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40500000030

第30章 劝学篇(6)

解读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参与到某件事情中,有时候往往不如旁观的人对事情看得更为清楚。苏东坡学士有一首诗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观察事物,角度不相同,对于事物的认识也不相同。如果能置身于事情之外,有时反而能够获知事物的真面目。

南唐徐铉学识渊博,才华出众。有一次,徐铉来北宋纳贡。满朝文武大臣都知道徐铉之名,他见多识广,口才非常好,因此大家都自觉不敌徐铉的辩才,不愿意去做使臣。丞相赵普也不知道该派谁去比较好,就去向宋太祖请教。宋太祖说:“你们都退下吧,我亲自来挑选。”过了一会儿,太祖要宦官们下命令,让殿前司写出十个不认识字的殿中侍者的名字送过来。殿前司写好后,宦官送给太祖。宋太祖拿过来,看也不看,御笔一挥随便点了其中一个人的名字。太祖这样做,使得在朝官员们都很吃惊。赵普就催促那个被点中的人赶快动身。被点名的殿中侍者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要派他去做使臣,而且又没有人给他解释,只好带着疑惑去执行命令。殿中侍者一见到徐铉,徐铉就开始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讲话,周围的人都被徐铉的能言善辩所打动,为之钦服。殿中侍者无言以对,只是一味地点头说是。徐铉不知道这位殿中侍者究竟何许人也,也不知道他学识深浅如何,因此更加卖力地和他讲话。一连几天,徐铉说得口干舌燥,殿中侍者始终不和徐铉争辩,徐铉终于疲惫不堪,停下来不肯讲话了。这个故事说的是以愚人对付聪明人,使得聪明人无计可施。但是换一个角度看,殿中侍者正是由于对自己为何被派为使臣的原因不清楚,所以能置身事外,任由徐铉表现辩才,而不和徐铉争辩,最终使得徐铉的辩才毫无用武之地。

遇好书良友,享碗茗炉烟

原文:千载奇逢,无如好书良友;一生清福,只在碗茗炉烟。

译文:千年难遇的好东西,都比不上好书与好朋友;一生清闲自在的生活,就在于碗中茶与炉中轻烟之中。

解读与三五好友,相约着品茶交谈,品着好茶,享受着熏炉中散发出来的宜人香气,这种生活确实十分惬意自在。千载难逢的好东西都比不上一本好书,比不上一位贤良的好朋友。一本好书能使人终身受益。好读书的人,善于学习求知。不论人们从事哪个行业,如果爱好读书学习,都有利于在本领域内有所成就。古今中外有所成就的人,都是善于学习求知的人。就是身为帝王,也需要读书求知。

宋太宗就很喜欢读书,他非常好学勤奋,常常去皇宫中藏书的地方读书,不但自己喜欢读书,还喜欢召集一些大臣陪着读书。南唐后主李煜文采斐然,有时候宋太宗就把降宋的李煜和南汉后主刘鋹都叫来陪读。宋太宗喜欢读书,就搜寻天下名书,令翰林学士们汇编成《天平御览》一千卷,每天让人拿来三卷,刻苦读书。他打算在一年内把这些书都读完。有的大臣劝他这样太辛苦了,宋太宗却说开卷有益,不觉得辛苦。宋太宗身为皇帝,却知道刻苦读书,其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在现代社会中,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快。一个人一辈子所有的时间都花在读书上,所能读的书也是非常有限的,更何况现在社会中人们会面对很多问题,不可能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读书学习上。所以我们需要有效利用学习时间,有选择地读书,选择一些好书来读,把学习时间花在最值得的事情上面。

日与圣贤语,时共造化氲

原文:蓬茅下诵诗读书,日日与圣贤晤语,谁云贫是病?樽罍边幕天席地,时时共造化氤氲,孰谓醉非禅?

译文:在茅草屋下诵读诗书,每天都能和古代圣贤对话交谈,谁能说贫穷是一种病呢?以天为幕,以地为席,举杯畅饮,时时都能和天地自然融为一体,谁能说醉酒不是静思悟道呢?

