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40500000015

第15章 养生篇(1)

养生篇

爽口味五分,快心事五分

原文:爽口之味,皆烂肠腐骨之药,五分便无殃;快心之事,多损身败德之媒,五分便无悔。

译文:美味佳肴吃多了,就会损伤肠胃,只要控制自己,吃半饱就不会损伤身体;愉悦身心的事情,大多是损害人德行的媒介,所以愉悦身心的事情不可以做过多,适量即可,这样就不会使人将来后悔。

解读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如果对于自己的欲望不加以控制,而是一味满足自己的欲望,那么不仅不会给自己带来幸福,相反会招来祸患。美味佳肴虽好,吃多了会损伤肠胃;使身心快乐的事情虽好,沉溺于其中,往往会损害德行,严重时甚至使人身败名裂。人不能完全压制自己的欲望,也不能完全放纵自己的欲望,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那么就能收到良好效果。既不会使自己因为放纵欲望而招来祸患,也不会使自己因为过分压制欲望而产生异常扭曲心理。根据道德原则来做事情,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尽量使自己欲望得到满足。时时压制自己的欲望不可取,因为欲望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疏导,而总是压制,那么也许会在某一时刻以一种不可控制的方式发作,从而带来一系列危害。当条件不允许的时候,就需要控制自己的欲望,采用某种方式疏导欲望。

有句成语“过犹不及”,说的就是凡事恰好最妙,如果一件事情做过头了,反而会给自己带来损害。也就是说凡事都需要掌握一定尺度,超过一定的尺度,好事变坏事,美味佳肴变成伤身毒药。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如此,把握在一定尺度内,我们能够利用许多事物为我们服务,超过一定尺度这些事物就会给我们带来危害。

知有生之乐,怀虚生之忧

原文:天地有万古,此身不再得;人生只百年,此日最易过。幸生其间者,不可不知有生之乐,亦不可不怀虚生之忧。

译文:天与地的运动变化是永恒的,可是人的生命却只有一次;人一辈子活到一百岁已经是高寿,每一天的时间过得都非常快。我们有幸生长在天地之间,不可以不了解生活中的快乐,可是也需要有这样的忧虑,不抓紧时间创造人生价值就会虚度人生,毫无成就。

解读人生在世,时间过得非常快,几十年的时间就会使青春少年变成白发老人。有诗曰:“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花落了春天还会再开,人的生命却只有一次,百年之后不能复生。所以人生在世既需要体会人生的乐趣,更需要有所作为,创造自己的生命价值,这样才不会虚度光阴、浪费生命。

我国汉朝时的大史学家司马迁,继承父亲遗志,准备编辑一部出色的史书,为此他做了精心准备。正当他努力编写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不幸的事情。李陵是司马迁的朋友,李陵投降匈奴,令汉武帝非常恼怒。朝廷上下,没有人替李陵说话。司马迁只为李陵辩解几句,惹得汉武帝大怒,下令把司马迁抓起来处以宫刑。受到这样刑罚,对于司马迁而言简直是奇耻大辱。但是司马迁忍耐了下来,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他忍受了奇耻大辱,却坚持活了下来,是因为他还有撰写史书的愿望没有完成。现在死去,生命毫无价值。他忍辱苟活,是要效法先人,写出一部伟大的史书,才能够弥补他受到的耻辱。周文王被囚禁在羑里,写就了天下奇书《周易》;孔子被困写出《春秋》,屈原被放逐写下《离骚》,左丘明失明后完成《国语》,孙膑被削掉膝盖骨后编著了《兵法》,吕不韦被贬到蜀地才有《吕氏春秋》,韩非子被囚禁于秦才写出《说难》、《孤愤》。司马迁学习这些先人,在受到宫刑之后,更加奋发图强,写出了光耀史册的宏大史书《史记》,创造了不朽的生命价值。

悉利害之情,绝利害之虑

原文:议事者身在事外,宜悉利害之情;任事者身居事中,当绝利害之虑。

译文:评议某件事情的时候,自己没有参与这件事情,应当详细了解这件事情中的利害得失。负责某件事情的人,自己参与到事情当中,应当消除顾虑,把这件事情中的利害得失都放到一边。

