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2400000016

第16章 康有为的今文经学立场与其戊戌流亡前的孔教建制主张(5)

既然在康有为的建议中,大学堂、高等学堂、中学堂和小学堂的教学内容都包含以经学为主的孔子之学,那么,孔教会与这些学堂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关系呢?更进一步,既然开学堂在一定意义上能够承担发明孔子之道的制度功能,那么,建孔教到底还有什么意义呢?与这个问题相关的一个细节是,在《请改直省书院为中学堂乡邑淫祠为小学堂令小民六岁皆入学折》中,康有为建议将乡邑淫祠改为小学堂,而前面我们已经提及,在《上清帝第二书》、《上清帝第三书》和《请商定教案法律厘正科举文体听天下乡邑增设文庙谨写〈孔子改制考〉进呈御览以尊圣师而保大教折》中,康有为则是建议将淫祠改为孔庙。其间的差异部分可以通过诉诸上书和奏折所具有的明显的时机性和策略性得到解释,但是,一个疑问仍然会由此而生发出来:是不是从制度设置的层面上看包含孔子之学的学堂可以代替孔教会,假如不考虑开孔教会与办教案的关联?

如果联系《教学通义》中康有为对教与学的明确区分,我们就不难找到答案。康有为自然主张孔子之学应当成为各类学堂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但是,孔教会的设置自有其制度功能:除了康有为当时非常关切的教案问题之外,设置孔教会的一个更重要的制度功能在于化民美俗。而化民美俗光靠各类学堂的设置是不足敷用的。实际上,康有为在戊戌期间提出的改革旧有教育制度的举措与他在《教学通义》中就教学问题而提出的从今改制主张具有明显的连续性。前面已经梳理过,在《教学通义》中,康有为明确区分了教、学、官:“教,言德行遍天下之民者也;学,兼道艺登于士者也;官,以任职专于吏者也。”并以此为基础区分了庶民之教、士夫之教与官吏之教,相应地,就学的内容而言,在庶民之教是公学,包括幼学、德行学、艺学和国法掌故等;在官吏之教则特重私学,或称专学,即官守之学;在士夫之教则是公学与私学兼之。而且,他认为,春秋以来,庶民之教、士夫之教与官吏之教三者合而为一其实意味着庶民之教和官吏之教皆亡,只剩下士夫之教,而再往后士夫之教又亡于章句、词章之学。

以此衡之,康有为在戊戌期间所提出的改革科举制的举措中,开学堂与办孔教之间的差异,正对应于《教学通义》中教与学之间的差异,或者说对应于士夫之教与庶民之教之间的差异。而开学堂一项中对专科之学——即科学——的重视,又可以看作是《教学通义》中与官吏之教与士夫之教皆有关的专学的一种扩展或引申,因为新的处境要求国家广开民智,以期获得“有一民,即得一民之用”的强国之效。且正如在《教学通义》中敷教主张相对于已有的教学制度而言基本上属于新增加的内容一样,办孔教在康有为改革科举制的举措中也基本上属于新增加的内容,二者同样显示出康有为从国家治理的层面对庶民之教的特别重视。就是说,从总体上看,康有为改革科举制的思路与《教学通义》中提出的教学复兴方案完全一致,因为坏于八股的科举制正是《教学通义》中所说的坏于章句、词章之学的士夫之教。

从甲午战争到戊戌变法这段时间里,康有为除了积极上书、企图走“得君行道”的上行路线之外,还发起、组织了一些以士人、学子为主要参与者的会社。(康有为如是谈及上书与开会之间的关联:“自上书不达之后,日以开会之义,号之于同志。”(《我史》,光绪二十一年条下,见《康有为全集》第五集,86页))关联于戊戌变法,学界大都强调这些会社的政治性质,比如其中有些会社甚至被认为已初具政党的模型。(如梁启超后来认为,强学会的性质“实兼学校和政党而一之焉”。马洪林说:“保国会已粗具资产阶级政党的规模和性质。”参见马洪林:《康有为大传》,275、280页,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不过,从康有为为这些会社所写的序文、缘起和章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发起、组织这些会社与其孔教建制主张之间的密切关联。

