这块大地上生息、繁衍。经过世世代代的不懈的奋斗、努力,人类创造了今天我们享有的灿烂文明,创造了各种绚丽多姿的文化艺术。
  • 艺海观澜

    艺海观澜

    徐庆平,徐悲鸿之子,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研究院院长、北京徐悲鸿纪念馆馆长。本书主要内容分为三部分:美术漫谈、西方艺术史研究、莫奈传。书中对其父亲徐悲鸿的美术作品以及西方艺术史有着深入细致的研究。多数文章已经在各大报刊上发表过,是一本开卷有益的图书。
  • 美国电影艺术史

    美国电影艺术史

    《美国电影艺术史》是一部全面阐述美国电影艺术发展脉络的著作,其显著特色在于将权威的美国电影理念与生动的好莱坞电影创作结合在一起,将清晰的美国电影历史与鲜明的电影艺术家个性结合在一起。将主流的商业电影表现与多元的美国社会文化及哲学美学背景结合在一起,打通专业性与大众性之间的壁垒,形成一种深入浅出、雅俗共赏的写作风格,让读者在轻松阅读之中汲取美国电影的文化素养。
  • 歌剧的误会

    歌剧的误会

    《杨燕迪音乐文丛:歌剧的误会》收入杨燕迪教授近年有关歌剧的散文和评论。歌剧作为特殊的艺术体裁,其间必然涉及音乐、文学、戏剧、景观、舞蹈等各类艺术品种的交叉与融通。就“音乐人文”的关切而论,歌剧自然是最适合这一解读视角的音乐种类之一,这也是杨燕迪教授近年持续关注歌剧并从事歌剧解读和批评的个中缘由。这些篇什中,有的属于歌剧原理性的散议,有的是具体歌剧的导赏性剖析,有的则是歌剧演出之后的评论……所涉及的歌剧作曲家和剧目基本属于在国内舞台上演过的“主流”,但也有一些针对从未在中国舞台上亮相过的现代歌剧的引介。
  • 民间美术

    民间美术

    我们就是要通过彰显我国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保持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与特征,维护中华文化的本土化和多样化,这是具有伟大战略意义的事情。而对于每一个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来说,可以通过本书充分认识中华民族的辉煌文化,学习民族先人的聪明才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加热爱祖国,热爱民族文化,并能够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进行新时代的文化创新和艺术创新。
热门推荐
  • 奥运对和平的追求

    奥运对和平的追求

    本书针对当今世界竞技体育黑哨、假球、殴斗、兴奋剂和种族冲突等扰乱国际赛场秩序的问题,站在维护北京奥运会秩序和国际社会秩序,分五章对奥运追求和平的政治学分析、北京奥运追求和平面临的问题、古今奥运追求和平的启迪等作了详细的介绍。
  • 体香

    体香

    《体香》现在五折哦~~一次性订阅全部VIP章节,就可以享受五折优惠!喜欢的就看吧!支持月凉哦~~我叫曲灵犀,女伴男装只为养活自己与五岁的弟弟,继承的家业,也只有爹爹生前的“曲家布庄”与两株桃花…他叫宇彩轩,宇太师的九公子,绝美容颜加上淡然体香,使我留恋…可他的“皇子病”却将他折磨的苦不堪言…所谓皇子病,就是富贵的象征,棉被下若有一粒黄米,都使他无法安睡,物品上面有浮雕,便会磨的手疼,闻到怪味道,也会呕吐不止,身子只能穿丝绸,棉布会起疹子…性格嘛:“臭小子!我要喝水!”臭小子?为何总这般唤我?!“臭小子!我要吃饭…”“臭小子!我想你了…”“臭小子!不许再穿男装…”“臭小子!不许走…”“臭小子!不许再理我七哥!…”……怎么?不知宇彩轩的七哥是谁?那就太孤落寡闻了!宇紫轩,皇帝都要顾忌三分的人物,“康”城地下钱庄的掌柜,宇太师的七公子,俊逸昂然却温文儒雅,淡青身影刚毅非凡…性格嘛:“宇紫轩,我有一事相求…”“好。”“宇紫轩,我想劳烦你件事…”“好。”“宇紫轩,我要你的腰牌…”“好。”“宇紫轩,我要金山银山!”“好…”……体会过男人撒娇的滋味吗?体会过被人宠上天的感觉吗?那么…就来闻一闻“桃花嫣然”中,散发的淡然体香……********************************************************月凉的QQ书友群:一群:61738604(已满)二群:58481160喜欢月凉的话就来吧!~********************************************************推荐月凉的书:《青楼红颜》《古有此女天下乱》《试婚记》《凰后!》*************
  • 死而复生之超级传承

    死而复生之超级传承

    大少叶枫因为一场阴谋被绑架,可一个月后却重回都市,从此他神秘而强大,成为人人畏惧的血色狂少。(新书《我可以进入游戏世界》)
  • 误犯妖孽狐君

    误犯妖孽狐君

    如此美艳的“女鬼”,竟然是个男的,还是一只狐妖!?她不得不承认,他让她动心。但是这“瞎眼”的狐狸,怎么就对那蛇蝎心肠的女人百依百顺呢?再次相见,他搂着坏女人嬉笑,对她还一副冷漠的摆谱:“我不认识你。”她陆小草也算是意志坚强的人了,几次忍耐,终于,她站了起来。岂能让那臭狐狸的奸计得逞?!她势要夺回属于她的东西。
  • 微言情小说集

    微言情小说集

    灵感来了,偶尔写一写,不定期发,进来看一看!!(因为我是住宿学校,所以一直我只能发一次哦::>_<::)
  • 大宋清明录

    大宋清明录

    王玄义打坐开封府,平冤狱,断生死,开大宋清明之世界。
  • 嫡女重生之凤弈天下

    嫡女重生之凤弈天下

    【正经版】飞驰疆场上,她英姿飒爽;王府将门内,她柔婉端庄。前世一场搅动天下风云的局,让她死于青梅竹马的手中。家败人亡,香消玉殒,身体寸寸湮灭于冷宫烈火。睁眼重生,浴血厮杀只为破前世死路。情爱视作砒霜毒药无意沾染半分,偏就有人无声入梦,搅乱她平静无波的心湖。江山策军马,天下局为棋。有朝一日大仇得报在即,前尘秘辛点点铺开,却是变了所有人的心路。【文艺版】忘川河畔有并蒂双莲,一生色泽为白,后世便为红。她错付的芳心,早在那熊熊火焰之中,一寸寸化作灰烬。再世重生,只愿家仇国恨能凝为一柄毒刃,令他永堕地狱,万劫不复。花开两世,芳香透骨。前世的债今生抵得,可情之一字,为何又使人再踏不归路?【关键词】重生,权谋,极品前任,家国大义,生死之爱
  • 景熠衍,倘若不曾喜欢你

    景熠衍,倘若不曾喜欢你

    季初妍19年的陪伴比不上景熠衍爱安茹的4年。喜欢一个人谁没犯点错?而她错就错在太爱他了,以至于后来变得不像自己……因为一场被人特意策划好的阴谋,他娶了她,三年的婚姻里待她极好,捧在手心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殊不知这几年的长相厮守只是他的尽力而为。他对她所有的温柔也都是假的,为的也只是报复她,谈何爱?景熠衍,自始至终都是你,让我投入太彻底,故事如果注定悲剧,又何苦给我美丽?〔超级大虐文,欢迎小可爱们入坑,不喜者勿喷哦!〕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