解读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从前有一个小伙子,有一天到城里去看热闹。他们的国王只有一个女儿,国王非常宠爱这个独生女,发誓要给公主找一个好丈夫。他只有一个条件,如果能满足这个条件,任何年轻健康的小伙子都可以娶公主为妻。看热闹的小伙子就是到城里去看国王招女婿的热闹事。他跟着大家来到一个很大的池子边,发现池子中有许多游来游去的鳄鱼,据说这些鳄鱼都饿了好几天了。国王的条件就是谁能从池子中穿过去,谁就有资格娶公主。公主虽然美丽,成为国王的女婿虽然有很多好处,但是水池中饥饿的鳄鱼实在太可怕,因此大家迟迟不肯行动。就在大家你看我、我看你的时候,突然有一位勇士纵身一跃,跳入水池中。这位勇士身手不凡,奋力往前游,在饥饿的鳄鱼群中,竟然逃脱了性命。当勇士从水池中爬出来的时候,想起了一片欢呼声,大家都为这位青年的勇敢鼓掌。国王也很高兴,打算将女儿嫁给这位勇士,但是在宣布婚事之前,国王觉得有必要和这位勇士谈几句。他问勇士说:“是什么使得你奋不顾身地跳入水中?”这位勇士也就是来看热闹的那位青年,他哭丧着脸说:“是哪个混蛋把我推下去的?”

没有人敢跳到水池中,是因为大家都害怕饥饿的鳄鱼,权衡利害得失,一边是美丽的公主,另一边却是生命安全。在反复权衡利害得失中,大家都变得犹豫不决,因此没有人敢跳下水池。看热闹的小伙子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被人推入水池中,这个时候已经来不及考虑利害得失。惟有全力以赴、竭尽全力地向前游,集中精神躲开饥饿的鳄鱼,这样才能保住性命。也就是说我们处理事情的时候,如果能够集中精神,全部精神都放在自己要做的事情上,不过多考虑利害得失,这样往往能够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只和气浑然,是居身之宝

原文:标节义者,必以节义受谤;榜道学者,常因道学招尤。故君子不近恶事,亦不立善名,只要和气浑然,才是居身之宝。

译文:一个爱好标榜节义的人,到头来必然因为节义受到批评诋毁;一个标榜道学的人,经常由于道学而招致人们的抨击。因此一个君子平日既不接近坏人做坏事,也不标新立异建立声誉,只是一股纯厚、和蔼的气象,这才是立身处世的无价之宝。

解读有学问的人往往被无学问的人耻笑,有道德的人往往被险诈的小人排斥,有道行修养的宗教家往往被欺世的假慈善家诽谤。世间往往是认假而不认真。但是真正达到学问渊博、道行高深的学问家、宗教家们,他们绝不说一句骂人的话,看起来也绝不受他人的注意,这是和气不露头角,居身处世的最好办法。

荀子《荣辱》中说:人的资质秉性,知识和能力,君子与小人一样。爱好荣誉、厌恶耻辱;爱好利欲,厌恶祸害,君子与小人一样。但是求得荣誉和利欲,避免耻辱和祸害,君子与小人所采取的方法就不同了。小人拼命做荒诞不经的事,还想要别人相信自己;拼命干欺诈的事,还想要别人亲近自己;行为如禽兽,还想别人用善意对待自己;心术叵测、行动诡诈,所持的论点难以站住脚,结果必然得不到荣誉与利益,也必然遭受耻辱与祸害。至于君子对别人诚实,也想别人对自己诚实;自己忠厚待人,也想别人用善意对待自己;襟怀坦白,行为安稳,所持的论点易于成立,结果必然得到荣誉和利益,也必然不会遭耻辱和祸害。

忙里要偷闲,闲中要取静

原文:忙里要偷闲,须先向闲中讨个把柄;闹中要取静,须先从静处立个主宰。不然未有不因境而迁、随事而靡者。

译文:即使在很繁忙的时候,也要设法抽出一点空闲时间,用以调节紧张的身心,必须在无事时把要做的事先做下调整,养成这种习惯,才会有调剂身心的工夫。要想在喧嚣的环境中保持冷静的头脑,就必须在心情平静时事先对事情做个计划。否则,一旦遇到事情就会手忙脚乱,不知所措,弄得一团糟。

解读古人有言:闲字要从勤中得来,勤字要从闲中做出。在事务繁忙的时候,要想忙里偷闲,就得先在闲暇的时候找一个机会,也就是说,在平常无事的时候,要把心安置好,有寄托的地方,然后,在忙里才能不乱方寸而有悠闲时间。

