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56000000067

第67章 衡水中学,说句恨你不容易

河北省衡水中学是一所具有66年历史的公办普通高中,因为该校学生在近年来的高考中成绩非常出色闻名全国。2014年,衡水中学与民企组建“衡水一中”。自此,衡水中学和衡水一中开始面向国内多个省市输出“衡水模式”。通过地方引进、企业出资的形式,以“衡水中学”的品牌及影响力,在多地建设“衡中分校”。

3月26日,衡水第一中学平湖学校在浙江省嘉兴市下辖的平湖市乍浦高级中学基础上揭牌。河北衡水中学旗下的衡水一中在浙江办分校,该校还声称办分校就像加盟店一样。对此,很多人表示质疑,认为这不是办学校,而是在办厂。

浙江省教育厅基教处处长方红峰:

“这所学校是应试教育的典型,眼睛里只有分数没有人”,“跟我们浙江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不符合,我们浙江不需要”。

但有些家长对于这样的学校持欢迎态度,在他们看来,升学仍然是第一位的。

衡水中学及其下属的衡水一中已经不是第一次在外地办分校,但此次入驻浙江为何引起轩然大波?浙江教育界为何反映如此之大?

央视评论

衡水中学,说句恨你不容易

衡水中学在浙江办分校,引发了持续的争议。大爱衡水中学者有之,痛骂衡水中学者有之。彼此都有道理,说服对方都不容易。

认可衡水中学者的态度很简单,归纳起来就是这么几条:坚信读书从来不是轻松的,坚信苦读可以成才成功,坚信为将来的成功可以暂时牺牲一些东西。如果这样拆解,就会发现,衡水中学似乎有其价值,而且还秉承了很多中国人都信奉的一种理念。从这个角度讲,衡水中学有比较强大的社会心理基础。

衡水模式引发热议是社会现实的反映

显然,在衡水中学这个议题上,我们看到了这个社会的两面。一面显然看到了素质教育的紧迫性,一面还沉湎于应试教育带来的成功;一个义正辞严喊出“跟我们浙江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不符合,我们浙江不需要”,一个还不断重复“高考是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素质教育美好且必要,显然是教育“本来的面目”;但从现实情境看,高考又的确是打破阶层壁垒、让社会流动起来的有效方式之一。人们争辩衡水模式的优劣,其实是在争辩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你是更看重人的相对自然而全面的发展还是更看重于获取考试的成功,后者当然会意味着一些牺牲。

浙江教育界此轮舆论集中反弹,似乎表明存在这样一种隐忧:很多家长在认同素质教育的长期目标时,心里仍然没有放弃在考试上取得成功的渴望。或者更准确地说,短期在应试教育上取得成功更能直接看得到、摸得着,而素质教育的成功则显得相对抽象,见效的周期也更长。而浙江省内各大中学名校校长的纷纷发言,也像是对正在进行的高考改革的一种反向保护。浙江这一轮高考改革的指导思想,就是要“构建更加公平、科学高效和灵活多样的高校考试招生制度”。这样的改革理念,不难倒推出更注重学生多元发展、鼓励学生多元选择的实践。

但是,对于处在高考改革中的浙江来说,并非所有学校都那么坚定。正是在这两种理念角力的时候,人们担心衡水分校的介入会打破力量平衡的天平,不利于素质教育改革的推行,毕竟有了一所平湖分校,就可能有第N所。而一些家长在尝到升学教育的甜头之后,可能也会对素质教育的改革降低信心。

只有改革才能将避免“衡水模式”

其实,对于素质教育,也是说句爱你口难开;“衡水中学”,说句恨你也不容易。如果深入浙江看看也会发现,在这个经济和教育发达的省份,也并非铁板一块,真抓实干一心高考的学校,同样不少。从这个角度说,简单批评衡水中学并没有太多意义,靠口水并不能将衡水中学挤出局。

只能靠改革。只有改革,保持改革定力,才能最终让衡水模式淡出。而这个改革本身就是坚持素质教育,通过教育激发并充分释放每一个学生的创造力,这已是大势所趋,也是适应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建设创新中国的必要条件。时代已经变了,应试教育无法适应这样一个人工智能在逐步取代机械性工作的时代。短期目标虽然可以触摸,但我们无法承受长期目标被短期目标模糊所带来的后果,这是不得不做的事。

当然,从目前来看,要让衡水模式完全淡出绝不可能,衡水模式和素质教育之间的胜负,仰仗改革,也要时间。只要坚信好的教育模式最终一定胜出,也就无需担忧衡水模式对浙江教育生态的冲击。

另外,当我们大谈特谈素质教育的时候,我们是否也应该静下来思考:如果今天所谓的素质教育仅仅是指“学校减少课时、学生涌向补习班”“学校老师减负、学生向市场买教育”,公立教育失去了曾经的责任心,那么素质教育也会失去人心。衡水中学不仅不会淡出江湖,反而会更加壮大。素质教育犹如生态环境中的绿水青山,在坚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同时,日常的环保工作同样不可缺位。素质教育同样如此,前路虽艰,仍须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