1895年9月,康有为在北京筹设强学会,基本会员除康有为之外,还有梁启超、陈炽、杨锐、文廷式、王鹏运、沈曾植、沈曾桐、袁世凯等人。1895年11月,上海强学会成立,列名会籍的有黄体芳、屠仁守、康有为、梁鼎芬、黄绍箕、蒯光典、张謇、乔树楠、黄绍第、汪康年、邹代钧、黄遵宪、左孝同、志钧、沈瑜庆、龙泽厚等人。在为北京强学会所写的序文中,康有为以尊王攘夷为号召,发保国、保教、保种之义:“有能来言尊攘乎?岂惟圣清,二帝、三王、孔子之教,四万万之人,将有托耶!”(康有为:《京师强学会序》,见《康有为全集》第二集,89页。值得注意的是这里康有为不是直接言孔教,而是与他在确立今文经学立场之前一样言“二帝、三王、孔子之教”。)在为上海强学会所写的章程中,康有为一开始就阐述了讲学、修教以强国的宗旨:“本会专为中国自强而立。以中国之弱,由于学之不讲,教之未修,故政法不举。……今设此会,聚天下之图书器物,集天下之心思耳目,略仿古者学校之规,及各家专门之法,以广见闻而开风气,上以广先圣孔子之教,下以成国家有用之才。”(康有为:《上海强学会章程》,见《康有为全集》第二集,93页。)具体到修教方面的内容,康有为强调了三点:一是强调“创讲堂以传孔教”为入会者“义所应为之事”;二是强调入会者须“德业相劝,过失相规,患难相恤,务推蓝田乡约之义,庶自保其教”;三是强调入会者讲求学问可以“听性所近”而“分门别类”,但必须“以孔子经学为本”。(参见《康有为全集》第二集,94页。)在为上海强学会所写的后序中,康有为再一次发保国、保教、保种之义:“凡吾神明之胄,衣冠之族,思保其教,思保其类,以免为象、驼、牛、马之受槛、絷、刲、割,岂无同心乎?抑其甘沦异类耶?其诸有乐于会友辅仁欤?仁者何?仁吾神明之胄,先圣孔子之教,非欤?”(康有为:《上海强学会后序》,见《康有为全集》第二集,97页。)

1897年2月,康有为在桂林与唐景崧、岑春煊等人发起组织圣学会。在代岑春煊写的《圣学会后序》中,康有为指出圣学会的成立主要是为了尊圣:“今以《史记》例,当孔子生二千四百四十八年,侁侁士夫,开圣学会,举庚子拜经之义,以尊至圣。”(《康有为全集》第二集,266页。)关于为何要尊圣,康有为在阐述其今文经学立场之下以孔子为改制立法之教主及三世说等思想之前,首先提出了一个独特的观点,即人之三本以师为大:“人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祖宗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三本孰为大?曰师为大。人恶知天,圣师告我天而尊天;人恶知祖父,圣师告我祖父而亲祖父;人恶知君,圣师告我君而事君。生与类皆由造物,治则在人道。君之所治人道,曰礼义名分,纲纪政令,教化条理,文章正朔,衣服器械,宫室饮食事为,无一不出于师,无一不在师治之内。然且从之则治,不从则乱;从之则永,不从则促;从之则安,不从则危;从之则存,不从则亡。神明圣王,师乎师乎,孔子乎!”(《康有为全集》第二集,265页。)对师道的如此强调和重视,让我们想起韩愈的《师说》,特别是其中“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著名言论。

在《两粤广仁善堂圣学会缘起附会章》一文中,康有为也明确提到在善堂内设立圣学会是以广教为主:“本堂创行善举,特奉孔子,如劝赈赠医、施衣施棺诸善事,开办有年。今欲推广专以发明圣道,仁吾同类,合官绅士庶而讲求之,以文会友,用广大孔子之教为主。”(同上书,268页。)至于圣学会的全部宗旨,康有为的陈述略同于前面提到的他对强学会宗旨的陈述,而更强调了对庶民之教的关切:“今本堂创设此会,略仿古者学校之规,及各家专门之法,以扩见闻而开风气,上以广先圣孔子之教,中以成国家有用之才,下以开愚氓蚩陋之习,庶几不失广仁之义云尔。”(同上书,268页。)