古时,孔子周游列国与国君重臣打交道,后来专门教书,也极受尊重,学生们把他比作日月。但孔子自己,并不自以为了不得,他说:“有十户人家的小村镇,就有像我孔丘这样的人,只是他们不像我这样好学罢了。”又说:“有人说我是圣人和仁者,孔丘岂敢当,我不过是一个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书匠。”正因为这样,他和学生们在一起,也开点玩笑。有一次,刚到了他学生子游做县长的武城,就听到一片弹琴唱诗之声,孔子微微一笑,说:“哈,宰鸡,用得着牛刀吗?”言下之意,似是治理这个小地方,用不着进行礼乐教育。子游当时正接待老师,说:“您以前不是讲过,做官的受了教育,就有了仁爱之心;老百姓受了教育,就比较容易领导吗?”孔子说:“是啊,我刚才只是同你们开开玩笑呢!”孔子爱开玩笑,也是一种奔波中求静的方法,人能在劳顿中保持一点幽默,学会求静,不失君子风范。

雨余观山色,夜静听钟声

原文:雨余观山色,景象便觉新妍;夜静听钟声,音响尤为清越。登高使人心旷,临流使人意远;读书于雨雪之夜,使人神清;舒啸于丘阜之巅,使人兴迈。

译文:在雨后观赏山川景色,就会觉得另有一番清新气象;当夜深人静聆听庭院钟声,就会觉得声音特别清脆悠扬。登上高山放眼远看,就会使人感到心胸开阔;面对流水凝思,就会让人意境悠远。在雨雪之夜读书,就会使人感到心旷神怡;爬上小山朗声而啸,就会使人感到意气豪爽。

解读东坡居士游览庐山时与兴龙寺住持常聪和尚言谈甚为投机,夜深了还在烛前论“无情说法”,即山水等无情之物也会说法。黎明之际,苏轼豁然解悟,呈上一诗偈:“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谷溪之声便是佛尊绝妙的说法,山光水色即是佛的清净真身。今夜无数偈文的真意,今后我怎样才能告诉他人呢?道元也说过:“山色谷响悉皆释尊的声姿。”雪堂寺的行脚和尚看过东坡的诗偈后,认为“便是”、“岂非”、“夜来”、“他日”八字多余,宜删削之。白隐禅师的师父正受老人更有过之:“广长舌、清净身都是多笔,仅溪声、山色就可以了。”白隐有一首著名的歌偈:“坐林中古寺,听拂晓雪声”,其旨意皆与东坡居士同。

而范仲淹在岳阳楼上把酒临风,心旷神怡,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感叹。荀子说,我曾经踮起脚跟向远方眺望,但远不及登上高山见到的广阔无垠;我曾经站在高处伸手招呼,手臂并没有加长,但远处的人却看得清楚;我曾经顺风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大,但远方的人却听得清晰。孟子也曾说过这样的话:“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这种圣人登山的胸怀,并不是天生的,而是道德修养情操陶冶的结果,德高望重者,胸怀家国,高瞻远瞩,预见未来!什么东西能“使人意远”、“使人神清”、“使人兴迈”呢?唯向自己心内求,向书中求。

昼闲听鸟语,夜静看云舒

原文:昼闲人寂,听数声鸟语悠扬,不觉耳根尽彻;夜静天高,看一片云光舒卷,顿令眼界俱空。

译文:闲暇的白天,人声寂静,听到几声悠扬清脆的鸟鸣声,不禁让人感到耳边格外清净透彻;宁静的夜晚,天空晴朗,看见一片白云在夜色中缓缓飘动,顿时令人觉得眼前特别空灵。

解读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每每吃过饭,回到房中准备煮茶来喝的时候,赵明诚很喜欢做一种游戏来考考李清照。夫妻俩围着茶炉,坐在他们常年收集来的堆积如山的书卷前,然后互相提问,一个人先提出一个典故,另一个就要回答这个典故出自哪本书哪一卷哪一行。答对了才能喝茶,错了就只能乖乖受罚,为胜利者煮茶。赵明诚总想问倒妻子,可是博闻强识的李清照几乎是常胜将军,每每赵明诚发问,她都可以又快又准地回答出来。可是赵明诚就没那么幸运了,几个回合下来,他常常会被问得张口结舌,只好自认输家。看着丈夫窘迫无奈却又不服的表情,李清照端着丈夫递过的茶开怀大笑,以致将茶水都洒在自己的怀里,没办法喝了。

