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40500000017

第17章 养生篇(3)

解读在雪飘霜飞之时,耳闻清唳高亢的鹤鸣,也许能让人想到屈原清醒时的激烈心志;在春风融融的暖日,眼见姿态闲逸的鸥眠,也许能让人想到陶潜醉酣的风流自足。

怀古之外,鹤的风姿很值得推崇,且看,高峻雄昂的老鹤虽然饥渴了,依然还是从容悠闲地饮水啄食,哪肯同家鸡野鸡一样忙忙碌碌地争抢食物?再看,鹤立鸡群之时,鹤的突出状态可说是无可比拟的,但接着与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大海之鹏相比,鹤也就显得渺小了,又进一步与生活在天的极高处(九霄)的凤凰相比,鹤就更难以企及凤凰的巍峨雄伟的体貌了。

显然,类似的比较,能使人产生一种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启示。于是,深悟人生与自然的真谛者,只是保持着虚静淡泊的心态;德高望重者待人接物时,则无骄横傲慢的表现。

烹茗听瓶声,炉内识阴阳

原文:闲烹山茗听瓶声,炉内识阴阳之理;漫履楸枰观局戏,手中悟生杀之机。

译文:安闲地煮山茶,听瓶中水沸之声,从水与火中认识到宇宙阴阳变化运转的道理;漫不经心地随着棋步的变化观看弈棋游戏,从下棋的手中感悟到世间生存与杀伐的动机。

解读庄子曾做过一个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他不敢相信地拍一拍自己的翅膀,果然飞起来了,他飘飘然,十分开心,这时候根本就忘了自己是庄周。他在山川林间、在树丛中、在花草上无拘无束地飞翔,欢天喜地,自由自在。他更喜欢自己变成蝴蝶的生活,一会儿站在花蕊上汲汲香喷喷的花蜜,向各色鲜花伸展翅膀微笑。一会儿向下飞,歇在草尖上采露水,露珠晶莹剔透,一颗一颗在草间滚,他就追赶着露珠快乐地嬉戏。累了就扑翅于树林绿叶间,歇歇脚,聆听清风吹拂林间发出的沙沙声。他完全沉醉在成为蝴蝶的梦境中,根本记不得自己姓甚名谁,身在何处。

过了不久,庄子醒过来了,他睁开眼,看到自己还是俗尘凡人,身在这人世间,并没有变做蝴蝶,长出翅膀。他方才醒觉刚才的一切只不过是一场梦。只是梦中的景象太真实,太美好,一切历历在目。在庄周看来,人与蝶没有分别,万物与我合一。也就是说,人生只是一场大梦,在梦中醒,在梦中睡,在梦中悲欢离合……若能观人生如梦,则是非、人我皆如梦中事,若能参破,视死生如梦,物我两忘,则必能物我合一,得到解脱。这正是庄子倡导的一种超脱、自由的精神境界,千百年来感动了无数人。即便在今天,也具有深远的意义。

园圃看蜂忙,觑尘情世态

原文:芳菲园林看蜂忙,觑破几般尘情世态;寂寞衡茅观燕寝,引起一种冷趣幽思。

译文:在花草芬芳的花园,只是观看忙碌采蜜的蜜蜂,也可以从中看破一些人情世态;在寂静冷清的茅屋,只是观看回巢栖息的燕子,也能让人产生一种清雅的情趣和深沉的幽思。

解读有一次,唐朝著名诗人王维看到一副题为《按乐图》的画,画的是乐队正在台上演奏乐曲。王维便仔细观察了许久,然后很有把握地对别人说:“这画中的乐队正在演奏《霓裳羽衣曲》的第三叠第一拍。”大家都不相信,以为王维瞎说。王维请来了乐工,让他们演奏《霓裳羽衣曲》,然后叫大家仔细观察。果然,当奏到第三叠第一拍时,合奏队员的姿态,手势,表情都和画面完全一样,甚至乐工们的手指,嘴唇在乐器上的位置也都和画中相吻合。大家这才相信王维的判断,称赞王维细致的观察力。画者也正是通过细致的观察,才能使作品人物描绘得惟妙惟肖。

可见,古人在进行艺术创作时是十分注意细致观察的。只有仔细观察才能准确地反映出千姿百态的自然面貌。同样,仔细观察,也一样能从生活中发现真理。一滴水,我们会发现它同样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粒种子,我们会发现它具有不屈不挠强烈的生命力。一棵花草,一棵幼苗,甚至是小蜜蜂的采蜜、燕子的还巢,都能揭示出人类生活的奥妙。

