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900700000007

第7章

民间老人们也是凿凿有据地说山顶处的那个龙池曾经干涸过,龙穴大庙的住持带了四个徒弟,一人背了一褡裢蜡烛还扛了一捆松明子,他们顺着井口向里走,一根蜡烛接一根蜡烛地点,一根松明子接着一根松明子点,结果五人所带之燃物只剩下一小半了,那井还没见到头底,他们不敢再向深处走了,只好回头。后来涨水,从水里飘来了一只刻有“川”字的水桶,于是料定,这井是与长江的水相通的。

夏天,山下的孩子们不止一次地去喝那井中的水,确实甘冽无比,爽口至极。

最神奇的是,每当暴雨之后,龙穴山上总能见到层层叠叠的彩虹,称它层层叠叠,是因为龙穴山出彩虹时,绝不像我们平常所见到的那单道七种色,而是有好多道,叠摞着一起升起,映在长满了郁郁葱葱参天大树的山坡上,整座山就像一个童话世界。

山高头,有个桥

鲤鱼打挺抱一抱

老君来下凡

甩个歪螺壳

冒出一个花道道

冒出一个水泡泡

就在1957年的夏天,我曾亲眼见过彩虹的一端落在龙穴山龙池上,而另一头则落在史仓的稻场上。那天我正好赶着鹅从院门出来,鹅本来一出家门因为高兴会撒着欢儿展开翅膀向前飞跑,此时当我打开院门时,鹅们却“嘎哟”一声跌跌撞撞地折回院里。我抬头一看怔住了,一道彩虹在我前面凌空腾起,在太阳的光照下,那彩色的雾气成团儿成丝儿成烟儿翻滚纠缠着,攸攸忽忽,却又缭绕不散地像根乳色的雾柱子竖在我的面前,这雾柱子甚至将院前的一株梓树也遮隔得只看见它枝桠的轮廓了。我赶紧向那雾柱子跑去,恨不能伸手把它搂进自己的怀里,抱住它的真实。可到了跟前却什么也看不见了,四周的一应景物都看得清清楚楚。然而,当我再跑开一段距离后,这雾柱子就又立在了那儿,再跑远一点,那雾柱子显现出了彩色来,一端竖在我家院前的梓树前,另一端则挂在龙穴山的山顶上……

我大声呼喊着,狂叫着,黑头、大高毛、小高毛和枣子他们都看见了。

龙穴夕照的奇景是真实的,因为我亲眼见过;但它又似乎是梦幻的,因为它太美了,美得让我自己都不能相信那不是一场梦;然而史书记载了它,列为六安“八大景”之一,说明这美景的的确确被龙穴山拥有过。

山北端有个著名的棋盘岭,山石自然形成的一方棋盘,楚河汉界都显示得有模有样,清晰可见,传说这里曾是太上老君与玉皇大帝喝酒对弈的地方,“棋盘岭,一头高”的童谣就是出自这里。

树都被砍倒了,整座大山成了稀毛秃子,原来那些隐在树丛里的故事,让我们充满想象的遮挡和层次都没有了,我们看到的只是裸露的山草和崖石。龙穴山上的树绝大多数都是松树,原来风一吹过,山上便有“呼呜——呜——呼呜——呜——呼呜——呜——”像大水赶浪般的松涛声,那声音在晚间虽然有点让孩子们发怵,但一到白天,那声音就变得很实在很好听。龙穴山下的孩子们都是听着这样的声音长大的,听着这样的声音入睡和醒来,就像长大了的孩子仍然能听到母亲的摇篮曲一样,心中就感到无比的温暖和踏实。

