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75900000001

第1章 盐乎火乎

来源:《黄河》2007年第02期

栏目:特别推荐

编者按:山西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厚的文化资源,是华夏文明的摇篮。本刊作为山西重要的文化窗口,宣传山西,促进山西文化资源开发,为实施文化强省战略尽一刊之力责无旁贷。本期特别推出著名作家周宗奇的长篇纪实文学力作《守望潞盐》,其意即此。潞盐乃人类最早取用的盐种之一,是与“华夏民族同龄的古老而殊异的宝藏”。“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几千年来,潞盐对人民生活、社会进步、经济发展都产生过重大影响,同时也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潞盐文化。潞盐是河东文明的遗产,华夏文明的遗产,也是人类文明的遗产,对于这份遗产的认识与开发时不我待。作家周宗奇先生几经辛劳,对潞盐文化进行了翔实的挖掘、研究、整理,以一个作家的责任感、使命感与一腔赤子之情,将其成果奉献于读者面前。文章洋洋博大饱含激情,语言通俗、诙谐、生动,旁征博引左右逢源。既有史料性、学术性,又有纪实性、可读性,无论作为研究参考,还是一般了解都值得一读。正如作家所言:“守望这样一份国家宝藏,该是一种多么值得自豪的荣光与责任!”

世间食盐种类有四:曰池盐、海盐、井盐、岩盐。何谓潞盐?中国池盐之一种,产于山西省运城市,即古之河东郡。运城古名盐氏,汉时曾设司盐都尉,故又称司盐城。元初改称潞村,于是运城盐池所产之盐便称作“潞盐”,潞盐大名遂流传至今。

潞盐是人类最早取用的盐种之一,其信史可远溯于周代,古名亦称作“苦盐”、“解盐”、“硏盐”、“颗盐”、“大盐”等,均可在《周礼》、《春秋》、《竹书纪年》、《山海经》、《左传》等古籍中得到证实。故其煌煌信史少说也有三千多年,若要加上传说历史,那就悠久得老鼻子了!有方家说:“睽诸史册,运城盐池(所产之潞盐),可谓与我华夏民族同龄的古老而殊异的宝藏。”那么,守望这样一份国家宝藏,该是一种多么值得自豪的荣光与责任!

——题记

人类是先学会吃盐,还是先学会用火?这个问题有意思。

关于用火,原先说是早在距今69万年前的北京猿人的山洞里发现了木炭、灰烬、烧石和烧骨,证明那是最早知道用火的人类。这是1927年的考古成果。但是32年后的1959年10月,这个结论叫贾兰坡和王健两位先生给推翻了,因为他们在山西河东地区发现了西侯度遗址。在这处距今18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初期的古人类遗址中,一是发现了大量的动物化石,包括巨河狸、鲤、山西轴鹿、粗面轴鹿、粗壮丽牛、山西披毛犀、三门马、古中国野牛、晋南糜鹿、步氏羚羊、李氏野猪、纳马象等;二是出土了一批以石英岩为原料的原始石器,包括石核、石片、砍斫器、刮削器、和三棱大尖状器;三是发现了令人好生振奋的奇迹,文化层中居然出土有若干烧骨!目前,属于更新世早期的这处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遗址,成了中国乃至世界最早的人类用火证据。

潞盐可就没有这么幸运了,至今没有发现人类最早食用它的考古学证据。最古老的潞盐如此,其它海盐、井盐、岩盐以及外国各地的盐,同样也没有这方面的考古发现。但你不能说因为缺乏考古证据,就断定人类用盐的历史一定比用火的历史短,绝不能。这里,盐有个吃亏的地方,它是一种化学物质,一个大毛病就是见水就溶化。有人拿盐出谜题,谜面说:“水和太阳生宝宝,洗礼要用火来烤。人人见了都喜欢,跌进水里找不到。”抓的就是(煎煮盐的)这一特点。古人类那时连粗陶器都不会造,怎么来储存盐?真就到了能造陶器的年代,装在里面的盐巴能不受潮吗?时间久了能不溶解消失吗?去年,2005年10月3日,俄美两国三名宇航员抵达国际空间站时,迎接他们的礼物不是鲜花和掌声,而是一种真空包装的面包和盐。可惜我们的老先人那时候还不会搞真空包装,一不小心就犯了个无法弥补的历史性错误。

那么,人类用盐的事应该怎么说呢?用我们的想象力说一说行吗?不但行,而且也应该。让盐历史空白着源头那么一大段总不是个事。

就说西侯度人。对他们来讲,学会用火的机率要比学会用盐小得多。那时,他们当然还不会钻木取火,人工取火那是燧人氏的事,要再晚上大约177万年左右,他们只会利用自然火。最常见的自然火莫过于雷电引发的森林大火了,但这样的好事也不会天天发生,夏季多些,而一年中的夏季又会有多长呢?