李清照和丈夫不但爱好相近,更懂得怎样在生活中涂抹自己生活的颜色,所以只不过是饭后的一杯茶,在他们夫妇看来也是可以充满乐趣的小小游戏。

醉倒落花前,天地为衾枕

原文:兴来醉倒落花前,天地即为衾枕;机息坐忘磐石上,古今尽属蜉蝣。

译文:兴趣到来的时候开怀畅饮醉倒在落花前,天地就是我的被子和枕头;心计停止的时候平心静气地坐在磐石上,古往今来都像蜉蝣的生命那样短暂。

解读有人说,人生如一叶扁舟,航行在大化的海上,我们要用一生的精力渡到彼岸。的确,我们都为自己预设了一个停靠的码头,叫做理想。为了到达那码头,我们经风雨历霜雪,奋不顾身,死而后已。然而,有多少人能够顺利登上那预设的码头?又有多少人被风浪吞没?

航行的途中难免遭遇风浪,正如生命中无可避免的波折,需要我们从容面对,尽心尽力地应付。闯过了,我们便多了一分胜算,向目标又迈进了一步;失败了,葬身海底不复归,也不枉努力一场,亦无遗憾。预设的码头也许并非我们最终的归宿,出于种种原因,我们也许会停靠在另一个码头。那预设的码头也便成了心中的一道风景,只作为我们奋发向上,搏击风浪的精神支柱。

拂意事休言,会心处独赏

原文:花开花谢春不管,拂意事休对人言;水暖水寒鱼自知,会心处还期独赏。

译文:花的开放与败落与春天没有关系,遇到不顺心意的事情不要对别人说;水的冷暖鱼儿自然知道,遇到心领神会的地方还望能独自赏玩。

解读人的嘴巴有两种功能,一是吃饭,二是说话。世上愚笨的人就像这只乌龟一样,因为口舌不谨慎,常给自己招来灾祸。然而人的话也有两种,一种是该说的,另一种是不该说的。聪明人慎言,谨防祸从口出,言多必失。处理人际关系时要善于倾听,那么有没有人想过,要处理好人际关系最好是自己不要一碰到什么事情就急于倾诉。倾诉固然是对别人的信任,可也是给别人增加负担,占用了别人的时间不说,自己卸下的思想包袱,倒是让听你诉说的人扛起来。假如身处环境还不是那么祥和,“祸从口出”便成为必然。先定下神来自己想一想,品一品滋味,然后再决定该不该说吧。

土床石枕冷,拥衾梦魂爽

原文:木床石枕冷家风,拥衾时梦魂亦爽;麦饭豆羹淡滋味,放箸处齿颊犹香。

译文:土床石枕,家风虽然清贫,但睡着时梦里的灵魂也清爽;麦饭豆羹,滋味虽然清淡,但放下筷子时牙齿与腮颊仍留有余香。

同类推荐
  • 哲学其实很有趣:超有用超好看的哲学故事

    哲学其实很有趣:超有用超好看的哲学故事

    哲学是启迪人生智慧的学科。人在一生中是否受到哲学的熏陶,智慧是否开启,结果大不一样。哲学在人生中的作用似乎看不见、摸不着,其实至大无比。有智慧的人,心是明白、欢欣、宁静的;没有智慧的人,心是糊涂、烦恼、躁动的。人生最值得追求的东西,一是很好,二是幸福,而这二者都离不开智慧。开启智慧,才会懂得如何做人,从而成为人性意义上真正很好的人。也唯有这样,才能分辨人生中各种价值的主次,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从而真正获得和感受到幸福。
  • 卜子夏考论

    卜子夏考论

    本书稿在搜集传世古籍、出土文献、地方志书和家谱族志中所有关于子夏的资料,仔细研究这些资料的基础上,用共计四章十四节的篇幅,深入系统地研究、考证、论述了孔子高徒子夏的家乡人文地理,卜氏家学渊源,孔门求学经历;他在孔子逝世后“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传授《六经》“发明章句”,作《毛诗序》、《仪礼·丧服传》、《子夏易传》(至少为第一作者,其后学陆续有所补益)等经典的历史性业绩;特别是他参与主编《论语》总结孔子教弟子怎样做人的教育思想,全面继承和部分发展孔子教育思想的历史贡献。由是论证子夏(还可以类推到曾参、子游等孔门高徒)实为中国教育史、中华文明史上承上启下的一流大师级人物。另:李慎明院长同意为其作序。
  • 人生的亲证

