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4100000004

第4章 母题的民族性与人类性(3)

记得也是在一个夏天,在北京大学举办的一次主题词为“多元之美”的国际学术讨论会上,法国比较文学大师巴柔动情地说:“中国的‘和而不同’原则定将成为重要的伦理资源,使我们能在第三个千年实现差别共存与相互尊重。”西方思想文化界近年来盛行“互动认知”的思考方式,据悉,他们把孔子和老子、庄子、墨子、释迦牟尼、苏格拉底列为人类古代最杰出的思想家,六位中中国就占了四位。强调“和而不同”,除孔子以外,老子的道义是“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庄子的理想是“太和万物”;载于十三经的中国最早的美学着作《乐记》,集“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的学与术之大成;另一部《礼记》,也从礼乐相成的角度,力主“以多为贵”,其达道乃“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凡此种种经典论说,莫不以和谐与发展为追求。“和而不同”因之而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观念之一。它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影响世界文明进步的文化观念。这一观念也为华文文学带来智慧和器度,即便是流散于世界各地的华文作家,都在同一天空下呼吸,都有特异的姿态,都可以各擅胜场,对于不同的思想观点、创作流派、艺术风格乃至新生事物,此道中人都应该持一种能坚守母体又包容他者的态度。此一文化之脉,如今也如汩汩清泉,潜在地流淌于中华文化母题与海外华文文学的展开之中。

(二)意识之链

文化之脉又接通意识之链。

细心阅读海外华文文学作品,我们不难发现许多作家的意识深处与中华文化的链接。

当鲁迅把中国视为一个革命和和改造的对象时,在马来亚出生的华人辜鸿铭对中国的思考与意识又有所不同。辜鸿铭是上个世纪初少有的对中西两种文化均有透彻了解的学者。正值国内五四精英们大力宣传西方文化时,他却礼赞传统中国文明和儒家学说的优秀。他知道如何运用西方的语言,对西方社会和文化的弊端进行攻击,说明只有东方文明才在世界上最具有发展的前途。当西方世界对中国的认识被无知、偏见和歧视所笼罩的时候,他力推中国文明的价值,称之为有着真正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辜鸿铭把精神作为文明发展的基本条件,认为一种文明的成功,并不在于看这种文明是否产生了城市、贸易、汽车和其它物质的财富。对文明的评估,最重要的是要看这一文明产生了什么样的人。中国文明的博大,也正是因为中国的君子风度和儒家学说作为中国人的精神支柱,创造了中国文明的灵魂——中国的男人和女人。从这些男人和女人的个性里,他看到了有着和西方人一样的沉潜(deep),豁达(broad),纯朴(simple),并且还有着他们所不具备的优雅(delicacy)。这几种优良素质的总合,使中国人给人一种温良的印象(gentle),在有“赤子之心”的同时,又具备“成年人的智慧”。他所阐发的“中国人的精神”和他以中救西的“春秋大义”,在二十世纪初的中国和中国人的自我认同上,无疑写下了独特而醒目的一笔。他通过比较文化的方法对中国文明和中国人精神的把握和强调,是将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文明放在同一平面加以对照分析。这种弘扬中国传统精神而抵御西方“妖魔化”中国的文化策略,无论从方法论本身还是它反映的社会情绪上,都体现出了某种二十世纪思想界的前沿意识。

中国意识往往哺育着炎黄子孙的心智,启发着华文作家的创作灵感。苏雪林在1928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棘心》,是赴法国留学历程的自叙传录,小说题名《棘心》,就出自《诗经·邶风》中的《凯风》一诗:“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和煦的风从南方吹来,抚摸一丛丛枣树的幼苗,幼苗感激地睁开眼睛,思念着辛苦操劳的母亲,《棘心》以刻骨的疚心和长长的哀慕,纪念自己最敬爱的有着刻苦耐劳、敬老爱幼、怜贫惜弱传统美德的母亲,作品似歌似泣地沐浴在博大的母爱之光里。

旅居加拿大的洛夫,在长诗《漂木》中化用李白《将进酒》的诗章,也以“朝如青暮丝成雪”起兴:“朝如青养成雪,发啊/我被迫向一面镜子走近/试图抹平时间的满脸皱纹/而镜子外面的狼/正想偷袭我镜子里面的狈”,生命有“狼狈”之说,时间追逐着一个寂灭,这种人生感悟,与中国古代诗人的生命浩叹遥相呼应。