用盐呢,情况却是大大不同。现代科学认为,盐是生命的源泉。最初的生命诞生在海洋,一切生命包括人类生命在内,其体液是由和海水中类似的盐类所组成,是咸的。血不就是咸的吗?于是,古人类早就从生长在盐沼地区(比如黄河滩涂的盐碱水洼之类)的植物和含盐水中,从猎获动物的血液里品尝到了盐的滋味。这样的机会要比等待雷火多得多,而且做起来一点也不难,伸伸舌头而已,比保存火种要容易得多。

人类用盐肯定比用火早得多,还有一个死证。人类不用火,顶多是吃不上熟食,即所谓的“火食”,继续“茹毛饮血”,大不了闹闹肠胃病什么的,对进化没有大碍。不用盐可就麻烦大了,头昏,恶心,休克,像电影中的白毛女一样长白头发,最后导致人体生理平衡紊乱而死亡。可是事实上人类自从300多万年前出现在世界上之后,并没有发生过太大的进化悲剧,这也就从反面证明,人类早就自觉不自觉地享受到用盐之福了。

那么,西侯度人会不会用上潞盐呢?应该说,用上的机率相当高。

潞盐的历史当然要比人类历史久远得多了。发生在新生代初期的那场叫作喜马拉雅运动的地壳运动非常伟大,不仅造出了青藏高原以及无数的高原盐湖,而且捎带着在河东地区造出了一个神奇的小盐湖。具体来说情形是这样的:它向北波及到峨嵋岭,向西波及到黄河对岸的朝邑、富平一带,沉陷成一个原始湖泊的的雏形,也就是运城盐池的前身。新生代分成第三纪和第四纪。第三纪末第四纪初那会儿,又来了一次地壳变化,发生垂直升降运动,有的地方向上隆起,有的地方向下沉陷,中条山北麓造成断裂,形成狭长的陷落地带,其最低处便成了现在的运城盐池。它在河东地区海拔最低,盐湖水面比黄河水面还要低20米。于是,水向下流嘛,周围的水都流向了它。这些水里含有大量的钾盐、石灰盐、镁盐、硫酸盐和食盐,它们与早期的淤积层相结合,经长期日晒蒸发,盐类沉淀,形成很厚的盐层,经地壳不断变化与池水融合,便成了真正的天然盐湖。据现代钻探结果来看,在盐池附近地下两个层面上发现一种叫作有孔虫的化石,这种有孔虫只能生活在与海水有联系的地方,这就判明在新生代的上新世晚期和更新世晚期,运城盐池发生过两次海浸。海浸会带来大量盐分,特别是第二次海浸,咸化的地下水,埋藏的古海水,蒸发浓缩的海水以及盐类的沉积,无疑对盐湖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总之,运城盐池就这么形成了,它的面积据说要比现在大,北面一直到古猗氏县的南境。它静静地躺在那里,默默地奉献出白花花的盐巴,等待着最早的人类来亲近它。

这年夏季的一天,一位好奇心最强的西侯度人,带着他的一帮哥们儿,为追逐一只硕大的山西披毛犀,绕过了中条山的西端,一鼓作气追下来,不知不觉间来到了盐湖边,他们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哇噻!这白茫茫一片是什么呀?”他天生的好奇心要探个究竟,便抓起一把先闻闻,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的味儿,就伸出舌头想舔一舔。有个细心哥们哇啦哇啦直比划(这是他们那时的交流方式吧),意思说大哥你小心,上次尝那野果您可刚中过毒,差点要了命呀!但这位首领式的人物满不在乎,说怕什么?这事我不做谁做?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于是一舌头就伸过去了。“哇噻!咸的!跟血一个味。”这下大家全来了好奇心,一堆舌头都忙活起来。意外的大发现让人们极度兴奋,跳呀叫呀,直到觉得肚子饿得不行,才发现那头即将到手的披毛犀早就无影无踪了。但他们依然兴奋无比,每个人都尽可能多地带上那发咸的东西,踏上了归途。

也许有人说,这也太高估西侯度人的活动能力了,他们与盐池隔着一座中条山呢,而绕过山的西端到达盐池少说也有上百里路,他们的活动范围有那么大吗?