解读爱好学习,品格高尚,对生活有所追求的人在清苦的生活环境中依然能过得非常有意义。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有一个青年,他本来学业优秀,考上了一所著名大学。就在他准备读大学的时候,家里突然发生了非常不幸的事情,他的父亲与母亲在一场事故中丧失了生命。他把自己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收藏起来,收拾了自己的东西到城市里打工。他没有什么特长,只是从前父母忙的时候,他经常做饭。因此他就买了锅碗瓢盆等器具,在街上摆摊卖水饺、面条、肉饼等小吃。他卖的小吃很受人们欢迎,只是他没有本钱开店,在街上摆摊时常会遇到城管。城管一来,他的东西就会被没收。他住在一个简陋的平房内,每天凌晨4点多一点,就得起来包饺子、擀面条,每天晚上将近11点才收摊。生活的辛苦之外,还需要东躲西藏地逃避城管。他赚的钱除了自己的开销之外,全部都寄给了读中学的妹妹。就是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他还时常抽出时间来看书学习。后来当妹妹能够自立之后,他通过自考,考上研究生继续深造。

涤尽心渣滓,始见本真体

原文:为善而欲自高胜人,施恩而欲要名结好,修业而欲惊世骇俗,植节而欲标异见奇,此皆是善念中戈矛,理路上荆棘,最易夹带,最难拔除者也。须是涤尽渣滓,斩绝萌芽,才见本来真体。

译文:做善事想要抬高自己超过别人,施人恩惠想要博取好名声结交别人,修营功业想要震惊世人,培养节操想要表现怪异显示奇特,这些都是善良念头中的凶恶之气,真理道路上的阻碍,最容易混杂夹带,最难清楚了。必须要清除干净残渣,斩断萌芽,这样才能显现真实面目。

解读黄霸和令狐子伯是朋友。子伯在楚国为相,他的儿子也当了官。有一天,子伯派儿子送信给黄霸。客人走后,黄霸躺在床上想心事。他的妻子问他怎么了,黄霸说:“刚才看到令狐的儿子,言行举止得体,光彩夺目。可是我们的儿子却蓬头乱发,牙齿还稀疏不齐,又不懂什么礼节规矩。见了客人也不大方,举止瑟缩羞惭。我身为父亲,看到自己的儿子比不上别人,不由得感到自愧,这都是我的过错啊。”妻子说:“你少年时代保持高洁的品行节操,不贪恋荣华富贵,现在以子伯与你相比,哪一个更高洁呢?你怎么反而忘了平时的志向,为自己的儿子感到惭愧呢!”黄霸听了,从床上起来,赞同妻子的话,他们一家人隐居起来了。黄霸保持高洁的品行,虽然一时之间想不开,为自己的儿子不如朋友的儿子显贵而感到羞愧,但是经过妻子的开导,他认识到了保持高洁的品行,又何必在意自己的儿子不如人家显贵呢。保持高洁的品行,却过于在意世俗的眼光,或者从世俗的眼光去看问题,这都是修行欠缺的表现。

宋钦宗时的太宰李邦彦,他的父亲从前是一个制作银器的银匠。有人就此事嘲笑他,李邦彦感到很羞愧。他回家把这件事情告诉了他母亲。他的母亲说:“丞相家中出了银匠,那才是令人感到羞愧的事情,银匠家中出了丞相,这是值得称道的事情,有什么好羞愧的!”李邦彦的母亲是有智慧的女子,能够看到出身低微并不可耻,不努力上进才是真正可耻的事情。努力建功立业,真正建立一些实际的功业才是最重要的,与他人比出身、比名气,都是阻碍自己前进的路障。所以做善事不要夹杂私心,施人恩惠不要期望从别人那里获得一些好处。修营功业要做实际的事情,不要贪慕虚名。培养节操不要表现怪异,也不要过于在意别人的目光,只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