会心不在远,得趣不在多

原文:会心不在远,得趣不在多。盆池拳石间,便居然有万里山川之势;片言只语内,便宛然见千古圣贤之心,才是高士的眼界,达人的胸襟。

译文:善于领悟大自然情趣的话,不必跋山涉水去寻求,真正的生活乐趣也并不在多,只要有一个小小的池塘和几块形状各异的石头,就能像置身名山大川一般赏心悦目;片言只语之内,便仿佛见到了古代圣贤的思想精神,这才是高明之士的眼界,旷达之人的胸襟。

解读云门和尚手持禅杖对众弟子说:“我把这禅杖化成龙,把天地都吞没了。山河大地从何而得呢?”所谓禅杖化成龙,是代指有限归于无限,个体统一于全体。意同“一人发真归于源,十方虚空悉消殒”。杖化为龙,吞并大地,人归真返源时,十方虚空就全部消失了。可是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岿然不动的山河大地又从何而得呢?有限一旦归于无限,无限的整体反而通过有限的个体展现在面前,一个适当的契机点亮了智慧的明灯。禅宗主张的“悟”,是对人生进行深邃洞察反省,在对自然的思索中寻求心灵的安顿,安静地起居,且和所处的环境同化这是一种内在体验的无媒介的获得,是一种诉诸直观的理解方法。难怪乎禅宗修行,贵在修心。

心与竹俱空,是非不著脚

原文:心与竹俱空,问是非何处著脚?念同山共静,知忧喜无由上眉。

译文:人心如果像竹子那样空虚而无杂念,请问是非能在何处落脚?思绪如同大山那样沉静安稳,可知忧虑与喜悦便不会在眉梢出现。

解读北宋名相吕端为人旷达宽厚,对升迁贬谪之事处之泰然,别人背后议论他的长短或者说他的坏话,他从不计较,也从不因此影响自己的情绪。当属“心与竹俱空,念同山共静”的君子典范。

吕端为人宽厚,喜爱说笑话,是个笑口常开的乐天派。进入朝廷为官以后,任成都府知府,为政清廉,生活简朴,虽然屡经升降,却从未因为这些得失而伤怀。宋太宗时,升为枢密直学士,不久拜参知政事。当时,赵普为中书,对吕端评价很高,说:“我看吕公奏事,受到嘉奖没有大喜过望,遇到挫折也没有丝毫畏惧,喜怒不形于色,真是台辅之器啊!”他从不与官位相当的人争名次,甘居他人之下。左谏议大夫寇准拜为参知政事,吕端奏请居于寇准之下,太宗却以吕端为右谏议大夫,位在寇准之上。后来,吕端代替吕蒙正为相,老成持重,识大体,以清简为务。因为他与寇准同列,却先居相位,唯恐寇准内心不平衡,就奏请皇上准许参知政事寇准与宰相分日值班,其谦让如此!太宗训喻:“自现在开始,中书事必须经过吕端详酌,然后再奏给朕。”从此后,吕端更加谦让。

一般人中多有笑口常开的乐天派,一旦掌权,便会变得整日忧心于外,谨慎小心,吕端身为宰相竟然能够保持“谦虚、喜怒不形于色”的本色,喜爱说笑,不计较一时得失,不虑风波之言,对升迁贬谪之事处之泰然,其修为着实令人佩服。

养志于清修,栖心于淡泊

原文:趋炎虽暖,暖后更觉寒威;食蔗能甘,甘余便生苦趣。何似养志于清修,而炎凉不涉;栖心于淡泊,而甘苦俱忘。其自得为更多也。

译文:依附炎热虽能得到温暖,但得到温暖后更会感到寒冷的严厉;咬甘蔗虽能尝到甜味,但尝到甜味后便会产生苦涩的趣味。人们还不如在清静安闲中修养心志,而与炎热和寒冷都不相干,在恬静寡欲中安定心性,而将甘甜和苦涩皆忘掉。如能这样,人们自己从中得到的乐趣就更多了。

解读古今有许多关于心理学的论著,其中有一本名曰《心经》,《心经》中有这样一句话:“心中不可有挂碍,有挂碍者,患得患失,乃至心生恐惧,丧失心智,惶惶不可终日。”挂碍,是一种牵挂和障碍,这种诱惑和痴迷也许是名,是利,是财,是权,是色,是情。