如今树被砍光了,听不到那些松涛声了,风一吹过,响起的竟然都是那种怕人的尖细的哨音,像神怪故事中的冤鬼在叫。

龙穴山,洼洼腰

我在山上耢松毛

松毛鼠,嘎嘎笑

给我一包大松桃

回到家,放锅炒

炒出一个大龙爪

大龙爪,哇哇叫

龙穴山上有座庙

……

美丽神奇的龙穴山,被砍尽了大树,削成了一座秃山,此时,还算不得是她最悲惨的日子。后来因为她的硬质瓷石,各地搞建筑的都到这里来开采山石,大山很快就像被剥光了衣服的母亲,遍体鳞伤,任人宰割……

山上的树砍完了,上级还嫌不够,于是又开始对村子里的树下手了,先从后庄开始,麻胜家竹园的树最大最多,他主动把砍树大军带到了后庄。

抹平了后庄,史仓便开始遭殃了。

史仓最大的树莫过于壕沟边的那棵皂角树,老人们说这棵树最少有三百年历史了。村里人祖祖辈辈洗衣洗头涮家什全都由皂角砸成的沫渣清洗,皂角洗出的衣服有点泛青发乌,但洗头涮家什却是再好不过的清洁用料,史仓男男女女的头发,没有一个不是乌黑净亮不脱不落的,老人的头发也都是如此。所以这棵皂角树在史仓人的眼里,异常宝贵。麻胜要先从这棵皂角树开始。砍树的人大多数都是本村的,他们舍不得把这树砍了,就说这树留下吧,不然以后洗衣服哪来的皂角?麻胜不同意留,大家不愿意砍,正在吵吵嚷嚷的时候,杨大潮来了,从一个人手里夺过斧头就对着皂角树使劲地砍了起来。

王三妈跑了过来,一把抱住了皂角树,对杨大潮说:“求求你了,杨营长,这树给我们留下吧……”说着跪了下来,这时又有好几个妇女给杨大潮跪下了。

杨大潮停了手中的斧子,向众人挥了挥手。

可是第二天村里人起来时,却发现皂角树不见了,只留下一个团簸大的被大锯拉平的桩面,桩面上是湿的,水汪汪的,一层绿色的汁液,都知道那汁液是从树根下面冒上来的,都知道那就是大树的眼泪。

王三妈和吴秀英以及我母亲她们看见那汁液,都伤心得哭了。

那时乡下人在城里见过有卖洋皂的,但谁也没钱去买。后来洗衣服的时候只能用淘米水和稻草灰滤下的浆水来下脏了。

村子里的树快砍尽了,还剩下李家花园没动。李家花园是村里孩子们玩耍嬉戏以及大人们偶而涉足的地方。这片园子虽然缺少管理,已经破败不堪,但它的规模还在那儿,园池的水仍然滴溜溜的清,因为是活水,园池四周的花草仍然十分茂盛,几株高大的花树,如白绣球、玉簪花、天竹葵、各色的木本牡丹和几种不同颜色的腊梅等等,在自然状态中竟然生长得那样的茁壮和娇艳。这个花园里,一年四季都有花开。

正月里什么花儿开

正月里蜡烛花儿开

二月里什么花儿开

二月里荠菜花儿开

三月里什么花儿开

三月里荞麦花儿开

四月里什么花儿开

四月里金银花儿开

五月里什么花儿开

五月里石榴花儿开

……

这是大人们干活时唱的歌,总共有十二个月的,一问一答,非常好听。大人们唱的歌词大多都在庄稼里,他们唱到六月时,不唱这园池子里的莲花儿开,而是唱稻田里的稻子花儿开,七月是芝麻花儿开,八月里是棉花花儿开……而我们更喜爱的却是我们玩耍嬉戏的这个花园里的花儿——这里的花儿太多了,多得没人唱得完。我们在花丛里、假山中玩藏猫,玩逮羊,玩跳田方。那时我们太小,还不懂得领略花园里各种花卉的自然美景,但现在回想起来,那是一片多么美丽的地方。