    人生的亲证

    阐明这本书所发表的论文题材,我没有用哲理性的说教,也没有以学者观点加以探讨,也许这对我来说更为合适。我生长在一个以奥义书经典作为日常礼拜的家庭,并且在很久以前父亲就作出了榜样。父亲在他漫长的一生中一直保持着与神的密切交往,但是他没有忽略对世界应尽的责任,也丝毫没有减少对世俗事务的强烈兴趣。因此,我希望这些论文能使西方读者有机会接触到印度的古代精神,这种精神曾反映在我们的圣典中而今天仍然体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 微博论语

    微博论语

    本书精选了钱教授几年来微博中的精华,以微博语录的形式,将其原生态语言归纳在领导策略、市场竞争、科技制造、产品质量、人才培养、文化建设等若干个大主题之下,将其多年来积聚的睿智思维和思想火花展现在读者面前,是为经济运行的智慧总结、企业管理的实战经验汇总。
  • 方法论·情志论(译林人文精选)

    方法论·情志论(译林人文精选)

    《方法论·情志论(译林人文精选)》是笛卡尔的经典哲学论著,对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和科学研究方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方法论·情志论(译林人文精选)》中笛卡尔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四个基本步骤:怀疑一切、拆分问题、从易到难、综合解决;他所倡导的理性思维开创了近代哲学史的先河;《情志论》探讨了人类的情绪及心理问题,其精神物质二元论深刻影响了后世。
热门推荐
  • 我想借你的余生

    我想借你的余生

    我可以放弃所有,而奔赴与你执子携手。qq群号:966681836
  • 西欧现代名著导读

    西欧现代名著导读

    名著导读主要根据语文新课标指定的中小学生阅读书目,在参考和借鉴许多译本优点的基础上,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进行作者简介、背景介绍、内容概述和欣赏与评析等全面性指导阅读,可谓是高度浓缩,既保持了原著的梗概和精华,又便于我们全面而轻松地阅读把握。
  • 天才篮球之路

    天才篮球之路

    因身高不能继续篮球梦的郑天鸿得到了超级天才篮球系统,这个系统可以帮助他获得詹姆斯的身体、韦德的突破、杜兰特的中投、库里的三分……篮球史上所有天才的天赋都能被他融为一体!从高中联赛到NBA,再到奥运会,他所向无敌,华夏篮球,因他而崛起!篮球,不只是梦想,还是信仰!
  • 实用行政文书写作大全(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

    实用行政文书写作大全(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

    本书内容包含:公文的起草、校核和签发;办公文书的写作,会议文书的写作,行政公文的写作,规章文体的写作、其他公文写作八章。
  • 细香

    细香

    吴文君,女,浙江海宁人,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上海首届作家研究生班学员,鲁迅文学院第十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作品发表在《北京文学》、《大家》、《收获》、《上海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山花》等多家文学期刊。
  • 小说艺术探胜

    小说艺术探胜

    雷达文学评论集,对驰名全国的佳作和活跃于文坛的许多优秀作家,做了颇有见解的评价和深入的品评与研究。对创作中的艺术问题,给予有益的研究和分析。
  • 苍穹破天道

    苍穹破天道

    夏流抱着金手指穿越了。万万没想到的是,真的是“金手指”!且看他凭着一双“金手指”如何以力证道,飘然飞升!
  • 快穿之解锁大BOSS

    快穿之解锁大BOSS

    快穿爽文,多时空多位面,无CP。同题材快穿爽文《怨灵升级路》已完结,欢迎跳坑!
  • 快穿炮灰逆袭任务

    快穿炮灰逆袭任务

    小系统是系统学院里刚毕业的新萌系统之一,当它满怀雄心壮志地想再各个小世界找到一个搭档的时候,却被都市位面的路人给捕获了。原本以为只是个运气好的青铜菜鸟,却没想到这个宿主是个王者大佬!抓它只是因为想玩游戏?小系统表示心累,想哭,它只想要一个普通的搭档,真的。【无cp】莫楚辰,一个已经扳倒主神并成为新一届大佬的男人,封印记忆到处瞎晃的他在普通世界里偶遇了腊鸡系统,之后开始不寻常的逆袭之路。
  • 空明之主

    空明之主

    衍生大陆,遗孤闯荡大陆,面五大世家,斗宗门,炼以空明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