追求名利、权势、情爱是很正常的事情,获得名利和钱财可以改善人的生活,可以使自己实现理想和价值,获得尊重和荣誉;得到情爱可以使人快乐幸福,这些追求都会给人们带来益处。而万事皆有度,“过犹不及”,过度地追求就变成了痴迷。痴迷于名利的人,争名夺利,不择手段;痴迷于权势的人,尔虞我诈,明争暗斗;痴迷于情色的人,深溺其中,不可自拔。为了这些挂碍而深陷其中的人,都会痴迷地追逐,如果没有得到,就不择手段地获取,得到了,还要更多,贪婪地永远无法满足。

随之,这些追求也就变成了心魔,变成了挂碍,这些挂碍有一种致命的诱惑,乃至于使人迷失了本性,丧失了理智,为心魔所奴役和驱使,使人痴迷地追逐“挂碍”而漠视和忽略了其他,贪婪地放纵和占有,最后的恶果却是在算计得失时,算来算去算到自己。

拥飞花落絮,坐锦绣团裀

原文:席拥飞花落絮,坐林中锦绣团裀;炉烹白雪清冰,熬天上玲珑液髓。

译文:席上拥有纷飞飘落的花絮,坐在林中锦绣的圆褥上,能使人物我两忘;炉上煮着洁白的冰雪,锅里熬着天上晶莹清澈的玉液,能使人心性清静。

解读东汉末年,杰出的医学家张仲景认为“养神畅志、立志修德”是精神养生之根本。他的一生清心寡欲,排除杂念,思想清静,节制私欲,并注意消除嫉妒心理。他不因当了大官,手中有权,就为个人为亲朋牟取私利;不因有势而高高在上,周旋于官场;更不因有钱而挥霍享受或沉醉于酒色之中。他两袖清风,不计较个人得失,把权、钱看得淡如清水,从不为身外之物而烦恼,从而使自己精神舒畅豁达,专心致志地攻读医书,行救死扶伤、治病救人之德行。他还经常利用空余时间为广大百姓治病,随叫随到。对就诊者不分亲疏,不分富贵贫贱,一视同仁,一概不收报酬。对无钱买药的贫苦患者,解囊相助。

那时,张仲景虽然当官,但并不热衷于官位。不久,他见朝政日非,叹息地对人说:“君主的疾病可以治愈,国家的病患难以根除啊!”于是辞官归去,来到了少室山,专门总结经验,致力于医学著作。

古人认为多做好事,本身就是幸福。这叫“外功内果”,即利人利物之善举,会给自己带来愉快,给生活带来无穷的乐趣,给自己所追求的事业提供充沛的精力和健壮的身躯。张仲景一生致力于医学事业,不为官卖命,而为民行善,他的一生过得充实,活得成功。

想屈原激烈,会陶潜风流

原文:鹤唳雪月霜天,想见屈大夫醒时之激烈;鸥眠春风暖日,会知陶处士醉里之风流。

译文:在大雪纷飞、浓霜铺地的天气里听到仙鹤悲鸣,便会想到当年屈原在众人皆醉他独醒时的慷慨激烈;在春风荡漾、阳光普照的日子里见到海鸥安眠,便会领悟到当年陶渊明辞官归隐后沉醉时的风流超脱。

解读人的精神世界是极其神秘的,且深不可测,历史上的文人们离我们已经很遥远,其情其境早已灰飞烟灭,那精神世界的博大精深我们不能妄自忖度。众多事例足以证明,个人的精神世界的豪气可以冲击浩大的宇宙和整个人类世界固有的且固守着的文明。

陶渊明,东晋这个不愿意在樊笼里的诗人,他归田园隐居,原因仅仅是性本爱丘山,当然也是猛志溢四海的壮志没有能够得以伸张,理想不能实现的逃避。但是他能够告别历史文人的进亦忧退亦忧的入世思想,真正地舍弃了居庙堂之高和退江湖之远的一切烦恼,把自己真正地放到自然里,以纯真的生活方式,追求幸福平等没有等级门第观念的生活,寄情于天地之逆旅。