闲时身须忙,收摄心可放

原文:身不宜忙,而忙于闲暇之时,亦可警惕惰气;心不可放,而放于收摄之后,亦可鼓畅天机。

译文:身体不宜过于忙碌,而在空闲的时候忙碌起来,又可以消除身上的懒惰懈怠之气;心思不可以过于放松,而在收敛约束之后放松,又可以激发人的天赋灵性。

解读过于忙碌与过于放松都不好,过于忙碌容易使人忙出病来,对于人的身心健康不利。过于忙碌,也不利于人们处理好事情,不利于发挥积极的创造性。过于放松,又容易使人生出懒惰懈怠等毛病,丧失积极进取的动力。所以忙碌之后适当的休息是非常必要的,空闲之后的忙碌能使人身心充实。

许多优秀的学者都是善于调节身心的人,他们工作的时候会全力以赴,全身心扑在研究工作中。当他们忙碌过一段时间后,又会找适当的方式放松身心。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他在科学领域的贡献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他在音乐方面同样造诣深厚。他的小提琴拉得很好,还曾经写过一首小提琴曲。他的散文写得很好,还会写诗。这些都是他在忙碌之余休息放松身心的方式。钱学森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贡献一生力量致力于科学发展事业。钱学森也是一位音乐爱好者,他对于音乐的爱好得益于他的妻子蒋英。蒋英是一位歌唱家,她熏陶了丈夫对于音乐的爱好。钱学森在科学研究工作之余,沉浸在音乐世界中。他曾和妻子共同写作了《对发展音乐事业的一些意见》一文,对于发展音乐事业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在1991年中共中央为钱学森举行的颁奖仪式上,钱学森提到他的夫人蒋英引导他对音乐产生兴趣时说:“她为我介绍了音乐艺术,使我丰富了对世界的深刻认识,学会了广阔的思维方法。”对于音乐的爱好,没有阻碍钱学森的科学研究事业,相反对于音乐的爱好,为钱学森提供了广阔的视野,使他对于世界的认识更加深刻。

名为招祸本,欲乃散志媒

原文:钟鼓体虚,为声闻而招击撞;麋鹿性逸,因豢养而受羁縻。可见名为招祸之本,欲乃散志之媒,学者不可不力为扫除也。

译文:钟和鼓的体型是中间空,因为被撞击能发出声音而为自己招来经常被撞击的祸事;麋与鹿性情闲适安逸,因为被驯养而受到约束。由此可见名声是招惹祸事的根源,欲望是使人心志涣散的中介,学者不可以不全力清除欲望和名声啊。

解读名声在外,有时并不是好事,名声有可能会为自己带来祸事。有一个学者,他在没有出名之前,可以集中精力做事情,当他出名之后,各种各样的事情占去他很多时间。有人请他吃饭,有人请他作报告,有人请他演讲,还有人请他讲课,也有人请他写书,很多都不是他愿意做的,可是又推脱不掉。他非常怀念没有出名之前,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地做研究的时光。

北魏的崔巨伦很有名望,曾经担任过殷州别将。当殷州被攻陷之后,葛荣听到崔巨伦有名望与才干,就想任用他帮助自己。崔巨伦不愿意跟随葛荣,只好想办法让自己脱身。葛荣召集百官,命崔巨伦作诗。崔巨伦写了一首搞笑的歪诗,掩藏自己的才能,葛荣也就放弃了他,崔巨伦从而得以脱身。可见名声在外,有时会给自己招惹来各种各样的麻烦事。

舒适的生活环境虽然使人身心舒适安逸,却也会消磨人的意志,侵蚀人的斗志。爱因斯坦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有一天,他在纽约街道上遇见一个朋友。这个朋友说:“爱因斯坦先生,您似乎需要换一件新大衣了。您身上这件似乎太旧了。”爱因斯坦不以为意地说:“这有什么关系呢,反正在这里谁也不认识我,没有必要为穿什么衣服发愁。”又过了几年之后,爱因斯坦与那位朋友又在纽约街头相遇了。这个时候,爱因斯坦已是天下闻名了,却还是穿着从前那件旧大衣。朋友又建议爱因斯坦换一件新大衣。爱因斯坦回答说:“没有这个必要,反正在这里大部分人都认识我了。”爱因斯坦全身心投入到科学研究中去,对自己穿什么样的衣服不在意,并不追求舒适的生活,这也是他能够在科学研究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重要原因。