由此可见,与之前的强学会和后来的保国会相比,圣学会更接近纯粹的孔教会,以至于论者称之为“近代中国最早的孔教会组织”(颜炳罡:《孔教运动的由来及其评价》,载《齐鲁学刊》,2004(6)。)。在《两粤广仁善堂圣学会缘起附会章》一文中,康有为也提到了圣学会的成立有一个与实际处境有密切关系的重要参照物,即基督教:“外国自传其教,遍满地球,近且深入中土。顷梧州通商,教士猬集,皆独尊耶稣之故,而吾乃不知独尊孔子以广圣教,令布濩流衍于四裔,此士大夫之过也。”(《康有为全集》第二集,268页。)在圣学会的会章中,康有为首先谈到的就是庚子拜经:“本善堂于壬辰年,立有庚子拜经之会,奉马中丞、赵学使批准,人士济济,惜久而渐洇。夫中国义理学术大道,皆出于孔子,凡有血气,莫不尊亲。外国自尊其教,考其教规,每七日一行礼拜,自王者至奴隶,各携经卷,诵读嫫拜。吾教自有司朔望行香,而士庶遍礼百神,乃无拜孔子者,条理疏矣。今宜大复厥规,每逢庚子日大会,会中士夫衿带陈经行礼,诵经一章,以昭尊敬。其每旬庚日,皆为小会,听人士举行,庶以维持圣教,正人心而绝未萌。”(《康有为全集》第二集,268页。)论者多谓康有为模仿基督教“每七日一行礼拜”的教规而创立庚子拜经之例(参见喻大华:《论康有为的孔教思想及其创立孔教的活动》,载《南开大学学报》,2002(4);韩华:《民初孔教会与国教运动研究》,48~49页,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其实此论多有未审之处。首先,庚子拜经并非康有为所创。康有为此处明确谈到广仁善堂立庚子拜经之会是在壬辰年(1892年),这个时间距康有为第一次赴桂林尚有两年之久。其次,庚子拜经并非凭空创设,而是其来有自。南朝时笃信儒学的臧荣绪(415—488)因尊敬孔子而笃爱五经,以孔子生于庚子日,于是每逢庚子日即陈列五经,具衣冠而拜之。这是庚子拜经的历史渊源。因此,说庚子拜经可能受到基督教每七日礼拜上帝这一教规的激发,乃是持平之论,若说庚子拜经出于对基督教教规的模仿则持论太过。

1898年4月,康有为在北京发起、组织保国会,其所讲求者仍是“保国、保种、保教之事”,具体一点来说就是“保全国家之政权、土地”、“保人民种类之自立”、“保圣教之不失”(康有为:《保国会章程》,见《康有为全集》第四集,54页。)。保国会章程中有些具体内容与强学会相同,但保国会在组织方面的考虑显然比强学会更为充分、细致,比如该章程明言保国会是一个全国性的组织,并专门谈到了总会与分会之间的关系:“十一:自京师、上海设保国总会,各省各府各县皆设分会,以地名冠之。”(《康有为全集》第四集,54页。)再比如该章程对于保国会的主要组织方式做了明确的规定,主要在选举和议会:“十二:会中公选总理某人,值理某人,常议员某人,备议员某人,董事某人,以同会中人多推荐者为之;十三:常议员公议会中事;十四:总理以议员多寡决定事件推行。”(《康有为全集》第四集,54页。)将保国会的组织结构与组织方式与前面已经讨论过的康有为在戊戌期间所上的保教折中构想的孔教会的组织结构和组织方式对比一下并不是没有意义的:保国会是一个全国性的组织,在总会之下设立分会,孔教会也是一样;保国会的总理、值理及议员须通过公选而产生,孔教会则以衍圣公为总理,而督办、会办及委员也是通过公举而产生。在写作于1910年9月30日的《论中国宜用孔子纪年》中,康有为提到:“昔在戊戌之岁,吾立孔教会于京师,士大夫多从焉。于是奏请令各省、府、县、乡皆立会,公举耆旧志士学人为会长,改教官为奉祀官,诸生为讲生,而京师立教部,令各省公举教部长以总持焉,而于大事以孔子生纪年。事未行而新政败,吾亦逋亡在外,十二年于兹矣。”(《康有为全集》第九集,163页。)既然康有为在1898戊戌之年发起、组织的社团只有保国会,那么,可见在康有为的心目中,保国会就是孔教会。

