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6300000019

第19章 中国传统文化与宗教(4)

佛典的翻译也附会道术和玄学。佛典翻译形成安世高系(多译小乘,较少理论,接近神仙家言)和支篓加谶系(多译大乘,宣传空般若学理论,接近玄学)。安世高译经三十余部,主要有《安般守意》、《阴持入》等,他把《安般守意》归结为“清静无为”。“安为清,般为意,守为无,意名为,是清静无为也。”(《安般守意经》。)道学的清静无为是从自然天道观出发,安世高的小乘禅学则认为“清静无为”是心的本然,并非效法自然的结果,这种解释是为攀附道家学说以便佛教流传。支篓加谶译经四十余部,有《般若道行经》、《般舟三味经》、《大乘般若经》等,介绍般若学。般若意为智慧,基本思想是否认全部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真神性,论证“一切皆本无,亦复无本无”,即不论“三界”、“五蕴”,佛与众生,基于“因缘和合”,一切皆虚妄。一切俱非实有。般若所讲的“无”,根本否定对应的有无概念。一切事物都看做“无本原、亦无去迹”、“无过去、当来、现世”的超时空的形而上学的绝对的“无”,与老子的“有无相生”、“有生于无”的“无”完全不同,却也附会老子,以求发展。魏晋玄学的发展,佛学者用玄学观点解释《般若学》,形成直接用老庄哲学的名词比附,解释佛教的经文名相,借以量度经文正义的“格义”,使佛学玄学化,形成六家七宗,六家即心无、本无、即色、识贪、幻化、缘会六派,其中本无又分出无异一派,故称七宗。就其哲学倾向,归为本无、心无、即色三派。尽管各派对“空”的解释产生种种异义,但都以玄学为出发点,这使玄学各派的分歧也反映到般若学的研究中。

佛教初传时对其遇到的儒家思想,采取迎合儒家伦理道德的态度。在翻译关于伦理道德的佛经如《善生子经》、《善生经》等经典中,对社会的人际关系通过选择、删节、增加等手法,作了与儒家伦理纲常名教相适应的调整。如关于男女关系:以敦煌写本《诸经杂缘喻因由记》第一篇为例,叙述莲花色尼的出家因缘,但缺乏莲花色尼为何出家的关键一节,其原因是莲花色尼屡次出嫁,屡嫁而与所生子女彼此不相识,以致后来把自己的亲生女儿嫁与自己的儿子,莲花色尼发现后,极度羞恶而出家。这种论述因与中国伦理观念不容(好女不嫁二夫、出家不孝)而被略去(陈寅恪:《莲花色尼出家因缘跋》。)。关于夫妻关系:印度佛典《辛加拉的教导》中例举了作为妻子的五项美德:“善于处理工作”、“好好地对待眷属”、“不可走入歧途”、“保持搜集的财产”、“对应做之事,要巧妙勤奋地去做”。而在汉译《六方礼经》中,五项美德被译为:“一者夫从外来,当起迎之;二者夫出不在,当炊蒸扫除待之;三者不得有淫心于外夫,骂言不得还骂作色;四者当用夫教诫,所以什物不得藏匿;五者夫休息盖藏及得卧。”(《大正藏》第1卷P251。)充分体现了“夫为妻纲”的理论。关于父子关系:《辛加拉的教导》中,子女随母性,母亲的地位高于父亲,强调子女对双亲的义务,“双亲养大我们,我们养双亲”、“为了他们(双亲),我们要做应做的事”,等等,在译本中,则添加了原本中所没有的句子,如《善生经》添入“凡有所为,先自父母”、“父母所为,恭顺不逆”、“父母正令不改违背”(《大正藏》第1卷P71。),充分体现父为子纲的精神。总之,早期汉译佛典为使初入的佛教得以生存和发展,不得不向儒家伦理观念作协妥、调和,一开始就和佛教伦理思想相背离,形成与儒学相应的佛教伦理观念。

继东晋十六国,南北朝分裂160年,并未影响佛教的流传。由于南北朝统治者的倡佛,佛教理论、译经均有发展。

鸠摩罗什的学生僧肇发挥般若空宗,批判地总结了魏晋以来玄学与般若学的各派理论,以独创的风格建立了中国般若空闲哲学体系,结束了佛教对玄学的依附,转而发展玄学。他对东晋三家般若学理论作了批判:“本无者,情尚于无多,触言以宾无。故非有,有即无;非无,无即无。”“心无者,无心于万物,万物皆未偿无,此得有于神静,实在于物虚。”“即色者,明色不自包,故虽色而非色也……此真语色不自包,未领色之非色。”(《不真空论》。)三家把“有”、“无”对立,实际是以“无”解“空”,这便不能如实把握般若空观“空”的含义。他认为“空观”是指一切事物“非有,非真有,非无,非真无耳”。并非简单地否认客观事物“有”或“无”的现象存在,而是非有非无,有无双遣,亦有亦无,有无并重。僧肇的唯心主义理论,提出了对唯心主义的双向思辨方式,因而不仅是对中国般若学的批判总结,也是对魏晋玄学的批判总结,扬弃了玄学化的佛教的“本无”说而以“性空”说代之,标志着佛教由依附玄学到进一步发展玄学。

