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2400000026

第26章 文化教育(8)

珍本,是比较罕见、比较珍贵的书籍或文学资料。如汉译《共产党宣言》的版本很多,但上世纪20年代党在上海建立的人民出版社印制的版本,是非寻常可见的,成为珍贵的革命文物。从版本学的角度看,属于珍本。

抄本,是指手抄的书籍。现存最早的抄本书是西晋元康六年写的佛经残卷,因为当时还没有印刷术。而《四库全书》《永乐大典》,卷帙浩繁,一时难以刊刻。抄书常因系名家手迹,保存完整等原因,非常珍贵。

孤本,是指仅存一本的图书,也包括仅存一份的某书的某种碑刻的旧拓本和未刊刻的手稿等。现存世界最早的印刷品,是中国唐代印刷的《金刚经》卷子,就是孤本。明末清初的小说《后水浒传》,就是以大连图书馆藏孤本整理刊印的珍中之珍。

册的来历

在春秋战国至魏晋时代,由于当时还没有纸张,人们只好把文字写在狭长的竹片或木片上。这种竹片或木片,通称为“简”。而一块简只能写几十个字,因此要记一件事,往往需要很多“简”。为了方便查找,人们就用熟牛皮条把这些“简”依照次序串编起来,称为“册”。纸发明后,书写的材料逐渐被纸代替,印出的文章装订成书仍沿用了“册”这个名称,现在“册”已演变为量词。“册”字就很像几片竹简用绳子串在一起,形象地反映了中国古代图书的特点。

卷的来历

古代的书写在帛或者纸上,因为要卷起来收藏,所以书籍的数量论卷,一部书可以分为若干卷,每卷的文字自成起讫,后代仍用来指全书的一部分:卷一、第一卷、上卷、藏书十万卷等等。

序和跋

序是放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为文章或书籍作序。在古代,序一般放在正文后面;到了晋代、南北朝,序才被移到正文的前面。作者自己写的称“自序”,一般是说明文章或书籍的内容、写作缘由、经过、特点等;别人代写的称“代序”,内容多介绍和评论该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跋是放在著作正文之后的文章。虽然序和跋是一回事,但在语言上有所不同。其实,跋就是“后序”,一般由作者自己撰写,主要叙述书的内容或作补充说明,不会像序那样详细。

全集、选集和文集

收集整理领袖、名人、作家、画家等人一生所发表或未发表过的作品,然后按内容或年代编成出版的图书,称为全集。收集整理作者部分有代表性的文章,然后按内容或年代编成出版的单卷或多卷本,称为选集。文集是将属于同一问题、学科、范围的有关作品或评论文章收集整理出版的书。文集有楚辞、诗文评论、词曲、总集、别集之分,其中总集和别集构成文集的主体。文集有的是自编,有的是由其子孙、门人或后人辑录编成。

丛书

丛书是把各种单独的著作汇集起来,冠以总名的一套书。汇入丛书中的独立图书,称为丛书子目。一般认为,南宋俞鼎孙、俞经等所编的《儒学警悟》是中国最早的丛书。清代的《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丛书。

一般情况下,丛书有相对明确而宽泛的主题或宗旨,子目既相对独立,又紧扣主题,汇集了多侧面、系列化的研究成果。一套丛书一般有相同的书型、版式、装帧等,并且大多是由一个出版者出版。除了少数丛书一次全部出版外,多数丛书都是陆续出版的。

索引

索引是将文献中具有检索意义的事项按照一定方式有顺序的编排起来,以供检索的工具书。索引分两种:图书索引,按照其索引的对象,可以分为字句索引、篇名索引、主题索引、人名索引等;报刊索引,可以分为综合性索引和专题性索引。

具体来说,索引,是将图书或报刊中的字、词、句、书名、主题、人名、地名等著录成简括的条目,并注明其详细出处和卷次页码,然后按照一定的检索方法编排成册。利用索引,不仅有助于了解学术发展的动向,而且可以节约时间。

