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6300000003

第3章 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基本精神(1)

§§§第一节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

受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在社会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以及地理环境的制约下,中国文化的主体内容、理想人格、价值取向、社会心理和思维方式都鲜明地体现着有别于其他文明古国文化而独有的特点。作为中华民族精神表征的中国文化,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和总结其特点,这方面,各种观点论述颇多,这里仅就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内在构成的特征略作分析。

一、绵延坚韧

中国文化是绵延不绝的、具有极强生命力的文化体系,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在近6000年的人类历史上,只有中国文化是长期延续发展而从未中断过的文化。世界其他文明古国的文化,都出现过大幅度“断层”,甚至盛极而亡,惟有中国文化,历尽沧桑,饱受磨难,于起伏跌宕中传承不辍,在数千年发展中,各代均有斐然成就(冯天瑜:《中国文化史纲》。)。

中国文化是在特定的环境中产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独立而又复杂的地理环境,使民族分布与文化分流出现了天然的地域界限,为中国文化形成主流凸现与多元互补特征创造了自然条件。伴随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大一统”历史进程,国家政权虽累有更迭,或间有盛衰,但民族间的融合从未中断,在民族的迁徙、聚合和战争冲突中,出现了一次又一次的文化融合和文化交流高潮,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并绵延不断地向前发展。

在这特定环境中共同劳动、生活而形成的中华民族,在创造自身历史文化的同时也形成了共同的心理素质、共同的思想情感、共同的精神气度和处世待人的方式,构成了完整的民族集合体。作为主体民族的汉族与周边少数民族频繁交流,相互影响,既吸收周边民族文化共同组成中华民族文化,又使周边各族受其影响不断汉化,同时又保留各自文化固有的特点,从而使中国文化呈现出同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景象。

中国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质,是整个民族精神面貌的表现,这些精神风貌是文化传统中最富有活力的财富,对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因而具有全民性。中国文化由此不仅具有坚强的“内聚性”,而且对于外来的文化具有“拒异性”,在免受外民族的心理、精神影响方面,有力地维系着中华民族的独立性。中国自西汉以来,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外国的宗教、乐舞、雕塑、建筑等不断输入,这些外来的文化艺术不仅没有侵蚀中国文化,反而变成中国文化的养分和血肉。中国文化这种“内聚性”与“拒异性”的结合,产生了对外来文化的强大的消化力。

二、人文传统

在中国文化中,人是宇宙万物的中心,“人为万物之灵”、“人与天地参”等观念,将人推崇到很高的地位,这是中国文化的价值系统和内在精神的基石,中国文化形成一种“敬鬼神而远之”的“重人生、讲人世”的人文传统。

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了天人之间的统一性与合理性,一方面用“人事”附会“天命”,把人的行为归依于“天道”,另一方面又把人自身的伦理、情感贯注于“天道”,“天”成了理性和道德的化身,同时也成了人们实现道德理想的手段。以儒道两家思想为主干的中国文化,从儒家的诚心正意、格物致知、修齐治平到道家的修道积德,都强调以道德实践为首位,即使道家主张对现实的超越,但关注的依然是人性的自由,“出世”也是返朴归真的自然回归。宋明理学中的“存天理,去人欲”,则更是以道德理想的践履为目的。中国古代哲学、史学、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无不以人为核心,乐以成德,文以载道,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些都体现出鲜明的人文特征。

在以人为本的中国文化中,道德色彩无处不在,人伦观念贯穿于天地万物之中,人的存在、人的价值,都被放在特定的伦理关系中进行考察并实现。政治上的君臣关系,家庭中的父子、夫妻、兄弟关系,社会生活中的朋友关系,构成五伦,每一个人都处于这五种伦常关系中,遵循着特定的行为规范,如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夫敬妇从,兄友弟恭,朋友有信,因此产生了相应的道德规范,每个人依此规范,在社会中扮演一定的角色,履行一定的义务,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维系着社会的正常运转,实现着各自的人生价值。

中国文化中这种道德的人本主义,把道德实践提到至高的地位,以道德修养代替宗教信仰,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然而,这种重人伦、强调道德理性的人文传统却使中国文化的视野局限于社会历史领域,忽视了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改造,妨碍了人们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探讨。

三、伦理本位

中国文化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社会根基,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的社会政治结构及其意识形态。由氏族社会遗留下来,又在文明时代得到发展的守法传统,使中国一向高度重视伦常规范和道德教化,从而形成以“趋善求治”为目标的“伦理型文化”。