那么,比西侯度人再晚120万年的河人怎么样?他们生活的地方距离盐池更近,而活动能力肯定比西侯度人更强,他们的古遗址分布长达13公里,他们也知道用火,所使用的石器要比西侯度人的高明得多。他们会不会发现盐池并利用它呢?

再退一步说,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仰韶文化的西阴人和崔家河人又怎么样呢?他们聚居的地方距离盐池更近,大约只有不到20公里;他们的技术更高超,不但会打造精美的石刀、石斧、石犁,还会制作陶器,还会养茧纺织。他们会发现不了几十里外的盐池吗?

就算这些想象的结果都得不到考古学上的承认,但在以运城盐池为中心的50-200公里的范围内,却分布着上百处新、旧石器时代的古遗址,占全国已发现古遗址的三分之二,其稠密度堪称世界之最。这些古人类族群如此选址,难道是偶然的吗?不会给我们一点什么启示吗?

可以负责任地说:假如盐能像石器、烧骨那样历经数千年、数万年、数十万年而不会消溶的话,它肯定早就变成洛阳铲下的惊人发现,它将昭示现代人,早在人类学会使用自然火之前很久很久,盐就成了人们的生活之必需,生命之要素!

令人可叹的是,这盐与火一旦进入形而上的层次,一叫成盐文化或火文化,二者间的差异可就拉得太大了。那火文化何其源远流长,丰富多彩,自成体系,各种著作真是汗牛充栋!仅就宗教神仙神话的体系讲,西方有伟大的普罗米修斯,盗取火种造福人间,自己宁肯被锁在高加索山崖,日日叫神鹰啄食肝脏,感动得古希腊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挥泪写成《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英国的天才诗人雪莱也心血奔涌,做出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至今依然上演不衰。而我们东方则有燧人氏,他老人家居住于燧明国,长生不死,心烦的时侯就到天上去溜达溜达,园子里长着名叫燧木的火树,屈盘万顷,云雾出于中间,折枝相钻,则火出焉……故号燧人氏。东西方的中间部位呢,也不含糊,出了个琐罗亚斯德,古波斯语作查拉图士特拉,意思是“老骆驼”。他特有主见,认为世界一半是善,化身为光明神胡腊玛达,一半是恶,化身为黑暗神安赫拉曼纽,这两种对立的本源在不停地斗争,最后是善和光明得胜,标志就是熊熊燃烧的火。以此创立了琐罗亚德斯教,其最主要的仪式就是礼拜“圣火”。它的影响有多大?南北朝时传入我国,唐代时在首都长安城里建有寺院,名字就叫火教。

盐文化能比吗?有普罗米修斯、燧人氏、琐罗亚斯德这样的国际大腕吗?有盐教吗?有《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和《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吗?通通没有。盐文化从来没有确立正源,不成体系,断断续续,破破碎碎,缺乏整合,极度边缘化。这可真是一桩不公平的历史旧案。

有个名叫蒋蓝的中国人,是不是有感于此不知道,反正他开始整理一些盐文化相关资料,虽然还相当零乱简单,但开创之功不能不记。他提供的部分外国信息或线索如下:

在基督教里,盐与长寿、真诚和知识联系在一起。

在伊斯兰教中,人们用盐封存永远不变的契约。

犹太人认为盐是上帝和以色列人永久联盟的象征。

罗马人讲究在刚出生的婴儿口中放一点盐,使他将来会变得聪明睿智;欧洲人普遍有这种作法,或者将婴儿放在盐水里洗一洗;法国人甚至在婴儿接受洗礼前要在盐水里浸一浸。

俄罗斯人送给最尊贵客人的象征性礼物是盐和面包。

在日本的剧场中,每次演出前都要在舞台上撒盐,以此避邪和保护演员。

在中世纪欧洲的餐桌上,只能用中指和无名指捏盐,如果用了大姆指就要死孩子,用了小指就要破财,用了食指就会变成杀人犯;他们还认为,打翻盐罐是很不吉利的事。他们认为只要男女围坐在盐堆里,不发生性关系也会生孩子;法国男人在衣兜里常放一小袋盐以防止阳萎。