完心上本来,得世间常道

原文:完得心上之本来,方可言了心;尽得世间之常道,才堪论出世。

译文:完全认识了自己的本来面目,才可以说是明白了心性;理解透彻世间的基本规律法则,才能够谈论超脱人世。

解读真正认识了自己的本性,才可以说是对自己有了真正了解。有一个小姑娘,她想学芭蕾舞,还想学骑马、弹钢琴。她对读书绘画也非常感兴趣。虽然她想学的东西很多,但是现实条件不允许,她最终只能学习绘画,同时还拥有足够的书可以读。这两件事情已经占用了她大部分的时间。后来当她上学之后,家中境况变得好转起来,父母有能力送她去学她想学的东西。她终于有机会去学自己渴盼很久的芭蕾舞与钢琴,她还跟着人学习骑马。学了一段时间后,她发现自己其实对于芭蕾舞、钢琴并不是真正感兴趣,她一直以为自己喜欢的东西其实并不能真正地感染她。所以我们在真正全面认识自己的本性之前,不能说已对自己有了全面了解。

同类推荐
  • 人生的亲证

    人生的亲证

    阐明这本书所发表的论文题材,我没有用哲理性的说教,也没有以学者观点加以探讨,也许这对我来说更为合适。我生长在一个以奥义书经典作为日常礼拜的家庭,并且在很久以前父亲就作出了榜样。父亲在他漫长的一生中一直保持着与神的密切交往,但是他没有忽略对世界应尽的责任,也丝毫没有减少对世俗事务的强烈兴趣。因此,我希望这些论文能使西方读者有机会接触到印度的古代精神,这种精神曾反映在我们的圣典中而今天仍然体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 国学大讲堂:中国顶级国学圣贤的公开课

    国学大讲堂:中国顶级国学圣贤的公开课

    国学源远流长,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得之。本书旨在化繁为简,将经典的国学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解读,为更多向往国学的读者提供精神上的“低门槛、无障碍阅读普及本”。史、儒、佛、道、法、兵、中医、易经、礼节、饮食……这里无所不包,等待着你的探索。
  • 仁学

    仁学

    这是中国近代思想家谭嗣同的哲学著作,于1896—1897年间陆续写成的。全书共50篇。该书以佛教哲学为理论框架,糅合中国传统与西方学术,欲将宗教、哲学、科学融为一炉,以“冲决罗网”为号召,在晚清有志于改造中国的维新派、革命派群体中影响巨大,时人曾誉其为“维新运动的圣经”。本书主要内容为抨击封建社会宣扬三纲五常的专制制度、提倡资产阶级平等与民主观念;主张维新变法运动,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作者对封建专制主义统治下旧思想、旧传统的批判,是为宣扬维新变法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主张做准备;而对西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提倡,反过来更加深化了对君主专制以及纲常名教的批判。本书反封建的激进思想,对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 易经大智慧

    易经大智慧

    国学经典,包罗万象,深奥难懂。如何参悟?如何为我所用?轻松阅读国学丛书结合当今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思维习惯,利用古今中外的具体事例重新诠释经典的智慧;让您能够轻松领悟!本书为该系列丛书之一。它主要通过简单的故事,让厚重的《易经》变得生动,用最短的时间将《易经》知识了然于胸。
  • 浩劫之书

    浩劫之书

    《浩劫之书:马雷沙尔无神论著作选择》的读者对象主要为哲学、历史学、宗教学研究者和爱好者,以及对欧洲近代哲学和法国大革命史、法国大革命文化感兴趣的读者,以及有一定文化程度,希望整束精神的读者。马雷沙尔,法国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的哲学家、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他曾投入巴贝夫阵营,也是雅各宾派党人,是《平等派宣言》的起草人之一。他的著作以揭露专制主义,批判社会不公平现象为主,用唯物主义观点反驳上帝和教会。
热门推荐
  • 超神制卡师