各类佛典的翻译增加。南北朝时佛典近700部,1450卷,涉及印度佛教的各个流派。译典的增加,形成了对不同经论的讲解而形成不同观点的学派。如以讲“我空”为主要内容的成实师;宣扬“泥洹不灭,佛有真我;一切从生,皆有佛性”的涅槃师;主张人我是空,三世是实有,万物由于因缘和合生成而有永恒不灭的实体的毘昙师和俱舍师等。南朝佛教受东晋佛教影响,偏尚玄谈义理,流行“涅槃”、“成实”、“三论”说。北朝禅学、律学、净土信仰较为发达,以禅宗尤为突出,偏重于行业,这种风气的突出表现是重视凿窟雕像。这些经师、律师、论师是继承了魏晋的佛教思想而发展起来的,在哲学思想上,摆脱了对玄学的依附而形成自己的观点,表明佛教得以发展。

二、佛教宗派的发展

中土佛教经过500年的流传,隋唐时进入宗派的形成和发展时期。隋唐统治者对佛教大力推崇,阐发宗教本体论、认识论、心性论、修养论方面的问题,形成了天台宗、法相宗、华严宗、禅宗、三阶教、三论宗、密宗、律宗和净土宗等各大宗派,其中在中国史上影响较大的是天台、华严、法相、净土和禅宗。

天台宗是佛教各派中第一个中国化色彩较浓厚的宗教思想体系。因创始人智在天台山(今浙江天台县),故称天台宗,又因以《法华经》为经典,也称法华宗。天台宗把南北朝时北方教徒偏重禅定戒律和汉代经学传统相结合的学风与南方佛徒以理论钻研和魏晋玄学相结合的学风统一,形成“定慧双修”、“止观并重”的教义,并构成了以唯心主义的“一念三千”、“一心三观”、“三谛圆融”的中心内容。对于止观,智说:“泥洹之法,入乃多途,论其急要,不出止观二法。所以然者,止乃伏结这初门,观是断惑这政要;止观爱养心识之善资,观则策发神解之妙术;止是禅定之胜因,观是智慧之由借。”(《修习止观坐禅法要》。)“止”便是最好的禅定,“观”可达到最大的智慧,止观并重,定慧双修,以克服烦恼是进入涅槃,解脱境界的必要途径。

法相宗,又称唯识或慈恩宗,唐初玄奘创。它宣扬主观意识是万物之本源,一切现象都是识的变观;主张“三性说”,认为一切现象都有三种不同的相状,认识三种相状,即认识了一切现实的实象。“三性”即“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众生从遍计所执性而达圆成实性,即可获得佛教智慧。承大乘有宗的“万法唯识”原则,建立八识学说(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重点阐述“阿赖耶识”种子识的性质与功能,用以沟通杂染世间与真如法界之间的联系,从唯识角度提供转凡成圣的理论依据。因理论繁琐及不合潮流,仅三世转衰。

华严宗以尊奉《华严经》为经典而得名,创始人是唐代法藏,得到武则天支持,华严宗创立了“五教十宗”的判教方法,其主要教理是阐述法界缘起的道理和观行的方法,更以“四法界”(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尘界、事事无碍尘界)、六相(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十玄门等理论来阐述佛教法界缘起的哲理。对中国宋明理学哲学体系的建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净土宗,依据《无量寿经》等,提倡观佛、念佛以术生西方阿弥陀佛极乐净土为宗旨而形成的宗派,故名五世纪的慧远是其创始者。修此学者只要信愿具足,一心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始终不怠,就可往生净土。由于简便易行,实受民众欢迎。