古代中东地区,盐可以用来兑换黄金;埃及的神职人员拒绝吃盐,认为吃盐会刺激性欲。

非洲黄金海岸曾有一段时间,一把盐可以换一个奴隶。

18世纪末,每年有3000多法国人由于反对交纳盐税而被判刑,从而成了法国革命的导火线。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英国政府禁止印度人在自己国家内开采和自由买卖盐,只能食用来自英国利物浦公司的盐。1930年4月5日,“圣雄”甘地在成千上万名知识分子、妇女和穷人的陪同下,经过25天383公里跋涉之后,来到了丹达一海岸,次日上午8点30分,他用手捧起了一把盐巴,无数印度人仿效他的举动,成了印度独立的先兆。

据说有过那么一个历史时期,衡量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是看用盐量的多少。这就证明,盐曾经是“文明的尺度”。

那么,中国开发利用最早的河东潞盐,又给我们带来过多少形而上的辉煌呢?作为21世纪的炎黄子孙,难道不应该认真地反思、挖掘、研究并彻底地总结一回吗?

同类推荐
  • 凤屿岛风流人物两题

    凤屿岛风流人物两题

    红脸?什么意思?红脸不是什么怪物,它是一个人的怪相,民间说这叫阴阳脸。同时,它变成了一个人的名字。这个人,他是凤屿岛上能行大帆船的老舵。其实,他的真名并不叫做红脸,而是叫做王如根。他是上王氏族里的人。王如根,本是一个很好听,至少不至于那么难听的名字,那么,人家为什么不愿意叫的本名和大名,而直呼他的别号“红脸”呢?关于红脸这个人,人家在上王氏族谱中曾看到如下记载:红脸,本名如根。其右脸赤色如丹,状似阴阳脸,故人号其红脸。因其相怪异,年三十有五未娶。
  • 在你荒芜的纯真里瞭望

    在你荒芜的纯真里瞭望

    本书杨印子著的一部校园青春长篇小说。讲述了高中学生郑远笙和蔡彦在充满繁重的学习压力而又满溢着青春激情的高中生活中,分别经历的一段感情:郑远笙与同学允雨相恋,蔡彦则暗恋其年轻的老师意秋识,而最终他们的感情都随着高考的来临和结束而告一段落。小说写一群年轻人纯真年代里的纯真情感,这情感值得每一个人珍视。
  • 燃烧的天使

    燃烧的天使

    《燃烧的天使》是俄国象征主义领袖瓦·勃留索夫最负盛名的历史小说。这是一个情境异常奇特的神话,以十六世纪的德国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发生在魔鬼、骑士和多情少女莱娜塔之间的三角爱情故事,折射了俄国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历史风貌。这里有魔法、关亡术、招魂术;有缠绵悱恻又令人扼腕的爱情;有以考古化的语言风格模拟描绘的异域异时的“古风遗习”,以此来比兴、折射俄国社会的时代氛围,反映当时“令人放心不下的沸腾的当代生活”。《燃烧的天使》被誉为勃留索夫最优秀的小说作品,甚至为勃留索夫赢得了与普希金比肩的经典作家的声誉。
  • 火星一号

    火星一号

    中学老师左辉,只要准时出门,每天都能在同一个路口遇到红灯,在同一个时刻看见同一辆运钞车,重复的生活让他意志消沉,直到一场“火星移民”的骗局,重新燃起他生活的激情,让他一再出格,公然在例会中途退场,给初恋的早已嫁作他人妇的女孩写信,甚至写了一篇关于火星的抒情文字……青年作家朱个致力于在渺小的个人之间寻找他们彼此之间、他们和世界之间、他们和宇宙之间暗影重重的关系,短篇小说集《火星一号》堪称一部精彩的当代小城故事集。
  • 那一瞬的地老天荒