从社会性质来看,中国古代社会是宗法制的农业社会,由于中国社会在跨入文明时代的门槛时,社会变革并不彻底,走的是维新改良道路,从而使民族血缘关系以及由此决定的血缘心理得以存续,并被统治者利用,成为作为整个社会基本结构的家庭之间联系的纽带,也成为人们心理沟通和感情认同的基础。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孟子·离娄上》。)由家庭而家族,再集合为宗族,组成社会,进而构成国家。这种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色彩渗透到中国社会生活的最深层。宗法制在西周已经完备,并成为社会结构的稳定因素之一,影响了此后整个中国古代社会。宗法制的形成以及守法观念在社会的弥漫,创造出相应的行为规范,君臣、父子、夫妻、兄弟,必须遵循各自的行为准则,并不断加以认同,成为普遍的社会心理。独立的个人在群体中首先要考虑的是个人的责任和义务,以内在的伦理道德修养来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

作为中国文化核心的中国古代哲学,笼罩在守法氛围之中,必然以孝悌的伦理关系为依托,着眼于解决宗法伦理问题。历代哲学家对天地人的探究,始终带有浓厚的伦理色彩。汉代大儒董仲舒讲天有善恶之心,宋明理学“存天理,去人欲”之说,都是将自然和社会纳入伦理范畴,孔子“仁者爱人”的思想更是充满了伦理精神。以“三纲”“八目”为人生哲学的儒家思想是以对道德的自我追求和完善为宗旨,而道家不为境累、不为物役的精神境界,实质上是对人性自由的追求,向往个体价值的充分实现。“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与“仁”、“义”、“礼”、“智”、“信”的“五常”,最终成为封建社会伦理精神的核心。这些思想观点相互影响渗透,使中国哲学蕴含了浓郁的伦理色彩。

§§§第二节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实质上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它反映在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社会心理等方面。一、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问题,是关于人与自然的统一问题。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一致,充分显示了中国文化中对于主客体之间、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思考。

同类推荐
  • 味道之人民公社

    味道之人民公社

    这是梁文道笔下的“饮食社会学”——“吃”是联结社会的纽带,是构成“人民公社”的基石。本书为梁文道食评文集《味道》系列之一,主要谈论“吃”的社会意涵,挖掘不同场合、不同人群、不同社会、不同时代人们“吃”的不同内容与逻辑,引出“吃”作为不可或缺的社会纽带的意义,正是“吃”联结或区隔了不同的个人与群体。
  • 中国名家看定南

    中国名家看定南

    《中国名家看定南》一书付梓,既是对定南改革发展的回顾,也是定南人民感谢伟大的党、讴歌伟大时代的另一种表达,更激励着我们在奋进的历程中以务实铸就辉煌,以豪迈续写新篇,定南的发展步伐也定将因有名家们的印迹而更加深远、更加铿锵激越。
  • 它山传奇:四明首镇鄞江记忆

    它山传奇:四明首镇鄞江记忆

    浙东重镇、四明首镇,是鄞江镇的另一个名字。它山堰与都江堰齐名。它山堰,古鄞江。本书深入细致地描述或了四明首镇——鄞江镇的无数个不同的侧面,风景如画,人情温暖,世相万千。
  • 世界上扣人心弦的神秘巧合

    世界上扣人心弦的神秘巧合

    木乃伊的魔咒、诺查丹玛斯的预言、亚历山大英年早逝、复活节岛上的巧合、地球禁区百慕大……一次次巧合,一次次令人毛骨悚然,惊叹不已。正因为它们的存在,引发我们的好奇,激发我们的大脑风暴,提升我们的文明进程。我们常常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什么是生活?每一个人都会给出不同的答案。从某种意义上说,生活就是一个百慕大,充满了许多未知的巧合,这些巧合让人无法得出合理的解释,因为它们完全超出我们的想象和认知范围,可是它们却又真实的存在着。伽利略有这样一句名言:“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要尚未被认识的事物,生命的全部意义就在于探索那些未被认识的事物。”
  • 上海特色风情(全集)

    上海特色风情(全集)