三、中国佛教——禅宗

禅宗,中国隋唐派之一,创于中唐而成于晚唐、五代,是中国化的佛教。

禅,梵语禅那,意为坐禅或静虑,包括修定和智慧两个方面。原是印度各种宗教的共同修持方法,不仅限于达摩所传的“如来禅”(心宗),还有天台的止观,也是禅的一种,相传最初是以释迦牟尼在录山法会,拈花示众,大迦叶破颜微笑,遂曰:“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的“拈花宗旨”为依据的,自此,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一花五叶,心心相印的新提法,渐为人们所接受。约五世纪刘宋时,传人达摩西来,为东土初祖,面壁九年,号称“壁观婆罗门”,以“二入”(理入、行入)、“四行”(报怨行、随缘行、无所求行、称法行)之法和四卷《楞严纪》传以二祖慧可,之后的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至六祖慧能,均内以密付为印,外以依钵为信。五祖弘忍开东山法门,常令弟子信众持诵《金刚经》,弟子中以慧能、神秀最为著名。弘忍去世后,神秀弘法于北方,慧能则得法南归。也称“南能北秀”、“南顿北渐”。慧能正传弘忍衣法,被尊为禅宗六祖。住持曹溪宝林寺,大倡“直指人心”顿教法门,传授“无相戒”。弟子集其言行作《六祖坛经》,这是中国本土佛教论著中惟一被称作“经”的著作。慧能弟子中,南岳怀让和青原行思两大法系,至唐末繁衍昌盛,分别演变出五大派系,应了达摩祖师“一花开五叶”之语。南岳怀让分为伪仰、临济二宗,青原行思一系分出曹洞、玄门、法眼三宗,合称禅宗五家。法脉延至今的只有临济、曹洞两宗。

禅宗自达摩祖师传入中土,经数会场至慧能方始蔚为大观,慧能佛教思想的中心是其佛性说。这从慧能始见弘忍时,双方的一段对话中可看出。“弘忍和尚问慧能曰:‘汝何方人?来此山礼拜吾,汝今向吾边复求何物?’慧能答曰:‘弟子是岭南人,新州百姓,今故这来礼拜和尚,不求余物,惟求作佛。’大师遂责慧能曰:‘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为堪作佛!’慧能答曰:‘人即有南北,佛性即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坛经》法海本。)佛性人人皆有,而且无论地区与民族,佛性人人平等俱有,其法偈就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静,何处有尘埃。”(《坛经》法海本。)有人堕于恶道不能成佛,是由于人心所生的妄念覆盖其真如本性,使其不能认识自有的佛性,“人性本静,为妄念故,盖覆真如,离妄念,性本净。”(同上。)因此提出识心见性成佛说,“自识本心,自见本性”,“佛是自性作,莫向身外求,自信迷,佛即众生,自性悟,众生即佛”(同上。)。求佛向自心中求,即“自性自度”。

同类推荐
  • 孟子一日一谈

    孟子一日一谈

    孟子用儒家“仁”与“智”的大手笔,为后世勾勒了整套的道德理念与人生规范,这种终极的人文关怀,对于我们现代人修身、处世、施政、生存等诸多方面,都极具有精神意义的指引作用。本书以原文、注释、译文、述评解读孟子的言行的形式,让读者感悟这位智者的政治观、人生观、价值观、伦理道德观,以祓除我们自身的人性弱点。孟子的思想是精神世界的一座高山,他充满思辨的语言为我们廓清了人性中混沌的迷雾,他睿智的思想为我们洞开了和谐的生存之门。走进孟子的世界里,体悟生活中的真谛和乐趣。
  • 大科技时代:人类文明发展思考

    大科技时代:人类文明发展思考

    科学把我们推上天堂,还是把我们拉下地狱?无论是大思想家卢梭,还是声名赫赫的精神领袖伏尔泰,得出的结论也是截然相反的。
  • 现代主义:从波德莱尔到贝克特之后

    现代主义:从波德莱尔到贝克特之后

    萌发于19世纪中期的现代主义运动是对传统审美的全面反叛,小说、绘画、诗歌、戏剧、音乐、舞蹈、建筑、设计、电影,几乎所有艺术形式皆在这场运动中被彻底颠覆。近两百年来,现代主义余韵未消,当年的文化先锋们仍深刻影响着我们今日的文化生活。现代主义运动缘何而起?为何具有如此强大的魅力和能量?在这本关于现代主义的百科全书式著作中,彼得·盖伊将“现代主义”这个看似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为一个个现代主义风格代表人物或一件件名垂艺术史的经典作品,他以波德莱尔为这一波澜壮阔的研究揭开序幕,追溯了现代主义最初如何以革命者的姿态出现于巴黎。随后,马尔克斯的小说、毕加索的绘画、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盖瑞的建筑等轮番出场,盖伊在书中将它们或相互比较,或相互融汇,以博学且风趣的笔触为读者呈现了一场异彩纷呈的盛会,而现代主义发展、壮大直至衰退的过程在其中得以清晰的显现。
  • 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它山传奇:四明首镇鄞江记忆