    那一瞬的地老天荒

    这是一个转瞬生死的年代,人心动荡,世情薄凉。他,如兄如夫,热烈如骄阳;他,亦师亦友,干净如月亮;她一天天成长大,一天天懂得成长的代价……烽火佳人,利益交错,谁是谁的棋子?谁得到?谁失去?谁痴情?谁断爱?谁又能走出欲望的河流,采撷那一缕栀子的淡香?
热门推荐
  • 花落自有时放下是最后的决择

    花落自有时放下是最后的决择

    没有理由的人生,就像世界上只有我一个人,孤单围绕着我
  • 零度以下(中国好小说)

    零度以下(中国好小说)

    37岁的王重新婚六个月的妻子赵薇为了她的电影梦决定出差一个月,41岁的李果带着和他相恋八年的女友刘盐和患脑癌的女儿然然奔赴了成都。可赵薇这一走便再也没有回来,然然也结束在了自己母亲的手里。两个家庭看似都走到了尽头,而两个踢了半辈子球的兄弟走在昆明冬天凛冽的风里,依然还是走向了回家的路。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西游之盖世猴王

    西游之盖世猴王

    新书《大秦之盖世剑圣》已发,求求各位多多支持! …………………… 这个世界,妖是可悲的。他们想反抗,他们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可是在满天神佛眼中,他们所做的一切,是那般的无力……他只是一个花果山普普通通的猴头。他想改变命运,他想逆天而行,却抵不过这天道。什么是天道,什么是命运?而我,愿做盖世猴王,撕开天地间,所有虚伪。天要压我我劈开这天!地要挡我我踏碎这地!
  • 都市超级高手

    都市超级高手

    最正统保镖上线:他是一代传奇兵王,为一句承诺而受伤,本想低调回归都市照顾妹妹,却被竞相争抢!为兄弟,他赴汤蹈火;为心爱之人,他硬汉柔情;为家庭,他铁拳捍卫:且看他谱写一段都市铁血柔情,不一样的兵王传奇!
  • 失恋33天

    失恋33天

    黄小仙儿,27岁的大龄少女,从事高端婚庆策划;胸前无大物,姿色平平,家境也一般,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一口刻薄言辞,以及对这世界满腔的乐观。
  • 逆天魔君傲娇尊上

    逆天魔君傲娇尊上

    她是31世纪的王牌杀手,被师傅的老朋友丢到了这个修仙世界,从此她的逆天之路就此开启:炼药,神药那都是用桶来计数;炼器,随便一拿那都是神器;画符,一伸手那都是几麻袋。他是高高在上的亦尊,爱慕他的人数不胜数,却偏偏看上了异世界的她,而那仅仅是惊鸿一瞥,于是开启了漫漫追妻路。
  • 追婚上线:独宠娇美甜妻

    追婚上线:独宠娇美甜妻

    结婚数年,他心里一直有着另一个女人,身为妻子的苏瑾雨再清楚不过,没想到一次醉酒,她意外和他发生关系,两个人之间却悄然发生了变化。当苏瑾雨以为自己的坚持终于有了结果的时候,韩墨昀却将另一个女人揽入怀中。到底是她陷入太深,还是他演戏太真?心伤太深,苏瑾雨决定彻底消失,离开他的世界。然而多年后再见,却是他不愿意放手了,“苏瑾雨,这辈子,你都是我老婆,有且唯一。
  • 小刀乱

    小刀乱

    谜一般身世的小刀,陷入谜一样的朝野之局…
  • 穿回古代当县令

    穿回古代当县令

    女主角,罗小点,警校高材生,然而在正式上班的第一天因为追凶一个穿着古代的抢劫犯,穿越到了古代,而且还正在考试的现场!正在考试!只是考题,完完全全看不懂!抓瞎随意乱写一通,竟然中了探花!还未进宫见皇帝,就出发命案!而那犯罪嫌疑人竟然是那引她穿越而来的人!而此人还是辰国的摄政王!!搞事情!绝对的搞事情!更让罗小点没有想到,这皇帝竟然直接让她当了县令!且在三年内让玉玲县发展起来!被邪魅摄政王纠缠,收复美男,破获各种各样的谜案,一步步的平步青云,一次次的惊天阴谋,一次次的感动,一次次的惊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