    超神制卡师

    这是一只程序员在异世界‘刻光盘’的故事。PS:新书书友群(783084289)
  • 剑关子益禅师语录

    剑关子益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古城未解之谜

    古城未解之谜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中亚古城失落之谜,孔雀帝国失落之谜,古埃及古城失落之谜,玛雅失落之谜,中美洲古城失落之谜,印加帝国失落之谜,欧洲古城失落之谜等。
  • 绝世杀手妻:魔后当道

    绝世杀手妻:魔后当道

    他腹黑,她奸诈,他狂妄她强势,他嗜血,她残忍,他冷情她无情,他凌厉霸气,她生杀予夺。当现代锋利的剑遇上异世寒芒毕露的刀,是谁迷了谁的眼?谁乱了谁的心?“吾主天下”她,现代顶级杀手,穿越异世,狂妄之音,依旧不改。“舍我其谁”他,异世未来之王,只有他想要的,没有他得不到的。两王相斗,是他征服了她?还是她驯服了他?(本故事纯属虚构)
  • 全民的生存游戏

    全民的生存游戏

    当正式的踏上了求生的道路,血与火就已经在前方狰狞着面孔,静静的埋伏等待。战士,注定此生寂寞。强者,未必一路高歌。既战,就战他个名扬四海,震天动地;要杀,就杀他个片甲不留,斩草除根!所谓达者,就是用手中的利刃,谱写出非凡的人生……
  • 你在忙什么(员工培训版)

    你在忙什么(员工培训版)

    企业最大的浪费是“价值浪费”,即员工不懂得去做最有价值的事。不能够忙出效率,忙出业绩,忙出效益。企业中最大的节约是时间的节约,节约时间的最好办法就是立刻去做最有价值的事。懂得做最有价值的事。你才能够成为企业最有价值的员工。
  • 大唐游侠传

    大唐游侠传

    本书是梁羽生先生的”大唐系列“的第一部作品,以唐朝天宝年间安史之乱为历史背景,讲述了一群身怀绝技、性格各异的武林人士为报国仇家恨,一同平定安史之乱的武林传奇。段珪璋与史逸如在新年里同时喜得后嗣,一男一女,正好定下儿女亲家,并以龙凤宝钗作为信物。段珪璋曾当面辱骂安禄山,安禄山怀恨在心,他认出了段珪璋。可手下人抓错了人,抓成史逸如。
  • 心情好病就少

    心情好病就少

    《心情好病就少》从医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全面而科学地阐述了情绪与健康的重要关系。心理学家研究发现,那些性格开朗、为人随和、豁达乐观、充满爱心的人,很少得流感、咽炎、伤风等疾病,即使得病后也很快痊愈,且不易复发。相反,那些自以为是、自怨自艾、刚愎自用、悲观多疑、心胸狭窄、缺乏自信、神经过敏的人,其身体免疫力相对低下,发生疾病的概率也远远高于心情好的人。健康与美丽,如若没有一份好心情,犹如沙上建塔、水中捞月,一切都无从谈起。
  • 抓住细节看人心全集

    抓住细节看人心全集

    本书结合心理学和社会学理论,并结合大量实践例证归纳、总结而成。不仅内容翔实,而且结构严谨,既不是封建迷信,也不是妖言之术,而是具有科学依据的观人、识人宝典。《抓住细节看人心全集》切入角度好,以人的相貌、言行、衣着、习惯、血型与星座、交际、职场等为主线,由表及里解读人的性格特点、气质修养与为人处事等方方面面,使你在把握现实基础上,对未来的人与事有一种先知感,同时对自己的成功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 布局大师

    布局大师

    布局师是一种职业,他们追逐的是金钱,所以只要你有钱,他们将为你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