黄鸟呼醉客,白云媚幽人

原文:黄鸟情多,常向梦中呼醉客;白云意懒,偏来僻处媚幽人。

译文:黄鸟情多,常在树上啼叫,唤醒梦中的醉客;白云意懒,随风飘浮,偏要到边远的地方来讨好幽居的隐士。

解读段干木,是孔子弟子子夏的得意门生。求学期间,段干木对六国之间的不义之战深感厌恶。学业结束后,他弃官从商,并对老师子夏说:“用仁政德治是不切合实际的。现在天下无道,孔子的政见没有哪个君王肯接受,更不可能去实现。天下有道,孔子的政见自然就会实现了。”子夏见无法劝住段干木,也只好由他去了。

魏文侯早已闻知段干木的才名,求贤若渴的心情很迫切。一天,风和日丽,晴空万里,魏文侯很有兴致,决定亲自去拜访段干木,请他出来辅佐自己治理天下。当魏文侯一行来到段干木家时,侍从向段干木的家人说明了来意,请家人告知段干木,希望他同魏文侯一见。

段干木得知魏文侯来访,对他的礼贤下士,内心确实十分感激。但他看破了红尘,淡泊了名利,无意仕途,便叫家人转告魏文侯:“段干木已到外地购货去了,不在商铺。请大王不必久等。”

魏文侯没有见到段干木,只好扫兴而去。但是,段干木在魏文侯心目中的形象更加高大了,魏文侯更加敬重他了。

栖蓬神情旷,结翁意念真

原文:栖迟蓬户,耳目虽拘,而神情自旷;结纳山翁,仪文虽略,而意念常真。

译文:隐居简陋的茅屋,耳目虽然受到局限,但神情自然开朗;结交山居的老翁,礼节虽然粗疏,但意念常常纯真。

解读游戏于大千世界,漫步于人生禅机,追物而不为物所困,寻爱而不被爱所累,欲路勿染,俭以养德,这实在是人生的一大梦境。

一位富翁待人非常大方,乐善好施,人们都以为他的生活很奢华。有一天他带着佣人出去散步,看到地上有一根线,他弯腰拾起,告诉佣人说:“这根线好好的,还可以用。”然后放进口袋中。世人常以为待人刻薄才是节俭之道,其实不然,待人刻薄,只是吝啬。

隐居简陋的茅屋,耳目虽然受到局限,但神情自然开朗;结交山居的老翁,礼节虽然粗疏,但意念常常纯真。现代社会对现代人要求绝不能没有欲望。你可以去追求欢乐,你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做些、说些昧着良心的事和话,但做人要有一个根,这个根就是原则。所谓的原则就是在做了违背某些道义的事后,灵魂要有一个着眼点。否则,得到之后是空虚,将永远背上包袱前行。所以说,人最重要的是一个根,在长辈面前是关怀的根,在朋友面前是友谊的根,在家人面前是信任的根。有了这些根,无论你在外面怎么折腾,多么风光,都能找到人与之真心分享。

曰尘世苦海,彼心自尘苦

原文:世人为荣利纷缠,动曰尘世苦海。不知云白山青,川行石立,花迎鸟笑,渔唱樵歌,世亦不尘,海亦不苦,彼自尘苦其心尔。

译文:世间上的人都被虚荣心和利禄心所缠缚,因此动不动就说这个世界是个苦海。从来不知道这个世界有白云笼罩下的青山翠谷,屹立在奔流河水中的奇岩怪石、迎风招展的美丽花卉、呢喃歌唱的小鸟,以及樵夫一边砍柴一边唱歌时山鸣谷应之声。其实,这世界一点儿都不尘俗嚣扰,而苦也不如海般深广,只是人们使自己的心落入尘嚣堕入苦海罢了。

解读孔子说:“君子的心胸平坦宽阔,小人却经常局促忧愁。”子路问孔子:“君子也有忧愁吗?”孔子回答:“君子没有得到职位的时候,在修养心志中感到快乐;得到职位后,在办好政事中得到快乐。因此君子终身快乐,没有一天忧愁。相反,小人在没有得到职位的时候,就忧虑自己得不到;得到职位后,又生怕失去它,因此小人终身忧愁,没有一天快乐。”

同类推荐
  • 后现代主义批判

    后现代主义批判

    《后现代主义批判》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后现代主义不同代表人物的各种表达、研究方法进行全面剖析,深入揭示后现代主义思潮的话语裂变与思想困顿。这对于我们深刻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意识形态以及我国当前所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现代性问题,研究和发展中国模式,具有积极意义。
  • 博爱:胡适人生讲演集