    《上海人家》探秘47户上海人家的居家生活,从中透露出上海人日常生活的千姿百态。《上海外国人家》介绍了48户居住在上海的外国人家,来自世界五大洲、十几个国度。不同的装饰风格、相同的生活热情,这些精彩缤纷的外国人家丰富了上海居室文化的色彩,也为上海增添了国际化的情调。《上海特色餐厅》选取了59家地处上海最热门消费娱乐区域的特色餐厅,荟萃了中外不同菜系,囊括了传统和创新各种烹饪流派,是探寻上海风味餐厅的可靠依据,也是了解上海美食潮流的方向指南。无论你是想了解上海的饮食文化还是想为旅游准备实用的参考书,这都是不错的选择。
热门推荐
  • 没有方向的河流

    没有方向的河流

    本书呈现的是个人情感世界的横切面。细腻而真实。海飞有着编剧、小说家、文学期刊主编等多重身份,他以忧伤和自语式的笔记,完成了一种对局部生命的零星追忆;波澜不惊的文字里,隐藏着无处不在的、对生命意义的哲学追问。从文学角度而言,倾向于小说化的语言特点,不急不缓的叙述风格,富有想象力的表达方式,是《没有方向的河流》的最大亮色。
  • 恰似你的白月光

    恰似你的白月光

    顾墨之每天的日常就是看傅臻然。“今天遇见傅臻然了,开心。”“傅臻然这次又考第一了,真厉害。”“今天又是超级喜欢傅臻然的一天。”顾墨之不知道,她每天都在看的对象其实注意她很久了。傅臻然:“有空吗?不如找个时间我们一起约个会?”顾墨之不敢置信:“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傅臻然将手与她十指相扣,低声道:“房产写你名,我妈会游泳,生不生随你,难产保大人,余生请多多指教,顾小姐。”
  • 她是渣男他妹

    她是渣男他妹

    一觉醒来,她穿越进了一篇言情小说里,她不是女主,而是成了文中渣男他妹。小说中渣男的作用:衬托男主的各种强大;渣男他妹:配角中的配角,炮灰中的炮灰。为了改变自己在小说里家破人亡的炮灰命,乖乖女奋起,首先改造渣男哥哥,坚决要把渣男变好男。想挖主角墙角者,不死即伤!珍爱生命,赶紧远离女主和男主。本文所提作品为作者虚构。
  • 次元之我为王

    次元之我为王

    一觉醒来穿越到了龙珠世界,在以血统称雄的龙珠世界要怎么活下去,是要抱大腿呢还是抱大腿呢。咦?金手指没有延迟,次元门走起。绝不能只抱大腿我也要成为别人的金大腿。(金手指为次元门穿越世界,主世界龙珠,暂定穿越世界全职猎人,海贼王。新人新作望支持。)
  • 嫡女归来:帝女风华

    嫡女归来:帝女风华

    上一世,她错信小人,被庶妹暗算,凌辱至死。上天有眼,给了她重生的机会。斗姨娘,斗庶妹,她毫不手软,亲手将仇人赶上绝路!名扬天下的临王爷屡次对她施救,二人情愫暗生,终成眷侣,却被恶毒庶妹横插一脚,她彻底被激怒。她不再心慈手软,手刃仇人,辅佐夫君坐上至高无上的皇位!
  • 王者荣耀:最强玩家

    王者荣耀:最强玩家

    【2018王者荣耀文学大赛·征文参赛作品】古老的灵脉觉醒,虚界魔种横行,召唤王者英雄一起战斗,从玩游戏开始,这是一个被迫当上救世主的故事。白初身穿魔凯,面对围攻自己的众人,他淡淡的说道:“恕我直言,你们可能扛不住我一刀!”【电子竞技+青春校园+异能战争。】「书友群:535767443」
  • 罂粟的咒

    罂粟的咒

    孙频,女,1983年出生于山西交城,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现任杂志编辑。至今在各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一百余万字,代表作有中篇小说《同屋记》、《醉长安》、《玻璃唇》、《隐形的女人》、《凌波渡》、《菩提阱》、《铅笔债》等。
  • 我是一只系统猫

    我是一只系统猫

    我是陈轩,我变成了一只猫!还是一只带着系统的猫!想变回人,我这个系统猫要伺候好一个贼漂亮的女生!苦逼的日子来了!还好哥能耐大,一爪碎大石!贼猛!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听林清玄讲禅意

    听林清玄讲禅意

    如今我们生活的世界太嘈杂,充斥在耳边的除了各种大型机械不停运转的轰鸣声,就是为了金钱利益而引发的争吵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