旅美的白先勇,在《台北人》的扉页上,引录的是中唐诗人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头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在《纽约客》的卷首,白先勇又引录了初唐诗人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浪迹天涯,漂流他乡,因时空的迁移、变化,面对沧桑与旷远,不免生发陈子昂式的生命浩叹。空间的迁徙固然是对人生难以应对的困惑的一种回避,但生命仍有无法承受之重,成败难定,得失难辩,尤其在新境中人与社会、人与人的纠葛更是如此。白先勇的《纽约客》系列包括了九篇短篇小说。在开篇《芝加哥之死》中,主人公吴汉魂赴美拼打六年,刚刚通过博士论文答辩。然而在博士帽到头之日,恰是他人生悲剧之时。生命之“始”与“终”于同一天完成,倒不是小说家的刻意安排,而是无法逃避的必然。吴汉魂属自费留学,租了潮湿阴暗的地下室一住就是六年,恋人离去,母亲病逝,一连串的打击已不堪忍受。当他学业有成,冲出自囚般的“地牢”,来到地面之后第一次“性”的放纵,竟浑然不觉地跟别人买醉,最后倒在了妓女萝娜的床上。他有意无意地拿生命作了抵押,终于一次性地投入湖中,结束了年轻的自己。我们可以注意作家给主人公起的名字叫“吴汉魂”。这是“无汉魂”的谐音。“无汉魂”并非生来就“无”,恰恰是赴美以后才失去的。学了六年西洋文学,既视祖邦为畏途,又见美国不是理想的天堂,他生命的精神支柱轰然倒塌,旧“魂”既失,新“魂”不得,一个空壳悄悄地来又悄悄地走,成为一种宿命。在另一篇小说《冬夜》中,白先勇为主人公取名“无柱国”,也如“吴汉魂”一样,是“无祖国”的谐音。没有祖国的吴柱国,尽管已是美国大学的资深教授,但他仅仅表面的风光,老伴过世,无儿无女,与外国弟子无法沟通,孑然一身地承受着故国之思的心痛。

我们还不难发现,有的作家引录古诗起兴,喜欢发思古之幽情,浇心中之块垒,启灵感与遐思。如瑞士的赵淑侠《举头望明月》:“翻开唐诗宋词,举目皆是月影,‘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满月撩人乡愁,残月陷入孤绝。元曲西厢记里‘云破月来花弄影’,却又把月亮形容得鲜活香艳,一派风流体态。”①① 赵淑侠:《情困与解脱》第109页,台北健行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4年版。而有的作家则采取汉语修辞中的“谐音”技巧,可以说是巧用汉字同音异字的特点,以近音表达双关义,既是谐趣的联络,又有隐含的谐音字义,述事精当,耐人寻味。

不独如此,更有一些海外华文文学作家,甚至在作品的布局、结构上,干脆运用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作为叙事方略。旅英的虹影,受中国古代笔记小说启发,开掘家藏之宝,写了《垂榴之夏》——男有刚、女(镇长的女儿)有烈的现代笔记小说,用她的话说,是“将传统连接现代,有意与冯梦龙、纪晓岚等大师握手言欢。以古今辉映的手法,营造出穿越时光、前世今生的魔幻之感。”①① 参见胡辙:《解读虹影》,《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6年第2期。旅居荷兰的林湄,在其长篇小说《天望》①① 林湄:《天望》,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中,由弗来得的传道和荣微云的移民两条线索互动,全书则借助五行之说,分“水”、“土”、“火”、“金”、“木”五大部分,以“水”象征传道者、移民者之漂泊,以“土”象征人在红尘中之污染,以“木”象征枯木逢春之希望,以“金”象征拯救与自赎之淬炼;以“火”象征心灵枯竭的人们所承受之火浴,从而把五行循环相克相生的自然观,融入主人公的心路历程和求索之道。可见,中华文化思想和审美意识,如此深深潜入了海外华文作家的灵思。

(三)习性之缘

无论是祖辈“过番”下南洋,还是今世“西渡”去欧美的华人,总会装一缕乡情在心间,传一代又一代的连绵。这种乡恋,这种文化情结也可以从作为物的“食文化”中体现出来,化作经常书写的内容。

孔子曰“食色性也”,“食”是摆在第一位的;鲁迅说“先有温饱后有发展”,“食”是人生的前提。

马来西亚华文作家田思有一篇题为“父亲与粥”①① 田思:《父亲与粥》,《马华文学大系·散文(二)》第392—页,彩虹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版。的散文,写于1993年3月。文中提到,那时他的父亲已八十多岁了,仍保持着每天早餐“吃白粥”的习惯——