砍树的人来到了花园,先将园中间的那几棵红枫树放倒了,又锯倒了几棵柳树,正要对那几棵腊梅下斧子的时候,龙穴初中也就是我二姐念书的学校校长和总务主任都来了,他们说要移栽这些树。砍树的不买栽树的账,栽树的凭着对这些风景树的爱,寸步不让地跟砍树的争吵,吵到后来,他们就不再说话,一个个手执家伙,不声不响地干各自的活儿,有的树在被移挖的时候又遭到了斧伤,有的花儿在被挖出以后又被锯掉了根,大家伙红了眼,争先恐后地,砍的砍,锯的锯,挖的挖,不到半天工夫,李家花园就不存在了,只剩下一个孤零零的园池。

后来二姐说,移去的那些树那些花儿,只有一种粉红色的牡丹活了,还有几株芙蓉和天竹葵活了,其余的全都死了。那死去的仅仅是几株花几棵树么,我们童年里所剩下的那一点点美好,全都死了……

一九五八年,吃饭不要钱,共产有食堂,天天过大年,一撑三大碗,干活耍猴拳,单等闷子响,冲锋又向前……

一开始吃食堂时,很热闹。一吹哨子,大家都拿了碗去食堂在锅里自己盛饭吃,饭敞量供应,菜也是敞量供应。食堂里还养了鸡、豕、鹅、鸭,每隔几天,除了素菜之外,还要加荤。大人孩子,干活的,不干活的,随便吃,一锅饭吃完了,再煮,菜不够,再烧,大家可以再接着吃。

有时饭烧得多了,实在吃不了,就喂猪,经常一大盆一大盆的白米饭就倒进了猪槽里,食堂里的几头猪长得一个个都跟日本横冈似的膘肥体壮。

吃他娘的粮

喝他娘的粮

吃完娘的粮

去他娘的粮

这样每顿饭都吃不完倒掉的日子大概有两个多月时间,发现不对劲了,仓库里没粮了,公社粮站也告急了。

紧接着就有了限制了,由敞开肚皮死劲撑,到张开大嘴拼命抢的日子了。社员们来打饭再也不准用大海碗,更不准再用盆,一定要一碗吃干净了才准去盛第二碗,不像以前随便你盛多少,吃得了,吃不了,没有人管你。现一个生产组只有一闷子饭,吃完了拉倒。农村干活的人,哪一个不是大肚汉!平常在家,白米干饭也都得三碗五碗的,为了吃饱,大家就狼吞虎咽,好多体弱的人连一碗饭还没盛到手,有的人都已经吃过三大碗了。

煮饭用的大闷子一会儿就见底了。所谓的大闷子,就是在大铁锅上面又加了两尺多高的木围子,木围子的上面又有几道用稻草编就的类似楆子的东西,名叫锅圈,闷子上面又加锅圈,主要是增加锅容量。即便如此,一口大闷子又怎么能经得住那些干活人的你来我往、车水马龙地狼吞虎咽?

那段日子现在有好多人回忆它的时候,还称之为“吃抢饭的年头”。

老年人只要提起那段岁月时,总是说:

“吃抢饭的年头啊,真是作孽哟!白花花的粮食糟蹋了多少!”

“啊——那年头吃抢饭,听到哨子一响,跟头流星就往大食堂里跑……”

村里有两个饭量特大的兄弟,哥哥李绪伦,弟弟李绪俊,弟兄俩虽与李姓同宗,但不知为什么他们却是贫农。弟弟李绪俊外号叫“皇帝”,抗美援朝时当过兵,退伍回来后被安排到椿树农场,吃大食堂时,皇帝从农场跑了回来,他说:“在哪儿都是干活,在农场每天还要自己做饭,回村里吃饭不要钱,哪儿逮到这样的好处!”后来食堂停伙了,他又要回到农场去,可是农场不想再要他了,他就赖在那儿不走。兄弟俩都已经30多岁了,但都没有找到老婆。李绪伦是个少言寡语的人,李绪俊却是一个活脱开心的人,经常在吃饭时夹着咸菜根对着空荡荡的房子吆喝:“正宫娘娘——你吃鸡头!西宫娘娘——你吃鸡屁股!什么,你不想吃鸡屁股?反了你!你是西宫娘娘,你不吃鸡屁股还想让正宫娘娘吃去?还想让我这个皇帝来吃不成?”他常用一些调侃来下饭佐日子,自编自唱的《寡汉歌》,至今也还在龙穴山下流行不衰:

寡汉条子好寒心

出门一把锁

进门一盏灯

灯也蹙着我

我也蹙着灯

孤苦伶仃一个人

床里床外驴打滚

还有一首:

寡汉条子赛神仙

半斤八两过肥年

跑起反来一路烟

回头望望光卵蛋

生了绝症没挂悬

皇帝兄弟俩吃起饭来的那个速度——按王三妈的话说:是砍掉头往下倒的。那饭从闷子里盛出来时都是滚烫滚烫的,囫囵吞下去,胃哪能受得了,往往这里吃下去没一会儿,马上又吐了出来,吐出来后,又再去闷子里盛。那年月一边吃一边吐、再一边吐一边吃的情景每天都有发生。

原来在家吃饭时,小孬子的饭由王三妈喂,可开始吃抢饭的时候,王三妈只好给自己盛了一碗之后,再给小孬子按上一碗,然后把按上饭的碗放到地上,让小孬子像狗一样爬在地上用嘴去喳着吃。小孬子虽然一天到晚只能坐着或爬着,但他的饭量却特别大,难怪,他可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大小伙子。小孬子吃过了一碗,再去盛的时候,就用嘴叼了碗沿子,爬过去,央人给他加,谁也没有时间帮他的忙,只有王三妈为他盛,这样一来二去,王三妈每顿只能吃上一碗饭,那时的王三妈也才30多岁,每天也要像男劳力那样干活,一顿只有一碗饭对于她来说是根本不够的。

而我母亲和大姐她们就更惨了,因为我们家除了我不要喂饭,远铃和勇子都需要大人一口一口地喂吃,特别是远铃,她的兔唇吃起饭来更是费事。

母亲以后一想到这时就流泪说:“可怜的传荣,为了娘儿俩的肚子少挨些饿,就把饭囫囵着塞进远铃的嘴里,可怜的远铃就咕噜叨咚地咽,经常把眼睛都咽直了,眼泪水咽了下来,也不敢哭一声……”

尽管如此,等喂好了孩子,母亲和大姐很少再有整碗的饭吃,有时只好让烧锅的人把那闷子用水涮涮,喝一碗涮锅水就算了。那时我的大姐还怀着身孕。

一九五八年

吃饭不要钱

共产有食堂

天天过大年

一撑三大碗

干活耍猴拳

单等闷子响

冲锋又向前

还有:

吃饭打冲锋

干活装孬种

一听闷子响

不跑是驴熊

后来抢饭改成了排队打饭,由专门的掌勺人按人头发放。这时候村里的粮仓早已没有粮食了,每天早晨得去公社粮站领,每村领粮的人多是地主子女,因为他们既胆小老实,又不敢蓄力,跟押在后面的,要不是排长,要不是基干民兵。

大闷子里的白米干饭不见了,改成了稀饭,后来,白米稀饭也不见了,变成掺了菜的汤饭。这种掺菜的伙食被称为“瓜菜代”,村里抽出几个会侍弄菜园的人专门为食堂种菜。

同类推荐
  • 一个人的岛

    一个人的岛

    边界守岛民兵古杰民在三山岛上已经待了二十八年,古杰民在岛上养起了羊、猪、狗、鸡、兔大军,每日拾海蛎捉螃蟹,又有贴心的老婆孩子,古杰民非常满意自己的生活。曾经的战友、现在的大商人陈二呆却屡次找上古杰民,意图在岛上开设场所赌博卖淫嫖娼,古杰民在陈二呆开出的诱人条件下坚守职责不松口。一场龙卷风过境,古杰民奋力挣扎保全了自己,岛上的一应设施却被破坏殆尽。再次上岛的陈二呆看到古杰民承诺给自己的一片狼藉傻了眼。
  • 线人:石钟山警情小说