    博爱:胡适人生讲演集

    《读点大师:胡适人生讲演集·博爱》收录胡适先生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关于人生 问题的讲演实录,内容详尽充实,原汁原味地再现一代大师的讲演风采,还原当时中国社会的风起云涌,让我们领略特定时代风口浪尖上催生的伟大思想和智慧结晶。 胡适先生主张修己以安天下:“为己而后可以为人,求学而后可以救国”,这种圆融的态度在当时曾引起轩然大波,但在今天看来,这种通达的思想未尝不是饱含着热情和希望,将民族的气节和精神有力地传承下去。他给读者带来的不一样的声音,足可以引起我们对人生更深层的思考。
  • 哲学九讲

    哲学九讲

    《哲学九讲》这本书对于“哲学是什么”这个问题,并没有试图提供一个正式的定义或完整的答案。作者从哲学的批判性和建设性这两个概念着手,将哲学比喻成一条小溪,自己在溪边看似毫无章法却又条理清晰地漫游,通过对客体本质的讨论,进入因果联系和变化的讨论,接着是目的和道德行为,判断、真理,以及形而上学的最终问题。《哲学九讲》从约翰·洛克、勒内·笛卡尔开始,沿着两位欧洲伟大思想家的足迹,顺着意识与存在这一基本问题,逐层深入,不仅讨论了哲学本身,更对人性进行了探讨,比如什么是快乐什么是幸福。《哲学九讲》也高度提炼了学术史上众多知名哲学家的观点,同时提供相关参考原著名称,使读者可以根据自身兴趣进一步涉猎相关知识。
  • 前世今生2:总有奇迹降临

    前世今生2:总有奇迹降临

    魏斯和他的女儿艾米跟我们共同分享了发生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不同寻常的故事,为我们揭示了前世回溯即通往灵性目标的神秘之处。这里有个人讲述的故事和魏斯博士的教导,这些都为根本地、永久地慰藉我们的身体和心灵提供了可能。如果我们能够意识到自己曾有过多次生命经历,只是被心灵的插曲隔开而已,我们对死亡的恐惧可能就会消解,我们将焕然一新。或许当我们沿着灵性之路循着自我的目标前行时,也能为当下的自己带来更多的平和与喜乐。奇迹仍在上演,上万读者参悟生命真谛,改变命运的连锁反应仍在传递中……
  • 行走中的言说:一个思想背包客的心路历程

    行走中的言说:一个思想背包客的心路历程

    科学人文系列。本书为一个哲学工作者对于科学、哲学与文化的全方位思考,主要集中在科学哲学、语言哲学、心灵哲学、科技与社会以及科技政策等。观点新颖、视野开阔、语言流畅,适合爱好哲学的大学生及其他科技工作者阅读。
热门推荐
  • 素书博弈学

    素书博弈学

    这部奇书,就是《素书》。“素”的本意是白色生绢,含有“质朴”、“根本”的意思,在这里指的是“简单的道理”。《素书》全书仅有六章、一百三十句,用一千三百六十个字说明了一个想要成就大业的人必须具备的思想基础、修身方法、处世之道、用人原则、治国经验。凭借这《素书博弈学》,张良在楚汉相争的乱世帮助汉高祖刘邦创建了大汉王朝,化解了无数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危机,以至于刘邦慨叹:“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 面对大海的诉说

    面对大海的诉说

    终于出现了开山岛的轮廓,可岛上只有一个简易码头,大风大浪,船无法抛锚停靠。渔政船被巨浪打得团团转,根本无法靠岸。远远望去,码头上等候多时的王继才、王仕花夫妇,正不停地舞动双手导航,数米高的大浪不时遮住他们的身影。半小时过去了,左冲右突的渔政船依旧无法靠岸。无奈的周船长说:靠不上去了,还是安全第一吧。下令返航。这时我才切身感受到,王继才曾多次向我陈述的事实——遇大风浪,任何船只都不能靠岸。回到宾馆,我已经吐得不省人事了。服务人员把我扶到床上一觉睡了五个多小时。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七年之痒