(每天清早)总见母亲在灶边添柴煮粥,脸庞给灶火映得红彤彤的。有时在干柴爆裂的“噼——啪——”声中,听到屋外鸡鸭的呱噪声,那准是母亲到小寮子捡鸡蛋去了。而我知道,当天父亲吃早粥时,会多了一碟煎得黄澄澄的荷包蛋,父亲经常买了三分钱的马来糕给我当早餐,但他自己和母亲还是天天吃粥。他说这种习惯在唐山祖家就养成了。父亲过番之前,曾干过好几种行业,包括卖熟食。他兴趣来时也可以烧得一手好菜,特别是五香春卷更是他的拿手绝技。但他坚持以吃白粥来作为他日常的早餐,几十年来绝不改变。在日本占领时期,米粮缺乏,他就在海外渔村的内陆自己种谷子,用自己椿出的白米混和着番薯熬成浓粥来吃,就这样挨过了三年八个月的黑暗日子。

“饥者易为食”,如果说田思所写的父亲食粥是因饥饿而养成的饮食习惯,那么,另一位马来西亚华文作家沈观仰笔下的母亲食粥,已是养生求存的不二法门。他在《粥之糊涂乐》①① 沈观仰:《粥之糊涂乐》,《马华文学大系·散文(二)》第360—363页,彩虹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版。中写到这样的细节:

(母亲)年老时体弱多病,又择食,唯独对粥有天生的喜爱,每餐无粥不欢,就着丁点小碟的酱瓜酱菜咸蛋咸鱼腐乳等,舌间“的”、“得”有声地享受晚年的清福。

同类推荐
  • 遇见更好的自己

    遇见更好的自己

    作家麦家说,“我一直都有这么个梦想,开一个三合为一的书店,有人读书,有人谈论文学,更有人进行文学创作。两年了,这个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这便有了麦家理想谷。理想谷提供了一个平台,一个同时具备创作封闭性和思想流动性的作家交流据点和文学交友栖居地,一个所有文学爱好者和阅读者的精神枢纽,一个能够孕育文学灵感的母体。散文集《遇见更好的自己》,由麦家理想谷青年作家周佳骏、黄双双主笔,代表着理想谷五年来与自己、与读者的一次诚意对话。“生活,理想”“人生,感悟”“浅说,深思”“谈书,话影”,一部作品,四十一篇深情手记,承载着理想谷与广大读者的多年付出,也记录下了理想谷的成长历程,传递出了理想谷的最大心愿:将生活的温暖回馈广大读者,让读者在阅读中回到温暖的家。一如谷主麦家常说的,“读书就是回家”。
  • 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一场游戏一场梦

    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一场游戏一场梦

    人生是一场游戏也好,一场梦也好,我们都是其中的一个角色,爱恋过、恨别过、欢笑过、悲泣过……长长的生命中,我们可能遇到的,猝不及防的伤害,原来并不是一个传说。年少的时光无论当时多么难堪,回首时却都是如此美好,正如一场情浓意深的戏,一场似虚似幻的梦。
  • 诗的见证

    诗的见证

    本书乃米沃什应哈佛大学诺顿讲座之约所做的六次讲演的结集。米沃什关于诗歌的见证功能的阐释极其精辟。借助这本小册子,米沃什论述了诗歌之于时代的重要性。米氏所言并非老生常谈,他提醒世人关注的恰恰是诗歌的一个古老的传统,同时对于二十世纪的反省为这一思考维度提供了更为明晰的指向。
  • 思想独步旅行

    思想独步旅行

    经历了时间洗刷的大师,并不全是大部头,也有小篇章,本书汇聚的,都是大师作品,篇幅不大,但很有营养独步旅行,适合孤独的时候阅读,是轻松的,也是愉悦的去向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都不如独步走进自己的心灵。
  • 游思无轨

    游思无轨

    凸凹散文集,有的是研磨历史,有的是冶炼哲理。有的是对现实生活的多工序蒸馏,有的是对人生真谛的多层面思考。作者将身边发生的平凡故事,用质朴的文字,娓娓道来,同时也把自己的人生感悟融入其中。
热门推荐
  • 穿梭两个末世