    线人:石钟山警情小说

    本书包括“死亡证明”、“片警杨杰的一天”、“城市消息”、“蹲坑”、“那双眼睛”等10余篇小说。
  • 大金王朝:卷二·降龙的骑士

    大金王朝:卷二·降龙的骑士

    本书将金降辽伏宋的历史苍劲地铺展开来,描绘了雄霸北中国近200年的辽帝国如何步入末途,以及空想利国却无实力支撑的宋朝的悲剧之源。在三足鼎立这一平衡打破之后,从赵匡胤黄袍加身开始,崇尚重文轻武、奢靡享乐的宋帝国是崛起于铁血竞争的乱世之中,还是在“娱乐至死”中越陷越深,在“降龙的骑士”中可以窥其一斑。张觉叛变、阿骨打猝死、宋徽宗君臣之言而无信、李师师柔情侠骨、萧莫娜殉情、天祚帝被俘而辽灭,种种情节再现了国家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哲理。书中每一行每一页都可以看到阳谋的风骨,奋发惕励的光明,也可以看到醉生梦死,信义缺失,腐化堕落的黑暗,光暗对比,大气磅礴、跌宕起伏,引人深思。
  • 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

    送奶工徐富贵无意中发现市长史国有“女儿”的秘密,引发了一系列官场骚动,他自己的生活一夜间也险象环生。先是被奶场辞退,并差点祸及正准备高考的儿子,幸好有朋友和善良人伸出援手。小说从一个特殊的视角透视官场奥秘,故事生动好看又耐人寻味。从鸣春苑出来正要上车,旁边闪出一个瘸子扑到车前。因为腿瘸,扑得太猛,平衡没把握好,一身子就趴在了奥迪的引擎盖上,史国着实吓了一跳。办公厅主任储贤达和秘书江长如反应敏捷,立刻扑过去,将瘸子架到一边,其他陪同调研的人员包括记者瞬间也都扑了过来,形成一道人墙,横在了瘸子面前,把史国护卫起来。
  • 灰姑娘

    灰姑娘

    说的是一对打工姐妹的故事,姐姐叫大玉,妹妹叫小玉。当然,故事中还有一个男主角,叫小唐。两个配角,是一对夫妇,女的叫向日葵,男的叫马有贵。好了,交待完这些,我们开始进入故事吧。开始的时候,小玉并没有来南方打工,是姐姐大玉独自来的。大玉和小玉是一对双胞胎,她们的家乡,在四川大巴山。姐妹俩出生时,大巴山下了这年冬天的第一场雪,做爹的呢,望着两个玉一样的孩儿,就给姐妹俩取了大玉;小玉这两个名字。姐妹俩一样的聪明好学,一样的乖巧懂事。
热门推荐
  • 白莲结子,自知甘苦

    白莲结子,自知甘苦

    我被家族背叛,投入你的怀抱。你的温柔,你的爱意。愈合了我的伤口,填满了我的空虚。哪知你心中其实早已有了所爱之人?既然如此,何必娶我?你逼我助你统一天下。你可知这是在逼我灭家国?受千夫所指,做千古罪人。我随你心,如你意,背叛了一切。你却因为她的一句话,指剑与我。我泪如雨下,只问一句:既不信我,何不杀我?此句一毕,你当真抽出九冽天乾剑。刺向我的心脏:如你所愿。我死后,你却哭着。为什么?……
  • 谁动了我的羔羊