最早的文摘报

1895年8月17日,康有为、梁启超等在北京创办了“抄录各馆新闻”的《中外纪闻》,其最初称为《万国公报》,又称《中外公报》。创办该报的目的是在开发风气,引进西方资产阶级的一些新知识,宣传维新变法。由康有为、梁启超的学生麦梦华担任编辑。其内容分学校、军政各类,用木版刻印,隔日发行一册,每期10页,印一两千份,交京报房随“宫门抄”分送各官宅,不收任何费用。这是我国最早的文摘报。

袖珍本的来历

在出版物中,人们通常把那些版本较小的书籍称为袖珍本。如今,出版发行的一些工具书,如字典、地图、英语词汇手册、英汉小词典等,也都有很多袖珍本。早在汉、晋时期,中国就有了版本很小的书籍,称为“巾箱本”。巾箱,是古时候装头巾的小箱子,书籍也可以放在巾箱里面。可见,书籍非常小。清乾隆年间,武英殿刻印了《经史》,剩下了很多小版本头,扔掉了非常可惜,于是就仿照古时候的巾箱,刻印了武英殿袖珍本书《古香斋十种》,这就是“袖珍本”的由来。

稿费的由来

稿费是指出版机构发表作品后给付作者的报酬。稿费最早起源于隋朝。据《隋书》记载:有一次,隋高祖命令手下的一位官员起草诏书。另一位官员说:“笔干了。”一位叫郑泽的官员乘机说道:“不得一钱,何以润笔。”从此之后,那些文人把文章卖给别人所得到的报酬,称为“润笔”。而有些文人,还在各种文体上订明报酬的数目,称为“润例”。在报纸创刊之后,把作者向报纸投稿所得到的报酬,称为稿费。

杜撰的来历

古时候,有一个人叫杜默,他非常喜欢做诗。但是,他写的诗内容空泛,不着边际,没有一点儿真情实感。而且,他写的诗也没有韵律。于是,有人就说他写的东西,诗不像诗,文不像文,实在是不伦不类。因此,每当人们看到不像样的诗文就会脱口而出:“这是杜默撰写的。”后来,这句话逐渐简化为“杜撰”。再后来,“杜撰”这个词的意思,被引申为不真实的、没有根据地编造。

副刊的由来

中国报纸的副刊最早出现于清代末年,当时称为“附张”或“副张”。1921年,北京《晨报》出现了一个独具一格的专栏,当时叫做“晨报附镌”。后来这个专栏改为单页,并特意聘请一位精于隶书的著名书法家题名。但是隶书体没有“附”字,这位书法家灵机一动,挥毫写了“副”字。后来又将“副镌”更名为“副刊”,一直沿用至今。

如今,副刊已经成为中国报纸的一大特色,形式活泼,内容丰富多彩,不仅富有教育意义,而且能够开阔视野,使读者喜闻乐见,爱不释手。

图书的由来

图书,是指有图的书籍。著名出版家叶德辉在《书林清话》中说:“古人以图书并称,凡有书必有图……《清书经籍志·礼类》有‘周官礼图’十四卷。”由此可见,虽然当时没有发明印刷术,但是给书籍插图已经有了先例。

到了宋代,印刷术盛行之后,有插图的书籍更为多见。在甘肃敦煌石窟发现的《金刚经》,是唐代咸通九年所刊,卷首就有一幅非常精美的佛说法图。到了宋末以后,绘图书籍更为广泛,水平也更高。如《三国演义》的附图多达240幅,清代的《避暑山庄图咏》等书多以图文并重。

数字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是用数字技术处理和存储各种图文并茂文献的图书馆,实质上是一种多媒体制作的分布式信息系统。数字图书馆既是完整的知识定位系统,又是面向未来互联网发展的信息管理模式,可以应用于教育、社会文化、大众媒介等社会组织的公众信息传播。

数字图书馆将文字、图像、声音等数字化信息,通过互联网传输,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每位拥有任何电脑终端的用户,只要通过联网,登录相关数字图书馆的网站,都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方便快捷地享用世界上任何一个“信息空间”的数字化信息资源。

中国国家图书馆

中国国家图书馆,简称“国图”,旧称北京图书馆,前身是建于清代的京师图书馆。1987年,国家图书馆落成,设有各具特色的阅览室46个,其中开架阅览室23个。从藏书量和图书馆员的数量看,其是亚洲规模最大的图书馆,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图书馆之一,世界著名的国家图书馆。