    穿梭两个末世

    末世人命贱如蚁,莫行所在的末世更是如此。自小生活在安全城外的贫民区,为了能够能够帮助莫行争取末世古武学校的入学资格。莫行的父亲冒险闯入安全区的危险森林猎杀异兽领主,身负重伤。一心救父的莫行独闯危险区域,却误入另一个末世,在那里强者的代名词竟然是闻所未闻的‘强殖装甲’,而那些在莫行的世界被当做修炼秘宝的尸晶更是唾手可得。从得知这些信息的那一刻起,莫行就发誓爱死了另一个末世,来自底层的小人物开始成为两个世界最神秘的强者。
  • 对岸

    对岸

    我初次过对岸,是背着家人的。那天天黑以后,我们南庄的放羊老汉王好德老人要去对岸寻找一只离群的羊子。他合作社时候是队里的保管,也当过饲养员,生产责任制以后队里分给他几只山羊。他根据经验让羊子一生二,二生三,羊群慢慢就变大了。他独立门户后,也就成了现在的羊倌。最近父亲让我把家里的两只羊子和他的羊群混群放,他的羊多我家的羊少,我帮他赶过几次羊,我的勤快换来了他对我的喜爱,当我想和他一起过对岸的时候,他问我:“怕不怕?”我勇敢地回答说:“不怕!”他又说:“不是问你怕不怕对岸的人,是问你怕不怕鬼?”我心跳突突地,说不怕,明显没有刚才硬气。
  • 鬼妃吉祥

    鬼妃吉祥

    身穿大红喜袍,深深的望了眼那紧闭的朱红大门,她眼露悲伤,一头撞向了那门前石狮……再次醒来已为“鬼”。即已为鬼,那便索尽所有仇人的性命,让这天下因她而繁华……
  • 快穿:我在女尊当大佬

    快穿:我在女尊当大佬

    一个坑,爱跳不跳。不定时更新,头尾需要自己找。
  • 蛇王魔姬

    蛇王魔姬

    你这一生只能锁我于你的心内,除了我之外,任何试图接近你的人,我都会让他不得好死。所以,你这辈子注定是我的。别用这样的眼神看我,因为我不会因此而放过你。以前你是高高在上的护法,任何人都必须匍匐在你的脚下。但是现在,哼,你不过是一个毫无法力的废物。所以,我劝你还是老老实实的呆在这里,乖乖做我的男人吧。
  • 女帝她貌美如花

    女帝她貌美如花

    【特别关心:叮!您的宝贝已上线】一朝穿越,成为一个弱唧唧的小娇娘了是一种什么体验?身为一个曾经作天作地作空气的小能手,时阿宝暗自握拳表示,没有什么是本宝宝不能解决的。如果有.....那是不存在的!她只会告诉世人,究竟谁才是爸爸。(握拳.JPG)(握拳.JPG)系统霸霸:#求助,有一个总是不务正业又凶残又贱格,还喜欢一言不合就开无敌模式的宿主,我该肿么破?#时阿宝:“请原地爆炸叭!”系统霸霸:“......”爆炸是不可能爆炸的,它太难了,真的。苟住,我阔以!*#她曾经是个王者##后来,她穿越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爱情买卖

    爱情买卖

    雄鹰看到蓝天的广阔,便振羽高翔,自由而高傲;飞瀑看到峭崖的险绝,便一泻千仞,流银泻玉,灵动如龙;海燕看到巨浪的汹涌,便引吭高歌,乘风破浪,大气蔚然。人,若是只看到自己,便如那墙头的浮草,轻浮浅陋,如那草原的孤鹿,寂寞而时时有被吞没的险情。上帝造人,繁衍万世,生命中不仅只有你,而是还有他、有我。人之为世人,也绝不仅仅只有我,请不要忘了这个七彩世界里的你我他。看到自己看到别人,你的世界会更精彩,生命中阳光也会更灿烂。
  • 辗转十年

    辗转十年

    大学毕业后的流浪及情感纠纷,不过是生活的添加剂。当你站在前方回头一看时,这十年不过一场云烟,散了的同时也逐渐忘了。只是,那一抹艳丽始终挥不去。我愿化避风的港湾,在暴雨中静候佳人归巢。
  • 封魂罐

    封魂罐

    古玩浪子卷入考古谜案,一个战国封魂罐。牵扯各路人物,共赴千年古迹闵王台。手足兄弟离奇失踪,却留下当年父亲的一本日记和一串神秘数字87201,触摸封魂罐之人相继人间蒸发。散发异光的鱼鳞,诡异邪毒的小虫。辟邪血沁的玉器……事件愈演愈烈,而线索扑朔迷离,仿佛有幽魂暗中操控一切。所有人深陷重重悬案。不能自拔,阴魂频频托梦,是真是假?是中邪还是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