同类推荐
  • 我心里住着一座城堡

    我心里住着一座城堡

    这世上哪有什么真正的感同身受。 只有自己真的断臂断指了,才知道什么是疼。 就像是上辈子做了罪大恶极的事情一样、所以这辈子落到自己身上的,没有一件好事——吴还生 有的时候,我在想,这世上怎么会有这样的人间疾苦,就连死都是一种罪——吴还生。
  • 最后的爱给了我

    最后的爱给了我

    说起父亲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自己的故事,自己的爱,自己的情感,人们常说父爱如山,母爱如水,我觉得父亲的爱有时候比水还要柔比棉花还要软,我的父亲是一个地地道道,脸朝黄土背朝天山沟沟里长大的农民,虽然文化不高,但是从我记事起父亲就告诉我,做人要踏踏实实,做事要勤勤恳恳,违法乱纪的事情不要做,伤天害理的事情不碰,做人要顶天立地,问心无愧,人在做天在看。一生都要强的父亲,在晚年却没有得到他想要的生活...
  • 不可思议之一年

    不可思议之一年

    适读:25岁以上。形式:剧本。我们每一个人,有多少人在偷偷抱怨着自己的家庭,或好或坏,总是不能满足。又有多少人,离开那个或好或坏的家庭,却什么都不是。我们最难摆正的,永远都是自己的位置。
  • 畚箕里的天真与梦想

    畚箕里的天真与梦想

    有些天真浪漫需要时间来告知,有些海誓山盟需要金钱来磨合,有些人,走着走着终会与你走散~可曾想过,一转身便是一辈子?可曾后悔,一个错便是一终生?
  • 老朱

    老朱

    命运似乎对他不是很友好。老朱,一个抓住了风口靠屠宰业发家的中年人,名利双收。本以为会过上幸福的生活,不料,妻子因病去世,接着儿子在一场车祸中失去了左腿,一切似乎都处在极端的边缘。老朱的生意越来越好,损害了竞争对手的利益,成了同行的眼中钉,随着剧情的深入,自己的儿子遇害,老朱的天都塌了,祸不单行,苦心经营的产业因为拆迁即将迎来大动荡,老朱打算收手,不再从商,一切又都发生了变化。究竟什么是生活,活着是一件辛苦的事,沉迷追名逐利的老朱渐渐放下了所有,离开这惨痛的现实。
热门推荐
  • 问青春

    问青春

    《问青春》是沈阳教育工作者卢娜在中小学教育改革的道路上,摸索、探究、思考的文字记录和总结。其中主要包括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逐梦,和你一起、蓦然回首这几个部分。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偏偏喜欢你的颜

    偏偏喜欢你的颜

    他是闻名学校的风云学长,被人戏称高岭之花,当代唐僧。她是刚入学的美貌学妹,志不短人怂,10多年再次的相遇,是注定的缘分还是相互的折磨,青葱校园里,相遇的他们又会发生什么......
  • 魔法师多支持

    魔法师多支持

    就算生活重来一遍,就算世界再回到从前,我的生活也不会改变
  • 火车开往黎明

    火车开往黎明

    我崇尚荒诞的美好,胜过真实叙述的丑陋。很多的故事,很残酷的东西,也很虚无。想讲出来听听,荒诞的青春,荒诞的梦。
  • 兽人少女在种田

    兽人少女在种田

    身为兽人族和人族的后代却是个小废材,还好老爹稳得住,可以靠啃啃老维持一下生活的样子!哪知天有不测风云,一夕之间老爹废了老娘跟着她的初恋情人跑了。她还能怎么办,只能撸起袖子就是干还好!!!她是种田达人
  • 谍海谜局

    谍海谜局

    蒋经国密令:此事须对蒋“总统”绝对保密!……这场“戏”发生在1970年,是从台湾“情报局”收到一封信开始的。1970年3月10日,一个平平常常的星期二。上午九时半后,“情报局”机要科中尉科员杨玉艳,喝了一杯茶,翻阅了当天的早报,又和同事聊了一会家常,这才懒洋洋地开始工作。这位二十八岁的女科员的工作很简单:拆阅信函,分类登记,再提出简单得只有寥寥数字的处理意见就可以了。“情报局”的普通机要科,实际上等同于普通机关的信访部门,一般说来并无“机密”可言,而机密函件都是由特种机要科操办的,普通机要科根本沾不上边。
  • 带着网吧玩西游

    带着网吧玩西游

    哮天犬:“林爷爷,求你再让我玩玩吧,不要赶我走啊,我要玩游戏啊。”钟馗:“林爷爷,求你把蓝buff让给我吧,你个盖伦拿蓝buff没有用的啊!”孙悟空:“林晨哥,你看能不能打个折,把三昧真火那个皮肤卖给我,我出三个蟠桃!”林晨一个上单王者却被黑白无常抓去顶缸,意外获得超级网吧系统,误入轮回,穿越西游世界。从此,我要立志为三界大佬们戒网瘾!
  • 上清金章十二篇

    上清金章十二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西方音乐简史

    西方音乐简史

    该书概括地介绍了西方音乐的发展过程,力求简明阐述了各个时期的风格特点和重要作曲家及著名作品。全书分为六卷,如第一卷古代音乐这一阶段的西方音乐的主要事情及整体状况进行了横向的飞类叙述,最后一卷为现代音乐,介绍了20世纪西方音乐的成就及其多分化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