作为国家藏书机构,中国国家图书馆不仅接收中国大陆各出版社送缴收藏的出版样书,而且还收藏中国大陆的非正式出版物,如各高校的博士学位论文。其是图书馆学专业资料集中收藏地和全国年鉴资料收藏中心。

书标的由来

“书标”是成套丛书性质的概括性的标志。20世纪50年代,中华书局出版了一套中国历史小丛书,书标的设计是最能代表中国古代文明的万里长城。1997年12月26日,时逢毛泽东同志诞辰104周年之际,第一种中国书标——《光辉的旗帜》(共3枚)问世了。

中国书标在中外出版界是史无前例的发明,它的问世不仅强化了中国出版物的标识作用,而且还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出版业的辉煌成果。中国书标获得了国家专利,同时也为收藏天地增添了一种新藏品。

书签的由来

书签,最早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称为“牙签”。这种书签,是用竹片制成的,每当读书人看到卷轴中非常重要的地方,就会在书的一端插上“牙签”,以方便之后接着查看。

当卷轴书改成折装以后,书签的用途就更大了。它的取材有用牛骨薄片的,也有用厚纸板的。读书人把平时很少翻阅的书籍,叫做“未触牙签”。宋朝以后,读书人对书签越来越讲究,有时就会手写一些座右铭之类的句子在书签上。现在的书签上印有诗词警句、名人格言和装饰图画,就是缘于此。

海报的由来

海报,最早起源于上海。之前,上海人通常把职业性的戏剧演出,称为“海”;把具有宣传性的剧目演出信息的张贴物,称为“海报”。如今,海报的范围变为向广大群众报道或介绍有关戏剧、电影、文艺演出、体育比赛、报告会等消息的招贴物。

海报是人们极为常见的一种招贴形式,不仅是广告的一种,也是电影、戏剧、体育宣传画的一种。海报通常要把活动的性质,活动的主办单位、时间、地点等内容写清楚。其语言要求简明扼要,形式要求新颖美观。

同类推荐
  • 林徽因诗文: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林徽因诗文: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本书收录了林徽因文学作品中的散文、小说、诗歌和书信,真切地展示了她在文学、建筑、感情、家庭中的心路历程,反映了那一段历史。她的散文热情洋溢,意蕴悠长;她的诗曼妙飘逸,如浅吟低唱,有音乐美感。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可读性和收藏价值。
  • 古寺钟鼓声

    古寺钟鼓声

    知名作家张记书的作品集《古寺钟鼓声》知识性、新闻性的因素较多,作家是靠一种机智的构思来展示一种小小说的理性,进而启迪读者的。《古寺钟鼓声》所收录的小小说,尽管也有意蕴深厚,余味悠长的作品,但多数作品给人一种泾渭分明的感觉,要么直截了当,作家的态度在作品中一目了然;要么作家把无解的生活原生态地放到读者面前,交给读者由读者自己定夺。小说艺术本就是一种留白艺术,是由作者与读者来共同完成的一种艺术。
  • 一树叶子

    一树叶子

    学诗几十年了,对什么是好诗,仍然感到惶惑。尤其是面对发展变化中的新诗,面对诗歌审美理论的种种声音,面对网络每日涌现的成千上万的诗选诗作,真的有无所适从的感觉。诗真是一个说不清的东西。
  • 她心境:女人一生最应珍视的110种心情

    她心境:女人一生最应珍视的110种心情

    女人的漂亮,必须从她的眼睛中去看,因为那是她心灵的窗户和爱居住的地方。还生活一个微笑、爱一转身就是痛、感悟幸福,感悟爱、女人,很特别、天使在人间、妇人的幸福……本书为您讲述女人的心境,探微新女性的精神世界,追索新女性的幸福法则。
  • 时光韧带(天籁文集·诗歌)

    时光韧带(天籁文集·诗歌)

    不敢说是诗,只因为生命的音符,在时空里跳荡,偶尔捉几只,铺排在平面上,就成了这,似连似断的长短句,空灵的真实,意象延绵嘈嘈急雨,韵律源于天地,智慧敲击宇宙的秘密,情,融化在阳光里,携心灵共振,是恒久的魅力。
热门推荐
  • 浮华空梦:许你一世安然