    它山传奇:四明首镇鄞江记忆

    浙东重镇、四明首镇,是鄞江镇的另一个名字。它山堰与都江堰齐名。它山堰,古鄞江。本书深入细致地描述或了四明首镇——鄞江镇的无数个不同的侧面,风景如画,人情温暖,世相万千。
热门推荐
  • 残雪乱

    残雪乱

    十年前,丘国赐她“长岁永康,倾福永泰”;十年后她为丘国殓衾,踏血而归。“可否告知本王公子名讳?”这是九王爷第二次问到她的名字了。“喻长衾。”她用茶水在桌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衾?”九王爷仿佛触到了她眸子里深不见底的黑暗,冰冷而又熟悉,“好名字。”……“你想要这天下吗?”喻长衾不知问过多少人,也被多少人问起过。“这天下要来又有何用呢?”喻长衾看着满城的积雪,再也看不出丘国本来的样子。时过境迁,这天下早已物是人非。“我想要的只不过是他们的命罢了。”……风云暗涌,残雪纷乱,以汝之血,祭他乡之魂。
  • 男孩一生要结识的100位名人

    男孩一生要结识的100位名人

    读一本好书,犹如和一个优秀的人成为朋友,本书将让你和100个成功的人成为朋友。100位名人的成长经历,犹如100个锦囊妙计,在你需要的时候,一一打开,人生的道路就会越走越开阔。
  • 奇案推理(走进科学)

    奇案推理(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连环罪4:迷雾之城

    连环罪4:迷雾之城

    一具女尸的出现让警方对于其他失踪女性的生命感到担忧。民众开始恐慌,警方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欧阳双杰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这是一个打着封建迷信幌子的地下犯罪团伙。而散布谣言的,是一些所谓的“算命先生”。每个人的话都像是真的,又都像在撒谎。究竟背后的阴谋是什么?真相出来后,所有人都惊呆了。人性的邪恶、欲望的贪婪将这座城市推向深重的罪恶。
  • 绝地逢你

    绝地逢你

    被逼入深渊万丈,却无可奈何...游戏中无意间的一句话,点醒了一个迷失在深渊的人。原本毫无交集,却因一次‘击杀’相识...因为一场执念,使得她再次步入电竞的正门,没有满心算计的队友,只有热血沸腾的比赛。绝地逢生,绝地逢你,绝对不只是千言万语……
  • 低碳服装:属于你的绿色时尚新生活

    低碳服装:属于你的绿色时尚新生活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白云蓝天,雾霭流岚、花香鸟语、蝶舞莺飞……如此美丽的环境需要我们共同的呵护。不要让小河的水总是恶臭,不要让机动车的尾气令人掩住口鼻,不要让草丛里的塑料袋不计其数……让我们牵起手,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使我们的地球更美丽,更精彩。《低碳服装--让你穿得舒服又健康(典藏版)》(作者徐帮学)旨在引导新时代的青少年一起行动起来,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把生活耗用能量降到最低,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实现绿色低碳生活。这本《低碳服装--让你穿得舒服又健康(典藏版)》是“低碳科普馆”系列之一。
  • 怪物:怪物的最大秘密(青少年科学探索营)

    怪物:怪物的最大秘密(青少年科学探索营)

    本书介绍了好吃懒做的海上盗贼、美丽的海洋之花、出没在喀纳斯湖的怪兽、相约投海自尽的旅鼠、世界上最大的珍珠贝、千古罕见的人腿鱼怪、奇异的双头蛇、蛇中之怪、蝙蝠孩之谜、使人起死回生的圣泉、会滴圣水的石棺等内容。
  • 悦读MOOK(第十一卷)

    悦读MOOK(第十一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妖孽之异世重生

    妖孽之异世重生

    宇宙之始本无天地,万物皆虚。混沌中有一先天元灵藐看苍穹,利用无上法器开天辟地,己身却灵死道消,仅留下一滴血脉……一名默默无闻的大二学生,因为千年遁世轮回,梦中解禁了远古封印,由此改变了他对世界的认知,也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 尴尬与丑陋还有无聊

    尴尬与丑陋还有无聊

    怠恶生陋,丑陋是什么?呵呵了,世界是怎样的?本书有着一切你能想到的错误,前后矛盾,文理不通,错别字,低级错误。本书只有一个主角,或者说没有除了主角以外的人物塑造。这本书非常无聊,整篇废话。没有理由的剧情。请随意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