    七年之痒

    七年之痒,你的七年痒不痒?你和你的他是否正罹患以下症状?你在他眼前晃荡,他视而不见;他在你眼前晃荡,你心里骂他犯贱;脾气点火就着,恨不能一拍两散;到后来干脆省点儿力气,懒得生气;夜里失眠多梦,白天恍如做梦;他背着你睡,你看着天花板睡;你抱他他抱你,就像左手抱右手;有一天,你惊觉你和他有半个月或一个月没做爱了,而此时,你的梦里、你的心里出现了另一张异性面孔……婚姻这片海,你和他能否同舟共渡?其实,你就是陈晓荷,他就是魏海东。当你偶遇苏逸轩,而他认识了林菲,海平面倾斜了。华灯初上,每一盏或寂寞或温暖的灯光下都有一个或寂寞或温暖的陈晓荷,同一盏灯或另一盏灯的下面是一个似是而非的魏海东。你和他,注定排斥又缠绕。七年,你痒了吗?
  • 故事会(2016年8月上)

    故事会(2016年8月上)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办刊时间长,知名度极大。该刊以短小精悍的篇幅,讲述老百姓最喜爱的精彩故事。
  • 南侨回忆录

    南侨回忆录

    《南侨回忆录》是陈嘉庚先生于1943年至1945年躲避日寇、在印尼避难时所写的回忆录,他在没有任何资料可供参考的情况下,凭着惊人的记忆力,以真诚质朴的笔调,详尽地描述了自己四十多年的人生经历,记录了南洋华侨为襄助祖国抗战而做出的贡献,并陈述了他为发展教育和社会进步所进行的种种艰苦卓绝的奋斗。书中所记叙的事实,都是他亲身经历的历史。身处南洋,心向中国,特别是抗日战争艰苦卓绝的日子,他领导南洋侨界筹款,抵制日货,并动员南洋侨界参与抗日运动。
  • 农女的田园福地

    农女的田园福地

    一朝穿越成农家小姑娘刘小鱼,可是这第一天就要被自己亲生奶奶弄死,这是什么样的神节奏,家里长短,邻居拌舌,极品亲戚缕缕挑战她的底线,她到底是要让他们死呢,还是让他们死呢…片段一:小鸡咕咕叫的院子里面,小鱼奶奶拿起菜刀就要杀鸡。“你们这些杀千刀的,吃我的,住我的,现在长大了翅膀硬了是不是,还知道跑了是不是,赶紧把头伸过来,要不然的话让你们死都没好活。”听这糟心话,话里话外都再暗指生的儿子不孝顺,翅膀硬了就不听父母话了。“奶,你可千万小心着,别闪了腰大了舌,到时候还得花一大笔钱呢!”小鱼站在那里,脸上似笑非笑,眼里满是讥讽的高声喊道。啧啧,还真以为她家是软柿子,拿捏都不敢反抗呢,她现在就要让自家的包子爹娘,变成金刚狼。片段二:“你种庄稼的本事儿不错,你也不错!”俊美的男人勾着唇角,眼里闪着势在必得的光芒。小鱼毫不示弱的瞪大了眼睛:“我不错,干卿何事儿!”一句话简介:反正就是斗亲戚,发家致富的故事了!
  • 生途

    生途

    一碗饭,一碟菜,年过三十,行走江上,他以为就这样行至自己的终点,赎罪余生。那夜风平浪静,他不知载了谁;那日晨光明媚,他在书页上看见她姓名。赶不走,躲不开,后来……船长在船头掌着舵,肤白的少女在船尾念着诗,他心里的小火人烧啊烧,春风吹又生。江河辽阔,生命不息,他们找到了彼此的冀柏树。
  • FBI身体语言密码(插图版)

    FBI身体语言密码(插图版)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在人际交往中产生误会和 摩擦,是因为我们没有读懂对方的真实想法。而观察 和分析一个人的身体语言,则是读懂人心的利器,当 我们能够通过一个人的身体语言读懂他内心所想时, 我们与人的交流一定能够*加顺畅。《FBI身体语言 密码(插图版)》教你美国FBI超强的识人术,让你能 够**时间探知他人的内心世界。表露人真实想法的往往并非人嘴里说出来的话, 而是身体语言。一个手势,一种坐姿,一个眼神,一种声音,并 非偶然,都是内心的外在呈现。
  • 五域

    五域

    故事发生在架空幻想的五域世界。这里有魔法也有科技,有人类也有其他智能生物。冰域、火域、金域、天域、地域有着不同的地貌、政治、文化。故事起始发生在冰域风暴堡,一个古老家族的领地,以主人公荧的成长为故事的开端,讲述一段在五域的爱恨情仇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