    浮华空梦:许你一世安然

    她,离开时,不留一丝痕迹,众神只道这世间少了一抹阳光。亿万年的寂寞,再次归来,众神皆惊,却又再次神魂具灭,三归,只愿她一世安然。
  • 龙神低语

    龙神低语

    普通版简介:一不留神,就穿越了。等等,这不是我玩了十年的全息虚拟网游《诸神黄昏》吗?骨灰级玩家叶杭一脸懵逼:圣元历1093年,这好像是公测前500年吧?难道说,五百年后会有玩家降临这个世界?传说版简介:祂是天空的主宰,海洋的宠儿,更是矗立在卡诺尔食物链顶端的存在。狂风是祂的羽翼,雷霆是祂的权柄。无知的凡人害怕祂,迷途的求知者崇拜祂,专制的神祗厌恶祂,吟游诗人们敬畏地呼唤着祂的名:桑德?死亡凝视
  • 后母这职业

    后母这职业

    穿越到重生小说中做恶毒后母,秦盈盈表示压力很大。新婚之夜便成寡妇,前有重生闺女为谋前程步步算计,后有当家主母为求平安时时逼迫。为逃脱小说既定结局,秦盈盈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喂喂,那边那位小叔子,后院攻心计正在上演,你就别再添乱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中华美德1

    中华美德1

    在故事中汲取营养,让中华美德薪火相传,让孩子成为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给儿童最好的教育让他们知道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精髓。
  • e时代的危机公关

    e时代的危机公关

    本书从相关企业应对危机的得与失中,和广大读者一起来探讨网络时代的危机公关应该如何应对。特别是在WEB2.0时代来临的时代,企业的危机公关系统也应该与时俱进,快速升级!在经过危机的锤炼后,练就更加矫健的翅膀,飞向更加高远的蓝天。
  • 小偏方·小食物治百病(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小偏方·小食物治百病(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本书中没有为读者介绍名贵、罕见的单方或偏方药物。只是为读者介绍了上百种常见、价廉的治病小食物或小偏方。而且每一种都有可靠的疗效。相信定会给您的健康饮食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
  • 大隋风雨录

    大隋风雨录

    “我到底要怎么做才能拯救这里的所有人......”他站在山坡上,眼前是浴血奋战的沙场.....生灵涂炭......一个二十二岁的现代黑帮小头目,一个本已死去的灵魂,如今却在隋朝初期的一个十三岁孩童身上重生,他能文能武,随着成长,他认清了自己的责任,他希望历史按着正确的轨道运行,但自己却成为了最不确定的因素......
  • 人在江湖

    人在江湖

    当过特种兵的韩铁子为躲避一场飞来的横祸,来到古城讨生活。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凭着一身的武功,单枪匹马干起了替人讨债的行当。后被珠宝行的女老板看中,当了她的保镖。韩铁子以他的正直、机智和勇敢不仅赢得了女老板的敬重、两位姑娘的爱恋,更是由于竭力为农民兄弟讨要工钱而受到农民工的拥戴和信赖。全书反映了当今社会底层民众的生活百态和社会矛盾的冲突。
  • 突然有灵力

    突然有灵力

    灵气复苏,异界入侵,一个少年在这个过程中成长的历程
  • 重生王爷公主妃

    重生王爷公主妃

    女主篇:突遇雷击一遭丧命,竟然就投胎到了最是无情的帝王家。得了一个端庄温柔的皇后娘,得了两个对自己疼爱至极的正太兄长。甫出生便为皇帝爹去了心头大患。宫斗、宅斗全没修炼过咱也没啥可怕,只要抱紧皇帝爹的大腿,想必吃香喝辣一生顺畅……***************************男主篇:若说裴元修上辈子最后悔的便是古板守礼,直到妻子死于面前方明白,她的一颦一笑早已深入自己的骨髓,灵堂上一夜白发……而今一朝重生,这一辈子他要倾尽所能予她一世宠爱。然而,当一切重来,一切似乎都偏离了前世的轨道。他还能否抱得美人归?而美人是否还是当初那个美人?**********************本文设定两大天雷,女主穿越,男主重生。绝对的一对一宠文,大家快跳某羊坑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