同类推荐
  • 行走,一堂哲学课

    行走,一堂哲学课

    改变世界走向的思想,都是走出来的!“走路”并非人想象的那么简单!无论悠闲漫步,还是沿计划好的道路健行,行走令我们暂时摆脱各种世俗的责任义务,回归简单的“移动两足动物”。不少哲学家都热衷走路:尼采不断行走,以对抗剧烈头痛,直到再也无法挪步;兰波靠行走释放年轻的激情与灵感,内瓦尔则是为了抹去他的忧伤。卢梭只有在行走时才能够真正地思考、写作、创造、获得灵感,只要一看到桌椅他就感到一阵恶心。梭罗喜欢走到大自然中去冥想。“走路”终究没有大多数人想象的那么简单。
  • 浙东学术(第二辑)

    浙东学术(第二辑)

    本书收录论文10篇,包括:古代政治哲学研究文《<唐虞之道>与王权转移的多重因素》,系统论述朱熹《家礼》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的《儒教仪礼研究的现状与课题》,主张摆脱从“心性论”的视域来研究孟子的《孟子性善论刍议》,何善蒙副教授所著的《荒谬:在加缪和庄子之间》,四篇以浙江学术为主的地域研究文和两篇与佛教有关的作品。
  • 哲学课套装

    哲学课套装

    哲学的发展本就是一部激动人心的浪漫传奇,对于幸福、美和自在生活,我们从不曾停止追求与思考,激发创造和想象力,给灵魂更清晰的认知和抒发。哲学的故事套装共收录4册真理与智慧的哲学之书:《哲学的故事》《行走,一堂哲学课》《当美拯救我们:星期二的哲学课》《幸福,一次哲学之旅》。
  • 美学漫话(大家文论经典)

    美学漫话(大家文论经典)

    诗和春都是美的化身,一是艺术的美,一是自然的美。我们都是从目观耳听的世界里寻得她的踪迹。某尼悟道诗大有禅意,好像是说“道不远人”,不应该“道在迩而求诸远”。好像是说:“如臬你在自己的心中找不到美,那么,你就没有地方可以发现美的踪迹。”然而梅花仍是一个外界事物呀,大自然的一部分呀!你的心不是“在”自己的心的过程里,在感情、情绪、思维里找到美;而只是“通过”感觉、情绪、思维找到美,发现梅花里的美。美对于你的心,你的“美感”是客观的对象和存在。你如果要进一步认识她,你可以分析她的结构、形象、组成的各部分,得出“谐和”的规律、“节奏”的规律、表现的内容、丰富的启示,而不必顾到你自己的心的活动。
  • 儒教与道教

    儒教与道教

    当前世界上存在着四大文化区,即基督教文化区、伊斯兰教文化区、佛教文化区、儒家伦理文化区,前三大文化区都是以宗教为中心形成的,而以中国为中心的儒家伦理文化区,虽然其内部也存在宗教,但整个文化区的凝结核心却是儒家的伦理文化,一种以家庭文化为基础的文化。
热门推荐
  • 暴君的冷宫皇后

    暴君的冷宫皇后

    “你的命是本王的,本王什么时候想要,你就得给!”久久等不到回答,转身一看,这该死的女人,竟然当着他的面就这么睡着了?!……“你就是靠这张绝美的脸诱惑男人的吧。”他在看她,眼眸似刃,破空而来,似冰化雪,叫人心生寒意。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嫡狂之最强医妃