    谁动了我的羔羊

    一个农村出来的贫寒的学生妹,一个连锁商家的接班人,餐馆刷碗姑娘会上演灰姑娘变公主的喜剧吗?经验丰富的老掌门能稳坐钓鱼台吗?看似繁华的城市餐饮行业也是平静水面下暗藏跌宕起伏的激流。
  • “推拿”人生:毕飞宇创作研究

    “推拿”人生:毕飞宇创作研究

    本书稿是对毕飞宇小说《推拿》作品的研究专著。从文本内容入手,论述的着眼点在于小说《推拿》作品的主题、内涵以及人物的分析上,通过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通过对道德范畴的分析探索,提出“《推拿》为新世纪底层叙事填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解读分析《推拿》作品,进行全面整体研究毕飞宇的创作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毕飞宇,著名作家、南京大学教授、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主要成就: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主要成就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第八届茅盾文学奖、人民文学奖等。《那个男孩是我》《青衣》《平原》《慌乱的指头》《推拿》)
  • 午夜上海

    午夜上海

    《午夜上海》是一本随笔集。作者整理了自己2006年至2010年期间在上海工作和生活时写的文字,记述了他在外企工作时与国外同事相处的感受,在酒吧、茶馆、咖啡馆遇见的形形色色的人和他们的故事。图书向读者展示了在上海这个繁华的都市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方式,以及对现实的一些思考与感悟。
  • 与你尽欢共安好

    与你尽欢共安好

    “如果我能助你复仇,你打算怎么报答我?”“你想要什么报答,我都答应!”“我要你的身与心!”前世惨遭渣男贱女所害,一朝重生,她化身黑莲花,一路报仇虐渣不手软。“老婆,虐完渣,该回家了。”他是杀伐果断,清冷禁欲,一手掌握全球经济命脉的厉庭集团CEO,却唯独对她嗜宠成瘾。婚后,陆安然终于忍无可忍:“厉墨寒,你到底想怎么样?”男人勾唇:“当然是宠你,宠你,宠你,还有.....生小包子!”1v1宠宠宠爽爽爽
  • 别让不好意思害了你

    别让不好意思害了你

    一直来,我们推崇敦厚、谦让的品格,从小,父母一边潜移默化一边耳提面命地教育我们要谦让,要相信吃亏是福,从而导致了大部分人不好意思,所以遇事不争,委曲求全。随着时代的发展,目前社会越来越遵循丛林法则,适者生存,弱肉强食之下,不好意思已经是懦弱、无能、自卑的代名词。
  • 磐苍录

    磐苍录

    分为磐洲和苍洲的世界,男主所在的岐国即将遭遇外敌入侵,作为六皇子的男主不得不履行与华国公主的婚约,寻求华国庇护,而在前往华国的路上却遇到了……
  • 星辰深处只待你

    星辰深处只待你

    (新书《偏执傅爷的小祖宗最野了》求支持!)她永远都不会忘记,那天,火光冲天,她的妈妈烧死在疗养院里,她倒在血泊中,孩子没了。她怀恨对他说出真凶,他却将她送进精神病院……当得知真相之后,他却疯了。“小星,回来吧!求你。”
  • 指挥官之至高帝

    指挥官之至高帝

    当一个游戏有了智慧,懂得了学习,那就不再是一个游戏。最高指挥官作为科学实验对象的一个普通游戏,被赋予了灵魂,会变成什么样的存在。前期属于穿越系的感觉。而且有大量最高指挥官游戏里的东西。观赏注意。
  • 假如给我七天人生

    假如给我七天人生

    “我们来玩个游戏吧,你...只有七天的生命了。”一梦惊醒的阿梦内心感到无比的惶恐,面对只剩下七天的人生,他该何去何从?当感受着生命与时间的流逝,他又会做出怎样的挣扎?面对最爱的人,他又会怎样取舍?“如果可以,我多么希望这一切只是一场梦,一场刻骨铭心,镜花水月的幻梦,我未走,你还在,再让我轻轻地在你耳边对你说,我爱你。”假设人生还有最后七天,你又会何去何从......