    嫡狂之最强医妃

    【毒术医术Max真狠毒貌美女主VS颜值武力Max假无害忠犬男主】第一毒师“剔骨刀”温含玉穿越书中世界,成了国公府痴傻丑陋的嫡小姐。人前她是温家傻女,人后她是无双毒医,一手绝世医毒之术惊绝天下。他是贵妃之子,却也是从死亡的炼狱里爬出来的苟活之人,世人唾之骂之,生已无望,死亦不能。唯温含玉一人言:阿越,你是老天赐给我的宝贝。她是耀眼的阳光,却将他这个黑暗的囚徒视若珍宝。温含玉:他是我的男人,谁若要欺他,先从我尸体上横着过!乔越:她是我往后余生的全部,她若有恙,我覆了这天下又何妨!……他们对于彼此,如鲸向海,似鸟投林,无可避免,退无可退。……看文指南:1、架空向文,经不起考究,女主自有光环,金手指偶开。2、作者写作水平有限,不喜自行打叉离开,不用特意留言告知,谢绝写作指导,人参公鸡自动反弹。3、1v1双强双c互宠,坑品保证,放心入坑。
  • 驭兽为夫:冷王已就擒

    驭兽为夫:冷王已就擒

    一场生日宴会,竟是为她举办的死亡派对。岑暮还没觉出生死有命,就穿来和一群古风cos飙戏。在这儿爹疼娘不爱,兄弟姐妹今儿下毒明儿扎小人,外人指着她骂花瓶小废物,说她抛头露面丢人脸。岑暮作为一个正经的纨绔富二代,没有不会的,骑马箭术高尔夫,喝酒演戏漂亮话,懂笼络人心,也明白真情可贵。不仅能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还驭了只朱雀玩。“有什么是我不会的?我不会杀人啊。”岑暮莞尔一笑:“不过我想试试呢。”驭兽令出,百兽俯首,传有神人降世,可主宰万兽。“楚致,先前算我自作多情,那现在,我落在你身上的心,便不会再给你。”
  • 无上战皇

    无上战皇

    地球玩具营业员陆扬携带机器猫穿越,猫儿说把东西放到肚兜里能升级,吃了秘籍能进化,吞了宝物能完美,陆扬惊呆了。然后陆扬告诉小伙伴们:当我穿越那一刻起,我誓要这天遮不住我眼,誓要这地埋不住我心,誓要这苍穹乾坤在我脚下颤抖!我,就是那史上最牛逼的无敌机械师,独此一家,别无他号!
  • 食物与食物相宜

    食物与食物相宜

    《食物与食物相宜》精选了近百种“最佳搭档”的食物,科学详尽地介绍了它们相互融洽、和谐共处的原因和结果,令你能在短时间内全方位地掌握相关知识,以便在下厨或饮食时不至于“混搭错配”。
  • 吻上不乖妈咪(大结局)

    吻上不乖妈咪(大结局)

    她杨小妃当了五年的单亲妈妈,一直以为孩子他爸早去跟阎王喝茶聊天了,所以很痴情的为他守身又努力的带着孩子,根本没有想嫁人的意思。哇靠,有没有搞错,连孩子都要绑架——啊!?想救孩子的话,必须要去诱惑她从小就认识的竹马?有没有搞错啊!?什么?绑架孩子的是孩子他老爸!?哇咧,不会大白天见鬼了吧!?什么?绑架孩子的原因是要报复她,报复她当年害了他......!#@%&......她真的很想骂人,拿孩子威胁她,哼,孩子不是她一个人的,他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她什么都不管了!
  • 雀跃

    雀跃

    甫跃辉, 1984年生,云南保山施甸县人,复旦大学首届文学写作专业小说方向研究生毕业,师从作家王安忆。在《人民文学》《大家》《花城》《中国作家》《青年文学》《上海文学》《长城》等文学期刊发表中国短篇小说。获得2009年度“中环”杯《上海文学》短篇小说新人奖。
  • 都市绝品神瞳

    都市绝品神瞳

    骚年偶得机遇,开启异能,人生从此一路开挂。
  • 不死极魔

    不死极魔

    当一个大魔头的灵魂穿越降临至这方位面,这个世界也注定走向崩坏。他被称为恶魔、异端、残忍且冷血的极度邪恶者。但他自始至终都清楚,世界是疯狂的,只有利益,才有生存。————————————————————恶魔能力,死亡骑士、暗影军团、掏魂、黑粒子......这是一个冷血魔王的异世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